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1.2_第1页
实验心理学1.2_第2页
实验心理学1.2_第3页
实验心理学1.2_第4页
实验心理学1.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 知觉又称为心向或思维定1.解释:定势 :之前发生的知觉对当前知觉的影响,影响或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或形成的现象。势。深度知觉 :判断物体相对距离和绝对距离的知觉。绝对距离 :判断观察者到物体之间的距离,称之为绝对距离。形状常性 :当观察物体的角度改变时,所知觉到的物体形状仍然不变。描画法、比配法。大小常性: 当物体的距离在一定范围改变时,所知觉到的物体的大小仍然不变。错觉 : 所谓错觉就是人对外界事物不正确的知觉。2. 说明形成双眼视差的条件有哪些刺激物同时刺激双眼是否形成双眼视差,以及视差的程度依下列条件为转移,即形成双眼视差的条件:A、一个物体如果是平面的,或几个平面物体距眼

2、睛一样远,在两个网膜上形成的象没有差异。B、一个物体如果是立体的,或者几个平面物体距眼睛远近不同时,在两个网膜上形成的象是有差异的。C、一个立体物的深度增加时,或几个平面物距眼睛远近差别变大时,形成的象的差异的程度也就越大。D、如果把立体物或几个距眼睛不同的平面物,原来离眼远的部分和原来离眼近的部分调换过来,则右眼和左 眼网膜上的象也就相应的调换过来。以上是形成双眼视差的条件。单眼虽然也可以利用线条透视、空气透视、阴影等来分辩远近,但其效果远不如 双眼准确。尤其是当视野范围受到限制,不能利用周围环境的物体作为参考时,双眼的作用就更为显著。3. 深度知觉形成的客观条件是什么客观条件就是指刺激物所

3、具有的一些物理特点。而客观条件在人的空间知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 物体的大小。假如知道客体的实际大小,那么,通过视觉就可以推知它到你的距离。实验心理学 22.物体的遮挡。物体相互遮挡是判断物体前后关系的重要条件,如果一个物体部分的掩盖了另一个,就被知觉为近。3.光亮和阴影。显然,光亮的物体近一些,灰暗或阴影中的物体就显得远。图画就是根据这些特点来调色的。4.空气透视。由于空气中的灰尘,远处的物体轮廓不如近处的清晰分明。由于这种经验,就使人觉得模糊不清的比看得清楚的物体离我们远。5.线条透视。空间对象在一个平面上的几何投影。近处的对象占的视角大,看起来就大;远处的对象占的视角小,看起来就小。6

4、.运动视差。视野中物体运动速度的差异,提供了关于对象所处的距离的线索。我们就可能根据物体的相对移动速度来判断距离。4.深度知觉形成的主观条件是什么1. 个体的生活经验。 客观条件为人提供了判断距离的经验 ,而人类主要是通过视觉系统获得深度信息,但人类的视网膜的视象,只是准空间的平面象。视象本身不具有深度,人眼之所以能够看出深度,这是人的大脑利用各种深度线索产生深度知觉的结果。这个过程是人类在生活过程中逐步积累完成的,即人类的生活经验。2.眼球运动线索。包括眼睛水晶体调节运动和两眼视轴的辐合运动,只在很有限的距离起作用。3.双眼深度线索1)双眼视差。在两个网膜上分别感觉着不同的视象,这就是双眼视

5、差。2)深度视锐。这是能够辩别两个处于不同距离上物体之间距离的能力。深度视锐是双眼视差或深度的最小辩别阈限。对深度视锐的测定一般用霍尔一多尔曼知觉仪来进行。这个仪器上有一(或两 )个圆定的立柱,有一个可以前后移动的立柱。仪器上有刻度,可以读出移动立柱与固定立柱之间的距离(误差 )。被试在 2 米处通过仪器窗口进行观察,并对活动立柱进行调节,调节到与固定立柱看起来在同一距离上(主观上)第七章记忆1. 举例说明什么是前摄、倒摄抑制倒摄抑制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存和回忆前摄抑制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记忆后学习材料所产生的抑制作用;先学习材料所产生的抑制作用。研究前摄抑制的设计:实验组:先学习 A,后学习

