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束镇小学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大束镇小学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大束镇小学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大束镇小学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大束镇小学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束镇小学2018-2019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 座号_ 姓名_ 分数_一、选择题1 ( 2分 ) 一个三角形其中两个角分别是52°和64°,第三个角的度数是()。 A. 52°                              

2、;        B. 64°                                      C. 

3、;88°                                      D. 116°【答案】B 【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 【解析】【解答】解:180°-52°

4、-64°=64°。故答案为:B。【分析】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用三角形内角和减去两个已知角的度数即可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2 ( 2分 ) 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50°,另外两个内角(   )。 A. 都是65°                         B.&#

5、160;是50°和80°                         C. 是50°和80°或者都是65°【答案】C 【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 【解析】【解答】当50°是底角时,顶角为180°-50°-50°=80°,所以另两个角是50&

6、#176;和80°;当50°是顶角时,180°-50°=130°,130°2=65°,所以两个内角都是65°。故答案为:C。【分析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的度数相等。3 ( 2分 ) 3.8+1.37+6.2+12.63=()+(),应用了()。 A. 加法交换律                   

7、0;      B.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C. 加法结合律【答案】 B 【考点】小数加法运算律 【解析】【解答】解: 3.8+1.37+6.2+12.63=()+(),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故答案为:B.

8、 【分析】有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本题先交换了1.37和6.2的位置,然后先算3.8与6.2的和、1.37和12.63的和,再把他们的和加起来。因此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4 ( 2分 ) 下面的运算顺序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个算式是()。 A. 2×12÷3            

9、0;               B. 15+12-3                            C. 12+15÷3 

10、;                           D. 36÷3×2【答案】 C 【考点】不含括号的运算顺序 【解析】【解答】解:题目中A、B、D项中,算式都是同级运算,所以只需按照顺序计算即可;B项中及有加法又有除法,所以要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故答案为:C。 【分析】在没有小括号,但是只有

11、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计算中,要按照顺序从左往右计算;在没有小括号,但是即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计算中,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5 ( 2分 ) 直角三角形也可以是(    )。A. 等腰三角形                             &#

12、160; B. 等边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答案】 A 【考点】三角形的分类 【解析】【解答】直角三角形也可以是等腰三角形.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分类可知,三角形按角分成:直角三角形、锐

13、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角形按边分成:一般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也可以是等腰三角形,据此解答.6 ( 2分 ) 98×101=98×100+98×1=9898,这是根据乘法(   )进行简便计算的。A. 分配律                           

14、;           B. 交换律                                     

15、 C. 结合律【答案】 A 【考点】乘法分配律 【解析】【解答】98×101=98×100+98×1=9898,这是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故答案为:A【分析】乘法分配律:两个数与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与不简算时得的结果相同。7 ( 2分 ) 两个角都是60°的三角形是(   )三角形。 A. 一般             &

16、#160;                       B. 等腰                        

17、60;            C. 等边                                    

18、; D. 直角【答案】C 【考点】三角形的分类 【解析】【解答】180°60°-60°=60°,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60°,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故答案为:C。【分析】等边三角形为三边相等的三角形,其三个内角相等,均为60°。8 ( 2分 ) 赵华的奶奶要在自家小菜园围上一圈篱笆,你认为下图中()种形式的比较好。 A. B. C. 【答案】 C 【考点】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分析可知,赵华的奶奶要在自家小菜园围上一圈篱笆,这种形式比较好。故答案为:C.【

19、分析】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平行四边形不稳定,据此判断.9 ( 2分 ) 李华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 )A. B. C. 【答案】 A 【考点】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 【解析】【解答】解:从正面可看到左边一个圆形,右边一个正方形,因此只有A的图形符合这个条件 故答案为:A【分析】先细心观察原立体图形中的圆柱体和正方体的位置关系,结合四个选项选出答案10( 2分 ) 三角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所有三角形     &

20、#160;                  B. 等腰三角形                        C. 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答案】 C 【考点】

21、轴对称图形的辨识 【解析】【解答】三角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故答案为:C【分析】轴对称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11( 2分 ) 三角形三个内角中,至少有(    )个锐角。A. 一                       

22、0;                     B. 两                           &

23、#160;                 C. 三【答案】 B 【考点】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 【解析】【解答】三角形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两个锐角.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两个锐角,据此解答.12( 2分 ) 下列各种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答案】 A 【考点】轴对称 【解析】【解答】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可知,A是轴对

24、称图形。 故答案为:A。 【分析】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二、填空题13( 1分 ) 把一个长方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每一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_度。 【答案】 180 【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 【解析】【解答】解:每一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故答案为:180。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14( 4分 ) 写出下列各小数 零点零零五 写作:_        二点二零二零 写作:_一千五百点九五 写作:_    &

