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报告参考(直流部分)实验一基本实验技术实验目的:熟悉电路实验的各类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掌握指针式电压表、电流表内阻的测量方法及仪表误测量误差的计算。掌握线性、非线性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测绘。验证电路中电位的相对性、电压的绝对性。二、需用器件与单元:序号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备注1多路可调直流电源LPS323D12直流电流表IEC60092 - 50413直流电压表GB/T7676 - 199814电路实验箱YYDG-XA115数字万用表VCTOR VC9807A+1三、实验内容:(一)电工仪表的使用与测量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A、基本原理:通常,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而电压表和电
2、流表都具有一定的 内阻,分别用Rv和Ra表示。如图2 1所示,测量电阻 R两端电压Ua时,电压表与 R并联,只有电压表内阻 Rv 无穷大,才不会改变电路原来的状态。如果测量电路的 电流I,电流表串入电路,要想不改变电路原来的状态, 电流表的内阻Ra必须等于零,。但实际使用的电压表和 电流表一般都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即它们的内阻不可能 为无穷大或者为零,因此,当仪表接入电路时都会使电 路原来的状态产生变化,使被测的读数值与电路原来的 实际值之间产生误差,这种由于仪表内阻引入的测量误 差,称之为方法误差。显然,方法误差值的大小与仪表本身内阻值的大小密切相关,我们 总是希望电压表的内阻越接近无穷大越好
3、,而电流表的内阻越接近零越好。可见,仪表的内阻是一个十分关注的参数。通常用下列方法测量仪表的内阻: 1用分流法测量电流表的内阻 设被测电流表的内阻为 Ra,满量程电流为Im,测试电路如图2 2 所示,首先断开开关S ,调节恒流源的输出电流 I,使电流表R1R2RvU2串入t I © Ra图2-1RA Im IaR IRF0可调恒流源图2-2指针达到满偏转,即1 = Ia = Im。然后合上开关S,并保持I值不变,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指在1/2满量程位置,即Ia| lmIs t则电流表的内阻Rar2.用分压法'测量电压表的内阻设被测电压表的内阻为RZ,满量程电压为
4、 U m,测试电路如图2-3所示,首先闭合开关S ,调节恒压源的输出电压 压表指针达到满偏转,即U = Uv= U m。然后断开开关U,使电S,并保持U值不变,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使电压表的指针指在 程位置,即1/2满量可调恒压源图2-3Uv Ur则电压表的内阻UmVRvRo图2- 1电路中,由于电压表的内阻 Rv不为无穷大,在测量电压时引入的方法误差计算如下:R2上的电压为:U2R2RT"R2u,若 R1=R2,贝U U2=U/2现用一内阻Rv的电压表来测Rv R2R2U2值,当Rv与R2并联后,Rv R2RvR2 ,以此来代替U2Rv + R2RiRV R2上式的R2 ,则得 绝
5、对误差为Rv + R2oRv R2U U2 U2RiR2R2Rv + R2 ) UR1R22若 RR2Rv,则得cRv R2RiRv + R2u6(Ri R2 )(Ri R2 R2RVRv Ri)相对误差U00U2U2U2100 00u6u2100%33.3%1.根据分流法原理测定直流电流表实验电路如图2-2所示,其中R为电阻箱,用B.实验内容 1mA和10mA量程的内阻100Q、10Q、1 Q三组串联,1mA电流表用表头和电位器 RP2串联组成,10mA电流表由1mA电流表与分流电阻并联而成 (具 体参数见实验一),两个电流表都需要与直流数字电流表串联(采用20mA量程档),由可调恒流源供电
6、,调节电位器RP2校准满量程。实验电路中的电源用可调恒流源,测试内容见表2- 1,并将实验数据记入表中。表2 - 1 电流表内阻测量数据被测表量程(mA)S断开,调节恒源, 使 1 = Ia = I m ( mA )S闭合,调节电阻R, 使 Ir = Ia = I m/2 ( mA)(Q)计算内阻Ra(Q)1633939102010882. 根据分压法原理测定直流电压表1V和10V量程的内阻1 kQ、 100 Q、 10Q、实验电路如图2-3所示,其中R为电阻箱,用 1 kQ、 100 Q、 10Q、 1Q四组串 联,1V、10V电压表分别用表头、电位器 RP1和倍压电阻串联组成(具体参数见实
7、验一), 两个电压表都需要与直流数字电压表并联,由可调恒压源供电,调节电位器RP1校准满量程。实验电路中的电源用可调恒压源,测试内容见表2- 2,并将实验数据记入表中。表2- 2电压表内阻测量数据被测表量程(V)S闭合,调节恒压源, 使 U= Uv = U m ( V)S断开,调节电阻R,使Ur= Uv = Um/2 ( V)R (Q)计算Rv(Q)10.40.2809809108416k16k3. 方法误差的测量与计算2-3 中。实验电路如图 2-1所示,其中 R1= 300 Q, R2= 200 Q,电源电压 U = 10V (可调恒 压源,用直流电压表 10V档量程测量R2上的电压U2之
