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答案)附答案解析_第1页
【化学】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答案)附答案解析_第2页
【化学】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答案)附答案解析_第3页
【化学】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答案)附答案解析_第4页
【化学】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答案)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学】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答案)附答案解析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2)以上13种元素中, (填写字母)元素原子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需要的能量最 多。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3)如果给核外电子足够的能量,这些电子便会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离去。核外电子离开 该原子或离子所需要的能量主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形成稳 定结构的倾向。卜表是一些气态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 kJ mol1);锂XY失去A个电子519502580失去第二个电子72964570

2、1820失去第三个电子1179969202750失去第四个电子955011600通过上述信息和表中的数据分析为什么锂原子失去核外第二个电子时所需的能量要远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 。表中X可能为以上13种元素中的 (填写字母)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X和j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Y是周期表中 族元素。【答案】 m 第三周期V A族 Li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稳定结构,此时再失去1个电子很困难 a NaO和Na2O2 mA【解析】【分析】(1)金属是导体(错是半导体),石墨是导体;(2)越容易失去第一个电子,第一电离能越小;(3)根据电离能的大小结合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判断可能的元素种类,注意电离能的

3、大小能判 断出元素的化合价,即最外层电子数。【详解】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布知识,可以知道a是Na, b是H, c是Mg, d是Sr, e是SG f 是 Al, g 是 Ge, h 是 C, j 是 O, i 是 P, k 是 Sb, l 是 Cl, m 是 Ar;金属是电的良导体,石墨棒是电的良导体,金属有Na、Mg、Sr、So Al,错是半导体,故答案为:;(2)从题目所给信息知道,原子失电子所需能量不仅与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有关,还 与形成稳定结构的倾向有关.结构越稳定失电子所需能量越高,在所给13种元素中,处于零族的m元素已达8e-的稳定结构,因此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需要的能量最多

4、;i是P,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VA族;(3)锂原子核外共有 3个电子,其中两个在 K层,1个在L层,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 后,锂离子处于稳定结构,根据题给信息可知,要使锂离子再失去电子便会形成不稳定结 构,因此锂原子失去第二个电子时所需能量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由表中数据可知:X失去第2个电子所需能量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9倍多),而失去第三个、第四个电子所需能量皆不足前者的两倍,故第一个电子为最外层的1个电子,而其他几个电子应处于内层;结合所给的周期表知,X应为a,即钠元素,和j即氧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分别为Na2O和Na2O2;由表中所给Y的数据可知,Y失去第

5、1、2、3个电子所需能量差别不大,而失去第 4个 电子所需能量远大于失去第 3个电子所需的能量,因此 Y元素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即为 IDA族的元素AL2.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在学习、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下表列出了ae5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族周期I An amAW AV AVIAvn a02a3bcde(1) a的元素符号是。(2)金属性b强于c,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 ,失电子能力b大于co(3) d、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较强的的是 。(4)已知硒(Se)与d同主族,且位于d下一个周期,根据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硒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其单质在常温下呈

6、固态Se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SeO3非金属性比e元素的强【答案】C电子层数b与c相同,核电荷数b小于c,原子半径b大于c HClQ 【解析】【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可知,a是C, b是Na, c是Al, d是S, e是Cl,结合元素周期律分析解答。【详解】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可知,a 是C,b 是Na,c 是Al,d 是S,e 是Cl。(1)a是碳元素,元素符号为C,故答案为:C;(2)b是钠,c是铝,由于电子层数 b与c相同,核电荷数 b小于c,原子半径b大于c,失 电子能力b大于c,因此金属性b强于c,故答案为:电子层数 b与c相同,核电荷

