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国演义看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精品文档_第1页
从三国演义看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精品文档_第2页
从三国演义看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精品文档_第3页
从三国演义看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精品文档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三国演义看中国传统道徳文化三国演义之所以能普遍为人们接受,还有更为深刻的传 统文化心理和社会思想的因素。 从文化史的角度研究,它正反映 和适应了中国人传统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 从而又影响着我们民 族固有的性格和精神心理的形成。一、三国演义背后的社会文化心理分析在我们中国,三国演义这种东方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蕴 含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 特别是儒学,成为几千年国传统思想 的主流。表现在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就是重人生、务实用,看重 群体关系,强调伦理道德内省和教化作用, 注重个人对社会的责 任和义务,过长期历史发展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心理,自然就现为两个层面,一方面是封建的伦理道德观念, 一面是民族传

2、统的 优良品德,前者奴役人民,压抑甚扼杀人的主意识和个人积极性 的发挥,阻碍社会变革;后者则是我们民族得以凝聚、同化、生 存、发的精神力量,“惩恶扬善”是这种价值观念的核心,“先 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这两种文化心理,既是互相排斥的,又是互相渗透的。有的时候,这 两者还可以达到表层结构上一致, 尽管它们的出发点和目标并不 一样。例如在下大乱之后,人心向往统一,从统治者来说,当然 是望自己能一统天下,并且使这种统治长期巩固下从广大人民群 众来说,也希望能结束分裂和动乱,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所以统治者提出统一天下的口在一定程度上也适应了人们的愿望, 而封建的正观念也就

3、不知不觉地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影响。故事情节设计上,在忠与奸、正与邪、仁德与残暴、信义与 狡、廉节与贪赃之间,人们当然推崇前者而排斥后者。虽然对于 忠义仁德,人们的理解是不相同的, 但总觉得比奸诈邪恶要好得 多。每逢外侮相侵,国家离乱之际,人民就盼望有岳飞式的“精 忠报国”人物出现。 人们往往对岳飞的“愚忠”并不深究责难, 而绝对痛恨秦桧式的“奸臣”, 对岳飞的壮烈悲剧,则激发起崇 敬之心。这就是积淀在中国人心理深处的那种价值观念、是非标准在起作用。三国演义正适应了这种文化心态,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清明政治的渴望, 对英雄人物的崇敬,渲泄了爱憎分明 的民族感情。东汉末年,奸妄当道,诸候争夺,相互残杀

4、,人民 痛苦不堪,希望有道的明君出现,小说里就产生了一个宽仁厚德 体恤黎庶的刘备,他恰好又是皇室后裔,人们自然把“真命天 子”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当时纪纲废弛,贪官污吏横行,人民 希望有一个贤相能人出来治理天下,于是小说中就出现了智慧和 忠贞化身的诸葛亮,单是他那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 神,就使千载以来的士人击节咏叹不已。二、对贯穿全文的“忠义”气节的理性思考三国演义中,毛宗岗评道:“吾以为三国有三奇,可称 三绝:诸葛孔明一绝也,关云长一绝也,曹操亦一绝也”。鲁迅 先生曾评价为:诸葛竟是智绝,关羽是义绝,曹操是奸绝。作品以诸葛亮为“忠”的典型, 以关羽为“义”的化身,涉及到“忠 义”观

5、问题。曾几何时,“忠”与“义”大起大落,褒贬不一, 我们有必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重新作一番探讨,已达到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新的评价和认识。关羽“忠”与“义”的观念和表现,在三国演义中,关 羽是作者竭尽全力塑造的忠义勇的理想人物,对于关羽性格中 忠、义、神武的主导方面,三国演义中有诸多精彩的描绘: 温酒斩华雄的英雄气概,光照千秋;斩颜良,诛文丑的赫赫战功, 超群绝伦;刮骨疗毒的刚毅精神,令人钦敬;千里送嫂的道德风 范,传为美谈;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忠义品格,感人至深。但是作 者在塑造关羽形象时,并不以神化为目的,而是在写他性格主导 方面的同时,也不避其短地描写了他的弱点、缺点和错误。关羽 的“忠”与

6、“义”,也应该包涵他的勇,我们认为这样才是完整 的。作为一员武将,关羽的形象确实是罗贯中精心塑造的艺术典 型之一。为了义气,置国家和政治集团的利益于不顾,置军令状 于不顾,正是关羽性格上的最大弱点,放跑了曹操,意味着对刘 备的背叛。其实,不光只是毛宗岗,中国人爱关羽,是把他的缺 点也看作美德而一起爱,这是对“义”认识上的误区造成的。可以说,关羽在道义上是高尚的,但他在政治上则出了问题。 忠与义自身的矛盾,有时是不能够和谐的。宋元以来人民群众对 忠义的看法,更强调做人要有义,故人们轻视政治立场,而重视 人与人的友情,在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人民群众觉悟的表现。关羽除外表的风度神采为人所敬仰外, 他的

7、内心世界也是极 为丰富和高尚的。 比如重视友情, 是中国人民所公认的美德之一。 关于不但与刘备、张飞、赵云等十分友善,就是与敌对营垒中的 张辽、徐晃等也是很重视友情, 当然对关羽内心精神世界揭示得 最深的,还是对 “刮骨疗毒”一事的描绘。在刮骨之前,作者 以华陀的话,一再强调刮骨的痛苦,两次重复“恐君侯惧耳”。 突出这种痛苦, 非一般常人所能够忍受的。 开刀前,又详细地说明做手术 所需要的手续、设备和准备。 这 些是为了在手术的过程中病人承受不了痛苦时, 而带有强制性的 措施。可是关羽自认为他不是世间俗子, 能忍受任何巨大的痛苦, 用不着这些。手术进行时,“公饮酒食肉,谈笑奕棋,全无痛苦 之色”而旁观者见到“陀用刀刮骨,悉悉有声” ,不难设想, 此时他肉体上要忍受多么巨大的痛苦啊,没有非凡的勇气与毅 力,没有超人的忍耐和自制力, 是难以表现出这样的从容与儒雅 的。通过这些人物性格的描写,中国特色的文化形象跃然纸上。三、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作者时代和阶级的局限, 三国演义虽然 思想内容复杂, 甚至存在着封建糟粕, 但其更多地吸收了古代思 想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