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血液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生理学血液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生理学血液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生理学血液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生理学血液习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血液【习题】一、名词解释1.内环境2.血细胞比容3.趋化性 7. 血浆 8. 血清 12.血液凝固二、填空题1. 以细胞膜为界将体液分为可塑变形性4.渗透脆性9.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血浆是各部分组织液,成为细胞与外环境间进行物质交换的2.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称为_3. 正常成年男子的血细胞比容为贫血时,其值;女子的血细胞比容为5.红细胞沉降率 6.10. 血型 11. 体液最活跃的部分,它可沟通。在脱水时,其值4. 正常成人的全部血量约占体重的05. 血浆蛋白中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 ,具有免疫功能的是6.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生理意义是维持 与 间的水平衡。7. 维持细胞内与细胞

2、外之间水平衡的渗透压是 主要是由形成。8. 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 313 mOsm/L静脉输入0.9 % NaCI溶液,血浆渗透压CD血细胞形态9. 正常人血液pH值为 浆中最主要的缓冲对是10. 成年男子红细胞平均约为 平有关。.。血液pH值的相对恒定取决于所含的各种缓冲物质,在血;女子平均约为,这种差异主要与11. 正常成年男子Hb的含量是 女子的Hb含量是12. 红细胞的脆性越小,说明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力越13. 血沉的正常值男子为 ;女子为14. 红细胞生成的主要原料是和015. 红细胞生成的主要调节因素是 和016. 离心沉淀后的抗凝血液,离心管上段是 下段是017. 胃腺壁

3、细胞功能异常可使内因子缺乏,导致 吸收障碍,可引起.18. 高原居民红细胞数较多,是由于缺氧而导致肾脏产生 曾多所致。19. 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白细胞数为 。其中中性粒细胞占总数的 ;淋巴细胞占总数的020. 急性细菌性炎症的病人血中 曾多;肠虫病患者血中 21. 中性粒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能力、 口很强的022. 正常成人的血小板数量为 。血小板减少时,毛细血管的脆性23. 血小板聚集形成的血小板 ,可以堵塞小血管伤口,利于 _24. 外源性凝血过程是由 启动,这种因子存在于 25. 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分为 , 步。26. 血液凝固是一种应,加温可使凝固过程27. 人体血液内的抗凝物质主要有和0

4、28. 人体体外抗凝血,最常用的抗凝剂是 和029. 大面积烧伤病人以补充 最好;严重贫血的病人宜输入30. 输血时,主要考虑供血者的 被受血者 凝集。增多。0031. 或 能与A型血清发生凝集。型;而血清中不含有抗B凝集素其32. 某人的血清中不含有抗A凝集素,其血型为血型为。三、判断题1. 正常成人血浆约占体重的5%。()2. 血液的比重主要取决于红细胞数量,数量越多,则比重越大。 ()3. 血浆的粘滞叠连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红细胞本身的特性,并不决定于血浆。4. 红细胞叠连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红细胞本身的特性,并不决定于血浆。5. 血浆蛋白含量增多,则血沉加快。()6. 红细胞只运输

5、Q,不运输CQ ()7. 红细胞也具有缓冲作用。()8. 内环境稳态是指细胞外液的理化因素一成不变。 ()9. 血浆蛋白总浓度不变,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越大,血浆胶体渗透压越低。10. 血清是经抗凝后,无红细胞的液体成分。()11. 贫血时血细胞比容升高。()12. 脱水时血细胞比容升高。()13.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大小与细胞的物理性叠连无关。()14.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产生主要是机体缺铁所引起的。()15. 急性细菌性炎症的病人血中中性粒细胞数增多。 ()16. 血小板释放的5-羟色胺及儿茶酚胺等生物活性物质,有利于止血。()17. 外源性凝血是由因子m启动的,这种因子存在于组织中。()18

