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文科一轮复习知识点高中数学_第1页
新课标高考文科一轮复习知识点高中数学_第2页
新课标高考文科一轮复习知识点高中数学_第3页
新课标高考文科一轮复习知识点高中数学_第4页
新课标高考文科一轮复习知识点高中数学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选修1 1、1-2数学知识点第一部分简单逻辑用语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2、“若p ,则q”形式的命题中的 p称为命题的条件,q称为命题的结论.3、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若q,则p”否命题:“若邛,则F"逆否命题:“若飞,则P”4、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5、若pn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若p二q ,则p是q的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例如:若Al

2、 B ,则A是B的充分条件或B是A的必要条件;若 A=B,则A是B的充要条件;6、逻辑联结词:且(and):命题形式pq;或(or):命题形式pq;非(not):命题形式一p .pqpqpvq真真真真假真假假真假假真假真真假假假假真7、全称量词一一“所有的”、“任意一个”等,用“ 寸表示;全称命题p: X/xwM,p(x);全称命题p的否定1p: mxwM,ip(x)。存在量词一一“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等,用“三”表示;特称命题p:三x w M , p(x);特称命题p的否定p: Vx= M ,_|p(x);第二部分圆锥曲线1、平面内与两个定点 Fi, 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1F

3、2 )的点的轨迹称为 椭圆.即:|MF1 | + | MF2 | = 2a,(2a >| F1F2 |)。这两个定点称为 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椭圆的焦距.2、椭圆的几何性质:焦点的位置焦点在x轴上焦点在y轴上图形zdLy£J,标准方程x2a22=十4 = 1(a >b >0 ) b222-y2 +_x2 =1( a> b a 0 ) a b范围-a Wx M a且-b M y Wb-bMxWb且-aMyWa顶点Ai (q,0 卜 A2(a,0 )B"0,-b)、B2(0,b)Ai(0,-a)> A2(0,a)Bi(-b,0 y B2(b

4、,0)轴长短轴的长=2b长轴的长=2a住日 八'、八、Fi(-c,0)、F2(c,0)E(0,-c)、F2(0,c)焦距F1F2 =2c(c2 : a2 -b2)对称性关于x轴、y轴、原点对称离心率C b b2 nde = =J1-(0 <e<1)a V a3、平面内与两个定点 Fi , F2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F1F2 )的点的轨迹称为 双曲线.即:|MFi|-|MF2|=2a,(2a<|FiF2 |)。这两个定点称为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双曲线的焦距4、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焦点的位置焦点在x轴上焦点在y轴上图形工标准方程22 -%= 1(a &g

5、t;0,b >0 ) a b22yx,八,八22 1(a>0,b>0)a b范围乂 = 一2或乂之2, yWRy < -a或 y 之 a , x= R顶点A1(-a,0)、A21(a,。)Ai(0,-a)、A2(0,a)轴长虚轴的长=2b实轴的长=2a住日 八'、八、Fi(-c,0)、F2 (c,0 )Fi(0,-c)、F2(0,c)焦距F1F2 =2c(c2 =a2 +b2 )对称性关于x轴、y轴对称,关于原点中心对称离心率e="ms(e>1)渐近线方程J y = ±-x a-a y = ±一 x b5、实轴和虚轴等长的双曲

6、线称为等轴双曲线6、平面内与一个定点 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称为 抛物线.定点F称为抛物线的焦点,定直 线l称为抛物线的准线.7、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标准方程2-y = 2 px(p A0 )2-y = 2 px(p > 0 )2-=2 py(p A 0)2-x = -2 py(p > 0 )图形1fe1川 41J p 二顶点(0,0)对称轴x轴y轴住日 八'、八、(FI2F 1 - , 0 I 2 J邛91FJ, 2 J准线方程px = 一 2px 二 一2py = 一2py =一2离心率e = 1范围x之0x<0y至0y < 08、过抛物线的焦点