7、数 b小 于c,原子半径 b大于c;(3)d的非金属性小于e,因此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较强的的是高氯酸,故答案为:HClO4;(4)硒(Se)与S同主族,且位于 S下一个周期,非金属性比S弱。常温下硫为固体,同一主族元素的非金属单质,从上到下,熔沸点逐渐升高,因此硒单质在常温下呈固态,故 正确;SeQ中Se的化合价为+4价,介于-2+6之间,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正 确;Se的最高价为+6价,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zSed,故错误;硒(Se)与S同主族,且位于S下一个周期,非金属性比S弱,故错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4),要注意元素周期律的理解和应用

8、,的判断要注意在氧化还原反应中 处于中间价态的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10213 某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 3d 4s 4p ,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完成下列各题:(1)该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周期,该周期的元素种数是;(2)该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的第族,该族的非金属元素种数是。(3)试推测该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的区,该区包含族的种类是。【答案】四18 mA 1 p IDAVIIA族、0族【解析】【分析】(1)电子层数=周期数,由核外电子排布可知,该元素处于第四周期,含有18 种元素;(2)根据外围电子排布可知,为主族元素,主族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非金属性元素

9、的最外层电子数大于电子层数,据此判断;(3)根据价层电子排布为 4s24p1,可以确定该元素在 p区,HAVHA族、零族。【详解】(1)根据元素原子有4 个电子层容纳电子,则该元素处于第四周期,该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1-104s1-24p1-6,故共有18种元素;(2)由外围电子排布为 4s24p1,可知该元素处于 p区,为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3,处于IDA族,本族元素只有一种非金属元素-硼;(3)由外围电子排布为4s24p1,可知该元素处于 p区,由该区元素的价层电子的电子排布为 ns24p1-6,可以确定所包含元素族的种数为mA-WA族、零族。【点睛】对于主族元素,最外层

10、电子数等于族数,周期数等于电子层数。4 .短周期元素A、B、G 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已知 A原子最外层电子 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比为 2: 1。E和C、D同周期,它的原子序数比 B多6。回答下列问题:ABCD(1)人的汗液中含有 D的简单离子,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元素C在元素周期表中 的位置是 。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浓溶液稀释的方法是 。(2)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所含的化学键类型是 (填“离子键”或 “共价键”)。(3)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它是 (填“酸性”或“两性”或“碱性”)化合物。写出该化合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加

11、热时,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合物的浓溶液与单质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具体的化学式表示 )。【答案】+171 Z S 8 第三周期V! A族 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J断搅拌 CQ 共价键 Al( OH) 3 两性 Al(OH)3+OH=AlO2-+2H2O C+4HNO3(浓)上CC2 T + 4NO2 T + 2H2。【解析】【分析】短周期元素A、B、C、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 A位于第二周期,A原子最外 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比为 2: 1,则其最外层电子数是 4, A为C元素,则B为N元 素、C为S元素、D为Cl元素,E和C、D同周期,它的原子序数比 B多

12、6,则E是13号 的Al元素。【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A是C元素,B为N元素、C为S元素、D为Cl元素,E是Al元素。(1)D是Cl元素,Cl原子获得1个电子生成Cl-, C离子结构示意图为(#17 2 S 8 ;元素C是S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是2、8、6,所以S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VIA族。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H2SO4,由于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且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浓硫酸稀释的方法是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2)A是C, C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所以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是 CQ, CQ分子中C原子和O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结合,使分子中每个原子

13、都达到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3)E是Al元素,原子最外层有 3个电子,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Al(OH)3, Al元素处于金属与非金属交界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Al(OH)3既能与强酸反应产生盐和水,也能与强碱溶液反应产生盐和水,是一种两性氢氧 化物;Al(OH)3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 NaAlO2和H2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 OH) 3+OH-=AlO2-+2H2O;(4)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是浓HNO3,该物质具有强的氧化性,在加热时浓硝酸和C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 CQ、NO2、H2O,根据原子守恒、电子守恒,可得该反应方程

