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材水泥公司安全操作规程(化验室)_第1页
中材水泥公司安全操作规程(化验室)_第2页
中材水泥公司安全操作规程(化验室)_第3页
中材水泥公司安全操作规程(化验室)_第4页
中材水泥公司安全操作规程(化验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学品安全操作规程1 目的规范员工行为,实现化学品的使用操作标准化,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化学分析、水质化验等相关操作。3 操作流程化学品的使用操作流程按照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和化验室作业指导书要求执行。4 风险辨识4.1使用硝酸汞、水银等有毒化学品时可能发生中毒等其他伤害;4.2使用无水乙醇等易燃易爆化学品时可能发生燃烧、爆炸等其他伤害;4.3使用强酸、强碱等腐蚀性化学品时可能发生灼伤、烫伤等其他伤害。5 防护用品配备使用5.1工作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5.2接触热、烫、腐蚀性环境或物质应戴好防护手套。6 安全要点及严禁事项6.1防止中毒6.1.1 所有

2、化学试剂、药品要有标签。剧毒药品必须严格保管、按规定领用,有专人负责保管。毒性药品撒落时,应立即全部收拾起来,并把撒落过毒物的桌子或地板洗净。6.1.2 严禁化学试剂入口,使用移液管时应用橡皮球操作。如须以鼻鉴别试剂或反应时放出的气味时,应将容器离开面部适当的距离,以手轻轻扇动,稍闻气味即可。6.1.3 所有可能产生毒气体的操作,都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分析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罩。6.1.4 严禁食具和仪器互相代用。凡使用有毒药品工作后要仔细洗手和漱口。6.1.5 有毒的废液要尽量作无毒处理后,排入地下深处或倒入下水道,器皿要立即洗干净,并立即洗手。6.1.6 水银撒落在地上时,应尽量清除干净,然

3、后在残迹处撒上硫黄粉,以消除汞滴。6.1.7 取有毒试样时应站在上风处,利用球胆取气分析时,要保证球胆不漏气,用完后要放到室外排空。6.1.8 发生中毒事故后,必须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如果是由于吸入煤气或其它有毒气体、蒸气,应立即把中毒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果中毒是由于吞入毒物,最有效的办法是借呕吐排除胃中的毒物,同时立即将中毒事故情况通知医务所,救护得越早越快,危险性也越小。6.2 防止燃烧和爆炸6.2.1 挥发性有机药品应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处所或冰箱铁柜中;氧化性化学药品和还原性化学药品应分开存放;易燃药品不可放在煤气灯、电炉或其它火源的附近。室温过高时,启用易挥发物应首先冷却,并不可将瓶口对着

4、自己或他人脸部。6.2.2 试验过程中,对于易挥发及易燃性有机熔剂,如必须用加热方式排除时,应在水浴锅或电热板上缓慢进行,严禁直接用火焰或电炉加热。6.2.3 在蒸馏可燃性物质时,首先应将水充入冷凝器中,并确信流水已固定时,再旋开开关加热(不能直接用明火加热)。接收器最好置于沙土浴中。在蒸馏过程中人员不能离开,要时刻注视仪器和冷凝器的工作情况,即使在短时间内也不能置之不顾。如需向蒸馏器内补充液体,应先熄火,冷却后再进行。6.2.4 身上或手上沾有易燃物时,不得靠近火源,应立即清洗干净。落有氧化剂溶液滴的衣服,稍微加热即可着火,应注意及时清除。6.2.5 高温物体,如灼热的坩埚、瓷盘或燃烧管等,

5、要放在不会引发火灾的安全地方。6.2.6 严禁氧化剂与可燃物一同研磨。不能在纸上称量过氧化钠。在工作中不要使用成份不明的物质,防止反应时产生危险的产物。6.2.7 爆炸类药品应放在低温处保管,移到或启用时不得激烈振动。易发生爆炸的操作,无关人员不得在室内,并加强安全防范措施,避免可能发生的伤害,必要时应戴面罩或使用防护挡板。6.2.8 装有挥发性物质或受热分解会放出气体的药品(如五氯化磷)的瓶子最好不用石蜡封瓶塞,如瓶口因用蜡封住而打不开时,不能把瓶子放在火上烘烤。6.2.9 分析中,有时需要对加热处理的溶液在隔绝二氧化碳的情况下冷却,冷却时不能把容器塞紧,以防冷却时爆炸,可以在塞子上装有碱石

