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说课稿_第1页
《劝学》说课稿_第2页
《劝学》说课稿_第3页
《劝学》说课稿_第4页
《劝学》说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说课稿课 题:劝学指导教师:刘千秋院系:文学与新闻传播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2010级2班姓 名:陈杨学 号: 20100141027劝学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的说课内容是先秦诸子散文劝学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策略、教学程序、板书设计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这篇课文的理解、 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 不当之处,敬请指正。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一、分析教材(说教材)1、教材地位与单元要求: 劝学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必修)第 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是一篇讲读课文, 本单元主要学习古代议论性散文。 学习 本单元,要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掌握有关文言词语与句式, 品味古人议论的艺 术,

2、体会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宝贵。2、学情介绍与课文特征 :高中阶段的同学经过十几年的学习生涯对学习已经 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然而,在学习过程中也常常遇到困难、挫折,陷入迷惘, 沉思。劝学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 法去学习的论说文。 如果能使学生很好的掌握课文的深层含义, 对他们提高学习 文言文的信心和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有很大的帮助。3、教学目标新课标中明确规定高中学生能够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 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能够梳理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意义用法, 并注重在实践中举一反三。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 结合课文特点以及高二学生的实 际情况,我

3、制定本课学习目标为:(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重点文言知识, 积累文言词汇。 实词如:“劝”、“中”、“就”、“假”、“绝” 等,虚词如:“而”、“焉”、“以”、“其”、“之”等,了解通假字的定义,积累几个通假字。1、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2、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 理解重点词句含义。 以及初 步的研究分析能力。3、掌握背诵的技巧。(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形成谦虚好学的风气,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 兴趣。4、教学重难点根据课文特征和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教学

4、的重难点:1、重点:掌握本文中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难点:理解本文中比喻句的含义和各个比喻句之间的内在联系。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完成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再从教学 策略,也即教法和学法及教学手段上谈谈:二、教学策略1、说教法教师要本着 "因材施教 "以及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 有效的教学方法。 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 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 我 采用的教法如下: ( 1)启发式研究性教学法。 高中阶段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尤其要重视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因此采用启发式教学, 贯穿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新思维。 采

5、用 问答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从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以小组的形式对复杂的问题进行探讨; 采用点拨法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惑, 进行 深入点拨,为学生解疑。( 2)朗读法。 本文语言锤炼精深,许多语句千年不衰,学生可以通过朗读增强 语感,更好的掌握诗词以及句式的用法。2、说学法1)品读感悟法“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要在教学过程中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带领学生品读感悟,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教会学生合理有效的阅读。1、指导学生在读中做好标记,采用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扫除基本的障 碍。2、引导学生参照注解, 动口动脑, 自问自答,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3、指导学生进

6、行正确的诵读。(2)合作探究法在品读感悟,初步理解文意,基本掌握文言知识的情况下,学生对较难的文 言知识点和文本的深层含义还存在疑问, 根据新课标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培 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要求, 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 进行小组讨论和全班合作探 究。3、说教学手段以教材为主,并以多媒体课件及黑板板书辅助教学。接下来,进入说课的重点,我说一说我的教学程序。三、说教学程序 劝学是一篇文言文,相对于白话文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而劝学 又是一篇优秀的议论性散文,具有典型意义,于是我设定了两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3 分钟) 选择了格言切入的方式导入新课,由学生列举已知的

7、劝学格言,自然导入新 课,提示荀子的劝学将全面论述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告诉我们学习的方法和 应有的态度。这种导入方法能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为接下来的课堂营造良好的氛围。(二)整体感知,提出问题( 19 分钟)通过让同学们读课文思考讨论,加之教师点拨指正的方式,使学生解决文言 文“言”的问题,掌握本文的文言实虚词及文言句式并能准确的翻译课文,了解 课文大意。1、作者简介和解题(1)、新课标指出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 阅有关资料, 了解与作品有关的作家经历、 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 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于是在导入新课后首先对劝学的作者荀子作了简单的介

8、绍。(2)解题。使学生明确文章的主旨大意。劝学中要突出一个“劝”字,“劝”的意思为鼓励, 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2、引导学生读课文,整体感知 通过读课文,并对照注释,让学生正字正音正义。(1)学生自读课文,掌握句读,疏通文意,初步感知教材。(2)学生分段齐读课文,教师分别对每段的疑难问题,重点实词、虚词、特 殊句式点拨讲析。掌握(三)分析理解,交流评议( 23 分钟) 引导学生通过精读课文,抓住重点,也是难点,进入文言文“文”的层面, 明确这篇议论文的论点、 论证和论据, 尤其掌握本文比喻论证的方法技巧, 各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学不可以已。”1、搭建课文的框架,理清思路 第一步:引导找出本课的