14、式为 C+4HNO3(浓)马 CQT+4NO2 T + 2H2。【点睛】本题考查了元素及化合物的推断、金属及非金属化合物的性质、结构等。根据元素的相对 位置及原子结构特点推断元素是本题解答的关键,准确掌握物质结构对性质的决定作用, 清楚各种物质的化学性质是解题基础。5 .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均为非金属单质;A、B E和丁均为化合物,其中 A常温下呈液态;B和E为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且 1mol E中含 有10mol电子。乙和丁为黑色固体,将他们混合后加热发现固体由黑变红。(1)写出化学式:甲(2) 丁的摩尔质量.(3)写出丙和E反应生成A和B的化学方程式 ;(

15、4)有同学将乙和丁混合加热后收集到的标准状态下气体4.48L,测得该气体是氢气密度的16倍,若将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得到白色沉淀物g;【答案】H2 C O 80g/mol CH4+2O2 点燃 CO2+2H2O 5【解析】【分析】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臭氧等,常见的黑色固体有:碳、二氧化镒、四氧化三铁、铁粉、氧化铜等,由乙和丁为黑色固体且乙为非金属单质,所以乙为C,由丙是非金属单质,乙和丙反应产生温室效应气体 B,所以丙是 O2, B是CQ, B和E为能产 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且 1mol E中含有10mol电子,则E为CH4,再结合转化关系可知, A为 水,甲为H2, 丁为C

16、uO。【详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甲、乙、丙分别为H2、C、。2;(2) 丁为CuO,相对分子质量为 80,则摩尔质量为 80 g/mol ;一一、, 一 一一.点燃(3)丙和E反应生成A和B的化学万程式为 CH4+2O2CO2+2H2O ;(4)测得该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6,则M为16X2 g/mol =32g/mol,标准状况下气体 4.48L,为CO CQ的混合物,n=-448L=0.2mol ,设CO2的物质的量为 xmol ,则22.4L/mol28 (0.2-x)+44x0.2=32,解得 x=0.05mol,由C原子守恒可知,n( CC2) =n( CaCO) =0.05m

17、ol,则白色沉淀物为 0.05mol x 100g/mol=5g6.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Y、Z、W分别是由这四种元素中的 两种组成的常见化合物,丫为淡黄色固体, W为常见液体;甲为单质,乙为红棕色气体;上述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沸点:WXB.原子半径:DBCAC. C、D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D. A、B、C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既可以是离子化合物,又可以是共价化合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乙为红棕色气体,乙是 NO2; 丫为淡黄色固体,丫是Na2O2; 丫与W生成甲,所以甲是O2, W是常见液体

18、则为 H2O,甲与Z生成NO2,所以Z是NO ; X与O2生产NO2,所以X 是NH3;因为A、B、C 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所以分别是H、N、O、Na;综上所述,A、B、C D 分别是 H、N、O、Na; X是 NH3, Y是 Na2O2, Z 是 NO, W 是 H2O,甲是。2, 乙是NO2o【详解】A.常温下,W为水液态,X为氨气气态,沸点: WX,故A正确;B.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DBCA故B正确;C.氧化钠中只含有离子键,过氧化钠中既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故 C错误;D. H、N、。三种元素可组成硝酸,为共价化合物,又可组成硝酸俊,为

19、离子化合物,故D正确; 答案选Co7.元素A、B、D、E、F、G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只有 E为金属元素。已知A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层; E F的原子序数分别是 B、D的2倍,其中D、F同主 族,B、E不同主族。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 F和G形成的化合物,分子中所有原子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O(3)由上述元素组成的物质中,按下列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两种弱酸反应生成两种强酸 ;置换反应,且生成物在常温均为固态 。(4)在D、F、G中选取2种元素组成具有漂白、杀菌作用的化合物。【答案】第二周期 VI A族 二酋:或:-k(用元素符号表示)

