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影视经典作品赏析》课件-《永不消失的电波》_第1页
《戏剧影视经典作品赏析》课件-《永不消失的电波》_第2页
《戏剧影视经典作品赏析》课件-《永不消失的电波》_第3页
《戏剧影视经典作品赏析》课件-《永不消失的电波》_第4页
《戏剧影视经典作品赏析》课件-《永不消失的电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不消逝的电波》作品主创的简介戏剧影视经典作品赏析1.1作品的诞生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由上海歌舞团排演,于2018年12月21日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首演。该剧以李白烈士的真实故事为素材,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原创,通过舞蹈的形式展现了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念和英勇斗争,志在向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楷模李白烈士致敬,传承和弘扬上海红色文化。李白中共党员上海地下党联络员1.1作品的诞生截至2023年7月,演出超过500场,跨越42个城市,走进了61座风格迥异的剧场,“电波”精神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网络评分更是高达9.5分。《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1.1作品的诞生先后荣获第十六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等多项大奖。第十六届中国文华奖获奖名单揭晓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等10部作品上榜1.2主创的介绍编剧:罗怀臻中国当代著名剧作家,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罗怀臻1.2主创的介绍代表作品:淮剧《金龙与蜉蝣》《西楚霸王》《武训先生》,昆剧《班昭》《一片桃花红》,京剧《西施归越》《李清照》,越剧《梅龙镇》《蛇恋》《玲珑女》,黄梅戏《长恨歌》《孔雀东南飞》,甬剧《典妻》,川剧《李亚仙》,琼剧《下南洋》,话剧《兰陵王》,芭蕾舞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舞剧《朱鹮》《永不消逝的电波》等。淮剧《金龙与蜉蝣》越剧《梅龙镇》舞剧《朱鹮》1.2主创的介绍《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导演是韩真、周莉亚,她们的作品风格多样,注重舞蹈的表现力和情感传达,该剧通过精心的编排和导演,将舞蹈、音乐、剧情等元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打造出了一部具有强烈感染力和艺术价值的作品。1.2主创的介绍韩真编导韩真,中国80后舞剧导演,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北京舞蹈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宣部青年拔尖人才”,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青年编导,中国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艺术顾问。1.2主创的介绍荣获第十四届、第十五届、第十六届“文华大奖”,第十四届“文华编导奖”,第十二届、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第十届荷花杯舞剧奖等多个国家级奖项。1.2主创的介绍周莉亚编导周莉亚,中国80后舞蹈编导、舞者,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青年编导、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文化部青年拔尖人才、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1.2主创的介绍荣获2006年的第八届桃李杯舞蹈大赛金奖、2007年的第七届全国舞蹈大赛金奖、2013年的第七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现当代作品银奖、全军舞蹈大赛金奖、第九届荷花杯舞蹈大赛“当代舞”金奖等。1.2主创的介绍《沙湾往事》《花木兰》《杜甫》《咏春》《只此青绿》韩真和周莉亚被称为中国舞坛“双子星”,共同执导了多部优秀舞剧,如《沙湾往事》《杜甫》《花木兰》《只此青绿》《咏春》等。1.2主创的介绍《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作为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精神内核。《永不消逝的电波》作品内容的概述戏剧影视经典作品赏析2.1作品故事梗概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以革命烈士李白及妻子裘兰芬(后改名裘慧英)为原型,用舞蹈的形式讲述了中共地下党员李侠与妻子兰芬秘密潜伏于上海,负责地下电台的联系工作,在危险的环境中与特务斗智斗勇,为组织传递秘密情报,被捕后守口如瓶、慷慨不屈,最终为革命事业奉献出年青的生命。李白及妻子裘兰芬与孩子合影2.1作品故事梗概《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以李侠(化身为报社的一名编辑)与兰芬(化身为上海丝绸厂女工)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在充满了白色恐怖、危机四伏的上海,以无线电台为秘密武器,不仅展现了他们在斗争中所彰显出的坚定信念和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还充分表达了两人从“假扮夫妻”一步步走到真正的革命伴侣。2.1作品故事梗概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充满了上海的地域特色和人文风貌,通过石库门、弄堂口、旗袍店、裁缝铺等场景的呈现,以及蒲扇、黄包车、胶片暗房等道具的运用,刻画出印象深刻的上海往事,营造出“海派”戏剧浓郁的氛围感。