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5U解析】安徽省池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高二生物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哺乳动物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量减半的精细胞或卵细胞b. 减数分裂时,细胞核内的染色质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c. 减数分裂是有性别差异的生物特有的分裂方式能产生多种类型的配子d. 哺乳动物的精原细胞能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也能通过有丝分裂增殖【答案】c【解析】【分析】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形式,是有性生殖生物的原始生殖细胞(如动物的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成为成熟生殖细胞(如精、卵细胞即配子)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它的特点是细胞经过两次连续的分裂,但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因此生殖细胞内

2、的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详解】a、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形成染色体数量减半的精细胞或卵细胞,a正确;b、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b正确;c、减数分裂中发生基因重组,能产生多种类型的配子,这种分裂方式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特有的,有些生物没有性别差异也能进行减数分裂,c错误;d、精原细胞既可进行有丝分裂产生新的精原细胞,又可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d正确。故选c。2.如图为某种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显微照片。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图甲细胞同源染色体互换片段,引

3、起染色体结构变异b. 图乙细胞正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属减数第一次分裂c. 图丙中,细胞进行染色体的复制,但数目并没有加倍d. 图丁细胞着丝点断裂形成的染色单体数目达到最大值【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图示:甲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乙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丁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a.图甲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从而导致基因重组,这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b.图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b正确;c.图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不发生染色体的复制,

4、c错误;d.图丁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但不会形成染色单体,此过程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单体数目为零,d错误。故选b。3.实验发现,初级卵母细胞中的sumo-1蛋白分子可以影响极体以胞吐形式从初级卵母细胞排出。为进一步探究该蛋白质的作用时间,分别向初级卵母细胞的前期(0h)、中期(6h)、后期(9.5h)注射sumo-1的抗体,实验结果见下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sumo-1蛋白对处于分裂后期的初级卵母细胞基本不起作用b. sumo-1的抗体能和sumo-1蛋白分子特异性结合,进而使其水解c.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特定时期,sumo-1蛋白分子仍能促进极体排出d. 极体排出前后,初级

5、卵母细胞中染色体与dna的数量比会发生改变【答案】a【解析】【分析】通过图示分析可知,sumo-1蛋白抗体在初级卵母细胞的前期(0h)、中期(6h)起作用,可抑制极体排出,sumo-1蛋白抗体在初级卵母细胞的后期(9.5h)不能抑制极体排出。【详解】a、通过图示分析中对照组和实验组对比可得出,sumo-1蛋白对处于分裂后期的初级卵母细胞基本不起作用,a正确;b、通过题干信息不能得出sumo-1的抗体能和sumo-1蛋白分子特异性结合使其水解,b错误;c、题干信息指出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特定时期,sumo-1蛋白分子能促进极体排出,未指出减数第二次分裂sumo-1蛋白分子能否促进极体排出,c错误;

6、d、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极体排出前后,初级卵母细胞中染色体与dna的数量比不会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a。4.已知某品系油菜种子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并受另一对基因r/r影响。下表是用产黑色种子植株(甲)、产黄色种子植株(乙和丙)进行实验的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组别亲代f1表现型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实验一甲×乙全为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实验二乙×丙全为产黄色种子植株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栋=3:13a. 由实验一可知,种子颜色性状中黄色对黑色为隐性b. 当r基因存在时会抑制a基因的表达c. 乙的基因型为aarr或aarr

7、d. 实验二中f2代产黄色种子植株中杂合子的比例为10/13【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油菜新品系种子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并受另一对基因r/r影响,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3,是9:3:3:1的变式,所以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详解】a、由实验一可判断种子颜色性状中黄色对黑色为隐性,a正确;b、由实验二的f 1自交所得f 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3,可判断f1黄色种子植株的基因型为aarr;子代黑色种子植株基因型为a_rr,黄色种子植株基因型为a_r_、aar_、aarr,可判断当