6、灰管。6.2.10 应配备灭火器,分析室及有空调的房间禁止吸烟。6.3 防止化学药品的腐蚀、灼伤、烫伤6.3.1 取用腐蚀类、刺激性药品时,最好戴上橡皮手套和防护眼睛。以防药品洒出或沾到身上,用移液管吸液时必须用橡皮球操作。6.3.2 稀释硫酸时,必须在烧杯等耐热容器内进行,将酸缓缓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以免骤然发热使酸溅出,伤害皮肤、眼睛或衣服。6.3.3 用浓硫酸做加热浴的操作(如测定熔点),眼睛要离开一定距离,火焰不得超过石棉网的石棉芯,搅拌时要小心均匀。6.3.4 取下正在沸腾的水或溶液时,需先用烧杯夹子摇动后才能取下使用,以防使用时突然沸腾溅出伤人。6.3.5 使用酒精灯或喷灯时如有酒

7、精洒出,应先将洒出的酒精擦干净,然后再点燃,不能把灯拿到别的火源上去引火。6.3.6 开启氨水、无水乙二胺、盐酸、硝酸、硫酸等药瓶封口时,应先盖上湿布,用水浸湿后,再开动瓶塞,以防溅出。6.3.7 在压碎或研磨苛性碱和其它危险物质时, 要注意防范小碎片溅散,以免烧伤眼睛、皮肤等。6.3.8 在使用强碱熔样时,应防止坩埚沾水,以免发生爆炸。7 应急处置措施7.1火烫伤使皮肤发红时,可用酒精棉花涂擦或浸在冷水中,至不觉疼痛为止。起泡时应用红汞或高锰酸钾溶液()涂抹,不要弄破水泡。7.2 眼睛或皮肤为酸灼伤时,应立即用干净纱布把皮肤上的酸抹去后用水洗净,再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若被碱烧伤时,用水

8、冲洗后再用2%的醋酸或硼酸溶液冲洗。7.3 氢氟酸对皮肤、指甲的伤害力很强,若沾在手上则应立即用水或2%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再用甘油和氧化镁混合药剂(2:1)涂抹包扎好。7.4 被溴烧伤处用氨水酒精混合液(1:10)涂抹。分析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 目的规范化验室分析组员工行为,实现分析检验操作标准化,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化验室分析岗位安全操作。3 操作流程分析岗位主要负责进厂原材料、生料、熟料及水泥的化学分析、荧光分析,原煤的工业分析等,具体的操作流程按GB/T176-2008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212-2008煤的工业分析方法等国家标准和化验室作业指导书要求执行。

9、4 风险辨识4.1强酸、强碱及有毒化学品使用不当可能发生中毒、窒息等其他伤害;4.2使用用电设备时可能发生触电等其他伤害;4.3使用高温炉等加热设备时可能发生灼烫等其他伤害;4.4使用烧杯、瓷坩埚等玻璃仪器和陶瓷仪器时可能造成割伤等其他伤害;4.5使用煤气时可能发生中毒、火灾、爆炸等其他伤害。5 防护用品配备使用5.1 分析岗位配备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白大褂、橡胶手套、高温手套等劳动保护用品。5.2进入生产现场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等劳动保护用品。5.3使用强酸、强碱时必须戴橡胶手套,从加热设备内取放物品时必须戴高温手套。6 安全要点及严禁事项6.1作业前准备6.1.1参加

10、班前班后会,做好交接班及班前检查工作。6.1.2按要求穿戴好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帽等劳动保护用品。6.2药品配制6.2.1搬运腐蚀性液体时必须使用车板距地面很低的工具车,严禁人工搬运。取瓶装的腐蚀性液体容器时,必须一只手拿紧瓶子上端,一只手托住瓶子底部,防止脱手打碎容器。6.2.2使用浓硝酸、浓盐酸、氢氟酸、氨水溶液时必须戴橡胶手套,以免烧伤;开启易挥发的试剂,如浓盐酸、氢氟酸、氨水溶液,必须盖上湿布再打开;稀释浓硫酸溶液时应在搅拌下将硫酸倒入水中;配制硝酸、硫酸、盐酸、氨水溶液时必须在通风触内进行;如不慎将腐蚀性试剂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涂上药品或就医。6.2.3取出的易燃性化学

