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活灾害应急处置方案_第1页
煤矿活灾害应急处置方案_第2页
煤矿活灾害应急处置方案_第3页
煤矿活灾害应急处置方案_第4页
煤矿活灾害应急处置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浙江中宇麻家梁项目部火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煤矿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浙江中宇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麻家梁矿项目部二0一三 年1、事故特征 1.1矿井火灾事故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1、危险性分析矿井火灾事故是煤矿最严重的事故灾害之一。引起火灾的基本要素:可燃物、热源和氧气。根据引燃物的不同,分为自燃起火和外因火灾。外因火灾发生的条件是可燃物、氧气和引火源。内因火灾发生的条件是可燃物、氧气和可燃物氧化后热量聚集。火灾的燃烧消耗风流中的氧气,使风流中的氧气浓度下降,产生大量的热能和一氧化碳及其他有毒有害气体。矿井火灾如果发生在容易积存瓦斯的采空区、巷道高冒区时,可能产生诱发瓦斯爆炸的危险,严

2、重威胁着井下矿工的生命安全。 2、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矿井火灾事故的类型有: 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 可能产生燃烧、爆炸、自息、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等灾害种类。 1.2矿井火灾事故易发生的地点 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易发生火灾的地点为: (1)内因火灾 1)断层带附近。 2)通风不良的采掘处、冒顶处;巷道内堆积的浮煤或煤巷的冒顶、片帮处。 (2)外因火灾 皮带运输底部浮煤、井下临时明火作业点、中央变电所、放炮作业点及由其它事故引发的火灾事故等。 1.3事故可能出现的季节 火灾事故季节性不明显。 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预兆 (1)煤炭自燃的外部征兆 1)井下火区附近的空气温度以及从火区流出的水的温度高于正

3、常情况下的温度。 2)巷道壁帮出现水珠,是煤在低温氧化过程中产生热量,由于热量的集聚,提高了煤体的温度,使水分蒸发,因而巷道中的湿度增加,水汽凝集在空气中呈现雾状,在支架和巷道壁表面形成水珠,一般把这种现象叫巷道煤壁出汗。但应注意,有这种现象的地方不一定都是煤炭自燃的初期征兆,因为在冷热两股气流汇合的地方,也会在巷道中出现雾气和出汗现象。 3)在巷道中如闻到煤油、汽油和松节油气等芳香族气味时,尤其当闻到煤焦油的恶臭时,表明煤炭自燃已发展到严重程度。 4)煤炭自燃过程中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导致氧气浓度降低,使人产生闷热、憋气、头痛、四肢无力、疲劳等症状。 5)压入式通风的矿井,如在采空区发生

4、火灾,征兆不明显,不容易及时发现。 为了尽早而准确可靠地发现井下自燃火灾,应及时在井下取空气样进行化验,分析空气成分的变化,如发现一氧化碳及乙炔、乙烯等,且是持续存在的,其浓度随时间逐渐增加,则可断定煤炭已自燃。总结矿井煤炭自燃的征兆是:先来气(水蒸气);后来味(煤油味、汽油味和煤焦油味);先发汗(水珠)、后发干(温度升高后水分被蒸发);不是着火,就是冒烟。 (2)外因火灾的征兆 1)安装胶带运输机的巷道出现烟雾,烟雾的上风口一氧化碳浓度增加,其它气体浓度异常。 2)运输机下浮煤较多的巷道出现烟雾,烟雾的上风口一氧化碳浓度增加,其它气体浓度异常,局部温度升高。 3)绝缘老化、漏地现象频繁,负荷

5、过大,温度升高的电缆和其它电气设备。2、应急组织与职责 发生事故后,现场跟班干部和班组长要立即组织现场人员进行自救和互救,同时要立即向矿总调度室汇报,总调度要按照应急程序和有关规定快速逐级上报,应急救援指挥部立即投入的工作,迅速开展抢险救援等工作。 现场应急处置区队、班组及部室等基层单位应急组织机构和关键岗位在自救互救、避灾和人员撤离中的作用十分重要。组织机构为: 2.1应急组织和职责 1应急小组:组 长:王恒威副组长:李存贤成 员:毛小方、张仲怀、卓乃林、武保胜2职责:全面负责项目部应急管理工作。参与本部门业务相关的应急预案的编制、承担本部业务相关的自救、互救和避灾等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的制定。

6、指导有关区队、作业、班组、岗位和个人预案中相关部分的编制。负责项目部业务相关的应急工程方案的编制和相关安全措施制定,提供相关的资料和图件。事故发生后按照救援指挥部的命令,负责应急工程的组织实施。协助相关部门组织应急宣传、培训或演练。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参与事故灾害分析、救援总结报告及整改措施的编制,完成上级单位交办的其他应急工作。2.2区队应急组织和职责区队应急组织是项目部应急指挥部领导下的二级组织,负责与本区队业务相关的应急工作,区队要成立应急小组,其组成是: 1应急区队(1)炮掘队 组 长: 王良好、叶家敬成 员:掘进队所有成员 (2)综掘队组长:郑挺校、吴良须成员:开拓队所有成员(

