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装订线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外装订线绝密启用前2014-2015学年度?学校7月月考卷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2014年国庆节早晨,小明在家中发现暖水瓶的瓶盖打开不冒“白气”,小明问自己为什么?想到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温,倒了一碗尝尝发现“烫”又想到可能是因为房间的温度较高,将暖水瓶拿到屋外,看到很多“白气”小明就倒了一碗尝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个环节:(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
2、交流与合作2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开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假设 B.论证 C.实验 D.结论3下列事例中,运用相同科学研究方法的是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用水流比作电流;曹冲称象; 用总电阻替代两个串联的电阻。A、 B、 C、 D、4以下研究方法与通过乒乓球跳动的高度反映出振幅的大小的方法相同的是( )A.研究光时将它分成可见光和不可见光 B.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C.研究影响声音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采用控制钢尺长度不变来控制音调D.通过蜡烛火焰的情况来 判断声音
3、是否可以传递能量5取3个相同的杯子,分别装满水、醋、牛奶,将它们置于相同的环境。一段时间后,观察液面的高度。由此可研究A温度对液体蒸发快慢的影响B空气流动速度对液体蒸发快慢的影响C液体表面积对蒸发快慢的影响D不同液体对蒸发快慢的影响6下列数值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B 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0mmC最舒适的房间温度约为37D 一张课桌的质量约为200g7下列估计值与实际值最接近的是( )A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B 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NC正常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0m/sD 某中学生的体温为238以下估测接近实际的是(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B 一
4、个中学生受到的重力约为50NC一个成年人身高约为1.70mD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9下列估测数值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一个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NB.人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大约在3s-5sC.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cmD.电视机正常工作的电功率约为1000W10(2分)下列说法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人们洗澡时的水温大约为80B 一支中性笔的质量约为100gC眨眼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10sD 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11(2分)即将告别母校的你,认为校园生活中的物理量最合理的是( )A 夏天教室内的温度约为45B 书桌上的中性笔落到地上用时约为10sC 书桌的高度约为80c
5、mD 教室内每盏日光灯的功率约为400W12(2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 人的正常体温是37B新的2B铅笔的长度为30mmC 电视机的正常工作电压为380VD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0m/s13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 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问 B猜想 C实验 D得出结论14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这时,有位同学手拿一块磁铁吸了一下硬币。就“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这一环节而言,属于
6、科学探究中的 ( )A猜想 B论证 C实验 D分析15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为39 B八年级学生小亮同学跑完1000m的时间用了刚好1minC小红上学时步行的速度约是1.1m/s D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5dm16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9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A12.35cm B12.34cm C12.50cm D12.36cm17体育课时,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的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吸铁石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
7、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18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19关于对考场内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份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80gB.课桌高度约为80cmC.人体最适宜的考场气温约37D. 一块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所用时间约为5s 20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测量九年级下科学课本的长度”时,多次测量“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
