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指标和微观效益_第1页
宏观指标和微观效益_第2页
宏观指标和微观效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努力开创宏观指标和微观效益的双好局面一、全面地估计我国的经济形势经过3年来的增强宏观调控, 我们遏制了由于经济 “过热引起的比拟严重的通货膨胀, 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得到明显改善.从宏观指标看,经济增长率趋于合理,物价上涨率不断回落,财政、金融和外贸的运作大体上平稳开展,居民储蓄和外汇储藏迅速增长.现在的宏观 经济形势,是1993年以来最好的 葭19931995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和物价水平上涨幅度连续3年都在10%以上,呈现高增长、高通胀的“双高现象.1994年,中央领导提出要使“双高软着落为高增长、低通胀的“一高一低.这一宏观调控目标在 1996年就可根本实现.预计 1996年 国内生

2、产总值增长率接近 10%,社会商品零售价格上涨率降至 7%以下.物价上涨幅度在这 么短的时间内回落至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并且已经不再是老百姓关心的“第一热点,这远远超出了人们原先的预期.在治理通货膨胀的同时, 经济开展速度并没有下降多少,保持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这一 “软着落的实践,令外国经济学家惊叹,也使他们对中国政府管 理经济的水平刮目相看.但是,中国经济仍然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微观经济形势不断恶化.这几年,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开展没有什么大的进展,而经济效益还在下降. 经济活泼的沿海地区,比方苏南地区的乡镇集体企业已有一定的企业规模,这几年来经济效益也呈大面积滑坡.企业界的不少同志

3、认为, 企业效益下滑的原因是宏观调控造成的,这是很片面的.宏观环境的治理,以及一系列宏观方面的改革政策出台,会对企业效益产生一定影响,但这不是企业经济效益滑坡的主要原因.微观效益的不断恶化,究其根由,集中表达在深层次上,反映了我们经济运作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企业,很不适应方案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变; 也反映了我们经济增长的质量太差,因而必须实施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与此相联系, 为适应两个转变,我们应该不断提升企业经营治理水平.但是,这几年来,本该做得好一些的企业治理工作反而倒退了,成为企业运作困难、效益下滑的一个直接的重要原因.中国微观经济运转不灵的状况,一定意义上说是在转轨过程中难以完

4、全防止的,是前进中的困难.但是,长此下去,势必影响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动摇宏观经济平稳开展的 根底.就拿遏制物价上涨来说,我们动用了不少行政性举措所取得的成果,很可能因企业效益差而期望产品涨价的转嫁动机所冲销.既要宏观经济形势好,又要微观经济形势好,这才是真正的经济形势大好.如果说,两年前经济工作的中央任务是从高增长、高通胀的“双高走向高增长、低通胀的“一高一低,那么,1997年乃至整个“九五期间,经济工作的中央任务是从宏观指标好、微观效益差 的“一好一差走向宏观指标和微观效益的“双好,当然,后者比前者更艰巨.我们已经有了比拟宽松的宏观环境条件 证,可以相信,只要我们根据党中央十四届五中全

5、会精神,踏踏实实地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是能够开创“双好局面的.当前,第一步的工作是,在宏 观指导下强化企业治理,由于这是走向“双好的根底.二、从工业经济指标看微观经济状况中国企业的效益差, 由来已久,而且不断恶化.现在,中国经济界经常议论令人费解的宏观与微观相悖之“谜.让我们以工业生产为例,分三个层次,用数据来剖析.1 .生产而未实现 一一虚假的增长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国内生产总值各部门的增加值之和 属于生产概念,考核的是生产.企业只要从事生产,那么它的总产出扣除中间投入后的增加值就统计入国内生产总值.这儿,隐含了一个市场经济标准化运作的一般设定,生产的产品都要能销售出去,实现价值,生产与实现

6、理应是一回事.可在我们的某些企业,生产与实现却不是一回事,产不对路,生产得不到市场成认,得不到实现.表1为中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 1992 1996年的销售率数据销售收入占总产值的比重. 表1独立核算工业企业销售率单位:%时期1992199319941995.1-81996.1-8销售率95.6795.9582.5694.9594.25销售率缺乏100%,有属正常库存增加的成份,但确实不乏产不对路的内容,导致产品 积压一年比一年严重,还占用了大量流动资金.1996年上半年比上年同期增加的流动资金信贷,超过一半又进了仓库,成为新的产品积压.生产的产品没人要,为生产而生产,尽管在统计上也纳入生产核算

