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柴油机主推进动力装置832 第五章柴油机润滑 133题_第1页
船舶柴油机主推进动力装置832 第五章柴油机润滑 133题_第2页
船舶柴油机主推进动力装置832 第五章柴油机润滑 133题_第3页
船舶柴油机主推进动力装置832 第五章柴油机润滑 133题_第4页
船舶柴油机主推进动力装置832 第五章柴油机润滑 133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 柴油机的润滑 133题第一节 润滑与润滑油 55题考点 1:润滑的作用、滑油的各项性能指标及意义37题 1润滑的作用(1)减磨作用;(2)冷却作用;(3)清洁作用;(4)密封作用;(5)防腐作用;(6)减轻噪声作用;(7)传递动力作用。 2润滑油的性能指标 润滑油的性能指标主要有黏度、黏度指数、闪点、凝点、残炭、灰分、酸值(总酸值与强酸值)、腐蚀性、抗氧化安定性、热氧化安定性、总碱值、抗乳化度、机械杂质和水分等十余种。这些指标均按国家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测定。 (1)黏度和黏度指数() 黏度是滑油最重要的指标。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两个摩擦表面间楔形油膜的形成。长期以来,国外广泛使用按滑油

2、的黏度进行分类的SAE分类法。把发动机用滑油按黏度分成12个等级,分别是0W、5W、10W、15W、20W、25W、20、30、40、40、50、60。ISO把滑油按40时的运动黏度cSt(mm2/s)的数值分成18个等级。 滑油的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这种性能称滑油的黏温特性。在国外,通常用黏度指数()来说明滑油的黏温特性。它是通过与两种标准油相比较而得出的。 黏度指数的物理意义表明,黏度指数大者,则温度变化时其黏度变化小。一般,黏度指数在80以上者称高黏度指数,小于35者为低黏度指数,介于3580之间者称中间黏度指数。最好的石蜡黏度指数可达124,加入增黏剂(后述)后可高达200以上。

3、(2)酸值和水溶性酸或碱 滑油中的酸可分为有机酸和无机酸两种。有机酸含量少时,对金属无多大腐蚀作用,反而能增加滑油的油性以保持较好的边界润滑性能。当其含量较多时,它就会对一些轴承材料(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特别是铅)产生腐蚀作用。无机酸指硫酸,它对金属有强烈腐蚀作用,滑油中一般不允许有硫酸存在。 我国用“酸值”表示滑油中的有机酸含量,用“水溶性酸或碱”表示无机酸或强碱的有无。“酸值”用中和1 g滑油中的酸所需要的氢氧化钾毫克数来表示,单位当量为mg KOH/g。“水溶性酸”指能溶于水的无机酸(强酸)及低分子有机酸,这种酸几乎对所有金属都有腐蚀作用;水溶性碱是在油品加工时的碱洗剩余物或储存中污染而生

4、成的,它对铝有腐蚀作用。“水溶性酸或碱”只说明油品呈酸性或碱性,仅用于定性检查。 国外用总酸值TAN(Total Acidnumber)表示有机酸和无机酸的总和,用强酸值SAN(Strong Acidnumber)单独表示无机酸的含量。单位当量均为mg KOH/g。 (3)抗乳化度 海水或淡水漏入滑油经搅拌后使滑油形成乳浊液并生成泡沫,这个过程叫乳化。滑油的抗乳化度系指滑油在乳化后自动分层(油层和水层)所需的时间(以分计),即滑油的破乳化时间。破乳时间短,抗乳化度就好,反之则差。 (4)热氧化安定性和抗氧化安定性 这两个指标都用来衡量滑油在使用条件下抵抗空气氧化的能力。前者,属于薄油层在高温条

5、件下氧化试验,用氧化形成漆膜所需时间(以分计)来表示。我国标准规定用“巴包克法”,系指在规定的高温250条件下,空气自由流过薄油层试验油,测定试验油由氧化而生成50%的漆状物所需时间(min),用此时间来评定试验油的热氧化安定性。这种试验方法是模拟气缸壁上的油膜工作条件,适用于柴油机润滑油。抗氧化安全性属于较低温度条件下的厚油层氧化试验,用氧化后生成的沉淀物和酸值来表示。按我国规定系指在125条件下,向试验油中通入一定流速的空气或纯氧4 h或8 h,分别测定试验油氧化后生成的沉淀物(%)和酸值(mg KOH/g)。 (5)腐蚀度 腐蚀度用来衡量高温条件下工作的滑油在与氧气充分接触时,对金属(铅

6、)腐蚀的程度。它是柴油机润滑油的一个重要指标。现代柴油机中的铜、铅等合金轴承材料对腐蚀十分敏感,只要滑油中有少量酸就能严重腐蚀轴承。我国标准规定腐蚀度试验用“品克维奇法”,即把试验油加热到140,用特制的一定面积的金属片以每分钟1516次的速度交替地浸在油中和露置在空气中,经过50 h后,测定金属片减少的重量(g/m2)。 (6)总碱值 总碱值TBN(Total Basenumber)表示滑油碱性的高低。它的单位与酸值相同,也用mg KOH/g表示,但意义相反。总碱值表示1 g滑油中所含碱性物质相当于氢氧化钾的毫克数。天然矿物油本身无碱性,只有加入碱性添加剂后才呈现碱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添加