6、B,再检查对B的保存量;控制组:休息(时间如学A),学习B,再检查对B的保存量。研究倒摄抑制的实验设计;实验组:学习A学习A的保存量;控制组:学习 A休息(时间如学B),检查对A的保存量。在前摄抑制的这实验中,如果实验组对B的保存量小于控制组所对B的保存量,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学习A的保存量小于控制组对 A的保存量,那么,对学习B有前摄抑制的作用;在倒摄抑制的实验中,如果实验组对 学习B对学习A就有倒摄抑制作用。产生抑制的因素:1. 材料的相似性。先后学习的两种材料,在意义上、组成上或排列顺序上,有某些相似或相同成份时,就会产 生很大的抑制作用。2. 学习的巩固程度。对原材料学习的巩固程度越好

7、,则抑制效果就越小。3. 学习时间的安排。在学习第一种材料后,立即进行第二种材料的学习,则产生的抑制就比较大;如果先后学 习之间有一个短暂的体息,这种抑制的程度就降低。2. 试学习设计一项瞬时记忆的实验研究。部分报告法:要求被试只报告全部识记材料中的指定部分的内容。部分报告法虽然在识记时仍然要求被试识记 所有内容,但再现时只要求被试再现当时指定的部分,再由这一部的保存量来估计获得信息的总量。因此,任意要 求被试回忆哪一行,其结果都可以代表其他各行的识记效果。3. 短时记忆遗忘的可能原因是什么1. 缺乏复述。遗忘是记忆痕迹的消退,短时记忆的遗忘也是如此,是由于对储存的信息缺乏复述而导致记忆痕 迹

8、自行消退的结果。2. 干扰。短时记忆的遗忘,后继活动的干扰所产生的抑制作用也是个重要的因素。4. 影响学习和记忆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学习的迁移。在一种活动中学到的东西会对学习另一种活动产生影响,这就是迁移。迁移的效果有两种: 正迁移:作业 A的掌握使作业B变得更容易学习;负迁移:作业 A的掌握使作业 B变得更加困难。2)材料本身的特点。、意义性。意义性的材料,记忆效果要比无意义材料的记忆效果好,这在实际的学习中是被证明了的。二、系列位置效应。学习材料各部分的位置不同,其学习和记忆效果也就不同。5. 学习和记忆的方法 死记硬背学得的东西,一般很难长时间的保存。所以,在学习中应尽可能的在事物之

9、间建立一定联系,联系 越多,则越有利于对其保存。 整体学习和分散学习。把材料当作一个整体反复的学习记忆,几次达到标准;或把材料分成几部分,逐一学习各个部分,最后达到同样的标准。哪一种方法效率高?一般的说,分散学习优于整体学习。在记忆需要反复多次的情况下,一般的应考虑:A. 遗忘:遗忘就是记忆的消退。B. 恢复:紧密集中的学习会产生疲倦等抑制性因素,势必会影响学习效果, 所以,学习中也应考虑记忆的恢复。C. 休息时间的安排:休息可以避免干扰性反应,可以提高学习效果,但休息又会使已经产生的学习激情下降, 因此,休息时间一般不宜太长,间隔也不宜太长6.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区别学习加工的水平对两种记

10、忆具有不同的影响;学习和测验呈现方式的变化,有不同的影响;两种记忆保持的时间不同;两种记忆的干扰因素不同。7. 对内隐记忆的理论解释(1 )多重记忆系统说。其核心是认为记忆的实验性分离现象反映了记忆系统存在着不同的子系统。(2)迁移适当加工说。认为记忆的实验性分离现象反映了两类测验所要求的加工过程不同,并不说明记忆存在着 在机能上相独立的两个不同子系统。(3)激活扩散理论。有人从激活扩散理论出发,认为内隐记忆没有保留形成这些记忆的情节性事件,但激活了网 络中某些节点,这种激活是自动的,它可能达不到节点的阀限水平,而是提前了节点的激活水平:由于节点的激活 过程具有积累性,从而使这些节点更易于激活

