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财政预算课件_第1页
国家财政预算课件_第2页
国家财政预算课件_第3页
国家财政预算课件_第4页
国家财政预算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家财政预算第十章第十章 国家财政预算国家财政预算第一节第一节 国家预算概述国家预算概述 第二节第二节 预算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预算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第三节第三节 中国分税制改革中国分税制改革第四节第四节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概述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概述第五节第五节 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第六节第六节 IS-LM模型与赤字的经济效应模型与赤字的经济效应国家财政预算第一节第一节 国家预算概国家预算概述述一、国家预算的含义及其类别一、国家预算的含义及其类别二、国家预算原则二、国家预算原则国家财政预算1、国家预算、国家预算 (1)概念)概念 政府集中和分配资金、调节社会经济的主要

2、财政机制。政府集中和分配资金、调节社会经济的主要财政机制。 形式形式 按一定标准将财政收支分门别类列入特定表格。按一定标准将财政收支分门别类列入特定表格。 内容内容 预算的编制是对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预算的编制是对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 预算的执行是财政收支的筹措和使用过程。预算的执行是财政收支的筹措和使用过程。 预算的决算是对国家预算的执行总结。预算的决算是对国家预算的执行总结。 (2)作用)作用 反映国家和政府活动的范围、方向和政策。反映国家和政府活动的范围、方向和政策。 国家预决算须经过国家权力机构的审批,因而是国家重国家预决算须经过国家权力机构的审批,因而是国家重要的法律文件,体现国家权

3、力机构和全体公民对政府财政要的法律文件,体现国家权力机构和全体公民对政府财政活动的监督。活动的监督。一、国家预算的含义及其类别一、国家预算的含义及其类别国家财政预算2、国家预算的分类、国家预算的分类 (1)预算形式)预算形式 单式预算:通过一个统一计划表格来反映。单式预算:通过一个统一计划表格来反映。 复式预算: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计划表格来反映。复式预算: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计划表格来反映。 (2)预算分项支出的安排方式)预算分项支出的安排方式 零基预算零基预算 只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和对当年的各部门新增任务只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和对当年的各部门新增任务的审核为依据,不考虑以前年度各项支出的

4、基数。的审核为依据,不考虑以前年度各项支出的基数。 优点:优化支出结构、提高预算效率、控制预算规模。优点:优化支出结构、提高预算效率、控制预算规模。 缺陷:基本科学的预测和评估方法及统一的标准。缺陷:基本科学的预测和评估方法及统一的标准。 增量预算增量预算 计划年度的预算支出数以上年各项支出作为基数,考虑计划年度的预算支出数以上年各项支出作为基数,考虑新财政年度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加以调整后确定。新财政年度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加以调整后确定。 初衷是控制预算支出规模。初衷是控制预算支出规模。 结果是平均分配资金,难以保证重点。结果是平均分配资金,难以保证重点。 国家财政预算 (3)预算级次)预算级

5、次 中央预算:由中央各部门预算和地方政府向中央的上解中央预算:由中央各部门预算和地方政府向中央的上解收入、中央对地方返还或补助额组成。收入、中央对地方返还或补助额组成。 地方政府预算:由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组成,包括本级各地方政府预算:由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组成,包括本级各部门的预算及下级政府上解收入、上级对下级政府的返还部门的预算及下级政府上解收入、上级对下级政府的返还或给予补助。或给予补助。 (4)预算的财政收支项目分类)预算的财政收支项目分类 普通预算:一般财政经常性收支项目的预算。普通预算:一般财政经常性收支项目的预算。 特别预算:政府对某些具有特别意义的项目另行安排的特别预算:政府对某些具有

6、特别意义的项目另行安排的预算。预算。 (5)预算范围)预算范围 总预算:政府财政收支的综合计划。总预算:政府财政收支的综合计划。 部门预算:政府各部门编制的,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组部门预算:政府各部门编制的,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组成的预算。成的预算。 单位预算:列入部门预算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预算:列入部门预算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组成的预算。单位组成的预算。国家财政预算 国家预算原则是指国家选择预算形式和体系以及编制国国家预算原则是指国家选择预算形式和体系以及编制国家预算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家预算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方针。1、公开性、公开性 让民众了解财政收支情况,并置于民众

7、的监督之下。让民众了解财政收支情况,并置于民众的监督之下。2、可靠性、可靠性 运用科学方法,依据充分,数据确实,不得假定、估算,运用科学方法,依据充分,数据确实,不得假定、估算,更不能任意编造。更不能任意编造。3、完整性、完整性 列入国家预算的一切财政收支都要反映在预算。列入国家预算的一切财政收支都要反映在预算。 国家允许的预算外收支,可以另编预算外收支预算,也国家允许的预算外收支,可以另编预算外收支预算,也应在国家预算中有所反映。应在国家预算中有所反映。4、统一性、统一性 所有地方预算连同中央预算共同组成统一的国家预算。所有地方预算连同中央预算共同组成统一的国家预算。 要求设立统一的预算科目

