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相关知识点素材(含作者简介)-10古诗三首_第1页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相关知识点素材(含作者简介)-10古诗三首_第2页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相关知识点素材(含作者简介)-10古诗三首_第3页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相关知识点素材(含作者简介)-10古诗三首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作者简介李贺(约公元 790 年约 817 年) ,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 ,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 抱负的追求; 对当时藩镇割据、 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 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 所以后人常称他为“诗鬼” 。 李贺因长期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在元和八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 27 岁时英年早逝。于谦( 1398 年 1457 年) ,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明朝名

2、臣、民族英雄。永乐十九年( 1421 年) ,于谦登进士第。宣德元年( 1426 年) ,以御史职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因严词斥责朱高煦而受宣宗赏识,升为巡按江西,颂声满道。宣德五年( 1430 年) ,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等地。明英宗时因入京觐见时不向权臣王振送礼, 遭诬陷下狱, 因两省百姓、 官吏乃至藩王力请而复任。土木之变后,英宗兵败被俘,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明代宗即位,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剌大军。瓦剌太师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 ,不许。也先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和议后,于谦仍积极备战,挑选

3、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 又遣兵出关屯守, 边境得以安宁。 当时朝务繁杂, 于谦独运征调,合乎机宜。其号令明审,令行政达。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平素俭约,居所仅能遮蔽风雨。但因个性刚直,招致众人忌恨。天顺元年( 1457 年) ,英宗复辟,大将石亨等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明宪宗时,于谦被复官赐祭,弘治二年( 1489 年) ,追谥“肃愍” 。明神宗时,改谥“忠肃” 。有于忠肃集传世。 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他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郑燮( 1693-1766 ) ,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

4、元年( 1736 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郑燮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 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 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 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马诗相关知识马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名为咏马,实际上是借物抒怀, 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叹和愤慨, 以及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愿望。这是一组颇有特 色的咏物诗,具有寓意精警、寄托遥深,构思奇巧、用典灵活,炼字炼意、深沉 执着等艺术特色。译文:平沙覆盖着大漠,

5、有如无边的积雪,月亮高悬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弯钩。什 么时候我能给它带上金络头,飞快奔驰着,踏遍这清爽秋日时的原野!作品鉴赏这是一组咏马诗,通过对马和与马有关的许多历史故事的咏叹, 表现了英杰 异士的抱负和愿望,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感叹和愤慨。合观组诗,浑然天成, 紧紧围绕着主旋律弹奏;分而观之,每首又各有侧重而自成一体。石灰吟相关知识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托物言志, 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 理想。全诗笔法凝炼,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尤其 是作者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给人以启

6、迪和激励。译文: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 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 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创作背景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 看师傅吟们煨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 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写下了此诗。 据说此时于谦的 才十二岁,他写下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日后的人生追求。作品鉴赏文学赏析此诗借吟石灰的锻炼过程,表现了作者不避千难万险,勇于自我牺牲,以保 持忠诚清白品格的可贵精神。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

7、很不容 易。次旬“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 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 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粉身碎 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 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作者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 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 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 罪”诬杀了

8、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此诗通篇用象征手法,以物比人,把物的性格和人的性格熔铸成一体。 言在 物,而意在人,不言人而人在其中,似呼之即出。风格豪迈,气势坦荡、铿锵有 力。竹石相关知识竹石是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诗人 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 精神。开头一个“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达了劲竹 的刚毅性格。再以“不放松”来补足“咬”字,劲竹的个性特征表露无遗。次旬 中的“破岩”更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后二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 劲竹的磨练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

9、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极言考验之严酷。这首诗借物喻人,作 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 操。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译文: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作品鉴赏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郑板桥自己的竹石图上。这首诗在赞美 岩竹的坚劲顽强中,隐寓了作者藐视俗见的刚劲风骨。诗的第一句:“咬定青山不放松”,首先把一个挺立峭拔的、牢牢把握着青 郑 板桥诗意竹石 山岩缝的翠竹形象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 咬”是一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量的

10、动作。它不仅写出了翠竹紧紧附着青山的情 景,更表现出了竹子那种不畏艰辛,与大自然抗争,顽强生存的精神。紧承上旬, 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岩中”道出了翠竹能傲然挺拔于青山之上的基础是它深深扎 根在破裂的岩石之中。在作者郑板桥诗、画中的竹又往往与“石”是分不开的。 有时侯,石构成竹的对立面,如“画根竹枝插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虽然一尺 让它高,年来看我掀天力”;有时候石成为竹的背景,如"秋风昨夜渡潇湘,触 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在这首诗里,竹石则形成 了一个浑然的整体,无石竹不挺,无竹山不青。这两句诗也说明了一个简单而深 刻的哲理:根基深力量才强。有了前两句的铺垫,

11、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里竹有个特点,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静止的竹,而是岩 竹,是风竹。在作者郑板桥的诗画中,竹往往是高尚品行和顽强意志的象征,而 风则往往是恶势力的代表,如前面提到的“秋风昨夜渡潇湘”这几句,又如:“一 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在这首诗中同样竹子经受着“东西南北风” 一年四季的千磨万击。但是由于它深深扎根 于岩石之中而仍指然不动,坚韧刚劲。什么样的风都对它无可奈何。诗人用“千”、 “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 从容自信的神态,可以说全诗的意境至此 顿然而出。这时挺立在我们面前的已不再是几杆普通的竹子了,我们感受到的已是一种顽强不息的生命力,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而这一切又都蕴涵在那萧萧风竹之中诗中的竹实际上也是作者郑板桥高尚人格的化身,在生活中,诗人正是这样 一种与下层百姓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嫉恶如仇、不畏权贵的岩竹。作者郑板桥的 题画诗如同其画一样有着很强的立体感, 可作画来欣赏。这首诗正是这样,无论 是竹还是石在诗人笔下都形象鲜明, 若在眼前。那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