11、试剂离热源尽量远一点;配制时易燃化学试剂不要溅到电炉等加热设备上。6.2.4产生有毒气体的操作必须在通风触内进行;严禁水杯、餐杯、食品带入化学实验室,化学实验室严禁吃东西;严禁使用实验室的器皿、仪器做饮食工具;严禁化学药品入口,严禁带出实验室。6.2.5工作结束后,离开实验室前要用洗手液洗手。6.3化学分析6.3.1使用电气设备前,应检查电线是否完好;电炉、电热板与周围物品距离必须大于30厘米以上;取加热的烧杯时,只能使用烧杯夹。6.3.2腐蚀性液体试剂的放置高度不准超过80厘米;使用浓硝酸、浓盐酸、氢氟酸、氨水溶液时必须戴橡胶手套,以免烧伤;如不慎将腐蚀性试剂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12、并涂上药品或就医;易燃化学试剂不准溅到电炉、电热板等加热设备上;产生有毒气体的操作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使用火焰光度计前检查煤气管道是否损害,使用后检查煤气阀门是否关严,防止漏气。 6.3.3使用玻璃器皿时应轻拿轻放,避免破碎割伤,并注意烫伤。 6.3.4进行钾钠测量时不要靠近燃烧室与烟囱罩,防止烫伤;测量完成后,应先切断电源再清理卫生。6.3.5测量全硫如遇停电或电磁泵出故障应立即关闭燃烧管和电解池之间的活塞,以防电解液倒入燃烧管产生爆炸。6.3.6测定烧失量时戴好手套,轻拿轻放,防止坩埚破碎。灼烧样品时戴上手套,用专用坩埚钳夹取坩埚,从高温炉取出来的坩埚要防在石棉垫上。6.3.7测量水泥组分

13、使用化学试剂时戴上防护眼镜,戴上橡皮手套,对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防止化学试剂飞溅,挥发性的化学试剂,腐蚀性的化学试剂对人体造成伤害。6.4荧光分析6.4.1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进入荧光分析室。荧光仪发生故障时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6.4.2更换气瓶前应将气瓶主阀关闭,将气瓶出口始终指向安全方向并戴防护眼镜。6.4.3气瓶应使用专用小车搬运,搬运过程中应将气瓶系牢,以防止气瓶剧烈碰撞和突然倒下。6.4.4清洗瓶口和减压阀时,将气瓶出口始终指向安全方向并戴防护眼镜。6.4.5搅拌和取样前应戴好防尘眼镜和防尘口罩,必须穿长袖工作服。6.5 防止玻璃器皿割伤6.5.1 使用玻璃仪器前应认真检查不要使用有

14、裂纹的仪器。6.5.2 装配或拆卸仪器时,要防备玻璃管和其它部分的损坏,以避免受到严重的伤害。6.5.3 切割玻璃管(棒)及塞子钻空时,要用布包住或戴上手套,以防玻璃管破碎后割伤手部。6.5.4 用酒精灯或喷灯加热烧杯时,下部应垫石棉网,以免受热不均匀,发生炸裂。也不能使其过热。6.5.5 细口瓶容量瓶受热易炸裂,不能直接在火焰上加热,也不可装入过热的溶液。7 应急处置措施7.1使用强酸不慎沾到身上时,应立即用干净纱布把皮肤上的酸抹去后用水冲净,再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假如眼睛内进入强酸溶液时,立即用洗眼器冲洗,冲洗时要避免水流直射眼球,也不要揉搓眼睛;在大量细水流冲洗后,用30g/L碳酸

15、氢钠溶液淋洗,然后送医院就诊。假如鼻咽喉部进入强酸溶液,应用大量自来水冲洗或漱口,以减轻伤害,再送医院就诊。7.2使用强碱不慎沾到身上时,用水冲洗后再用2%的醋酸或硼酸溶液冲洗。假如眼睛内进入强碱溶液时,立即用洗眼器冲洗,冲洗时要避免水流直射眼球,也不要揉搓眼睛。在大量细水流冲洗后,用200g/L的硼酸溶液淋洗,然后送医院就诊。假如鼻咽喉部进入强碱溶液,应用大量自来水冲洗或漱口,以减轻伤害,再送医院就诊。7.3触电:按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执行。7.4灼烫:按灼烫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执行。物检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 目的规范化验室物检组员工行为,实现物理检验操作标准化,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2 适用范围本

