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无 机 化 学 分子的结构和性质第六章第五节第六章 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分子间力和氢键6.5 分子间力和氢键 气体液化成液体,液体凝固成固体。表明在物质分子间还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这种分子间力称为范德华力。 分子间力是决定物质的熔点、沸点、气化热,熔化热、溶解度、表面张力、黏度等性质的主要因素。 从本质上来说分子间力属于电学性质的静电作用力。6.5 分子间力和氢键6.5.1 分子的极性和变形性分子的极性产生: 每个分子都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正负电荷数量相等, 整个分子是电中性的。 如果分子的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不重合在同一点上,那么分子就具有极性。6.5 分子间力和氢键6.5.1
2、分子的极性和变形性分子的极性双原子分子两个相同原子组成的分子,正、负电荷中心重合,不具有极性,为非极性分子。 例 H2+_HH6.5 分子间力和氢键6.5.1 分子的极性和变形性分子的极性双原子分子 HClHCl+_ 不同原子组成的分子, 负电荷中心比正电荷中心更偏向电负性大的原子,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 分子有极性, 为极性分子。即双原子分子的极性取决于键的极性: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极性分子一定含有极性键。6.5 分子间力和氢键6.5.1 分子的极性和变形性分子的极性多原子分子 分子的极性 键的极性分子的几何构型 例 H2O+_+_HHO极性分子6.5 分子间力和氢键6.5.1
3、分子的极性和变形性分子的极性多原子分子 分子的极性 键的极性分子的几何构型 CO2非极性分子+_+_+_OOC6.5 分子间力和氢键6.5.1 分子的极性和变形性分子的极性键的极性 取决于成键两原子共用电子对的偏离分子的极性 取决于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是否重合6.5 分子间力和氢键6.5.1 分子的极性和变形性分子的极性分子分子Br2NO H2SCS2BF3CHCl3键的极性键的极性 非极非极性性极性极性极性极性 极性极性极性极性极性极性几何构型几何构型 直线直线 直线直线 V形形 直线直线 正三角形正三角形四面体四面体分子极性分子极性 非极非极性性极性极性极性极性 非极非极性性非极性非极性极
4、性极性分子类型离子型 极性 非极性+_+6.5 分子间力和氢键6.5.1 分子的极性和变形性分子的极性偶极矩() 分子中电荷中心的电荷量(q)与正、负电荷中心距离(d)的乘积=q d的单位: 库米(Cm)d+q_q= 0 非极性分子 极性分子,越大, 分子极性越强6.5 分子间力和氢键6.5.1 分子的极性和变形性分子的极性依次减弱分子极性1.272.633.616.40/(10-30Cm)HIHBrHClHFHX越大, 分子极性越强偶极矩() 6.5 分子间力和氢键6.5.1 分子的极性和变形性分子的极性根据可以推断某些分子的几何构型直线形 直线形 三角锥形 V字型几何构型5.334.330
5、0/(10-30Cm)SO2NH3CS2CO2分子偶极矩() 6.5 分子间力和氢键6.5.1 分子的极性和变形性分子的变形性非极性分子在电场作用下,电子云与核发生相对位移,分子变形,出现偶极,这种偶极称为诱导偶极(诱导) 。分子的形状发生变化,分子的这种性质叫分子的变形性。这一变化过程叫分子极化。+_+ _+_6.5 分子间力和氢键6.5.1 分子的极性和变形性分子的变形性+_+ _+_(诱导) E E 电场强度 极化率越大,分子变形性越大6.5 分子间力和氢键6.5.1 分子的极性和变形性分子的变形性极性分子在电场中的变形极化取向 变形定向极化 变形极化固有偶极 诱导偶极分子的偶极=固有偶
6、极+诱导偶极+_+_-6.5 分子间力和氢键6.5.1 分子的极性和变形性分子的变形性极性分子本身是个微电场,因而,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也会发生极化作用。6.5 分子间力和氢键6.5.2 分子间力分子间力的种类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6.5 分子间力和氢键6.5.2 分子间力分子间力的存在非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非极性分子正负电荷中心重合,分子没有极性。但电子在运动,原子核也在不停地振动,使原子核与电子云之间发生瞬时的相对位移。正、负电荷中心暂时不重合,产生瞬时偶极。这种瞬时偶极尽管存在时间极短,但电子和原子核总在不停地运动,瞬时偶极不断地出现。6.5 分子间力和氢键6
