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一至七章复习提纲_第1页
马哲一至七章复习提纲_第2页
马哲一至七章复习提纲_第3页
马哲一至七章复习提纲_第4页
马哲一至七章复习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50×28%=42分)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常识:(一)哲学的概念(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的关系)1、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P1)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P1) 特别注意:2004年二辨析题41题,哲学就是世界观。(10分)(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唯物主义定义(P2);历史形态(P3);产生和存在的根源(P4-P5)2、唯心主义定义(P2);两种基本形式(P3);产生和存在的根源(P4-P5)。(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1、可知论定义(P3+P12)2、不可知论定义(P3+P12)(四)辩证法与形而上

2、学1、辩证法的观点(P3-P4);三种历史形态(P4)2、形而上学的观点(P4);历史演变(P4)(五)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根源(P5-P6);含义(P6-P7);基本特证(电大P12-P14);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P9)。二、原理(一)、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与依据(一个问题,两个方面,四个依据)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P1);主要依据(P2),内容(P2)(二)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P13)哲学一般共性具体科学个别个性第二章 物质和意识一、常识(一)各派哲学的观点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P17)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P17-P18)3、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P

3、18)(二)时间与空间1、时间定义(P19);特性(P19);特点(电大P20-P21)2、空间定义(P19);特性(P19);特点(电大P20-P-21)3、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关系(P19)(三)意识的起源与本质1、意识的起源(P20)2、意识的本质(P20-21)二、原理(一)物质与运动(含义、关系)物质定义(P18);运动定义(P18);关系(P18)(二)运动与静止(含义;关系)运动定义(P18);静止定义(P18);关系(P18)承认相对静止的重要意义(P19)注:在二者关系上,我们既要反对否认绝对运动的形而上学不动论,又要反对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三)主观能动性与客

4、观规律性主观能动性定义(P22);客观规律性定义(P22);关系(P22)(四)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含义(P21)主要表现(P21);实现途径与条件(P21-P22) 特别注意:2003年三简答题43题,什么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应具备哪些条件?(10分)注:是否承认意识依赖于物质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是否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区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标志(电大P24)注: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注意三点(P21-P22)(五)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三条内容,两点论证)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P23);两点论证(P23)第三章 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5、一、常识(一)唯物辩证法(两个总特征、实质和核心,发展的内容与实质,发表的源泉和动力、发展的形式或状态,发展的方向与道路)1、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P33;P35)2、实质与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主要理由(四点)P393、发展的内容与实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陈代谢是宇宙中普遍的,永远不抗拒的规律。(P35)4、发展的源泉与动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P37)事物自我运动的源泉就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电大P40)或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P37)注:对立统一规律(P36)5、发展的形式或状态-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

6、形式两种状态(P40)或质变和量变是事物运动的两种基本状态(电大P45)注、质量改变规律(P40)6、发展的方向与道路-从发展方向上看,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前进性是否定之否定过程的最根本的特征)从发展的道路上看,事物的发展总是迂回曲折的(曲折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显着特征),(P42) 事的发展的总方向,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又是曲折的,迂回的;事物自我发展的道路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电大P50)注:1、否定之否定规律(P41)注:2、夸大曲折性、否认前进性的循环论的及忽视曲折性的直线论都是错误的(电大P50)(二)联系与发展的含义联系定义(P33);发展的含义(

7、P35)(三)新事物与旧事物新事物含义(P35);旧事物的含义(P35);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必然性(P35)(四)内因与外因内因定义(P37);外因定义(P37);关系(P37)(五)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非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定义(P38);次要矛盾定义(P38);关系(P38)(六)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非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定义(P38);矛盾的次要方面主义(P38)关系(P38)(七)五对范畴(从来考过、注意辨析)二、原理(一)质量互变规律1、质、量、度的含义质的含义(P39);量的含义(P39);度的含义(P40)特别注意:2006年二辨析题41题,无论是质和量,都是

8、与事物的存在直接同一的。(10分)2、质变、量变含义、关系、意义量变含义(P40);质变含义(P40),关系(P40)意义(P40-41)(二)辩证的否定观1、肯定主面否定方面的含义及关系肯定方面含义(P41);否定方面的含义(P41)关系(P41)2、辩证否定观的四个要点及方法论意义四个要点(P41);方法论意义(P42)(三)否定之否定规律(含义、形式、内容、方法论意义)1、含义(P41)2、形式(三个环节,两度否定)3、内容(前进性和曲折性)4、方法论意义(P42)(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的含义、矛盾同一性、矛盾斗争性含义、作用)1、矛盾含义(P36)2、矛盾同一性含义(P3