8、值,并计算测量的绝对误差和相 对误差,实验和计算数据记入表表2 - 3方法误差的测量与计算Rv计算值U2实测值U 2绝对误差 U= U2-U 2相对误差 U/ U2 10016k43.20.820%4.实验报告要求(1) 根据表2 - 1和表2 - 2数据,计算各被测仪表的内阻值,并与实际的内阻值相比较;(2) 根据表2-3数据,计算测量的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二)线性、非线性电阻元件伏安特性A、基本原理:任何一个二端元件的特性可用该元件上的端电压U与通过该元件的电流I之间的函数关系1 = f(U)来表示,即用I-U平面上的一条曲线来表征,这条曲线称 为该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1.线性电阻器的伏
9、安特性曲线是一条aDb(uA)ntCd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如图1-1中a所示, 该直线的斜率等于该电阻器的电阻值。2. 一般的白炽灯在工作时灯丝处于 高温状态,其灯丝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 而增大,通过白炽灯的电流越大,其温度 越高,阻值也越大,一般灯泡的“冷电阻” 与“热电阻”的阻值可相差几倍至十几倍, 所以它的伏安特性如图1-1中b曲线所示。3. 一般的半导体二极管是一个非线性 电阻元件,其伏安特性如图1-1中c所示。 正向压降很小(一般的锗管约为 0.20.3V, 硅管约为0.50.7V),正向电流随正向压降的升高而急骤上升,而反向电压从 零一直增加到十多至几十伏时,其反向电流增加很小,粗略
10、地可视为零。可见, 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但反向电压加得过高,超过管子的极限值,则会导致管 子击穿损坏。4. 稳压二极管是一种特殊的半导体二极管,其正向特性与普通二极管类似, 但其反向特性较特别,如图1-1中d所示。在反向电压开始增加时,其反向电流 几乎为零,但当电压增加到某一数值时(称为管子的稳压值, 的稳压管)电流将突然增加,以后它的端电压将基本维持恒定, 压继续升高时其端电压仅有少量增加。 注意:流过二极管或稳压二极管的电流不能超过管子的极限值, 坏。B、实验内容:1.测定线性电阻器的伏安特性按图1-2接线,调节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 U,从0伏开始缓慢地增加,一直 到10V,记下相应的电压
11、表和电流表的读数-30-20-100Dba图1-1有各种不同稳压值 当外加的反向电否则管子会被烧> U(V)(VUR、I。(T)诡:立®UR (V)2.3 3.0 4.5 6.0 7.9 9I (mA)2.0 2.7 4.15.2 7.0 7.4图1-32.测定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按图1-3接线,R为限流电阻器。测二极管D的正向特性时,其正向电流不UZ (V)I (mA)8.2229.1459.564(2)反向特性实验:2CW51反接,测量2CW51的反向特性。测量2CW51 二端的电压UZ 及电流I,由UZ 可看出其稳压特性。(1)测二极管正向特性时,稳压电源输出应由小至大
12、逐渐增加,应时刻注意电流表读数不得超过25mA。(2 )进行不同实验时,应先估算电压和电流值,合理选择仪表的量程, 勿使仪表超量程,仪表的极性亦不可接错。得超过25mA,二极管D的正向施压UD+可在00.75V之间取值。在0.50.75V 之间应多取几个测量点。测反向特性时,只需将图 1-3中的二极管D反接,且 其反向施压UD 可达30V。正向特性实验数据UD+(V)0.100.300.500.550.600.650.700.75I (mA)2.005.8012.0013.0213.4016.4419.7022.05反向特性实验数据UD (V)0-5-10-15-20-25-30I (mA)0
13、0000003.测定稳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1)正向特性实验:将图1-3中的二极管换成稳压二极管,重复实验内容 3 中的正向测量。UZ+为2CW51的正向施压。5实验报告(1)根据各实验数据, 分别在方格纸上绘制出光滑的伏安特性曲线。(其中二极管和稳压管的正、反向特性均要求画在同一张图中,正、反向电压 可取为不同的比例尺)(2)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归纳被测各元件的特性。稳压二极管其伏安特性曲线与普通二极管相似,但反向击穿曲线比较陡, 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反向电流很小,当反向电压增高到击穿电压时, 反向电流突然猛增,稳压管从而反向击穿,此后,电流虽然在很大范围 内变化,但稳压管两端的电压的变化却相