8、r基因存在时,抑制a基因的表达,b正确;c、实验一中,由于f1全为产黑色种子植株,则乙黄色种子植株的基因型为aarr,c错误;d、实验二中,由于f1全为产黄色种子植株(aarr),则丙黄色种子植株的基因型为aarr;f2中产黄色种子植株中纯合子的基因型为aarr、aarr、aarr,占3/13,所以f2代产黄色种子植株中杂合子的比例为13/1310/13,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5.下图为某红绿色盲家族系谱图,相关基因用xb、xb表示。人的mn血型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型有3种:lmlm(m

9、型)、lnln(n型)、lmln(mn型)。已知-1、-3为m型,-2、-4为n型。下列叙述错误的( )a. -2的基因型为xbxb的概率是1/2b. 代全部个体的血型均为mn型c. -4也可能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d. -1携带xb的概率1/2【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mn血型基因型有3种:lmlm(m型)、lnln(n型)、lmln(mn型),已知-1、-3为lmlm,-2、-4为lnln(n型),仅研究mn血型,则-1、-2、-3、-4均为lmln(mn型);仅研究红绿色盲,-3、-1为色盲患者即xby,所以-1基因型为xby,-2的基因型为xbxb,-4为xby。【详解】a、由

10、题意可知,人的mn血型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1为色盲患者,所以-1基因型为xby,-2的基因型为xbxb,所以-2的基因型为xbxb或xbxb,xbxb的概率是1/2,a正确;b、-1为m型(lmlm)、-2为n型(lnln),故-1、-2和-3均为mn型,-3为m型(lmlm)-4为n型(lnln),故-4为mn型,所以子二代全部个体血型均为mn型,b正确;c、-4虽色觉表现正常,但也可能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c正确;d、因为-3的基因型为xbxb或xbxb,且比例各为1/2,-4是正常男性,基因型为xby,故-1的xb只能来自-3,概率为1/4,d错误。故选d。6.某兴趣小组用纯种黄色圆

11、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f1后,自然条件下繁殖得到f2。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母本和f1开花前,都需要对它们做去雄和套袋处理b. f1植株均为杂合子,说明父本和母本产生的配子数量相等c. f2中的纯合黄色皱粒豌豆和杂合绿色圆粒豌豆的比例为1:2d.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f1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答案】c【解析】【分析】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正常情况下是纯种,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对母本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详解】a、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纯合亲本杂交产生f

12、1的实验需要在豌豆开花前对母本去雄,f1自交的实验不需要对母本去雄,a错误;b、父本和母本都是纯种,只能产生一种基因型的配子,不论雌雄配子数量是否相等,子代基因型都为杂合子,b错误;c、f2中的纯合黄色皱粒豌豆占比1/16,杂合绿色圆粒豌豆占比2/16,故两者比值为1:2,c正确;d、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错误。故选c。7.下列有关性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体细胞中含有两条异型染色体的二倍体生物其性别一定是雄性b. 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总与性别相关联,因而都与性别决定有关c. 伴x隐性

13、遗传病交叉遗传,所以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其外祖父d. 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在女性人群和男性人群中出现的概率是相同的【答案】d【解析】【分析】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总表现出与性别相联系的现象,称为伴性遗传。有的生物的性别决定是zw型,有的是xy型,zw型性别决定的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xy型性别决定的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详解】a、对于鸟类、家蚕等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而言,体细胞中含有两条异型性染色体的个体为雌性,a错误;b、性染色体的遗传有性别差异,因而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总与性别相关联,但这些基因不一定都控制

14、性别,如红绿色盲基因,b错误;c、虽然伴x隐性遗传病交叉遗传,但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也可来自其外祖母,c错误;d、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在不同性别的人群中的比例是相同的,但人群中男性患病概率远高于女性,d正确。故选d。8.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中,r型菌转化为s型是因为其遗传物质发生了突变b. 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中,s型菌热处理后,其蛋白质失活,dna也失去功能c. 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没有证明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d. 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dna被dna酶处理后,不能发挥遗传物质的作用【答案】d【解析】【