7、剂的损耗,总碱值会逐渐降低。 (7)浮游性 浮游性表示含添加剂滑油清洗零件表面胶质炭渣,使之分散为小颗粒而悬浮携带的能力。通常是在专用试验机上在规定条件下进行一定时间的试验,然后根据活塞上的漆膜情况,按06七个级别进行评定。0级为活塞非常清洁,没有漆膜形成;6级为严重脏污,活塞完全为漆膜覆盖。 (8)抗泡沫性 抗泡沫性表示在规定试验仪器内以专用泡沫头并通入一定数量的空气测量试验油的起泡体积和消泡时间。滑油在运转时受激烈搅动,使空气混入油中形成泡沫。泡沫过多,除损失滑油外,还会使油泵和轴承引起空泡腐蚀,润滑效能降低,造成轴承烧毁。C1.在柴油机中润滑的作用之一是( )。A形成动压作用B形成静压作

8、用C减磨作用D调整间隙D2. 在柴油机中润滑的主要作用是( )。A冷却作用B清洁作用C密封作用D减磨作用A3. 两运动表面被一种具有分层结构和润滑性能的薄膜隔开的润滑称为( )。A边界润滑B半液体润滑C半干润滑D液体润滑D4. 在边界润滑中其界面的润滑性能主要取决于( )。A滑油黏度B滑油的黏度指数C油膜的厚度D边界膜结构形式D5. 在边界润滑中其界面的摩擦系数只取决于( )。A滑油黏度B滑油的浮游性C油膜厚度D摩擦表面性质B6. 在边界润滑中,其形成的吸附膜主要来自于( )。A滑油与摩擦表面的亲和性B滑油中极性分子的吸附性C滑油与金属表面的相容性D滑油添加剂与金属表面的化学反应C7. 在边界

9、润滑中其形成的反应膜来自于( )。A滑油与金属表面的亲和反应B滑油中极性分子的吸附反应C滑油中添加剂与金属表面的化学反应D滑油与金属表面的相容性反应C8. 摩擦表面上同时存在边界润滑与液体润滑时,称为( )。A液体动力润滑B液体静力润滑C半液体润滑D半干润滑A9. 在液体润滑中运动表面的摩擦系数取决于( )。A液膜黏度B液膜厚度C摩擦表面材料D摩擦表面的形状B10. 在液体润滑中,两运动表面的摩擦发生部位是( )。A摩擦只发生在液膜与主动件的金属表面之间B摩擦只发生在滑油膜内C摩擦只发生在液膜与从动件的金属表面之间D上述三者任一B11. 在柴油机中按液体静压润滑工作的运动件是( )。A活塞销轴

10、承B十字头销轴承C推力轴承D活塞与气缸套A12. 在下述柴油机部件中较难实现液体动压润滑的是( )。A活塞销轴承B曲柄销轴承C主轴承D推力轴承D13. 根据润滑基本理论分析在柴油机中最大磨损量发生的运转工况是( )。A高速B中速C低速D启动与变速D14. 在柴油机中传动齿轮的啮合齿之间的润滑方式是( )。A边界润滑B液体动压润滑C半液体润滑D弹性液体动压润滑D15. 在柴油机废气涡轮增压器中的滚珠轴承的润滑方法是( )。A液体动压润滑B液体静压润滑C半液体润滑D弹性液体动压润滑C16. 在柴油机中,润滑的作用有( )。.防震 .调整间隙 .减磨 .冷却ABCDA17. 下列影响液体动压润滑形成

11、油楔的因素中,错误的是( )。A滑油压力B轴承负荷C摩擦面相对速度D轴承间隙D18. 在液体动压润滑中,下述影响油楔与动压力的因素中,不正确的是( )。A相对运动速度越高,越容易形成油楔动压力B轴承负荷越小,越容易形成油楔动压力C摩擦表面加工精度越高越容易形成油楔动压力D滑油黏度越小越容易形成油楔动压力A19. 在柴油机正常工作中,能够确保按液体动压润滑工作的部件是( )。A连杆大端轴承B连杆小端活塞销轴承C十字头销轴承D气缸与活塞D20. 在柴油机中润滑的作用有( )。.减磨 .冷却 .密封 .清洁 .防腐 .传递动力ABCD以上全部D21. 在柴油机中润滑的作用有( )。.减磨 .防腐 .

12、冷却 .调整间隙 .传递动力ABCDA22. 在液体动压润滑中影响形成油楔及其动压力的因素有( )。.轴承负荷 .滑油黏度 .摩擦表面的运动速度 .轴承间隙 .总碱值 .摩擦表面粗糙度ABCDD23. 通常滑油的黏度指数大表示( )。A该油品的黏度随压力的增大变化幅度大B当压力升高时,该油品的黏度变化幅度小C当温度升高时,该油品黏度变化大D当温度升高时,该油品黏度变化小A24. 根据柴油机油品使用要求,燃油与滑油的黏温特性好表示( )。A燃油黏度随温度变化大,滑油黏度随温度变化小B燃油黏度随温度变化大,滑油黏度随温度变化大C燃油黏度随温度变化小,滑油黏度随温度变化小D燃油黏度随温度变化小,滑油