6、. 血液凝固三个阶段都需要 CaT的参与。()19. 红细胞凝集后,经振荡不能使细胞彼此分开。()A 型。()20. 血小板数量减少,则毛细血管脆性增加。()21. 某人失血后输入200ml的A型血,没有发生凝集反应,该人血型一定的22. Rh阴性的人二次输Rh阳性人的血时,不会出现凝集反应。()23. 血型是指血细胞膜上凝集原类型。()24. 因子X的激活是内源性凝血的开始。()25. 只有B型血的血清中含有抗 A凝集素。()26. Rh阳性说明红细胞表面含有Rh抗原。()四、各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 下列哪种缓冲对决定着血浆的pH ()A. KHCOH2COB.Na2HP O/NaHf

7、e POC.NaHCOHzCOD. 血红蛋白钾盐/血红蛋白2. 构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A. 氯化钾 B.氯化钠 C.碳酸氢钾 D.钙离子3. 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下列哪项形成()A. 球蛋白 B.白蛋白 C.氯化钠 D.纤维蛋白原4. 蛋白质的浓度在体液中的分布是()A. 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B.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C. 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D.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5. 与血液凝固密切相关的成分是()A. 白蛋白 B.球蛋白 C.纤维蛋白原 D.肾素6. 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的主要因素是()A. 血浆白蛋白减少B.血浆血蛋白增多C. 血浆球蛋白增多D.血浆球蛋白减少7. 血细胞比容是

8、指血细胞()A. 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B. 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C. 与血浆容积的百分比D. 与白细胞容积的百分比8. 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的主要原因是()A. 血浆球蛋白含量增多B.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C. 血浆白蛋白含量增多D.血细胞比容改变9. 0.9 % NaCl溶液与血浆相同的是()A.胶体渗透压B.K +浓度C.Na*浓度D. 总渗透压10.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大小与红细胞发生哪些现象有关()A. 凝集的快慢 B.叠连的快慢C. 运动的快慢D.溶血的多少11. 把正常人的红细胞放入血沉增快人的血浆中去,会出现下述哪种情况()A. 不变 B.减慢 C.增快 D.先不变,后增快12.

9、如将血沉增快人的红细胞放入血沉正常人的血浆中去,血沉会出现下述哪种情况()A. 不变 B.减慢 C.加快 D.先不变,后加快13. 影响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移动的主要因素是()A. 中心静脉压B.细胞外晶体渗透压C. 血浆和组织间的胶体渗透压D. 脉压14. 嗜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A. 变形运动B.吞噬作用C.产生抗体D.凝血作用15. 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体液因素是()A. 雄激素 B.促红细胞生成素C.雌激素D.红细胞提取物16. 嗜碱性粒细胞颗粒不产生()A.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AB. 过敏性慢反应物质C. 肝素和组胺D.水解酶和过氧化酶17. 柠檬酸钠抗凝的机制是()A. 与血浆中

10、的C孑结合形成可溶性络合物B. 去掉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C. 破坏血浆中的凝血酶原激活物D. 与血浆中的CaT结合而沉淀18. 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引起的贫血是()A. 再生障碍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巨幼红细胞性贫血D. P -型地中海贫血19. 可加强抗凝血酶m活性的物质是()A.柠檬酸钠B.草酸钾C.维生素K D. 肝素20. 慢性少量失血引起的贫血是()A. 再生障碍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巨幼红细胞性贫血D. P -型地中海贫血21. 内源性凝血的始动因素是()A. 凝血因子W被激活B.因子刘被激活C.血小板破裂D.凝血酶的形成22. 可使血液凝固加快的主要因素是()A. 血小板破裂

11、B.血管紧张素增加C.肾素分泌增加 D.嗜酸性粒细胞增多23. 引起血块回缩的因素是()A. 纤维蛋白B.血小板收缩蛋白C.凝血酶 D. 肝素24. 机体的内环境是指()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尿液25. 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液体()A.血清 B. 体液 C.细胞外液D.血浆26. 肾性贫血是()A.缺乏铁质B.缺乏维生素B2C.缺乏叶酸D.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27. 血管外破坏红细胞的主要场所是()A.肾和肝B.脾和肝C.胸腺和骨髓D. 淋巴结28. 血小板聚集的第一时相由下列哪一种因素所引起()A. 血小板释放内源性 ADPB. 血小板释放内源性ATPC. 血小板释放5-羟色胺

