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一、生态系统L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群落+ 无机环境不同个体型一种群一群落一喇态系统 +生态系统可大可小,把地球看做最大的生态系统,就是生物圈。2.类型:海洋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4,自然生态系统L淡水生态系统窗林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y东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i人工生态系统W大工林生态系统果园生态系统l城市生态系统二、生态系统的结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结构)1.生态系统的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物群落)(1)非生物的物
2、质和能量:阳光、热能、空气、水、无机盐等。生态系统必裕的成分(缺乏非生物的物质 和能量,生态系统就会崩溃)。(2)生产者:定义:能直接利用光能(或化学能)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把 光能(化学能)转化成有机物中化学能的生物。作用:使无机环境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进入生物群落。同化作用类型:自养型(生产者包括光能自养型:绿色植物、光合细菌、蓝藻;化能自养型:硝化细菌等。地位: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基石),是生态系统必备的成分。(3)消费者:定义:自身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的依靠生产者的生物。作用: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对植物的传粉、种子的传播等有重要作
3、用。同化作用类型:异养型(消费者主要是捕食和寄生的生物:牛、花丝子等)分类: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二级消费者(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肉食性动物)、三级消费者 年地位:非必需,但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具有重要意义。(4)分解者:定义:能将动植物的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的生物。作用:使生物群落的有机物变成无机物回归到无机环境,促进物质的循环。同化作用类型:异养型分解者是营腐生生活的生物:大多数细菌、真菌、部分动物(蚯蚓、蜕螂等)地位:生态系统必备的成分。(使有机物回归到无机环境.否则会导致垃圾成堆,生态系统崩溃。)生态系统的成分之间的联系:各成分之间的联系:a.由右图可
4、知: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 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物质和能量的最终来源。b.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非生物的 物质和能量转变成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有机物 及其贮存的化学能)的成分,因此,可以说生产者 是生态系统的基石。C.从理论上讲,消费者的功能活动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根本性质,所以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必要的基础成分,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没有分解者的话,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如 ft,生态系统就会崩溃,因此,从物质循环角度看,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一
5、定”和“不一定”:a.生产者一定是自养生物,自养生物一定是生产者。b.消费者、分解者一定是异养生物,异养生物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C.分解者是营腐生生活的生物,营腐生生活的生物一定是分解者。d.生产者不一定都是植物,还有化能合成作用细菌(硝化细菌、铁细菌、硫细菌)以及能光合作用的原 核生物(蓝藻、光合细菌。植物也不一定都是生产者,如营寄生的植物(英丝子)、食虫植物(猪笼草) 是消费者。e.消费者并不一定都是动物,还有营寄生的植物和微生物(英丝子、破伤风杆菌):动物也不一定都是 消费者,如营腐生生活的动物(蚯蚓、蜕螂)是分解者。£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还有营腐生的动物(蚯蚓、蜕螂):
6、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如能进 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以及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蓝藻)是生产者,寄生的细菌(破伤风杆菌)是 消费者。植物: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苑丝子)动物:消费者(大多数动物)、分解者(蚯蚓、蜕螂)细菌:生产者(光合细菌、硝化细菌)、消费者(寄生生活的细菌)、分解者(营腐生生活的细菌)注意:常考易混淆的地方:错误说法举例细菌都是分解者光合细菌、硝化细菌是自养型生物,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特殊的消费者动物都是消费者秃鹫、蚯蚓、联螂等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蓝藻、硝化细菌等自养原核生物也是生产者,应该说生产者包含绿色植物植物都是生产者蒐
7、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温度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水、空气、矿质元素属非生物成分的物质:光能、热能属非生物成分的能量2.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结构):(1)食物链(捕食链):定义: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类似链条的联系。食物链草*兔A狐狼起点都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生物捕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生态系统的 组成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食物链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的生态系统成分: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营养级别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四营养级生产者都是第营养级,第,营养级都是生产者:食物链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消费者在不 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不同的营
8、养级,而不是固定不变的。营养级级别=消宽者级别+1(2)食物网:定义: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复杂的网状的营养关系。特征:a.食物网是由多条食物链构成。b. 一种生物可以占不同的营养级。(一种生物可吃多种生物而在不同食物链中占不同营养级)c.某一营养级的生物代表处于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不代表单个生物个体,也不一定是一个种群。d.在食物网中不同种生物之间关系可同时是:捕食和竞争。(3)功能: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行越强,抵抗外界干扰的能 力和保持自身稳定的能力越强。(4)食物链(网)