8、,每个科目都要严格按统一的要求设立统一的预算科目,每个科目都要严格按统一的口径、程序计算和填列。口径、程序计算和填列。 二、国家预算原则二、国家预算原则国家财政预算5、年度性、年度性 (1)预算年度)预算年度 预算年度是指预算收支起讫有效期限,常为一年预算年度是指预算收支起讫有效期限,常为一年(365天天)。 目前普遍采用的预算年度有两种:目前普遍采用的预算年度有两种: 历年制预算年度历年制预算年度 从每年从每年1月月1日起至同年日起至同年12月月31日止。日止。 跨年制预算年度跨年制预算年度 从每年某月某日始至次年某月某日止,中间历经从每年某月某日始至次年某月某日止,中间历经12个月。个月。

9、 (2)年度预算原则)年度预算原则 政府必须按照法定预算年度编制国家预算,要反映全年政府必须按照法定预算年度编制国家预算,要反映全年的财政收支活动。的财政收支活动。 不允许将不属于本年度财政收支的内容列入本年度的国不允许将不属于本年度财政收支的内容列入本年度的国家预算之中。家预算之中。 一种预算原则的确立,不仅要以预算本身属性为依据,一种预算原则的确立,不仅要以预算本身属性为依据,且要与本国实践相结合,充分体现国家政治、经济政策。且要与本国实践相结合,充分体现国家政治、经济政策。国家财政预算第二节第二节 预算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预算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一、加强预算管理一、加强预算管理二、预算管理制

10、度二、预算管理制度三、预算管理体制及其类型三、预算管理体制及其类型四、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四、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国家财政预算1、加强和改善预算编制工作、加强和改善预算编制工作 各部门各单位应按预算法要求编好部门和单位预算,有各部门各单位应按预算法要求编好部门和单位预算,有关部门要按时批复预算、拨付资金。关部门要按时批复预算、拨付资金。2、细化预算和提前编制预算、细化预算和提前编制预算 用钱单位按预算支出,审计部门按预算进行审计。用钱单位按预算支出,审计部门按预算进行审计。3、加强对超收收入使用的监督、加强对超收收入使用的监督 超收收入要根据预算执行情况进行预测,综合考虑当年超收收入要根据预算

11、执行情况进行预测,综合考虑当年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统筹兼顾编制超收收入使用计划,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统筹兼顾编制超收收入使用计划,严格遵循按预算支出的原则。格遵循按预算支出的原则。4、严格控制不同预算科目间资金调剂、严格控制不同预算科目间资金调剂 不能严格控制不同预算科目间调剂,细化预算便为空话。不能严格控制不同预算科目间调剂,细化预算便为空话。5、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 采取措施将预算外资金内含于预算内。采取措施将预算外资金内含于预算内。 暂时不能纳入预算内的须编制收支计划,不能随收随支。暂时不能纳入预算内的须编制收支计划,不能随收随支。 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预算外资金收支,便

12、于人大监督。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预算外资金收支,便于人大监督。一、加强预算管理一、加强预算管理国家财政预算1、编制部门预算、编制部门预算 (1)编制部门预算的背景)编制部门预算的背景 按支出性质而不是按部门、单位编制预算的缺陷是:按支出性质而不是按部门、单位编制预算的缺陷是: 条块分割、层次分配的预算体制,使财政部门难以优化条块分割、层次分配的预算体制,使财政部门难以优化资源配置,用钱部门和单位也不能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资源配置,用钱部门和单位也不能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 多层次分配、层层留机动,造成预算的随意性,既不利多层次分配、层层留机动,造成预算的随意性,既不利于充分发挥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

13、,也不利于立法机构和审于充分发挥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也不利于立法机构和审计部门对预算的监督。计部门对预算的监督。 (2)编制部门预算的意义)编制部门预算的意义 提高预算透明度,体现预算公开性、可靠性、完整性和提高预算透明度,体现预算公开性、可靠性、完整性和统一性。统一性。 使预算编制和执行程序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使预算编制和执行程序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使预算细化到部门、项目,有利于人大和审计部门监督。使预算细化到部门、项目,有利于人大和审计部门监督。 实现了依法理财,依法行政。实现了依法理财,依法行政。 二、预算管理制度二、预算管理制度国家财政预算 (3)部门预算的内容)部门预算的内

14、容 一般预算收支一般预算收支 一般预算收入包括部门及所属事业单位取得的财政拨款、一般预算收入包括部门及所属事业单位取得的财政拨款、行政单位预算外资金收入、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行政单位预算外资金收入、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其他收入等。其他收入等。 一般预算支出包括部门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支出、一般预算支出包括部门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支出、挖潜改造和科技三项费用、各项事业费、社会保障支出、挖潜改造和科技三项费用、各项事业费、社会保障支出、其他支出等。其他支出等。 基金预算收支基金预算收支 基金预算收支包括部门按国家规定取得的基金收支,如基金预算收支包括部门按国家规定取得的基金

