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三化学复习金属及非金属单质 考点扫描1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2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3以I 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4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知识点拨一金属的通性1位置: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左下角,最外层电子数大部分少于4个。2物理通性:大部分有延展性、金属光泽,都有导热导电性等。3化学性质:易失电子,被氧化,金属表现还原性。4钠、铝、铁、铜单质的重要性质 钠铝铁铜与非金属单质O24Na+O22Na2OO2+2Na Na2O24Al+3O2 2Al2O33Fe+2O2 Fe3O42Cu+O2 2CuOCl22Na+Cl2 2NaC
2、l2Al+3Cl2 2AlCl32Fe+3Cl2 2FeCl3Cu+Cl2 CuCl2S2Na+S Na2S2Al+3S Al2S3Fe+S FeS2Cu+S Cu2SH2O2Na+2H2O=2NaOH+H22Al+6H2O 2Al(OH)3+3H23Fe+4H2O Fe3O4+4H2不反应HCl溶液2Na+2HCl2NaCl+H22Al+6HCl2AlCl3+3H2Fe+2HClFeCl2+H2不反应NaOH溶液与水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不反应不反应CuSO4溶液 2Na+2H2O+CuSO4Na2SO4+Cu(OH)2+H2较复杂较复杂不反应制备2NaCl
3、2Na+Cl22Al2O3 4Al+3O2Fe2O3+3CO 2Fe+3CO2CuO+CO Cu+CO22 钠及其化合物1钠 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钠的物理性质状态颜色硬度密度熔点导电、导热性固体银白色较小(比水大)较小(比水小)较低(用酒精灯加热,很快熔化)是电和热的良导体钠的化学性质钠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A:与氧气:4Na+O22Na2O(变暗);O2+2Na Na2O2(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 对比于钠与氧气在常温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异同?得出何结论?B:与氯气:2Na+Cl2 2NaCl; 现象:_色火焰,冒_:C:与S:2Na+S Na2S 钠与水的反应(水中先滴入酚酞)2Na+2H2O
4、=2NaOH+H2现象概述现象描述原因浮浮在水面钠的密度比水小游四处游动钠与水反应产生气体熔融化成银白色小球钠的熔点较低,且该反应放出大量热响发出咝咝的响声钠与水反应剧烈红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生成了碱性物质钠与酸的反应:2Na+2H+2Na+H2 现象与水反应相似,更剧烈。 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钠与盐溶液的反应: 钠先与水反应,生成_和H2,再考虑_与溶液中的盐反应。如:钠投入CuSO4溶液中,有_ 放出和_。 2Na+2H2O+CuSO4Na2SO4+Cu(OH)2+H2;6Na+6H2O+2FeCl36NaCl+2Fe(OH)3+3H2Na可与某些有机物反应: 2CH3COOH+2
5、Na2CH3COONa+H2;2CH3CH2OH+2Na2CH3CH2ONa+H2;2C6H5OH+2Na2C6H5ONa+H2;钠的保存通常钠保存在煤油中,原因是钠极易与空气中的O2、水蒸气反应;钠不与煤油反应;钠的密度比煤油大,沉于底部。注意:钠保存在煤油中,而不能保存在汽油、CCl4中,因汽油易挥发,CCl4的密度比钠的密度大,起不到隔离O2和H2O的作用。钠的用途:冶炼金属:TiCl4+4NaTi+4NaCl;钠钾合金,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在电光源上,用钠制高压钠灯。2钠的重要化合物Na2O、Na2O2名称和化学式氧化钠(Na2O)过氧化钠(Na2O2)颜色和状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类