20、;元素与元素形成的X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请写出与N3一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或离子的化学式 , (各写一种)。(4)在测定与形成的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实验测得的值一般高于理论值的主要原因是:。(5)某些不同族元素的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如上表中元素与元素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性质,写出元素的氢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元素 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晶体的基本结构单元如下图1和图2所示,则在图1和图2的结构中与该元素一个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原子数之比为: 。【答案】3d54s1sp3分子晶体N O三角锥形CC2或CS2、N2O、BeC2CNO HF分子之间有氢键,形成(HF)n Na?B

21、eO2 2: 3,【解析】【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为 H,为Be,为C,为N,为O,为F,为 Al,为Cl,为Cr,为Co;Cr的原子序数为24,注意外围电子的半满为稳定状态;(2)元素与形成的化合物为CC4,存在4个共价单键,没有孤对电子,构成微粒为分子;为N,为0, N原子的2p电子半满为稳定结构,则第一电离能大;X分子为NH3,与N3-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离子,应具有3个原子和16个价电子;(4)HF分子之间含有氢键;(5)Al与Be位于对角线位置,性质相似;(6)由图1可知,与体心原子距离最近的原子位于顶点,则有 8个;由图2可知,与顶点原子距离最近的原子位于面心,1个晶胞

22、中有3个,则晶体中有8=12个。【详解】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为H,为Be,为C,为N,为O,为F,为Al,为Cl,为Cr,为Co;Cr的原子序数为24,注意外围电子的半满为稳定状态,则外围电子排布为3d54s1;(2)元素与形成的化合物为CC4,存在4个共价单键,没有孤对电子,则 C原子为sp3杂化,构成微粒为分子,属于分子晶体;(3)为N,为O, N原子的2P电子半满为稳定结构,则第一电离能大,即NO; X分子为NH3,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与N3-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离子,应具有3个原子和16个价电子,则有 CQ(或CS、N2O、BeC2)、CNO等微粒;(4)因HF分子之间含有氢键

23、,能形成缔合分子(HF)n,则测定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5)Al与Be位于对角线位置,性质相似,则Be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 Na2BeO2;(6)由图1可知,与体心原子距离最近的原子位于顶点,则有 8个;由图2可知,与顶点原 子距离最近的原子位于面心, 1个晶胞中有3个,空间有8个晶胞无隙并置,且 1个面被2个晶胞共用,则晶体中有 3-8 =12个,所以在图1和图2的结构中与该元素一个原子等2距离且最近的原子数之比为8:12=2:3。9.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对于表中元素,填空回答:族周期I AnAmAW AV AVI Av n a0一三(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24、是 。(2)写出的最简单的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 。(3)在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中,单质氧化性最强的是 ,能形成的二元强酸是 (4)写出的气态氢化物与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2 H2SO1 NH3+HNO3=NH4NO3由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元素分别为C N、O、F、Na、Al、S、Cl,然后结合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知识分析解答。【详解】由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元素分别为C N、O、F、Na、Al、S、Cl。(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为O,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为F;(2)的最简单的气态氢化物为甲烷,分子中 C原子与4个H原子形成四对共用电子对,其电子式为(3)第三周期主族元

25、素中 Cl的非金属性最强,单质氧化性最强的是Cl2, S对应的硫酸为二元强酸,能形成的二元强酸是 H2S。;(4)的气态氢化物为 NH3,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HNO3,二者反应生成NH4NO3,反应方程式为 NH3+HNO3=NH4NO3。【点睛】本题考查位置、结构与性质关系的应用,把握元素周期表结构、元素周期律内容为解答的关键,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10 . NaNO2因外观和食盐相似,又有咸味,容易使人误食中毒.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2NaNO2+4HI 2NOT +l2+2NaI+2H2O。(1)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 ,氧化产物是 (填写化学式)。(