15、收支,如水利建设基金收支,电力基金收支,铁路建设基金收支等。水利建设基金收支,电力基金收支,铁路建设基金收支等。 各部门根据历年收入情况和下年增减变化因素,测算部各部门根据历年收入情况和下年增减变化因素,测算部门预算收入。收入预算按收入类别逐项核定,行政性收费、门预算收入。收入预算按收入类别逐项核定,行政性收费、预算外收入以及其他部门收入要核定到单位和项目。预算外收入以及其他部门收入要核定到单位和项目。国家财政预算2、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实行政府采购制度 (1)政府采购制度)政府采购制度 以公开招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应商以公开招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应商(厂商厂商),从国内外市,从国内外市场上为政

16、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一种制度。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一种制度。 具有公开性、公正性、竞争性的特征。具有公开性、公正性、竞争性的特征。 (2)政府采购制与)政府采购制与“控购制控购制” 目的目的 控购制:在短缺经济下,控制集团需求,平衡供求矛盾。控购制:在短缺经济下,控制集团需求,平衡供求矛盾。 采购制:细化预算,节约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采购制:细化预算,节约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管理手段管理手段 控购制:直接的行政手段,即分指标审批。控购制:直接的行政手段,即分指标审批。 采购制:间接的规范采购方式和财政监督手段。采购制:间接的规范采购方式和财政监督手段。

17、 管理范围管理范围 控购制:社会上的短缺商品。控购制:社会上的短缺商品。 采购制:广泛的商品品目。采购制:广泛的商品品目。国家财政预算 (3)政府采购形式)政府采购形式 招标招标 公开招标:由具有资格的中介机构或采购机构发布招标公开招标:由具有资格的中介机构或采购机构发布招标公告,吸引供应商参加投标,并按规定从中选择供应商。公告,吸引供应商参加投标,并按规定从中选择供应商。 邀请招标:由招标人向供应商发出投标邀请书,邀请其邀请招标:由招标人向供应商发出投标邀请书,邀请其参加投标,并按规定程序从投标人中选定中标人。参加投标,并按规定程序从投标人中选定中标人。 非招标采购非招标采购竞争性谈判:采购

18、机构或采购人直接邀请供应商就生产竞争性谈判:采购机构或采购人直接邀请供应商就生产工艺、质量、性能、价格等进行谈判,择优采购。工艺、质量、性能、价格等进行谈判,择优采购。 单一来源采购:从唯一供应商处采购,或发生不可预见单一来源采购:从唯一供应商处采购,或发生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不能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的紧急情况不能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 询价:采购人向供货商发出询价单,在报价基础上确定询价:采购人向供货商发出询价单,在报价基础上确定供货商。供货商。国家财政预算 (4)政府采购的对外开放)政府采购的对外开放 为保护民族产业,要利用法律手段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我为保护民族产业,要利用法律手段限制外国产品进

19、入我国市场,有效保护政府采购市场,促进国内工业发展。国市场,有效保护政府采购市场,促进国内工业发展。 我国我国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法规定: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货物、规定: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除外:工程和服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除外: 需要采购的货物、工程和服务在中国境内无法获取或者需要采购的货物、工程和服务在中国境内无法获取或者无法以合理的商业条件获取的。无法以合理的商业条件获取的。 为在中国境外使用而进行采购的。为在中国境外使用而进行采购的。 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 (5)财政部门在政府采购中职责)财政部门在政府采购中职责

20、财政部门是政府采购的监管部门。财政部门是政府采购的监管部门。 其他有关部门依法履行与政府采购有关的监管职责。其他有关部门依法履行与政府采购有关的监管职责。 主要内容: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执主要内容: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执行情况;采购范围、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的执行情况;政行情况;采购范围、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的执行情况;政府采购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府采购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国家财政预算3、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1)我国过去国库支付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我国过去国库支付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 缺乏严格的预算约束和预算监督机制。缺乏严格的预算约束和

21、预算监督机制。 财政资金周转中的沉淀资金分散在各部门,不能充分发财政资金周转中的沉淀资金分散在各部门,不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效益。挥财政资金效益。 不利于预算管理制度的全面改革。不利于预算管理制度的全面改革。 (2)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含义)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含义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预算资金分配和使用、银行清算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预算资金分配和使用、银行清算及资金到达供应者帐户的全过程集中进行监控制度。及资金到达供应者帐户的全过程集中进行监控制度。 财政部门在国库或国库指定银行开设统一的帐户,各单财政部门在国库或国库指定银行开设统一的帐户,各单位在统一帐户下设立分类帐户,实行集中管理,预算外资位

22、在统一帐户下设立分类帐户,实行集中管理,预算外资金不再拨付给各单位分设帐户保存。金不再拨付给各单位分设帐户保存。 可以在经批准的预算项目和额度内自行决定所要购买的可以在经批准的预算项目和额度内自行决定所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商品和劳务。 除特殊用途外,购买商品和劳务资金都要通过国库直接除特殊用途外,购买商品和劳务资金都要通过国库直接拨付给供应商。拨付给供应商。国家财政预算 (3)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做好准备工作做好准备工作 制定相关财政金融法规;建立支付中心业务和信息处理制定相关财政金融法规;建立支付中心业务和信息处理系统;选择代理国库日常业务工作的商业银

