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走自己的路_第1页
第三单元 走自己的路_第2页
第三单元 走自己的路_第3页
第三单元 走自己的路_第4页
第三单元 走自己的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单元 走自己的路一 课标要求1. 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2. 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有助于学生选择和实施道德行为, 抑制不道德行为。 3. 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4. 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知道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5. 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6. 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

2、强责任意识。二 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单元从对生活中常见的从众现象的分析入手,剖析现象背后的原因,并且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从众现象的利与弊,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一心理现象,思考在社会生活中如何独立思考,走向自主。教材客观地分析了中学生中存在的典型的从众现象,即“追星”和“偶像崇拜”,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汲取经验和教训,通过对从众行为的分析,反思自己的行为,正确认识追星现象,学会独立思考,合理选择,承担责任。 本单元内容包括第六课“从众与自主”和第七课“偶像与自我”。“从众与自主”包括“剖析从众”和“走向自主”两部分内容,分别从现象和利弊方面来分析从众现象。第七课“偶像与自我”分为两个标题,

3、“透视追星'”和“超越崇拜”,分别从现象和理性分析角度透视中学生中存在的追星现象,给学生搭建讨论的平台,从理论到实践,帮助学生反思自我,达到学习的目的。教材知识结构如下: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从众现象及其心理学解释。认识从众现象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了解独立思考、明辨是非、学会自主选择、勇于承担责任是克服盲目从众的方法。了解抵制团体不合理压力的方法,培养抗拒外部不良诱惑的能力。能够对追星现象进行理智分析,达到对崇拜的超越,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 过程与方法: 探究、体验、讨论、讲授等相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和“头脑风暴”式的讨论,将问题分析清晰,引导学生反思,懂得每个人心中的

4、偶像会随着年龄的改变而改变,也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失。自己要明白为何而崇拜,偶像的价值在哪里,自己的价值又在哪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青少年摆脱过度依赖心理,逐渐走向自主。青少年的不良嗜好甚至违法犯罪,往往与最初的从众和好奇有关。因此,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有助于他们辨别是非善恶,抵制诱惑,杜绝不良嗜好。 3.学生情况分析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从依赖走向自立的过渡时期,也是充满矛盾的时期。一方面,他们希望有自己的主意,自己可以做主决定事情,另一方面,他们又缺乏独立性,容易从众,尤其危险的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去抵制不良的诱惑和负性的团体压力(青少年的犯罪以团体性为特征就是从众的表现

5、)。同时,青少年处于“心理断乳”期,他们开始挑战父母的权威,又没有树立起新的权威,因而很容易盲目追星。有的学生甚至因迷恋偶像而忘记伦理道德,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与生活,严重影响身心健康。这是我们不能回避而且必须帮助青少年解决的问题。 4.教学建议 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把从众现象解释清楚,然后,分析从众的利弊。学生很容易发现从众的弊端,但是实际上,在社会生活中,从众心理也是社会需要的。在谈偶像与自我的时候不能一味否定偶像,应重在辨析,分清利弊,让学生自己树立正确的偶像观,懂得社会成员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道理,懂得崇拜偶像的目的是为了超越偶像,而社会就是在不断的超越中向前发展的。 第六课 从众与

6、自我第一节 剖析从众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呈现一组有关围观的漫画:一群人聚在一起围观,每一个围观的人都在问别人发生了什么事。尽管没有人知道发生什么事了,但是围观的人却越来越多 教师提问:如果在街上遇到这样的事,你会怎样做? 直观认识从众现象。 活动一:游戏:比线条 模仿心理学家阿希关于线条判断的从众实验。具体实验操作过程见活动设计“比线条游戏”。 实验后,向学生公开结果,让被试谈谈自己做选择时的心理过程,并分析自己从众的原因。 体验从众现象的存在、发生过程及原因。 活动二:观察生活中的从众现象 放音像资料:从众现象(见本备课系统的“多媒体资源”中的动画资源“从众”)。 讨论:通过

