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重庆旅游农业保障体系建设规划9.1 基础设施保障规划交通、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是保障农村产业发展的平台,是旅游农业发展的“瓶颈”,是制约旅游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旅游农业发展中,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并借助国家、市及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旅游农业产品和旅游资源为依托,重点服务旅游农业发展集中区域,促进旅游农业发展,满足旅游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需要,为发展全市现代旅游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夯实基础平台。9.1.1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是旅游景点对外联系和内部相互联系的纽带;游路是游客对景点充分认识、了解的最便捷
2、方式,旅游农业景点路网的设计必须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和论证。重庆市旅游农业发展主要在近郊和旅游风景名胜区附近,游客选择的旅游农业景点主要集中在城市近郊区。重庆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交通骨架、枢纽节点为重点,而旅游农业资源主要分布在交通条件较差的地区,因此,连接旅游农业景点的交通建设无法纳入全市交通重点建设内容。旅游农业发展交通建设重点应以已形成的“二环八射”和到2020年将建成的“三环十射三联线”高速公路骨架、火车站以及长江、乌江和嘉陵江“一干两支”高等级航道和江北、万州五桥、黔江舟白机场为枢纽和节点,建设旅游农业景点与高速公路、火车站、客运码头、机场的快速连接道,结合农村公路通达、畅通工程,加
3、快城镇与旅游农业资源集中区域交通建设,一方面形成公路、水运、铁路和航空四大交通方式组合的综合旅游交通网络格局,大大提高各旅游农业景点的可进入性;另一方面在旅游农业景区形成较为便捷的内部交通,努力建设全市交通干道和旅游农业景区内交通,逐步实现“旅速游慢”、“进得去、散得开、出得来”的旅游农业交通建设目标。在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的目标下,优先建设通达历史文化名村的交通。建设重要景点的旅游专线,重要旅游农业景点的游路尽量形成环线,且相邻景点间建立便捷公路,保障各旅游农业景点间的交通便利。在交通建设中,注意景点标识系统的设置,各重要公共车站设置旅游农业景点交通图。大型旅游农业景点建设停车场,
4、以乡村酒店和餐饮为主的经营点则视游客流量设专用停车场。9.1.2 供水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农业资源分布在城区、近郊、远郊及部分重要旅游景区附近,由于城市市政建设覆盖面还没有完全形成城乡一体化,有的地方供水条件滞后于产业发展,影响了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用水,特别是依托山区资源发展旅游农业的区域,以井水为主,一家一户小型抽水或担水,完全不能满足旅游农业产业大发展的需要,成为一些区域发展旅游农业的主要限制因素。结合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在旅游农业发展潜力大、势头好、有市场基础的区域,加大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渝西经济走廊区、渝东南区域的山区和滨水区饮水工程建设为重点,突破山区旅游农业发
5、展的供水限制,解决滨水区供水质量低的问题,形成旅游农业发展区域自来水供水到户,以旅游农业发展区域带动全市农村供水条件的改善,实现人畜饮水安全,并逐步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9.1.3 供电基础设施建设以节电为主,建设旅游农业发展供电保障平台。结合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加快旅游农业成片区10kv变压器建设,以10kv输电线接通各旅游农业景区、景点、园区和度假酒店,形成双回路供电,保障供电的可靠性。在旅游农业景点,区分不同功能用电,把游乐设施、酒店和景观照明用电分开。9.1.4 供气基础设施建设在近郊区,结合城市发展和市政建设,逐步扩大供气管网覆盖范围,重点建设主城近郊区供气管网,保障主城近郊区乡村饭店和
6、其他旅游农业区燃气供给。在远郊区,结合农村沼气工程,加快建设旅游农业集中区大中型沼气工程,保障燃气供应,分散、规模较小的旅游农业景区,建设小型沼气池,实现能源清洁化。9.1.5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农业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旅游农业壮大,带动农村全面发展,建设城乡信息一体化的基础平台。以通讯网络基站建设为重点,消除旅游农业景点、景区移动通讯的盲区,增加通讯覆盖面。在主城近郊区和其他旅游农业资源分布集中区域,建设宽带网,逐步实现电视、通讯和计算机宽带三网合一;在远郊区,发展农村通讯,逐步建设旅游农业集中区计算机宽带网,推进具有重庆特色的移动农网和农网广播等“三电合一”服务方式的应用。以旅游
7、农业发展集中区带动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全市“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的实现。在旅游农业发展集中区设立邮电所或代办处,保障游客方便的邮电、通信。9.2 环境保护旅游农业发展依托农村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因此,发展旅游农业必须在保护中开发,并维持区域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保证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旅游农业资源分布的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极易受到人为活动的破坏,因此,发展旅游农业的同时,必须以保护区域生态和自然环境为中心,配合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引导和帮助农民进行“三改”,净化、美化乡村环境,增强对旅游客的吸引力。9.2.1 排水基础设施建设重庆市旅游农业资源主要分布区域污水处理设
