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文题解读及课文剖析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1/94033659-3eb9-4a64-8fb3-bcb4de60ce8c/94033659-3eb9-4a64-8fb3-bcb4de60ce8c1.gif)
![寡人之于国也文题解读及课文剖析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1/94033659-3eb9-4a64-8fb3-bcb4de60ce8c/94033659-3eb9-4a64-8fb3-bcb4de60ce8c2.gif)
![寡人之于国也文题解读及课文剖析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1/94033659-3eb9-4a64-8fb3-bcb4de60ce8c/94033659-3eb9-4a64-8fb3-bcb4de60ce8c3.gif)
![寡人之于国也文题解读及课文剖析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1/94033659-3eb9-4a64-8fb3-bcb4de60ce8c/94033659-3eb9-4a64-8fb3-bcb4de60ce8c4.gif)
![寡人之于国也文题解读及课文剖析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1/94033659-3eb9-4a64-8fb3-bcb4de60ce8c/94033659-3eb9-4a64-8fb3-bcb4de60ce8c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题解读本文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 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作者作品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今山东邹城)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 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 “孔孟”。孟子是由r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全书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七篇。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一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严谨。其中用得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 设问,时而反问
2、,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背景纵览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 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 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孟子看到人民的力量, 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使百姓安居乐业,这一点在当时也是有积极意义的。字词梳理1 .字音粟(sfj)曳(ye) 数(cd)罟(gti)淆(wu) 丧(smg)死鸡豚(t m)狗彘(zhi )颁(bm)白庠序(xi Sg)孳(p i a o)2 .辨义(1)通假字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
3、”,通“斑”) 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只是,不过)涂有饿孳(“涂”通“途”,道路)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愿得补黑衣之数(数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 数罟不入湾池(ca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2) 一词多义目、数量)矣(几、若干)理,当与秦相较,或未 易量(命运)外将兵(shujo,屡次)密、细密)sha计算)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士直不百步耳,是亦走系向牛头充炭直(通予自度不得脱,则直(与“曲”相对,不弯也(仅、只)“值”,价值)前诟虏百发百中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 涂有饿草而不知发(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 主人忘归客不发(出 大阉
4、逡巡畏义,非常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人(征发、派遣)打开)秀而繁阴(花开)发)之谋难以猝发(发出)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 哉(发出、抒发)非我也,兵也(兵器 穷兵臧武(战争)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 草木皆兵(士兵)乃出(军队)驴不胜怒,蹄之(承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受)食也(尽)胜利)来江水绿如蓝(超过) 洞庭一湖(优美的)(3)词类活用树之以桑(名词用作动词,种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名词用作动词,穿)然而不王.者(名词用作动词,称王,此处指一 统天下)王无罪岁(名词用作动词,归罪,归咎),谨庠序之教(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认真从事)3.词义凶
5、:收成不好。加:更,更加。走:跑,这里指逃跑。胜:尽。斤:斧头的一种。以时:按照一定的时间。树:种。谨:谨慎从事,用心办好。庠序:古代乡学的名称,商代叫序周代叫庠。申:反复教导。岁:收成。斯:这样。检:约束,制止。发:开仓放粮以赈救灾民。课文剖析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可谓费尽了心血。梁惠王: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魏国都城在大梁,故又称梁国,魏惠王又称梁惠王。于:对。焉、耳、矣:均为句末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河内 凶,则移其 民 于 河东, 移其粟于河内;河东 凶 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然 。
6、 察邻国之政 ,无 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 不加 少,寡人之民 不 加 是这样。考察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减少,我的老百姓没有更增多, 何 也?.序:,络植娜网历,?猫当于现在的河南省济源县一带。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现在山西省西南部。粟( su)小米,指谷物。亦然:也是这样。无如:不如,比不上。加少:更减少。力口,更。古代人口少,为了增加劳力和扩充兵员,希望人口增多,以人口增多为好事。何也:为什么呢。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梁惠王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察邻
7、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 .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百姓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 道政,治的。孟子对曰:“王好战,请 以战 喻。 填然鼓之,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作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的兵刃既 接, 弃 甲曳 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兵器已经接触,士兵却扔掉盔 甲拖着武器跑了。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 笑百步,则何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如?”么样呢?”喜:喜欢。 请:允许我。喻:比喻