6、别碱性氧化物离子化合物过氧化物离子化合物电子式Na+Na+Na+2-Na+氧元素化合价-2-1化学键离子键离子键非极性键稳定性不稳定比Na2O稳定与水反应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与酸反应Na2O+2HCl2NaCl+H2O2Na2O2+4HCl4NaCl+O22H2O与酸酐反应Na2O+CO2Na2CO32Na2O2+2CO2=2Na2CO3+O2与盐溶液反应Na2O+2NaHSO42Na2SO4+H2ONa2O+H2O+CuSO4Cu(OH)2+Na2SO42Na2O2+4NaHSO44Na2SO4+O2+2H2O2Na2O2+H2O+CuSO4Cu(
7、OH)2+2Na2SO4+O2用途制氢氧化钠漂白剂、供氧剂、氧化剂知识拓展:Na2O2的强氧化性:能氧化SO2、FeCl2、H2S、Na2SO3、等,因强氧化性而使品红溶液褪色。 (2)NaOH名称和化学式氢氧化钠(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物理性质无色固体、易吸水而潮解,易溶于水类别碱 离子化合物电子式Na+氧元素化合价-2化学键离子键 极性键稳定性稳定化学性质与铝硅单质反应2NaOH+2Al+2H2O2NaAlO2+3H22NaOH+Si+H2ONa2SiO3+2H2与酸反应NaOH+HClNaCl+H2O与酸酐反应2NaOH+CO2Na2CO3+H2ONaOH+CO2NaHCO3
8、2NaOH+SiO2NaSiO32NaOH+2NO2NaNO2+NaNO3+H2O与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反应2NaOH+Al2O32NaAlO2+H2ONaOH+Al(OH)3NaAlO2+2H2O与盐溶液反应NaOH+NaHSO4Na2SO4+H2O2NaOH+CuSO4Cu(OH)2+Na2SO4OH-+NH4+NH3·H2O(与铵盐反应实质)与有机物的反应油脂与氢氧化钠在加热的条件下可发生皂化反应;酯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较彻底的水解反应等用途化工原料、制纸浆、肥皂保存在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可密封保存于塑料瓶或玻璃瓶中,但瓶塞需用橡胶塞,不可用玻璃塞。 (3)Na2CO3和NaHC
9、O3名称和化学式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俗名纯碱、苏打小苏打颜色和状态白色晶体白色粉末水中溶解性易溶易溶(比Na2CO3溶解度小)热稳定性稳定不稳定:2NaHCO3Na2CO3+CO2+H2O主要反应与酸(H+)反应CO32+H+HCO3HCO3+H+H2O+CO2HCO3+H+CO2+H2O与Ca(OH)2反应Ca(OH)2+Na2CO3CaCO3+2NaOH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碱不足)NaHCO3+Ca(OH)2CaCO3+NaOH+H2O(碱过量)与盐反应CaCl2CaCl2+Na2CO3BaCO3+2NaCl不反应Al
10、2(SO4)32Al3+3CO32-+3H2O=2Al(OH)3+3CO2与CO2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不反应与水作用水解,碱性较强水解,碱性较弱与酸互滴现象与滴加方式有关现象与滴加方式无关相互转化固(加热)/液(NaOH) CO2+H2O/少量盐酸Na2CO3 NaHCO3用途制玻璃、肥皂、造纸、纺织、石油、冶金等灭火器、发酵粉、治胃酸过多知识拓展:钠在露置于空气中的变化过程:NaNa2ONaOHNaOH(aq) Na2CO3·10H2ONa2CO3银白色变暗白色固体溶液白色块状白色粉末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若将盐酸逐滴缓慢滴加到碳酸钠溶液中:H+CO32=H
11、CO3;HCO3+H+=H2O+CO2。现象:开始无气体生成,滴加到一定量后出现气体。若将碳酸钠逐滴缓慢滴加到盐酸中:2H+CO32H2O+CO2。现象:立即出现气泡。(常用来相互鉴别)钠及其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3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及其递变规律名称和符号锂(Li)钠(Na)钾(K)铷(Rb)铯(Cs) 原子序数311193755结构原子结构结构简图电子式Li·Na·K·Rb·Cs·主要化合价+1+1+1+1+1相同点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1个电子不同点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同,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递增离子半径依次递增金属活动性依次递增质还原性