23、行。系统;选择代理国库日常业务工作的商业银行。 建立资金管理方式建立资金管理方式 一是在央行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在财政部门建立资一是在央行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在财政部门建立资金账册管理体系。金账册管理体系。 二是设立国库集中支付中心。二是设立国库集中支付中心。 明确集中支付外的辅助支付办法明确集中支付外的辅助支付办法 一是工资支付,由一是工资支付,由“支付中心支付中心”在商业银行开设工资账在商业银行开设工资账户。户。 二是零星支出支付,由二是零星支出支付,由“支付中心支付中心”将资金从国库单一将资金从国库单一账户拨付到在商业银行开设的账户拨付到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零用金付款零用金付款”账户,

24、并委账户,并委托商业银行提供小额支票托商业银行提供小额支票(包括现金支票包括现金支票)和信用卡,由各单和信用卡,由各单位自主支配使用,先支出后报账。位自主支配使用,先支出后报账。 三是转移性支出支付,由三是转移性支出支付,由“支付中心支付中心”直接拨入受款人直接拨入受款人的银行账户。的银行账户。国家财政预算4、实施、实施“收支两条线收支两条线”管理管理 (1)“收支两条线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含义管理的含义 针对预算外资金管理的一项改革,其核心内容是将财政性针对预算外资金管理的一项改革,其核心内容是将财政性收支纳入预算管理范围,形成完整统一的各级预算,提高法收支纳入预算管理范围,形成完整统一的各级

25、预算,提高法制化管理和监督水平。制化管理和监督水平。 从收入方面看,主要是收缴分离,规范预算外收入并减少从收入方面看,主要是收缴分离,规范预算外收入并减少各部门和单位资金占压。各部门和单位资金占压。 从支出方面看,主要是收支脱钩,即执收单位的收费和罚从支出方面看,主要是收支脱钩,即执收单位的收费和罚没收入不再与其支出安排挂钩,单独编制支出预算,交由财没收入不再与其支出安排挂钩,单独编制支出预算,交由财政部门审批。政部门审批。 (2 )“收支两条线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完善管理的完善国家财政预算5、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1)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迫切性)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迫切性 现行预算

26、科目不能如实反映市场经济下政府活动。现行预算科目不能如实反映市场经济下政府活动。 现行预算科目只反映预算内收支,而没有包括预算外收现行预算科目只反映预算内收支,而没有包括预算外收支和社会保险收支。支和社会保险收支。 与已经改变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国际通行指标体系不与已经改变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国际通行指标体系不一致、不协调。一致、不协调。 (2)改革的基本原则)改革的基本原则 公开透明公开透明 如实反映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转变和财政运行的要求。如实反映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转变和财政运行的要求。 借鉴国际经验,符合中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符合中国国情 参照参照OECD及部分转轨国家政府收支分类的改革。

27、及部分转轨国家政府收支分类的改革。 充分考虑我国实际,尽可能满足各方面要求和需要。充分考虑我国实际,尽可能满足各方面要求和需要。 便于操作便于操作 分类和科目设计在内容和层次上既要满足财政管理和财分类和科目设计在内容和层次上既要满足财政管理和财政监督的需要,又要力求简化,注重可操作性。政监督的需要,又要力求简化,注重可操作性。国家财政预算 (3)改革的主要内容)改革的主要内容 收入分类收入分类 全面反映政府各项收入,不仅包括预算内收入,还包括全面反映政府各项收入,不仅包括预算内收入,还包括预算外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等各项收入。预算外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等各项收入。 分类方法:按照科学标准和

28、国际通行做法划分为税收收分类方法:按照科学标准和国际通行做法划分为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以及转移收入等。入、债务收入以及转移收入等。 分类结构:设类、款、项、目四级。分类结构:设类、款、项、目四级。 建立新的支出功能分类体系建立新的支出功能分类体系 从分类方法和结构上看,根据政府管理和部门预算的要从分类方法和结构上看,根据政府管理和部门预算的要求,统一按支出功能设置。求,统一按支出功能设置。 建立新型支出经济分类体系建立新型支出经济分类体系 新的支出经济分类体系主要是对原来的支出科目作出了新的支出经

29、济分类体系主要是对原来的支出科目作出了扩充和完善,按简便、适用原则,支出经济分类设置类、扩充和完善,按简便、适用原则,支出经济分类设置类、款两级。款两级。国家财政预算1、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 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间财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政关系的基本制度。 核心是各级预算主体的独立自主程度以及集权和分权关核心是各级预算主体的独立自主程度以及集权和分权关系问题。系问题。 确定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确定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 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 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

30、。 算调节制度和方法。算调节制度和方法。2、预算管理体制的类型、预算管理体制的类型 我国先后实行过四种类型的预算体制。我国先后实行过四种类型的预算体制。 建国初:实行统收统支体制。建国初:实行统收统支体制。 1953-1978年:年:“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体制。 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后:“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体制。 1994年以来:年以来:“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三、预算管理体制及其类型三、预算管理体制及其类型国家财政预算1、分级分税预算体制的要点、分级分税预算体制的要点 分级分税预算体制的主要特征在于规范化和法制化,长分级