8、。填然:形容鼓声,拟声词。鼓:敲鼓。之:凑足音节,无意义。既:已经。接:接触、交锋。甲:铠甲,古代的战衣,上面缀有金属片,可以 /呆护身体。曳(ye)拖着。走:跑,这里指逃跑。或:有的人。何如:怎么样。曰:“不可,直不百步耳 ,是亦走也。” 直:只是,不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 " 耳:罢了。, 曰:“王如知此 ,则无 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通“毋”,不要。望: “不违 农时,谷 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 跨希望,想。于: 比,介词。“不耽误农业生产的时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池 ,鱼
9、鳖里,鱼鳖之 不可胜 食 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季节进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 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材用不完 ,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憾,王道之始也。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ro第二部分(第24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战争的事例设喻,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最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两句忽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 “民不加多”的
10、原因,又揭示了五 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 别,只是形式和数量上不同而已。设喻说理,讥讽梁惠王的举措。“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 衣帛 矣。鸡豚狗彘之畜,“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衣服了。鸡、猪、狗的畜养,无失其时,七十者 可以食肉矣。百亩 之田,勿夺其不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耽误它的生产时 ,数口之家,可以无 饥 矣;谨 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 之义季.节,几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反复 颁 白者 不 负 戴 于道路 矣。七
11、十者 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衣帛 食肉,黎民不 饥不寒 ,然而 不王者, 未之有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不曾有过的事。4亩:合现在的一亩二分多。宅:住宅场地。树:种植,动词。之:凑足音节,无实义。、衣(y i )动词,穿。帛:丝织品。鸡豚(tm)狗彘(zh i )之畜(xu)鸡、狗、猪的畜养。豚:小猪。 彘:猪。畜:畜养。之:代词,复指“鸡豚狗彘”。无:通“毋”,不要。夺:错过,失去。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庠( xiSg)序:指学校。商(殷)代叫序,周 代叫庠。教:教化。申:反复陈述。孝:
12、孝敬父母。悌( ti )敬重兄长。颁(ben)白: 世发花白。 颁,通“斑”。负:背着东西。黎民:百姓。王(w eng ):使天下百姓归顺。)“狗彘食人 食而不知检,涂 有饿孳 而不知 发,“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人死,则曰:非我 也, 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成不好。 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 罪岁, 斯天下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之民,至焉。”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前一个“食”,吃,动词;后一个“食”,食物,名词。检:约束。 涂:通
13、“途”,Q 路。孳(P 1 4。):饿死的人。发:指打开粮仓,赈济百姓。岁:年成。罪:归罪,归咎,责备。斯:则,就,那么。至:至L此指归顺。焉:句末语气词。):使天下百姓归顺。1、第三部分(第57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一一“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第5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 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第6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这一段,孟子进一步提出教化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三组排偶句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 孟子不仅主张养民, 还
14、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作者在这里连用四组排偶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 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美好的前景。然后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两句承上启 下,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与前文“王道之始也”相呼应。第7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 确。前两段已经把行王道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这一段照应文章的开头。梁惠王口口声声说 于国“尽心” ,,可是"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草”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 会的不平等。结构巧解梁惠王提出“民不如多”的疑问寡人之于国
15、也 孟子分析“民不加多” 的原因(以事设喻)发展生产孟子阐述使民加多的根 本措施 教民养民应有态度写作特色1 .结构严谨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 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2 .善用比喻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 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3 .气势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这篇文章第三部 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泸县高三三诊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
- 中职班主任选手备赛七部曲汇报人王秀芳讲解
- 职业沟通与礼仪健康管理系施怡宁讲解
- 2025商铺租房的合同范本
- 简单聘用合同范本
- 2025抵押物的借款合同范本「标准版」
- 实习生用人合同协议书
- 2025三方工程合同
- 提高沟通技巧的职业培训方案
- 安防监控工程施工合同范本
-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思维导图全套
- 13《马说》(原卷版)-2023年中考课标文言文20篇专项训练
- 人教版三下劳动项目四《蒸蛋羹》教学设计
- 质量为纲-华为公司质量理念与实践
- 2023徐金桂“徐徐道来”(行政法知识点)版
- 《事故汽车常用零部件修复与更换判别规范》
- JBT 1306-2024 电动单梁起重机(正式版)
- 信息科技重大版 七年级下册 互联网应用与创新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设计 互联网创新应用
- 高中政治必刷题 高考真题 必修3《政治与法治》(原卷版)
- 2024年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含完整答案(各地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