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练习题_第1页
化学方程式练习题_第2页
化学方程式练习题_第3页
化学方程式练习题_第4页
化学方程式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1.

2、_的反应物的_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_,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相对质量_一定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相对质量_。2.在化学反应前后,因为原子的种类_,原子的数目_,所以宏观表现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3.为使书写的化学方程式遵守_定律,要在化学方程式两边的化学式的前面配上适当的_,使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_和_都相同,这个过程叫配平。4.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石蜡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_、_元素。1.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共20克,在点燃的条件下,让它们充分反应后,生成9克水,则原混合气体中含有氢气的质量可能是( )

3、来源:A8克 B.12克 C11克 D无法确定2.Y2+2=4XY中方框里应填写的化学式为( )AX2Y2 BX2Y CX3Y4 DXY23.在X+2O2CO2+2H2O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化学式为( )ACH4 BC2H5OH CCH3OH DCH3COOH4.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是因为( )A.反应后物质的种类没有变化B反应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C反应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D反应后分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5.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理解是( )A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C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

4、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6.已知A+B=C+D反应中,生成物C与D质量比为13,若反应物A与B在反应中共耗2.4g,则生成C_g。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A2+B2=2C 中,“C”的化学式用A、B可表示_。8.已知A+2B=C+D中,将A、B两种物质各10 g混合加热,生成4 g C和8 g D,若A完全反应,则A与B反应的质量比为_。9.(2010山东烟台中考,13)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M、N、X、Y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MNXY反应前质量/g8111810反应后质量/g83342下

5、列能正确表示容器中化学变化的表达式是( )A.X+Y=M+N B.X+Y=NC.N=M+X+Y D.X+Y+M=N10.将A、B、C三种物质各10克,加热进行化合反应生成D(其中B是催化剂),当A已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的D为16克。反应后的混合物中B与C的质量比为( )A51 B52 C53 D41考点二、化学方程式1、遵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 (注意:a、配平 b、条件 c、箭号 )3、含义 以 2H2 + O2 点燃 2H2O为例宏观意义: 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即: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微观意义: 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或原子)个数比

6、(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 即: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2个水分子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即: 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通过什么条件反应: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NH3+ Cl2N2+HCl(2)C2H2+ O2 CO2+ H2O(3)Fe2O3+ CO Fe +CO22.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完全正确的是( )A.P+O2P2O5 B.C+2

7、O CO2C.Mg2+O22MgO D.3Fe+2O2Fe3O43.化学方程式 2H2O+O22H2O中等号表示(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参加反应的氢、氧分子数之和等于生成的水的分子数C.参加反应的氢气、氧气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水的质量D.参加反应的氢质量等于水中氢气的质量4.在3Fe+2O2Fe3O4反应中: (1)反应物是_和_。(2)每_份质量的_和_份质量的_化合为_份质量的_。答案:(1)铁 氧气 (2)168 铁 64 氧气 232 Fe3O45.配平和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1) P+FeOP2O5+Fe(2) Fe(红热)+ H2O(气)Fe3O4+H2(3) N2+H2NH

8、3(4) Al+Fe3O4Fe+Al2O31法医常用马氏试砷法来证明是否砒霜中毒,其化学原理为:R+8HCl+4Zn=4ZnCl2+3H2O+2AS+H2 (R表示砒霜的化学式),则砒霜的化学式为 ( ) A.AS2O3 BAS2O CASO DAS2O5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在反应2X3O22CO24H2O中,X的化学式是( )A、CH4 B. C2H5OH C. CH3COOH D. CH3OH3.运送飞船的火箭常用液态肼(N2H4)和液态双氧水(H2O2)作推进剂,若它们充分混合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N2H4 + 2H2O2 X + 4H2O,则X是AO2 BN2 CH2 DNH3

9、 4.2003年10月15日,我国用“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送上太空。火箭用联氢(N2H4)作燃料,一氧化氮作氧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2 H4+2NO 2X+2H2O。则x的化学式是 ( ) AN2 BNO2 CNH3 DN205. 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来源:A. 铜加到硝酸银溶液中:Cu + AgNO3 CuNO3 + Ag B. 电解水:2H2O 2H2+ O2点燃C. 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MgSO4 + 2NaOH Mg(OH)2+ 2Na2SO4D. 甲醇燃烧:CH3OH + O2 CO2 + H2O  表示A原子; 表示B原

10、子2?+甲 乙 丙6如图,二分子的甲反应生成二分子的乙与一分子的丙,已知甲、乙、丙三者为不同的纯净物, 则乙物质的化学式为下列哪一项( )A、A2 B、AB2 C、A2B D、A4B2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反应中:A. 反应条件 B. 哪些物质是反应物C. 哪些物质是生成物 D.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2. 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改变: A. 分子种类 B. 原子的相对质量 C. 原子个数 D. 原子种类3. 天文学家观察到“百武”彗星因受到越来越强的阳光照射而产生喷气现象。喷出气体包括:CO、CH3OH(甲醇)、HCHO(甲醛)、