12、D. 受损伤组织释放ADP29. 凝血过程中,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区别在于()A. 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的始动因子不同B. 凝血酶形成过程不同C. 纤维蛋白形成过程不同D. 因C孑是否起作用而不同30. 以下哪种凝血因子不属于蛋白质()D. 因子X0.9 % NaCI溶液,血浆渗透压()A.因子I B. 因子n C. 因子W31. 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 313 mOsm/L静脉注入A.不变 B.升高 C.下降 D.红细胞皱缩32. 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A. 红细胞膜上受体的类型B. 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原的类型C. 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素的类型D. 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33. ABO血型系

13、统的凝集素是一种天然抗体,它主要是B型血的血细胞不凝集,此人血型A.IgG B.IgA C.IgM D.IgD34. 某人的血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与是()A.A 型 B.B 型 C.0 型 D.AB 型35. 某人失血后,先后输入 A型血、B型血各150 ml均未发生凝集反应,该人血型为()A.A 型 B.B 型 C.AB 型 D.0 型36. ABO血型系统中有天然的凝集素;Rh系统中()A. 有天然凝集素B.无天然凝集素C.有天然D凝集素 D. 有抗D凝集素37. 输血时主要考虑供血者的()A. 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红细胞所凝集B. 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浆所凝集C. 血浆不与受血

14、者的血浆发生凝固D. 血浆不被受血者的红细胞凝集38. 某一体重60kg健康成年人,其体液量为()A.25 kg B.36 kg C.45 kg D.56 kg (二)多项选择1. 构成血浆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A.白蛋白 B. 球蛋白 C.氯化钠D.氨基酸E. 钙离子2. 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在于前者()含有较多的葡萄糖 含大量白蛋白A.缺乏纤维蛋白原 B. C.缺乏凝血酶原D.E. 含有大量球蛋白3. 嗜中性粒细胞()可作变形运动 可吞噬某些病原微生物A.可产生抗体B.C.具有凝血作用D.E. 具有止血作用4. 嗜酸性粒细胞的功能A. 可释放肝素B. 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速发过敏反应中

15、的作用C. 吞噬结核分支杆菌D. 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E. 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5. 嗜碱性粒细胞能释放()A.肝素B.去甲肾上腺素C. 组胺D.肾素E. 促红细胞生成素6. 根据所在部位的不同将体液分为()A.细胞内液B. 唾液C.细胞外液D.胃液E. 汗液7. 维护血管内外和细胞内外水平衡的主要因素是()A. 血浆中碳酸氢盐浓度B. 血浆与组织液的晶体渗透压C. 血浆中浓度D. 血浆中Q和CO浓度E. 血浆与组织液的胶体渗透压8. 细胞生成的原料有()A.维生素Bi2B.维生素KC.铁质D. 蛋白质E.维生素C9. 促进红细胞成熟的因素有()叶酸A.肝素 B.C.维生素Bi2 D. 雄激素E

16、.内因子和维生素Bi210. 红细胞生成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因素是()铁质促红细胞生成素A.雄激素 B.C.肾素 D.E. 血管紧张素11. 缺铁性贫血A.红细胞数明显减少B.血红蛋白含量明显下降C. 红细胞体积代偿性增大D.叶酸缺乏可引起比病E. 红细胞数明显增多12. 下列情况中哪种因素可使血沉加快()A. 血沉加快的红细胞置入正常血浆B. 正常红细胞置入血沉加快的血浆C. 血液中的白蛋白增加D. 血液中的球蛋白增加E. 血液中的球蛋白减少13. 能诱导血小板聚集的物质是()A.Ca2 +B.5-HTC.AD PD.AT PE.肾素14. 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物质是()A.柠檬酸盐B.抗凝血酶

