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册音乐教学计划_第1页
第四册音乐教学计划_第2页
第四册音乐教学计划_第3页
第四册音乐教学计划_第4页
第四册音乐教学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册音乐教学计划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这个学期我继续担任二年级二个班的音乐课。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课比较感兴趣,上课也较认真。女生的对音乐中的音准的把握、节奏及动作的模仿能力普遍比男生要好。学生们的唱歌习惯有所好转,但聆听的习惯不尽人意,总对有一点熟悉的歌曲自然地哼唱出来。也有可能与他们爱表现的心理有关。他们不能长时间安静地欣赏一首乐曲,根据音乐展开想象的能力还不够好;但是欣赏简短的歌曲时他们还是饶有兴趣的,大多数能简单地描绘出歌曲的意境,比较容易听出乐曲的速度、力度与情绪的变化。二、学期教学目标(一)感受与鉴赏       

2、(1)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        (2)感受乐器的声音。能听辨打击乐器的音色,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长短不同的音。        (3)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        (4)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作出体态反应。       

3、; (5)乐曲情绪的相同与不同    聆听儿歌、童谣、进行曲和舞曲,能够通过模唱、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能够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 (二)表现(1)参与各种演唱活动。(2)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反应。(3)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4)能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5)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五首。识读乐谱 (1)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 (2)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 (3)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三)创造1、探索音响与音乐  (

4、1)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2)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2、即兴创造   (1)能够将词语、短句、诗歌或歌词用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等加以表现。   (2)能够在唱歌或聆听音乐时即兴地做动作。   (3)能够用课堂乐器或其他音源即兴配合音乐故事和音乐游戏。3、创作实践    (1)能够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与音乐。    (2)能够用人声、乐器或其他音源,创作12小节节奏或旋律。三、学科教学进度安排

5、周次时间教 学 内 容备注139-3.5课堂常规教育 聆听嘀哩嘀哩、春晓238-312表演大树妈妈、郊游3315-319聆听儿童团放哨歌、中国少年先锋歌表演共产儿童团歌4322-326表演卖报歌 聆听玩具交响曲5329-42.表演打花巴掌  聆听出发645-4.9表演蜗牛与黄鹂鸟 聆听加伏特舞曲74.12-4.16表演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 聆听霍拉舞曲84.19-4.23表演哈里啰 聆听狮王进行曲94.26-4.30编创与活动表演两只老虎 聆听老虎磨牙105. 3-5.7表演猫虎歌 聆听拾稻穗的小姑娘115.10-5.14表演小渔篓 聆听太阳出来喜洋洋125.17-5.21表演采山1

6、35.24-5.28聆听单簧管波尔卡 表演音乐小屋145.31-6.4.聆听青蛙音乐会 表演萧156.7-6.11聆听天鹅 表演小小摇篮曲166.14-6.18聆听月亮河边的孩子 表演月光光176.21-6.25聆听蜜蜂 表演小蜜蜂186.28-7.2编创与活动音乐剧欣赏  197.5-7.9复习及考查207.12-7.16 2010年春第八册音乐教学计划秦顺奎一、指导思想:本教材“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以新课程改革实验为龙头,结合新的教育思想,提倡音乐教学在“基础性、科学性、开放性、创新性”上开创新路,大力推进“研究式学习、探

7、究式学习、开放式学习、创造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方法,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能力为目标,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以全面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二、学生基本情况:四年级有两个班,在几年的学习中,已和孩子们建立了深深的感情。通过学习,整体上看来,孩子们都很喜欢音乐这门学科。平时能按课堂常规要求自己,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但由于在上学期合班的原因,各班有新的学生转进,出现了两级分化的现象。极少数学生自制力差,管不住自己。上学期,学生开始接触器乐(竖笛)的学习。所有学生能够按照要求,准备竖笛,参加训练,已有一定起色。本学期将继续加强这一方面的训练。三、教材分析:第八册音乐教

8、材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册共分八个单元,主要内容由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等几部分组成。在聆听方面首重倾向于声乐作品的欣赏,在聆听优秀的中外声乐作品中了解一些关于人声的知识及声乐的演唱形式。在表演方面增加学生个性发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渗透,并使所学的乐理知识在实践和创造中得以运用和创新。在多彩的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创新能力和感受能力,运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养成良好的学习音乐的习惯。在本学期,教材还加入了器乐(竖笛)方面的学习。四、教学目标: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鉴赏能力;3、培养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和创造力;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五、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在体态上作出反应;能用语言简单描述不同情绪的音乐;加强竖笛的吹奏练习。难点: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即兴创编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六、教学措施:1、创设具有学科特点的教学氛围,感染学生;2、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3、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5、鼓励学生多听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