9、中各营养级生物数量变化分析:第一营养级生物减少对其他物种的影响:第一营养级生物(生产者)数量减少会连锁性地引发其后 的各个营养级生物数量均减少。(消费者的生存直接或间接依靠生产者)“天敌” 一方减少,对被捕食者数量变化的影响: 若“天敌”减少,则被捕食者数量增加。但随 着数量增加,种内斗争加剧,种群密度还要下降,直到趋于稳定,但结果比原来的数量要增大。复杂食物网中某种群数量变化引起的连锁反应分析:4a,以中间环行少的作为分析依据,考虑方向和顺序为:从高营养级依次到低营养级。如下图所示食物网 中,青蛙突然减少,则以它为食的蛇也将减少,鹰就要过多的吃兔和鸟,从而导致兔、鸟减少。但因为鹰 不 只吃蛇
10、一种生物,它可依靠其他食物来源维持其数量基本不变。b.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所以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需考虑生产 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C .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有多种食物来源时,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可通过多捕食其他生物 而维持其数量基本不变。同时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连锁反应分析:食物链中某一种群的数量变化,导致另一种群的营养级连锁性发生变化,因为能量在食物链(网)中 流动时一般只有10%20%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且能量流动的环节越多损耗越大,所以该类连锁反应变化规 律是:当a种群的数量变化导致b种群的营养级降低时,则b种群的数量将增加:若导致b种
11、群的营 养级升高时,则b种群的数量将减少。如下图:当蛇数量减少,使得鹰的营养级降低,则鹰的数量增加: 当食虫鸟大量死亡,使得鹰的营养级升高,则鹰的数量减少C兔一,一蛇一青蛙食草鸟 I 1 1食草绿色植物1 昆虫鹰蛇一青蛙1t食草鸟It 一食草 绿色植物昆虫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能量流动的过程:L能量流动的概念: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鹰Y蛇"<青蛙人行 :阳能开始。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食草鸟I1一食草.式:光合作用(主.要.)、化能合成作用。绿色植物一昆虫(3)生物群落中能量的传递形式: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4)能量流动的渠
12、道: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结构)。(5)流入某一营养级能量分析: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影式散失(绝大部分)同化为自身的能量以美便的杉式排出(含的是上一营养级的能量储存于生物体内的能量(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繁殖等)某皆养级同化的能工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储存在有机物里的能量。(注意:不是积累下来储存在有机物1同化的能量的能量)(化能合成作用)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摄入的能量-粪便的能量同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储存于生物体内的能量(净同化量)储存于生物体内的能量(净同化量)=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同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
13、量(+未被利用的能量)注意:以年为单位研究,需要考虑未被利用的能量。生物体同化的能量绝大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储存的能量可以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繁殖。某一营养级粪便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中的遗体残骸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理解流入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去向可从以下两个角度分析:a.定量不定时分析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在足够长的时间内的去路可有三条:自身呼吸散热消耗:流入下 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但这一定量的能量不管如何传递,最终都以热能形式从生物群落中散失, 生产者源源不断地固定太阳能,才能保证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正常进行。b.定量定时分析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在一定时
14、间内的去路可有四条:自身呼吸散热消耗:流入下一营 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自身呼吸消耗,也未被后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即“未利用”。如 果是以年为单位研究,第部分的能量将保留给下一年。6(6)能量流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太阳能一生物体内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一热能。(7)流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因生产者不能利用热能,故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不能循环。自然生态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8)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人工生态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人为补充的能量(食物残渣等有机物)二、能量流动的特点:1 .单向流动。(1)能量流动是沿食物链进行的,各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
15、果,是不可逆转的。(2)各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热能不能被生物群落重复利用,因此能量流动是不循环的。2 .逐级递减。(1)各营养级的能量绝大部分是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2)各营养级的能量有多个流动去向,而不是100%流给下一个营养级。通常情况下,相邻营养级之间能量流动的效率是10%20%.知低营养级 求高营养级知高营养级求公营养级选最短食物链 按X 20%计算 选最长食物链 技X。计算 选最长食物能 按+ 10%计算 选最短食物般 按+ 20%计算10能量流动的最值计算:(3)能量金字塔: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图,可形成一个金字塔图 形,就是能量金字塔。相关生
16、态金字塔比较: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形状高信低 邕 低官建a 能®F5m养级无 高八 '我 含少多高卮低 a 少生物量多特点正金字塔形一般为正金字塔形一般为正金字塔形象征含义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具有逐 级递减的特性般生物个体数目在食物链中随 营养级升高而逐级递减一般生物有机物的总质量沿食 物链升高逐级递减每台阶 含义每营养级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每营养级生物个体的数目每营养级生物的有机物总量特殊形状无树f昆虫一鸟极少注意:由于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所获得的 能量越少,所以一般不会超过4-5个营养级。三、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L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生态系统,使