17、IC.肝素D. 维生素KE.抗凝血酶m15. 成人红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的主要变化是()B.红细胞体积逐渐变大D.红细胞核变大A.红细胞体积逐渐变小 C.红细胞核逐渐消失E.血红蛋白量逐渐减少()除掉血浆中的cT 降低凝血酶的活性16. 抗凝血酶m的作用是A.除掉纤维蛋白原B.C.增强肝素的抗凝D.E.阻断凝血酶激活因子X17. 血型可以指()A. 红细胞中受体的类型B. 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素的类型C. 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原的类型D. 血细胞表面特异凝集原的类型E. 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18. 可与B型标准血清发生凝集反应的血型有()A.B型 B.A 型C.0 型 D.AB 型E.Rh阳性19.

18、 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的始动因子是()A.因子mB.因子XC.因子KD.因子nE.因子刘20. Rh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是避免()A. Rh阳性受血者第二次接受Rh阴性血液B. Rh阴性受血者第二次接受Rh阳性血液C. Rh阳性女子再次孕育Rh阳性胎儿D. Rh阴性女子再次孕育Rh阴性胎儿E. Rh阴性女子再次孕育Rh阳性的胎儿21. 下列叙述哪些与“血液”的概念相符()A. 血液是一种流体组织B. 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C. 血液的颜色是由红细胞中血红蛋白所决定的D. 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 02结合时,血液是紫色;血红蛋白与 C02结合时,血液呈鲜红 色 E.血液的比重在1.0501.06

19、0之间,红细胞数越多,血液比重越大22. 血液的基本功能有()A.分泌 B.运输 C.调节 D.防御 E.排泄23.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可引起的变化有()A.血容量增多 B.有效滤过压增高C. 细胞内液减少D.组织液容量增多E. 进入毛细血管的水分减少24. 血浆蛋白的主要功能有()供能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A.运输作用B.C.缓冲作用D.E.参与凝血25. 红细胞的特点A. 正常呈双凹圆盘形,具有可塑变形性B. 平均寿命120天C. 红细胞膜对各种物质具有选择通透性,高分子物质一般不能透过,某些低分子物质能透 过D. 对低渗盐溶液具有一定的抵抗力E. 红细胞比重比血浆大,但红细胞的沉降却很慢26

20、. 红细胞成熟过程中起促进作用的因素有()A.维生素B12B.雄激素C.内因子 D. 叶酸E.铁质27. 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在于前者()A. 缺乏纤维蛋白原B. 缺乏一些参与凝血的物质C. 增加了一些凝血过程产生的活动物质D. 含有大量白蛋白E. 含有红细胞28. 白细胞的功能()A. 吞噬外来的微生物B. 吞噬机体本身的坏死细胞C. 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D. 其嗜碱性粒细胞还能产生和贮存组胺和肝素E. 可形成抗体29. 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A. 吞噬和消灭致病微生物B. 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C. 吞噬衰老的红细胞和血小板D. 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功能E. 释放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A()

21、B.嗜酸性粒细胞D.淋巴细胞30. 白细胞包括A.嗜中性粒细胞C. 嗜碱性粒细胞E. 单核细胞31. T淋巴细胞的功能()A. 直接接触杀死靶细胞B. 产生淋巴因子C.参与体液免疫D. 调节红细胞的活性E. 产生多种有生物活性的物质32. 血小板的生理功能有()A. 损伤刺激血小板释放使局部血管收缩的物质B. 在损伤处血小板粘聚C. 形成止血栓D. 促进血液凝血E. 对血管壁的营养支持功能33. 关于内源性凝血的途径,叙述正确的是()A. 胶原组织损伤首先激活因子刘B. 参与凝血步骤比较多C. 所需时间较外源性凝血长D. 许多环节有CaT参与E. 不需因子n参加34. 纤维蛋白溶解是指体内()