11、,表现出启动效应。8.解释: 记忆:记忆是心理现象的高级过程,是人脑对知识经验的保存。具体使用时又会为两种情况全部呈现法:把需要被试学习和记忆的材料一次全部呈现给被试,让其学习和记忆。种是限定学习时间,另一种是不限定学习时间。提示法:把材料的各个项目按一定的速度依次向被试呈现,让被试进行学习和记忆。对偶学习法:把学习材料匹配成对的呈现,以使被试在对偶材料之间建立联系。前摄抑制 : 前摄抑制指先学习的料对识记和记忆后学习材料所产生的抑制作用。倒摄抑制 : 倒摄抑制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存和回忆先学习材料所产生的抑制作用。内隐记忆 :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无意识影响。其根本特征是被试并非有意识地

12、知道自己拥有这种记忆,只在对特定任务的操作中能自然地表现出来,这种任务的操作不依赖于被试对先前经验的有意识恢复。测量方法:词干补笔和知觉辩认(经典方法) 。第八章 思维和语言1.解释:思维:思维是人类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分析:分析是在思想上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者分为各个方面,把整体的个别特征或个别属性分解出来。综合:综合是在思想上把各个部分或各个方面联系起来,把个别特征、属性结合起来。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心理语言学: 心理语言学是研究人类个体如何获得、理解和生成语言的心理学分支。心理语言学将言语将活动分为三个方面,即获得、理解和生成。言语理解的对象又包括来

13、自听觉和视觉两个通道的材料,前者即口语理解,后者即阅读。语言 :是若干符号以及这些符号结合的若干规则的集合。2.思维和语言的关系A 联系:语言是思维的存在形式;思维是语言的内容。B 区别:本质属性不同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思维是一种过程;思维和语言的生理机制不同;思维和语言与客观事物的关系不同;思维和语言的构成要素不同;思维的规律与语言的规则不同。3.(1 )什么是动作技能,其形成具有什么特点动作特别灵活敏锐而发展成为熟练技巧,包括运动技能和行为技能。运动技能在日常表现得较为广泛,劳动中 的各种操作、速写、打算盘等都属于这种技能;行为技能是在应用行为规范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并在反复的练习中 得到巩

14、固。如:良好的卫生习惯、讲文明、讲礼貌的习惯等。任何技能的形成,都需要经过一定的练习,需要一定的时间,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A掌握局部动作的阶段。属于技能形成的初始阶段,特点:注意范围狭小习惯动作的干扰慌乱、紧张、 不协调。B动作的交替阶段。这一阶段属于技能形成的过渡阶段,表现出:初步掌握局部动作的联系;紧张程度逐 渐降低。意C动作的协调和完善阶段。随着练习的增加,技能就达到相当完善的程度。特点:动作形成了自动化 识控制减小(2)动作技能形成的条件有哪些1. 明确练习目的。有无明确的练习目的,是影响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科学的练习不是机械的重复,而是在一 定目的的支配下,指向于改进动作的方式方法。

15、明确练习目的有三方面的意义:使练习有强烈的动机因素;使 人对练习的结果产生积极的期待;为检查和校正练习的结果提供了依据。2. 正确的练习方法。避免试误法:尽量接受前人的正确经验,少走弯路;示范讲解相结合;循序渐进3. 了解练习的结果(反馈)。了解练习结果,就是要在技能形成中利用反馈的调节作用。a)可以纠正练习中随时产生的错误,减少多余的动作,提高练习效果。b) 了解程度直接影响练习的效果。了解得愈准确,则练习的效果就愈好。C)各种结果都可能起反馈作用4.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经历哪几个程度(结合解Newell)a)b)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症结所在,明确要求和条件,把握要求和条件的联系。C)运用策略,