8、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上述实验中减小误差的是( )A B C D21(3分)(2013越秀区一模)身高160cm的小名,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接近真实值的是( )A.教室宽5臂展,约8m(臂展: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B.教室长10步幅,约300c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C.课桌长4拃,约2.8m(拃: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D.物理课本厚1指宽,约10cm22(2分)(2013娄底)日常生活中,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倡导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
9、A.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B.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5kgC.一般洗澡水的温度约为90D.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80cm23(2005泉州)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100cmB.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50kgC.小明上学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0m/sD.人的体温大约是5024下列描述不属于科学精神的是( )A.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真理B.孜孜不倦、刻苦认真、锲而不舍C.善于合作与交流D.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绝不接受别人的建议25关于误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误差的产生和测量工具有关B.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始终存在C.误差不能避
10、免,但可以尽量减小D.误差和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26用塑料卷尺测量长度时,若用力拉尺测量,那么测量结果将( )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D.无法判断27小明为了给窗子配上一块玻璃,在以下的测量工具中,你认为选用哪种工具来测量窗框的尺寸最合理( )A.选用分度值是1mm,量程是10cm的学生用尺B.选用分度值是1mm,量程是2m的钢卷尺C.选用分度值是1cm,量程是15m的皮卷尺D.游标卡尺28下列单位换算的式子中正确的是( )A.4.5m=4.5×100=450cm B.4.5m=4.5m×100cm=450cmC.4.5m=0.0045km D.4.5m=4.5
11、215;100cm=450cm29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初中物理课本长度的是( )A.23mm B.10dm C.26cm D.1m30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误差是测量中的错误B.只要方法正确,仪器精良,误差就可以消除C.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减小误差D.误差是测量时态度不认真而引起的评卷人得分二、双选题(题型注释)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题型注释)31在下列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1)一个鸡蛋大约是50; (2)一个成人的质量约70(3)盒装牛奶的体积是250_. (4)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3 32(6分) 与 之间的差别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尽量减小误差
12、,请写出一种减小误差的方法: 33(1分)如图停表的读数是 分 秒34(3分)单位换算:1.5h= min= s3m/s= km/h35(1分)小强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三次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各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15.23cm、15.21cm、15.22cm,则测量结果应为 cm36(2分)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A的长度是 cm37(4分)如图停表的读数是 分 秒38(4分)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尺的分度值是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39(4分)如图所示,请读出下列示数甲的长度为 cm 乙的电度表的示数为 kWh 丙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丁的温度计的示数为 40(2008
13、恩施州)如图,是某实验小组做“测平均速度”实验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数字钟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则小车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cm/s41正确使用刻度尺的要求是: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 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多次测量取 值减小测量误差在记录结果时,既要记录 ,还要注明 如下图所示,木块的长度是 cm42观察图可知汽车做 直线运动;观察苹果下落时的频闪照片图乙,可知苹果做 直线运动43科学探究的要素包括:提出问题、 、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 、交流与合作44纳米是一个很小的长度单位,1nm=109m,一张纸的厚度大约是0.1mm,合 nm45小明同学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五次精确
14、测量,记录如下:25.1mm,25.2mm,27.3mm,25.3mm,25.3mm根据记录分析,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其中有一次测量值是明显错误的,它是 ,根据以上测量记录,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46小华测量了一些物体的长度,但粗心的忘了写单位,请你替他补上合适的单位:(1)哥哥的身高174 (2)一角硬币的厚度2 (3)课桌的高度8 (4)同学中指的长度70 47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只铅笔的长度,图甲中铅笔的长度是 cm,图乙中铅笔的长度是 cm。48西集中学九年级学生进行30m跑训练,用机械停表记录成绩,如图所示,这个机械停表读数是 min s.49如图所示,晓军测量的A、B、C