9、中心论点:第二步:请学生探讨课文中每段的, 学习的意义:学习可以提高自己, 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 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积累、坚持、从而引导学生提炼分论点:改变自己。专心。2、学习第一段(1)、提问:第一段有什么作用?(2)、提示“已”的意义。3、学习第二段旨在( 1)、请一名学生朗读第一段, 再请一名学生点评前面的同学读的好不好, 纠正错误的字音与句读。2)、3)、提领重点词句。 整合“于”的知识点4)、翻译本段课文5)、弄清设喻的内涵教师设问:找出第二段中的五个比喻句,并分析其含义和内在联系如何? 题以小组的形式讨论, 再由小组推荐发言人在全班进行交流, 最后由教师对讨论 结果进行总结。(体

10、现重视学生学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合作能力与思维能力的提高。)【第一层“青出于蓝” 、 “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第二层“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第三层“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 “知明而行无过” 的境地。 本段是从 总论学习的重要意义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4、学习第三段(1)、老师朗读并提示朗读技巧。2)、提领重点词句。3)、翻译本段课文。4)、小组合作探究本段是怎样论述的论述特色。 请学生齐读课文, 并思考讨论 回答问题:作者意在说明有关学习的一些理论, 却举了

11、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事例, 你是怎么看的?第二课时导入,温故知新。(3 分钟)(5)、学习第四段( 17 分钟)1、请一名学生朗读第一段,再请一名学生点评前面的同学读的好不好,旨在纠 正错误的字音与句读。2、以判断字义正误的形式引导学生正音正义。3、整合“而”的知识点 4、接龙翻译。5、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问题:这一段讲了什么内容或这段有些什么特色。(四)、总结本篇文章写作特色( 10 分钟) 围绕中心,环环紧扣是本文议论艺术的特色之一。 大量运用比喻是本文议论艺术的又一特色。(五)、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15 分钟) 总结:劝学以“劝”字统领全文,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态 度和方法三

12、个角度说明了“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拓展延伸:1、假如荀子来到教室里,你想对荀子说些什么?2、你想用劝学里的哪句话赠给你的亲人,朋友或你自己作为座右铭?作业布置:作业布置在精在少,有启发性,因此本课的作业布置为:尝试着写一个关于“学贵有恒”的议论片段。四、板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板书的能够展现教学脉络,体现教学重点难点。为了更好的展现我的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以下板书:(第二段)比喻五则学习的意义:可以改变自己,提高自己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第三段)比喻五则学习的作用:可以弥补不足(第一段)(第四段)比喻十则学习的方法:积累、坚持、专心附:作者简介: 荀子 (约公元前 313 一前 238)名况字卿,

13、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并批书上注释 1)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 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 其散文说理透彻, 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 32 篇,其中 26 篇为荀子所著,末 6 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课文结构:第一段:学不可以已第二段第一层青出于蓝” 、 “冰寒于水” ,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第二层直木为轮” ,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第三层木受绳

14、则直” 、“金就砺则利” 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 “知明而行无过” 的境地。 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意义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第三段: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 :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登高而招” 、“顺风而呼” 、“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 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 就能弥补自己不足, 取得更显著的成效。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第四段: 开头至“无以成江海”,说明知识在于

15、积累。“骐骥一跃”至“金石可镂”,说明学习贵在坚持“蚓无爪牙之利”至段末,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强调用心、专一的重要性。本段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文言知识点:一、字音字形?木直中绳,輮以为轮zh ogr du虽有槁暴y ou p u?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mx ing知明而行无过矣zh 1?吾尝跂而望矣q 1君子生非异也x ing?騏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NU?锲而不舍,金石可镂qi el ou?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xi e do sh m二、文言知识点归纳1重要字词取之于蓝:提取/蓝草木直中绳合乎其曲中规:合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对于知明而行无过

16、:明达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但是/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对于须臾之所学:片刻博见:广闻者彰:清楚假舆马者:借助,凭借致千里:到达绝江河:横渡神明自得:人的智慧圣心备焉:圣人之心,通明的思想不积跬步:古代称跨出一小步为“跬”用心躁也:浮躁,不专心风雨兴焉:兼词,于此圣心备焉:语气助词2、通假字輮以为轮“輮”通“煣”,使弯曲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晒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zh 1 )智慧。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3、词类活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表时间的名词,放在动词“参省”前,作状语,当“每日”讲。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使弯曲

17、非利足也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足利,使走得快非能水也:名词做动词,游泳登高而招:形作名 高处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方位名词分别用在动词“食”、“饮”前,作状语,当“向上”(指在地面上),“向下”(指在地下)讲。用心一也一:数词作形容词,专积善成德 善:形作名 善行4、古今异义劝学:勉励/规劝、劝戒 輮以为轮:把做成/认为 金就砺则利:金属做成的刀剑/金子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广泛的学习/学识渊博 检查/参加、加 用心一也:因为思想意识活动 /读书用功蟹六跪而二螯:脚/跪下 爪牙之利:爪子和牙齿/坏人的党羽或帮凶5、特殊句式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式青,取之于蓝介词结构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判断句式6、句子翻译(1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他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泉水,是因为它心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