22、A. 纤维蛋白降解B. 因子I降解C. 能清除体内多余的纤维蛋白凝块和血管内的血栓D. 纤维蛋白降解后不再凝固E. 纤维蛋白降解后能凝固35. 肝素抗凝的作用机制是()A. 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B. 增强抗凝血酶m与凝血酶的亲和力C. 抑制血小板的粘聚和释放反应D. 抑制因子X的激活E. 加速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36. 关于缺铁性贫血,正确的是()A. 红细胞数目有所减少B. 血红蛋白含量明显下降C. 红细胞体积代偿性增大D. 失血可引起此病E. 内因子缺乏可引起此病()主要为IgM 能通过胎盘37. ABO血型系统的抗体是A.天然抗体B.C.不能通过胎盘 D.E.是凝集原38. 以下哪些因素使

23、血沉加快()B.血液中白蛋白增加D.风湿热等疾病A.血液中球蛋白增加C. 血浆中纤维蛋白增加E.红细胞叠连加速五、简述题1. 何谓机体内环境?内环境稳态有何生理意义?2. 血浆渗透压是如何构成的?其相对稳定有何生理意义?3. 何谓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其大小标志什么?正常男女的血沉值是多少?4. 简述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5. 血小板有哪些生理功能?6. 简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7. 简述血浆蛋白的生理功能。8. 何谓纤维蛋白溶解?基本过程和意义如何?六、论述题1. 红细胞的生成原料和影响因素有哪些?2. 白细胞有何生理功能?3. 内源性凝血系统和外源性凝血系统有什么区别 ?4. 正常情况下,为什

24、么循环系统的血液不发生凝固而处于流体状态?5. 试述ABO血型的鉴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细胞外液是细胞浸浴和生存的环境。以区别于整个机体生活的外环境。2. 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3. 红细胞在血液循环中通过小于其直径的毛细血管和血窦孔隙时,将会发生卷曲变形,过 后又恢复原状的特性。4. 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5. 通常以红细胞在第1小时末下沉的速度,即以血浆柱的高度来表示。6. 血管内的吞噬细胞可通过变形运动渗出毛细血管,并朝细菌所释放的化学物质方向游走, 到达入侵细菌、异物周围,这种特性称为趋化性。7. 指血液未发生凝固的液体部分。8. 指从凝血块中

25、析出的液体部分。9. 红细胞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10. 指血细胞膜上所存在的特异抗原的类型。通常所谓血型,主要是指红细胞血型,根据 红细胞膜上凝集原进行命名。11. 体液指人体所有的液体。它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12. 简称凝血,指血液从流动的溶胶状态转变为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二、填空题1. 细胞外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2. 内环境稳态(内稳态)3.40 %50% 37 %48% 升高4.7 %8%5. 白蛋白球蛋白6. 血浆 组织液7. 晶体渗透压 NaCI8. 不变不变3/H12中间环节降低2/L 4.511.120 160 g/L12.大破裂CO 3X1012 /L110 15

26、0 g/L雄激素13.0 15 mm/1 h14. 蛋白质铁15. 促红细胞生成素雄激素16. 血浆血细胞17. 维生素B 12巨幼红细胞性贫血18. 促红细胞生成素19. (4 10) X 100 20 mm/1 h9/L 50 %70% 20 %40%20. 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21. 敏锐的趋化性吞噬能力22. (100 300) X 109/L 增加23. 血栓止血24. 因子m 组织中25. 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26. 酶促化学加快27. 抗凝血酶m肝素28. 草酸盐柠檬酸钠29. 血浆浓缩红细胞30. 红细胞血清31. AB型B型32. A 或 AB B 或 AB三、判断题凝血酶原

27、转变为凝血酶因子I转变成纤维蛋白1. V 2. V 3. V4.X5.X 6. X7.V 8.X9.X 10.X 1112. V 13. X14.X15.V 16. V17.V 18.V 19. V 20. V 21.22.23. V 24.25.26.V四、各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C 2.B 3.B 4.A5.C6.A7.B8.A 9.D10.B11.C12.AXX13.C 14.B 15.B 16.D 17.A 18.C 19.D 20.B 21.B 22.A 23.B 24.C26.D 27.B 28.D 29.A 30.C 31.A 32.B 33.C 34.D 35.C 36.B