15、三个木块的长度分别为 cm、 cm、 cm.502014年5月,中俄举行联合军演中,中俄海军舰艇组成一字型舰艇编队同速前进。若以其中一艘舰艇为参照物,其余舰艇是 。艇上固定甲板的螺丝长度如图所示,这个螺丝的长度读数为 cm。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题型注释)51(4分)小芳对初二物理科学之旅中“伽利略对摆动的研究”非常感兴趣,于是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她测出了摆球摆动30次所用的时间,进而算出摆球摆动一次所用时间针对摆球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她提出了以下猜想:A可能与摆球质量有关;B可能与摆线的长短有关;C可能与摆角的大小有关她利用以下器材:质量不同的两个小钢球、长度不同
16、的两根细线、一个铁架台、一个秒表、一把刻度尺、一只量角器等,进行了以下四次实验次数摆线长L/m摆球质量m/g摆角/°摆动一次的时间t/s11203221.42032.431.42052.441.43052.4(1)由1、2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_(填猜想前的字母),结论是_(2)由_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C(3)由_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A52(9分)为比较纸锥下落快慢,小明按图甲所示的两个等大的圆纸片,其中一个圆纸片被剪去圆心角比另一个大,再分别粘贴成图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1)将两个纸锥拿到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小明测得锥角大的纸锥下落到地面的时间为10s,如图丙所示是小华测出的锥角
17、小的纸锥下落到同一地面的时间,应为 s,通过比较可得锥角小的纸锥下落得快,判断根据是 。(2)小明为继续探究测出小纸锥下落时的规律,用每隔0.2s曝光一次的闪光照相机拍下了一组照片如图丁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选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8.40cm,则此过程中,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为 ms(3)小组间交流时,发现不同小组测得不同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不同为此提出了下列猜想:猜想一:影响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可能与纸锥的锥角的大小有关猜想二:影响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可能与纸锥的质量的大小有关小明用(1)提供的实验事实,得出:锥角
18、小的纸锥下落速度大。对此,你认为小明所得的结论 (选填“是”、“不”)可靠的,你判断的依据是 。要科学地探究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与纸锥的锥角的大小关系,你的改进方法是 。为了验证猜想二,简要的做法是 判断方法是 。53一般物质都是“热胀冷缩”的,物体受热时在长度方向上的膨胀叫线膨胀,小华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物体线膨胀的伸长量,可能与物体的材料有关;猜想二:物体线膨胀的伸长量,可能与物体的原长有关;猜想三:物体线膨胀的伸长量,可能与物体的温度升高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华和同学们进行实验。下表是他们探究影响物体线膨胀因素的实验记录(铜、铝的横截面积
19、相同)。实验序号材料原长/m温度升高/线膨胀的伸长量/mm1铜1100.192铜2100.383300.574铝2100.46请根据实验记录完成下列各题。(1)比较实验序号 与 ,可得结论:当原长和温度的升高相同时,物体线膨胀的伸长量与材料有关。(2)比较实验序号1与2,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没有填全,为了利用实验序号1与3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在表格中填上所缺的数据。(4)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不变,进而寻找出另一个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法。(5)同学们的科学探究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分析论证;猜想与假设;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提出问题;
20、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合理排列的顺序为: 54(4分)小芳对初二物理科学之旅中“伽利略对摆动的研究”非常感兴趣,于是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她测出了摆球摆动30次所用的时间,进而算出摆球摆动一次所用时间针对摆球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她提出了以下猜想:A可能与摆球质量有关;B可能与摆线的长短有关;C可能与摆角的大小有关她利用以下器材:质量不同的两个小钢球、长度不同的两根细线、一个铁架台、一个秒表、一把刻度尺、一只量角器等,进行了以下四次实验次数摆线长L/m摆球质量m/g摆角/°摆动一次的时间t/s11203221.42032.431.42052.441.43052.
21、4(1)由1、2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 (填猜想前的字母),结论是 _(2)由 _ 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C(3)由 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A55(2分)某同学为测定物理书的纸张厚度,采取如下步骤:选学生用三角尺,检查零刻度是否磨损取物理书内100页叠齐、压紧量出一叠纸的厚度L计算每张纸的厚度d=,上述步骤中有一步是错误的,它是第 步,应改为 56读出图中各个实验仪器的示数:(1)木块的长度为mm;(2)物体的质量为g;(3)量筒中水的体积为mL;(4)物体的重力为N评卷人得分五、作图题(题型注释)评卷人得分六、计算题(题型注释)57(8分)如图(a)所示,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
22、速:巡逻车上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在图(b)中,P1、P2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 n2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P1、P2经反射后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与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9秒,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假设被测汽车沿直线匀速行驶。(1)图b中每小格表示的时间是 s。(2)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多少?(3)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多少?(4)汽车的速度是多少m/s?58(2009福建)聪聪看见弟弟在玩小火车钻山洞的玩具,