16、具体解决问题。即具体使用策略的过程。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即选定用何种方法来解决当前的问题。练习次数与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量的关系曲线-工作量曲线。d)检验。即验证所使用策略的正确性,检验包括实验检验与思维检验。5. 试举例说明概念的形成阶段。概念的形成,需要经历这么几个阶段:a)概念形成的尝试阶段;b)概念的初步形成阶段;C)概念形成的巩固阶段。6. 什么是人工概念?简介人工概念研究。所谓人工概念,就是用实验方法模拟概念形成过程所得到的概念。比较有影响的人工概念研究有 贺尔首创了人工概念的实验研究。贺尔用所谓的配对学习方法,把具有相同偏旁的汉字和无意义音节配对呈现,通过改

17、变字形呈现的条件等,来探索人工概念形成的条件和过程。 海德勃莱德的实验。通过实验研究指出:具体概念最容易形成,其次是空间概念,数概念最难。他的实验研(人工概念)。究是用配对联想技术,每次先后呈现几个图,要被试对每个图配上无意义词 布鲁纳的假设-考验说。布鲁纳提出了假设 -考验说,强调假设和策略的运用在概念形成中的重要作用。7. 什么是学习曲线,它有哪些形式用图解的方式来表示练习期间动作变化过程的曲线形式。练习曲线的形式一般有三种:练习次数与完成动作所需时间的关系曲线-时间曲线。练习次数与错误次数的关系曲线-错误曲线。实验心理学 21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定势的影响、物体在空间中的排列组合、噪

18、音等。8、关于语法乔姆斯基在20世纪60年代所作的研究对当时的认知心理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在此之前,人们也就语法问题提出了一些设想。主要观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限定状态语法。短语-结构语法。转换语法。乔姆斯基将句子结构区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指实际表达出的句子,是句子的形式,对它可进行逐层分析;深层结构指句子的抽象表征,是句子的内容(或意义);两者之间通过转换规则相联系。9、关于认知加工是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的冋题这是许多认知加工研究都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在言语理解中,主要包括自下而上加工、自上而下加工和交互作用三种观点。主要模式有:高夫模式、古德曼模式、鲁墨哈特模式。10、字词表征

19、的模型层次网络模型。该模型由许多节点构成,每个节点代表一个概念,概念间按逻辑的上下级关系组织起来,构成一个有层次的网络系统。激活扩散模型。这是一个非等级的网络结构,其概念间以语义联系或语义相似性相联系,联系用连线表示,连线有长短之分和强弱之分,分别代表了联系的紧密程度和使用频率的高低。激活数量有限,它在扩散中将逐渐减弱,减弱程度与连线的强度成反比,连线的强度又与其使用频率成正比。11、字词表征和识别的单位:整词表征与分解表征; 句子加工策略: 语义策略和句法策略。12、解决问题的途径:假设一一检验法、选择性搜索法、爬山法。实验心理学 2第九章 情绪1、情绪和情感 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

20、的行为反应。2、情绪的表情动作: 有机体在情绪状态时,外部所发生的明显变化。包括面部表情动作、身段表情动作、言语表情动作。3、研究情绪的方法有哪些研究情绪的传统方法有两种,即表现法和印象法。1.表现法,运用现代的测试手段,测量和记录伴随有机体情绪发生时的生理变化(皮肤电反射、呼吸、心跳、心电、脑电、中枢神经递质等)和外部行为变化的方法。表现法的主要优点是比较客观,可以达到对情绪问题的较客观的研究。2. 印象法,即通过谈话和问答来了解被试情绪体验的方法。印象法的主要缺点: 带有有较多的主观色彩; 横向难于比较:在某种程度上说,从不同被试得到的有关情绪体验的内省报告,难于进行比较。 情绪在内省时会

21、趋于消散,回忆情绪时又会降低强度。情绪研究者一般认为,这两种方法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比较适宜的做法是两者并用,即既用表现法取得对情绪的客观记录,又用印象法记录被试的主观体验。从而对情绪进行客观、科学而全面的研究。4、沙赫特和辛格关于情绪问题的实验设计沙赫特和辛格提出,认知的参与以及认知对环境和生理唤醒的评价过程是情绪产生的机制。为了证实自己的理 论判断,沙赫特和辛格精心设计了一个涵盖检验生理唤醒和认知评价的实验。在实验中,研究者首先给三组大学生被试分别注射对情绪具有广泛影响的肾上腺素,使他们处于典型的生理唤 醒状态。但只告诉他们注射的是一种维生素,目的是研究这种维生素对视觉可能发生的作用。然后