15、分析】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并不知道该“转化因子”是什么。在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中,艾弗里及其同事的实验的巧妙之处是把s型菌的dna、r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提纯,分别加入到培养r菌的培养基中,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实验结果是:只有加入s型菌的dna实验中出现了r型菌转化为s型菌,从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详解】a、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中,r型菌转化为s型是因为发生了基因重组,a错误;b、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中,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蛋白质变性失活,但其dna还能使s型细菌发生转化,说明dna仍具有功能,b错误;

16、c、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将s型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所有的培养基中均有r型菌出现,而只有加入s型菌dna的培养基中有s菌出现,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c错误;d、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dna酶处理dna使其水解,不再发生转化现象,说明dna被水解后不再具有遗传物质的功能,d正确。故选d。9.中心法则描述了生物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揭示了遗传信息传递的规律。下列有关中心法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不论何种生物,遗传信息流动的起点只能是核酸,不能是蛋白质b. 中心法则涉及dna复制、rna复制、转录、翻译和逆转录等过程c. 遗传

17、信息的流动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也需要依靠线粒体提供atpd. 遗传信息能够控制生物性状,这需要依赖生物体的蛋白质来实现【答案】c【解析】【分析】中心法则主要内容是:(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复制;(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两条途径。【详解】a、中心法则中,遗传信息只能从dna流向dna或rna,再流向蛋白质,或者从rna流向rna、dna或蛋白质,不能从蛋白质开始流向蛋白质或核酸,a正确;b、中心法则中遗传信息流向涉及dna复制、rna复制、转录、翻译和逆

18、转录等过程,b正确;c、遗传信息流动过程中合成核酸或蛋白质,这些过程依赖酶的催化和atp供能,但atp不一定由线粒体提供,如原核生物,c错误;d、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是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再由其发挥作用来实现的,d正确。故选c。10.基因是描述遗传物质的概念。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对绝大多数生物来说,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 基因组成不同的细胞,往往具有不同的性状表现c. 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线性排列,它和性状也是线性对应关系d. 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其表现型也可能发生改变【答案】c【解析】【分析】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而基因是有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基因在

19、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能控制生物的性状,但基因和性状不是简单地线性对应关系,一种性状不一定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时基因改变,但性状不一定改变。【详解】a、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但对rna病毒而言,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a正确;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不同,其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往往不同,控制的性状表现型也有差异,b正确;c、基因在染色体上线性排列,但基因和性状不是简单地线性对应关系,c错误;d、即使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由于某些环境因素的影响,其表现型也可能发生改变,d正确。故选c。11.碱基互补配对能发生在下列哪些生理

20、过程中( )洋葱根尖的生长 sars病毒侵染人体肺细胞 胰腺腺泡细胞合成分泌消化酶 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 哺乳动物的受精作用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发生在dna分子的复制、转录、翻译、rna分子的复制、逆转录过程中,凡是存在核酸分子生成和蛋白质合成的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详解】洋葱根尖的生长过程中细胞内会发生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因此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正确; sars病毒侵染人体肺细胞,在细胞内增殖过程中涉及病毒核酸的合成、病毒蛋白质的合成,存在碱基互补配对,正确; 胰腺腺泡细胞合成的消化酶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的合成离不开翻译过程,

21、涉及碱基互补配对,正确;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涉及细菌的繁殖及基因表达,有碱基互补配对发生,正确; 哺乳动物的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不涉及碱基互补配对,错误;故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有,b正确。故选b。12.研究证实,位于小鼠x染色体上的mecp2基因突变会使小鼠神经系统功能异常,丧失运动控制能力。进一步实验发现,患病小鼠神经系统中控制躯体运动的基因结构是正常的,但其表达产物却检测不到。当给患病小鼠注人mecp2基因的表达产物后,小鼠恢复了正常活动能力。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小鼠的mecp2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只在生殖器官中表达b. 根据题意判断,mecp2基因可以直接控制小鼠的躯体