7、刚才的资料,你会发现,人们什么情况下会产生从众行为? 教师总结:从讨论中我们发现,从众现象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现象。 认识从众现象的存在。 活动三:什么是从众 学生运用“头脑风暴”的方法,列举生活中的从众现象,并理解从众的概念。 学生讨论,教师记录重要的观点。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体讨论的方法。在讨论中,所有的主意都将记录下来,等到讨论结束以后才对每个主意或方案予以评价。 这种讨论方式,能真正起到集思广益的作用,而且让不善于表达的学生有了发言的机会。 例如: 别人怎么说,我自己就怎么说,这就是从众。 和大家保持一致就是从众。 和社会要求保持一致才是从众。 教师:同学们讨论得非常好。下面我们看看

8、心理学给出的定义(参见教科书第53 页)。 从现象揭示产生从众的原因。 活动四:翻叶子游戏 34个学生为一个小组,站在1平方米左右的一块布(或者一块垫子)上。这三四个同学要互相配合(比如要相互扶着,这样才能都抬起一只脚来),只能用脚,不能用手,把这块布翻过来。在这一过程中,任何学生的脚都不能踩到地面。(也可以两个同学配合,这样降低游戏的难度,更容易成功。) 游戏后,请成功的小组谈谈体会,从而感受从众现象的积极意义。 在以上活动的基础上,组织深入的讨论: 生活中还有哪些从众现象是有利的?(例如:对公共道德的遵守,“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后掀起的航天热,等等) 体验从众的积极意义。 活动五:面

9、对压力 生活中除了积极的从众外,还有另外一种从众,让我们看小品表演。 表演内容见教学活动设计二“面对压力”。 讨论:你怎样看待小明的行为? 了解消极的从众现象。 课堂小结 从众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某些条件下,从众有利于保证团队意识,提高团队的活动效率,但是盲目从众是消极和有害的。  附活动五: 面对压力 活动意图: 体验不良的团体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 活动过程: 第一步:学生表演小品(56 名同学参加)。 小品故事梗概:几个人(34 个同学扮演)在校园外偷偷抽烟,恰巧被小明看到,于是几个同学就威胁他一起抽,否则就要打他。小明被迫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临分手时同伴威胁他说:如果你说出去

10、,对你没有好处。晚上,小明无精打采地复习功课,困倦至极。忽然,他想起客厅里有烟,于是偷偷地拿了一枝,刚点上,就一阵猛烈的咳嗽。爸爸闻声进来,见此情景大吃一惊,小明也惊呆了。 第二步:组织学生讨论如下两个问题: (1)小明为什么会抽烟?(2)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会怎样做? 活动提示: 注意事先组织排练,小品的效果会比较好。教学札记:第二节 走向自主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 导入 以故事导入主题。故事如下:1976 年出生的郝丁是独生子女。 上初中时,班里的男生都喜欢打电子游戏,郝丁为了能和大家有共同语言,自然也沉迷其中,因此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初中毕业后,他只考上了一所中专,这引起了父亲的

11、思考。 1996 年,在郝丁中专毕业前一个月,身为天津社会科学院教授的郝爸爸决定与儿子郝丁签订一份“亲子双向自立协议”。这个协议规定:父亲不用管儿子,儿子也不用养老子。“协议”中郝丁承担的责任包括:自己承担高等教育的经费;自己谋业、自己创业;自己结婚成家;自己培育子女。爸爸妈妈承担的责任是:自己储蓄养老费和医疗费;日常生活自我料理;自己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用生活中真实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从众的危害和自主选择、勇于负责对于中学生的重要性。 活动一:喜欢儿子还是不喜欢儿子 学生就下列问题发表看法:郝教授为什么要与儿子签订这样的协议?他不喜欢自己的独生子吗?设想协议签订后郝丁会有哪些变化和经历。 学生