9、6)作用(P37)3、矛盾斗争性含义(P36)作用(P37)2007年二辨析题41题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10分)(五)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和矛盾的特殊性(个性)的含义、关系、方法论意义。1、矛盾普遍性含义(P37)2、矛盾特殊性含义(P37)3、关系(P38)4、方法论(P38-39)(六)矛盾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三条根据(P39)第四章 实践和认识一、常识(一)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区别1、反映论的定义:所谓反映论,就是人的认识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学说(补)2、先验论定义:把认识看成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叫先验论(P58)-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定义,

10、划清哪三个界限(P58-P59)(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认识路线1、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定义:(P58)2、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定义:(P58)(三)、实践的基本知识(含义基本特点、基本形式 P59) 特别注意:2008年三简答题43题简述实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10分)(四)、认识的过程(两次飞跃,总过程)1、第一次飞跃定义(P61),条件与途径(P61-P62)2、第二次飞跃定义(P62),意义更为重大(P62)条件(P62)3、认识运动的总过程、总规律(P62)(五)、真理与谬误1、真理定义(P62)2、谬误定义(P64)3、真理与谬误的关系(P65) 特别注意:2005年二辨析题41题:真理和谬

11、误是对立统一的。(10分)(六)各派认识论的有关观点1、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第一的观点(P60)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P59)3、旧唯物主义是直观的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论(P59)4、唯心主义的先验论(P58)二、原理(一)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实践定义(P59)认识定义(补)关系(P59-P60)(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定义(p61);理性认识定义(P61);关系(P61)(三)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绝对真理定义(P63);相对真理定义(P63)关系(P63);原因(P63)(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原因、实践标准的绝对性与相

12、对性)1、原因(P64)2、实践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P64)第五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一、常识(一)社会历史的本质(社会有机体的内涵;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1、内涵(P79)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四点原因)P803、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三点原因)P80-81(二)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四点根据)1、是什么(P76)2、四点根据(P76-77)(三)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含义,两个根本缺陷1、唯物史观定义(P76-77)2、唯心史观定义(P77);两个根本缺陷(P77) 特别注意2008年二辨析题41题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在社会发展中的

13、重要做用,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10分)四)社会的三个结构社会经济结构定义(P83);社会政治结构定义(P84);社会文化结构定义(P85);关系(补)注:经济、政治、文化含义及关系(补)。(五)国家的本质,国体与政体含义及关系1、国家的本质(P84)2、国体定义(P85);政体定义(P85);关系(P85)(六)、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存在和发展(P89) 特别注意2005年三简答题43题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主要方面?(10分)二、原理(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定义(P76+P88)2、社会意识定义(P76+P88)3、关系(P88-

14、89)(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关系物质文明定义(P87);精神文明定义(P87-88)政治文明定义(P87);关系(P88)注:今年要关注三个文明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四者关系。第六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主体的作用一、常识(一)社会发展的动力(根本动力、直接动力、杠杆)1、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P99) 特别注意:2006年三简答题43题为什么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10分)2、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P100)3、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杠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二)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1、群众观点(四点)P102

15、2、群众路线的含义(P102)二、原理(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1、生产力定义(第五章P81)2、生产关系定义(第五章P82)3、关系(第六章P97) 特别注意2003年四论述题46题试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含义,并分析两者的关系。(20分)(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1、经济基础定义(第五章P83)2、上层建筑定义(第五章P84)3、关系(第六章P98) 特别注意:2004三简答题43题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其相互关系。(10分)(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在历史发展中起推动作用(三条主要表现,群众史观、英雄史观)1、三条主要表现(P102) 特别注意:2002年三

16、简答题41题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表现在哪些方面?(15分)2007年简答题43题 简述人民群众的含义和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10分)2、群众史观含义(P102)3、英雄史观含义(P102)(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原因、意义)1、原因(三点)P1012、意义(四点)P101 特别注意:2001年四论述题44题生产力及其特性是什么?如何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理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5分)第七章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一、常识(一)社会进步(含义、表现、根源、标准)1、含义(P112)2、表现(P112)3、根源(P112-113)4、标准(P113)(二)人的发展的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P116)2、第二阶段:(P116-117)3、第三阶段:(P117)(三)共产主义的含义含义:(P117)二、原理(一)人性与人的本质1、人性含义(P114)注:人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2、人的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