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板书_第1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板书_第2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板书_第3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板书_第4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板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板书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板书下红兴小学符国才教学目标:1、 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探索乘法分配律,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能用字母表示出乘法分配律。2、 、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教学难点:正确表述乘法分配律,并能初步知道乘法分配律能进行简便计算。教学准备:课件、纸条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 、复习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乘

2、法的哪些运算律?这些运算律用字母怎么表示?乘法交换律:axb=bx a 乘法结合律:(axb) x c=ax (bxc)2 、揭题。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一种新的运算律。二、学习例题:1 、 出示例题图:读一读信息:四年级有6 个班,五年级有4 个班,每个班领24 根跳绳。一共要领多少根?请大家在自己的本子上列综合算式,并算出结果。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学生可以用多种方法解答。2 、 组织全班汇报交流。指名学生汇报自己的解法,然后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板书。3、汇报预测:解法一:先算出四、五年级一共有多少个班。(6+4

3、) x24=10x 24=240 (根)解法二:先算出四、五年级各领多少根跳绳。6 X 24+4 X 24=144+96=240(根)4、观察比较。指出: 以上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法,它们计算得数相同,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将这两个算式连起来?板书:(6+4) X24=6X 24+4X 24 比较:左右这两个算式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不同之处呢?(相同: 三个数是一样的,都有乘法和加法;不同:前面的算式中出现了1 个 24 ,后面的算式中出现了 2 个 24 ; 一个是两步算式后面一个是三步算式?比一比,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发现:等号左边先算6 加 4 的和,再算 10 个 24 是多少;等

4、号右边先算6 个 24与 4 个 24 各是多少,再求和。 用语言来表示它们的联系: 两个数合起来乘24 等于两个数分别乘24再合起来。(只要学生能大概说出类似的意思就行。 )5、探索规律。( 1) 提出假设:是否任意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都会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与第三个数相乘,再 把所得的积相加呢?请同学们再举几个例子验证。在规定的时间内,请你写出符合这样特点的等3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式。交流:你写了几个?读一读。( 2) 一是所举例子是否符合要求;二是不同算式的共同特( 3)总结规律

5、。如果用字母a 、 b、 c 分别表示三个数,可以写成:(a+b) Xc=aXc+bx c师生交流后小结: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结果不变。教师指出这就是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乘法分配律三、反馈完善1. 完成教材第63 页“练一练”第 1 题。这道题是运用乘法分配律改写算式,通过改写准确把握乘法分配律。其中有 顺向的改写,也有逆向的改写。学生在逆向改写时可能会有困难,教师在组织练习时可以给予适当的帮助。2. 完成教材第63 页“练一练”第 2 题。这道题呈现了学生初学乘法分配律时可能出现的错误,如 40 X 50+50X 90 与 40 X ( 50+

6、90)让学生辨析,从而进一步明晰概念。还选择了比较特殊的情况,如74 X (20+1)与74 X 20+74, 有助于学生从本质上而不是形式上理解乘法分配律。3. 完成教材第6566 页 “练习十”第 6 、 7 题。第 6 题, 让学生通过计算和比较进一步感受乘法分配律的优越性。第 7 题, 让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长方形菜地的周长,并用乘法分配律沟通不同算法间的联系,既能加强对长方形周长的理解,又能加强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4. 比较大小,得出乘法分配律对减法同样适用。四、 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布置作业。板书设计:乘法分配律(6+4) X24=10X 2

7、4=240 (根)6 X 24+4X 24=144+96=240根)(6+4) X 24=6X 24+4X 24 (a+ b) x c=ax c+ bx c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乘这个数,再相加,结果不变。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板书下红兴小学符国才教学目标:1、 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探索乘法分配律,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能用字母表示出乘法分配律。2、 、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教学难点:正确表述乘法分配律,并能

8、初步知道乘法分配律能进行简便计算。教学准备:课件、纸条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 、复习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的哪些运算律?这些运算律用字母怎么表示?乘法交换律:axb=bx a 乘法结合律:(axb) x c=ax (bxc)2 、揭题。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一种新的运算律。二、学习例题:1 、 出示例题图:读一读信息:四年级有6 个班,五年级有4 个班,每个班领24 根跳绳。一共要领多少根?请大家在自己的本子上列综合算式,并算出结果。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学生可以用多种方法解答。2 、 组织全班汇报交流。指名学生汇

9、报自己的解法,然后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板书。3、汇报预测:解法一:先算出四、五年级一共有多少个班。(6+4) X 24=10X 24=240 (根)解法二:先算出四、五年级各领多少根跳绳。6 X 24+4 X 24=144+96=240(根)4、观察比较。指出: 以上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法,它们计算得数相同,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将这两个算式连起9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来?板书:(6+4) X24=6X 24+4X 24 比较:左右这两个算式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不同之处呢?