16、规程适用于化验室物检岗位安全操作。3 操作流程物检岗位主要负责熟料、水泥的全套物理性能检验,具体的操作流程按GB/T 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 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等国家标准和化验室作业指导书要求执行。4 风险辨识4.1使用用电设备时可能发生触电等其他伤害;4.2使用试验小磨等转动设备时可能发生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其他伤害;4.3使用沸煮箱等加热设备时可能发生灼烫等其他伤害;4.4使用水银等有毒药品时可能发生中毒等其他伤害。5 防护用品配备使用5.1 物检岗位配备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3M口罩、帆布手套、耳塞等劳

17、动保护用品。5.2进入生产现场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等劳动保护用品。5.3混样时必须戴口罩,打小磨或成型试验时必须戴耳塞。6 安全要点及严禁事项6.1作业前准备6.1.1参加班前班后会,做好班前检查工作。6.1.2按要求穿戴好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帽等劳动保护用品。6.2试验小磨与混样6.2.1工作前检查设备及安全防护设施完好,关好工作间门窗。6.2.2开动磨机前应拧紧磨门,防止钢球抛出砸伤人。6.2.3确认磨门已拧紧,盖好隔音罩,然后才可启动机,磨机运转时不要打开磨机隔音罩,小磨停机时,必须同时关闭按钮开关和空气隔离开关,才可进行其他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操作室。6.2.4打扫

18、小磨清理卫生时,必须同时关闭按钮开关和空气隔离开关,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打扫。6.2.5混样时应戴好口罩,防止粉尘污染;在使用混样机前应检查设备是否良好。6.2.6混样机工作时应离机器30cm以上,人应站在机器侧面,手不准伸入混样机内。6.3试体成型6.3.1使用温度计时避免温度计破碎,防止水银进入人体引起中毒。6.3.2称样时人与样品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吸入粉尘。6.3.3进行搅拌时严禁将手及工具深入锅内。6.3.4成型振实时加隔音防护罩。6.3.5试模养护和脱模时防止养护箱风扇割伤手,试模滑落砸伤人及砸坏物品。6.3.6搬运试模时防止试模滑落砸伤人及砸坏物品。6.3.7进行设备卫生清理时候必须切

19、断电源,必须同时关闭按钮开关和空气隔离开关,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打扫。6.3.8设备维护必须同时关闭按钮开关和空气开关,确认无误后再进行维护。电气必须由电气专业人员进行维护。6.4试体破型及废料处理6.4.1放试块时,手指不要伸入夹具内,抗折机工作时不准将手伸入到杠杆下。6.4.2放试块时,手指不要伸入夹具内,进行破型实验时操作员不要正对压力试验机。6.4.3必须同时关闭按钮开关和空气隔离开关,确认无误后再进行维护。电气设备由电气专业人员进行维护。6.4.4收集废料时必须戴好口罩。6.4.5废料运输过程遇机动车时应主动避让,保持三轮车车况良好。6.4.6进入水泥磨房倒掉废料时应戴好耳塞及口罩。6.

20、5净浆流动度及凝结时间测定6.5.1称样时人与样品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吸入粉尘。6.5.2搅拌加水在侧面加水,进行搅拌时严禁将手及工具深入锅内。6.5.3测定时防止玻璃板割伤手、试磨滑落,砸伤脚及砸坏物品。6.5.4使用温度计时避免温度计破碎,防止水银进入人体引起中毒。6.5.5进行设备清理时候必须切断电源,必须同时关闭按钮开关和空气隔离开关,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打扫。7 应急处置措施7.1使用水银不慎撒落在地上时,应尽量清除干净,然后在残迹处撒上硫黄粉,以消除汞滴。7.2机械伤害:按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执行。7.3物体打击:按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执行。7.4触电:按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执行

21、。7.5灼烫:按灼烫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执行。质量控制组安全操作规程1 目的 规范员工行为,提高员工安全技能,实现在生产质量控制、检验过程当中操作标准化,以确保人身安全,无事故发生。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质量控制组在生产运行当中的质量检验、取样、制样及组内检验设备的检修与维护。3存在的主要危害因素机械伤害、触电、高处坠落、腐蚀、中毒、高温灼伤、粉尘污染、噪音污染4 内容及要求4.1 基本要求4.1.1进入工作现场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4.1.2严格遵守岗位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4.2具体工作安全要求及内容:4.2.1取样前对取样点设备进行检查,确认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作业。4.2.2下楼