26、2)根据上述反应,鉴别 NaNO2、NaCl,可选用的物质有:水、碘化钾淀粉试纸、 淀粉、白酒、食醋,你认为必须选用的物质有 (填序号)。(3)某厂废液中,含有 2%5%的NaNO2,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下列试剂能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 N2的是 (填编号)。A. NaCl B NH4C1C. HNO3 D.浓 H2SO4【答案】NaNO2 I2 B【解析】【分析】反应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2)由 2NaNO2+4HI 2NOT +l2+2NaI+2H2O 可知,鉴另ij NaNQ 和 NaCl,可利用碘的特性分 析;(3)NaNO2具有氧化性,能使 NaNO

27、2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 N2的物质应具有还原性。 【详解】(1)反应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则氧化剂是NaNO2,氧化产物是I2;(2)由2NaNO2+4HI 2NOT +l2+2NaI+2H2O可知,鉴另NaNO2和NaCl,则固体加水溶解后,再滴加食醋酸化,将溶液滴在碘化钾淀粉试纸上,变蓝的为NaNO2,故答案为:;(3)NaNO2具有氧化性,能使 NaNO2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 N2的物质应具有还原性,只 有选项B符合,故答案为:Bo11 . (1)将下列科学家与他们的原子结构模型用线连接起来:A. 整崎tl 六学Wc, 4Mt原子结构发

28、展阶段的历史顺序是(用序号A、B、C、D填写)D - Jr(2)原子结构的演变过程表明 (多项选择,选填序号)A.人类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是无止境的,是发展变化的。B.现代原子结构已经完美无缺,不会再发展。C.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原子学说的发展。D.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的不完善现象在许多科学领域都存在,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将 会得到补充和完善。(3)在打开原子结构大门的过程中,科学家运用了许多科学方法,除模型方法外,请从下列方法中选择出人们在认识原子结构过程中所运用的科学方法 (多项选择,填写序号)A、C D(1)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古典原子论,道尔顿创立了近现代原子论;汤姆生提出的葡萄干面

29、包原子模型;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丹麦物理学家波尔(卢瑟福的学生)引入量子论观点,提出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原子结构模型;(2)原子结构的演变过程表明人类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是无止境的,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原子学说的发展,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将会得到补充和完善;(3)道尔顿假说方法,汤姆生类比方法,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实验方法,波尔 推理方法。【详解】(1)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古典原子论,认为物质由极小的称为原子”的微粒构成,物质只能分割到原子为止;1808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他认为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不可再分割,创立了近现代原子论(

30、连线:道尔顿-);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1904年汤姆生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连线:汤姆生-),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也线:卢瑟福-),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卢瑟福的学生)引入量子论观点,提出电子在 一定轨道上运动的原子结构模型 (连线:玻尔-),原子结构发展阶段的历史顺序是:AG B、D;(2)A.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的过程为:道尔顿原子模型一汤姆生原子模型一卢瑟福原子模型一玻尔原子模型一量子力学模型,人类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是无止境的,是发展变化的,故 A正确;B.现代原子结构会再发展,故 B错误;C.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同其他

31、科学事实一样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深化的过程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原子学说的发展,故C正确;D.从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的过程可看出: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的不完善现象在许多科学领域都存在,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将会得到补充和完善,故 D正确;故答案为A、C、D;(3)道尔顿运用假说方法,认为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不可再分割,汤姆生类比方法,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实验方法,波尔引入量子论观点推理方法,故答案为。12 .海水中澳含量约为 67mg?L-1,从海水中提取澳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用硫蚀酸化,MMTH(1)步骤I中已获得游离态的澳,步骤n又

32、将之转化为化合态的澳,其目的是(2)步骤n中通入热空气吹出B2,利用了 Br2的(填序号)。A.氧化性B.还原性C.挥发性D.腐蚀性B2+CQ2-(3)步骤n中涉及的离子反应如下,请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 BrO3-+ Br-+CO2。(4)上述流程中吹出的澳蒸汽也可先用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吸收,再用氯气氧化,最后蒸福,写出Br2与SO2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富集(或浓缩)澳元素 C 3 3 1 5 3 SO-Br2+2H2O=2HBr+H2SO4【解析】【分析】根据流程分析可知:海水晒盐后得到氯化钠和卤水,卤水中通入氯气,可将滨离子氧化为单质澳,得到低浓度的澳溶液,通入热空气

