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船闸课程设计文件_第1页
某船闸课程设计文件_第2页
某船闸课程设计文件_第3页
某船闸课程设计文件_第4页
某船闸课程设计文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航道工程课程设计一、资料设计(1)航道等级:级(2) 建筑物等级:闸室,闸首,闸门按级建筑物设计;导航建筑物按-级建筑物设计;临时建筑物级。(3) 设计船型:根据调查,该河段近、远期船型资料见表一。 表一 船型资料船型顶(拖)轮马力长×宽×吃水(m)驳船长×宽×吃水(m)船队长×宽×吃水(m)备注一顶+2×2000370马力75×14×(2.6-2.8)185×14×(2.6-2.8)远期船型一顶+2×1000270马力62×10.6×(2.0-2.2)1

2、51.5×10.6×(2.0-2.2)远期船型一拖+4×500270-27.5×6.1×2.4653×8.8×1.9239.5×8.8×2.46近期船型一拖+12×100250-23×4.9×1.8524.85×5.24×1.85321.2×5.2×1.85近期船型(4)货运量近期:1200万吨/年;远期:2200万吨/年。(5)通航情况通航期N352天/年,每天过闸次数n=8,客轮及工作船每天过闸次数6,船只装载量利用系数0.84,货

3、运量不均匀系数1.30,船闸昼夜工作时间21小时,一般船速V=9.5km/小时,空载干弦高度(最大)取1.5m。2、地质资料根据地质钻探资料得知,地基无不良地质构造情况,地层分布近似水平,地基土表层至7.0m以上为重壤土,厚约1.53m,其下7.06.0m为轻砂壤土,厚约1.0m,6.0m以下为亚粘土,土壤物理性质见表1-2。表二 各种土壤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土壤名称容重(T/m3)比重G(T/m3)内摩擦角(°)含水量W()粘结力Ckg/cm2渗透系数K,cm/s承载力kPacm2天然土干土重壤土18.9114.726.1723.028.453.904.8×10-6225.

4、4轻砂壤土19.1114.926.1727.528.322.5241.03×10-5313.6亚粘土19.0115.2926.8526.024.456.841.0×10-7294.03、水文气象资料特征水位:上游设计洪水位: 12.2m上游最高通航水位:11.2m上游最低通航水位:8.5m下游最高通航水位:9.0m下游最低通航水位:7.2m下游校核低水位: 6.8m检修水位:上游10m;下游8.0m气象资料:降雨量及气温资料从略。风力:冬天盛行东北风,夏天盛行东南风,最大风力设计8级,校核12级。4、其他资料船闸上有公路桥,宽10m,桥下净空为7m。二. 设计内容2.1 船

5、闸闸型选择 初步拟定船闸为单级、单线船闸。 根据已有设计资料,对船闸的各种型式进行比较,依据船闸总体设计规范3.2.1和3.3.3,水头小于30米。2.2 船闸的平面尺寸2.2.1 船闸的有效尺度设计(1)船闸的有效尺度应满足的要求 船闸设计水平年内各阶段的通过能力应满足过船闸船舶总吨位数量和客货运量的要求。 应满足设计船对能一次过闸。 满足现有运输船舶和其他船舶的过闸的要求。(2) 船闸闸室的有效长度 船闸基本尺度计算表组合情况船队长度富裕长度有效长度船队宽度(m)富裕宽度(m)有效宽度(m)比例%一顶18513.1198.121.21.0615.0630一顶2列并排16011.6171.6

6、21.21.3622.5650一顶一拖+172.17.16179.321.11.3422.3420 Lk闸室有效长度,m; Lc最大设计船队长度,m; 富裕长度,m。顶推船队>=2+0.06Lc,拖带船队>=2+0.03Lc,机动驳船和其他驳船>=4+0.05Lc。 根据上表,结合相应的设计规范,取闸室有效长度为210m,考虑到镇静段长度20m,闸室取m。(3) 船闸闸室的有效宽度 有效宽度,m; 最大设计船队长度,m; 富裕宽度,m。富裕宽度的附加值,m;一般为1.0-1.2m;单船宽度,m。n闸室中船舶的列数。 闸室有效宽度取m。(4) 船闸门槛最小水深 由最大船舶吃水得

7、到槛上水深m,考虑到二级航道标准及预留一定的富裕,取槛上水深m。(5) 选用闸室标准有效尺度 根据上述描述,确定闸室尺度为2.2.2 线数型选择 根据调查所得的资料,分析该河段近、远期船型资料,定该船闸为单线船闸。2.2.3 级数型选择 根据已有设计资料,对船闸的各种型式进行比较,依据船闸总体设计规范3.2.1和3.3.3,水头小于30米,船闸定位单级船闸。2.2.4 船闸各部位高程 (1)闸首墙顶部高程: 上闸首墙顶高程=上闸门门顶高程结构安装高度=12.7+1=13.7m 下闸首墙顶高程=下闸门门顶高程结构安装高度=11.71=12.7m (2)闸室墙顶部高程: 闸室墙顶高程上游设计最高通