31、分税预算体制的主要特征在于规范化和法制化,长期相对稳定,地方预算构成名符其实的一级预算主体。期相对稳定,地方预算构成名符其实的一级预算主体。 分级预算体制可归纳为以下几个要点:分级预算体制可归纳为以下几个要点: 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各级预算相对独立。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各级预算相对独立。 在明确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边界下划分各级政府职责范在明确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边界下划分各级政府职责范围,在此基础上划分各级预算支出职责范围。围,在此基础上划分各级预算支出职责范围。 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 预算调节制度,有纵向调节预算调节制度,有纵向调节(或纵向转移或纵向转移)和横向调节

32、和横向调节(或或横向转移横向转移)两种形式。两种形式。 分级预算体制适应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历史传统,整分级预算体制适应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历史传统,整体是相对稳定的,只是集权与分权关系及其相应的调节方体是相对稳定的,只是集权与分权关系及其相应的调节方法可以经常调整。法可以经常调整。四、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四、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国家财政预算2、收支划分的基本理论依据、收支划分的基本理论依据 (1)公共物品的层次性)公共物品的层次性 公共需要或公共物品的层次性是划分收支的基本依据。公共需要或公共物品的层次性是划分收支的基本依据。 区分公共需要层次性的原则区分公共需要层次性的

33、原则 区分公共需要层次性的标准是受益范围,即受益原则。区分公共需要层次性的标准是受益范围,即受益原则。 全国性公共需要的受益范围覆盖全国,由中央政府提供。全国性公共需要的受益范围覆盖全国,由中央政府提供。 区域和地方性公共需要受益范围局限于某一地区,适于区域和地方性公共需要受益范围局限于某一地区,适于地方政府提供。地方政府提供。 区分公共需要符合效率原则区分公共需要符合效率原则 按受益范围区分公共物品的层次性,符合资源配置的效按受益范围区分公共物品的层次性,符合资源配置的效率原则。率原则。 在安排地方公共物品时,要考虑某些公共物品在安排地方公共物品时,要考虑某些公共物品“外溢外溢性性”。 分税

34、制依据分税制依据 税源普及全国而且流动性大及调节功能大,划归中央税。税源普及全国而且流动性大及调节功能大,划归中央税。 税源比较固定且税基较窄的税种,应划为地方税。税源比较固定且税基较窄的税种,应划为地方税。 国家财政预算 (2)集权与分权关系)集权与分权关系 如果公共需要的层次性是经济标准,则集权与分权的关如果公共需要的层次性是经济标准,则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则是政治标准。系则是政治标准。 集权与分权的关系由于各国的政治体制和国情不同而存集权与分权的关系由于各国的政治体制和国情不同而存在差别。联邦制国家侧重分权,单一制国家侧重集权。在差别。联邦制国家侧重分权,单一制国家侧重集权。 集权与分权的关

35、系在预算管理体制上体现为中央与地方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在预算管理体制上体现为中央与地方间收支划分的比例,几乎所有国家,无论是联邦制还是单间收支划分的比例,几乎所有国家,无论是联邦制还是单一制,中央收入均占主导地位,这是共同的。一制,中央收入均占主导地位,这是共同的。 (3)中央和地方间收支划分的案例)中央和地方间收支划分的案例 关于中央与地方之间支出项目与税种划分大体一致,但关于中央与地方之间支出项目与税种划分大体一致,但各国中央与地方之间支出和税收收入所占的比例却相差较各国中央与地方之间支出和税收收入所占的比例却相差较大。但有两点是共同的:大。但有两点是共同的: 一是各国中央一级,无论是在支出方

36、面还是在收入方面一是各国中央一级,无论是在支出方面还是在收入方面都居主导地位,尤其是单一制国家更为明显。都居主导地位,尤其是单一制国家更为明显。 二是中央一级在收入方面集中比例更大,而在支出方面二是中央一级在收入方面集中比例更大,而在支出方面所占比例相对较小。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国家财政预算中央和地方支出责任划分的基本框架中央和地方支出责任划分的基本框架责任归属责任归属支出项目支出项目中央中央国防、外交、外贸、金融和货币政策。国防、外交、外贸、金融和货币政策。中央、地方中央、地方管制地区间贸易。管制地区间贸易。地方、中央地方、中央个人福利补贴、失业保险、全国性交通。个人福利补贴、失业保险、全国性

37、交通。地方地方环境保护、工农科研支持、教育、地区性交通环境保护、工农科研支持、教育、地区性交通、卫生、供水、下水道、垃圾、警察、消防、卫生、供水、下水道、垃圾、警察、消防、公园、娱乐设施。公园、娱乐设施。国家财政预算税种税种美国美国加拿大加拿大德国德国日本日本关税关税公司所得税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增值税销售税销售税财产税财产税对用户收费对用户收费联邦联邦联邦、州联邦、州联邦、州、地方联邦、州、地方-州州地方地方各级各级联邦联邦联邦、省联邦、省联邦、省联邦、省联邦联邦省省地方地方各级各级联邦联邦联邦、州联邦、州各级各级联邦、州联邦、州-州、地方州、地方各级各级中央中央中央、地方中