7、3)通风队组 长:卓乃林成 员: 通风队所有成员(4)机电队组 长:武保胜成 员:机电队所有成员2职责:全面负责本队应急管理工作、承担负责本队事故灾害预防预警措施的落实,负责本队发生灾害事故时自救、互救和避灾等现场应急处置的职责。负责本队应急宣传、培训或演练的组织。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伤亡人员善后和安抚工作,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完成上级单位交办的其他应急工作。 3、关键岗位及个人应急职责 关键岗位及个人是在区队管理下,班组领导下的重要作业工种,除按照岗位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外,还要承担与本岗位对应的应急职责: 1承担隐患排查、发现事故预兆和第一时间报告的职责。 2承担协助跟班队长、班组长进行

8、应急处置的职责。 3承担协助跟班队长、班组长进行自救互救和避灾的职责。3、矿井火灾事故应急处置3.1矿井火灾事故应急处理基本程序 现场人员迅速撤离灾区,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当调度室接到事故的汇报后,按如下应急程序处置: 1当发外因火灾事故时,现场人员要立即报告。在发火初期,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按照正确的方法及时灭火。一般外因火灾由值班矿长负责组织处理。 2当外因火灾时要立即启动应急措施:必须立即撤出灾区人员、进行自救互救同时按应急预案规定的顺序通知矿长、总工程师等有关人员,立即向上级单位报告(独立煤矿要立即向政府相关部门报告),召请矿山救援大队和医疗救治单位,应急救援指挥部立即投入工作,派

9、遣侦查小分队进行灾情侦察、人员救治,进行灾害的初步评估,根据灾情制定救援方案,救援队现场抢险救灾直至灾情消除、恢复正常生产。 3.2矿井火灾事故现场处置 3.2.1自救互救(1)火灾事故现场人员应采取的应急自救措施1)在井下不论任何人发现了烟气或明火等火灾灾情,应立即向现场领导人汇报,并迅速通知在附近工作的人员。 2)跟班区队长(班组长)要立即组织现场人员,在尽可能判明事故地点及灾难程度、蔓延方向等情况的同时迅速向矿调度室报告,请求救援队的援救。 3)抢救时,要及时切断灾区内的电源并迅速设法通知或协助撤出受火灾影响区域内的人员。 4)火势不大时,在判断无爆炸危险的前提下,应根据现场条件立即组织

10、力量将火直接扑灭。 5)如果火灾范围大或火势猛烈,则应在撤出灾区人员、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稳定风流、控制火势发展,防止人员中毒和预防瓦斯或煤尘爆炸的措施,并随时保持和地面指挥部的联系,根据指挥部命令行事。 6)当现场人员无力抢救时,要立即进行自救和沿避灾路线组织人员撤出。 (2)在有烟雾的巷道里的避灾自救 1)在有烟雾的巷道里,停留避灾或是建立避灾场所的可能性一般不大。应当采取果断措施迅速脱离现场,撤到有新鲜风流的巷道。 2)在有烟雾的巷道里撤退时,必须及时戴好自救器(若自救器失效应捂湿毛巾)。 3)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尽量避免深呼吸和急促呼吸: 如果巷道内风扇没有停止运转,要充分利用风筒内

11、的新鲜风流和压风管路空气等条件。 在没有自救器或是自救器的使用超过了有效保护时间时,可切断或打开压风管路的阀门或利用有风(但必须是新鲜无害)风筒呼吸。 在避灾硐室同样可以利用这种条件供风送气,既能供人呼吸和延长避灾时间,又能提高避难场所的空气压力,防范有害烟气的侵袭。 4)减小和避免烟雾对人身安全的影响: 除了烟气的特性(如烟气的浓度、成分、颜色、温度及刺激性的大小等),周围环境的特点(火的性质、范围、火势大小、距火源的远近、通风状况、巷道的断面及坡度等,此外,在相当程度上还取决于人的精神状态和体质条件。 心态要放松、坚定信念。尤其是当精神上处于恐慌紧张的状态时,人的呼吸、心跳就会加快、容易疲

12、劳、抵抗能力、行动能力、分析判断的能力都会降低。过度的紧张和恐惧还会造成精神及行动失常。无论在多么危险紧急的情况下,都不能惊慌,不要狂奔乱跑。要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念, 要善于根据感觉和观察,迅速辩认方向及自己所处位置与周围巷道之间的关系,要善于根据风流的大小和方向、烟气的来源及温度的高低等,判断火灾的大体方位和情况,以便做出决定,迅速通过捷径脱离危险区。 5)逆烟撤退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在一般情况下不要这样做。除非是在附近有脱离危险区通道出口,而且又有脱离危险区的把握时,或是只有逆烟撤退才有争取生存的希望时,才采取这种撤退方法。 6)撤退途中,如果有平行并列巷道或交叉巷道时,应靠有平行并列巷道和交