《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2.2人物原型李白李白同志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主人公原型——李白同志是“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也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的人物原型。1925年1927年1930年8月1931年2.2人物原型李白李白出生于湖南浏阳的一户贫苦人家。驻长沙国民党反动派捣毁了当地工农革命组织,李白毅然决然参加了地下游击队,17岁的李白担任了当地少年先锋队队长,与敌人进行武装斗争。李白被选送至中央军委无线电通信学校无线电通信训练班,学习无线电技术。后他被调到红五军团十三军无线电队任政委。李白在15岁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李白加入了红军,正式成为红军第四军通信连的一名战士。1910年2.2人物原型李白“电台重于生命”,这短短的六个字,最终成为他践行终生的诺言、坚守一生的信念。2.2人物原型李白李白受党中央之命到上海设置秘密电台,从事与党中央的秘密通信工作,搜集敌军情报,用无线电波架起一座坚固的“空中桥梁”。日军逮捕了李白夫妇。次年5月,经地下党组织全力营救获释。在向党组织发送国民党江防计划的电文时,不幸被捕。残忍地动用了几十种酷刑,但却始终没能摧毁他坚如磐石般的钢铁意志。1937年1942年9月1948年12月30日凌晨2.2人物原型李白“坚不吐实,处以极刑”的命令下达,李白烈士在上海解放前夕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李白先后三次被捕,每一次在狱中他都却始终坚贞不屈、绝不动摇。1942年、1945年、1948年1949年5月7日2.2人物原型李白李白对前来探望的夫人裘慧英说:“事到如今对个人的安危,不必太重视;现在全国要解放,革命即将成功,我们无论生死,总是觉得非常愉快和欣慰的。”《永不消逝的电波》艺术特色的提炼(上)戏剧影视经典作品赏析3.1独特的叙事结构《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网状叙事结构的形式在推动故事情节、烘托戏剧氛围、塑造人物形象。借鉴了电影的叙事手法,如平行时空、闪回、蒙太奇等技法,构建出独特、精彩的叙事结构。3.2精准的人物定位李侠:舞剧的主人公李侠的人物形象,是在中共地下党员李白的基础之上所进行的艺术再创造。在剧中的身份被设置为报馆的工作人员,这样的话他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环境,为我党地下工作提供了便利。《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3.2精准的人物定位《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兰芬:舞剧中李侠的妻子,同时也是革命战友。她不仅仅是一个勇敢坚强的革命者,同时也是一位温婉的妻子和母亲。3.2精准的人物定位车夫、裁缝、卖花女等:这些人物虽然都是剧中的配角,但他们的人物形象也非常鲜明,起到了烘托气氛、推动戏剧情景的作用。《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3.3克制的抒情风格《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无论是多媒体的运用、舞台灯光的选择,还是舞台布置和服饰色彩的设计,抑或舞蹈肢体的表演等都具有抒情风格高度的克制性。3.4交融的海派风格《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具有融汇贯通、海纳百川的包融性,上海的戏剧创作亦站在国际性视角,形成了独特典型的“海派”风格。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以海派之风铸就别样的红色经典剧目,将看似完全不同风格的两重事物巧妙地融合为完美的统一体。《永不消逝的电波》艺术特色的提炼(下)戏剧影视经典作品赏析知识拓展1、布景的合理运用《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舞台呈现上,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组道具是26块可任意移动的景片。知识拓展《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景随人迁、人跟景转的艺术效果,增强了舞剧的视觉效果和表现力,让观众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层次充分得到刷新和提高,同时也营造出谍战剧的跌宕起伏、悬念重生的节奏感,推动剧情的发展,帮助观众更好地进入情景的氛围之中,使舞台表达更加生动和丰富。知识拓展2、道具的巧妙运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道具使用,非常具有时代感和意向性。道具黑伞的贯穿性使用,它在剧中共出现了三次,而每次的出现都代表着不同的情境和情感。《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知识拓展第一次是在开场时候,一群黑衣人手持黑伞行走在雨中,营造出紧张、神秘的氛围,暗示出剧情的背景和主题。第二次出现是在主人公李侠与兰芬相遇时,黑伞成了两人之间的联系和象征,表达出他们透过阴云密布传递希望的坚毅。第三次是在全剧的结尾,李侠手持黑伞,在雨中一步步走向远方,象征着他坚定的信念和勇于牺牲的精神……知识拓展《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黑伞映衬在白色的背景下,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感,强化了舞台画面的层次感和冲击力,使整个舞剧更加具有搞艺术感染力和象征意味。《永不消逝的电波》价值意义的挖掘戏剧影视经典作品赏析4.1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革命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所逐渐形成的积极昂扬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品质、价值追求,体现中国人民伟大革命精神和远大革命理想的先进文化形态。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舞蹈化的艺术手段,生动地展现工厂党员李侠的英勇事迹和革命信仰。