22、梯时要一手扶住楼梯,防止滑跌。4.2.3夜间工作时要穿反光工作服,在取样过程中靠右慢行,注意躲避车辆。4.2.4取熟料样品时要注意避免熟料烫伤,注意脚下散落熟料防止摔滑。4.2.5测量比表面积时检查设备是否漏电完好,避免触电。4.2.6使用玻璃“U”管时注意轻拿轻放,避免压坏玻璃管造成对人体割伤。4.2.7拧取样桶时应扶好扶手,取样前应戴好防尘眼镜和防尘口罩,必须穿长袖工作服。4.2.8取散装水泥时,系好安全带,由两人协作取样,取样前戴好防尘眼镜和防尘口罩。4.2.9取窑头及窑尾水质进行水化检查时应做好个人高温防护、防止烫伤。4.2.1水化装置所加药品在高浓度下均具有毒性和腐蚀性,进行药品的补

23、充及稀释时必须穿好防酸碱鞋、穿戴好防酸碱防护服,做好安全措施才能进行加药。长期停运时,应将药箱或管道中的积存药液排出,并清洗干净。4.3工作设备安全要求及内容:4.3.1粉磨样品制作结束后应及时关闭电源。4.3.2使用烘箱时注意检查防护装置完好,避免烫伤、电伤。4.3.3测定三氧化硫及游离钙时注意化学试剂溅入眼睛、烫伤。进行滴定操作时将滴定管固定好。4.3.4搅拌溶液时用力要适中。加热纯净水时严禁用湿手插电源插头,手指不要伸到插孔内并戴好线手套。4.3.5使用玻璃器皿注意轻拿轻放,避免压坏玻璃管造成对人体割伤。4.3.6使用振动磨前检查设备是否完好,使用后及时关闭电源。4.4组内酸、碱使用注意

24、事项:4.4.1所用试剂必须有标签注明名称、浓度,严禁使用没有标签的试剂。4.4.2各种溶剂和药品不得敞口存放,凡能产生有刺激、腐蚀性、有毒和恶臭气体的操作必须带防护手套,在通风橱内进行,中途不许离岗。4.4.3配制硫酸时,必须将硫酸缓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的搅拌,绝不能将水注入硫酸中。4.4.4绝对不允许任意混合试剂,以免发生事故。4.4.5 启用有毒物品及有挥发性、刺激性类的试剂时,严禁将瓶口对准自己或别人,加热煮沸时如有沸腾现象,应在溶液中加入玻珠、瓷片等避免之。4.4.6 各种易燃、易爆药品,要远离火源使用。进行易燃试验操作时,必须用水浴、沙浴或电热套加热,不能使用明火加热。4.4.7

25、使用强碱、强酸及氧化剂要谨慎,严防烧伤;凡装过强腐蚀性、易燃、易爆或有毒的容器,使用后操作者应及时清洗干净。4.4.8蒸馏和加热时,液体量不能超过容器容量的2/3。4.4.9 操作结束后必须洗手,试验中的一切药品不得带出室外,用剩的药品如数归还。4.4.10 工作完毕后,及时清洗器皿放好仪器药品。4.4.11 在分析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必须统一收集,废液贮存到一定数量后,集中处理,经适当处理达到排放标准,有毒物品按规定处理。4.4.12 用于回收的废液的容器应分类盛装,禁止混合贮存,以免发生剧烈化学反应而造成事故。4.4.13 沾附有害物质的滤纸、称量纸、药棉等应与生活垃圾分开,单独处理。 4.4

26、.14 检测完毕后,必须清点仪器,摆放整齐,作好清洁工作后才能离开。4.5设备检修与维护4.5.1 设备检查(检修)时必须办理停电签字手续。4.5.2应保证分析仪器设备的时效性,仪器、设备应规范使用并进行日常维护。4.5.3按周期对分析仪器设备进行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进行化验分析,如检定不合格,应立即进行维修,维修后再进行检定,检定仍不合格者,按规范程序进行报废。4.5.4水化检验室内设备开车前:(1)应确认待启动设备上没有人或障碍物、确认安全防护及消防设施完好、到位。(2)应检查转动设备各部位紧固是否牢,泵长期停运后再次运转时,需排放泵入口侧的空气。(3)必须检查装置上各阀门的开闭状态、药箱