23、他想结合速度的知识测算小火车穿过山洞的平均速度图是严格按1:20的比例缩小画成的玩具模型图(1)请通过测量和换算得出:小火车的实际长度约为 cm,山洞的实际长度约为 cm(2)若聪聪测得小火车从穿入山洞到穿过山洞的总时间为5s,则小火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秒?(3)已知小火车的质量为0.2kg,它与轨道的总接触面积为1.0×104m2,则小火车对轨道的压强是多少帕?(g取10N/kg)59某兵工厂生产了一批新式步枪。为测试子弹飞行的平均速度,一士兵手持步枪在空旷的靶场瞄准510m外的靶子射击,枪筒傍边的声波探测器先后探测到两次较强声波,并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如图)。已知:第一次是枪响
24、的声波,第二次是子弹击中靶的声波,示波器上每一大格时间相差1s。求:(1)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2)子弹飞行的时间?(3)子弹飞行的平均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60一辆客车在京沪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如图是旅客两次看到的路牌和当时看到车内悬挂的时钟。根据路牌和时钟提供的信息,你能计算出这辆客车行驶的速度吗?61如图所示是小明乘坐的出租车车票,请回答以下问题:(8分)(1)在小明所乘坐的全过程中,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出租车在行驶过程中,如图所示的速度行驶了1.8min,求这段时间所通过的路程?车号GTA2138日期2007-9-12上车7:10下车7:28单价2.6
25、里程4.2金额15.20 (3)若以小明所带的帽子为参照物,出租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为什么?评卷人得分七、简答题(题型注释)62(1)如图甲所示,停表的读数为 s。(2)小平同学用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乙所示,请指出测量中的三个错误: ; ; 。63如何测一张纸的厚度?评卷人得分八、综合题(题型注释)评卷人得分九、判断题(题型注释)第13页 共14页 第14页 共14页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参考答案1C【解析】试题分析:可能是因为房间的温度较高,将暖水瓶拿到屋外,看到很多“白气”小明就倒了一碗尝尝属于科学探究中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考点:科学探究的
26、过程点评: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2C【解析】试题分析:就“拿磁铁开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实验。考点:科学探究点评:要知道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3D【解析】试题分析: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用到控制变量法;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用到类比法;曹冲称象用到等效替代法;用总电阻替代两个串联的电阻,用到等效替代法,运用相同科学研究方法的是、。考点:物理学方法点评:“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
27、下,将陌生的、复杂的、难处理的问题转换成等效的、容易的、易处理的问题的一种方法。4D【解析】试题分析:通过乒乓球跳动的高度反映出振幅的大小的方法是转换法;A选项研究光时将它分成可见光和不可见光,用的是分类法;B选项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用的是模型法;C选项研究影响声音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采用控制钢尺长度不变来控制音调,用的是控制变量法;D选项通过蜡烛火焰的情况来 判断声音是否可以传递能量,用的是转换法。考点:物理学方法点评: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5D【解析】试题分析:根
28、据题目知道,相同的杯子装满不同的液体,置于相同的环境,那么,温度、空气流动速度以及液体表面积都相同,影响蒸发的因素只有液体的种类,故选D。考点:控制变量法6B【解析】试题分析: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选项A不符合实际情况;初中生的身高约为1.6m,1,6m=1600mm,故选项B符合实际情况;人感觉舒适是温度在23左右,故选项C不符合实际情况;200g=0.2kg,远小于课桌的质量,故选项D不符合实际情况考点: 常见物理量的估测7A【解析】试题分析:成年人腿的长度约为1m,与此可知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0.8m,所以选项A符合实际情况;一名中学生的质量为50kg,体重约为G=mg=5
29、0kg×10N/kg=500N,所以选项B不符合实际情况;正常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1m/s,所以C不符合实际情况;人的体温在37左右,所以选项D不符合实际情况考点: 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8C【解析】试题分析: 两个鸡蛋受到的重力为1N,两个鸡蛋的质量为,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故选项A不符合实际;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50kg×10N/kg=500N左右故选项不符合实际;中学生的身高在165cm左右,成年人的身高略大一些,在170cm=1.70m左右故选项C符合实际;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m/s左右故选项D不符合实际考点: 生活中常
30、见物理量的估测9C【解析】试题分析: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受到的重力约为G=mg=50kg×10N/kg=500N,故选项A不正确;正常人的心脏每分钟跳动80次左右,故选项B错误;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cm,故选项C正确,电视机正常工作的电功率约100W左右,故选项D不正确。考点: 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10D【解析】试题分析:人的体温是37,人洗澡时用的水比人的体温略高,所以40较为适宜,故选项A错误;100g相当2两,一支中性笔的质量远小于100g约为10g,故选项B错误;眨一次眼的时间很短约0.1秒,故选项C错误;可知教室课桌的高度接近腿的长度大约是80cm,符合生
