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实验测电阻(率)_第1页
高考物理实验测电阻(率)_第2页
高考物理实验测电阻(率)_第3页
高考物理实验测电阻(率)_第4页
高考物理实验测电阻(率)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测量导体的电阻(率)1、有一根细长而均匀的金属管线样品,长约为60 cm,电阻大约为6 0,横截面如图甲所示。(1)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管线的外径,示数如图乙所示,金属管线的外径为(2) 现有如下器材:A. 电流表(量程0.6 A,内阻约为0.1 0)B. 电流表(量程3 A,内阻约为0.03 0)C. 电压表(量程3 V,内阻约为3 kO)D. 滑动变阻器(1 750 0 , 0.3 A)E. 滑动变阻器(15 0, 3 A)F. 蓄电池(6 V,内阻很小)G. 开关一个,带夹子的导线若干要进一步精确测呈金属管线样品的阻值,电流表应选,滑动变阻器应选。(填选项字母)请将如图所示的实际测

2、量电路补充完整。(4)已知金属管线样品材料的电阻率为Q,通过多次测量得出金属管线的电阻为/?,金属管线的外径为",要想求得金属管线内形状不规则的中空部分的横截面积S,在前面实验的基础上,还需要测呈的物理呈是(所测物理呈用字母表示并用文字说明)。计算中空部分横截面积的表达式为S=。解析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1 mm+0.01X12.5 mm=1.125 mmo(2) 因样品阻值约为6 0,电压表的量程为3 V,故电流最大约为0.5 A,电流表应选A。为调节方便,滑动变阻器应 选用总阻值与样品相差不大的E。(3) 因缺6 0,何a嗣0,故测量电路应为外接法电路。因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大于样

3、品阻值,且实验中不 需从零调节,故控制电路为限流接法,如图所示。2、实验室购买了一捆标称长度为100 m的铜导线,某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定其实际长度。该同学首先测得导线横截面 积为1.0 mm2,查得铜的电阻率为1.7XW8 O m,再利用如图所示电路测岀铜导线的电阻R“从而确定导线的实际长度。Rx R°rlIIl-n可供使用的器材有:电流表:呈程0.6 A,内阻约0.2 O; 电压表:呈程3 V,内阻约9 kQ;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5 O; 滑动变阻器用:最大阻值20 0; 定值电阻:凡=3 0;电源:电动势6V,内阻可不计; 开关、导线若干。回答下列问题:6(1)实验中滑动变阻

4、器应选(填“斤”或“用”),闭合开关S前应将滑片移至端(填“曰”或“6”)。(2)在实物图中,已正确连接了部分导线,请根据图中的电路完成剰余部分的连接。(3)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流表的读数为0.50 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 V。(4)导线实际长度为 m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1)由R,=卩如估算铜导线的电阻/?约为1.7 O,(乞+曲约为4.7 00若选用/?,=5 O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调节范围较小且面临“烧坏”的危险,故应 选用E=20 Q的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式接法,闭合开关前应将触头移至 接入阻值最大的&端。|(2)如图所示。(3)电压表的读

5、数需估读一位,数值为2. 30 V。U 2. 30/(4)由欧姆定律可知,(忆+励=7=预 0=4.6 6 所以几=1.6 0O再根据&=Qg可解得/=94 mo答案(1)用a (2)见解析图(3)2.30(2.29, 2.31也正确)(4)94(93.95也正确)3、某同学要测呈一个由均匀新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电阻,(电阻大约为21。左右),为精确地测量其电阻,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电流表A (呈程300/M,内阻约为2G);电流表A?(量程150儿 内阻约为10C)电压表也(量程1W,内阻r = 10000);电压表匕(量程15V,内阻约为3000C) 定值电阻/?0 = 1000Q;

6、滑动变阻器R (最大阻值为5G);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1000C)电源E (电动势约为4V,内阻约为1Q),开关,导线若干(1)为了使测呈尽呈准确,测呈时电表读数不得小于其量程的,电压表应选,电流表应选,滑动变阻器应选 (填器材代号)(2)根据你选择的器材,请在线框内画岀实验电路图(用所选器材的符号表示)【答案】(1) V1; A2; /?,;(2)如图所示由于电源电压为4V,显然电压表选15V吋不满足读数不得小于其量程的扌的要求,因此只能选而Vi量程又太小'而题目中给了一个定值电阻:将定值电阻与电压表串联,装成一个新的电压表,量程为2V: 基本满足要求,这样由于电阻值约2加,因