12、可以自由设想,教师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适时发表评论,对于好的发言给予肯定,对于特别不合理的想法予以反驳。 学生讨论后,教师呈现郝丁的实际情况。郝丁的实际情况是:尽管他为“自立协议”一事半年不和爸爸说话,但终因契约的压力而不再依赖父母。面对生活的压力,郝丁不可能处处随大溜,而必须自主选择生活的道路,为自己负责。他靠自己的本事找到了工作,并经多次跳槽后成为一大型媒体广告企业的骨干。其间他向父母借了 2 万元用于攻读大专,现已还清。最重要的是,郝丁成为了一个不再依赖父母、不再盲从群体的生活方式、有自己主见的人。 让学生思考缺乏独立性的孩子突然没有了依靠时会发生的情况,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自主选择的意义。

13、活动二:你说,我说,大家说 讨论:从郝丁的故事中你得到了哪些启发? 教师:同学们都认识到了盲目从众和过分依赖的危害,了解了自主对自己的重要意义。但是,有时我们很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可是又觉得很为难。我们来看一些资料,看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1)小真的同学都喜欢讨论电子游戏。小真本来不会打电子游戏,但是同学们天天都在讨论有关游戏的事,为了和大家有共同的话题,他也开始打电子游戏。后来,小真一发不可收,沉迷其中,他虽然和大家有了共同的话题,但是学习成绩却一落千丈。 (2)尤红想利用下课时间复习,准备考试,她的好朋友小齐希望她陪自己去图书馆借几本书。尤红感到很为难 (3)年级要外出春游,同学们都很

14、高兴。有一个同学提议,大家都在校服里面穿上自己的漂亮衣服,到了公园后就把校服脱掉。这个提议得到了很多同学的响应。小明 还说:“大家都要一致行动啊,穿就是叛徒。”小明的好朋友沈艺感到很为难,因为他就想穿校服春游。(4)晓平和同学一道回家。过路口时遇到红灯,同学们看到没有车都闯了过去,晓平犹豫了 讨论:他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做出正确自主的选择? 通过讨论,帮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该如何做出自主的选择。 活动三:小测试 学生发言后教师归纳。教师:通过刚才的讨论,大家都认识到了自主的重要性。那么,大家的独立性如何呢,我们做一个小小的自测。  了解自己的独立性。 课堂小结 教师组织学生做独立性测验。测

15、验内容见本备课系统“教学活动设计”。生活中有很多不良的从众现象,只有培养自己的独立自主性才能让自己摆脱盲目从众。因此,走向自主是我们的正确选择。  附活动三:独立性测试 活动意图: 通过测试了解学生是否具有独立性。 活动过程:第一步,当堂自测。测验题目如下:你是否有独立性 你是否具有以下表现? “完全是”计1分, “有时是”计2分, “不是”计3分。 (1)遇事退缩。 (2)不敢面对困难。 (3)做事顾虑重重。 (4)缺乏勇往直前的气魄。 (5)一贯服从他人。 (6)凡事都要求家长为自己做决定。 (7)一旦失去依赖对象,就茫然不知所措。 (8)受人欺负后不敢抗拒,只会回家诉苦。 (9

16、)时间观念淡薄。 (10)做任何事情总要拉上别人才行。 (11)从不做家务。 (12)穿衣、洗头也要父母包办。 (13)什么事不管会不会,从不想去试一试。 (14)没有自己的行动目标。 (15)听别人的指挥。 (16)畏惧老师。 (17)做事需要父母督促。 (18)不敢一个人独自在家。 (19)对学习心不在焉。 (20)说话娇气。 分数解释: 得分在 29分之下,说明独立性比较差。 得分在 3044分之间,表明具有较好的独立性。 得分在 45分以上,表明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第二步,自测结束后,学生就自己的情况写一篇 300字左右的自我剖析的文章,请得分在45分以上的学生谈谈自己独立性强的表现。

17、教师组织大家讨论独立性对中学生的意义。 第三步,教师呈现独立性差的危害。 (1)使自己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 (2)缺乏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的严重缺陷。 (3)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随波逐流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独立性强的人能够在社会生活中摆脱不良的从众行为,避免参与违法犯罪行为。 活动提示: 学生自己掌握自己的测试结果,不需要交流。教学札记:第六课 偶像与自我第一节 透视“追星”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呈现有关追星的照片或音像资料,请学生发表个人看法。 引出追星话题。 活动一:寻找理想中的“星” 教师: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青少年中常见的现象,我们把这

