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36卷 第 4期 20107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Jof Xuzhou Normal Uni(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36, No4Jul, 2010收稿日期 2010-03-06作者简介 吴迪 , 男 , 江苏徐州人 , 徐州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 ,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关于布鲁贝克 高等教育哲学 的审视与思考吴迪(北京大学 教育学院 , 北京 100871关键词 高等教育哲学 ; 布鲁贝克 ; 中国高等教育哲学 摘要 布鲁贝克的 高等教育哲学 是西方第一部以高等教育哲学为书名的专著 , 在我国高等教育
2、学术界享有盛誉 。 该书最值得称道的是其巧妙地找到了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 高深学问 , 提出了著名的两 派高等教育哲学的分野 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和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 , 采用了以实践为导向的研究 方法 。 但是该书并没有提供一个完整的高等教育哲学体系 , 而且将高深学问作为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也不是 十分准确 , 对于我国的高等教育实际并不完全适用 。 高等教育哲学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 , 其功能除了 解释高等教育现象以外 , 更应当揭示高等教育规律 , 指导高等教育实践 。 我国的高等教育哲学既要重视布鲁 贝克 高等教育哲学 的启示 , 更多地关注高等教育的现实问题 , 又要走出布鲁贝克
3、 高等教育哲学 的误区 , 更多地关注人 。中图分类号 G400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6425(2010 04-0134-05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学家约翰 ·S ·布鲁贝克 (John Seiler Brubacher (18981988 的 高等教育哲学 (On the Philosophy of Higher Education “ 是西方第一部以高等教育哲学为书名的专著 ,是作者从事高等教育工作五十余年的经验总结 , 也是作者对高等教育的许多问题进行哲学思考的结晶 ” 1。 该书从美国高等教育的实际问题出发 ,以 “ 高深学问 ” 为逻辑起点 , 以两派相
4、互对立 的高等教育哲学长期的冲突和此消彼长的演进过程为主线统览各家之言 , 深刻分析了高等教育最 为关键且又彼此相互关联的若干基本问题 , 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完整 、丰满的分析高等教育的框架 。 一 、 布鲁贝克 高等教育哲学 的贡献布鲁贝克的 高等教育哲学 自 1987年被译 为中文以来 , 在我国高等教育学术界受到了高度的重视 。 一方面反映在该书的引用率上 , 笔者以 “ 参考文献 ” 为检索项 , 以 “ 高等教育哲学 ” 和 “ 布 鲁贝克 ” 为检索词 ,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 索 ,1988年至今引用该书的文章达 2550篇 ; 另一 方面反映在针对该书的评论 、 比较 、 体
5、会 、 反思 、 启 示的文章大量涌现 , 笔者以 “ 篇名 ” 为检索项 , 以“ 高等教育哲学 ” 为检索词和以 “ 主题 ” 为检索项 , 以 “ 布鲁贝克 ” 为检索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进行高级检索 ,1994年至今共有相关文章 94篇 。 这些文章的作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各自的 理解对该书进行了解读和诠释 , 见仁见智 , 极大地 丰富了人们对该书的认识与理解 。 笔者认为布鲁 贝克的 高等教育哲学 最值得称道的贡献主要 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巧妙地找到了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 高深学问 。 布鲁贝克认为 :“ 高等教育与中等 、 初 等教育的主要差别在于教材的不同 :高等教育研究