13、叉巷口的一侧撤退。并随时注意这些出口的位置,尽快寻找脱险出路。在烟雾大视线不清的情况下,要摸着巷道壁或管道前行,以免错过联通出口。 7)应尽量躬身弯腰,低着头快速前进。当烟雾在巷道里流动时,一般巷道空间的上部烟雾浓度大、温度高、能见度低,对人的危害也严重,而靠近巷道底板情况则要好一些,有时巷道底部还可能会有比较新鲜的低温空气流动。为此,在有烟雾的巷道里撤退时,在烟雾不严重的情况下,即使为了加快撤退速度也不应直立奔跑,而应尽量躬身弯腰,低着头快速前进。如烟雾大、视线不清或温度高时,则应尽量贴着巷道底板和巷壁,摸着铁道或管道等快速爬行撤退。 8)在高温浓烟的巷道撤退还应注意利用巷道内的水,浸湿毛巾

14、、衣物或向身上淋水等办法进行降温,改善自己的感觉,或得利用随身物件等遮挡头面部,以防高温烟气的刺激等。3.2.2现场救援具体措施(1)现场跟班队长、班组长要根据火灾性质立即组织现场人员正确配带好自救器,带领现场人员开启防尘设施进行现场自救,力争将火灾消灭在初始阶段。灭火应注意以下几点: 要有充足的水量,应先从火源外围逐渐向火源中心喷射水流。 要保持正常通风,并要有畅通的回风通道,以便及时将高温气体和蒸汽排除。 用水灭电气设备火灾时,首先要切断电源。 不宜用水扑灭油类火灾。 灭火人员不准在火源的回风侧,以免烟气伤人。 (2)立刻向矿调度室和所在单位报告。 (3)当现场人员不能在第一时间扑灭火灾时

15、,跟班队长(班长)要立即组织所有现场人员按最近避灾路线到达新鲜风流中。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设法向矿调度室和所在单位值班报告事故地点现场灾难情况,及撤退的行动路线和目的地。到达目的地后再报告。 (4)如因灾难破坏了巷道中的避灾路线指示牌,迷失了行进的方向时,撤退人员应朝着有风流通过的巷道方向撤退。 (5)在撤退沿途和所经过的巷道交叉口,应留设指示行进方向的明显标志,以提示救援人员的注意。 (6)在唯一的出口被封堵无法撤退时,应在现场管理人员或有经验的老师傅的带领下进行灾区避灾,以等待救援人员的营救。 (7)进入避难室前,应在硐室外留设文字、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以便于救援人员及时发现,前往营救。

16、 (8)如硐室内或硐室附近有压风装置,应设法开启压风系统自救。要采取有规律地敲击金属物、顶帮岩石等方法,发出呼救联络信号,以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指示避难人员所在的位置。 (9)积极开展互救,及时处理受伤和窒息人员。 (10)矿调度室接到报告后,要立即向矿值班报告,并按矿应急预案程序向矿长、总工程师、安全部门负责人报告。 (11)接到事故报告后,事故单位的干部、班组长及有关人员应立即查清灾难事故地点作业人员,并立即在调度室集结待命。3.3现场报警基本要求及内容3.3.1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1、 接警和事故报告基本要求(1)在调度室设立事故报告接警电话:调度电话:6061 (2)调度室是应急救

17、援指挥部办公室、承担接警、事故报告、信息分析职责。 (3)发生事故后,现场工作人员要立即向调度室汇报,汇报的内容包括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事故类型、损伤情况和事故的简要经过。 (3) 调度室接到事故汇报后,立即按照预案规定事故电话通知顺序通知各位领导和有关单位,通知受威胁地点的人员撤离。重特大事故要立即向上级单位报告事故情况。 2、事故报告的内容 (1)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事故类别; (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伤害程度、涉及范围; (3)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4)事故发生后已采取的措施及当前事故的抢险情况等,必要时附事故现场简图。 4、注意事项(1)佩带自救器呼吸时会感到稍

18、有烫嘴,这是正常现象不得取下防护装具,以防中毒。(2)要尽最大可能了解或判明事故的性质、地点、范围和事故区域的巷道、通风系统、风流情况及火灾烟气蔓延的速度、方向,以及与自己所处巷道位置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撤退路线和避灾自救的方法。 (3)位于火源回风侧的人员或是在撤退途中遇到烟气有中毒危险时,应迅速戴好自救器尽快通过捷径绕到新鲜风中去。或是在烟气没有到达之前,顺着风流尽快从回风出口撤到安全地点。如果距火源较近而且越过火源没有危险时,也可迅速穿过火区撤到火源的进风侧(注意:这种方式轻易不要采用,必须确定有脱险的把握或身处独头巷时方可采用)。 (4)如果在自救器有效作用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出时,应在设有储存备用自救器的硐室内换用自救器后再行撤退。或者寻找有压风管路系统的地点,设法利用压缩空气呼吸。 (5)撤退行动既要迅速果断,要快速有序,不得慌乱。撤退中应靠巷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