7、,但只是虚假的增长. 一个企业,产品生产出来就积压,还有什么效益可谈.2 .增加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连年下降一一高投入下的增长总产值是货币表现的产品总量,它的大局部是中间投入即中间消耗的转移价值.中国全部工业1987 1995年,由于中间投入的比例急剧扩大,增加值占总产值的比重急剧下 降,分别为 33.20%、31.70%、29.45%、28.67%、28.63%、27.75%、26.84%、23.87%、22.68%.增加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连年下降,有原材料提价,特别是农产品和效劳价格上涨的因素,但就全部工业的整体来看,主要的还是反映中国企业的高投入、低产出状况iv.中间投入的比例扩大,加大了本钱

8、构成的大头,自然要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3 .利润率太低一一低效益下的增长经济增长率高不等于经济效益好.增加值由折旧、工资、利税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构成,只有工资和利税才是新创造的价值,只有利税才是为社会新创造的价值.由于税收的标准全国统一,利润就成为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首要内容,即要用资金利润率作为考核企业效益的主要指标.表2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资金利润率单位:年份1992199319941995资金利润率3.434.223.723.03我们企业的经济效益太差.表2给出了中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1992 1995年的资金利润率数据,均远低于存贷款利率.1995年,全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利润额减少2.67%

9、,亏损额增加34.40% ,国有工业企业利润额减少12.93%,亏损额增加 25.38%.1996.1 8月,预算内工业企业实现利润额仅为上年同期的32.96%o于是,企业间的三角债,企业拖欠银行贷款利息和贷款逾期不还,企业拖欠财政税款, 这样一些问题日益严重,势必损害了宏观调控的根底.企业效益太差,有核算上的变化,如加大折旧率,利息本钱问题,还有工资刚性、社会 包袱和历史包袱等问题.但就整个工业企业来讲,资金利润率远低于存贷款利率,主要的只能说明企业的经营治理水平太差.三、开创宏观指标和微观效益的双好局面1 .强化治理是走向“双好的根底最近几年来,我们的大多数企业的治理水平不但没有提升,反而

10、倒退了;企业负责人用于切切实实的企业生产治理的时间不是多了, 而是少了.严格的治理少了,歪门邪道的东西 就会多起来.有不少企业,不知道市场信息,也不去调研市场,企业产品的定位靠想当然,或者别人干啥他也干啥.这样的结果,怎么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在不少地方,政企不分开比产权不清楚问题还严重,于是,“关系学盛行,拉关系,走门子,争优惠,抢好处,企业负责人整天忙于“公关,哪来时间真抓治理.不少企业有两本帐,报成绩、搞评选用这本帐,争投资、请贷款用那本帐.治理被淡化的问题,还可以列出很多.以前,在企业治理方面曾有一些切实有效的作法,比方,1983、1984年大抓的“全面质量治理,现在连这些词都难得听

11、到了.必须向企业家们大声疾呼,将工作重点回到以节 约、增效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经营治理上来.以前行之有效的方法应该拿回来,而且在新的情况下还要将治理水平上一个台阶.企业面临的新情况是:传统的方案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短缺经济已经转变为总供求的大体平衡v,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这要求我们的厂长、经理们具有市场竞争意识,适时地调整产品结构,将增产的概念转变为增效概念.只有强化了治理,走向宏观指标和微观效益的“双好才有了根底.2 . 1996、1997年宏观经济指标预测现在有一种比拟流行的说法,认为从1997年起将在高台阶上进入下一轮更高增长,这一说法是对以往序列数据进行景气分析后得出的,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 我们认为,要想走向“双好局面,今后的经济变量指标值的变化就不会全部根据以往的逻辑关系.此外, 我们觉得,降低一点增长率而推动企业去增加微观效益,既是值得的,也是必要的.当然, 走向“双好的新局面得有个过程,“速度型不可能一下子变成“效益型.1996 年1997 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9.8%9.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950亿元27300亿元名义增长率18.0%19.0%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率6.7%6.5%财政赤字560亿元500亿元新增货币投放1100亿元138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