6、高深的学问 。 在某种意义上 , 所谓 高深 只是 程度不同 。 但在另一种意义上 ,这种程度在教育 体系的上层是如此突出 ,以致使它成为一种不同 的性质 。 ” 2该书以高深学问为原点 , 推导出高等 教育的八个基本问题 :由高深学问是应当被关在象牙塔中以防被曲解 , 还是应当放到市场和政治 竞争场中去锤炼 , 分析概括出两种截然不同的高等教育哲学 认识论的和政治论的 ; 由学术活 动是否应当由掌握高深学问的专家予以控制 ,导 出学术自治的问题 ; 由为了高深学问的发展 , 是否 应当保持完全价值自由的客观性和理智上的独立性 , 导出学术自由的问题 ; 由并不是每个人都具有 掌握高深学问的才
7、能 , 导出高等教育为谁服务的 问题 ; 由学生学习高深学问是以知识本身为目的 还是以为工作准备为目的 , 导出普通教育与专业 教育的问题 ; 由高深学问如何教授和承载高深学 问的教材如何选择 , 导出教学与课程的问题 ; 由 “ 高深学问处于社会公众的视野之外 ” , “ 公众就 难以评判学者是否在诚恳公正地对待公众的利 益 ” 3, 导出治学道德的问题 ; 由对高深学问的探 索具有宗教的内涵 , 导出庇护高深学问的大学在 世俗社会中扮演教会角色的问题 。 其逻辑严密 , 有很强的说服力 。二是提出了著名的两派高等教育哲学的分 野 。 布鲁贝克认为 , 20世纪存在着两种主要的高 等教育哲学
8、 , 一种是认识论的 , 另一种是政治论 的 。 这两种教育哲学都以探究高深学问为基础 , 但是探究的目的和方式不同 , 前者认为探究高深 学问的目的是知识本身 , 追求的是真理 , 探究的方 式是完全摆脱价值的影响 , 认为学术与现实之间 有着明显的界限 , 高等教育合法地位的获得依靠 的是高深学问自身的规律 , 所采用的学术标准是 真理的客观性 ; 后者认为探究高深学问的目的是 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 , 追求的是权力 , 探究高深学 问时必须考虑价值问题 , 认为学术与现实之间是 紧密相联的 , 高等教育合法地位的获得依靠的是 服务社会 , 所采用的学术标准是社会的需要 。 布 鲁贝克借此分
9、析了美国的高等教育 , 认为自美国 建国起 “ 高等教育的两种哲学 认识论的和政 治论的 交替地在美国的高等学府中占据统治 地位 ” 4, 自 19世纪末开始 , 这两种教育哲学就 并驾齐驱 , 但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占据压倒性的 优势 。 它们的冲突始终贯穿于书中的各个章节 。 不过布鲁贝克认为 , 这两种教育哲学是可以调和 的 , “ 使高等教育哲学的政治论和认识论之间达 到最有效的和谐 ” 的方法是把思维和行动结合起 来 , “ 现实主义的认识论必须用实用主义的认识 论作补充 ” 5。 布鲁贝克提出的两种高等教育哲 学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较强的普适性 , 各种高等 教育哲学和各类关于高等教育
10、的观点基本上都可 以纳入到这个分析框架之中 。三是以实践为导向的研究方法 。“ 当我们打 开布鲁贝克的 高等教育哲学 时 , 会立即感受到 一种浓浓的实践性 。 ” 6该书开篇即以 20世纪 60年代和 7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 、 批评与 挑战入手 , 当美国高等教育已成为学术界 “ 大为 不满 ” 的 “ 冬天 ” , 当 “ 社会和职业界已经对高等教 育的可靠性产生了怀疑 ” , 甚至有人认为美国高 等教育出现了 “ 本体危机 ” 和 “ 合法性危机 ” 的时 候 , 布鲁贝克认为 “ 需要对高等教育的一些基本 概念作一次痛苦的重新评估 ” , 并精辟地指出 :“ 教育实践中矛盾错
11、综复杂之时 , 就是检验这些 实践的理论基础之日 ” 7, 而且认为高等教育哲 学 “ 不可能从哲学界的现实主义 、 理想主义 、 实用 主义或存在主义这些流派中演绎出来 ” , 而是要 “ 从高等教育实践中的矛盾和未定论的问题出 发 ” 8, 并且在书中多次强调 “ 是经验而不是逻 辑 ” 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 这是一种由下而上 的 、 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 、 以实践为导向的研究方 法 , 对于一向注重体系建构的我国高等教育哲学 的研究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启示和思路的拓展 。二 、 布鲁贝克 高等教育哲学 的局限性近年来 , 国内对布鲁贝克 高等教育哲学 质 疑的声音逐渐多了起来 , 这一方
12、面说明我国高等 教育哲学研究的自醒 , “ 开始对经典著作进行求 真性的论证与批判性的反思 ” 9; 另一方面也说 明经典著作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和不足 。 笔 者认为 , 该书最值得推敲和商榷的主要有以下三 个方面 :一是 高等教育哲学 是不是一个完整的高 等教育哲学体系 。 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有分歧 的 。 译者王承绪先生的解读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 认为该书 “ 提出了一个完整的高等教育哲学体 系 ” 10, 这是 “ 今天我国高等教育学界的主流判 断 ” 11。 然而 , 也有研究者对此提出了质疑 , 如有 的认为该书是为论说高等教育哲学提供一个基本 的叙述框架 , 而非旨在表达作者本