33、或水蒸气吹出B2,利用的是澳单质的易挥发性,利用纯碱溶液吸收澳单质,再用硫酸酸化,使澳酸根离子和滨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得到澳单质,据此解答。【详解】(1)由于海水中Br-的含量低,步骤I获得游离态的澳后,步骤 n又将其转化为化合态的澳, 其目的是富集(或浓缩)澳元素,故答案为:富集(或浓缩)澳元素;(2)步骤n用热空气吹出Br2,主要利用了 Br2的挥发性,故答案为:C;该反应中Br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5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配平该离子程式为:3Br2+3CO32- - BrO3-+5Br-+3CQT ,故答案为:3; 3; 1; 5;3;(4)澳与二氧化硫水

3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和澳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Br2+2HzO=2HBr+H 2SO4 ,故答案为:SQ+Br2+2H2O=2HBr+H2Sd。13 .工业上常用如下的方法从海水中提澳:浓缩海水粗产品澳通空气?水是气澳蒸气 上工物质完成下列填空:(1)上述流程中有两步都涉及到氯气。氯气分子中所含的化学键名称是:,澳单质的电子式是,澳和氯气态氢化物的沸点比较: (填写 化学式),写出一种含氯元素的化合物且属于非极性分子的化学式 。(2)步骤中体现了澳单质具有的性质是 。(3)写出步骤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说明:反应有水参 与且有硫酸生成): ;在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

35、素是: 。(4)工业上利用海水还有一个重要的反应就是电解饱和食盐水,此反应中的阴极产物是: 和 (写化学式)。【答案】共价键:Er;Br: HBr HCl CCl沸点低 BcHO升祖gHBEI毋5NaOH H2【解析】【分析】(1)卤素单质属于共价分子,分子中存在共价键;卤族元素从氯到碘,其气态氢化物的沸 点逐渐升高;CC4属于非极性分子;(2)澳具有沸点低,易挥发的性质;(3)澳蒸气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和氢澳酸;根据反应中1molSO2完全被氧化成硫酸可知,转移2mol电子,标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反应过程中硫元素化合价升 高,发生了氧化反应;(4)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反应为:2Na

36、Cl+2H2o3S= 2NaOH+C2T+ Hd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据此分析阴极的产物。【详解】(1)氯气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氯原子和氯原子之间存在的是共价键;依据 8电子稳定结构可以得出,澳单质的电子式为名V二胎:;卤族元素从氯到碘,其气态氢化物的沸点逐渐n i *升高,故沸点HBrHCl, CC4是含氯元素的化合物且属于非极性分子;故答案是:共价键;:地母:;HR; HCl; CC4;(2)步骤通过通入空气和水蒸气,把液态澳变成澳蒸气,体现了漠沸点低,易挥发的性质。故答案是:沸点低;(3)步骤是澳蒸气和二氧化硫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Br2+SQ+2H2O=2HBr+H2SQ; +4价硫升

37、高到+6价,所以1molSO2完全被氧化转移 2mol电子,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I |;在该反应中S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由二氧化硫中升 2Hq = 2HB rUhS的+4升到硫酸中的+6价,因此被氧化的元素是 S;2e故答案是:1I; S;B rSOr+2H 加=由04(4)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反应为:2NaCl+2H2O3里2NaOH+C2T+ HH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所以在阴极发生的电极方程式:2H2O+2e=H2 T +2OH-,氢离子浓度减小,氢氧根离子与钠离子生成氢氧化钠,故阴极产物为NaOH和H2;故答案是:NaOH; H2O 14.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三位为锂离子电池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锂离子电 池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等。(1)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2)氧化锂(Li2O)是制备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原料,氧化锂的电子式为 。(3)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