8、航水位超高(空载干舷)11.2+1.5=12.7m。闸顶设1.0m胸墙,则实体墙顶高程取11.7m。 (3)船闸闸门门顶高程: 上闸首门顶高程=上游校核洪水位安全超高=12.2+0.5=12.7m 下闸首门顶高程=上游最高通航水位超高=11.20.5=11.7m (4)导航和靠船建筑物顶部高程及引航航堤顶高程: 上游导航建筑物顶高程=上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超高(空载干弦)=11.2+1.5=12.7m 上游引航道底高程=上游最低通航水位引航道的最小水深=8.55=3.5m (5)闸首门槛、闸室底板和引航道底高程: 上闸首门槛高程=上游最低设计通航水位门槛水深8.55=3.5m 下闸首门槛高程=下

9、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门槛水深=7.25=2.2m 闸室底高程=MIN(上闸首门槛高程,下闸首门槛高程)=2.2m 下游引航道底高程=下游最低通航水位引航道最小水深=7.25=2.2m 下游引航道顶高程=下游最高通航水位超高(空载干弦)=9.01.5=10.5m2.2.5 引航道尺度 (1)引航道的平面布置引航道的作用在于保证船舶安全、顺利地进出船刚,供等待过闸的船舶安全停泊,并使进出闸的船舶能交错避让。引航道的平面布置,直接影响船舶进出闸的时间,从而影响船闸的通过能力。在确定引航道的平面布置时,应根据船闸的工程等级、线数、设计船型船队、通过能力等,结合地形地质、水流、泥沙及上下游航道的条件综合考

10、虑。根据地形条件、开挖工程量等,引航道型式采用反对称式。 (2)引航道尺度 引航道长度:导航段:,为顶推船队全长,1顶级船队长m,取m。调顺段:m,取m。停泊段:(主要考虑拖带船队长m,取190m。过渡段:,为引航道宽度与航道宽度之差,二级航道宽为70m.引航道宽度由计算为70m,。制动段:用估算,为船队进入口门航速,一般取,则m。 则引航道直线段的总长度190+320+190700m。 引航道宽度:考虑到河流上船舶较多,取两侧靠船,设计最大船宽m,一侧等候过闸的船队总宽m,另一侧等候过闸的船队宽度,则 引航道水深:引航道水深应满足,其中为设计船队满载吃水,取m,则m,取m。 引航道弯曲半径

11、:引航道直线段为弯曲航道时,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最小限值。根据船舶的性能,航道的最小弯曲半径可按如下所述采用。 顶推船队和机动驳。 本船闸为II级船闸,则:R4 故 R4172.1=688.4m 拖带船队: 由为II级船闸则:R5 故 R4185=740m -设计最大船队长或最大船长(m) 考虑口门和连接段水流、风浪等的影响,其半径加上上,所以引航道的转弯半径R=740+185=925m 引航道弯道加宽 引航道的弯道加宽值 ,应按式(6-17)计算,如果弯道中心角大于 , 值得适当加大。当无实船试验资料时,应根据水流等的具体条件,引航道弯道加宽值可按下式计算: 所以引航道弯道加宽取18m L设计

12、最大船队或最大船长(m); R最小弯曲半径(m); B引航道宽度(m)。 引航道内不宜有小河、溪沟汇入,当难以避免时,应采用工程措施,满足航行要求。2.2.6 引航道内导航和靠船建筑物的布置 闸室、引航道等处的靠船建筑物靠船一侧,设置龛式系船柱。系船柱不突出墙面。 闸室墙、引航道等靠船建筑物的顶部设置同定系船柱。在闸室内的布置,首尾系船柱距闸室的有效长度两端距离为10m;在闸室墙墙面上设置同定系船柱其纵向间距为1.5m,横向间距为15m;另外在闸室墙上每隔40m设置浮式系船柱。2.2.7 口门区和连接段 口门区和连接段平面布置原则 引航道口门区是指引航道隔流堤头部分外一定范围内的水域。口门区位

13、于引航道口门外具有一定长度、宽度范围内的通航水域。 当口门区不能与主航道直接平顺衔接时,应设置连接段。连接段航道是指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口门区末端与河道主航道之间的连接段,其目的是保证船舶、船队安全地从河流主航道或引航道内驶入引航道或河流主航道时,必须要设置连接段航道。2.3 船闸在枢纽中的布置 根据航道工程课本,船闸的总体布置必须保证船舶、船队在同行期内安全通畅过闸,并有利于运行管理和检修。 本次设计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口门区宜位于深泓线一侧,与主航道平顺连接。为减小占地面积,减少工程量,采用闸坝并列式布置,船闸闸室宜布置在挡水建筑物下游。2.4 船闸通过能力(1)舶(队)进出闸时间船舶(队)进出