13、人的高等教育 哲学思想 , 在这样一个叙述框架中 “ 能够基本框 定高等教育的问题域 , 能够用来梳理高等教育发 展史上所出现的理论流派和实践走向 ” 12; 有的 认为尽管 高等教育哲学 是体系化的著作 , 但 是 , “ 高等教育哲学 作为教育哲学性质的著作 , 或者说作为 一个完整的高等教育哲学体系 的 著作就值得推敲 ” , 它 “ 并不是 一个完整的高等 教育哲学体系 式的著作 ” 13等等 。笔者认为 , 布鲁贝克并没有为我们提供一个 完整的高等教育哲学体系 。 实际上 , 布鲁贝克的 本意并非要构建自己的哲学体系 , 而是要对高等 教育的现实矛盾和问题进行哲学思考 , 对众多的
14、哲学流派进行整合 。 这些意图在该书中已经表述 531得非常清楚 :“ 触及高等教育本质的价值观念的 冲 突 明 确 地 要 求 对 此 类 问 题 作 出 哲 学 性 的 解 决 这就是说 , 要求通过更为根本性的理论思 考来澄清问题 , 平衡问题的正反两个方面 ” 14; “ 今天 , 我 们 的 高 等 教 育 哲 学 流 派 已 经 太 多 了 现在 , 我们缺乏的是把高等教育哲学作为一 个整体来处理 本书试图建立一个参照框架 , 并且试图像音乐家在一个主题上作出变奏曲那样 对各种哲学流派 , 甚至对一些不可调和的哲学流 派作出处理 ” 15; “ 在准备像处理同一主题的变奏 那样对待
15、日益增多的高等教育哲学流派时 , 我并 不打算为所有的学术机构提出一种共同的哲学 。 在这里 , 关键的哲学问题并不是寻求各种答 案的共 同 基 点 , 而 是 寻 求 各 种 问 题 的 共 同 基 点 。 ” 16因此 , 与其说布鲁贝克给了我们一个完整 的高等教育哲学体系 , 不如说给了我们一个思考 和分析高等教育问题的方法和框架 ; 与其说布鲁 贝克是在构建自己的高等教育哲学体系 , 不如说 是在自己的分析框架中对众多哲学观点进行归类 和评说 。 从我国学术研究的风格与习惯的角度 看 , 可以将其视为一种不足 , 但是 , 这似乎是我们 强加给这部著作的 。二是以高深学问作为高等教育的
16、逻辑起点是 否准确 。 虽然如上文所述 , 以高深学问为逻辑起 点 , 提出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和政治论的高等 教育哲学是布鲁贝克的重要贡献 , 而且以之贯穿 全书 , 分析合理 、 逻辑严密 , 且能自圆其说 , 但是却 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无视人的存在 。 从本体论 的角度看 , 教育的第一意义存在是人 , 人是第一位 的 。 如果说高深学问是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 , 我 们就会进一步追问高深学问的基点是什么 ? 显然 是人 , 没有人就不可能有高深学问 。 这样看来 , 高 深学问并非高等教育的本原 。 而以探究高深学问 为基础的两种高等教育哲学存在同样的问题 。 认 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关注
17、的是高深知识本身 , 政 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关注的是高深学问对国家的 作用 , 在这里是看不到人的 , 人去了哪里呢 ? 人在 这里沦为了探究知识和服务国家的工具和奴仆 , 而 与 这 两 种 哲 学 相 关 联 的 高 等 教 育 的 两 大 职 能 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被误当作了高等教育 的本体意义上的存在了 。 甚至有人认为从这两种 哲学出发会带来严重的危害 , “ 人们很容易找到 社会本位 、 官本位以及学术殖民主义 、 沙文主义的 可靠哲学依据 ” 17。三是从我国的高等教育实际和读者的角度来 看 , 一方面 , 该书是根植于美国本土的完全美国式 的高等教育哲学 , 虽然从目前世界高等
18、教育面临 着许多共同问题的角度看 , 布鲁贝克的 高等教 育哲学 具有较强的普适性 , 但是各国高等教育 又均有其独特的问题 , 若完全套用 , 很容易导致理 论和实践上的混乱 。 另一方面 , 高等教育哲学 中作者的观点经常被淹没在大量引述的他人的观 点之中 , 对于不太熟悉西方高等教育研究的话语 系统和学术传承的中国读者而言 , 若想全面 、 准 确 、 深入地理解和把握这部著作是非常困难的 , 极 易造成误读和误解 。三 、 进一步思考的几个问题(一 何为高等教育哲学与我国的学术著作不同的是 , 布鲁贝克的著 作并未从高等教育哲学的概念入手 , 通篇也没有 告诉我们什么是高等教育哲学 。
