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六章静电场第3节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_第1页
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六章静电场第3节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3 节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微观易错判断(1) 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是指每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代数和。(X)(2) 电容器的电容与电容器所带电荷量成反比。(X)(3) 放电后的电容器电荷量为零,电容也为零。(X)(4)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只能做类平抛运动。(X)(5)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只受电场力时,也可以做匀速圆周运动。(V)(6) 示波管屏幕上的亮线是由于电子束高速撞击荧光屏而产生的。(V)(7)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重力一定可以忽略不计。(X)突破点(一)平行板电容器的动态分析1 平行板电容器动态变化的两种情况(1) 电容器始终与电源相连时,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保持不变。也|课堂释橇-站

2、突破宜闾则筒| 宜聲则贅不伺要点不同编排IQI课前回顾-基础速串宏观整合微观捉薩回厕旧知短平快宏观擔图忆知充电一便电容器两极扳帯上等呈异种电荷的过程 放电一怔电容戕两极板电荷鯉的过程 适真一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堪 定义式 f C 各lA -10flMF=10J?pF平行板电容器Y=Y=卑書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爲加速I-褊话-爪波悴一!匀强电场 _*ViEdqEdq U-U- - mvmv2 2- -m亦 非匀强41场WqU=-WqU=- mvmv2 2-i-mr0运幼形式-类屮抛运动处理方法一应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运动规律-沿初遠度方向做匀邃山统运动 沿电场方向做初I度为零的匀加速肖线运

3、动构造一电了枪、偏转电极、荧光朋自空悟透类2(2) 充电后与电源断开时,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保持不变。2 平行板电容器动态问题的分析思路3电盹不阳电址皐的变化)场弧 E 的变优3 平行板电容器问题的一个常用结论电容器充电后断开电源, 在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距离无关。多角练通1.(2016 全国乙卷)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充满云母介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若将云母介质移出,则电容器()A.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B.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C.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D.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S解析:选 D 平行

4、板电容器电容的表达式为C=,将极板间的云母介质移出后,导4nkd致电容器的电容C变小。由于极板间电压不变,据Q= CU知,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 再考虑、U、到极板间电场强度E=L,由于U d不变,所以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选项D 正确。d2. (2016 天津高考)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带有等量异种电荷,与静电计相连,静电计金属外壳和电容器下极板都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固定在 点电荷,以E表示两板间的电场强度,Ep表示点电荷在0表示静电计指针的偏角。若保持下极板不动,将上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至图中虚线位置,则()A. 0 增大,E增大B. 0 增大,EP不变C.0减小,EP增大D.0减小,E不变

5、解析:选 D 由题意可知平行板电容器的带电荷量Q不变,当下极板不动,上极板向下移动一段距离时,两极板间距d减小,则电容C变大,由U= Q可知U变小,则静电计指针自身因素如s 諭电容卅附 e 鲁Gd 的变化V 电酒电量电豌的变化电场强度与极板间的P点的P点的电势能,4U Q4nkQ的偏角0减小。又因为两板间电场强度E=-=,Q S不变,则E不变。因为Ed CdrS不变,则点电荷从P点移动到下极板(电势为零)电场力做功不变,电势能的变化相同, 则点 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 Ea 不变,故只有选项 D 正确。53. (2014 海南高考)如图,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与一电压恒 定的电源相连,极板水平放置

6、,极板间距为d,在下极板上叠放一厚度为I的金属板,其上部空间有一带电粒子P静止在电容器中,当把金属板从电容器中快速抽出后,粒子P开始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粒子运动加速度为()IdC.gD.gd-Id-1a解析:选 A 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与一电压恒定的电源相连,有金属板时,板间电场强度可以表达为:日=吕,且有Eq=mg当抽去金属板,则板间距离增大,板间电场强突破点(二)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直线运动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重力的处理基本粒子:如电子、质子、a粒子、离子等,除有说明或明确的暗示以外,一般都不考虑重力(但并不忽略质量)。(2)带电颗粒:如液滴、油滴、尘埃、小球等,除有说明或有明确的暗

7、示以外,一般都 不能忽略重力。2.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直线运动问题的两种思路(1)根据带电粒子受到的电场力,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结合运动学公式确定带电粒子的运动情况。此方法只适用于匀强电场。(2)根据电场力对带电粒子所做的功等于带电粒子动能的变化求解。此方法既适用于匀 强电场,也适用于非匀强电场。典例(2016 四川高考)中国科学院 2015 年 10 月宣布中国将在 2020 年开始建造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加速器是人类揭示物质本源的关键设备,在放射治疗、食品安全、材料科学等方面有广泛应用。A.dgB.d-1度可以表达为:E2=,有mg- Eq=ma联立上述可解得:y=g,知选项