38、央、地方中央、地方中央、地方中央中央中央、地方中央、地方地方地方各级各级若干国家中央与地方之间税种的划分若干国家中央与地方之间税种的划分国家财政预算国别国别转移前中转移前中央收入央收入的比重的比重转移后中转移后中央收入央收入的比重的比重中央支出中央支出的比重的比重英国(英国(1990)美国(美国(1990)澳大利亚(澳大利亚(1991)加拿大(加拿大(1989)阿根廷(阿根廷(1989)印度(印度(1989)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1990)895871496268907142513157448270495134535483若干国家转移支付前后中央若干国家转移支付前后中央与地方之间收支分配格局

39、与地方之间收支分配格局国家财政预算3、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1)概念)概念 指政府间财力的无偿转移,一般是指上级政府指政府间财力的无偿转移,一般是指上级政府(财政财政)对下对下级政府级政府(财政财政)的无偿补助或拨款。的无偿补助或拨款。 调节中央与地方间以及各地方之间财力余缺。调节中央与地方间以及各地方之间财力余缺。 (2)功能)功能 弥补纵向财政缺口弥补纵向财政缺口 中央收入占主导而地方承担更多支出责任所形成的地方中央收入占主导而地方承担更多支出责任所形成的地方财政赤字,要靠中央通过转移支付形式弥补。财政赤字,要靠中央通过转移支付形式弥补。 弥补横向财政缺口弥补横向财政缺

40、口 由于规范统一的收支划分方法,导致地方收入不能满足由于规范统一的收支划分方法,导致地方收入不能满足支出需要,这要靠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形式弥补。支出需要,这要靠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形式弥补。 横向财政平衡基于公平观念,即公民有权享受国家提供横向财政平衡基于公平观念,即公民有权享受国家提供的最低标准的公共服务水平。的最低标准的公共服务水平。 横向公平也是效率问题,如果地区间差距过大,就会发横向公平也是效率问题,如果地区间差距过大,就会发生人口的非正常流动,从而产生资源配置的效率损失。生人口的非正常流动,从而产生资源配置的效率损失。国家财政预算 弥补地区性公共物品辖区间的外部效应弥补地区性公共物

41、品辖区间的外部效应 地区性公共物品的地区性公共物品的“外溢性外溢性”使受益范围扩散至邻近地使受益范围扩散至邻近地区,就产生了外部效应。区,就产生了外部效应。 只要上级政府给予补助或拨款,能弥补外溢收益的成本,只要上级政府给予补助或拨款,能弥补外溢收益的成本,就可以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就可以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而补助或拨款多少,要根据外溢收益和本地区收益的比而补助或拨款多少,要根据外溢收益和本地区收益的比例来确定。例来确定。 支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支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均衡的,客观上存在着富裕地区和贫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均衡的,客观上存在着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差别,而贫富

42、地区的差别,又是和行政区划以及困地区的差别,而贫富地区的差别,又是和行政区划以及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相联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相联系的。 通过规定用途的专项补助或拨款,支持落后地区经济的通过规定用途的专项补助或拨款,支持落后地区经济的加快发展,均衡地区间的经济发展速度,并推动全国经济加快发展,均衡地区间的经济发展速度,并推动全国经济的更快发展。的更快发展。国家财政预算 (3)无条件均衡拨款和专项拨款)无条件均衡拨款和专项拨款 无条件均衡拨款无条件均衡拨款 一旦确定拨款额后,无条件归受补助地区自主使用。一旦确定拨款额后,无条件归受补助地区自主使用。 一般采取测算标准收支、运用规范公式计算,实施拨款。

43、一般采取测算标准收支、运用规范公式计算,实施拨款。 专项拨款专项拨款 有条件的指定用途的拨款,是转移支付的辅助形式。有条件的指定用途的拨款,是转移支付的辅助形式。 专项拨款分为配套拨款和非配套拨款。二者的差别:专项拨款分为配套拨款和非配套拨款。二者的差别: 一是前者只补偿成本的一部分,后者是补偿全部成本。一是前者只补偿成本的一部分,后者是补偿全部成本。 二是前者有使用自主权,后者基本没有使用自主权。二是前者有使用自主权,后者基本没有使用自主权。 两者关系两者关系 涉及集权和分权关系问题。涉及集权和分权关系问题。 接受拨款地区倾向于无条件拨款,而中央为了通过拨款接受拨款地区倾向于无条件拨款,而中

44、央为了通过拨款对地方发挥调节作用,则倾向于专项拨款。对地方发挥调节作用,则倾向于专项拨款。 (4)粘蝇纸效应)粘蝇纸效应 所谓粘蝇纸效应,是指上级政府通过转移支付拨款可以所谓粘蝇纸效应,是指上级政府通过转移支付拨款可以“粘住粘住”接受拨款的一级政府,不会将拨款用于增加个人接受拨款的一级政府,不会将拨款用于增加个人收入,而是用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收入,而是用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国家财政预算第三节第三节 中国分税制改革中国分税制改革一、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一、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二、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二、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三、分税制的转移支付制度三、分税制的转移支付制度四、分税制的运行及其完善