14、当小。实验二基本电路定律实验一、实验目的:1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戴维南及诺顿定理的正确性,以提高对 定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通过实验加深对电位、电压与参考点之间关系的理解。3 .通过实验加深对电路参考方向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二、需用器件与单元:序号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备注1多路可调直流电源LPS323D12直流电流表IEC60092 - 50413直流电压表GB/T7676 - 199814电路实验箱YYDG-XA115数子万用表VCTOR VC9807A+1三、实验内容:(一)基尔霍夫定律A基本原理:应能分别满足基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测量电路的各支路电流及每个元件两端的
15、电压,尔霍夫定律(KCL)和电压定律(KVL。电路中任一节点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电路中任 回路上全部组件端对电压代数和等于零。KCL:刀 i=0KVL:刀 u=OB实验内容:1.验证基尔霍夫定理实验线路1)、F RbSiO同 giSlO I£ B+12V+6VQ 2> ''e <n 世KI2)、(1)(2)实验步骤、实验前先任意设定三条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如图所示。、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一路Ei为+12V电源,另一路E2为030V可调直流稳压源),令 E1=+12V, E=+6V。将弱电线插入标识“ I”的两端,导线另两端接至直流电流表的“两端
16、。将弱电线分别插入三条支路的三个标识“I”插座中,读出并记录电流值。用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两路电源及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值,并记录之。实验记录(3)(4)(5)3)、被测量I 1 (mA12(mA)13(mA)E(V)b(V)LHV)Ub(V)Uad(V)计算值10-3.56.51264-28测量值10.31-3.606.7411.85.94.12-2.037.98相对误差0.310.10.240.20.10.120.030.022、实验报告(1)根据实验数据,选定实验电路中的任一个节点,验证由KCL定律有,11+12-13=0 ,代入实验数据: 10.31-3.60-6.74=-0.03( A)我
17、们认为0.03 A与0A比较接近,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认为本实验符合KCL定律。(2)根据实验数据,选定实验电路中的任一个闭合回路,验证由KVL定律有,E1- Ufa- U AD=0,代入实验数据:KCL的正确性。KVL的正确性。11.8-4.12-7.89=-0.21(V)我们认为0.21 V与0V比较接近,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认为本实验符合KVL定律。(3)计算理论值,并与实测值比较,计算误差并分析误差原因。1)实验仪器误差,如电阻阻值不恒等于标称值;2 )仪表的基本误差导致实验结果误差;3)数值的读取和计算由于约分产生误差。(二)、叠加定理A.基本原理:1.叠加定理:对于一个具有唯一解的线性
18、电路,由几个独立电源共同作用所形成的各支 路电流或电压,等于各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在相应支路中形成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作用的电压源所在的支路应(移开电压源后)短路,不作用的电流源所在的支路应开路。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少K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其它各电阻元件上所建立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少K倍。2 .电位与电压:电路中的参考点选择不同,各节点的电位也相应改变,但任意两点的电压(电位差)不变,即任意两点的电压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B.实验内容:验证叠加定理、实验线路1、1)F 11 RiiSlOXIE2)、(1)(2)图1-1实验步骤、按图1-1,取E
19、1=+12V, E2为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调至 +6V。、令E1单独作用时(将开关S1投向E1侧,开关S2投向短路侧),用直流电压表和直流电流表(接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及电阻元件两端的电压,数据记入表格中。E1(V)(V)I 1(mA)I 2(mA)I 3(mA)Ua f(V)Uab(V)Uad(V)E1单独12014.3-9.54.74-7.1-4.84.80作用6865100E2单独06-3.85.812.01.952.951.95作用28E1、E212610.8-4.36.75-5.1-1.86.78共同作32623用(3) 、令E2单独作用时(将开关 S1投向短路侧开关 S2投向E2