14、闸时间,可根据其运行距离和进出闸速度确定。对单向过闸和双向过闸方式应分别计算。单向进闸距离是船舶(队)自引航道中停靠位置(距闸首70m)至闸室内停泊处之间的距离,单向出闸距离为船舶(队)自闸室内停泊处至船尾驶离闸首之间的距离;双向进闸距离是船舶(队)自引航道中停靠位置至闸室内停泊处之间的距离,双向出闸距离为船舶(队)自闸室内停泊处至双向过闸靠船码头的距离;单向进闸距离=210+70+25=305m;单向出闸距离=210+20+25=255m;双向进闸距离=190+320+25+210=745m;双向出闸距离=190+320+25+210+20=765m。根据船闸总体设计规范查得:单向进闸m/s

15、 单向出闸m/s 双向进闸m/s 双向出闸m/s则单向进闸 ,单向出闸 双向进闸 ,双向出闸(2)闸门的启、闭时间闸门的启、闭时间与闸门型式和闸首口门宽度有关,当闸首口门宽度时,约为23min,取2.5min(3)闸室灌、泻水时间船闸灌泻水时间与水头、输水系统型式、闸室尺度有关,取(4)船舶(队)进出闸门间隔时间船舶(队)进出闸门间隔时间取5.0min则:单向过闸时间双向过闸时间实际上,由于上行与下行船舶(队)均难以保证到闸的均匀性在设计中一般采用船舶(队)单向过闸与双向过闸所需时间的平均值来计算昼夜过闸次数,过闸时间船闸平均过闸次数取26次船闸年通过能力式中:日非运客、货船过闸次数,取2年通

16、航天数(352天)次过闸的平均载重吨位舶装载系数(0.84)运量不均匀系数(1.30)吨 吨 满足通过能力的要求2.5 船闸耗水量 根据相应的规范可查的: 单级船闸单向一次过闸用水为Bc-闸室有效宽度 -闸室水域长度 单级船闸双向一次过闸用水量为V0'=0.5 V0 过闸用水量取单、双向过闸的平均值,即 2.6 船闸输水系统2.6.1 船闸输水系统基本要求及停泊标准 船闸输水系统的设计,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1)尽量缩短灌水和泄水时间。2)船舶、船队在闸室内的停泊条件和引航道内的停泊和航行条件。3)船闸各部位在输水过程中不致由于水流冲刷、空蚀、振动等造成破坏。 对有双向水头、多线船闸或船

17、闸与升船机共用引航道、多级船闸补溢水、设置中间渠道、省水、防咸等要求的船闸,还应满足各自特殊的要求。 船舶的停泊标准:船舶停泊条件就是船闸在输水过程中,有系船缆绳承受拉力所 反映的闸室或引航道内停靠船舶的泊稳条件。在船闸灌泄水过程中,水流对停泊在闸室内 和靠泊在引航道内的船舶的作用力是不能忽略的。过闸时,船舶是靠船上缆绳系泊在系 船设备上,水流对船舶的作用力将通过系船缆绳、系船柱等系船设备所承受,其中系 缆绳是其中最薄弱的部分,最容易破坏。过闸船舶的停泊平稳情况,通常以闸室灌泄 水过程中水流对过闸船舶的作用力,即过闸船舶的系船缆绳所受拉力的大小为衡量指标。因此,过闸船舶系船缆绳所受的拉力,也就

18、是说作用在过闸船舶上的水流作用力 不应超过系船缆绳最大拉力的允许值。作用在过闸船舶上的水流作用力通过经验公式 估算,可查相关规范。 允许缆绳拉力值可由缆绳破坏强度和安全系数确定。将缆绳的破断力除以安全系数就可得到系船缆绳允许受力值。对排水量为500t及500t以上船舶的安全系数可取4。对 500t以下船舶,考虑到系船缆绳与船闸交角的变化较大等因素影响,将船舶缆绳安全系数适当提高,对50t及以下船舶允许系缆力的安全系数取为8,而500t到50t的安全系数定在48之间线性变化。 闸室与引航道内停泊船舶的允许系缆力,可按航道工程课本表6-8采用。表中所列允许系缆力是根据上述原则计算所得。2.6.2

19、船闸输水系统型式选择 拟选用集中输水系统,环形短廊道输水 2.6.3 输水系统运转安全技术指标和要求 对只设有固定系船设备的船闸,闸室灌泄水时的最大水面升降速度不应大于56cm/s,设有浮式系船柱时,可不受此限制。 船闸灌泄水时,引航道内非恒定流的水面波动、比降及流速等水力特性,除应满足航道 内船舶、船队停泊条件标准外,尚应满足船舶、船队在引航道内的航行条件和停靠码头的操作要求。引航道内水面的降低应保证航行船舶的富裕水深。上游引航道中最大纵向流速应不 大于0.50.8m/s。下游引航道中应不大于0.8l.Om/s。但在上游引航道码头处应不大于0.5m/s。船闸正常运转时,输水系统各部位不宜出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