7、作垂直于对称轴且交抛物线于A、B两点的线段AB ,称为抛物线的“通径”,即AB|= 2p.9、焦半径公式:若点P(xo,y° )在抛物线y2 =2px(p >0)上,焦点为F ,则|PF = % +p ;若点P(x0,y0 )在抛物线x2 =2py( p >0 )上,焦点为F ,则PF|=y0+p;第三部分导数及其应用1、函数f(x队x1到*2的平均变化率:f x2 - f xix2 一 x12、导数定义:f (x心点x0处的导数记作y=f k0)=im f(x0 +R _f (x0);.3、函数y = f(x)在点x0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是曲线y - f(x)在点P(x&

8、#176;,f(x° ”处的切线的斜率4、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nn'' C =0;(x ) =nx ;(sin x) =cosx;(cosx) =sin x ;(ax) =ax in a ;(ex) = ex ;5、导数运算法则:1'1(log a x)=;(in x)= 一xln ax 了 (x)±g(x)' =(x)±g1x);2 ; f x g x = f x g x f x g x;f (X)T f '(X)g(X)- f(x)g'(x)FcFY»n,Z2g (X0(34g(x)_g(x)

9、6、在某个区间(a,b)内,若f'(x)A0,则函数y=f(x)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增;若f <x )<0,则函数y = f (x)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减.7、求函数y = f (x )的极值的方法是: 解方程f'(x) = 0.当f'(x0) = 0时:(1)如果在x0附近的左侧f'(x)A0,右侧f'(x)<0,那么f(x0)是极大值;(2沏果在x0附近的左侧f'(x)<0,右侧f'(x)>0,那么f(x0)是极小值.8、求函数y = f (x )在b,b】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步骤是:(1)求函数y = f(

10、x )在(a,b J内的极值;(2 »各函数y = f (x )的各极值与端点处的函数值f (a ), f (b )比较,其中最大的一个是最大值,最小的一个是最小值.9、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最优化问题。第四部分复数1 .概念:(1) z=a+bi C R u b=0 (a,bCR)uz=Zu z2>0;(2) z=a+bi 是虚数 u bw0(a,bC R);(3) z=a+bi 是纯虚数 u a=0且 bw0(a,b C R) y z+z=0 (zw0) u z2<0;(4) a+bi= c+di a=cH c=d(a,b,c,d CR);2.复数的代数形式及其运算

11、:设zi= a + bi , z 2 = c + di ( a,b,c,d则:(1) z 1±z2 = ( a + b) ± ( c + d)i ;(2) z1. z2 = ( a+bi) (c+di) = ( ac- bd) + ( ad+bc) i ; z1 + z2 = (a+bi)(c-di) = ac+bd+bc-adi (z2*0);(c di)(c -di)c2 d2 c2 d23.几个重要的结论:(1) (1士i)2=12i; (4) Hi=i;3 =t;1 -i 1 i4n. 4n 1 . 4n 2 ,4n 3. 4n . 4n 1. 4 2. 4n 3(

12、2) i 性质:T=4; i =1,i=i,i =T,i =T ; i+i+i +i =0;一 _ 1z=1u zz=1u z= z4 .运算律:(1) zm,zn=zm + ;(2)(zm)n= zmn;(3)(4 Z2)m =4mz2m(m,n N);,-r一,.、二T - 2一 z二5 .共轲的性质:(z1士z2)=z1±z2; z1z2 =z1马 ;(一)=; z=z。z2z26 .模的性质: |乙 | |z2 |凶 zi 士 z2 国乙 | 十1 z2 |; |卒2 |=| zi |z2 |;|亘|=旦_| ; |zn |=|z|n ; z2 |z2 |第五部分统计案例1

