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开放条件下的中国金融监管体制_第1页
探析开放条件下的中国金融监管体制_第2页
探析开放条件下的中国金融监管体制_第3页
探析开放条件下的中国金融监管体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探析开放条件下的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摘要: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在开放条件下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关键在于现行监管体制滞后于国际发展和实践需要,不能适应混业经营的发展要求。应逐步推 进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在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的基础上建立“中国金 融服务监管局”作为整个金融业的最高监管机构。同时应转变金融监管理念。关键词:金融监管;金融开放,国际金融的运行格局发生了巨大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和,为了能够更有效地提高金融机构随着金融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的变化,国际金融监管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金融的不稳定性日渐突出。面对金融全面开放运行和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保证金融市场稳定,促进经

2、济持续发展,我国金融监 管需要进行不断地创新和变革。、开放条件下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挑战和问题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模式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 ,即以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为主体的“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体制。随着金融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 快,金融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现行金融监管体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实践中也产 生了诸多问题:(一)金融监管法治环境薄弱金融监管立法仍然滞后,立法技术亦不成熟。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 法、保险法、证券法等金融监管领域的基本法律至今没有与之相配套的实 施细则。一些重要领域仍然处于法律真空状态。法律、

3、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 文件的规定并不协调,甚至存在严重冲突。盲目移植、照搬照抄、脱离实际的规 定大量存在。金融监管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二)金融监管目标不合理我国金融监管目标是既要保障国家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的有效实施,又要承担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护存款人利益、保障平等竞争和金融机构合法权益、 维护整个金融体系安全稳定、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金融监管目标具有多重性和 综合性,实际上是对金融监管目标的弱化,从而制约了金融监管的功效。我国的金融监管目标和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一致的。 这使得中国 金融监管的主要工作就是进行货币政策的执行和信贷规模控制的合规性检查 ,并 没有真

4、正从金融运行的安全性、高效性出发,形成独立的、明确的职能。(三)金融监管的内容和方式存在缺陷重市场准入,轻市场退出。目前的监管大多对金融机构、金融业务的市场准 入进行严格限制,而在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理上则缺少详细的可操作的市场退出规 定。在金融机构的风险暴露时,“一行三会”的监管只能借助于行政手段来化解 金融风险,违反了市场规律,进一步加剧了金融风险。重现场监管、轻非现场监管。我国的金融监管主要采用现场监管。 现场监管 虽然能够比较细致地了解、发现那些从金融机构公开的财务报表和业务资料中难 以发现的隐蔽性问题。但是,它本身也存在许多不足,如,风险监管不足,随意性、 非规范性较大,人力不足以及重复

5、检查并存等等。重合规性监管、轻风险性监管。先行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是对金融业市场准 入、业务范围、财务帐目、资本状况等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合规性监管,而对金融机构日常经营的风险性监管尚不规范和完善。 强调从资本充足性和资产流动性 方面进行监管,忽视了金融机构自身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等指标的监 管。重视传统存贷业务,而对表外业务及其他金融创新业务监管较少。(四)金融监管信息仍不透明目前中国的金融监管仍处在起步阶段,金融监管信息系统尚处于一种分割、 低效、失真的状态。中国金融监管信息不透明主要表现在:“三会”的监管信息系统处于分割状态,不能实现监管信息共享;金融监管信息实行定时报送制度,使 得

6、金融监管信息收集效率很低;金融机构报送数据存在人为调整,虚报、瞒报现象 屡有发生;缺乏社会监督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对金融机构报 表、资料的真实性审查,等等。(五)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缺乏协调,监管存在“真空”我国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还不健全,整个金融监管组织体系仍按计划管理模 式设置,“一行三会”虽各有分工、各有工作侧重,但是相互之间仍存在职责不 清、相互扯皮的问题,有时出现职责冲突,有时出现监管“真空”,从而降低了整 个金融监管的效率。我国的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的混业经营趋势正逐步加强, 原有的以机构类型确定监管对象的监管模式难以发挥作用,进而出现金融监管“真空”。二、我国金融监

7、管体制改革的制度设计前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分业经营、 分业监管的模式已严重滞后于 国际发展与实践需要。随着金融全球化、经济一体化和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不 断深化,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在金融监管体制上不断做出相应调整,而我国仍采取根据既定金融机构的形式和类别进行监管的传统方式。 在金融机构的业务界限日 趋模糊的情况下,这种监管方式的弊端日益凸显。国外的金融机构大都为混业经营。尽管加入WTC后对进入中国的外资金融机 构仍可限制其经营业务,但外资金融机构可以利用其境外的后援体系,其混业经 营的优势仍能发挥,使我国金融机构在竞争中处于下风。混业经营已是大势所趋, 当前我国金融机构的诸多业务创新已具

8、有部分混业经营的性质,光大控股集团、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金融控股公司的组建事实上也拉开了我国金融机 构混业经营的序幕。与我国实行的分业经营相适应的分业监管体制已不适应这一 趋势的发展。为适应混业经营的发展要求,我国应在现有的金融监管基础上平稳 过渡,依据金融体系基本功能逐步改革和完善监管体制,实现跨产品、跨机构、跨 市场的协调。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务院直属的政府机构应放弃金融监管职能,着重于货币 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做好宏观调控,这样有利于金融监管效率的提高。在“三驾马 车”(即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基础上设立“中国金融服务监管局”作为整 个金融业的最高监管机构,维护整个金融业的安全与稳

9、定,对各类金融业予以全 面监管。将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集中置于中国金融服务监管局的统一领导之 下,对各类分业经营的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控股公司名下的子公司实施功能化监管 并定期召开由三大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加强“三驾马车”之间的。中国金 融服务监管局则有权对各监管机构的职责和各种争议予以界定和仲裁。金融控股公司母公司则由中国金融服务监管局直接监管,从而形成一个立体的、有层次的、 有分工的、横向与纵向并重的金融监管体制。三、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理念建设在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完善金融监管内容和方法,改善信息披露制度、强化社会监督,加强监管机 构之间的协调配合的同时,在体制转型的基础上实现监管理念的转变是我国金融 监管体制改革的关键:金融监管活动应从事后被动处置向事前预警防范转变;金融监管内容应从合规性、机构性监管向合规性与风险性监管并重、功能性监管转 变;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转变控制金融风险的思路,使金融监管既要强调金融 业的安全与稳定,又要注重提高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以及国际竞争力。唯有在金 融监管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金融业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实现金融监管理念及时、 科学的调整,才能在开放条件下促进金融监管的不断成熟和我国金融市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