45、四、分税制的运行及其完善国家财政预算1、财政包干制的弊端、财政包干制的弊端 在财政包干体制下,财政收入增量向地方倾向,中央财在财政包干体制下,财政收入增量向地方倾向,中央财政收入比重下降,弱化中央财政调控能力。政收入比重下降,弱化中央财政调控能力。 不利于全国统一市场形成和产业结构优化,带来地方政不利于全国统一市场形成和产业结构优化,带来地方政府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府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各地包干方法各异,分配关系不规范。各地包干方法各异,分配关系不规范。2、分税制改革指导思想、分税制改革指导思想 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促进国家财政收入合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促进国家财政收入合

46、理增长,逐步提高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理增长,逐步提高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 合理调节地区之间财力分配。合理调节地区之间财力分配。 坚持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的原则。 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 一、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一、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国家财政预算1、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划分 中央财政:承担国家安全、外交和中央国家机关运转所中央财政:承担国家安全、外交和中央国家机关运转所需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需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

47、需支出以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控所需支出以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 地方财政:承担本地区机关运转所需支出以及本地区经地方财政:承担本地区机关运转所需支出以及本地区经济、事业发展所需支出。济、事业发展所需支出。2、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 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 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需的税种划为中央税。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需的税种划为中央税。 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税种划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税种划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将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为

48、地方税,并充实地方税税种,将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为地方税,并充实地方税税种,增加地方税收入。增加地方税收入。二、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二、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国家财政预算3、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 为保持地方既得利益,中央采取为保持地方既得利益,中央采取“维持存量、调整增维持存量、调整增量量”,逐步达到改革目标的方针,制定了中央对地方税收,逐步达到改革目标的方针,制定了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的办法。返还的办法。 税收返还办法:以税收返还办法:以1993年为基期,按分税后地方上划中年为基期,按分税后地方上划中央的净收入数额央的净收入数额(消费税消费税+75%

49、增值税增值税-中央下划收入中央下划收入),作,作为地方税收返还基数,基数部分全部返还地方。为地方税收返还基数,基数部分全部返还地方。 税收返还的增长办法:将税收返还与地区当年上缴中央税收返还的增长办法:将税收返还与地区当年上缴中央金库的金库的“两税两税”(消费税和消费税和75%增值税增值税)的增长率挂钩,税的增长率挂钩,税收返还的增长率按各地区收返还的增长率按各地区“两税两税”增长率的增长率的1:0.3确定,即确定,即各地区的各地区的“两税两税”每增长每增长1%,税收返还增长,税收返还增长0.3%。4、原体制处理、原体制处理国家财政预算 分税制改革根据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的重新划分和关于分税制改

50、革根据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的重新划分和关于原体制中央补助、地方上解及有关结算事项的规定,相应原体制中央补助、地方上解及有关结算事项的规定,相应形成多种形式并存的政府间专业支付制度。形成多种形式并存的政府间专业支付制度。 为配合国家政策,相应地对转移支付进行调整:为配合国家政策,相应地对转移支付进行调整: 考虑地区情况,实行规范化、公式化的转移支付制度的考虑地区情况,实行规范化、公式化的转移支付制度的条件尚不成熟,从条件尚不成熟,从95年起实行过渡办法。年起实行过渡办法。 99年实施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政策,年实施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政策,2001年两次调整工资年两次调整工资政策,对财政困难的老工业基地和

51、中西部地区给予补助。政策,对财政困难的老工业基地和中西部地区给予补助。 为配合西部大开发,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为配合西部大开发,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从从2002年起过渡概念不再使用,统称为一般性转移支付。年起过渡概念不再使用,统称为一般性转移支付。 2002年继续对民族省区和民族自治州等实施民族地区转年继续对民族省区和民族自治州等实施民族地区转移支付。移支付。三、分税制的转移支付制度三、分税制的转移支付制度国家财政预算1、运行情况良好、运行情况良好 政府间的财政关系趋向规范。政府间的财政关系趋向规范。 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资

52、源的优化配置。 “两个比重两个比重”逐步上升,中央财力有所增强。逐步上升,中央财力有所增强。 调动了地方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促进了地方收入的快速调动了地方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促进了地方收入的快速增长,保证了全国财政收入的稳定快速增长。增长,保证了全国财政收入的稳定快速增长。2、分税制有待完善的问题、分税制有待完善的问题 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和各级预算主体的支出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和各级预算主体的支出职责。职责。 规范收入划分。规范收入划分。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是进一步完善分税制的重点。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是进一步完善分税制的重点。 推进省(区)以下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推进省(区)以

53、下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四、分税制的运行及其完善四、分税制的运行及其完善国家财政预算第四节第四节 财政赤字与社会总供求平衡财政赤字与社会总供求平衡一、财政赤字与社会总供求平衡一、财政赤字与社会总供求平衡二、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及经济效应二、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及经济效应国家财政预算 在分析财政赤字的经济影响时,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在分析财政赤字的经济影响时,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运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分析。二是运用是运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分析。二是运用IS-LM模型模型分析。分析。1、总量平衡的恒等式、总量平衡的恒等式 国民收入恒等式:国民收入恒等式:C+S+T+MC+I+G+X 恒等式的