13、.线性回归方程变量之间的两类关系: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制作散点图,判断线性相关关系线性回归方程:y=bx+a (最小二乘法)n n工 XiYi -nxyb =-4 _ _n v 2-2注意:线性回归直线经过定点(x,y)。£ xi -nxi 3a = y - bxn_'、(xi -x)(yi - y)2 .相关系数(判定两个变量线性相关性):r = _n_ n_v (xi -x)2v (yi - y)2,i 1i 1注:r>0时,变量x, y正相关;r <0时,变量x,y负相关;|r|越接近于1,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r|接近于。时,两个变量之间几乎不存在线

14、性相关关系。n八Z (yi - yi)2 ;回归平方和:i 13 .回归分析中回归效果的判定:n 总偏差平方和:Z (yi y)2残差:e' = yi y;残差平方和: i 1nn _ n" (Yi -Yi)2工(yi - y)之一Z (yi - yi)?;相关指数 R2 = 1 -。1二一i 3i m2(yi - yi)i 1注:R2得知越大,说明残差平方和越小,则模型拟合效果越好;R2越接近于1,则回归效果越好。4 .独立性检验(分类变量关系):随机变量K2越大,说明两个分类变量,关系越强,反之,越弱。第六部分推理与证明一 .推理:合情推理:厅纳推理 和类比推理都是根据已

15、有事实,经过观察、分析、比较、联想,在进行归纳、类比,然后 提出猜想的推理,我们把它们称为合情推理。归纳推理:由某类食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有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纳。注: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类比推理:由两类对象具有类似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称为类比推理,简称类比。注:类比推理是特殊到特殊的推理。演绎推理:从一般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这种推理叫演绎推理。注: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包括:大前提

16、已知的一般结论;小前提 所研究的特殊情况;结 论 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得出的判断。二.证明1 .直接证明综合法一般地,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定理、公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综合法又叫顺推法或由因导果法。分析法一般地,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义、定理、公理等),这种证明的方法叫分析法。分析法又叫逆推证法或执果索因法。2 .间接证明-反证法一般地,假设原命题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原命题成立,这种证明方

17、法叫反证法。选彳4-4数学知识点一、选考内容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高考考试大纲要求:1 .坐标系:理解坐标系的作用.了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伸缩变换作用下平面图形的变化情况 能在极坐标系中用极坐标表示点的位置,理解在极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点的位置的区别,能进行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 . 能在极坐标系中给出简单图形(如过极点的直线、过极点或圆心在极点的圆)的方程.通过比较这些图形在极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方程,理解用方程表示平面图形时选择适当坐标系的意义2 .参数方程:了解参数方程,了解参数的意义 .能选择适当的参数写出直线、圆和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二、知识归纳总结:_ .、m x'=八

18、 x,(九 > 0),1 .伸缩变换:设点P(x, y)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在变换中:3 的作用下,点P(x, y)y = N y,(N >0).对应到点P(x:y),称呼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 坐标伸缩变换,简称伸缩变换。2 .极坐标系的概念: 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 O,叫做极点;自极点。引一条射线Ox叫做极轴;再选定一个长度单 位、一个角度单位(通常取弧度)及其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这样就建立了一个 极坐标系。3 .点M的极坐标:设M是平面内一点,极点。与点M的距离| OM |叫做点M的极径,记为P ;以极轴Ox 为始边,射线OM为终边的/xOM叫做点M的极角,记为

19、日。有序数对(P,H)叫做点M的极坐标,记为 M (不).极坐标(,8)与(,日+2kg(kWZ)表示同一个点。极点 。的坐标为(0,曰)(曰WR).4 .若P<0,则P>0,规定点(-P*)与点(P,8)关于极点对称,即(一 Pf)与(匕K+心)表示同一点。如果规定p >0,0 <e < 2n ,那么除极点外,平面内的点可用口t一的极坐标(p,e)表示;同时,极坐标(Pf)表示的点也是唯一确定的。5.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222:二 x y ,y = Psin ,X = Pcosi,ytan 二-(x = 0)x6。圆的极坐标方程:在极坐标系中,以极点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r ;在极坐标系中,以在极坐标系中,以C(a,0) (a > 0)为圆心,a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