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烛之武退秦师教师版完美版_第1页
225烛之武退秦师教师版完美版_第2页
225烛之武退秦师教师版完美版_第3页
225烛之武退秦师教师版完美版_第4页
225烛之武退秦师教师版完美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累计教案21个第5周第1-2课时烛之武退秦师左传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 使烛之武见秦君, 师必退。”公从之。 辞曰:“臣 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 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 而求子,是 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 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 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 以陪邻?邻之 厚,君之 薄也。若舍郑 以为 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 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

2、何厌之有?一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 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 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 戍之,乃 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 敝之,不仁;失 其所 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 其还也。”亦 去之。1解释文中加点的黑体字,将意思写在该字的下方。2、翻译文中划直线的句子。 辞曰:“臣之壮 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 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 用亡郑以陪令邻?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

3、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3、分析文中阴影句子的句式。课文知识点整理'、注音贰()于楚函()陵氾()南佚()之狐瑕( )缒()而出鄙()远阙()秦杞()子逢( )孙戍()守敝()之陪()邻君之薄()也朝( )济.、亠、rz.、t、文学常识左传又名、,是我国历史著作。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对儒家经典 进行解释的著作,它们被称作“ 这三部著作也同被列入“十三经”之中。左传记载了鲁哀公元年至鲁隐公二十七年共255年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历史。左传不仅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 对文学的发展也有很大贡献,它被认为

4、是后代叙事散文的典范。答案: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春秋,春秋三传三、文言基础知识(一)通假字(找出并解释)1无能为也已2、共其乏困3、秦伯说,与郑人盟4、失其所与,不知答案:已通矣,共通供,说通悦,知通智(二)选择题1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夜缒(用绳子挂着从城墙上下来)而出C、行李(出使的人)之往来,共其乏困 图之答案:B (鄙:以为边境)2、“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B、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D、答案:A ( BCD皆为“认为”的意思, A为)B、越国以鄙(边邑)远D、阙(使侵损)秦以利晋

5、,唯君)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以为得之矣“把当作”)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夜缒而出,(烛之武)见秦伯曰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亡郑这件事)烦执事C、(晋惠公)朝济而夕设版焉 答案:D (应为“秦军”)4.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D、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烛之武)乃还A、烛之武“夜缒而出”,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B、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不相上下。C、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D、烛之武说秦国退兵的理由一共有两条。答案:D (使秦退兵理由有三:一是亡秦对秦晋的利害关系;二是假设保郑对秦的好处; 三是秦晋之间的历

6、史矛盾)5. 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A.焉用亡郑以陪邻。B、以乱易正,不武。C.阙秦以利晋。D 、焉用亡郑以陪邻?答案:B ( B介词,用,其余三项都为连词,6. 下列句中的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君图之。C.焉用亡郑以陪(伴随)邻。D答案:C增加。7.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晋军函陵A.秦伯说,与郑人盟。B、因人之力而敝之。C.是寡人之过也。 武。答案:A名作动。&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与现代汉语相近的一项是(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B、行李之往来.。C.共其乏.困。 答案:B9.下列句中

7、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A.烛之武退.秦师。B、子犯请击之。C.阙秦以利晋。 答案:B袭击(其余三项为使动用法)10 . “是寡人之过也”中“是”字指代的内容是(A.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B、“烛之武见秦君”C.吾不能早用子。D、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答案:A11.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部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秦)行李之往来,(郑)共其乏困。B.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是)君所知也。C. (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相当于“而”,)B、吾其(表商量的语气,还是)还也。 、且贰(从属二主)于楚也。A CD表目的)D 、以乱易正,不)若舍郑以为东道

8、主。)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事。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之)烦执事。 答案:C (秦)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12. 下列加点的多义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r辍耕之垄上(往,至是寡人之.过也(的)A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取独,不译)子犯请击之(他们,指秦军)V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因为)厂 敢以烦执事(拿)B Y 阙秦以利晋(来)以乱易整,不武(因此)广以其无礼于晋 (它,指代郑国)C 共其乏困(代使者)吾其还也(还是,表商量语气)丄失其所与,不知(自己,自己的)(秦军)乃.还(于是,就)D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竟,竟然)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你,你的) 断其喉

9、,尽其肉,乃.去(才)答案:B以乱易整,不武(介词,用)13. 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 .是寡人之过也。C.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答案:D宾前(其余为判断)B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D .夫晋,何厌之有?14. 选出加点字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 以其无礼于晋 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 鄙远 阙秦以利晋 不赂者以 赂者丧 以地事秦 秦以攻取之外 苟以天下之大A ./B ./C ./ D./答案:C (因为/拿或用/来,表目的/凭借)15 .下列带“之”的各句均选自本课文,若按用法把“之”分类,哪一项正确( 公从之臣之壮也是寡人之过也许之邻之厚,君之薄也行李之往来君之所知也夫晋

10、,何厌之有将焉取之唯君图之A./C./答案:B (代词/取独/助词,的/宾前的标志)16 .与“既东封郑”中“东”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A .肆其西封B.D./)B .朝济而夕设版焉C .越国以鄙远D .烛之武退秦师答案:B名作状(名作形/意动/使动)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晋围攻郑国的原因是什么?(四)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义与今义1、无能为也已2、舍郑以为东道主3、行李之往来4、微夫人之力5、亦去之6、共其乏困.答案:1、无能古:没有能力今:形容词2、以为古:把。作为今:认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设宴请客的人3、仃李古:使者今:行人所带物品4、夫人古:那个人今:男子配偶5、去古:

11、离开今:到某处去6、乏困古:缺乏的物质今:疲倦(五)解释下列词语其又欲肆其西封()焉子亦有不利焉()君知其难也()将焉取之()吾其还也()焉用亡郑以陪邻()以其无礼于晋()且焉置十石()失其所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然不以为然()因因人之力而敝之()輮使之然也()因地制宜()欣欣然、飘飘然()然郑亡()且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辞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且君尝为晋君赐也()故人西辞黄鹤楼()年且九十()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六)秦、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怎样巧妙地离间秦、晋的关系?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 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晋文公为什么又要撤退?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 不武。吾其还也。”不论何时,都要尽可能让思考与反省预见到突发的激情,这于审慎者可轻而易举做到。心烦意乱之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意识到这一点。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下决心不再使之加剧。有了这种高明的防范,就能很快终止怒气。要懂得制怒之法,且止息于当止之时:奔跑时停下来最难;狂怒时保持头脑清醒也一样难。过分激动,不论程度高低,都会影响理智。一旦对发怒有了这种警醒,就不会使你因怒气而失控,也不会使你损害良好的辨别力。谨慎地驾驭情绪, 就能很好地控制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