54、左边代表总供给;右边代表总需求。恒等式的左边代表总供给;右边代表总需求。 含义:在给定时期内,作为总供给的收入流恒等于作为含义:在给定时期内,作为总供给的收入流恒等于作为总需求的支出流。总需求的支出流。 政府所有支出,无论是赤字支出还是非赤字支出,都汇政府所有支出,无论是赤字支出还是非赤字支出,都汇入支出流而构成总需求。入支出流而构成总需求。 一、财政赤字与社会总供求平衡一、财政赤字与社会总供求平衡国家财政预算2、财政赤字的预算恒等式、财政赤字的预算恒等式 根据上式,列出预算恒等式:根据上式,列出预算恒等式:G-T(S-I)+(M-X) 含义:财政赤字储蓄与投资账户结余含义:财政赤字储蓄与投资

55、账户结余+贸易账户赤字。贸易账户赤字。 (1)封闭型经济)封闭型经济 M-X0,G-TS-I,即财政赤字,即财政赤字储蓄与投资账户结余。储蓄与投资账户结余。 经济学原理:政府预算赤字,可由非政府部门储蓄结余经济学原理:政府预算赤字,可由非政府部门储蓄结余来抵补。来抵补。 政府增加的支出,正是非政府部门减少的那部分支出,政府增加的支出,正是非政府部门减少的那部分支出,因此不改变需求总量。因此不改变需求总量。 如果财政赤字超过储蓄与投资账户结余,赤字就会以增如果财政赤字超过储蓄与投资账户结余,赤字就会以增加新需求方式叠加在原有总需求之上扩张总需求。加新需求方式叠加在原有总需求之上扩张总需求。国家财

56、政预算 (2)开放型经济)开放型经济 预算赤字不仅可用国内结余来弥补,还可动员国际资源。预算赤字不仅可用国内结余来弥补,还可动员国际资源。 假定假定M-X0,即贸易赤字,表明国外资源流入以补充国,即贸易赤字,表明国外资源流入以补充国内总供给。内总供给。 SI非政府部门有结余非政府部门有结余 政府既动用了国外资源,也动用了国内结余资金。政府既动用了国外资源,也动用了国内结余资金。 用国外资源弥补赤字,会扩张总需求;用国内资源弥补用国外资源弥补赤字,会扩张总需求;用国内资源弥补赤字,会改变总需求结构。赤字,会改变总需求结构。 S=I非政府部门预算平衡非政府部门预算平衡 国内赤字由国外结余弥补,会扩

57、张总需求。国内赤字由国外结余弥补,会扩张总需求。 SI非政府部门赤字非政府部门赤字 两个部门都须从国外筹集资金,会使总需求扩张。两个部门都须从国外筹集资金,会使总需求扩张。 国家财政预算3、财政平衡与总量平衡的关系、财政平衡与总量平衡的关系 财政平衡是社会总供求平衡的组成部分,国民经济整体财政平衡是社会总供求平衡的组成部分,国民经济整体平衡目标是社会总供求的大体平衡。平衡目标是社会总供求的大体平衡。 财政收支属于政府行为,因而财政收支平衡是掌握在政财政收支属于政府行为,因而财政收支平衡是掌握在政府手中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府手中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 年份年份转移前中央转移前中央收入比重收入比重转

58、移后中央转移后中央收入比重收入比重中央财政支中央财政支出出 比重比重19931996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2.057.656.656.055.054.654.952.323.320.821.819.419.419.417.818.328.3(21.9)27.1(20.4)34.7(19.1)30.5(17.2)30.7(16.7)30.1(17.1)27.7(16.5)26.0(17.1)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比重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比重国家财政预算1、财政赤字的弥补、财政赤字的弥补 (1)债务融资)债务融资 发行国债。发行国债。 (2)货币融资)货币融资货币创造货币创造

59、 直接方式,即财政部向央行借款或透支。直接方式,即财政部向央行借款或透支。 间接方式,即财政部向公众出售国债,随后央行在公开间接方式,即财政部向公众出售国债,随后央行在公开市场购入国债,央行将债务货币化。市场购入国债,央行将债务货币化。 债务融资和货币融资是弥补赤字的两种常规方法。债务融资和货币融资是弥补赤字的两种常规方法。 在在1995年前,一部分财政赤字是通过向央行直接借款或年前,一部分财政赤字是通过向央行直接借款或透支弥补。透支弥补。1995年人民银行法规定,央行不得向财政借款年人民银行法规定,央行不得向财政借款和透支,亦不得直接购买政府债券。和透支,亦不得直接购买政府债券。 央行通过公

60、开市场业务购买国债,间接地为财政赤字融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购买国债,间接地为财政赤字融资依然存在。资依然存在。二、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及经济效应二、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及经济效应国家财政预算2、不同融资机制的不同经济效应、不同融资机制的不同经济效应 (1)债务融资对经济的影响)债务融资对经济的影响 观点一:不会引发通胀观点一:不会引发通胀 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赤字只是资金在部门间的转移。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赤字只是资金在部门间的转移。 用国债方式弥补赤字只改变需求结构,不增加总需求,用国债方式弥补赤字只改变需求结构,不增加总需求,赤字债务化不会导致通胀。赤字债务化不会导致通胀。 观点二:可能引发通胀观点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