31、活实际,故选项D准确。考点:温度;质量的估测;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11C【解析】试题分析: 一般情况下,教室内的温度在30左右,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书桌的高度一般小于1米,书桌上的中性笔落到地上用时约为1s,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中学生腿的长度在1m左右,书桌的高度接近腿的长度,在80cm=0.8m左右,故选项C符合题意;教室内每盏日光灯的功率不大,约为40W,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考点: 温度、长度、时间、电功率的估测。12A【解析】试题分析:人的正常体温是37,选项A符合实际情况;新的2B铅笔的长度为20cm=200mm,选项B不符合实际情况;电视机的正常工作电压为220V,选项C不符合实际
32、情况;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m/s,选项D不符合实际情况考点: 常见物理量的估测。13C【解析】试题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合作交流。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实验过程。考点: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14A【解析】试题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合作交流。显然“用磁铁吸一下”属于收集证据中的实验考点: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15C【解析】试题分析: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 B八年级学生跑步的平均速度大约为4m/s,小
33、亮同学跑完1000m的时间约为t=s/v=1000m/(4m/s)=250s; C小红上学时步行的速度约是1.1m/s,1s走大约1.1m; D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5dm,故选C考点:物理量的估测16A【解析】试题分析:4次测量结果中的12.95cm 与其他的数据相差太多,是记错了。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12.34cm+12.36cm+12.35cm)/3=12.35cm.故选A考点:数据的处理17C【解析】试题分析: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
34、学探究中的实验环节。考点: 科学探究18B【解析】试题分析: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要求刻度尺要紧贴被测物体,故C、D错误;刻度尺的零刻线要对准被测物体一端,故A错误,选B。 考点:长度的测量19B【解析】试题分析: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60克左右,故A选项是错误的;由日常生活可知,学生使用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故选项B是正确的;人体最适宜的生活温度约为23,故选项C是错误的;D选项中一块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所用时间约为0.5s,故是错误的,本题正确选项是B。考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20B【解析】试题分析:“测量九年级下科学课本的长度”时,多次测量.目的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少误差。“用电压表和电流
35、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目的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少误差。减小误差,其他为寻找普遍规律。选项B 正确。21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解:A、一臂展在1.5m左右,教室宽5臂展,约7.5m,接近8m此选项符合实际;B、一步的步幅在75cm左右,教室长10步幅,大约8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一拃在20cm左右,课桌长度在6拃左右,约1.2m此选项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食指的宽度在1cm左右,物理课本厚一指,约1cm此选项不符合实际故选A点评:对于生活中数据的估测,应从
36、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判断,也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判断,如自己的身高、自己的体重、自己正常时的体温及正常行走的速度等方面来与题目中的数据比较,只要相差不大,即该数据就是合理的22A【解析】试题分析:利用生活经验和所学长度,速度,温度,质量物理知识进行估测,选出最符合实际的选项解:A、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符合实际;B、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500g=0.5kg,故B不符合实际;C、一般洗澡水的温度约为40,故C不符合实际;D、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20cm,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点评:对日常生活中的速度、质量、长度、温度等进行准确的估测,是要求初中学生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平时注意观察,结合所学
37、知识多加思考,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23B【解析】试题分析: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有初步的估测能力解:A、错误,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15cm;B、正确,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50kg;C、错误,小明上学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2m/s;D、错误,人的体温大约是37;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长度、质量、速度、温度的估测,在学习中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逐步培养自己的估测能力24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探索财富的理解人们在探索的过程中既有知识结晶又有探究方法
