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及咏史怀古诗课堂实录完美版_第1页
登高及咏史怀古诗课堂实录完美版_第2页
登高及咏史怀古诗课堂实录完美版_第3页
登高及咏史怀古诗课堂实录完美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登高及“咏史怀古诗”课堂实录这节课本来是班会课,因为班主任李镇西老师出外,所以我就连续来上。也正因为如此, 我在上一节课对杜甫的介绍以及感慨才多一些。“大家看我前面讲得很慢,后面则可能讲得很快,因为后面我要分类去讲。我之所以前 面讲得慢,是想让大家慢慢学会如何去鉴赏句子。如果你能够清楚鉴赏的一般顺序的话,即 使读不懂句子,写出来的鉴赏文字也可能有板有眼。这节课我们开始看第二个句子:无边落 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个句子好不好?”“好!"大家齐声说。“因为是杜甫写的。”有人在下面小声说。“哦,因为是杜甫写的,为什么杜甫写的就好呢?我们要考虑,你换成其他写法其他词 行不行?往往不行。

2、我们依然玩一玩换字的游戏。我开始改了:无边落叶飘飘下,不尽大 江滔滔来。我们现在开始讨论。我发现我有时候改诗往往比作者更符合实际情况。首先他 用的是落木而我用的是落叶,哪一个更好一些?”“落木!”“为什么落木好一些呢?”“因为是杜甫写的。”声音比上一次大了一些,这次我没理会。“其实我们在说木叶里学过,我不过让你们温习一下而已。落木与落叶 音韵都是一样的,究竟什么原因?辛鑫离我最近,还是你来回答吧!”辛鑫站了起来:“落木给人感觉比较沉重,落叶比较轻飘。”“好,还有没有其他看法?”徐旭举起了手,大家笑了,因为徐旭很少举手。“落木很人感觉光秃秃的样子,而落叶让人感觉到树上还有许多叶子。”“我觉得你说

3、得非常好!蛮有道理的。还有没有?想想看,从颜色上?落木往往让 人联想到树干的颜色,枯黄。我们刚才这两个同学讲的两点非常好!作者的感情到底是沉重 还是轻飘?”“沉重!”“所以用落木比较好。那这里为什么要用萧萧不能用飘飘?实际上也与杜 甫的感情有关。萧萧让我们想到萧瑟,让我们感觉到风仿佛特别紧,在这种情况下,树 叶仿佛往下掉。实际上我们知道,既然风这么急,叶子肯定是飘飘下,不可能是萧萧 下。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地方不符合实际情况,就是无边二字。大家想象一下,杜甫在 这里看到了山,看到了江,看到了树,但是能不能看到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景色?"“不可能。”“对,不可能的。除非武林高手在树林里发功,

4、一般情况下看不到。即使在树林里,也 不会看到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景象,叶子不可能全都哗啦啦往下掉,那他为什么要用无 边?很明显,杜甫观察景物不细致, 没我细致。”大家都笑了。 “那这里是不是在写实景?“不是。”“他实际上感觉到秋天是无边无际的,他把自己的心理感觉写出来了。就像歌词里唱道 的:我的世界在下雨你的世界在下雨,但是别的地方可能是晴天,他只是在写自己 的感受,不是客观描绘。在这里,作者的心境决定了叶子怎么样往下飘。如果是在谈恋爱, 往那儿一站,叶子是这样飘的我做了一个盘旋下落的手势,“因为他心里面的情丝很 长,所以就这么绕啊绕。你去看宋词,宋词里面的叶子绝对不会萧萧下。这就是诗歌语 言的暗

5、示性。我想大家慢慢就会明白一个道理,这样的句子我们写不出来,我们如果写,可 能就写实了。还有一个句子,李煜写的,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他说满林子的花唰的 一下子全谢了。你再想一想,李煜是一个国君,他整个国家唰的一下子就没了!是不是像林 花唰的谢了一样?为什么李煜的词能够打动我们?因为他有亡国之恨,感情比一般词人更为 深沉。”大家哄笑我那个“唰”字。“我们才讲了半句,另半句是这样说的:不尽长江滚滚来。我改成不尽大江滔滔来, 首先我们要考虑,为什么大江不如长江?”“因为江是长的。”“谁说的?那苏轼为什么说大江东去而不说长江东去?”段秋说:“大江是说江水水势很大,滚滚东去,强调气势雄壮;长江则强调连

