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国传统节日_第1页
谈谈中国传统节日_第2页
谈谈中国传统节日_第3页
谈谈中国传统节日_第4页
谈谈中国传统节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谈谈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沉淀了千百年的传统文化。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都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还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自2013年起,国家法定节假日中,有除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五个传统节日。由于中国的社会发展以及西方文化的渗透,我们都慢慢淡忘了传统节日,过年越来越没年味,过节也少了一些气氛。却热衷于过西方的节日,如母亲节、情人节、圣诞节等等。虽然我们还会有过春节、元宵、中秋、清明、端午等比较重要的传统节日,但还有不少传统节日已经开始

2、慢慢淡出我们的视野,只有少数民族地区和农村地区还保留得比较好。下面本人想谈谈一些离年轻人有点远去的传统节日。一、 人胜节由来: “人胜节”也称作“人日”、“人庆节”、“人七日”等,时间是正月初七。相传女娲创世的第七日造了人,所以这一天便是人类的生日。汉朝的时候开始有人日节,魏晋后开始重视。唐代以后就更加重视这个节日了。如果正月初七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着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习俗: 到了人胜节那天,古代人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其实是一种头饰。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祭祖进香的人会选购泥泥狗这种泥质玩具。其实泥泥狗是生育信仰的产物,形状各异。它的用

3、途一个是供求育巫术时挂在泥娃娃上用。还有便是赠送给沿途的小孩和带回家给小孩玩乐。如今,出产这种泥泥狗的都集中在河南省淮阳县城东的十二个村庄内。南方一些地区,特别是南洋一带的人们有在人日节“捞鱼生”的习俗,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起身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发啊!”,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还有些地区会在节日那天补天饼。这是一种用面糊烙的煎饼或硬面的蒸饼。把补天饼抛到房顶,象征女娲补天,同时还往地上、井里扔,称为“补地”,然后全家才能吃补天饼。 捞鱼生 泥泥狗食俗: 在人日这天,七宝羹是人们常食用的。以此来取吉兆,也有说吃七宝

4、羹可以去邪气、治百病。客家人会用芹菜、葱、蒜、芫茜、韭菜加上鱼、肉来做成羹。在过去的江门、新会、鹤山、开平等地的人们在节日当天会做“人日菜”,也称“吃盆菜”。据了解,广东五邑地区的人们,在正月初七早上,家家户户都会用煎堆、炒米、芥菜、番蕃薯、芋头等混在一起煮,老老少少都要吃上几口,以祈求一年人口平安,丰衣足食。除此外,民间还有吃春饼卷、“盒子菜”,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的食俗。 春饼卷 七宝羹二、 花朝节由来: 花朝节,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由于各地的气候不同,此节日的具体日期也不同。有农历二月初二举行,也有

5、二月十二、二月十五举行花朝节的。花朝节在唐宋时期流传较广,多有赏花、饮酒等活动。武汉市新洲区旧街花朝节,起源于南宋淳熙年间,迄今已有八百余年历史,是鄂东一带最大的民间赶集大会,每年吸引五省二十余县市数十万余人,是中国最具代表的民俗节日之一,亦是新洲区最著名的旅游节日,已被列为湖北省、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习俗: 在花朝节那天,很多人会祝神庙会。不少农人在花神庙里设供,以祝神禧。有的地方还要演戏娱乐。当天夜晚,有举各种形状的“花神灯”,在花神庙附近巡游。各地还有在当天种花挑菜(即摘野菜)的习俗。农家会在花朝吉日摊晒各类种子,据说是要凑齐“百样种子”,以祈丰收。还有赏红。即家家户户剪红绸条挂在花木

6、上,为花祝寿。 赏红 武汉旧街花朝节食俗: 在唐朝武则天时期,有蒸百花糕的食俗。饮百花酒。百花酒是江苏镇江的特产,民间歌赞此酒:“酒香好似花上露,色泽犹如洞中春。” 百花糕 百花酒三、 上巳节由来: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也叫女儿节。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据记载,上巳节是古代举行“拔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在春秋时期已流行。这天,人们把荠菜花铺在灶上以及坐、睡之处,认为可除蚂蚁等虫害;把荠菜花、桐花藏在毛衣、羽衣内,认为衣服可以不蛀;妇女把荠菜花戴在头上,认为可以不犯头痛病,晚上睡得特别香甜。城乡人民还登山踏青。习俗: 祭祀高禖。高禖是掌管婚姻与生育的神