22、运动c. 患病小鼠因为mecp2基因突变影响了肢体发育导致不能运动d. 通过导入能正常表达的mecp2基因的方法可望治疗患病小鼠【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位于小鼠x染色体上的mecp2基因突变会使小鼠神经系统功能异常,丧失运动控制能力,但患病小鼠神经系统中控制躯体运动的基因结构是正常的,但其表达产物却检测不到,而注人mecp2基因的表达产物后小鼠恢复正常”可推测,mecp2基因通过调控控制躯体运动的基因的表达来实现对机体的控制,据此分析。【详解】a、性染色体存在于小鼠的几乎所有细胞,不能认为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只在生殖器官表达,根据题意,mecp2基因突变引起神经系统功能异常,说明该基因

23、可在神经系统表达,a错误;b、根据题中信息,mecp2基因影响小鼠神经系统中控制躯体运动的基因发挥作用导致小鼠失去活动能力,b错误;c、mecp2基因突变使小鼠控制躯体运动的基因无法正常表达从而患病,患病小鼠能恢复活动能力,说明肢体发育正常,c错误;d、导入可正常表达的mecp2基因也能使小鼠相应细胞得到其表达产物,从而使小鼠恢复运动能力,d正确。故选d。13.真核生物细胞核基因转录的初始产物为mrna前体(hnrna),其大多在含有特定碱基序列的部位被剪接体(一种核糖核酸蛋白质复合物)的rna剪切,之后以不同的方式拼接成成熟的mrna,然后进入细胞质进行翻译过程。某些情况下,mrna翻译时可

24、以不同的方式编码蛋白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题中信息证明某些rna可以催化化学反应b. 一个基因可以合成多种蛋白控制多种性状c. 真核细胞hnrna的加工可发生在细胞核中d. 遗传信息在不同的载体间流动时保持不变【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mrna前体(hnrna)先被剪接体的rna剪切,再拼接成成熟的mrna,然后进入细胞质进行翻译过程,可知,mrna前体的加工过程是在细胞核内完成的,据此分析。【详解】a、由题中信息 hrna被剪接体的rna剪切判断,结合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特性,可推测剪切体的rna是一种酶,a正确;b、hnrna被加工成不同的mrna,翻译时可以不同方式编码蛋

25、白质,因此一个基因可以合成多种蛋白,控制生物体的多种性状,b正确;c、核基因转录过程发生在细胞核内, hnrna的剪切、拼接也在细胞核内完成,c正确;d、根据题意,hnrna被剪切后以不同方式拼接成成熟的mrna,基因的遗传信息流动到成熟mrna时可能已经改变,翻译时也可能对应不同的氨基酸序列,所以遗传信息在不同的载体间流动时是可以改变的,d错误。故选d。14.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分子中个别碱基对发生改变,就引起了基因突变b. x射线、亚硝酸、某些病毒等可以提高基因的突变率c. 基因突变后都能进行复制并随细胞分裂传递给子代细胞d. 基因突变后控制形成的蛋白质会使生

26、物的性状发生改变【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突变是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详解】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dna片段中有些是无遗传效应的片段,只有发生在基因中的碱基对的改变才是基因突变,因此dna分子中个别碱基对发生改变不一定引起基因突变,a错误;b、基因突变受环境中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影响,这些因素能够提高突变率,b正确;c、发生基因突变的细胞不一定进行细胞分裂,因而基因突变不一定能传给子代细胞,c错误;d、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蛋白质结构的改变,也不一定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

27、,d错误。故选b。15.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也可以发生重组b. 哺乳动物不同基因型的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也是基因重组c. 肺炎双球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所以它不会出现基因重组d. 基因重组能够使子代基因型多样化,有利于适应变化的外界环境【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形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导致后代不同于亲本类型的现象或过程,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基因重组的类型: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