19、 依据笔者对该书 文本的理解 , 布鲁贝克将高等教育哲学看作是对 “ 高等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 ” 的 “ 重新评估 ” , “ 教 育实践中矛盾 ” 的 “ 理论基础 ” , 高等教育获得其 “ 合法地位 ” 的 “ 本质的价值观念 ” , 以及对这些 “ 本质的价值观念 ” 的 “ 根本性的理论思考 ” 18。 这些散落在字里行间的词句并没有明确的指向 , 而且笔者的理解是否准确 , 也存在很大的疑问 。 有人认为 :“ 虽然布鲁贝克没有给高等教育哲学 下一个严格意义上学科性的定义 , 或按照我们认 定的一般的哲学体系去探索问题 , 但这不是一个 失误和缺憾 , 而恰恰相反 , 这正反映了本
20、书的 特色 , 也反映了西方在科学研究方面与我们的差 异 。 ” 19刚开始笔者认为 , 既然我们有自己的一套学 术话语系统 , 在这个系统中明确高等教育哲学的 概念可能更为妥当 。 可是 , 当笔者参阅相关文献 后却发现 , 要想搞清楚什么是高等教育哲学是一 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 有人说 , 想难倒一位哲学 家很容易 , 不需要很前沿的问题 , 只要问他 什么 是哲学 。 对这个问题 , 一百个哲学家可能有一 百个答案 。 同样 , 什么是教育哲学 也是教育领 域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 。 ” 20笔者认为高等教育 哲学的情况也是如此 。 我们当然可以说高等教育 哲学就是运用哲学的方法研究高等
21、教育 , 或者是 一种面向高等教育的理论体系 , 或者是高等教育 理论和方法的最高概括 , 亦或 “ 是人们对高等教 育根本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 21。 如果到此为止 , 好像并没有解除笔者的疑惑 , 倒是一些学者的深631入分析对笔者有很大的启发 。 如借用马凤岐对教 育哲学的分析 22, 从高等教育哲学的不同用法上 看 , 它可以是高等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 是一个 完整的 、 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知识体系 , 也可以是个 人或教育机构对高等教育的基本看法 , 它存在于 人们的教育行为中 , 存在于具体的实践中 ; 从不同 的出发点上看 , 一种是 “ 从哲学的角度出发阐述 高等教育问题 ”
22、 , 这样 “ 能发挥哲学原有的逻辑体 系的优势 , 从而阐发出较为严密完整的高等教育 哲学体系 ” , 另一种是从高等教育的 “ 基本问题出 发来作哲学分析 ” , “ 检验高等教育实践的理论基 础 ” 23; 从构建学科的角度看 , 借用教育哲学的体 系 24, 高等教育哲学包括高等教育本体论 (过程 与本质 , 起源与历史 , 主体与客体 , 目的 , 结构 , 制 度 , 制约条件等 、 高等教育价值论 (人才学价值 , 政治学价值 , 经济学价值 , 文化学价值 , 科技价值 , 社会学价值等 和高等教育方法论 (实践的一般 原则 、 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 , 管理的一般原则 、 基
23、本程序和一般方法 , 研究的一般原则 、 基本程序和 一般方法等 ; 从高等教育哲学内容来看 , 它包括 “ WHAT 高等教育的本质哲学 ” 、 “ WHY 高等教育的功能哲学 ” 和 “ HOW 高等教育的 主体行为哲学 ” 三个方面 25等等 。 这样的借用和 引用似乎仍然没有给出高等教育哲学的明确概 念 , 但是却加深了笔者对高等教育哲学的认识 , 至 少开阔了分析和理解高等教育哲学概念的思路 , 或者说 , 明确了当我们谈论高等教育哲学时要弄 清是在哪一个层面上进行的 。(二 为什么要研究高等教育哲学我们研究高等教育哲学的目的是什么 ? 是构 建学科吗 ? 如果是 , 那么构建学科的
24、目的又是什 么 ? 高等教育哲学的功能是什么 ? 是解释高等教 育现象吗 ? 如果是 , 这样做足够吗 ? 依据笔者对 布鲁贝克的 高等教育哲学 的理解 , 作者更多的 是运用其构建的框架 , 综合各家之言 , 采取中庸之 道 , 对美国高等教育面临问题的实然状态进行解 释 。 笔者认为 , 这样是不够的 , 哲学除了解释世界 的功能外 , 它更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 , 这 是辩证唯物主义一贯坚持的观点 。 同样 , 高等教 育哲学除了解释高等教育现象外 , 还要揭示高等 教育的规律 , 指导高等教育实践 , 解决高等教育问 题 , 建构高等教育的应然状态 , 并为从高等教育的 实然状态
25、走向应然状态提供思想和方法的指导 。 周光迅先生从文化的角度将高等教育哲学的功能 界定为 :“ 重塑大学理念 , 提炼时代精神 , 引导文 明走向 ” 26, 这对我们理解高等教育哲学的功能 是大有启发的 。(三 我国高等教育哲学研究该往何处去 我国的高等教育哲学研究才刚刚起步 , 路该 怎样走 , 应该走向何处呢 ? 直接将教育哲学拿来 行吗 ? 恐怕是不行的 , 因为从高等教育哲学与教 育哲学的关系看 , 二者在根本性质上虽然是一致 的 , 但高等教育哲学又具有不同于教育哲学的某 些特点 :“ (1 高等教育哲学 不再作关于儿童成 长的形而上学假设 , 而是极力反思高等教育与社 会实践之间