6、 绵不绝。”“哦,一个强调壮阔,一个强调连绵不断,那么杜甫为什么要在这里强调连绵不断,而 不强调壮阔?大江广阔,杜甫的悲与愁难道不像大江一样广阔深沉?有哪一个同学说一下?” 大家在议论,但是没有人回答。“其实我的问题蛮有难度的,前面说无边落木,为什么不说一条林带?我们也 有三北防护林嘛。这个地方我说一下。前面说无边,是着眼于空间而言的,后面再说大 江就不好。前面讲大,后面就要讲”“长!”“否则的话就重复了。苏轼如果说长江东去,就没有气势了。而在这里,前面一句'无边落木萧萧下已经有气势了,下面应该往纵深发展了。而且大家知道,古人用江水往 往比喻什么?”“时间!”“对,时间。能不能举一个例

7、子?”“逝者如斯。”“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江水的流逝往往让我们想到年华的流逝,青春的流 逝,岁月的流逝。好,在这里我们就可以想到杜甫的心情,什么样的心情?”“悲凉。”“因为悲凉,他感到满世界仿佛都是落叶,落叶上染上了他的心情。他看到江水的时候 就想到,唉,老了,岁月不待人呀!这是他暮年的作品,因此这个地方要用滚滚,不能 用滔滔。滔滔只强调水势很大,而滚滚强调翻滚向前,有一种圆润绵长不绝的味道 在里面,更能够表现出时间的流逝。比如三国演义开篇就说滚滚长江东逝水,而不 说滔滔长江东逝水,就是这个原因。老杜写得确实好!我们重新读这两联,就感觉满世 界的黄叶往下掉,而江水永不停息地滚滚向前,那种

8、一浪接一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滚滚 而来的长江的雄浑壮阔,永无尽头,似乎整个空间都溶进了这萧萧落叶滚滚长江之中,深深 地感染了我们。”“然后看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首先我问大家,颈联写了几层意思? 下面有说四层的,有说七层的。“恐怕不止四层。我们来看一看,前面写景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作者的心情含悲。为什 么悲?这里做了交待。他是不是在自己家里面?”“不是。”“对,作者作客他乡。作客他乡,心里面肯定很悲凉。那么是不是一次两次作客?”“不是。”“不是,是常作客。为什么经常作客?即是为了生活,也是为了事业。此刻不但作 客异乡,而且正值什么季节?”“秋天。”“不但在秋天,而且离家有多远?

9、”“万里。”“这一句就写了四层意思。下一句又写了四层意思。本来已经很悲凉了,还要去登高; 不但登高,还没有朋友兄弟作伴,是独登台;不但是独登台,而且是多病之身。据 考证,杜甫得的是糖尿病学生感到很惊讶,又开始议论纷纷。“不但多病,而且已经到了百年,百年是一个虚写,是说他已经步入了老年。'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呀!就这样一个老人,以多病之躯,登上高处,看到那样的景 色,就很悲凉。我们原来说过,这一联和上一联相比,应该有所变化。从意象上来讲,上联 比较疏,这一联比较密。而且上一联是写景,这一联是写人。直到这个时候,作者有没有告 诉我们他到底悲什么?”“没有。”“但是我们能不能猜到?”“忧国

10、忧民!”“是的,不但忧国忧民,而且忧自己。一般最后要点出来,他没说,你在写的时候就要 点出来。最后一联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大家注意前四个字的声调。” 学生在下面读,这四个字正好是四声。“两鬓已经斑白了。新停的新是什么意思?”“刚刚。”“对,刘备新死就是刘备刚死的意思。浊酒算什么酒?是不是五粮液?”“不好的酒。”“酒味很薄。但是连这样的酒也不能够喝了,什么原因?有两条,一是潦倒,喝不起了, 一是多病,不能喝了。就是这个意思。我估计许多同学会觉得这首诗写得最不好的就是最后 两句。”“是。”学生纷纷点头。“前面第一联写得凄清,第二联写得阔大,第三联交待原因,写得繁复,第四联马马虎 虎就结

11、束了,虎头蛇尾。但是为什么又说他的诗写得特别好?我们想象中他的尾联应该发泄 一下,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应该这样的。但老杜没有,他前面的一腔 忧愤,用最后一句话,活生生地把他咽回去了。我们经常用四个字概括杜诗的风格,哪四个 字?”我环顾四周,看样子没人知道。“沉郁顿挫。每一个人的风格你都要记,每一类诗的风格你也要记,一个人,他 无论怎么写诗,大部分诗歌总是体现出相同的风格,风格即人嘛。沉有B顿挫这几个字怎么理 解?沉郁多指思想感情,顿挫多指笔法。本来要吐了,又咽回去了。我们先看沉郁。沉是指 感情深沉深厚,-说实话,中国古代诗人中,能够把诗歌写到沉郁的人极少-难度太大 了!你想一想老