12、依次递增阳离子氧化性依次递减物理性质颜色和状态银白色固体密度0534g/cm30.97g/cm30.86g/cm31.523g/cm31.879g/cm3熔点依次递减沸点依次递减化学性质跟氧气反应4Li+O22Li2O4Na+O22Na2O2Na+O2Na2O22K+O2K2O2K+O2KO2Rb+O2RbO2Cs+O2CsO2跟卤素反应2M+X22MX(M、X2分别表示碱金属、卤素)跟硫反应2M+SM2S与水反应2M+2H2O2MOH+H2 反应剧烈程度:LiNaKRbCs与酸反应2M+2H+2M+H2与盐溶液反应(CuSO4)制法2MCl2M+Cl2(K:Na+KClK+NaCl) 知识拓
13、展:碱金属的特殊性: Na、K需保存于煤油中,但Li的密度比煤油小,所以Li必须保存在密度更小的石蜡中或密封于石蜡中。 碱金属中,从LiCs,密度呈增大的趋势,但(K) <(Na) 试剂瓶中的药品取出后,一般不能放回原瓶,但金属Na、K等除外。 一般情况下,碱金属所形成的盐均溶于水,并且在一定温度下,酸式盐的溶解性大于正盐(但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小)。 碱金属与氢气反应生成的碱金氢化物都是离子化合物,其中氢以H+形式存在,显-1价,碱金属氢化物是强还原剂。 三镁及其化合物1镁 银白色固体,密度较小、质软、有延展性,是电和热的良导体原子结构及物理性质物质 点燃主要性质镁与非
14、金属单质反应2Mg+O2 = 2MgO点燃3Mg+2N2 = 2Mg3N2与CO2反应点燃2Mg+CO2=2MgO+C与非氧化性强酸反应Mg+2H+=Mg2+H2与沸水反应Mg+2H2O=Mg(OH)2+H2氧化镁碱性氧化物MgO+2H+=Mg2+H2O氢氧化镁中强碱Mg(OH)2+2H+=Mg2+2H2O难溶于水溶解度小于碳酸镁的MgCO3+H2O=Mg(OH)2+CO2铝及其化合物项目Al与非金属反应4Al+3O22Al2O32Al+3SAl2S3与H2O2Al+6H2O2Al(OH)3+3H2一般不反应,只有氧化膜被破坏后反应与酸反应2Al+6H+2Al3+3H2(常温下,在浓H2SO4
15、、浓HNO3中钝化)与NaOH溶液2Al+2NaOH+2H2O2NaAlO2+3H2与某些氧化物2Al+Fe2O32Fe+Al2O3主要用途铝合金汽车、船舶、飞机制造、防锈油漆、导线、电缆等工业制备2Al2O3 4Al+3O22铝的氧化物氧化物Al2O3属类两性氧化物色态白色粉末、熔点高化学性质H2O不溶解也不反应酸液Al2O3+6H+ 2Al3+3H2ONaOH溶液Al2O3+2NaOH2NaAlO2+H2O重要用途制造耐火、耐高温器材,冶炼铝3铝的氢氧化物氢氧化物Mg(OH)2Al(OH)3属类碱两性氢氧化物色态白色固体白色固体溶解性难溶难溶电离方程式Mg(OH)2Mg2+2OHH2O+A
16、lO2+H+Al(OH)3Al3+3OH与HCl等酸溶液Mg(OH)2+2HCl=MgCl2+2H2O(可溶于NH4Cl等强酸弱碱盐)Al(OH)3+3HCl = AlCl3+3H2O与NaOH溶液不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热不稳定性Mg(OH)2 MgO+H2O2Al(OH)3Al2O3+3H2O实验室制法可溶性镁盐加NaOH溶液 Mg2+2OH- Mg(OH)2可溶性铝盐加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4铝及其化合物间相互转化、铝三角及相关图象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图象离子方程式向可溶性铝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先生成沉淀又
17、溶解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 向可溶性铝盐溶液中滴加稀氨水至过量出现白色沉淀Al3+3NH3·H2OAl(OH)3+3NH4向NaOH溶液中滴加可溶性铝盐溶液至过量开始无明显变化,一段时间后出现沉淀Al3+4OH-=AlO2-+2H2O;3AlO2-+Al3+6H2O4Al(OH)3 向可溶性偏铝酸盐溶液中滴加盐酸至过量先沉淀又溶解H+AlO2-+H2O = Al(OH)3;Al(OH)3 +3H+=Al3+3H2O 向可溶性偏铝酸盐溶液中逐渐通入CO2气体至过量先无明显变化,后出现沉淀AlO-2+2H2O+CO2(过量) =Al(OH)