18、种现象称之为“追星”。 学生讨论:你理想中值得追的“星”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呢? 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看重的明星的特点、表现分类记下。可以分为外在的和内在的特征,并加以分析。 外在的条件(表层性欣赏)、内在的条件(实质性欣赏) 教师: 出现追星现象,是因为我们在明星的身上可以看到我们的梦。你所欣赏的无论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东西都是你理想中的自我。 每人用几个词概括自己心中的“星”,以及自己喜欢他(她)的原因。学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可以有争论。讨论之后要让学生重新谈感受。 帮助学生了解“追星”不仅要追外在条件,更要注重内在品质。 活动二:心中的“星”大家谈 用自测问卷了解学生对偶像的看法以及

19、“追星”的情况。 具体的问卷见教学参考资料 中学生偶像崇拜问题调查。 调查后,请一个小组的学生帮助分析结果。 给学生提供深入了解“明星”的机会,引导他们澄清“追星” 观念。 活动三:偶像问题调查 教师:从调查中我们发现,“追星”是很普遍的现象。但是家长对此持什么态度呢?下面的文章反映了家长们的普遍看法。 让学生了解自己以及同学对“追星”的看法。 活动四: 家长的心声 2005年夏,最热的话题莫过于“超级女声”了,从邻家女孩变成超级明星,这是每个“超级女声”参赛者梦寐以求的事。家长说:孩子都中“超女”毒了。在某机关任职的何先生愤怒地说:“都成什么样了!暑假里,我女儿哪儿都不去,像中毒似的迷上了超

20、级女声',连暑假作文也是满篇的超级女声'!现在开学了她也没有心思学习。什么终极的歌碟,她居然一口气买了5张,一点儿都不心疼钱!”与何先生感受相同的还有陈女士。她告诉记者,年仅10岁的女儿已经立志参加明年的“超女”比赛。家长们纷纷感叹,不知道孩子们追“超女”要追到什么时候。 学生分析:为什么家长对于“追星”如此反感呢? 让学生了解家长的观点,从另一个角度看“追星”。 课堂总结青少年有偶像、追星,这是可无厚非的,但是任何事情都不能超越“度”。如果我们追的仅仅是“星”的外表并对明星或偶像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那就有百害而无一利了。  附活动二:中学生偶像崇拜问题的调查问卷

21、 (1)你的偶像是(      )。(可多填) (2)你的偶像是:(可多选) A.影视明星、歌星、体育明星 B.政治名人 C.作家、艺术家 D.成功人士 E 伟人 F.其他_(3)你选择偶像的标准是: A.外貌、歌声 B.事迹、成就 C.精神品质 D.名誉、名声 E.思想、观念 F.其他 _ (4)你会模仿你心目中的偶像吗? A.会 B.不会 C.有时会 D.以前会,现在不会 (5)偶像的言行举止会影响你吗? A.会 B.不会 C.有时会 (6)你经常变换偶像吗? A.经常变换 B.常变换,但不频繁 C.变换,但要经过很长时间 D.从来不换 E

22、.不清楚 (7)你会把你的偶像作为你学习的榜样吗? A.会 B.不会 C.某方面会 D.不清楚 (8)你经常关注你心中的偶像吗? A,是 B.不是 C.有时会,但不经常 D.偶尔有,发生大事时 (9)你能认清偶像身上的优点或缺点吗? A.非常清楚 B.知道一点 C.一点也不知道 D.不想知道 (10)你会收集有关你的偶像的物品吗? A.会,已收集了很多 B.偶尔会,收集了一点 C.没刻意去收集,有机会就收集 D.不会,一点也不收集 教学札记:第二节 超越崇拜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教师: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最富于模仿性的生物,人是借助模仿学习他最早的功课的。小的时候,我们可能模仿父母,上学后,我们可能模仿过老师,现在,我们也模仿自己心中的偶像。请大家回忆一下,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你模仿过什么人? 引起学生的兴趣。 活动一:偶像两面看       教师:每个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