26、的某些新型关系 。 (2 高等教育 更加贴近社会实践 。 (3 高等教育哲学有自 己的表现形式 。 高等教育哲学有属于自己的 理 念 ; 高等教育哲学的 范式 不同于教育哲学的 流派 ; 高等教育哲学的 问题 亦超出了教育哲 学问题的范围 ” 27。 那么直接将布鲁贝克的高等 教育哲学拿来行吗 ? 恐怕也是不行的 , 已经有很 多学者对我国高等教育哲学陷入了对作为鼻祖的 布鲁贝克学说的研究传统和路径依赖进行了批 评 。 因此 , 我国的高等教育哲学还是要走自己的 路 , 到自己应该也能够去的地方去 。一是要高度重视布鲁贝克给我们的启示 , 更 多地关注高等教育的现实问题 。 要跳出上位学 科
27、教育哲学的思维定式 , 从 “ 学科情结 ” 中走 出来 , 以实践为导向 , 以问题为核心 , 毕竟 “ 高等 教育哲学最终价值指向是高等教育的实践 ” 28。 当然 , 这并不是说学科建设不重要 , 完整的学科体 系自然有它的价值 , 但指向高等教育问题的高等 教育哲学研究具有更大的价值 , 也是目前我们所 缺少的 。 那么 , 我国的高等教育哲学应该关注什 么问题呢 ? 是布鲁贝克提出的八个问题吗 ? 可以 是 , 也可以不是 。 即便是 , 也应当注意 “ 桔生淮南 则为桔 , 桔生淮北则为枳 ” , 同样的问题在不同国 家也会有不同的含义 , 因此 , 要始终记住阿什比的 话 :“
28、任 何 类 型 的 大 学 都 是 遗 传 与 环 境 的 产 物 ” 29。 我们的高等教育哲学只有立足本土 , 关 注自己的现实问题 , 才能走出自己的道路 。 不过 以实践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哲学并不是对高等教育 问题思考的大杂烩 , 也要像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 哲学一样有自己的体系 , 要在一定的目的统领下 , 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最根本 、 最关键的问题进行梳 理 , 并作哲学的审视与研究 。二是要走出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的误区 , 更多地关注人 。“ 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对人的 关怀和塑造 , 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 30, “ 要想 731真正实现高等教育的理想 , 就必须回归于人的本
29、身 把 人 的 发 展 作 为 根 本 的 出 发 点 和 归 宿 ” 31。 高等教育哲学自然不能目中无人 , 成为 遗忘生命的无 “ 人 ” 之学 。 张楚廷先生的 高等教 育哲学 在这方面开了先河 , 做了示范 。 这里需 要说明和强调的是 , 我们的高等教育哲学所要关 注的人不是抽象的人 , 而是马克思所说的 “ 现实 的人 ” , 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 , 在一定的社会关 系中实践着的人 。 因此 , 我们不能撇开现实 , 抽象 地谈人的完善 , 而是要 “ 从人的解放 、 自由 、 全面 发展的高度探讨教育的价值目的 , 以唯物史观为 理论支撑 , 探讨社会环境与人的成长之间的辩证
30、 关系 ” 32。参 考 文 献 12345781014151618美 约翰 ·S ·布鲁贝克 : 高等教育哲学 , 王承绪等译 , 浙江教育出版社 , 2001年版 , 译者前言 、 第 2、 120、 1516、 24、 2、 10页 、 译者前言 、 第 5、 9、 11、 24页 。619卢晓中 : 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观评析 , 现代教育 论丛 , 2000年第 2期 。923贺武华 : 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研究的自醒 , 江苏高教 , 2008年第 1期 。11赵军 : 高等教育哲学 :诠释与再诠释 , 高等教育研究 , 2009年第 6期 。12张东海 : 高等
31、教育哲学 是本什么书 ? , 高教探索 , 2008年第 2期 。13赵军 : 高等教育哲学 的补白与旁释 兼谈教育哲学体系 的建构 , 现代教育科学 , 2005年第 9期 。17李福华 : 高等教育哲学基础新探 兼评布鲁贝克高等教 育哲学基础观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3年第 4期 。2022马凤岐 : 什么是教育哲学 , 教育理论与实践 , 2008年第 4期 。 2125别敦荣 : 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哲学探析 , 教育发展研 究 , 1995年第 3期 。24田玉敏 : 当代教育哲学 ,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1991年 版 , 第 810页 。26周光迅 :