18、3+HCO-32AlO2-+3H2O+CO2(少量) =Al(OH)3+CO2-3 向盐酸中滴加可溶性偏铝酸盐溶液至过量出现白色沉淀4 H+AlO2-=Al3+2H2O;3AlO2-+Al3+6H2O4Al(OH)3 知识拓展:Al(OH3)的两性:H2O+AlO2+H+Al(OH)3Al3+3OH酸式电离 碱式电离当向Al(OH)3中加入酸溶液,平衡向碱式电离方向移动,使Al(OH)3溶解。当向Al(OH)3中加入强碱溶液时,平衡向酸式电离方向移动,使Al(OH)3溶解。铝热反应及应用:2Al + Fe2O32Fe + Al2O3 ;4Al + 3MnO23Mn + 2Al2O3 铝热剂铝粉
19、和金属氧化物;助燃剂KClO3;引燃剂镁条。铝热反应应用:焊接钢轨,冶炼熔点较高的金属如:钒、铬、锰等。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金属单质:Al;两性氧化物:Al2O3;两性氢氧化物Al(OH)3;弱酸的酸式盐:NaHCO3、NH4HCO3等;弱酸铵盐:(NH4)2CO3、(NH4)2S等。四铁及其化合物1铁铁的原子结构:位于第4周期族,是过渡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常见价态2,3价。物理性质:纯铁为银白色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和导热性,能导电,能被磁铁吸引,密度7.86g/cm3,熔点1535,沸点2750。化学性质:铁能与Cl2、Br2、O2、I2、S等非金属单质反应;与稀硫酸、浓硫酸
20、、硝酸、盐酸等酸反应;与H2O、Fe3+、Cu2+等反应。与铁生成3价的有:Cl2、Br2、浓硫酸、硝酸等。与铁生成2价的有:I2、S、稀硫酸、盐酸、Fe3+、Cu2+等。与铁生成Fe3O4的有:O2、H2O等。2.铁的氧化物3.铁的氢氧化物4.亚铁和铁盐的鉴别 5铁三角知识拓展:Fe3+的性质规律:水解性:Fe3+半径小,所带电荷高,水解能力强。常温下,Fe3+3H2OFe(OH)3+3H+ 沸水中,Fe3+3H2O(沸水)Fe(OH)3(胶体)+3H+遇HCO3-、CO32-、AlO2-、ClO-等离子时,水解完全。 如Fe3+3HCO3-Fe(OH)3+3CO2。将FeCl3溶液蒸干并灼
21、烧,得Fe2O3。在pH4时,它就形成Fe(OH)3而沉淀完全。较强的氧化性:Fe3+的氧化性在金属阳离子中是比较强的,其氧化性: H+<Cu2+ <Fe2+<Ag+;I2 <Fe3+<Br2Fe3+表现氧化性的反应有: 特征络合反应:Fe3+3SCN- Fe(SCN)3显红色。Fe3+6C6H5OHFe(C6H5O)63-+6H+,显紫色。制Fe(OH)2白色沉淀:Fe(OH)2极易被氧化,溶解在水中少量的O2都能将它氧化成Fe(OH)3,所以按一般强碱与弱酸盐反应制弱碱的操作很难得到Fe(OH)2白色沉淀。要制得Fe(OH)2白色沉淀必须用加热煮沸过的蒸馏水(
22、以减少溶解在水中的O2)临时配制的FeSO4溶液,最好在溶液中再滴几滴植物油以避免FeSO4溶液与空气接触,准备加入的NaOH溶液也要先加热煮沸,加入NaOH溶液时应将滴管尖嘴伸人FeSO4溶液的试管底部再挤出NaOH溶液。五铜及其化合物1铜原子结构:铜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4周期B族,过渡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常见价态1和2价。物理性质:紫红色光泽,熔点1083.4,沸点为2567,有良好延展性,是电和热的良导体。化学性质:与非金属单质2Cu+O22CuO(黑色);2Cu+SCu2S;Cu+Cl2CuCl2与酸反应: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稀盐酸、稀硫酸)不反应。Cu+2H2SO4(稀)CuSO4
23、+SO22H2O;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盐溶液:Cu+2AgNO3=2Ag+Cu(NO3)2;Cu+2FeCl3CuCl2+2FeCl2在潮湿空气中生成铜绿:2Cu+O2+H2O+CO2Cu2(OH)2CO32铜的化合物铜的氧化物CuOCuO+2HClCuCl2+H2O;H2+CuOCu+H2O;C+2CuO2Cu+CO2铜的氢氧化物Cu(OH)2:蓝色难溶于水。Cu(OH)2+2HClCuCl2+2H2O;Cu(OH)2CuO+H2O; CH3CHO+2Cu(OH)2Cu2O+CH3COO
