王文澜DV是这个时代对摄影记者的胁迫_第1页
王文澜DV是这个时代对摄影记者的胁迫_第2页
王文澜DV是这个时代对摄影记者的胁迫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王文澜DV 是这个时代对摄影记者的胁迫简介:中国日报摄影部主任、高级记者。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文澜使小相机在摄影圈内是出了名的,他认为相机因“小”而符合摄影“随时拍摄”的原则。所以他使用的DV也相当小巧,虽“小”尤“专” 。尽管现在市面上的照相机的摄像功能越来越多,摄像机也越来越提高图片拍摄效果,但作为一个专业纪实摄影师,王文澜依旧秉持“一事一机”的专业精神,相机是相机、 DV 还是 DV 。但无论如何,对于动态影像,王文澜表现出一个很积极的姿态。“文革”初期就开始摸照相机的王文澜很清楚摄影和摄像这两种本质不同的审美, 却可以恰到好处地交融。 80 年代在中国日报上班之后,由于办公地点在

2、城里,王文澜有机会穿过胡同到单位,因此对北京的胡同格外关注,曾专门拍过胡同里修自行车的人。近些年,他又转而拍摄有关胡同变迁的纪实摄影,并且从此时开始使用DV 。在他拍摄自行车的日子时, “串胡同”吆喝的小商贩还都是地道的北京腔,等到王文澜拍摄胡同变迁时,吆喝声依旧在,却已然掺杂来自五湖四海的各种方言了。 “ 这些声音记录被 DV 真实还原下来。将来如果做成影展,我希望将这些声音和画面作为背景,有没有视频是绝对不同的。 ”王文澜说,摄影记录了历史的一个横截面,而 DV 则是立体的。“我不是一个专业的 DV 人,尽管现在用 DV ,但心思仍在图片,可以说我接触视频确实有时代所迫。当我们还在用胶片、

3、电话等手段报道新闻时,外国同行就已经用数码产品把消息发回国内了,等到我们拿起 DV ,人家早开始用高清了。”新闻摄影的位置、角度在数字和胶片并无区别,但“迅速”方面数字却占了绝对优势。悉尼奥运会上,当王文澜和同事还背着大块头的胶片相机,用电话往国内报新闻时,国外同行已经用笔记本把消息即时传回国内了。这件事给了王文澜很大震动。显而易见, 数字技术让摄影师们得到从暗无天日 (暗房)到光天化日的解放的同时,也让信息传播来得更加迅猛,并以此导致的新闻摄影行业的门槛降低,王文澜看到摄影记者们的未来。当时他就对同行预言: “摄影记者,也就三四年时间吧。”言外之意是不久之后没人会再把“摄影记者”当回事了。行

4、业后来的发展果然验证了王文澜的话。近几年,随着网络的发展,甚至手机、相机的视频功能都可以使人随心所欲进行创作,并且通过网络将视频信息第一时间上传给用户。DV 和网络改变了人们取得信息的方式,更多人习惯于观看视频而不是图片。“只要网络继续发展,就像当年平面媒体培养出摄影师一样,DV 作为一种有力、便捷的传播手段,必然会培养出一批新的作者和新式的观众。“如果一个新闻记者依旧停留在仅能记录平面,就意味着淘汰。”有媒体会将新闻现场拍摄的视频素材中截取最佳瞬间用在平面媒体上,DV 在新闻信息的拾取能力已被一些平面媒体所认可。简便普及带来了新闻工作入门的低端化,DV 对影视制作的方法和流程,电视台节目来源产生的影响也波及到新闻工作者,甚至有人预想未来的新闻工作者只要背上一台 DV 就可以了。视频截图中的画面取自动态画面显然不能代替摄影的瞬间。但实际对新闻工作者的审美、构图、联想与寓意等方面又提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