32、高等教育哲学的基本功能 , 高等教育研究 , 2002年第 5期 。27展立新 : 高等教育哲学 :理念 、 范式和问题 , 广西社会科 学 , 2004年第 11期 。28赵军 : 高等教育哲学建构的方法论思考 再读 高等教育 现代化的反思与建构 , 煤炭高等教育 , 2005年第 4期 。 29英 阿什比 : 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 , 滕大春 、 滕大生 译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1983年版 , 第 7页 。30郭芳芳 : 高等教育哲学应走向人 对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 学观的质疑 ,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年 第 4期 。31鲍宇科 : 论个人 类本位教育观的建立
33、 关于高等教育的 哲学思考 , 辽宁教育研究 , 2006年第 3期 。32漆明春 : 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研究探析 , 理论月刊 , 2008年第 9期 。On the Philosophy of Higher Education writtenby Brubacher Examining and ThinkingWU Di(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 Peking University , Beijing 100871, China Key Words :philosophy of higher education ; John Seiler Brubacher ; philosophy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Abstract :On the Philosophy of Higher Education written by John Seiler Brubacher is the first book named Philosophy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West , and it has won high reputation in academia of higher educ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第7章《2 比热容》
-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2.1光的反射平面镜(第1课时)
- 一年级竖式专项练习题(A4直接打印)-一年级竖式测试
- 导烟车司机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 2024年济宁办理客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和答案
- 算法设计与分析 课件 5.5.2-动态规划应用-矩阵连乘-动态规划求解
- 2024年湖北客运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和答案解析
- 2024年沈阳客运资格证培训考试题2024年
- 2024年吉林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考试
- 2024年郑州客运资格证模拟考试题库下载
-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方案课件(112张)
- 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督导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青山不老》教学课件
- 天津2024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空港医院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 一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
- 校园火灾防火教育
-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大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交警集群调度指挥系统方案资料
-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任务三:新闻写作 课件
- 中国法律史-第三次平时作业-国开-参考资料
- 便利店带烟证转让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