13、黏度随温度变化大C25. 我国曾用黏度比来评定滑油的黏性特性,若黏温特性好,则黏度比的变化规律是( )。A增大B减小接近10C减小接近1D减小接近0A26. 黏度指数是评定滑油黏温特性的通用参数,若滑油黏温特性好,则黏度指数的变化是( )。A增大接近100B增大接近1C减小接近1D减小接近0A27. 在滑油的性能指标中,我国规定的“酸”值是指( )。A滑油中的有机酸含量B滑油中无机酸含量C滑油中强酸含量D滑油中有机酸与无机酸的总和C28. 在轴承合金的诸元素台,对滑油中有机酸最敏感的金属元素是( )。A锡B铜C铅D铝C29. 总酸值是评定滑油中酸含量的通用参数,它表示滑油中( )。.有机酸含量

14、 .硝酸含量 .盐酸含量 .硫酸含量ABCDA30. 在柴油机运转中,曲轴箱油的总酸值与总碱值的变化规律是( )。A总酸值增加,总碱值减小B总酸值增加,总碱值增加C总酸值减小,总碱值增加D总酸值减小,总碱值减小A31. 在筒形活塞柴油机运转中,其曲轴箱油的有机酸与SAN变化是( )。A有机酸与SAN均增加B有机酸增加,SAN减小C有机酸减小,SAN增加D有机酸与SAN均减小B32. 在气缸油中,用于消除缸套内表面低温腐蚀的性能指标是( )。ATANBTBNCSAND黏度指数C33. 指出下述润滑油中关于直馏基础油的论述错误的是( )。A自身原含有一定酸值B在精制中可能残留一定水溶性酸C在精制中

15、残留一定碱性D含有适当的有机酸可提高其油性C34. 在轴承减磨合金中,抗有机酸腐蚀能力最差的是( )。A铝基合金B锡基合金C铜铅合金D锡青铜B35. 下列关于滑油性能指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黏度指数大,表示温度变化时其黏度变化大B我国用酸值表示滑油中有机酸含量C黏度比越小越好D使用中滑油的总碱值将不断增大D36. 下述关于滑油黏温特性的正确说法是( )。.黏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特性称黏温特性.可用黏度指数()来评价滑油的黏温特性 .黏度指数大则黏度随温度变化幅度大 .黏度指数越小则滑油黏温特性越好 .黏度比小表示黏温特性好.滑油的黏度随温度变化幅度小其黏温特性好ABCDC37. 润滑油的

16、黏度指数高,说明此种润滑油的( )好。A中和性能B清净分散性能C黏温性能D抗氧化性能考点 2:润滑的添加剂及作用10题 所谓添加剂系指凡是能改善和提高石油产品的质量和给予新的性质,以满足使用及储存性能的要求而添加的少量物质。其主要作用是: (1)减少发动机部件上有害沉积物的形成和聚积。 (2)中和酸性物质,减少其对设备的腐蚀。 (3)防止设备及部件受到锈蚀。 (4)减少设备及部件的摩擦和磨损,延长设备及部件的使用寿命。 (5)使润滑剂的氧化和热分解延缓,延长其使用寿命。 (6)改变润滑剂的物理性质,如:提高其黏度指数,改善黏温性;降低其倾点,改善低温使用性能;减少泡沫形成等。 目前常用的添加剂

17、按其使用性能大体分为如下几类: 1清净分散剂(清净浮游添加剂) 防止高温时生成漆膜的添加剂称清净性添加剂;防止低温时生成油泥沉淀物的添加剂称分散剂。在我国统称为清净分散剂。它的作用有二:其一是洗涤作用,能够使沉积在部件上的炭烟颗粒和沥青树脂状物呈分散悬浮状态,降低积炭和油泥,保持部件清洁和防止系统堵塞;其二是中和酸性物质。 2油性剂、极压剂(抗磨剂) 油性剂、极压剂都能在边界润滑条件下起到减磨作用。油性剂是带有极性基团的活性物质,它能定向地吸附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不易破坏的边界吸附薄膜,以降低磨损;极压剂能在高温和高负荷下分解产生活性化合物,在金属表面生成低熔点化合物,形成反应薄膜,有减少摩擦、防

18、止擦伤、降低磨损、加强油膜承载能力的作用。 3黏度指数改进剂和增黏剂 这类添加剂可提高基础油的黏度,并改善其黏温特性,提高其黏度指数。加入这类添加剂的滑油称稠化机油。对于户外使用的柴油机(如救生艇用)冬季启动温度为-30,正常运转后气缸温度可达200。稠化机油在低温时可使黏度增加不多,而在高温时变稠,以满足柴油机冬夏两季的不同需要。 4消泡剂 消泡剂可以降低泡沫的表面张力,抑制泡沫的发生并使形成的气泡破裂和消失,防止生成稳定的泡沫,如二甲基硅油等。 5降凝剂(降倾点剂) 降凝剂并不改变石蜡析出的温度,只改变石蜡结构。它吸附在油中石蜡结晶表面上,使之仅能生成微小结晶,防止形成结晶网,从而改变低温