8、施建设落后,大都是直排直流,没有进行任何的处理。由于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吃、住、娱等必然会带来大量的生活污水,如不进行治理,将对旅游农业开发区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在旅游农业发展集中区,建设小型生态型污水处理场(站),形成自循环污水处理系统,保证生活污水达标排放,保障良好的旅游环境。在旅游农业发展相对分散的区域,改变传统人畜粪便的储存方式,结合全市沼气工程和新农村建设“村容整洁”要求,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实现旅游农业开发区域污水无害化处理,保持村容整洁,促进区域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9.2.2 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旅游农业资源主要分布在广阔的农村,由于村民环保意识差,
9、垃圾随意丢弃堆放,不但影响村容村貌,更严重的是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旅游农业过程中,应加大对垃圾的处理和处置,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加快治理农村“脏、乱、差”现象,对农村道路、沟渠、田间、房舍的固体废弃物进行清理。在旅游农业集中区域,设立临时垃圾收集站(垃圾房、垃圾箱、垃圾筒),在旅游农业景点、园区附近乡镇建设垃圾中转站(二级中转站),配备垃圾清运车,在区县设立垃圾处理场(厂),在“村组收集、乡镇运输、区县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机制下,逐步建立高效的旅游农业景区(点)垃圾处理网络。在政策上,制订旅游农业发展环境卫生管理政策,明确农村环境卫生的领导管理体制、
10、目标、内容、方式、财政投入、违规处罚等内容,从而规范公众行为,并为健全农村环卫管理体系提供法律依据。改变农村环卫整治工作“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的现状,集中各部门力量,形成合力。各区县把建设有效垃圾处理网络纳入农村垃圾处理机制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中,在审批和审核各类规划特别是村镇规划中,要严格把好规划审查关,保障环卫设施与建设项目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和同时施工。制定相关政策,逐步在全市农村实行垃圾收费制度,明确垃圾收费相关事宜。落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强化利益驱动,逐步市场化,确保垃圾处理投资具有良好的回报,切实解决当前农村垃圾处理能力不足问题。营造垃圾综合利用氛围,实施农村废弃物循环利用,改
11、变“重城镇轻农村”的思想,重视农村的环境整治,转变基层领导“先发展、后治理”的观念,提高群众的保洁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因地制宜,对旅游农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建设生态型垃圾循环处理系统,实现垃圾变“废”为“宝”。9.2.3 旅游农业建设环境管理综合考虑全市不同区域旅游农业建设发展的不同需求,制定预防或者减轻旅游农业建设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划定全市不同旅游农业发展模式的适宜性分区,制定不同分区的环境保护控制要求,并充分与全市及各区县“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协调。针对旅游农业发展的5种模式,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对策和控制重点。特色乡村饭店重点控制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山地生态
12、景观农业重点控制地质灾害、土壤退化和植被恢复,农业高科博览园、休闲农业公园和农俗节庆购物以区生态容量为标准重点控制外来物种入侵和游客接待量。加强旅游农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旅游农业新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并进行长期环境影响监测,环境影响超出区域环境阈限的建设项目不能上马。开工建设的旅游农业项目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9.3 建立合理有序的管理体制9.3.1 建立旅游农业发展管理组织各级政府,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从建设和谐重庆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旅游农业对发展农村产业、协调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
13、的作用和重要性。成立各级“旅游农业发展领导小组”,充分发挥政府对全市旅游业的统筹作用,健全机构和议事制度,有效地协调和解决旅游农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依托已成立的旅游农业联席会,下设办公室,挂靠农委(办),办公室主要负责旅游农业发展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日常事务,形成较为稳定的工作指导机构,统管全市旅游农业发展和部署。各区县(自治县、市)积极组建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级政府旅游农业发展组织、协调、管理工作。改变全市旅游农业无主管部门负责的局面,形成全市旅游农业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新局面。9.3.2 加强建设旅游农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按政府引导、企业自发、社会参与的原则,加强旅游农业协会和专业合