28、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染色体片段的交换,也使染色体上的基因产生重组。【详解】a、基因重组包括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交叉互换或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a错误;b、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不属于基因重组,b错误;c、原核生物也可以发生基因重组,如转化,c错误;d、基因重组会使后代具有多样性,能更好地适应多变的环境,d正确。故选d。16.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染色体变异类型包括染色体数目的增减和染色体结构的改变b. 二倍体生物个别

29、染色体数目的增减不会影响染色体组的构成c. 三倍体植株的体细胞含有三个染色体组,不能进行有丝分裂d. 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交换部分片段属于基因重组【答案】a【解析】【分析】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染色体片段的缺失、重复、易位和倒位,染色体结构变异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而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染色体结构变异大多数对生物是不利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死亡;染色体数目变异分为个别染色体的增减和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减。【详解】a、染色体变异类型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a正确;b、染色体数的变化直接影

30、响染色体组的中染色体的组成,b错误;c、三倍体植株的体细胞一般含三个染色体组,可以进行有丝分裂,c错误;d、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交换部分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d错误。故选a。17.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b. 基因重组是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 驯化家畜家禽经过了长期的选择育种过程,这种育种方式的原理是基因重组d. 二倍体西瓜授粉于四倍体两瓜,子房发育成熟即得可食用的三倍体无子西瓜【答案】a【解析】【分析】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而可遗

31、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其中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基因重组的类型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和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详解】a、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a正确;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也会导致基因重组,b错误;c、驯化家畜家禽采用了选择育种的方法,但这种育种方式的原理涉及多种变异,不一定只是基因重组,c错误;d、二倍体西瓜做父本,四倍体西瓜做母本,两者杂交得到

32、的种子有三个染色体组,种子萌发形成的植株为三倍体,给其雌蕊授以二倍体西瓜花粉,子房发育成无籽西瓜,d错误。故选a。18.日前,我国科学家发现某些不孕症患者的卵细胞离体后一段时间会出现细胞凋亡的现象。研究还发现患者的panx1基因(控制某种细胞连接蛋白家族成员)存在突变,影响了蛋白质糖基化、激活相关离子通道并加速atp的释放,进而导致相关症状的出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panx1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 panx1基因存在不同类型的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c. 不孕症患者卵细胞离体后的凋亡可能是细胞能量供应异常导致的d. 对panx1基因展开进一步研究,

33、有可能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途径有: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随机性、稀有性、少利多害性和可逆性的特点,其中随机性是指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详解】a、根据题意,panx1基因突变引起蛋白质的结构变化从而导致症状出现,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a正确;b、基因存在不同类型的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没有体现突变的随机性,b错误;c、根据题意,患者atp的释放加速可能是导致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表明与细胞能量供应异常有关,c正

34、确;d、对panx1基因展开进一步研究,了解其导致卵细胞凋亡的机理并寻找相应的解决办法,对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有很大帮助,d正确。故选b。19.实验发现,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得到的四倍体植株上所结的西瓜少籽;再将萘乙酸(一种人工合成的物质,可促进果实发育)涂抹在四倍体植株未经受粉的雌花上,之后套袋处理,子房发育得到的西瓜完全无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四倍体植株含有四个染色体组,联会正常少籽一定是实验条件受限所致b. 萘乙酸处理后,得到的西瓜完全无籽应是植株未受粉,子房直接发育所致c. 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其在细胞分裂时阻止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向两极d. 萘乙酸处

35、理四倍体西瓜雌蕊使相关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异导致果实无籽【答案】b【解析】【分析】无籽西瓜培养过程:普通西瓜为二倍体植物,即体内有2组染色体(2n=22),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幼苗,令二倍体西瓜植株细胞染色体成为四倍体(4n=44),这种四倍体西瓜能正常开花结果,种子能正常萌发成长;然后用四倍体西瓜植株做母本(开花时去雄)、二倍体西瓜植株做父本(取其花粉授四倍体雌蕊上)进行杂交,杂交后在四倍体的植株上可结出三倍体的种子。种子种下后长成三倍体植株,但它高度不育,采用与二倍体西瓜间作栽培的方法,在开花时二倍体的花粉传到三倍体植株的雌花上,以刺激其子房发育成果实,由于胚珠不能发育为种子,而果实则正常发育