11、HCN(氢氰酸)等有毒物质和水蒸气。根据这一信息可以推测:来源:A.“百武”彗星至少含有C、H、N、O元素 B.“百武”彗星中存在单质和化合物C.“百武”彗星是一个液态混合物 D.“百武”彗星可能存在生命4. 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最多的是:AH2 BC CS DMg5.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P+O2 P2O5 BHCl + NaOH=NaCl + H2OC2H2O=2H2 + O2 D. Mg +2 CuO=MgO2 +2Mg6. 右图形象地表示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则该反应的化学

12、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A615 B612C212 D215 7. 在3B2A=C的反应中,10gA与足量的B反应能生成22gC,则A、B、C三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A321 B121022 C4522 D54228. 加热6.32 g KMnO4,当剩余物的质量为5.68 g时,停止加热,则剩余物中含有的物质是:A. KMnO4 B. KMnO4、K2MnO4、MnO2C. K2MnO4、MnO2 D.KMnO4、K2MnO49.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点燃点燃MnO2 A. 4Fe+3O2 = 2Fe2O3 B. 2KClO3=2KCl+3O2 C. 4

13、P+5O2 2P2O5 D. 2C2H2+5O2=4CO2+2H2O10. 在反应3Cu8HNO33Cu(NO3)22X4H2O中的X的化学式是:A. N2 B. NOC. NO2 D. N2O51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跟原镁带的质量相等B. 按任意体积混合后的氢气和氧气的总质量,跟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相等C. 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增加的质量就是被吸收的二氧化硫的质量D. 煤球燃烧后质量减轻,这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12. 我国用“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用联氢(N2H4)作燃料,一氧化氮作氧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2H4 + 2NO2X

14、+ 2H2O。则X的化学式为A.N2 BNO2 CNH3 DN2O 13. 若23克某正一价元素的单质和8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所生成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 . 31 B. 46 C. 54 D. 6214.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操纵单个原子和分子成为可能,从而可以直接用原子来制造分子。若能用这种方法制造葡萄糖(C6H12O6),不需要( )A.碳原子B.氢原子C.氮原子D.氧原子15. 电解水的反应,可以表示为2H2O 2H2 + O2,对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在通直流电后,分解成氢气和氧气B每两个水分子在通电条件下,可以生成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C每36份质量的水反应后,可以生成

15、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D通过电解水的实验,我们得到H2和O2,可知水中一定含有H2和O216. 某可燃物4.6g 在足量氧气充分燃烧,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则该可燃物的组成为:A. 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元素 B. 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C. 一定含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 D. 所含元素大于三种17. 已知在一定条件下,硫酸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3(NH4)2SO4 = xNH3 + 3SO2 + N2 + 6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上式中x的值是( )A1 B2 C3 D418. 煤的气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煤的气化过程中发生了化

16、学反应C+H2O(气) 高温 H2+CO,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的是( ) A元素的种类 B分子的种类 C原子的数目 D物质的总质量19. 某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 质XYZQ反应前质量g2241002反应后质量g217044a Aa的值等于20 B参加化学反应的X为222g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X一定是化合物20. A和B的混合物212 g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和D,已知2A+5B=4C+2D,测得C与D的质量比为449,则生成的C的质量为:A.176 gB.141.3 gC.44 gD.36 g二.填空题:(

17、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3分,共30分)21如果用表示氮气分子,表示氢气分子, 表示氨气分子。则氮气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的化学反应可用右下图表示:(1)在图的方框中还应补上_ 个氢气分子。(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22(1)市场有“朴雪(补血)口服液”、“高钙牛奶”、“加碘食盐”、“加氟牙膏”、“葡萄糖酸锌”等商品,这些铁、钙、碘、氟、锌应理解为(填编号) 元素 原子 分子 氧化物 (2)市售麦片中含有微量极细的还原铁粉,饮用这种麦片后,铁在胃液中变为亚铁盐的化学方程式为 (3)自来水常用氯气(Cl2)消毒杀菌,但残余的氯气对人类健康不利。为消除自来水中残余的氯气,可加入适量的活性

18、炭。这两种物质在水中即可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盐酸。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3. 现以2H2O 2H2 +O2 为例,请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1)反应前后 没变;(2)反应前后 不变;(3)而 不变,故反应前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H2质量和O2质量总和。24. 按要求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1)铜绿受热分解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白磷自燃 ;(4)电解水 ;(5)氢气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 。三、简答题(共16分)25.图表示水通电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的示意图。图中 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 在图中括号内用化学符号表示各图的含义;

19、(2) 从微观角度分析,为什么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26.业中硫酸铜有不少用途。某工厂用硫化铜(CuS)制硫酸铜,拟选择两个方案。方案方案方案原理CuS是在硫杆菌(催化剂)的作用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硫酸铜。2CuS+302CuO+2SO2CuO+H2S04=CuS04+H20(1)请写出方案反应的化学方_。(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两个方案中选_(填或)更合理。四、计算题(共14分)27.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之一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最高浓度(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所含二氧化硫的质量)限值如下表所示:浓度限值(mg)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0.150.500.70为测定某地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