38、和高昂的探索精神解:科学的精神是指实事求是、用于探索、刻苦认真、锲而不舍,能够进行合作交流,由题意知,ABC符合科学精神,D不符合故选D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理解“科学财富”的含义,是一道基础题25D【解析】试题分析: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的减小误差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灭误差解:误差与错误是截然不同的,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而错误是由于实验者粗心或不遵守
39、实验规则等原因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再者测量仪器不可能制造的十分精确,环境的温度、湿度对测量仪器都有影响,这些都可以造成误差;所以误差只能减小,是不能避免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这是减小误差的方法,所以选项ABC正确,选项D错误故选D点评:误差与错误在产生原因上,及是否能避免等方面都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我们应充分认识二者的不同26B【解析】试题分析:对物体微小变化量的比较判断,以物体的真实长度为准,塑料刻度尺被拉伸后,尽管拉伸后尺变长了,但上面的数字并没变,被测物体长度没变,所以读数就变小了解:用被拉长了的塑料尺测量物体长度,刻度尺的分度值变大,因此其读数比真实值小,所以选项A、C、D
40、的说法均不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测量工具的了解27C【解析】试题分析:生活中我们经历过许多测量,要进行准确的测量,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包括量程,分度值);2测量中误差不可避免,但应尽量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减小误差;3长度测量中一定要做到估读解:A、学生尺分度值大小可以,但量程偏小,故A错误;B、分度值是1毫米,量程是2米的钢卷尺用来测窗框合适,故B正确;C、皮卷尺的分度值和量程明显偏大,不合适用来测量窗框的长,故C错误;D、游标卡尺不适合用来测量窗框的长,故D错误;故选C点评: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是初中阶段学生需掌握的基本技能,而使用
41、刻度尺测量前一定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这样才能保证测量的准确性28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根据长度单位的进率进行换算换算的步骤为:原来的数字、乘号、进率、后来的单位解:根据换算步骤可得:(1)4.5m=4.5×100cm=450cm,故A、B不正确,D正确;(2)4.5m=4.5×km=0.0045km,故C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键掌握单位换算的步骤29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根据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和长度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解: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物理课本的长度略大于
42、20cm,在26cm左右故选C点评:长度的估测,必须熟悉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以此为标准对研究对象作出判断如: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cm左右;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一步的步幅在75cm左右;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等等30ABD【解析】试题分析:误差不同于错误,错误可以避免,但误差是不能避免的。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而造成的,测量时态度不认真是错误;而误差是由仪器的精密程度,环境的温度、湿度和人的视觉造成的,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减小误差。故选ABD。考点:误差与错误的区别31g kg ml dm【解析】试题分析:
43、 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成年人比中学生的质量大一些,在60kg左右;1ml=1cm3,盒装牛奶有很多种,小盒装体积约125ml,大盒装250ml;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3m=16.3dm。考点: 估测32测量值;真实值;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解析】试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可以减小,但不能避免;以及减小误差的方法解: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在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减小误差,可以采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密度高的测量工具、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等方法来减小误差故答案为:测量值;
44、真实值;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的定义,减小误差的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333;37.5【解析】试题分析:停表内侧数字的单位是min,外侧数字的单位是s,在1s内有2个小格,所以分度值为0.5s解:由图知,内侧指针指在3以后接近4,表示3min且超过3.5min,外侧指针指在37和38中间小格处,表示37.5,所以停表的读数为3'37.5故答案为:3;37.5点评:此题属于易错题,指针在37和8中间,具体是7.5s还是37.5s,要根据分针所在位置确定3490;5400;10.8【解析】试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需掌握:1h=60min,1min=60s;1m/
45、s=3.6km/h解:1.5h=1.5×60min=90min,90min=90×60s=5400s;3m/s=3×3.6km/h=10.8km/h故答案为:90;5400;10.8点评:此题考查了时间和速度单位的换算,掌握基本换算关系是关键3515.22【解析】试题分析:为减小误差,应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把平均值作为被测物体的长度解:被测物体的长度为=15.22cm,则物体的长度是15.22cm;故答案为:15.22点评:知道为减小误差应进行多次测量,取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关键361mm;3.10【解析】试题分析:(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