14、作组织建设,打破部门和所有制界限,吸收行业内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类经济组织入会,适当放宽入会条件,允许与行业相关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入会,增强行业协会的代表性。引导乡村饭店、景观农业等不同经营类型的旅游农业企业建立自身的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自律、协调服务的作用,促进旅游农业产品开发、市场拓展、人员培训、行业交流等活动的广泛开展。切实加强对行业协会的组织领导,引导行业协会健康发展。市农办、旅游局、商委等部门负责市级旅游农业行业协会所涉及的产业发展、行业规范等事务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工作,协调行业协会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关系,落实行业协会的职能,支持行业协会依法开展工作。加快引导乡村饭店、景观农业等旅
15、游农业企业建立自身的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自律、协调服务的作用,促进旅游农业产品开发、市场拓展、人员培训、行业交流等活动的广泛开展。切实加强对行业协会的组织领导,引导行业协会健康发展。9.4 制定有效的支持政策9.4.1 土地支持政策土地是旅游农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旅游农业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用好用活国家和市政府制定的土地流转、土地整治和土地转换等土地政策。把全市旅游农业用地纳入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使旅游农业项目用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利用方向、结构和布局。旅游农业开发项目区内生产、生活服务的餐饮、娱乐和员工宿舍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充分利用空
16、闲地、闲置土地、低丘缓坡和“四荒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旅游农业发展项目区,在“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地布局更合理”的前提下,可以按照“城乡挂钩、指标周转”的要求,坚持建新拆旧,积极推进废弃地和宅基地的复垦整理。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依法依规引导农民集中建房,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旅游农业发展过程中,修建临时性棚圈、管理用房等设施需占用耕地的,经土地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认定土壤耕作层未被破坏或轻度破坏易于恢复的耕地,可以享受农业用地政策,但需按规定限时复耕;造成永久性破坏的,必须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9.4.2 财政支持政策结合市新农村建设“千百工程”,各级政府
17、加大对旅游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并把发展旅游农业列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在旅游农业建设资金投入上,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对旅游农业的导向性投入,整合市级相关部门资金资源如:交通、规划、国土、建设、经委、园林、市政、教育等。坚持以政府资金为引导,社会资金为主体,建立全市旅游农业发展多元化投资体制,对市重点项目给予一定的贷款贴息或补贴,支持重点项目相关配套的农业生产景点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和功能设施建设,对重点旅游农业景区(点)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争取纳入财政中统筹考虑。各区县在旅游农业建设中,加大对本级旅游农业重点项目投入和市级旅游农业重点项目配套建设资金的保证。9.4.3
18、金融支持政策在旅游农业建设融资上,进一步放宽旅游农业发展的融资条件,拓宽融资渠道,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引导和鼓励中介组织为旅游农业发展提供资金融通、土地使用权和信用担保、项目融资、信托投资等服务。鼓励金融机构为旅游农业发展提供金融信贷支持。依托政府,可以利用外资或BOT其他融资形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固定资产、资金、技术等多种形式入股兴办旅游农业,并享有薪金、租金、股金等稳定长期的收益回报。区县担保中心应为有条件、有基础的旅游农业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支持旅游农业企业做大做强,发挥龙头作用。9.4.4 税收支持政策针对全市旅游农业企业及其相关的经营活动,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推进旅
19、游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各区县结合区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并支持企业和农民发展旅游农业。市旅游农业管理办公室加强对旅游农业发展企业进行认定,对认定的企业的实行税收优惠政策。9.4.5 环保支持政策生态环境是旅游农业发展的基础和依托,旅游农业必须是在保护中开发。发展旅游农业,以保护区域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目标,严禁借发展旅游农业而破坏区域环境。按照不同区域自然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市和各区县制定旅游农业发展的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开发区和优先开发区等区域划定。加强对旅游农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管理,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大型旅游农业经营企业必须建设污水和垃
