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京条约》看晚清时期国际法在中国的运用_第1页
从《南京条约》看晚清时期国际法在中国的运用_第2页
从《南京条约》看晚清时期国际法在中国的运用_第3页
从《南京条约》看晚清时期国际法在中国的运用_第4页
从《南京条约》看晚清时期国际法在中国的运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南京条约看晚清时期国际法在中国的运用从南京条约看晚清时期国际法在中国的运用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南京条约是中国清政府为了结束鸦片战争而与英国政府签订的条约,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这一条约使英国取得了让中国割让香港、向英国赔款、五口通商、废除“公行 ” 制度及协定关税权等一系列特权。在其后签订的虎门条约 中英国又取得了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同时还制定了海关税则。南京条约订立背景。鸦片战争之前,英国作为当时世界实力最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对华贸易已经占据了中国晚清时期对外贸

2、易的绝大多数比例,但是早期的贸易状况并不利于英国,英国处于贸易逆差地位。为了缓解这种贸易逆差,英国决定对中国走私鸦片,其结果不仅扭转了贸易逆差的局面,也给英国攫取了暴利。随着英国对华输入鸦片数量的激增,从 19 世纪 30 年代起, 鸦片已经占到了英国对华贸易额的半数以上,使大量的白银流出中国国门,国家一时间呈现出田地荒芜、经济凋敝、兵弱银荒的局面。这种状况使得清政府统治阶层深感不安,于 1836年开始实行禁烟政策,制定各种禁烟方针,但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1839 年,钦差大臣林则徐奉命到广州查禁鸦片, 实行了以断绝鸦片来源为重点的策略。这一方针与英国的积极走私鸦片政策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冲突,英

3、国资产阶级立即要求英政府进行武装干涉。英国政府也因为清朝此举断了他们的财路,于1840年向中国出兵,第一次鸦片战争因此爆发。但双方由于军事实力的巨大差异, 清政府最终战败,并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英国趁机摄取了在华的政治和经济上的种种特权。总结大全/html/zongjie/南京条约对中国的影响。南京条约的签订使得英国通过开发通商口岸和霸占香港来实现政治上对中国主权的限制;通过协定关税及海关制度来达到对中国主权的行政限制,通过勒索巨额赔款来满足其经济侵略。它通本文由毕业论文网收集整理过一种条约的形式给资本主义国家的掠夺披上一层合法的外衣

4、,中国自此由一个封建社会逐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成为了古代中国和近代中国的分水岭。 西方列强借此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精神压迫,自此形成了所谓的“ 条约制度 ” 。 南京条约是在中英双方不平等的地位下中方被胁迫的结果 ,中国被迫纳入资本主义国家的“世界国家秩序”中,属于国际法当中的不平等条约。不平等条约既体现在缔约程序上的不平等,通过欺诈、胁迫迫使另一方签订条约,也体现在双方权利义务内容上的不对等。南京条约中体现的给予英国人的多种特权,有许多是违反国际法主权原则的,是英国勒索和强迫中国政府的体现,侵犯了中国

5、的独立和主权平等。但近代国际法一方面对西方列强国家之间是平等的规范,另一方面它又成为欺凌弱小国家的法律依据。在晚清时期,随着国际法的逐渐输入,南京条约在中国产生了全面的效力。思想汇报/sixianghuibao/晚清时期国际法的输入与传播晚清时期国际法输入的时代背景。在中国古代,各诸侯国之间出现过一些类似国际联盟、条约和外交使节的制度,在实际的交往中也有宣战和优待战俘的做法。但他们并不属于国际法上所说的国家,也不存在一个国际社会。中国封建王朝只认可 “天朝上国”,与其他各国之间也是以中国为中心,朝贡制度和藩属制度使传统中国不会存在国际法。到了清政府时期,

6、其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也阻碍了欧洲近代国际法的输入,尽管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时多次提到国际法中的平等互惠原则,但这并不是清政府处理对外事务的模式,并没有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在鸦片战争前都没有正式接触过国际法。鸦片战争后国际法逐渐输入中国,林则徐则起了开创性的作用。1839年, 林则徐广州查禁鸦片时,为了工作的需要他必须熟悉西方国家的法律制度,在他的主持下将瑞士法学家瓦特尔的国际法著作万国法当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翻译,包括和禁烟有关的战争、封锁、扣船部分的内容。瓦特尔是格劳秀斯学派中最有声望的学者之一,他一直强调国家主权的重要性。万国法又称适用于各国和各主权者的行为和事务的万国公法和自然法原则。这是中国

7、对西方国际法最早的翻译, 从而把西方国际法著作引进中国,也逐渐意识到了国际法的作用。 但林则徐翻译的部分仅仅是应急所用,没能体现出国际法的普世价值。 代写论文晚清时期国际法的正式输入。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进入了西方列强国家构建的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19 世纪 60 年代,国际法开始正式、系统地输入中国。1862 年,美国传教士丁韪良想将西方的国际法知识介绍给清政府,所以将美国外交官惠顿的国际法翻译为万国公法。这是在中国正式出版发行的第一本较系统完整的西方国际法著作,它共四卷,从框架体系、结构内容、制度原则、概念术语乃至思想观念等各个方面,将西方的国际法介绍到了中国。该译著的出版,得到了清政府

8、奕欣的大力资助,西方列强国家对此也很是支持。 鸦片战争后,晚清又发生了数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犯中国主权的事件,情势要求对国际法进行系统研究。总理衙门随后也将此书发给各重要通商口岸,以便于对外交涉时使用。 丁韪良在翻译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主要的国际法专业术语,这些术语也逐渐在中国的外交实践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并有助于晚清时期国际法的教学活动。尤其是中国的外交使团也使用该著作来履行职责并主张中国应享有的正当权利。同时,同文馆也于1867 年开设了万国公法这门课程,主要是讲解当时国际社会各国之间的交往关系,相对比较实用。甲午战争后,一些新式学堂也纷纷开始增设国际法课程,到清末十年,各学堂开设国际法课程已经非常普遍了,清政府也给国际法教学提供了相应的法律和政策上的保障。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推行合作政策,万国公法恰好可以通过国际法来说服中国,从而建立他们所谓的国际关系,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