46、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2)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1.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1.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2)物体末端刻度值为4.10cm,物体A长度为4.10cm1.00cm=3.10cm故答案为:1mm;3.10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373;37.5【解析】试题分析:停表内侧数字的单位是min,外侧数字的单位是s,在1s内有2个小格,所以分度值为0.5
47、s解:由图知,内侧指针指在3以后接近4,表示3min且超过3.5min,外侧指针指在37和38中间小格处,表示37.5,所以停表的读数为3'37.5故答案为:3;37.5点评:此题属于易错题,指针在37和8中间,具体是7.5s还是37.5s,要根据分针所在位置确定381mm;3.80cm【解析】试题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由图知,在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为1m
48、m,也就是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由图知,起始端在6.00cm处,末端在9.80cm处,所以物体长度为L=9.80cm6.00cm=3.80cm故答案为:1mm;3.80cm点评:刻度尺是日常生活和物理实验中经常使用的测量工具,要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393.80;6352.6;2;39【解析】试题分析:(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电能表常用的计量单位是kWh,数值的最后一位是小数;(3)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首先要明确弹簧测力
49、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指刻线相垂直;(4)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首先要明确温度计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相平,并注意区分零上或零下解:由图知:甲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A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3.8cm对齐,估读为3.80cm,所以物体A的长度为L=3.80cm;乙电度表的示数为6352.6kWh;丙弹簧测力计上,最大示数是5N,所以其量程为05N;1N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2N,即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指针在“2”处,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丁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
50、代表1,所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30”在“40”的下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说明温度高于0,为39故答案为:3.80;6352.6;2;39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常见的几种物理仪器的读数方法,在读数前一定要观察仪器的量程和分度值;需要注意的是长度的测量需要进行估读400.75【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表的示数读出起点与终点的时刻然后通过读刻度尺得出起点与终点的距离再根据V=S÷T,求得平均速度解:起点时刻为10:5:4,终点时刻为10:5:10,所用的时间T为6s,起点刻度为4cm,终点刻度为8.5cm,所经过的路程S为4.5cm平均速度V=S÷T=4.5cm÷6s
51、=0.75cm/s答:则小车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0.75cm/s点评:此题考查了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的求法应熟记公式,注意单位41垂直,平均,数值,单位,1.40【解析】试题分析:刻度尺使用之前,需要首先观察其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刻度尺如果发生零刻度线磨损的情况,可以从某一个完整的刻度开始测量,同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刻度尺测量时,要放正,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图片中,物体长度是从6cm刻度线处开始测量的,所以物体长度为1.40cm由于最后一位估读时存在误差,所以可以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记录时,既要记下数值,又要记下单位故答案为:垂直,平均,数值,单位,1.40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掌握情况42匀速,变速【解析】试题分析: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且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这种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称为变速直线运动解:由图可知:汽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货款担保合同范本
- cso公司合同范本
- 专题一第2课五、《软件系统》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青岛版(2018)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15《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修房子木材出售合同范本
- 冻库工程销售合同范本
- 公装合同范本
- 个人郊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
- 个人餐厅转让合同范本
- 2024年新乡市长垣市公益性岗位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广东省《辅警招聘考试必刷500题》考试题库及答案【易错题】
- 中考数学总复习第一章第3课时二次根式课件
- 天然气脱硫完整版本
- 2025年中国电子烟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 货物学基础 课件 项目一 任务一 货物的基本概念
- 无人机法律法规与安全飞行 第2版空域管理
- 我的小学生活
- 团会:纪念一二九运动
- 《商务沟通-策略、方法与案例》课件 第三章 书面沟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