20、圾处理设施。各级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小型旅游农业企业集中区域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采取补助和奖励等办法,鼓励旅游农业企业应用小型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保护区域生态环境,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9.5 加强旅游农业人才建设9.5.1 加快旅游农业高级人才的建设把旅游农业高级人才建设纳入全市高级人才建设工作中,加强旅游农业管理部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兄弟部门的横向联系,吸纳知名专家、教授,作为市旅游农业发展顾问,并建立专家信息库,定期邀请专家座谈,为全市旅游农业出谋划策,提高旅游农业的档次,扩大我市旅游农业发展的影响和美誉度。9.5.2 提高旅游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借助高等院校的力量,有计划地培养
21、旅游农业高级专门人才,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及服务技能,使全市的旅游农业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结合全市“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培养新型农民,加强农村劳动力素质和旅游农业服务技能的培训,保障旅游农业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有效吸纳,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创收能力。其中人才培训可享受市级农村劳动力转移财政补贴有关政策。9.6 加快旅游农业标准化建设9.6.1 充分认识旅游农业标准化的重要性在发展旅游农业过程中,实施标准化,其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有利于在旅游农业发展中营造平等的竞争环境,构建平等发展机会,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旅游农业建设项目中;二是有利于建立规范
22、管理手段,制定实施旅游农业产品、服务标准,为有效管理、目标管理、产品质量监督等提供规范的程序和统一的标准;三是有利于旅游农业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旅游农业发展逐步向着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要求旅游农业企业依据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客观的经济规律进行管理,实现管理机构高效化、管理技术现代化;企业内部要建立起符合生产活动规律的生产、技术、质量、设备、服务以及安全与环保等完整的管理体系,使管理业务和各项工作标准化。四是有利于发展开放型农业,随着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国际贸易更加频繁,旅游农业不仅包括服务,还包括大量的特色农产品,制定旅游农业标准,是发展开放型农业、开展国际贸易和合作的有效工具。
23、9.6.2 建立旅游农业标准化体系旅游农业是集观光、会展、休闲、体验、度假于一体,既有服务产品,也有有形特色农产品。结合我市旅游农业产品种类多、差异大的实际情况,参照与旅游农业发展相关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专业标准,建立和完善旅游农业中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质量安全标准、生产操作规程、产品加工、运输、包装、贮藏标准,使旅游农业中特色农产品在生产、流通各环节都有标准可依。同时,加快制定全市旅游农业服务产品、游乐设施、乡村酒店、农家乐认定或评定标准,为旅游农业经营者提供量化的建设标准和发展目标。9.6.3 加强旅游农业标准化实施在旅游农业标准化建设和实施过程中,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一是要利用现有宣
24、传媒介大力宣传旅游农业相关标准化法律法规,切实传播农业标准化信息,努力增强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旅游农业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营造旅游农业标准化实施的浓厚氛围;二是加强对旅游农业标准化工作的组织推进,成立旅游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门办公室,保证旅游农业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制定有利于加快旅游农业标准化建设的激励政策,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导向,旅游农业企业为主体,农民和社会各方面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9.7 建立规划实施与监督保障机制9.7.1 健全全市旅游农业规划体系贯彻“先规划,后开发”,“统一规划,分级分步实施”的旅游农业发展方针。规划是政府指导和调控建设、发展的基本手段,是关
25、系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全局的重要工作。加强各级旅游农业发展规划工作,对于保障旅游农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旅游农业规划纳入各级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和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在全市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区县(自治县、市)农办根据各自旅游农业资源特点、发展基础,编制既符合实际情况,又引领当地旅游农业跨越发展的规划。区县所辖乡镇、街道,在上级统一安排和组织下,编制本级旅游农业发展规划,逐步形成上下协调、体系完善的“市区(县)乡镇景点”全市旅游农业发展规划体系。规划编制中,要积极引导当地村民和业主参与,广泛听取意见,提高规划的社区参与程度,保障规划的可操作性。9.7.2 建立规划实施和监督机制按照全市建设以“三中心、两枢纽、一基地”为框架的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目标,在旅游农业发展过程中,加强和改善各级政府的经济调节作用,有效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保障规划顺利实施。树立按规划办事的行政观念,按照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区域规划服从总体规划的原则,强化规划之间的衔接和协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