12、杜的一生,他的心里郁积了多少东西?顿挫很多时候是指笔法上,以此诗为 例,前面几句一直在蓄势,仿佛水库,已经聚了许多水,只要把闸门拉开,马上就飞流直 下三千尺,但他不拉,就聚在里面,盘呀旋呀,这叫沉郁。还有一种风格叫豪放,杜甫的 诗歌显然不是豪放,豪放的是哪几位?”“李白!”“苏东坡!”“对,这两位的诗歌很豪放。但其实我觉得豪放还不是他们的主打风格。李白的风格应 该是飘逸,苏轼的特色则是旷达。无论是沉郁还是豪放,都指郁结了许多东西。我们打一个 比方,沉郁就好比是海底的潜流,在下面盘旋,而豪放好比海底的火山,一下子爆发出来了。 如果一腔的忧愤喷出来了,就叫豪放,喷不出来,就叫沉郁。所以杜甫的许多诗

13、歌就是这样, 前面写得很深厚,但是不完全地爆发出来,到最后往往绕了回去,就形成了沉郁的风格。杜 甫的诗歌我就讲到这里。”“下面我们进入咏史怀古诗专题。在讲这个专题之前,我要求大家先背诵下面五首 诗:蜀相、 石头城、念奴娇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扬州慢。 纵观诗歌的特点,可以分为若干类型,这里面有一些类型是我们讲的重点,第一类是送别诗。 这是古诗中的一个大类,它一般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或者表达离愁别绪。在题目上经常 有赠、另h送等字眼。因为送别时多与贬官有关,因此也往往感慨时事,发泄愤懑。第 二大类,山水田园诗歌,我们已经讲了。第三大类,边塞诗,高考考的并不是太多。边塞诗 大都是以描写战争为

14、主题的,有的侧重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揭露战争的残酷性、非正义性; 有的侧重反映征人厌倦战争,渴望安宁生活的思想感情。第四类,托物言志,比较少。第五 类是闺怨诗,这些诗大多与妇女有关。一种是妇女对在战争前线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 的厌恶;一种是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柔情、忧愁、伤感。当然,作者基本 上是男子。第六大类就是今天要讲的咏史怀古诗,咏史与怀古不一样,还有一个咏怀,更不 一样。所谓的咏史诗,就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或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 的诗歌。怀古诗则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 这一类诗的主题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喻今,

15、讽今,伤今,鉴今。”我对这八个字逐一进行了解释并记他们做了记录。“他们的主题也可以概括为两类。一类是通过昔盛今衰,古今变化来借古讽今;以前是 多么的繁华,现在都衰败了。一类是通过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 的心情。看到古代的贤相良将,自己也想一展宏图。同时,委婉地对现实进行批评。因为不 施行仁政,要引以为戒。这类诗包括三类,一是咏古迹,一是怀古人,一是忆古事。我们先 从主题讲起。第一大主题-抒发感慨,感慨兴衰。如果遇到第一类主题,你要记一些词, 到时候排列组合。大家记一下: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盛衰无常,昔盛今衰,物换星移,沧 海桑田,物是人非。如果遇到具体的题目,可以根据具体

16、情况用三到五个词。”我详细地给学生解释了这些词,然后举石头城为例: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 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问:“这首诗里用了哪些意象?”“群山,潮水,空城,旧时月,女墙”他们基本上说出来了。“大家注意,作者笔笔写现在,笔笔也在写历史。你看那围绕故国的群山还在,但是故 国不在了;淮水的潮声还在,但是城已经空了;旧时的月亮还在,但是人已经没了;女墙还 在,但是守卫者已经消失了。不变的是物,变化的是人;不变的是自然,变化的是人事;曾 经的繁华哪里去了?用旧时月,就是提醒今月曾经照古人。意象的凄清映衬出作者的心情。 李白的诗中有这两句: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但是李白没有刘禹易写得好, 李白点出了吴王宫里人,但是刘禹锡没有说,我们却深刻地感觉到了历史的存在,这是 他的高明处。”不论何时,都要尽可能让思考与反省预见到突发的激情,这于审慎者可轻而易举做到。心烦意乱之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意识到这一点。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下决心不再使之加剧。有了这种高明 的防范,就能很快终止怒气。要懂得制怒之法,且止息于当止之时:奔跑时停下来最难;狂怒时保持头脑清醒也一样难。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