36、,所以这种西瓜无子。【详解】a、三倍体西瓜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不能形成种子,a错误;b、根据题意,萘乙酸促进果实发育,可使子房直接发育形成果实,西瓜无籽应是植株未受粉,子房直接发育所致,b正确;c、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c错误;d、根据题意,萘乙酸促进未授粉的雌蕊发育成果实,并没有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异,d错误。故选b。20.进化思想从提出到被人们普遍接受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a. 拉马克认为生物是不断进化的,进化方向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b. 达尔文从事实出发论证了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对进化原因也提出了合理解释c.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全面接受自然选

37、择学说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d.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多学科知识交融的结果仍在争论中不断地向前发展【答案】c【解析】【分析】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认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不是神创造的,是由更古老的生物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来的,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自然选择学说使生物学第一次摆脱了神学的束缚,揭示了生命现象的统一性是由于所有的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但限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对于遗传变异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

38、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进化学说的科学家是拉马克,他认为生物进化是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a正确;b、达尔文提出的进化学说,立足事实,论证了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并且对生物进化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的解释,使生物学第一次摆脱了神学的束缚,步入了科学的轨道,b正确;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学说是在自然选择基础上的深化和发展,但并没有全面接受自然选择学说,如进化的单位和进化的原因等,c错误;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形成是多学科知识综合的结果,目前有多种学说,在争论中发展,d正确。故选c。21.生物进化离不开变异。根据现代进化理论判断,下列叙

39、述正确的是( )a. 种群中一旦产生新的变异,就可判定该种群发生了进化b. 只有有性生殖过程中产生的变异才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c. 变异积累到一定程度,产生生殖隔离时就会形成新物种d. 如果没有了自然选择,所有生物的进化就再也不会发生【答案】c【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种群中产生变异不代表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如环境因素引起的表型改变,a错误;b、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这些变异不只是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40、,b错误;c、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就是产生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变异积累到定程度导致的,c正确;d、除自然选择外,人工选择也可以影响进化,d错误。故选c。22.已知闭花受粉植物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现有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幼苗(甲)若,研究人员对部分甲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可得到四倍体植株(乙),而甲成熟后取其部分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可获得单倍体植株(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成熟后自然繁殖的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乙自交后代全为显性性状b. 由甲培育乙的过程叫多倍体育种,由甲培育丙的过程叫单倍体育种c. 理论上获得的丙有两种比例相等的基因型,且它们是高度不育的d. 若将甲、乙混合种

41、植后,产生的子代中有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甲为dd,乙为dddd,甲花药离体培养的到的单倍体植株丙为d或d。【详解】a、乙的基因型为dddd,可产生的配子类型为dd、dd和dd,乙自交后代中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a错误;b、单倍体育种过程中得到的单倍体植株需要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故由甲培育丙的过程不叫单倍体育种,b错误;c、取基因型为dd豌豆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理论上获得的单倍体植株(丙)的基因型为1/2d、1/2d,单倍体植株通常是高度不育的,c正确;d、豌豆为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故将甲、乙混合种植后,产生的子代中只有二倍体和四倍体,