4.1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革命文化是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思想武器01革命文化是激发人民群众能砥砺奋进的精神动力02坚定执着、不惧艰险、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乐观豪迈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格,是中国革命取得最后胜利的强大内生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历史性胜利,是革命文化的引领和科学思想的武装,是革命文化精神力量的鼓舞和激励。4.1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唯有继承革命文化,弘扬革命精神,才能够积极地应对外来思潮的挑战,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以史为鉴,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发扬奋斗品格,永葆革命精神,汇聚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革命文化是增强文化自信极其重要的核心内容03革命文化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044.2渗透并传递教育使命《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通过展现李侠等人物在艰难环境中的革命坚守与生死抉择,传递出坚定信念、忠诚爱国、勇敢无畏等品质,对观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具有深刻的教育和启示作用,能够引导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激励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永不放弃的积极态度。4.3融合并创新艺术形式《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充分彰显了舞台艺术的综合表现力,将舞蹈语汇与谍战题材巧妙渗透,不仅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还具有直抵人心的精神力量。4.4促进并推广文化交流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以舞蹈的形式展现了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故事和精神,让东西方观众更直观地了解革命历史和文化底蕴,增进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提升国际影响与文化自信;其次,精湛的舞蹈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国际舞台上引发不同国家艺术界的关注,激发关于舞蹈艺术、叙事手法、创作灵感等方面的交流与探讨,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艺术观念的碰撞与融合;再者,该舞剧将吸引大量的观众前来观看,通过欣赏和感受这部艺术作品,跨越地域和语言的障碍,在情感和审美上产生共鸣,从而促进文化间的互动和交流,有助于增进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了解和认同。知识拓展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对话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总编导(节选)(转载——策划:文学报记者金莹)当青年评论家王曦问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编导:“现实中发生了那么多真实、感人的事情,但为什么有时落到一些文艺作品中,反而会让观众觉得虚假?”知识拓展韩真:当你真正去了解那些人,了解他们当时怀抱信仰的样子时,你就会感到真实。打个比方,我在海政文工团当编导下到部队时,听过一个关于核潜艇兵的故事。核潜艇兵下到水底时是看不到太阳的。他下去一个月,就一个月不见太阳,下去两个月,就两个月不见太阳。其中一个潜艇兵的儿子送给父亲的一个礼物,就是给他画了一幅太阳。这多么真实。我们有一个英雄叫张超,他牺牲后,他的孩子拿着手机,趴在床上看着爸爸的照片喊爸爸。他问他妈妈:“妈妈,什么是英雄?”“爸爸就是英雄。”这么真实的事例,这么真实的生活,怎么会不催人泪下?知识拓展周莉亚:红色文化这几个字本来就是标签。但不管在哪个时代,人的情感是共通的。不管是红色叙事还是其他,你只是选择了那个时代而已,而我们最终要表达的,都是人性。知识拓展韩真:创作者在挖掘人物时不够真诚,大量的作品才显得诚意不足。打个比方说,当年的烈士李白在发送最后一份电报时,中间信号中断了一次,过了一小会儿后,电报又开始发送,这个是真实存在的。你能猜到那个中断时发生了什么?他肯定已经感觉到了敌人的到来,或者警报已经拉起了,或者他已经听到警车的声音,但他还在继续发电报,中断的这一片刻,你能想象到他内心的想法吗?我们可以去想象。还有,在电报中,他最后写道,“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接收电报的人立马明白了他被逮捕了,所以他们全体起立,冲着上海的方向敬了一个军礼。这一刻,你不会觉得动容吗?知识拓展周莉亚:什么叫感人,你有真正去感受到生命的温度吗?剧中很多人物都是虚构的,但他们又是真实存在的。电影《风声》最后一段,周迅死前在密电码上写的“我辈只能挽救于万一”那一段话,我们反反复复看了好多遍。知识拓展韩真:就是“只因民族已到生死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而且,她这段话的开端写得非常人性,她是写给家人的,“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她把自己最后的牺牲用“无情”来形容,也就是说,她并不是坦然赴死的,对于家人她是亏欠的。这样一种解读,本身就是人性的。就像我们这部剧中的“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我们其实避开了信仰二字,而信念,就是对于自由和理想的追求。你不能否认,那一代人的信念一定是最最纯真和最最发自内心的。知识拓展什么是爱?就是艾青的那句,“为什么我的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