8、A 正确。dl a师生井硏舅6如图所示,某直线加速器由沿轴线分布的一系列金属圆管(漂移管)组成,相邻漂移管分别接在高频脉冲电源的两极。质子从K点沿轴线进入加速器并依次向右穿过各漂移管,在漂移管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漂移管间被电场加速,加速电压视为不变。设质子进入漂 移管B时速度为 8X106m/s,进入漂移管E时速度为 1x107m/s,电源频率为 1X107Hz ,1漂移管间缝隙很小,质子在每个管内运动时间视为电源周期的。质子的荷质比取 1x108漂務管7C/kg。求:(1) 漂移管B的长度;(2) 相邻漂移管间的加速电压。解析(1)设质子进入漂移管B的速度为VB,电源频率、周期分别为f、T,

9、漂移管B的长度为L,贝 U联立式并代入数据得L= 0.4 m。(2)设质子进入漂移管E的速度为VE,相邻漂移管间的加速电压为U,电场力对质子所做的功为W质子从漂移管B运动到漂移管E电场力做功W,质子的电荷量为q、质量为m则W qUW= 3W12 120)的粒子;在负极板附近有另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一q的粒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两粒子同时相互作用力可忽略,不计重力,则M:m为()A. 3 : 2C. 5 : 2有:qE=Ma,由运动学公式得:21251= 2aMt;从静止开始运动。已知两粒子同时经过一平行于正极板且与其相距251的平面。若两粒子间B. 2 : 1解析:选 A 设极板间电场强度为E,

10、两粒子的运动时间相同,对M由牛顿第二定律8对m,由牛顿第二定律有qE=mam931根据运动学公式得:51= 2 弭由以上几式解之得:m3,故A正确。2. (2014 安徽高考)如图所示,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水平放 置,电容为C,极板间距离为d,上极板正中有一小孔。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从小孔正上方高h处由静止开始下落,穿过小孔 到达下极板处速度恰为零(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极板间电场可视为匀 强电场,重力加速度为g)。求:(1) 小球到达小孔处的速度;(2) 极板间电场强度大小和电容器所带电荷量;(3) 小球从开始下落运动到下极板处的时间。解析:由v= 2gh得v=寸 2gh。(2)在极板间带

11、电小球受重力和电场力,有mg- qE=ma0-v2= 2ad得E=mgh+dqdU= EdQ= CUe mg得Q= C-h+dq由h= 2gti20=v+at2答案:见解析突破点(三)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1 .基本规律设粒子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两平行金属板间的电压为d(忽略重力影响),则有(1)加速度:F qE qU_ 一 一一O师生U,板长为I,板间距离为综合可得t=竽10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t=Vo。Vx=Vo位移 12qUI2y= 2at= 2m?d2 两个结论(1) 不同的带电粒子从静止开始经过同一电场加速后再从同一偏转电场射出时的偏转角度总是相同的。12qUIUI证明:由qU

12、0=mV及 tan $= 君得 tan $=,O2mV d2U)d(2) 粒子经电场偏转后,合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与初速度延长线的交点0为粒子水平位移的中点,即o到电场边缘的距离为 2。3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偏转的功能关系1212当讨论带电粒子的末速度V时也可以从能量的角度进行求解:qU=qmVmw2,其中U=务,指初、末位置间的电势差。典例(2016 北京高考)如图所示,电子由静止开始经加速电场加速后, 沿平行于板 面的方向射入偏转电场,并从另一侧射出。已知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加速电场电压为U0。偏转电场可看做匀强电场,极板间电压为U,极板长度为L,板间距为do(1) 忽略电子所受重力,求电

13、子射入偏转电场时初速度V0和从电场射出时沿垂直板面方向的偏转距离y;(2) 分析物理量的数量级, 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 在解决(1)问时忽略了电子所受重力,请利用下列数据分析说明其原因。已知U=2.0X102V, d= 4.0 x102m, m=9.1x10一31一192kg ,e= 1.6x10 C ,g= 10 m/s。(3) 极板间既有静电场也有重力场。电势反映了静电场各点的能的性质,请写出电势$的定义式。类比电势的定义方法,在重力场中建立“重力势”$G的概念,并简要说明电势速度at=qUImvdv=Vx+vy, tan门VyqUI0_IO11和“重力势”的共同特点。思路点拨解答本