7、.5.2 分子间力分子间力的存在非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_+_+_+_+_+_+_+分子间由于瞬时偶极所产生的作用力色散力6.5 分子间力和氢键6.5.2 分子间力分子间力的存在非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 1. 非极性分子在极性分子固有偶极作用下,发生变形,产生诱导偶极,诱导偶极与固有偶极之间的作用力称为诱导力。 2. 由于电子与原子核的相对运动,极性分子也会出现瞬时偶极,所以非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也存在色散力。 6.5 分子间力和氢键6.5.2 分子间力分子间力的存在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1. 极性分子相互靠近时,发生定向极化,由固有偶极的取向而产生的作用力称为取向力+_+_ 2. 极性
8、分子定向极化后,会进一步产生诱 导偶极,存在诱导力6.5 分子间力和氢键6.5.2 分子间力分子间力的存在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1. 极性分子相互靠近时,发生定向极化,由固有偶极的取向而产生的作用力称为取向力 2. 极性分子定向极化后,会进一步产生诱 导偶极,存在诱导力 3. 存在色散力6.5 分子间力和氢键6.5.2 分子间力分子间力的存在分子分子分子间力种类分子间力种类非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色散力色散力非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极性分子极性分子色散力、诱导力色散力、诱导力极性分子极性分子-极性分子极性分子色散力、诱导力、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取向力6.5 分子间力和氢键6.
9、5.2 分子间力分子间力的特点是一种电性作用力作用距离短,作用范围仅为几百皮米。作用能小,一般为几到几十千焦每摩尔。比键能小 12个数量级无饱和性和方向性对大多数分子来说,以色散力为主(除极性很大且存在氢键的分子,如H2O外)6.5 分子间力和氢键6.5.2 分子间力分子分子E(取向取向)E(诱导诱导)E(色散色散)E(总总)kJmol-1kJmol-1kJmol-1kJmol-1Ar0.0000.0008.498.49CO0.0030.0088.748.75HI0.0250.11325.825.9HBr0.6860.50221.923.1HCl3.301.0016.821.1NH313.31
10、.5514.929.8H2O36.31.928.9947.2对大多数分子来说,以色散力为主(除极性很大且存在氢键的分子,如H2O外)6.5 分子间力和氢键6.5.2 分子间力影响分子间力的因素取向力:温度越高,取向力越弱分子的偶极矩越大, 取向力越强诱导力:极性分子的偶极矩越大非极性分子的极化率越大诱导力越强色散力:分子的极化率越大, 色散力越强分子间距离: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间力越弱6.5 分子间力和氢键6.5.2 分子间力分子间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1010-40-40C Cm m2 2V V-1-1熔点熔点沸点沸点溶解度溶解度H2O乙醇乙醇丙酮丙酮He0.225-272.2 -268.9 0
11、.1370.599 0.684Ne0.436-248.67-245.9 0.1740.8571.15Ar1.813-189.2 -185.7 0.4146.548.09Kr2.737-156.0 -152.3 0.888Xe4.451-111.9-1071.94Rn6.029-71-61.84.14211.2 254.9/(10/(10-40 -40 C Cm m2 2V V-1-1) )1.655.897.33一般来说,结构相似的同系列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变形性越大,分子间力越强,熔、沸点越高6.5 分子间力和氢键6.5.2 分子间力分子间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1010-40-40C Cm