25、#160;三点七四五 写作:_【答案】 0.005;2.2020;1500.95;3.745 【考点】小数的读写 【解析】【解答】解:零点零零五 写作:0.005;二点二零二零 写作:2.2020;一千五百点九五 写作:1500.95; 三点七四五 写作:3.745。 故答案为:0.005;2.2020;1500.95;3.745。 【分析】小数的写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写;小数点写在整数部分的右下角;小数部分按照顺序写,各位是几就写几。15( 3分 ) 4×174×8=_×(_) 【答案】 4;17;8 【考点】整数乘法分配律 【解析】【解答】解:

26、根据乘法分配律可知,4×17+4×8=4×(17+8)。 故答案为:4;17;8。 【分析】运用乘法分配律,用相同的因数4乘另外两个因数的和即可。16( 2分 ) 2010年11月,我国进行了第六次人口普查。此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_人,保留两位小数是_亿人。 【答案】 13.39724852亿;13.40 【考点】小数的近似数,亿以内数的近似数及改写 【解析】【解答】解: 2010年11月,我国进行了第六次人口普查。此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13.397

27、24852亿人,保留两位小数是13.40亿人。 故答案为:13.39724852亿;13.40。 【分析】把一个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就是从这个数的末尾数出8位点上小数点;把一个数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看这个数的第三位小数,那么这个小数的第三位小数要符合“四舍五入”的方法。17( 5分 ) 0.506读作_,“5”在_位上,表示5个_,“6”在_位上,表示6个_。 【答案】 零点五零六;十分;千分;【考点】小数的读写,小数的数位与计数单位 【解析】【解答】解:0.506读作零点五零六,“5”在十分位上,表示5个, “6”在千分位上,表示6个。 故答案为:零点五零六;十分;千分;。 【分析】读小数

28、时,整数部分就按照整数部分的读法读即可,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十分位上的数字是几,就表示有几个, 百分位上的数字是几,就表示有几个, 千分位上的数字是几,就表示有几个。三、解答题18( 5分 ) 找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28和7           8和9          63和27        &#

29、160; 16和40【答案】 解:最大公因数: 7;1;9 ;8 最小公倍数: 28;72 ;189;80【考点】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解析】【分析】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可以利用短除法解答; 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的公因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只有公因数1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的最大公因数; 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或其中的部分数)的公因数去除,一直除到互质(或两两互质)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据此解答。19( 15分 ) 计算,能简算的就简算

30、 (1)4.75()(2)51.292.39 (3)20.81.251.75 【答案】 (1)4.75-(3.25+1.05)=20.8-(1.25+1.75)=17.8 【考点】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小数加法运算律 【解析】【分析】小数巧算方法之一:连续减去两个数,且这两个数的和计算简单,可以计算为减去这两个数的和。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边的,括号外边的,按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的顺序计算;没有括号的,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只有乘除法、或是只有加减法,就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0( 5分 ) 用小数计算。 5元6角2分+1元零9分5吨30

31、千克+980千克9千米890米-3千米50米4米35厘米+5米70厘米6吨4千克-5吨14千克6米9厘米+5米60厘米【答案】 5元6角2分+1元零9分=5.62元+1.09元=6.71元;5吨30千克+980千克=5.03吨+0.98吨=6.01吨;9千米890米-3千米50米=9.89千米-3.05千米=6.84千米;4米35厘米+5米70厘米=4.35米+5.7米=10.5米;6吨4千克-5吨14千克=6.004吨-5.014吨=0.99吨;6米9厘米+5米60厘米=6.09米+5.6米=11.69米。【考点】多位小数的加减法,含小数的单位换算 【解析】 【分析】1角=0.1元,1分=0

32、.01元;1千克=0.001吨;1米=0.001千米;1厘米=0.01米;计算小数的加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方法来计算。21( 5分 ) 现有65 kg油正好装了20个瓶子。大、小瓶子各多少个? 【答案】 解:方法一:假设20个全是大瓶子:20×4-65=15(kg)小瓶:15÷(4-1)=5(个)大瓶:20-5=15(个)答:大瓶子有15个,小瓶子有5个。方法二:假设20个全是小瓶子:65-20×1=45(kg)。大瓶:45÷(4-1)=15(个)小瓶:20-15=5(个)答:大瓶子有15个,小瓶子有5个。【考

33、点】鸡兔同笼问题 【解析】【分析】假设全是大瓶子,共能装20×4千克,一定比65千克多,是因为把小瓶子也当作4千克来计算了,每个小瓶子多算了(4-1)千克。这样用一共多算的重量除以每个小瓶子多算的重量即可求出小瓶子的个数,进而求出大瓶子的个数。22( 2分 )(1)如果用a和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那么加法交换律可表示为_。 (2)如果用a,b和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那么加法结合律可以表示为_ 【答案】 (1)a+b=b+a(2)(a+b)+c=a+(b+c)【考点】整数加法交换律,整数加法结合律 【解析】【解答】(1)如果用a和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那么加法交换律可表示为a+b=b+a。 (2)如果a,b和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那么加法结合律可以表示为(a+b)+c=a+(b+c)。 故答案为:(1)a+b=b+a;(2)(a+b)+c=a+(b+c)。 【分析】(1)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