24、H+2H2O硫酸铜CuSO4CuSO4+2NaOHCu(OH)2+Na2SO4;CuSO4+FeCu+FeSO4;CuSO4·5H2OCuSO4+5H2O(蓝色粉末变为白色粉末);CuSO4+5H2O CuSO4·5H2O(白色粉末变成蓝色,常用来检验水的存在)。3铜及其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六金属规律小结:金属活动顺序表及应用(重点:钠、镁、铝、铁、铜的性质及强弱比较)金属活动顺序K Ca NaMg Al ZnFe Sn Pb(H)Cu Hg AgPt Au原子失电子能力 由大到小,还原性由强到弱离子得电子能力 由小到大,氧化性由弱到强和氧气反应 常温易被氧化常温能被氧化常温
25、干燥空气中不易被氧化 加热时能被氧化不能氧化和水反应剧烈反应得强碱和H2与热水慢反应 高温与水蒸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和H2 不跟水反应和酸反应剧烈反应置换出氢能置换出酸(非氧化性酸)中的氢 不能置换稀酸中的氢与氧化性酸反应只溶于王水和强碱反应仅Al、Zn能跟强碱水溶液反应和盐溶液反应先与水反应前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后面的金属金属氧化物与水剧烈反应弱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碱的热分解不分解受热分解常温分解冶炼方法熔融电解法热还原法(高温用CO、Al等)热分解法物理方法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只已化合态存在多以化合态,极少以游离态只以游离态存在七合金1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
26、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2性能:硬度比单一金属大;熔点比单一金属低;化学性质与单一成分不同;机械性能优于单一成分 金属材料 复合材料课时训练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硬铝B黄铜C钢铁D水银【答案】D2(2013届山东潍坊高三模拟)硝酸铜是一种重要的工业产品,化学上有很多方法可以制取硝酸铜:将铜溶于硝酸中先将铜与O2反应生成CuO,再溶于硝酸中将铜溶于N2O4的乙酸乙酯(溶剂,不参加反应)溶液中生成硝酸铜和一氧化氮。下列认识或判断错误的是()A方法是最经济和环保的B方法中,若从经济和环保的角度考虑,
27、用稀硝酸比用浓硝酸好C方法需要消耗能源,对环境不产生污染D方法中N2O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解析】方法产生污染气体NO。【答案】A3玻璃钢的制取过程是()A玻璃与钢熔合而成的B把玻璃纤维加到钢中制成的CSiO2和钢熔合而成的D玻璃纤维加到合成树脂中复合形成的【答案】D4(2013届三明高三质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可用于人体组织中韧带的制作B钢化玻璃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银、铜、铁都是有色金属材料D碳化硅陶瓷具有压电效应【解析】B项中钢化玻璃与普通玻璃化学成分相同,是传统材料,故该项错误;铁为黑色金属,故C项错误,压电陶瓷以BaTiO3和PbTiO3为主要成分,故D项错误
28、。【答案】A5(2013届济南市高三定时练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烧碱、纯碱分别属于碱性氧化物、碱、盐BCu、Al、Na可以分别用热还原法、热分解法和电解冶炼C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KNO3固体,铜粉可以溶解D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可加入Cu【解析】A项,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B项,Na、Al均用电解冶炼法;D项,引入新杂质Cu2。【答案】C6(2013届龙岩高三期末)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下列固体粉末:FeCl2;Fe2O3;Zn;KNO3,铜粉可溶解的是()ABCD【解析】Fe2O36H=2Fe33H2O,Cu2Fe3=Cu2