14、题应把握以下三点:(1) 熟练掌握带电粒子在加速电场和偏转电场中运动规律。(2) 通过计算重力的大小,根据数量级,分析忽略重力的原因。利用类比法准确定义“重力势”,并说明共同特点。12解析(1)根据功和能的关系,有eU0=2mv12UL偏转距离y= qa( t) = 4Ud。考虑电子所受重力和电场力的数量级,有29重力G= mg-10NeU15电场力F=10Nd由于F?G因此不需要考虑电子所受重力。(3)电场中某点电势 $定义为电荷在该点的电势能&与其电荷量q的比值,即$ =pq由于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可以类比静电场电势的定义, 将重力场中物体在某点的重力 势能民与其质量m的比值,叫做“重力

15、势”,即$G=-o电势$和重力势$G都是反映场的能的性质的物理量,仅由场自身的因素决定。/2euUif答案V0=y=4Ud见解析方法规律分析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问题的关键(1) 条件分析:不计重力,且带电粒子的初速度V0与电场方向垂直,则带电粒子将在电场中只受电场力作用做类平抛运动。(2) 运动分析:一般用分解的思想来处理,即将带电粒子的运动分解为沿电场力方向上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垂直电场力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在偏转电场中,电子的运动时间电子射入偏转电场的初速度12集训冲关131.(2017 黄冈模拟)如图所示,一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以一 定的初速度由P点射入匀强电场,入射方向与电场线

16、垂直,粒子从Q点射出电场时,其速度方向与电场线夹角为30。已知匀强电场的宽度为d,P、Q两点的电势差为U,不计重力作用,设P点的电 势为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带电粒子在Q点的电势能为qUB.带电粒子带负电C.此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E=二;3U3dD.此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小.U解析:选 C 由题图看出粒子的运动轨迹向上,则所受的电场力向上, 与电场方向相同,所以该粒子带正电,B 错误;粒子从P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正功,为 W=qU,则粒子的 电势能减少了qU, P点的电势为零,则知带电粒子在Q点的电势能为一Uq故 A 错误;设带 电粒子在P点时的速度为vo,在Q点建立直

17、角坐标系, 垂直于电场线为x轴,平行于电场线 为y轴,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和几何知识求得粒子在y轴方向的分速度为Vy=3vo,粒子在y3轴方向上的平均速度为vy=-vo,粒子在y轴方向上的位移为yo,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3.一、,_yo=vyt=2Vot,水平方向有d=vot,可得2. (2017 广东六校高三联考)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金属板正对_I着水平放置,板间距离为d。当两板间加电压U时,一个质量为m电 厂二戸亍d d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以水平速度w从A点射入电场,经过一段时间后从B点射出电场,A B间的水平距离为L,不计重力影响。求:(1) 带电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经历的时间;(2) 带

18、电粒子经过B点时速度的大小;(3)A、B间的电势差。1解析:(1)带电粒子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从A点到B点经历时间t= ?0 ;(2)带电粒子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板间场强大小UE=d加速度大小a=qE=md间为t,则竖直方向有yo2d,所以场强E=yo,联立得E= 2 風E= 3d,故 C 正确,D 错误。14经过B点时粒子沿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vy=at=乞-md Vo1212mv mvA B间的电势差UAB=-反思一刻补短增分STSfJ题练迁移思维电容器在现代科技生活中的应用电容器在现代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其中作为传感器使用的有智能手机上的电容触摸屏、电容式传声器、电容式加速度

19、计等。(一)智能手机上的电容触摸屏1.(多选)目前智能手机普遍采用了电容触摸屏,电容触摸屏是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的,它是一块四层复合玻璃屏,玻璃屏的内表面和夹层各涂一层ITO(纳米铟锡金属氧化物),夹层 ITO 涂层作为工作面,四个角引出四个电极,当用户手指触摸电容触摸屏时,手指和工作面形成一个电容器,因为工作面上接有高频信号,电流通过这个电容器分别从屏的四个角上的电极中流出,且理论上流经四个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到四个角的距离成比例,控制器通过对四个电流比例的精密计算来确定手指位置。对于电容触摸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容触摸屏只需要触摸,不需要压力即能产生位置信号B. 使用绝缘笔,

20、在电容触摸屏上也能进行触控操作C. 手指压力变大时,由于手指与屏的夹层工作面距离变小,电容变小D. 手指与屏的接触面积变大时,电容变大带电粒子在B点速度的大小v=q2uVmd2vo2(3)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过程中,据动能定理得:1212qUB=,mv空口匕qUV2mdvo2qUVmav2L答案:)vo剋摸肺边的电扱令由四边的电扱流到融搅点15解析:选 AD 据题意知,电容触摸屏只需要触摸,由于流经四个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到四个角的距离成比例,控制器就能确定手指的位置,因此不需要手指有压力,故A 正确;绝缘笔与工作面不能形成一个电容器, 所以不能在电容屏上进行触控操作, 故 B 错误;手指压 力变