28、(二)多项选择1.AC 2.AC 3.BD 4.BD 5.AC 6.AC 7.BE 8.CD 9.BE 10.AD13.AC14.CE15.AC16.DE17.CD18.BD19.AE25.A37.B 38.B11.AB 12.BD20.BE 21.ABCE 22.BCD23.BDE 24.ACDE 25.ABCDE 26.ACD 27.ABC 28.ABCDE 29.ABCD 30.ABCDE 31.ABE32.ABCDE 33.ABCD 34.ABCD 35.ABC 36.ABD 37.ABC 38.ACDE五、简述题1. 细胞外液是细胞浸浴和生存的液体环境,亦称为内环境。其生理意义:一是

29、参与机体代 谢的各种酶均需适宜的温度、酸碱度和一定离子浓度;二是对维持机体细胞形态和功能也 起重要作用。2. 血浆渗透压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晶体渗透压,主要由 NaCl 形成;另一部分是胶体 渗透压,主要由白蛋白形成。其生理意义: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维持血浆和组织 间的水平衡。3. 红细胞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称为悬浮稳定性。其大小用血沉来测定,血沉值 越小说明悬浮稳定性越大,血沉值越大说明悬浮稳定性越小。魏氏法测得正常男性血沉值 为015 mm/1 h ;女性为020 mm/1 h。4. 其功能:吞噬和消灭病毒、疟原虫、真菌、结核分支杆菌等致病菌;参与激活淋巴 细胞的特异免疫功

30、能,识别、杀伤肿瘤细胞;识别、清除衰老的血细胞;参与体内铁 和胆色素代谢。5. 其功能:参与生理性止血;促进血液凝固;对血管壁的营养支持功能。6. 其基本过程: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因子n转变为凝血酶;因子I转变为纤维蛋 白。7. 其生理功能:运输功能;缓冲作用;参与机体免疫功能;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参与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8. 纤维蛋白溶解是指体内纤维蛋白和因子I水解的过程。基本过程包括:纤溶酶原的激活 和纤维蛋白的降解。其作用是清除体内多余的纤维蛋白块和血管内的血栓,使血流通畅, 保持血管内血液处于液态。六、论述题1. 红细胞的生成原料有铁和蛋白质。铁的来源有两方面:一为食物中摄取Fe

31、3,维生素C将Fe3还原为Fe2, Fe2在酸性环境中易被吸收,每日约吸收 1mg左右。二为红细胞在体 内破坏释放出来的Fe2重新被机体利用。蛋白质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分解后的多种氨基酸, 在骨髓中有核红细胞内的聚核蛋白体处合成珠蛋白,作为血红蛋白组成成分。影响红细胞生成的因素有:维生素 、内因子和叶酸。叶酸正常每日由食物中摄取 50100卩g。它 直接参与细胞核中DNA勺生物合成,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发育、成熟。维生素B12能增加叶酸在体内的利用率,促使贮存型四氢叶酸活化,而促进DNA勺合成。内因子是胃腺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粘蛋白,它可保护和促进维生素 Bi2的吸收,而间接促进红细胞的生成。2. 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防御异物的侵入,如各种粒细胞及单核细胞的吞噬作用;淋巴细胞 的免疫作用。(1) 中性粒细胞:能以变形运动穿出毛细血管,聚集于细菌侵入部位和受损组织部位而大 量吞噬细菌和消除损伤死亡的各种组织细胞。(2) 嗜碱性粒细胞:在致敏物质作用于机体而产生抗原抗体反应复合物的作用下,释放组 胺、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A等物质参与机体的过敏反应。(3) 嗜酸性粒细胞具有如下作用: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速发性过敏反应中的 作用;参与对蠕虫的免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