42、d错误。故选c。23.古生物学研究表明,原始的鸟卵是白色的,没有斑纹。现代鸟类的卵大多有不同的花色和斑纹。以下相关判断中合理的一项是( )a. 原始的鸟卵都是白色,没有斑纹,说明鸟类全部生活在同一个地区b. 现存鸟类的卵虽有不同的花色和斑纹,但它们都能适应生活的环境c. 卵为白色的现代鸟和原始鸟类相比,在卵色和斑纹上没有发生进化d. 原始鸟没有天敌,而现代鸟天敌众多,所以在卵色和斑纹上有差异【答案】b【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物进化的本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43、。【详解】a、原始鸟的卵色和斑纹相同不能说明是否生活在同一地区,a错误;b、不管鸟卵的花色和斑纹如何,它们的进化都是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的,b正确;c、卵色和斑纹相同不能说明有无进化,进化的本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c错误;d、卵色和斑纹是一种保护色,可迷惑捕食者,原始鸟卵虽为白色,但不能说明原始鸟无天敌,d错误。故选b。24.下列叙述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相符的是( )a. 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决定了种群进化的方向,也决定了群落演替的方向b. 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突变,同时抗生素的选择作用增强了抗药性c. 物种的形成是地理隔离使同属一个物种的种群间长久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导致的d. 蓝藻改变

44、了早期地球的大气成分进而促进了需氧生物的发展,这属于共同进化【答案】d【解析】【分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反映了种群的进化方向,决定种群进化和群落演替的方向的是自然选择,a错误;b、细菌中抗药性的变异是在接触抗生素之前产生的,抗生素只能对细菌的抗药性进行选择,b错误;c、物种的

45、形成不都是由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而形成的,如植物多倍体的形成,c错误;d、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蓝藻改变了大气成分,进而促进了需氧生物的发展,属于共同进化,d正确。故选d。25.在若干年期间,研究人员对生长在山区中的某二倍体植物种群进行了两次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己知控制植株红花、黄花和白花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依次为r、r+和r,且r对r+、r为显性,r+对r为显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红花植株白花植株黄花植株初次调查64%36%0二次调查38%16%46%a. 种群中所有个体含有的全部r、r+和r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b. 初次

46、调查时,该种群中r的基因频率为60%,二次调查时为40%c. 基因重组导致该种群三种花色的出现,为其发生进化提供了原材料d. 调查期间,花色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说明该种群发生了进化【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红花植株基因型为rr、r r+、rr,黄花植株基因型为r+ r+、r+r,白花植株基因型是rr。【详解】a、基因库是种群中全部等位基因的总和,因此所有个体含有的全部r、r+和r基因不能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a错误;b、如果遵循遗传平衡定律,初次调查时种群中r的基因频率为60%,二次调查时为40%,但是该种群不一定遵循遗传平衡定律,因此无法计算r的基因频率,b错误;c、基因r、r+和

47、r属于等位基因,不能发生基因重组,c错误;d、进化的本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调查期间,花色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说明该种群发生了进化,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26.下图甲、乙表示某雄性动物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结构示意图,字母a、b表示染色体片段。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细胞进行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为_,图乙细胞的名称为_。(2)图甲所示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染色单体、dna的数目依次是_。(3)试画出和图乙细胞同时形成的另一个细胞的示意图。_【答案】 (1).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2). 精细胞 (3). 1、8、8 (4). 【解析】【分析】据图分析,甲、乙表示某雄性动物细胞不同分裂

48、时期的结构示意图,甲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乙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也无染色单体,故是精细胞。根据图中染色体片段a、b可知,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详解】(1)据图判断,图甲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整齐排列,故图甲细胞正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处在中期。图乙细胞无同源染色体,也没有染色单体,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产物,名称为精细胞。(2)图甲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已分离,染色体数为4,故染色体组数为1,染色单体数和dna数均为8。(3)和乙细胞同时形成的细胞,其染色体形态结构应和图乙细胞相同,同时注意染色体b部位未交叉互换,如图:。【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

49、,要求学生能识别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能识别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含量及染色体组的数量,难度一般。27.豚鼠的毛色中黄色和白色分别由9号常染色体上的基因r与r控制。现有甲、乙两只豚鼠,它们的9号染色体组成如下图。已知含异常9号染色体的豚鼠为异常豚鼠,不含正常9号染色体的精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请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豚鼠甲、乙的可遗传变异类型为_,甲的表现型为_。(2)豚鼠甲、乙杂交后,子代随机交配所得子二代中正常白色豚鼠所占比例为_。(3)已知豚鼠的粗毛与细毛分别由另一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与a控制如上图所示。若豚鼠甲为细毛,甲和乙杂交所得子代中黄色粗毛豚鼠所占比例为_。【