19、流动性,降低油品的凝点,常用的有长链烷基萘等。 6防锈添加剂和抗腐蚀剂 防锈剂的作用是依靠其自身具有的极性,吸附在金属和油的界面上形成保护层,防止水与金属接触生锈。抗腐蚀剂保护有色金属如轴承合金表面,使其不受油氧化和燃气产生的酸的腐蚀,并能中和这些酸。B1. 在滑油添加剂中,清净分散剂按其化学属性来讲,属于( )。A酸性B碱性C中性D亚中性B2. 在滑油添加剂中,防止高温生成漆膜的添加剂称为( )。A抗氧化抗腐蚀剂B清净性添加剂C分散剂D防锈剂D3. 在滑油添加剂中防止低温时生成油泥沉淀物的添加剂称为( )。A抗氧化抗腐蚀剂B清净性添加剂C防锈剂D分散剂D4. 在救生艇用柴油机上经常使用一种稠

20、化机油,它是一种( )。A精制直链矿物油B加入降凝剂的润滑油C加入防锈剂的润滑油D加入黏度指数改进剂和增黏剂的润滑油B5. 能提高边界润滑中形成反应膜能力的添加剂是( )。A油性剂B极压剂C增黏剂D浮游剂A6. 能提高边界润滑中形成吸附膜能力的添加剂是( )。A油性剂B极压剂C增黏剂D浮游剂D7. 清净分散剂是滑油使用的重要添加剂,它的作用主要是( )。.锈蚀抑制 .降凝 .抗磨 .洗涤与悬浮ABCDB8. 在柴油机滑油的添加剂中,能在边界润滑条件下形成边界膜的添加剂一般有( )。.极压剂 .增黏剂 .防锈剂 .黏度改进剂 .油性剂 .降倾点剂ABCDA9. 柴油机所使用的润滑剂大致有( )。

21、.气缸油 .曲轴箱油 .透平油 .齿轮箱油 .冷冻机油 .润滑脂ABCDC10. 所谓稠化机油是指加进了( )的机油。A消泡剂B清净分散剂C增黏剂D降凝剂考点 3:润滑的质量等级8题 美国SAE、ASTM和API三方联合公布的一种质量分类方法,称为API分类法。这种分类方法按油品质量和适用机型特点把滑油分为如下若干个质量等级: CC-用于低增压柴油机。具有控制高温沉积和轴瓦腐蚀的性能。 CD-用于高增压柴油机。具有高效控制轴承腐蚀和高温沉积物性能。 CD-用于重负荷二冲程柴油机。具有高效控制轴承腐蚀和高温沉积物性能。 CE-用于1988年后的重负荷高增压柴油机。具有优于CD级油的高温性能,较少

22、的沉积物和降低活塞环、气缸磨损。 CF-4-1990年引入。用于高速自然吸气和涡轮增压发动机。用于含硫量低于0.5%的重载高速四冲程柴油发动机。可代替CD和CE。 CF-2-1994年引入。用于高速二冲程柴油机发动机。可代替CD-II。 CF-1994年引入。用于非道路非直喷式发动机以及其他使用含硫量低于0.5%的柴油发动机。可代替CD油。 CG-4-1995年引入。用于含硫量低于0.5%的重载高速四冲程柴油发动机。CG-4机油适合于满足1994年美国排放标准的发动机。可代替CD、CE、CF-4机油。 CH-4-1998年引入。用于高速四冲程发动机,符合美国1998废气排放标准。CH-4机油经

23、过特殊合成。可用于含硫量高于0.5%的柴油。可代替CD、CE、CF-4和CG-4机油。B1. 通常,十字头式柴油机与筒形活塞式柴油机的曲轴箱油所要求的质量等级分别是( )。A均为CD级B十字头式柴油机为CD-级,筒形活塞式柴油机为CD级C均为CD-级D十字头式柴油机为CD级,筒形活塞式柴油机为CD-级B2. ISO把滑油按( )时的运动黏度cSt的数值分成( )个等级。A45,18B40,18C45,9D40,9B3. API分类法按油品质量和适用机型特点把滑油分为( )个质量等级。A3B4C9D18C4. 目前比较通用的滑油质量分类法称为( )。ASAE分类法BISO分类法CAPI分类法DA

24、STM分类法D5. 目前公认的滑油质量分类法是根据( )分类。A滑油的黏度B滑油黏度指数C滑油的总碱值D滑油性能特点和使用条件D6. 目前公认的滑油质量分类法将柴油机滑油分为( )等级。A2个B3个C6个D9个D7. 下列是国际公认的滑油质量等级中的代号的是( )。ASAE30BISO-VG32CHC-20DCDA8. 目前使用的API滑油质量分类法是对( )进行分类。A曲轴箱油B气缸油C曲轴箱和气缸两用油D透平油第二节 气缸润滑的工作条件和润滑方式 15题考点 1:气缸润滑的工作条件和润滑方式 15题 1气缸润滑的工作条件 首先,气缸润滑的特殊性在于工作温度高。通常,气缸套上部表面温度为18