29、2Fe2,3Cu8H2NO=3Cu22NO4H2O。【答案】B7用一定量的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及足量的CuO制成单质铜,有人设计以下两种方案:FeH2CuCuOCuSO4Cu若按实验原则进行操作,则两者制得单质铜的量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多B多C相等 D无法判断【解析】从关系式上看,二者应该相等,但在实际操作中,中H2还原CuO时要先通入一段时间的H2,那么制得的H2不能完全用来还原CuO,制得的Cu的量就比少。【答案】B8X、Y、Z、M、N代表五种金属,有以下化学反应:水溶液中:XY2=X2Y;Z2H2O(冷)=Z(OH)2H2;M、N为电极与N盐溶液组成的原电池,发生的电极反应为:M2e=M
30、2;Y可以溶于稀硫酸中,M不被稀硫酸氧化。则这五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 ()AM<N<Y<X<ZBN<M<X<Y<ZCN<M<Y<X<ZDX<Z<N<M<Y【解析】由知,活泼性X>Y,且X、Y均不与水反应;由知,Z为活泼性很强的金属;由知,M为原电池的负极,N为原电池的正极,所以活泼性M>N;由知,Y可以溶于稀硫酸中,说明Y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H之前,M不被稀硫酸氧化,说明M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H之后,所以活泼性Y>M,综合得五种金属的活泼性为:Z>X>Y>M
31、>N,故选C项。【答案】C9(2013届塔城质检)完全溶解28.4 g的碳酸铜和氢氧化铜的混合物,需要消耗1 mol·L1的盐酸500 mL,若灼烧相同质量的上述混合物,得到氧化铜的质量为()A40 gB30 gC20 gD16 g【解析】n(HCl)1 mol·L1×0.5 L0.5 mol,CuCO3和Cu(OH)2恰好与0.5 mol HCl完全反应生成CuCl2、H2O和CO2气体,则n(CuCl2)n(HCl)0.25 mol;根据反应前后铜元素原子不变,则灼烧相同质量的上述混合物时,得到的CuO为0.25 mol,m(CuO)0.25 mol
32、215;80 g·mol120 g,故选C项。【答案】C10已知酸性条件下有如下反应:2Cu=Cu2Cu。由于反应温度不同,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可能产生Cu或Cu2O,两者都是红色固体。一同学对某次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所得的红色固体产物作了验证,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加入试剂稀硫酸浓硫酸、加热稀硝酸浓硝酸实验现象红色固体和蓝色溶液无色气体无色气体和蓝色溶液红棕色气体和绿色溶液由此推出本次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产物是 ()ACuBCu2OC一定有Cu,可能有Cu2OD一定有Cu2O,可能有Cu【解析】Cu2O不但具有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u2和Cu的性质,且具有与Cu类似的
33、还原性,故Cu2O和Cu与浓H2SO4、稀HNO3、浓HNO3反应现象一样。关键看与稀H2SO4的反应,根据相关现象可知一定含Cu2O,而不一定含Cu。【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11(12分)某厂的酸性工业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Fe3、Cu2、Au3等离子。有人设计了图中的工艺流程,利用常用的酸、碱和工业生产中的废铁屑,从废水中回收金,并生产一定量的铁红和氧化铜。填写下面空白。(1)图中标号处需加入的相应物质分别是_、_、_、_、_。(2)写出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写出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铁红的化学式为_;分别写出铁红和氧化铜在工业上的一种主要用途:铁红_;