27、中的液位及泵体润滑油位,确认无异常后方可联系开机。4.5.6水化检验室内设备开车后:(1)应严格按照化验结果进行药液的稀释、补充作业。(2)当液位在搅拌机叶片上方 300mm以下时,禁止搅拌机运行,以免发生振动或传动轴偏摆造成传动轴永久变形。(3)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加药量来调整加药泵的柱塞行程,避免加药量的错误导致设备的损伤。4.5.7设备起动后需检查确认泵的旋转方向正常,运行中应对药箱中的液位,进出口压力进行监视,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机。未经许可不得随意对泵体进行拆卸、调整。应注意检查药液是否冻结或低温下药液中是否有结晶体析出,若有上述现象,应采取措施。5事故应急措施:5.1发现事故发生,

28、现场人员立即对周围环境进行判断,对存在的隐患进行排除,如需停机则立即紧急停机。立即通知当班负责人,由当班负责人逐级向上级报告。5.2现场人员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帮助伤者脱离危险区域,判断伤者的受伤程度与成因,对于身体受轻伤或神智模糊着可采取对伤口止血包扎、呼唤叫醒等简单医疗处置;对于受伤严重的进行紧急止血处理并拨打120急救送往医院。如受伤人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进行就地抢救,直到医务人员接替抢救,送往医院。5.3现场负责人执行相应处置方案,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5.4安全应急处理措施5.4.1 药品中毒的处理一旦发生中毒事故后,必须立即采取急救

29、措施。如果是由于吸入煤气或其他毒性气体、蒸气时,应立即把中毒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果中毒是由于吞入毒物,最有效的办法是借呕吐排除胃中的毒物,同时立即将中毒事故的情况通知医务部门,救护的越快越好。5.4.2烧伤、灼伤的处理若不慎烧伤、灼伤时,因按下列方法临时处理:a、火烫伤时皮肤发红时,可用酒精棉花涂擦或浸在冷水里,至不觉疼痛为止。起泡时应用红汞或高锰酸钾溶液(4%)涂抹,不要弄破水泡。b、皮肤被酸灼伤时,应立即用干净纱布把皮肤上的酸抹去后用水冲净,再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若被碱烧伤时,用水冲洗后再用2%的醋酸或硼酸溶液冲洗。c、酸对皮肤、指甲的伤害力很强,若沾在手上则应立即用水或碳酸氢钠溶液

30、冲洗,再用甘油和氧化镁混合药剂(2:1)涂抹后包扎好。d、被溴烧伤处用氨水酒精混合液(1:10)涂抹。e、不同的化学物质溅到皮肤上后呈现的颜色和情况也不一样,一般规律是:硝酸呈褐黄色;硫酸呈棕褐色或黑色;强碱呈白色;氢氟酸开始不明显,也无不适之感,当稍有疼痛时,说明已到严重程度,不但能腐蚀皮肤、组织和器官,还可以腐蚀至骨骼。酸性物质烧伤具有自限性,腐蚀作用只在当时,经冲洗等处理后,一般不再加重;而碱性化学物质则不同,初期可能不严重,但会逐渐发展,损害渐渐向周围和组织深部蔓延。5.4.3 触电的处理一旦发生触电事故时,要立即用不导电的物体把触电者从电线上挪开,同时采取措施切断电源,把触电者转移到

31、新鲜空气处进行人工呼吸,并迅速通知医务部门。5.4.4 防火a.如加热试样和实验过程中起火时,应立即先用湿抹布或石棉布熄灭明火,并拔去电源插头,关闭煤气阀、总开关。易燃液体和固体(有机物)着火时不能用水去浇, 除小范围可用湿抹布覆盖外,要立即用灭火砂、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扑灭,精密仪器则应用四氯化碳灭火。b.电线着火时,应立即关闭总开关,切断电源后,再用四氯化碳灭火器熄灭着火的电线,并及时通知值班电工。不能用水扑灭燃烧的电线。6 记录6.1车间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台帐6.2班前班后会议及隐患检查记录6.3班组周安全活动记录6.4车间班组现场安全隐患整改提案单6.5班组设备及使用工具登记表6.6班

32、组设备工具维修记录表6.7事故及未遂事故记录6.8车间现场检查整改通知单6.9安全隐患及不符合项检查整改台帐6.10安全检修任务单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1 目的为保证仪器设备的完好和准确,特制定本规程。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化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校验。3 操作流程控制岗位主要负责进厂原燃材料的取样、制样及水分检测,生料、熟料和水泥的取样、留样及单项指标的检验,余热电站制水及水质检测,具体的操作流程按化验室作业指导书和化学水处理作业指导书要求执行。4 风险辨识4.1使用、维护用电设备时可能发生触电等其他伤害;4.2使用、维护转动设备时可能发生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其他伤害;4.