25、0220,缸套下部表面温度为90120,活塞环槽表面温度根据测量点位置和活塞顶的设计在100200之间。 其次,活塞在往复运动时的速度在行程中部最大,在上、下止点处为零。因此只有在活塞行程中部才有可能实现液体动压润滑,而在上、下止点处则不可能。特别在上止点处,气缸中的温度最高,活塞环对缸壁的径向压力最大,即使滑油能承受住这里的高温,也只能保证边界润滑条件。 柴油机使用劣质燃油后对气缸润滑带来了新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劣质油的高硫分、高灰分、高残炭值和沥青值引起的。 2气缸润滑的作用和方式 (1)气缸润滑的作用 减少摩擦损失和防止气缸套及活塞的过度磨损; 带走燃烧残留物和金属磨粒等杂质; 帮助密封

26、燃烧室空间; 在金属表面形成油膜,可防止燃气与金属接触,以免产生腐蚀; 减轻噪声。 (2)气缸润滑的方式 气缸润滑一般可分为飞溅润滑和气缸注油润滑两种方式。 飞溅润滑靠从连杆大端甩出并飞溅到气缸壁上的滑油来润滑,一般不需要专门的润滑装置。气缸滑油与曲轴箱滑油属同一油品且循环使用,在活塞裙部需装设刮油环以便把飞溅到缸壁上的多余滑油刮回曲轴箱。此种润滑方式仅适用于中、小型筒形活塞式柴油机。 气缸注油润滑使用专用的润滑系统及设备(气缸注油器、注油接头),把专用气缸油经缸壁上的注油孔(一般均布812个)喷注到气缸壁表面进行润滑;其注油量可控,喷出的气缸油不予回收,国外称“一次过润滑”(once thr

27、ough)。这种润滑方式能保证可靠的气缸润滑,而且可选择不同质量的气缸油以满足缸内润滑的不同要求。A1.根据气缸的工作条件,其上部的润滑形式是( )。A边界润滑B半干润滑C半液体润滑D液体润滑C2. 根据气缸工作条件的特殊性,它的润滑形式是( )。A边界润滑B半干润滑C半液体润滑D液体润滑D3. 据对使用高硫分燃油直流换气的缸套磨损研究,其最大磨损量多发生在上止点附近的原因是( )。A上止点附近发生熔着磨损B上止点附近发生磨料磨损C上止点附近颗粒磨损D上止点附近发生腐蚀磨损B4. 中小型筒形活塞式柴油机使用的飞溅气缸润滑的主要缺点是( )。.滑油漏泄 .滑油易变质 .缸壁上滑油过多 .滑油进入

28、燃烧室ABCDA5. 气缸注油润滑具有的主要优点是( )。.可使用专用气缸油 .润滑可靠 .缸壁滑油量可控 .气缸油价低ABCDC6. 气缸采用飞溅润滑的工作特点是( )。A滑油系统中需专用飞溅设备B飞溅的滑油不能回收C气缸油与曲轴箱油为同一油品D在十字头式柴油机中也可使用B7. 气缸注油润滑的工作特点是( )。A注油量不可控制B需用专用的注油设备与系统C与曲轴箱油为同一油品D多用于中小型筒形活塞柴油机D8. 在影响柴油机可靠润滑的条件中,不正确的论述是( )。A不论何种运动形式,只要速度高,对建立可靠润滑均是有利的B运动表面的粗糙度对形成油膜防止金属直接接触影响最大C低速运转时,润滑不利,因

29、而应限制主机长度低速运转D轴承配合间隙小会发热、烧熔,而间隙大则不会D9. 柴油机两运动表面的油膜压力是由相对运动面之间油楔的动力作用而产生的,该润滑形式称( )。A薄膜润滑B半液体润滑C液体静压润滑D液体动压润滑D10. 下列关于缸套注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磨合时应增大注油量B选择气缸油应考虑燃油的硫分C启动前应手摇注油器手柄给缸套注油D磨合初期应使用高碱性气缸油最后用中碱性气缸油B11. 表示气缸内表面润滑适当的现象之一是( )。A局部缸套干燥B缸壁、活塞环表面有湿润油膜C活塞环外圆表面干燥D十字头式柴油机停车后,缸壁上有油滴C12. 在柴油机正常工作状态下,活塞与缸套在上止点处形成

30、的液膜是( )。A全液膜B半液膜C边界膜D干摩擦D13. 下列有关柴油机润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飞溅润滑方式多用于中、高速柴油机 .液体动压润滑是最好的润滑方式 .气缸套是液体静压润滑 .十字头轴承可采用液体静压润滑 .增压器都是采用重力-强力润滑 .活塞销轴承的润滑条件优于主轴承ABCDA14. 气缸注油润滑的特点是( )。.需专门的润滑系统与设备 .气缸油可采用专用油品 .润滑注出后不予收回,即一次过润滑 .气缸油注油量可控 .在活塞裙设刮油环 .多用于中小柴油机ABCDD15. 柴油机气缸采用飞溅润滑的特点是( )。.不需专设润滑系统与润滑设备 .气缸油与曲轴箱油为同一油品 .溅在