12、 m2 2V V-1-1熔点熔点沸点沸点溶解度溶解度H2O乙醇乙醇丙酮丙酮He0.225-272.2 -268.9 0.1370.599 0.684Ne0.436-248.67-245.9 0.1740.8571.15Ar1.813-189.2 -185.7 0.4146.548.09Kr2.737-156.0 -152.3 0.888Xe4.451-111.9-1071.94Rn6.029-71-61.84.14211.2 254.9/(10/(10-40 -40 C Cm m2 2V V-1-1) )1.655.897.33溶质或溶剂分子的变形性越大,分子间力越大,溶解度越大。6.5 分子
13、间力和氢键6.5.3 氢键氢键的形成同种分子间的氢键 F F H H H H F F F 163pm140255pm如F的电负性大, 其共用电子对强烈偏向F, H几乎成为质子, 对附近另一个HF分子中的F产生静电吸引作用, 该静电吸引作用力称为氢键6.5 分子间力和氢键6.5.3 氢键氢键的形成同种分子间的氢键不同种分子间的氢键 H HHN HO H或 H HHNH OH通式:XHY6.5 分子间力和氢键6.5.3 氢键氢键的强度可用氢键键能表示通式:XHY即每拆开1mol H Y键所需的能量氢键键能一般42kJmol1,远小于正常共价键键能,与分子间力差不多。如H2O 氢键键能为1883 k
14、Jmol1 OH键能为463 kJmol1 分子间力 47.2 kJmol16.5 分子间力和氢键6.5.3 氢键分子内的氢键如 H O O N O硝酸分子内氢键由于受环状结构的限制,XHY往往不在同一直线上O O N O邻硝基苯酚H6.5 分子间力和氢键6.5.3 氢键氢键形成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熔、沸点 分子间的氢键使熔、沸点升高如 HF、H2O、NH3 6.5 分子间力和氢键t/周期数2 3 4 5 2 3 4 5 H2OH2SH2SeH2TeHFHClHBrHINH3PH3AsH3SbH3CH4SiH4GeH4SnH4CH4SiH4GeH4SnH4SbH3 100 0-100-200NH3PH3AsH3HFHClHBrHIH2OH2SH2SeH2Te熔点沸点H2OH2SH2SeH2TeHFHClHBrHINH3PH3AsH3SbH3CH4SiH4GeH4SnH4PH3H2OH2SH2SeH2TeHFHClHBrHINH3PH3AsH3SbH3CH4SiH4GeH4SnH4PH3同族氢化物的熔、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 但NH3、H2O、HF特殊6.5 分子间力和氢键6.5.3 氢键氢键形成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熔、沸点 分子间的氢键使熔、沸点升高分子内的氢键存在使熔、沸点降低如氢键氢键熔点熔点邻硝基苯酚邻硝基苯酚分子内分子内45间位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发票开具系统技术支持与培训协议2篇
- 四川省2025年度房屋租赁租赁合同解除与终止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合作社入股智慧农业示范园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内部员工入股合作协议
- 2025年度水电设备更新改造项目材料招标合同3篇
- 2025年度行政人事部劳动合同在职期间员工培训与发展规划合同3篇
- 2025年度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调解协议书
- 2024绿色能源供电系统建设项目合同
- 2024版离婚子女抚养权与探视权合同书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环境卫生清扫保洁与无人机巡检合同3篇
- (新版)焊工(初级)理论知识考试200题及答案
- 满堂脚手架计算书
- MRAS系统标准用户手册
- HAPS系统实现协同仿真验证-基础电子
- 欧洲地下车库诱导通风系统设计手册
- 现代文答题技巧课件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 YS/T 673-2013还原钴粉
- TY/T 3001-2006中国青少年儿童 手腕骨成熟度及评价方法
- GB/T 32545-2016铁矿石产品等级的划分
- 福建省地方标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J13-2023
- 危险作业监护人员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