34、氧化铜_。【答案】(1)铁屑稀硫酸稀硝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Fe2H=Fe2H2、2Fe3Fe=3Fe2、Cu2Fe=CuFe2、2Au33Fe=2Au3Fe2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3)Fe2O3用做红色涂料用做制造铜盐的原料(答案合理即可)12(12分)(2013届南平高三测验)某课外研究小组,用含有较多杂质的铜粉,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制取胆矾。其设计的实验过程为: (1)杂铜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可采用灼烧的方法除去有机物,灼烧时将瓷坩埚置于_上(用以下所给仪器的编号填入,下同),取用坩埚应使用_,灼烧后的坩埚应放在_上,不能直接放在桌
35、面上。实验所用仪器:a蒸发皿 b石棉网 c泥三角d表面皿 e坩埚钳 f试管夹(2)杂铜经灼烧后得到的产物是氧化铜及少量铜的混合物,用以制取胆矾。灼烧后含有少量铜的可能原因是_。a灼烧过程中部分氧化铜被还原b灼烧不充分铜未被完全氧化c氧化铜在加热过程中分解生成铜d该条件下铜无法被氧气氧化(3)通过途径实现用粗制氧化铜制取胆矾,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酸溶、加热通氧气、过滤、_、冷却结晶、_、自然干燥。(4)由粗制氧化铜通过两种途径制取胆矾,与途径相比,途径有明显的两个优点是: _。(5)在测定所得胆矾(CuSO4·xH2O)中结晶水x值的实验过程中,称量操作至少进行_次。(6)若测定结
36、果x值偏高,可能的原因是_。a加热温度过高b胆矾晶体的颗粒较大c加热后放在空气中冷却d胆矾晶体部分风化【解析】(1)因坩埚加热时温度较高,应放在泥三角上进行加热,且取用坩埚时要用坩埚钳,为防止坩埚炸裂和烧坏桌面,灼烧后的坩埚要在石棉网上冷却,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2)灼烧后产物中含有少量铜其原因可能是灼烧不充分,铜未被完全氧化,也可能是灼烧过程中部分氧化铜被还原。(3)利用途径制取胆矾时,必须先加酸将氧化铜溶解,加热通氧气将Cu氧化,过滤除去粗制氧化铜中的不溶物杂质后,然后再蒸发溶剂,冷却结晶,再过滤得晶体,最后将其干燥。(4)根据途径的反应方程式Cu2H2SO4(浓)CuSO4SO22H2O
37、和途径的反应方程式2CuO22H2SO4(稀)2CuSO42H2O,可以看出途径的优点是:产生等量的胆矾比途径耗硫酸少;途径不产生污染大气的气体(SO2)。(5)称量操作至少进行4次,分别是:称量坩埚;称量加入晶体后的坩埚;称量加热冷却后的坩埚;称量再加热、再冷却后的坩埚至两次称量的值相差不超过0.1 g。(6)若测定结果x值偏高,可能是加热温度过高,使CuSO4晶体中的CuSO4分解了,其他三项均使x值偏低。【答案】(1)ceb(2)ab(3)蒸发过滤(4)产生等量胆矾途径消耗硫酸少;途径不会产生污染大气的气体(5)4(6)a13(12分)(2013届郑州质检)工业上以废铜为原料经一系列化学反应可生产氯化亚铜(CuCl),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试根据上图转化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生产Cl2时,尾气常用石灰乳吸收,而不用烧碱溶液吸收的原因是_。(2)还原过程中的产物为NaC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纪法知识培训课件制作app
- 省考公务员评价试题及答案研究
- 二零二五离婚房产赠与协议书范例
- 坟拆迁协议书
- 2024年档案管理员职业发展规划试题及答案
- 农业技术服务协议合同书范例二零二五年
- 大气简约设计风-投资亮点汇报
- 二零二五房屋拆迁补偿协议书范文
- 二零二五香港股权转让协议书
- 花艺师考试过程中的职业发展与过往经验总结试题及答案
- 京津冀地区农业减污降碳增效协同: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 《遗传病的治疗》课件
- 《MATLAB编程及应用》全套教学课件
- 《销售技巧培训》课件
- 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
- 2023年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 2024年有关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示范文本)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
- 顶管施工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
- 燃气热水锅炉调试方案
- 石英砂采购合同(2024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