31、缸壁滑油收回并循环使用 .飞溅滑油量不可控 .仅限用于筒形活塞式柴油机 .活塞裙部有刮油环AB CD以上全部第三节 曲轴箱油和气缸油的选用31题考点 1:十字头式柴油机和筒形活塞式柴油机对曲轴箱的要求9题 1对曲轴箱油的要求 在十字头式柴油机中的曲轴箱与气缸是隔开的,所以曲轴箱油的工作条件比较缓和。其正常消耗率为0.10.3 g/(kW·h)。它主要用来润滑各轴承和导板等,在某些柴油机中还用来冷却活塞或兼作操纵机构液压控制油使用。对这种油的要求如下: (1)黏度和黏温性能。曲轴箱油必须具有适宜的黏度,以保证油膜的建立。由于船用柴油机经常在变工况下工作,环境温度变化也较大,所以要求它能

32、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可靠地工作,即具有较好的黏温特性。根据使用经验,这种油的黏度应采用100时为1114 mm2/s(相当于SAE30)、黏度指数在8095为宜。 (2)抗腐蚀性能。抗腐蚀性能对轴瓦有重要意义。抗腐蚀差,可能引起轴承合金腐蚀或铅锡和铅铟等镀层剥落。曲轴箱油必须加有抗氧抗腐添加剂。 (3)清净分散性。油品能使炭粒或各种颗粒油泥等分散成微小粒子并悬浮在油中,以便滤掉。 (4)抗氧化安定性。曲轴箱油应具有在较高温度下抗氧化性能(冷却活塞),轴承润滑用曲轴箱油与空气接触机会多易氧化变质,要求抗氧化安定性好。通常,应控制油温不超过82,以控制氧化速度。 (5)其他。如抗乳化性能、抗泡沫性能

33、、闪点等。 筒形活塞式柴油机曲轴箱油除了润滑曲轴箱内各轴承外,还要兼作气缸润滑油使用,故其工作条件较十字头式柴油机曲轴箱油恶劣。其正常消耗率为1.071.6 g/(kW·h)。它除应满足对十字头式柴油机曲轴箱油的全部要求外,尚应满足以下要求: (1)高温工作时的清净性。在高温下能保证各种沉淀物不黏附在机件上而应悬浮在油中。 (2)热氧化安定性好。 (3)足够的碱性。要求能中和劣质燃油燃烧后生成的硫酸。一般要求总碱值(TBN)为2234 mg KOH/g。 (4)黏度要求高。根据不同使用条件应分别具有相当于SAE20、SAE30、SAE40等级的滑油。 2曲轴箱油的选用 对于低速十字头

34、柴油机系统油的黏度等级一般在SAE30或SAE40。对TBN的要求并不高,可选用TBN相对低些的,一般选用10 mg KOH/g以下。黏度指数应大于90°。 对于燃用劣质燃料的大功率,重负荷的中速筒形活塞式柴油机,其润滑油兼有气缸油和系统油的双重功能,而且,其燃烧产物会落到曲轴箱,因此对油品的质量要求更高。A1.在筒形活塞式柴油机中曲轴箱油的主要用途是( )。A各轴承润滑B气缸润滑C冷却活塞D液压控制油A2. 对曲轴箱油闪点要求一般为( )。A开口闪点不低于210B闭口闪点不低于210C开口闪点不低于65D闭口闪点不低于65B3. 关于筒形活塞式柴油机和十字头式柴油机的曲轴箱油说法正

35、确的是( )。A筒形活塞式柴油机曲轴箱油工作条件差,滑油消耗率小B筒形活塞式柴油机曲轴箱油工作条件差,滑油消耗率大C十字头式柴油机曲轴箱油工作条件差,滑油消耗率小D十字头式柴油机曲轴箱油工作条件差,滑油消耗率大D4. 使用低质燃料油的筒形活塞式柴油机曲轴箱油的碱值范围一般在( )。A68 mg KOH/gB914 mg KOH/gC1016 mg KOH/gD2234 mg KOH/gC5. 通常对曲轴箱油黏温性要求是( )。A低黏度指数B中等黏度指数C高黏度指数D三种都可B6. 对曲轴箱油抗腐蚀性要求的目的在于( )。A防止滑油氧化变质B防止轴承材料腐蚀C防止燃烧产物中的酸腐蚀滑油D防止海水

36、腐蚀滑油A7. 对曲轴箱油抗氧化安定性要求的目的在于( )。A防止滑油变质B防止轴承材料氧化C防止曲轴箱部件表面氧化D防止滑油腐蚀机件C8. 正常使用时曲轴箱油的碱值( )。A靠定期加入添加剂维持B靠更换滑油维持C靠补新油维持D靠水洗滑油中的酸维持D9. 关于曲轴箱油的选择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质量等级的选择要考虑柴油机的强化程度B碱值的选择要考虑燃油的含硫量C碱值的选择要考虑机型D十字头式柴油机对曲轴箱油性能的要求要高于筒形机考点 2:十字头式柴油机对气缸的要求及选用原则22题 1对气缸油的要求 (1)润滑性。气缸油必须在活塞与气缸壁之间形成适当厚度的油膜,并能良好地润滑金属,以减少滑动摩