7、此回路电流最大约lCOmA左右,因此电流表选A?,为了测量 精确,滑动变阻器采分任式接法,为了便于调节,滑动变阻器选用Rij电路图电流表采用夕卜接法,如图所4、为确定某电子元件的电阻,做如下测呈. 用多用电表测屋该元件的电阻,选用“X1O”倍率的电阻扌当后,应先,再进行测呈,之后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所示,测得该元件电阻为Q. 某同学想精确测得上述待测电阻R*的阻值,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A. 电流表A(宣程50加、内阻n=1O 0)B. 电流表A2(量程200朋、内阻厂2约为2 0)C. 定值电阻Ro=3O 0D.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为10 0)E. 电源E (电动势约为4 V)F. 开关S

8、、导线若干该同学设计了测呈电阻R*的一种实验电路原理如图所示,N处的电流表应选用 (填器材选项前相应的英文字母).开关S闭合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填“日”或7”). 若M、N两块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I”、In,则R,的计算式为Rf.(用题中字母表示)【答案】欧姆调零(答“调零”不扣分);70(写成7X10不扣分);B (填A2不扣分);(填“左”不扣分);U匸仏(写成'士 U-10Q不扣分)【解析】6 用多用表测量该元件的电阻,选用饮i(r倍率的电阻档后,应先欧姆调零再进行测量,由图(a)所示可知,测量结果为"10=7004 適过待测电阻的最大电济约为4 = =0-057

9、J = 57mA:通过N出的最大电流约为厲二* + = 0.057J + « 0.190 = 190加,3030为保证测量时电流表读数不小于其量程的三分之一,N处的电流表应选B:开关s闭合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 滑片置于冬 通过定值电阻R。的电流1 = 1厂h并联电路两端电压U=IRo= (L-L) Ro,心+人傀,I 人则待测电阻阻值Rx = 5、某实验探究小组为了测量电流表G内阻,设计的电路如图甲所示.实验中供选择的仪器如下:(0200)芮待测电流表G (05mA,内阻约3000) 电流表G? (010mA,内阻约1000) 定值电阻& (300 0)定值电阻乩(10Q)滑动

10、变阻器& (01000Q )滑动变阻器尺电键S及导线若干干电池(1.5V)(1) 定值电阻应选,滑动变阻器应选(2) 对照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如图乙所示实物图.(3) 主要的实验步骤如下:A. 按图甲所示电路图连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移至最B. 闭合电键S,移动滑动触头至某一位置,记录5和G?的读数人和厶;C. 重复步骤B,多次移动滑动触头,测量多组数据;D. 以厶为纵坐标,厶为横坐标,作岀相应图线,如图丙所示.(4) 根据厶一厶图线的斜率k及定值电阻,写出待测电流表内阻的表达式二 (用k和&表示)【答案】(1) R、; R4 (2)如右图所示(3)左(4)斤= Rk

11、【解析】(1)由于待测电流表G的量程等于电流表Gq量程的一半,所以应将阻值与待测电流表內阻相等的定值电 阻超并联进行改装,使得改装后的电流表量程与电流表Gq的量程相等'臥便于测量厂滑动变阻器应选择较 小的便于测量,如图所示(3) 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所以闭合幵关前,应便得两电表示数为零,所以处于最左端,(4) 由电路图可知;4=1+A =厶一石图象斜率力=一,©=上兰站;駕十巧超十3k6、小明想在实验室测呈电压表V-的内阻。现找到以下实验器材:A. 待测电压表量程为0-3 V、内阻约为3 kQB. 电压表Q:量程为0-9V、内阻约为9 kQC. 滑动变阻器R:最大值20 0、额定电流1 AD. 滑动变阻器R2:最大值20 k。、额定电流0.1 AE. 定值电阻R3,阻值约为6 kQF. 定值电阻Rd,阻值约为10。G. 电源:电动势9 V,内阻约H.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1)小明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那么滑动变阻器应该选择,定值电阻应该选择o (填器材前序号)(2)请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帮小明连接图乙中的实物图。乙实验中需要测呈的物理量有【答案】(1) C、E (2)实物图如图;(3)待测电压表也的读数匕和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