20、侧),重复实验步骤 2 的测量和记录。(4) 令E1和E2共同作用(将开关 S1投向E1侧,S2投向E2侧),重复上述的测量和 记录。(5) 将E2的数值调至+12V,重复上述第三项的测量并记录。2. 实验报告(1)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实验结论,验证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 齐次性。E1单独作用时的电流+E2单独作用时的电流=E1、E2共同作用时的电流E1单独作用时的电压+E2单独作用时的电压 =E1、E2共同作用时的电压 结论:在有多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 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21、2) 各电阻器所消耗的功率能否用叠加原理计算得出?试用上述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并 作结论。P=14.36* (-7.165 ) + (-3.82 ) *1.95 工(-10.83 ) * (-5.16 )所以功率不可叠加。(3) 计算理论值,并与实测值比较,计算误差并分析误差原因。1) 实验仪器误差,如电阻阻值不恒等于标称值;2 )仪表的基本误差导致实验结果误差;3)数值的读取和计算由于约分产生误差。(三)戴维南及诺顿定理A.基本原理US和一个电阻 Rs串联1. 戴维南定理戴维南定理指出: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网络,总可以用一个电压源组成的实际电压源来代替,其中:电压源US等于这个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
22、压UOc,内阻FS等于该网络中所有独立电源均置零 (电压源短接,电流源开路)后的等效电阻 FOo Us、眩和Is、艮称为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参数。2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量方法(1) 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在有源二端网络输出端开路时,用电压表直接测其输出端的开路电压UOc,然后再将其输出端短路,测其短路电流Isc,且内阻为: Rs。1 sc若有源二端网络的内阻值很低时,则不宜测其短路电流。(2)伏安法一种方法是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出有源二端网络的外特性曲线,如图 2- 1所示。开路电压为Ubc,根据外特性曲线求出斜率tg 0,则内阻为:Rstg另一种方法是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OIUOc,以
23、及额定电流I N和对应的输出端额定电压UN,如图2- 1所示,则内阻为: Rs U°C Un 。1 N(3)半电压法如图2-2所示,当负载电压为被测网络开路电压UOc半时,负载电阻R.的大小(由电阻箱的读数确定)即为被测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内阻! - .F'有潺曇U' rr(4) 零示法K'3在测量具有高内阻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时,用电压表进行直接测量会造成较大的误差,为了消除电压表内阻的影响, 往往采用零示测量法,如图11-3所示。零示法测量原理是用一低内阻的恒压源与被测有源二端网络电压表的读数将为进行比较,当恒压源的输出电压与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相等时,“0”,然后将电路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多维度评估工作效果与效率计划
- 与作者合作合同标准文本
- 农场定制招商加盟合同标准文本
- 书加工合同样本
- 农行按揭合同标准文本
- 上海品质营销咨询合同样本
- 代购夫妻诈骗合同标准文本
- 代运营佣金合同标准文本
- 企业业务提成合同标准文本
- 2025青岛劳动合同范文
- 双重否定句句式转换
- “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课堂实录作品评价指标参考
- 风速与体感温度对照表(最新版)
- 《刘姥姥进大观园》课本剧剧本3篇
- 道路工程竣工报告
- 显示仪表ppt课件
- 文件模板(平行文)
- ASME B1.1-2003统一英制螺纹中文版_图文
- 电力环网柜箱变基础计算表
- 漱口水公司绩效计划(范文)
- Theme and Rheme 主位与述位(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