33、3使用、维护加热设备时可能发生灼烫等其他伤害。5 防护用品配备使用5.1按规定穿戴好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口罩等劳动保护用品。5.2使用试验小磨等高噪声设备时必须戴耳塞。6 安全要点及严禁事项6.1化验室主任负责组织维护、联系外部检定,各班组长负责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维护、校验的日常工作。6.2铂、银、镍器皿使用后应存放在保险柜中妥善保存。使用中发生丢失除室内追查责任、赔偿外,由司法部门追究责任。6.2.1铂器皿6.2.1.1 铂器皿加热时应当在电炉内(若在硅碳棒电炉内,应有必要的通气装置,防止铂的碳化)或煤气灯的氧化焰上灼烧。禁止使用还原性火焰或发烟、发黄光的火焰,亦不准接触蓝色火焰。6.

34、2.1.2 不得在铂器皿内熔融或加热碱金属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含磷、含碳和大量硫化物的物质,以及含重金属的样品(如铅、锡、锑、砷、汞、铜等)。6.2.1.3 高温下不准使用大量过氧化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作熔剂,灼烧时器皿应放在素烧陶瓷管架或石棉板上,要用带有铂尖的钳子轻轻夹取。6.2.1.4 铂器皿中不允许处理卤素或分解出卤素的物质,如王水、溴水及盐酸和氧化剂的混合物。6.2.1.5 成份不明的物质不要用铂器皿加热或融熔。6.2.1.6 铂器皿的清洗方法: 一般清洗时可用稀盐酸(1+5)溶液加热。 如器皿上粘有赃物时,可用焦硫酸钾或碳酸钠融熔除去。 如有轻微腐蚀,可用圆粒细海砂轻轻抹擦腐蚀部分

35、。6.2.1.7 在使用铂器皿时,要防止其变形,因此不应使灼热的铂器皿骤然投入冷水中冷却。在脱熔块时,不得用硬物在皿内刮取。由高温中取出的铂坩埚要放在干净的石棉垫板上。6.2.1.8 已变形的铂坩埚或可用形状相吻合的木模进行校正(但已变脆的碳化铂部分要均匀用力校正)。6.2.2 银器皿6.2.2.1 银的熔点较低,使用温度一般不超过750为宜。6.2.2.2 刚从高温中取出的银坩埚不许立即用水冷却,以防裂纹。6.2.2.3 应用氧化钠熔剂时,只宜烧结,不宜融熔,所以要严格控制温度。6.2.2.4 含硫化物高的物质不要在银坩埚中融熔。6.2.2.5 清洗银器皿时,可用微沸的稀盐酸(1+5),但不

36、宜将器皿放在酸内长时间加热。6.2.3 镍坩埚6.2.3.1 镍坩埚只宜使用碱性熔剂,如氢氧化钠、过氧化钠进行融熔,不得应用焦硫酸钾、硫酸氢钾等酸性熔剂。使用温度不得高于700,否则带入溶液中的镍盐将大量增加。6.3 高温炉及其温度控制器6.3.1 化验室用的高温炉必须配有温度自动控制器,所用热电偶应与控制器表头规定的热电势相符合(可外接电阻调整)。6.3.2 使用前须接好地线并检查断偶保护是否灵敏。高温炉应安装在牢固的台面上,控制器则尽量远离热源。6.3.3 热电偶要插入炉膛的中部,并防止偶端与炉壁接触。开启电源前,应首先将控制器的控制指针调到所需温度,开启电源后应注意控制器指针是否反向。6.3.4 高温炉升至规定温度后,控制器应自动控制并保温,否则应切断电源进行检查,不得继续使用。6.3.5 送入或取出灼烧物时,最好切断电源,防止触电。炉膛底部应垫一耐火板(不要将灼烧物品直接放到炉膛底部,防止烧结在一起)。6.3.6 禁止融熔和灼烧沉淀在同一炉内进行,不得在炉内灰化滤纸。容易飞溅的熔剂,更不能直接放在炉中融熔,要避免热电偶端被飞溅的融熔物玷污。6.3.7 控制器要定期进行检定。6.4 行星式水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