37、擦和磨损。鉴于气缸润滑处于边界润滑条件,因而要求气缸油应具有良好的油性。 (2)黏度及黏度指数。气缸油在较高温度下应有适当的黏度,并能迅速分布到整个工作表面,而在启动时黏度又不致太高。即要求气缸油应有适当的黏度(通常在100时为1420 cSt)和较高的黏度指数(7595)。 (3)清净分散性。气缸油应能抑制在活塞和活塞环上形成漆膜和沉积物;应具有良好的蔓延扩散性;具有能使炭渣变成微小颗粒悬浮在油中的能力。 (4)中和性能。气缸油应能中和燃用劣质高硫燃料时生成的硫酸。要求气缸油具有一定的碱性(TBN为40100 mg KOH/g)。 (5)抗氧化性。气缸油应在气缸内高温下有良好的抗氧化性,防止

38、生成积炭沉积物,使活塞环区及气口处沉积物减至最少,使缸壁上的油膜得以保持。 (6)其他。气缸油燃烧后生成的灰分应尽可能少,且不属于硬颗粒的磨料物质,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储存稳定性等。 2气缸油、注油定时和注油率的选择 (1)气缸油的选择 气缸油用于低速十字头式柴油主机气缸的润滑,它可根据所用燃油的质量、机型、工作条件等来选择。一般主要考虑气缸油的黏度和碱值。 气缸润滑的工作条件比较苛刻,承受高温高压的作用,一般选用高黏度等级和黏度指数的润滑油,气缸油的黏度等级一般为SAE40和SAE50。 选择气缸油的碱值时,一般应根据所使用燃油的硫分来选择。燃料硫含量与气缸油碱值的匹配见表。燃料硫含量与气缸

39、油适宜碱值表 (2)气缸注油孔的数量与位置 气缸注油孔的数量与油孔两侧人字形布油槽的形状对注油润滑有很大影响。在正常情况下气缸注油孔(812个)沿缸套圆周均匀分布。如油孔数太多易引起各注油孔注油不稳定。 气缸注油孔的位置因机型而异。通常,近代大型柴油机注油孔多在缸套中上部(高位注油孔),而四冲程柴油机的注油孔多分布在缸套下部。 (3)注油定时选择 通常认为,注油定时应选择在活塞上行使注油点位于第一、二道活塞环之间时向缸内注油。但只有在缸内压力低于注油管中的油压时,气缸油才会注入缸内。在短活塞柴油机曲轴回转一转中,这种机会一般有两次:一次是活塞上行到上止点附近,活塞的下边缘打开注油孔;另一次是活

40、塞在下止点附近,缸内正在扫气时。而对长活塞柴油机曲轴一转中,这种机会只有一次,即当气缸内正在扫气时。D1. 近代气缸油按其添加剂与基础油的结合形式是( )。A乳化型气缸油B分散性气缸油C机械混合型D油溶性气缸油C2. 根据使用经验,当燃用硫分大于2.5%的燃油时,其气缸油的TBN通常是(单位:mg KOH/g)( )。A1014B3040C6570D100A3. 柴油机燃烧室表面出现灰白色沉淀物时,表示所用气缸油( )。ATBN太高B TBN太低C高灰分D海水污染B4. 当气缸注油孔之间出现漆状沉淀物时表示气缸油( )。ATNB太高BTNB太低C沿圆周方向扩散性差D沥青分高C5. 如果从活塞杆

41、填料函处取气缸油的残油化验其TBN大于10,则表示气缸油( )。ATBN太高BTBN太低CTNB适当D碱性太高A6. 如发现缸套两注油孔之间的铸铁缸套表面发暗则表示( )。A发生酸性腐蚀B发生局部烧蚀C发生局部熔差磨损D发生局部漏气C7. 如在镀铬缸套两注油孔之间发现有白斑出现则表示( )。A发生熔着磨损B发生局部烧蚀C发生酸性腐蚀D发生干摩擦D8. 现代超长行程二冲程柴油机的气缸油所选用的SAE黏度等级与TBN大多是( )。ASAE40,TBN40BSAE40,TBN70CSAE50,TBN40DSAE50,TBN70D9. 在船用大型二冲程柴油机中能综合表示气缸油控制套磨损能力的参数是(

42、)。A注油率BTBN(总碱值)C热氧化安定性DBT(碱总量)A10. 为了加速柴油机的磨合过程,其所用燃油与气缸油的最合理匹配是( )。A硫分大于1%燃油,精炼纯矿物油B硫分大于1%燃油,高碱性气缸油C硫分小于1%燃油,中碱矿物油D硫分小于1%燃油,高碱矿气缸油C11. 在气缸油注油率的选择中一般的趋势是注油率过大,此时在发生的下列现象中,错误的是( )。A缸套内壁污染B活塞头与环带区沉积物增多C活塞环外表面光亮D气口结炭C12. 在缸套磨合期内选用气缸油的要求是( )。A滑油的碱性应中和燃油中硫分燃烧产物而有余B滑油的碱性应正好中和燃油中的硫分燃烧产物C滑油的碱性应不足以中和燃油硫分的燃烧产

43、物D任意使用D13. 下述各项表示气缸注油率适中的特点中正确的是( )。A缸套表面干燥B活塞环带区黑色沉积物多C十字头式柴油机停车后缸壁有油滴D活塞环外面表面光亮,侧角尚存A14. 通常,由柴油机制造厂推荐的直流扫气柴油机气缸注油率大致范围是( )。A0.60.8 g/(kW·H)B0.81.0 g/(kW·h)C1.01.4 g/(kW·H)D1.32.0 g/(kW·h)C15. 通常,弯流扫气柴油机制造厂家推荐的气缸注油率大致范围是( )。A0.60.8 g/(kW·H)B0.81.0 g/(kW·h)C1.01.3 g/(kW