22、,向这三组被试 说明药物可能引起的反应,并作了三种不同的解释:(1 )第一组:注射后将出现心悸、手颤抖、脸发烧等反应(这是注射肾上腺素的正常反应)(2)第二组:注射后身体发抖、脚有点麻,其它的反应不会有;(3)第三组:不作任何说明。接着,把这三组被试各分为两部分,分别进入预先设计好的两种实验情境中:一种是引人发笑的愉快情境(看。实验者的观察和被试的自我一些滑稽表演),另一种是惹人发怒的情境(强迫被试回答繁琐的问题,并强加指责) 报告显示,第二、第三组被试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愉快环境中表现出愉快的情绪,在愤怒情境中表现出愤怒 的情绪,而第一组被试则没有表现出“相应”的愉快或愤怒的体验。按照实

23、验预测:(1 )如果情绪是由生理唤醒状态决定,这三组被试应产生一致的情绪反应;(2 )如果情绪是由环境决定,则不论哪组被试都应是被所在情境所左右。实验结果证实:对生理反应的认知决定了最后的情绪体验。5、情绪研究中的变量一、认知变量:情景变量、由主试操纵的对情绪或其他情绪刺激的认知解释、自我报告。二、行为变量:一类是“典型的”情绪行为,即对典型情绪行为的直接描述和记录,表示愤怒的表现等;另一类 行为变量主要来自条件性情绪反应和积极一一消极回避反应的研究技术。三、生理指标:作为自变量的生理变量, 大部分直接来源于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最普遍使用的方法有三种: 损伤法、电刺激法和化学刺激法。6、试设

24、计一项情绪对动作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实验目的:检验情绪对动作稳定性影响,左右手的动作稳定性程度的比较。二、仪器和材料:九洞仪、金属棒(离尖端1cm处和2.5cm处有标记),记时器,记录纸。三、程序:(一)按下列要求接好电路:当金属棒与九洞仪的洞边相接触时,小灯泡就亮。(二)排好实验顺序如下,每种情况先做优势手,后做非优势手。川页f P,同幻- < 从人 至 U <J、>.吐榨的深股 <, C LLL >1】寸M【秒)-4561匚目O1彳以卩艮-'丁892, 5PM7Hy1?. 5知:欠万一丄O 杪(三)对被试的指示语要说明:手拿金属棒必须和洞的所在平面垂

25、直,手臂悬空,要注意集中,尽量做到棒不碰 洞边,在限定时间时还要求做得快。(四)记录反应的标准:当被试对某洞进棒到规定长度,并且出棒时没有碰洞边(灯不亮)就算在某洞通过,在记录 纸上相应的地方记下“2”如果碰了边(灯亮了)就记上“X”算没有通过。通过的洞越小,动作就越稳定。第十章注意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2、注意的认知机制模型(如何验证单1、单通道过滤器模型。在这个模型中,过滤器的选择作用并不是随机的,而是有一定的制约的。通道模型)由该模型提出假设:若人们必须接收来自多个通道的信息,注意过滤器就只能快速地在各个通道间切换,而这 些切换动作

26、必定带来信息输入的不完全。布罗德本特使用双耳分听技术证明了该假设,从而验证了他提出的单通道 过滤器模型。2、衰减模型。衰减模型对双听实验结果的看法与过滤器模型有所不同,认为追随耳和非追随耳的信息首先通 过初级的物理特征分析,这个阶段未经历衰减。然后都通过选择性过滤器,在这里,非追随耳的信息受到衰减;而 追随耳的信息未衰减。3、反应选择模型。该模型假定,由感觉通道输入的所有信息都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知觉加工并加以识 别,在这个过程中未出现信号的衰减。过滤器不选择知觉刺激,而是选择对刺激的反应。3、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的比较两类注意模型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对注意选择机制(即过滤器)在信息加工系统中所处的位置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