7、。所以,从这种意义上,上巳节也是求偶节、求育节。 在节日当天,还会有临水浮卵、水上浮枣和曲水流觞三种活动。其实就是把煮熟的鸡蛋、枣、乘了酒的酒杯放在河水中,任其漂浮,谁捡到谁就吃。临水浮卵是最为古老的,后面两种是从它演变来的。 上巳节还有祓禊、修禊或沐浴活动。古时沐浴是为了去灾以治疗妇女的不育症。 其实上巳节还被认为是西王母的蟠桃会之日。以前其他地方有祭其他神求子的风俗。厦门有石狮会,成都有抛童子会等等。如今,这些习俗已渐渐被淘汰了,但各地还有类似的风俗。 曲水流觞 汉服女孩进行“祓禊”仪式食俗: 地米菜煮鸡蛋。地米菜就是荠菜。民间有“三月三,荠菜赛灵丹”的说法,因为它有凉血、止血的功能,所以

8、,在上巳节这天把新鲜荠菜配上姜片、红枣、枫球等中草药与鸡蛋一起煮,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若与青壳鸭蛋煮,可达到祛风败毒的食疗效果。四、 寒食节由来: 寒食节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节前一二日。它源于周朝的禁火节,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忠臣义士介子推,便演变成了寒食节。在当天要禁烟火,只吃冷食。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现在,很多地区把寒食节与清明节等同了起来,在同一天过。习俗: 禁烟冷食。也就是在那一天,每家都禁止生火,都吃冷食。山西的寒食节过得最隆重,山西介休绵山被誉为“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其民间禁火寒食的习俗多为一天,只有

9、少数地方仍然习惯禁火三天。晋南地区民间习惯吃凉粉、凉面、凉糕等等。晋北地区习惯以炒奇(即将糕面或白面蒸熟后切成骰子般大小的方块,晒干后用土炒黄)作为寒食日的食品。一些山区这一天全家吃炒面。在当天人们会以家庭或家族的形式去先祖坟地祭拜、挂纸钱。然后将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结束之后,人们便会去踏青。 古人会在寒食节那天插柳以怀念介子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安徽、江苏等地还盛行戴芥花、佩麦叶来代替柳枝。故民间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 古代宫廷里的女子会在寒食节玩秋千。唐朝时,皇上会下旨在当天举行踢蹴球。而文人们在祭祖思亲之时或感慨万分,也会诗兴

10、大发,咏诗者甚多。此外,寒食节时期还有赐宴、赏花、斗鸡、镂鸡子、牵钩(拔河)、钻木取火、放风筝、斗百草、抛堶(瓦石器玩物)等许多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 踢蹴鞠 插柳条食俗: 山西的传统食品子推蒸饼,相传是寒食节流传下来的一种熟食,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具有松软、香绵、层多、味美等特点。 青团是很受欢迎的寒食节食品。这种糯米团子色泽青翠可爱,馅料多是豆沙和枣泥,还带有芦叶的清香。 古书还记载了“青精饭”这一寒食节食品。它又称乌米饭,是江苏的点心。用糯米染乌饭树法之汁煮成的饭,颜色乌青。寒食清明染青饭的习俗在南方较为流行。 在古时盛行的寒食粥里,桃花粥可谓是最令人青睐的。此外,还有

11、杨花粥、梅花粥、大麦粥等。 宋朝时的寒食节,除了街市上所卖的稠饧、麦糕、乳酪、乳饼等现成的食品之外,百姓家中也会自制一种燕子形的传统面食,称为“枣锢飞燕”,用柳条串起,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是用来祭拜介子推的祭品。到了明朝,除了用作祭品,人们还会留下一部分,到立夏的时候,用油煎给家中的孩子们吃,据说吃了以后可以防蛀夏。 青团 枣锢飞燕五、天贶节由来: 在长江流域有一句“六月六,晒红绿”的谚语,其实是指在农历六月初六,每家把衣物拿出来晒防虫蛀的日子,称为天贶(kuàng)节。这个节日的起源很多,笔者取其中一个。相传这个习俗源于唐朝,玄奘取回西经,过海时经文被海水浸湿,便在六月六那天

12、把经文拿出来晒干。此后,六月六变为吉利之日。习俗: 这个节日是源于晒衣物,那么到后来便扩大了范围。寺庙、道观、百姓家里会把衣物、器具、书籍拿出来晒。妇女在此日多“沐发”,即洗头,据说这天洗头可保一年头发不油腻。 农历六月六,也是姑姑节。在这天,妇女们会回娘家探亲。这时,小孩也要跟着去外婆家,回来时前额上会印有避邪求福的红印。河南妇女回娘家时要包饺子敬祖先。 求平安。人们在当天求平安的方式,一是给象征吉祥的大象洗澡,也洗其他的家畜。另一种是施巫术扫除阴雨天气,或者是剪纸人挂在门的左边,称为“扫晴娘”。 人们在那天还会驱虫,因为农历六月六是民间的虫王节,特别是蝗虫。为了农业的收成,人们一方面会大肆

