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科普知识资料_第1页
地震科普知识资料_第2页
地震科普知识资料_第3页
地震科普知识资料_第4页
地震科普知识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震科普知识资料地震科普知识资料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每年要发生地震 500多万次,此中只有5万频频左右人们能感感觉到,其实不是全部的地震都能造成损坏,为何会发生地震,地震发生会有哪几种种类我们该如何面对地震下边我 们向大家做一简要介绍.第一局部 地震根基知识为何会发生地震地震是地球运动的结果.地球运动中,地壳也在不停运动变化.地球的运动变化渐渐累积了巨大的能量,对地下岩石产生了特别强的作使劲,当岩石蒙受不了这种力时,就会突然发生破碎和错动.地震是指地壳中因岩体错动断裂而开释能量惹起的地表振动.岩石破碎产生地震波,地震波传到地表,地面随之就振动起来,这就 是地震.地震发生会有哪几种种类呢天

2、然地震主要有三种种类:火山地震、塌陷地震和结构地震.火山地震是由于火山喷发,使岩浆冲击地表而惹起的地面振动.火山地震影响范围比拟小,造成的损坏相对较小.塌陷地震是由于地层塌陷惹起的地面振动.比方地下的石灰岩溶洞坍塌,或许矿山采空区的塌陷,都会惹起小范围的地面振动.这种地 震一般损坏程度不大.我们平常所说的地震叫结构地震.结构地震是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碎所造成的这种地震大概占地震科普知识资料到全世界地震数的90%以上,并且振动的强度大,影响的范围广,因 此对人类的威迫也就最大.地震是有大小的.地震的大小用震级表示,地震越强,震级越 大.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区分为以下几类:地震震级分为弱震、有感

3、地震、损坏型地震、严重损坏型地震.弱震:一般指 3级以下地震,这种地震往常人们感觉不到,只有仪器才能记录获得.有感地震:一般指3级以上、5级以下地震,这种地震人们能感感 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损坏.全世界每年大概发生3级以上地震5万余次.损坏型地震:一般指5级以上、能够对地表及其建筑设备造成损 坏的地震.全世界均匀每年大概发生 5级以上地震1000次左右.严重损坏型地震:指7级以上地震.全世界每年要发生这样的 地震10到20次,可是大局部发生在大海和荒凉人烟的地方.震级每相差一级,它们的能量相差 30多倍,也就是说,一个7级 地震相当于快要1000个5级地震所产生的水平.地震发生时, 会产生地震

4、波,人们感觉到的振动是由于地震波流传造成的.地震时,常常是先感觉上下颠动,而后左右摇摆.这是由于地震波 的特征惹起的.地震波主要由纵波、横波等构成,纵波流传速度快,但 比拟弱,令人有上下颠簸的感觉;横波流传速度略慢,但比拟强,能造 成巨大的摇摆,给地表建筑带来严重损坏.地震科普知识资料地震的损坏程度,除跟震级的大小相关外,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震波的流传等要素相关.我们把权衡地震的损坏程度,用烈度表示.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损坏最严重,烈度最高.从震中向四周扩散,烈度渐渐减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能够区分出 不一样的烈度区.地震时,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地面上正对着震

5、源的那个点叫震中. 震源到震中的距离叫震源深度.地面随意一点到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地球上的地震散布其实不是均匀的,从世界震中散布图能够看出,全世界地震散布是有必定规律性的,主要散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大陆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上.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东临太平洋, 是一个地震灾祸严重的国家.从我国主要地震带的散布图能够知道,我国地震散布很广, 全国约有20多条主要地震带.第二局部 地震来了怎么办我们都知道,地震同起风、下雨、雷电同样,是一种自然现象、一种客观规律.跟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地震灾祸的预防和应付方法也在不停增强.一旦真的碰到了地震,我们应当怎么办呢第一,不可以慌张,不要盲动.依据

6、感觉判断地震是大、是小,是近震,仍是远震.一般近震是先上下颠动,后左右晃动,而远震是只地震科普知识资料有前后左右的晃动感.假设是小震或许远震,我们此刻居住的房子基本都具备抗震水平,大可不用慌张.其次,要采纳正确的闪避地震方法.在不一样的地方,避震方法有所不一样,下边我们讲讲在学校、家里和公共场所如何闪避地震.在学校如何避震:平安提示:1、全部行悦耳从老师的指挥;2、同学之间要相互照料,大同学要照料小同学;3、在课桌下避震,有次序地撤退,千万不要拥堵.假定我们正在教室里上课,突然发生地震了,该怎么办第一,我们要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头部躲进课桌下,讲台旁, 绝不要乱跑.尽量蜷缩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7、.抓住桌腿等巩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应当马上在老师指挥下有次序地撤退,撤退时把书包顶在头上,前后同学要保持必定距离.特别在教室门口、楼梯间等狭 促地方,必定要放慢速度,发现有跌倒的同学要相互帮助,并实时通知 后边的同学免得发生拥堵.跑到室外后, 必定要躲在尽量空阔宽阔的地方,四周和头顶没有易掉落物的地方.假设我们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 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千万不要因忘拿某些东西回到教室去. 在家如何避震:地震科普知识资料平安提示:1、先躲后跑,不要先跑;2 、往巩固地方躲床下、开间小的地方,有支撑的地方;3 、来得及的话先开门,关煤气

8、、电源等.避震时,要依据地震时你所处的地点,就近闪避,震动停止后再撤到平安地方.要躲在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它的 旁边,如:桌、床等,也能够赶忙跑到开间较小、有支撑的房间去, 如:厨房、洗手间等.假设来得及,要先翻开门,以保证通道通畅;封闭煤气开关、电闸.在避震时,要爬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 鼻,同时抓住身旁巩固的物体.也能够蹲下或坐下,尽量把身体卷曲 起来.要注意保护头部和颈部,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 身旁的物件顶在头上,闭上眼睛,防范异物损害.三、在公共场所如何避震:平安提示:1、遵从工作人员指挥2 、不要急于涌向出口,保持跟前面人的距离;3 、

9、假设碰到拥堵,解开领扣,双手交错胸前,护住胸口.大震发生后,假设邻近有应急逃难场所,要在大人的指引下赶赴逃难场所.地震应急逃难场所一般依靠公园、绿地、操场、广场建设,里 面具备突发应急事件应急的根本功能.比方,应急指挥、应急物质发地震科普知识资料放、应急棚宿、应急卫生间等.地震发生后,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不要急于拥向楼梯口,简单造成挤踏.不要随意点灯火,由于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不要急于打 ,免得线路拥堵,影响救灾指挥通信.第五局部:地震的自救互救当灾祸到暂时, 我们不单要掌握灾祸根本知识,更要懂得自救的根本技术,熟悉自救、互救的根本举措.据统计,唐山大地震时,被压埋的人数为57万人,经过自救、互救出险的人数达 45万人左右.- 般来说大地震后半小时内救出的被埋人员生计率达 99%,因而可知,自救是减少伤亡的主要举措之一.下边我们来简单学习对于自救和互救的知识:一、自救:它要求被埋压人员(1有果断的生计毅力,除去惧怕心理.(2不可以出险时,应想法将手脚摆脱出来,捂住口鼻,防 备烟尘窒息.(3保持脑筋清醒,不行高声呼救,用石块或铁具等敲击物 体来与外界联系,保存体力.唐山大地震中, 有很多很多少年少儿被埋压,但他们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坚强的意志,坚持挺住,临危不乱,转败为胜,终被营救,保住 了性命.地震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