10、(相同: 三个数是一样的,都有乘法和加法;不同:前面的算式中出现了1 个 24 ,后面的算式中出现了 2 个 24 ; 一个是两步算式后面一个是三步算式?比一比,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发现:等号左边先算6 加 4 的和,再算 10 个 24 是多少;等号右边先算6 个 24与 4 个 24 各是多少,再求和。 用语言来表示它们的联系: 两个数合起来乘24 等于两个数分别乘24再合起来。(只要学生能大概说出类似的意思就行。 )5、探索规律。( 1) 提出假设:是否任意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都会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与第三个数相乘,再 把所得的积相加呢?请同学们再举几个例子验证。在规定的

11、时间内,请你写出符合这样特点的等式。交流:你写了几个?读一读。( 2) 一是所举例子是否符合要求;二是不同算式的共同特( 3)总结规律。如果用字母a 、 b、 c 分别表8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示三个数,可以写成:(a+b) xc=axc+bxc师生交流后小结: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结果不变。教师指出这就是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乘法分配律三、反馈完善1. 完成教材第63 页“练一练”第 1 题。这道题是运用乘法分配律改写算式,通过改写准确把握乘法分配律。其中有 顺向的改写,也有逆向的改写。学生在逆向改写时可能

12、会有困难,教师在组织练习时可以给予适当的帮助。2. 完成教材第63 页“练一练”第 2 题。这道题呈现了学生初学乘法分配律时可能出现的错误,如 40 X 50+50X 90 与 40 X ( 50+90)让学生辨析,从而进一步明晰概念。还选择了比较特殊的情况,如74 X (20+1)与74 X 20+74, 有助于学生从本 质上而不是形式上理解乘法分配律。3. 完成教材第6566 页 “练习十”第 6 、 7 题。第 6 题, 让学生通过计算和比较进一步感受乘法分配律的优越性。第 7 题, 让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长方形菜地的周长,并用乘法分配律沟通不同算法间的联系,既能加强对长方形周长的理

13、解,又9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能加强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4. 比较大小,得出乘法分配律对减法同样适用。四、 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布置作业。板书设计:乘法分配律 (6+4) X24=10X 24=240 (根)6 X 24+4X 24=144+96=240根)(6+4) X 24=6X 24+4X 24 (a+ b) x c=ax c+ bx c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乘这个数,再相加,结果不变。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教学

14、设计板书下红兴小学符国才教学目标:1、 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探索乘法分配律,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能用字母表示出乘法分配律。2 、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 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教学难点:正确表述乘法分配律,并能初步知道乘法分配律能进行简便计算。教学准备:课件、纸条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 、复习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的哪些运算律?这些运算律用字母怎么表示?乘法交换律:axb=bx a 乘法结合律:(axb) x c=ax (bxc)2 、揭题。通过前

15、面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一种新的运算律。二、学习例题:1 、 出示例题图:读一读信息:四年级有6 个班,五年级有4 个班,每个班领24 根跳绳。一共要领多少根?15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请大家在自己的本子上列综合算式,并算出结果。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学生可以用多种方法解答。2 、 组织全班汇报交流。指名学生汇报自己的解法,然后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板书。3、汇报预测:解法一:先算出四、五年级一共有多少个班。(6+4) X

16、24=10X 24=240 (根)解法二:先算出四、五年级各领多少根跳绳。6 x 24+4 x 24=144+96=240(根)4、观察比较。指出: 以上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法,它们计算得数相同,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将这两个算式连起来?板书:(6+4) x 24=6x 24+4x 24 比较:左右这两个算式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不同之处呢?(相同: 三个数是一样的,都有乘法和加法;不同:前面的算式中出现了1 个 24 ,后面的算式中出现了 2 个 24 ; 一个是两步算式后面一个是三步算式?)1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

17、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比一比,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发现:等号左边先算6 加 4 的和,再算 10 个 24 是多少;等号右边先算6 个 24与 4 个 24 各是多少,再求和。 用语言来表示它们的联系: 两个数合起来乘24 等于两个数分别乘24再合起来。(只要学生能大概说出类似的意思就行。 )5、探索规律。( 1) 提出假设:是否任意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都会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与第三个数相乘,再 把所得的积相加呢?请同学们再举几个例子验证。在规定的时间内,请你写出符合这样特点的等式。交流:你写了几个?读一读。( 2) 一是所举例子是否符合要求;二是不同算式的共同特( 3)总结规律。

18、如果用字母a 、 b、 c 分别表示三个数,可以写成:(a+b) Xc=aXc+bx c师生交流后小结: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结果不变。教师指出这就是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乘法分配律三、反馈完善1. 完成教材第63 页“练一练”第 1 题。这道题是运用乘法分配律改写算式,通过改写准确把握乘法分配律。其中有 顺向的改写,也有逆向的改写。学生在逆向改写时可能会有困难,教师在组织练习时可以给予适当的帮助。2. 完成教材第63 页“练一练”第 2 题。这道题呈现了学生初学乘法分配律时可能出现的错误,如 40 X 50+50X 90 与 40 X ( 50+90)让学生辨析,从而进一步明晰概念。还选择了比较特殊的情况,如74 X (20+1)与74 X 20+74, 有助于学生从本 质上而不是形式上理解乘法分配律。3. 完成教材第6566 页 “练习十”第 6 、 7 题。第 6 题, 让学生通过计算和比较进一步感受乘法分配律的优越性。第7 题, 让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