13、捕捉消灭蝗虫,一方面又去祭祀虫主神。 少数民族的天贶节也是丰富多彩的。布依族会举办双人舞狮、对歌会。瑶族要撒石灰、放响炮、贴对子过“半年”。苗族会举行赶歌节。土族举行“花儿节”,大家身着盛装去相互赛歌。 佛寺晒书日 布依族对歌会食俗: 山东西南地区有给六十六岁老人在该年的六月六日过生日的习惯。江苏淮安一代在那天有吃炒面的习俗。江苏的东台县则有吃一种用面、糖、油制成的糕屑的习俗。 浙江义乌的村民有吃六月麦饼的习惯。这种饼有松、软、硬多种吃法。 河南郑州民间则有吃焦薄饼的习俗。这种薄饼后来发展成可炸可烙,炸的叫炸麻燕儿。 江苏糕屑 淮安炒面六、 中元节由来: 中元节俗称鬼节。古代以正月第一次月圆为

14、上元,岁中的七月的第一次月圆成为中元,十月十五则为下元。中元节还称为盂兰盆节。民间各地有在农历七月十五日过中元节,也有的在七月十四日。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是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习俗: 中元节这天,人们会在门前摆设祭品,屋檐下挂纸灯给鬼魂照明。较为隆重者,甚至请来僧、道诵经作法超度亡魂。这种普度通常以寺庙为中心,附近居民将祭品拿到寺庙来祭拜。 放河灯。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

15、魂野鬼。今天的放河灯,已经成为欢乐的活动项目了。 祭祖烧包。民间相信祖先会在这个阳气最弱的时候回来看望子孙,于是便祭祖。在这天祭祖仪式很隆重繁复。到了送祖的时候,便会烧纸钱衣服,称“烧包”。 在江西、湖南的一些地区,中元节是比清明节或重阳节更重要的祭祖日。食俗: 中元节这天,各地的人们都有各自的饮食传统。广东省德庆州中元以冬叶裹粉作饼,名为“架桥”,用以祭祖;吃濑粉这个习俗几乎整个东莞通用,而根据不同片区的环境习惯的差异,吃濑粉的方法也有所不同。还有莲藕煲鸭。是取“鸭”的谐音“压”,意为压住鬼。 河北省有蒸面羊。广平县中元节以时鲜的食物祭拜祖先,并准备果蔬,蒸羊送给外孙,成为“送羊”。清河县则

16、以蒸面羊送女儿。浙江天台中元节吃“饺饼筒”,筒类似春卷。“饺饼筒”做得讲究点,人们称之为“五虎擒羊”,就是以肉片、猪肝、蛋皮、鱼肉、豆腐片等分别与金针、木耳、粉丝、笋丝、菜梗等依照一定顺序放在糊拉拖皮上卷制而成。把它烤得油光发亮,是最好的下酒物。山东省的独陵县称中元节为掐嘴节,家家吃粗茶淡饭。 饺饼筒 蒸面羊七、祭灶节由来: 农历腊月廿三或廿四,民间称为过小年,是祭祀灶君的节日。过去,到这一天人们都要在灶屋的锅台附近墙壁上供奉灶王爷。佛龛神像的两侧还要贴上一副对联。习俗: 小年这天第一件事便是祭灶。在民间传说中,灶君会在那天向玉帝回报屋主的善恶事情,所以人们会在送灶时,灶王像前供奉糖果、清水、

17、草、豆等祭品。河南人还要做“祭灶汤”供奉给灶君老爷。祭灶时用火把关东糖融化涂在灶王像的嘴上以免他向玉帝告状。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扫尘。这时小年离大年只剩六七天,人们通常会彻底打扫室内以除旧迎新。在北京,通常把腊月二十四日定为“扫房日”。 剪窗花。窗花的内容可以是各种动植物。婚嫁。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窗花 祭灶神食俗: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送行饺子迎面风

18、”之意。山区多吃糕和荞面。山西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用麦芽糖粘起来吃。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 蒸花馍。一种是用来敬神,要制做一个大枣山来供奉灶君。另一种是走亲戚用的。 蒸花馍 灶糖由于篇幅有限,还有其他一些传统节日没有介绍到,如七夕节、寒衣节、下元节、腊八节等等。本人也是在查阅相关资料后才知道还有这些已不为我们熟悉的传统节日。对于传统节日,我认为可以继承其好的习俗,摒弃迷信或不合理的习俗。在这个日趋浮躁的社会,如果我们能静下心享受我们的传统节日,感受喜庆欢乐的氛围,我们也会从中收获到一些值得珍惜的东西。传统节日也是可以为我们不断前进的时代留下它应有的价值。如花朝节得以在八百年不间断的流传发展,是因为花朝市场成为当地村民及附近群众日常经济的重要补充。花朝节的存在,不仅满足当地群众民众的购买需要,也提供给民众难得的旅游休闲机会,更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寒食节,人们重温介子推忠孝廉洁的理念,这有利于社会稳定。同时,每逢寒食节,港澳台同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