21、大时,由于手指与屏的夹层工作面距离变小, 电容将变大,故 C 错误;手指与屏的接触 面积变大时,电容变大,故 D 正确。(二)电容式传声器2. (2017 汕头模拟)图示为某电容传声器结构示意图,当人对着传声器讲话,膜片会振动。若某次膜片振动时,膜片与极板距离增大,则在此过程中()电容传声務结构示恿图A. 膜片与极板间的电容增大B. 极板所带电荷量增大C. 膜片与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增大D. 电阻 R 中有电流通过FrS解析:选 D 根据可知,膜片与极板距离增大,膜片与极板间的电容减小,选4nkd项 A 错误;根据Q= CU可知极板所带电荷量减小,因此电容器要通过电阻R放电,所以选项D 正确,B

22、错误;根据E=彳可知,膜片与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减小,选项C 错误。(三)电容式加速度计3.(多选)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原理如图所示,质量块左、右侧连接电介质、轻质弹簧,弹簧与电容器固定在外框上,质量块可带动电介质移动,改变电容。则一n序机1-A. 电介质插入极板间越深,电容器电容越小B. 当传感器以恒定加速度运动时,电路中有恒定电流C. 若传感器原来向右匀速运动,突然减速时弹簧会压缩D. 当传感器由静止突然向右加速时,电路中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16FrS解析:选 CD 由C=冇知电介质插入越深,Fr越大即C越大,A错;当传感器以恒定加速度运动时,电介质相对电容器静止,电容不变,电路中没有电流,B

23、错;传感器17向右匀速运动,突然减速时,质量块由于惯性相对传感器向右运动,弹簧压缩变短,C 对;传感器由静止突然向右加速时,电介质相对电容器向左运动,r增大,C增大,电源电动势不变,由C=Q知,Q增大,上极板电荷量增大,即电路中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D 对。rS反思领悟本类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r、S、d的变化利用公式C= 4和C-Q来判断C的变化,进一步分析Q的变化。对点训练:平行板电容器的动态分析1. (2017 宁波二模)如图所示,a、b为平行金属板,静电计的外壳接地,合上开关S后,静电计的指针张开一个较小的角度,能使角度增大的办法是()A. 使a、b板的距离增大一些B. 使a、b板

24、的正对面积减小一些C. 断开 S,使 a、b 板的距离增大一些D. 断开 S,使 a、b 板的正对面积增大一些解析:选 C 开关 S 闭合,电容器两端的电势差不变,则静电计指针的张角不变,故A、B 错误;断开 S,电容器所带的电量不变,a、b板的距离增大,则电容减小,根据U= C知, 电势差增大,则指针张角增大,故 C 正确;断开 S,电容器所带的电量不变,a、b板的正对 面积增大,电容增大,根据U=含卩,电势差减小,则指针张角减小,故 D 错误。2. (2017 衡水调研)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地,两板间有一个 正检验电荷固定在P点,如图所示,以C表示电容器的电容、E表示两

25、板间的-场强、$表示P点的电势,W表示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若正极板保持不动,f 将负极板缓慢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I,则下列关于各物理量与负极板移动距离x的关系图像中正确的是()i课后演练对点设计对接倉考越组集训18FrS解析:选 C 由 C=L 知,C与两极板间距离d成反比,C与x不是线性关系,A 错;4nkd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电荷量不变,由。=产各、Q= CU U=Ed得E= 是定值,4nkdFrSB 错;因负极板接地,电势为零,所以P点电势为0=E(Lx) ,L为P点到负极板的初始距离,E不变,0随x增大而线性减小,C 对;由W=q0知W与电势0变化情况一样,D 错。3.(多选) 如

26、图所示, 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动势为E的直流电源(内阻不计)连接,下极板接地。一带电油滴位于电容器中的P点且恰好 处于平衡状态。现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上极板竖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 离,则()A. 带电油滴将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B. P 点的电势将降低C. 带电油滴的电势能将增加D. 电容器的电容减小,极板带电荷量将增加解析:选 BC 上极板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后,板间电压不变,仍为电源电动势 E,故电场强度将减小,油滴所受电场力减小,故油滴将向下运动,A 错;P点的电势大于 0,且P点与下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所以P点的电势降低,B 对;两极板间电场方向竖直向下,所以P点的油滴应带负电,当P点电势减小时,油滴