50、答案】 (1). 染色体结构变异 (2). 异常黄色 (3). 1/3 (4). 1/4【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豚鼠甲、乙中都存在9号染色体的一条染色体缺失了某一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用r、r代表正常的9号染色体,r、r代表异常的9号染色体,则豚鼠甲为雌性,基因型为rr,豚鼠乙为雄性,基因型为rr。【详解】(1)根据题图,豚鼠甲r染色体片段缺失、乙中r染色体片段缺失,故两者变异类型应是染色体结构变异。黄色和白色分别由9号常染色体上的基因r与r控制,豚鼠甲基因型为rr,表现型是异常黄色。(2)据题意,不含正常9号染色体的精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故雌性豚鼠甲(rr)产生的

51、可育卵子为r、r,雄性豚鼠乙(rr)产生的可育精子为r,两者杂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rr:rr=1:1。f1随机交配,卵细胞类型及比例为r:r:r=1:2:1,能受精的精子类型及比例为r:r=1:2,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 雌、雄配子种类比例雄配子种类比例1r2r1r'雌配子种类比例1r1rr(黄色)2rr(黄色)1rr(异常黄色)2r2rr(黄色)4rr(白色)2rr(异常白色)据表可知,其中正常白色豚鼠所占比例为1/3。(3)若豚鼠甲为细毛,则豚鼠甲的基因型为rraa,产的卵细胞类型及比例为ar:ar=1:1,豚鼠乙的基因型为rraa,产生的具有受精能力的精子种类及比

52、例为ar:ar=1:1,甲和乙杂交所得子代中黄色粗毛豚鼠(a_r_)所占比例为1/4。【点睛】本题结合题图,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染色体变异等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具有一定的难度。本题的难点是异常配子的产生及随机交配的计算。28.基因工程的出现使人类有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定向地改变生物,这种改变甚至可以打破生殖隔离。请回答下列与基因工程发展有关的问题:(1)生物基础理论的突破为基因工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艾弗里通过细菌转化实验证明了_,同时也说明了_,可以从一种生物个体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个体。沃森和克里克阐明了_,开创了分子生物学时代。中心法则的确立和_的破译为基因工程提供

53、了理论依据。(2)各项技术的发明使基因工程的实施成为可能。_的发现为dna的切割、连接创造了条件。细菌拟核dna之外的_有自我复制能力,并可以在细菌细胞间转移,这一发现为目的基因的转移找到了运载工具。耐高温的taq酶的发现使目的基因的体外大量扩增成为可能。【答案】 (1). 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2). dna (3). dna的双螺旋结构 (4). 遗传密码 (5). 限制酶、dna连接酶 (6). 质粒【解析】【分析】基因工程又叫dna重组技术,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

54、品。dna是生物遗传物质的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确立以及遗传信息传递方式的认定,它们是基因工程诞生的理论基础;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和质粒载体的发现与应用,又为基因工程的创建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为基因的分离和重组提供了必要的手段,而载体能够将外源基因运送到细胞中,从而实现基因工程的目的。【详解】(1)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还证明了dna可以从一种生物个体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个体,并表达特定的性状。沃森和克里克阐明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心法则的确立和遗传密码的破译为基因工程提供了理论依据。(2)dna的切割、连接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需要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是质粒等。质粒是细菌拟核dna之外的有自我复制能力的环状dna。【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29.水稻叶片有宽、窄两种类型,为探究水稻叶片宽度的遗传机理,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1)科研人员对野生型宽叶水稻进行诱变处理,获得窄叶突变体。据此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填“宽叶”、“窄叶”或“不确定”)。(2)下图为科研人员检测获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