44、·H)D1.31.6 g/(kW·h)D16. 选择柴油机气缸油的主要依据是( )。A燃油的黏度B燃油的闪点C燃油中钠和钒含量D燃油的硫分A17. 如缸套内表面注油孔之间产生漆状沉淀物则说明气缸油( )。ATBN过低BTBN过高C注油量过多D气缸氧化变质C18. 优质气缸油应具有良好的( )。A液体动压润滑性能B液体静压润滑性能C边界润滑性能D半液体润滑性能A19. 柴油机运转中气缸套的最适宜注油率应根据下述因素决定( )。.推荐最佳注油率 .活塞环状态 .缸套磨损率 .柴油机拆检周期 .扫气箱污染情况 .柴油机转速ABCDC20. 当气缸套注油率过大时发生的不良后果是(

45、)。.活塞顶及环带区沉积物增多 .缸套表面干燥 .活塞环黏着 .气口部分堵塞 .扫气箱着火 .活塞环表面光亮ABCDC21. 良好的气缸油应具有的性能指标是( )。.边界润滑条件下减磨性 .适当的黏度 .足够的总碱值 .一定的酸性 .优良的热氧化安定性 .黏度指数越低越好ABCDD22. 判断气缸油使用量是否合适的依据是( )。A气缸油日消耗量B注油器油量控制机构设定的位置C单位时间的气缸油耗量D注油率第四节 气缸注油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15题考点 1:气缸注油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15题 气缸注油的主要设备是注油器和注油接头。 气缸注油器由多个柱塞式油泵单元组成,其驱动方式有机

46、械式和液压式两种。机械式由凸轮轴或其他运动部件带动,其结构简单可靠,使用广泛。液压式使用较少,但用于Sulzer RLB和RTA型柴油机,注油器由液压马达驱动,而由负荷指示轴控制。 注油器注油量的调节方式有“随转速调节(等速率调节)”与“随负荷调节”两种。前者注油量与柴油机转速成正比,后者注油量随负荷变化而自动调节。由于后者可改善随转速调节在低负荷运转时注油量过大的弊病,因而新机型多采用,如Sulzer RTA型机注油方式。 气缸注油润滑有脉动式和蓄压式两种。 在脉动式注油方式中,注油器中柱塞泵的柱塞在加压行程中向气缸注油器接头压送滑油。为了保证活塞上行通过注油点时能定时供油,柱塞与活塞的运动

47、是相对应的。而实际上,滑油只有当气缸内压力低于注油器出口管内压力时,注油接头处的止回阀才开启向气缸内注油。 蓄压式注油方式中,柱塞泵出口的油进入各注油接头处的蓄压器内,在该压力与气缸内压力差作用下自动注入气缸。A1.现代大型超长行程柴油机气缸油注油孔的位置大多采用( )。A高位注油孔B中位注油孔C低位注油孔D气口附近D2. 通常,四冲程柴油机的气缸油注油孔位大多位于( )。A缸套上部B缸套中部C缸套中上部D缸套下部B3. 目前使用的船用大型二冲程柴油机的气缸注油时刻通常是( )。A活塞上行则注油孔位于第一、第二环之间时向缸内注油B缸内压力低于注油压力时向缸内注油C活塞下行当注油孔位于第一、第二

48、环之间时向缸内注油D缸内压力高于注油压力时向缸内注油C4. 气缸注油量随转速而调节的主要缺点是( )。A气缸油注油器传动机构复杂B低转速工作时注油量过小C低负荷运转时注油量过大D低转速运转时注油量不稳定B5. 气缸注油量随负荷调节的主要优点是( )。A气缸注油器传动机构简单易控B降低低负荷运转时气缸油耗量C防止低负荷运转时缸套润滑不良D防止高负荷时气缸注油量过多B6. 当前,船用大型二冲程柴油机使用的气缸注油器的工作特点是( )。A注油量可调,注油定时可调B注油量可调,注油定时不可调C注油量、注油定时均不可调D注油量可调,注油定时任意C7. 根据目前大型柴油机所用气缸注油器的工作特点,短活塞柴

49、油机在曲轴一转中注油器向缸内的注油时刻是( )。.活塞在压缩行程中期 .活塞在膨胀行程中期 .活塞上止点附近 .活塞下止点附近ABCDD8. 通常,长裙活塞柴油机在曲轴一转中,气缸注油器向缸内注油的时刻是( )。A活塞在上止点附近B活塞在压缩行程中期C活塞在膨胀行程中期D活塞在下止点附近B9. 当前新型超长行程柴油机均采用独立气缸润滑系统,其气缸滑油量的变化规律是( )。A随转速下降而降低注油量B随负荷降低而减小注油量C随负荷降低而增大注油量D随转速下降而增加注油量B10. 当前新型超长行程柴油机均采用随负荷调节式气缸注油器,当负荷降低时该注油器的注油量变化是( )。A为保证可靠润滑而加大注油量B为减少气缸油耗量而减小注油量C按其柴油机转速变化量降低注油量D随机型不同而异A11. B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