27、的电势能应增加,C 对;电容器的电容CFS=4nd,由于d增大,电容c应减小,极板带电荷量Q= CE将减小,D 错。对点训练: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直线运动4.(多选) 如图所示,M N是在真空中竖直放置的两块平行金属板,板间有匀强电场,质量为m电荷量为一q的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由小孔进入电场,当M N间电压为U时,粒子刚好能到达N板,如果要使这个带电粒子能4119到达M N两板间距的 2 处返回,则下述措施能满足要求的是()v胃1A.使初速度减为原来的 2B.使M N间电压提高到原来的 2 倍C.使M N间电压提高到原来的 4 倍1D.使初速度和M N间电压都减为原来的 212解析:选 BD

28、在粒子刚好到达N板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qEck0 mvfi,所以d2= 壯,令带电粒子离开M板的最远距离为x,则使初速度减为原来的 2,x= 4;使M N间d电压提高到原来的 2 倍,电场强度变为原来的 2 倍,x=,使M N间电压提高到原来的 4 、 、d、1、倍,电场强度变为原来的 4 倍,x= 4;使初速度和M N间电压都减为原来的,电场强度变 为原来的一半,x= 2。5.真空中某竖直平面内存在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的带电微粒恰好能沿图示虚线(与水平方向成B角)由A向B做直线-一 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微粒的初速度为vo,则()A. 微粒一定带正电B. 微粒一定做匀速直线

29、运动C. 可求出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D. 可求出微粒运动的加速度解析:选 D 因微粒在重力和电场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而重力竖直向下,由微粒做直线运动条件知电场力必水平向左,微粒带负电,A 错;其合外力必与速度反向,大小为F=,即微粒一定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 J, B 错,D 对;电场力qE=m妙 otsinBsin00,但不知微粒的电荷量,所以无法求出其电场强度,C 错。对点训练: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6.(多选)(2017 合肥联考)如图所示,正方体真空盒置于水平面上,它的ABCD面与20EFGH面为金属板,其他面为绝缘材料。ABC面带正电,EFGF面带负电。从小孔P沿水平方 向

30、以相同速率射入三个质量相同的带正电液滴A B、C,最后分别落在 1、2、3 三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1A. 三个液滴在真空盒中都做平抛运动B. 三个液滴的运动时间一定相同C. 三个液滴落到底板时的速率相同D.液滴 C 所带电荷量最多解析:选 BD 三个液滴在水平方向受到电场力作用,水平方向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三个液滴在真空盒中不是做平抛运动,选项 A 错误;由于三个液滴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三个液滴的运动时间相同,选项 B 正确;三个液滴落到底板时竖直分速度相等,而水平分速度不相等,所以三个液滴到底板时的速率不相同,选项 C 错误; 由于液滴C在水平方 向位移最大,说明液滴C在水平

31、方向加速度最大,所带电荷量最多,选项227如图所示,一个带电粒子从粒子源飘入(初速度很小,可忽略不计D 正确。)电压为U的加速电场,经加速后从小孔S沿平行金属板A B的中线射入,A B板长为L,相距为d,电压为U2。则带电粒子能从A、B板间飞出应该满足的条件是()122d%vlU2dB ULU 2d2C.Uv27U2d2D.UvL2解析:选 C 根据qU= JmV,t=L,y=宁吟L?,-2 v 22 md 世丿由题意知,yv1d,解得U2d2v亡,故 C 正确。& (2016 海南高考)如图,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的间距为d,极板与水平面成 45角,上极板带正电。一电荷量为q qi 的粒子在电容

32、器中靠近下极板处,以初动能Eo竖直向上射出。不计重力,极板尺寸足够大。若粒子能打到上极板,则两极板间电场强度的最大值为()Ek0A.4qdE02qdC.2Ek02qdD.彰2Ek0qd粒源623解析:选 B 当电场足够大时,粒子打到上极板的极限情况为:粒子到达上极板处时速度恰好与上极板平行,粒子的运动为类平抛运动的逆运动。将粒子初速度Vo分解为垂直极板的V和平行极板的Vx,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当Vy= 0 时,根据运动学公式有Vy2=2m12Ek0(d,Vy=vocos 45 , E:o= 2mv,联立得E= 2qd,故选项 B 正确。考点综合训练9. (2017 漳州八校联考)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 原来两板不带电,上极板接地,它的极板长L= 0.1 m,两板间距离d=0.4 cm,有一束相同微粒组成的带正电粒子流从两板中央平行极板 射入,由于重力作用微粒能落到下极板上,微粒所带电荷立即转移到 下极板且均匀分布在下极板上。设前一微粒落到下极板上时后一微粒才能开始射入两极板间。已知微粒质量为m=2X10一6kg,电量q= 1X10一8C,电容器电容为C= 106F。求:(g= 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