17、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 用。(设计生态农业,使能量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2,合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图6-3 DDT沿食物链放大益的部分。(合理载畜量、田间除草、火鼠)附:生物富集(生物放大):食物链不仅是能量流动和物质移动的通道,而且也是杀虫剂和各种有害 物质移动和浓缩的通道。例如,DDT沿着食物链转移几次以后,其浓度可增加几万倍(图6-3),从而对 位于食物链顶位的物种造成灾难性影响。这种化学杀虫剂和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逐级枳累和浓缩,在生物 体内高度富集,导致危害的现象就叫生物放大(biomagnification) » DDT已污染了地球上的所有
18、生物,据 调查,在各大洲居住的人群体内,也已普遍发现了 DDL有毒有害物质会随着营养级的增加而浓度不断增加。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9I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 .概念: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0、N、P、S等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 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无机环境一元素一生物群落注意:物质循环是元素的循环,不是化合物,也不是单质的循环。2 .特点:(1)全球性:(2)循环性二、物质循环的实例一碳循环“无机环境:C02、碳酸盐V1 .存在形式:.生物群落:(含碳)有机物2 .循环过程:分解者的分解作用细胞呼吸 T11 光合作用植物动植物残骸细胞呼吸动物H化学燃和图甲化
19、能合成作用I光合作用|无机环境生物群落(C02)(有机物)t 细胞呼吸、微生物分解I化学燃料燃烧图乙(1)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的生理途径:光合作用(主要)、化能合成作用。(2)碳元素由生物群落回归无机环境的的生理途径:细胞呼吸、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燃烧。(3)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形式:CO2(4)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传递形式是:有机物。(5)碳循环的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6)能使无机环境的C02进入生物群落的只有生产者。注意: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也就是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分解作用的强弱易受温度和湿 度的影响。3 .温室效应:(1)原因: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使大气中C02迅
20、速升高,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2)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自然灾害频繁。(3)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核能等);多植树造林4 .碳循环各种成分的判断步骤:判断顺序:“大气中的C02” 一 “生产者”一“分解者” - “消费者”看双向箭头:分别对应的是“生产者”和“大气中的C02” ;生物群落所有生物都可以呼吸作用释放C02到大气中,所有箭头的都指向 的为“大气 中的C02",另外一个则为“生产者”。剩下的为“消费者”和“分解者” 0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可以分解者分解,“生产者”和某些成分都指向的为“分解者”,除了 “分解者” 以外的
21、都是“消费者”。练一练:下图中各字母所代表的成分是什么?图2图4三、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L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比较: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无机物形式以有机物形式流动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中以有机物形式传递特点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不循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往复循环范围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生物圈(全球性)二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二者均开始于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固定太阳能,然后沿共同的渠道 一食物链(网)一起运行: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与分解: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
22、为动力,使物质能不断地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利用:联系(图中:一代表物质循环,-代表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保持相对平衡是个生态系统保持相时稳定的 保证。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信息: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一、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1.信息的种类:种类概念来源传递形式实例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 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 传递的信息无机环境(光、温度、湿 度、磁力等)和生物(声、 项色、形状等)物理过程萤火虫的闪光、植物五颜六 色的花化学信息生物产生的可以传递信 息的化学物质生物的代谢活动信息素昆虫的性外激素、狗利用小 便记路行为信息生物通过其特
23、殊行为特征 在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传 递的信息动物的特定行为特征动物的异常表现 及行为鸟类等的报警行为、昆虫的 舞蹈、鸟类的求偶行为2.信息传递模型:(1)该模型为信息传递的模式图,属物理模型。(2)范围:可在生态系统任何一个层次。个体J言息传递.个体、 /种群”退传逛种群生物部分看遍传囱环境生态系统生态信息的信息传递又称为信息流,此过程中伴随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的消耗。但是信息传递的过程 不像物质流那样是循环的,也不像能量流那样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3)形式: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4)来源:可来自于环境,也可来自于生物(5)方向:信息传递是双向的。<6)作用:调节生物的种间
24、关系。1(7)过程:信源(信息产生)信息道(信息传输)一信宿(信息接收)二、信息传递的作用:作用举例利于生命活动的正蝙蝠依靠“回声定位”买现对周围环境的识别、取食、飞行 其苣种子需要接受某种波长的光信息才能萌发生长利于生枷瞎雌衍植物开花需要光信息(光周期)的刺激 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个体调节生物版中间关系,缩牲态 系统的稳定性草原上,草返青时,"像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采食的信息森林中狼和兔相互依据对方气味捕食或躲避烟草释放化学物质调控害虫天敌三、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L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如:模拟动物信息从而吸引大量昆虫传粉)2.对有害生物进行控制(用性引诱剂诱捕害
25、虫改变性别比例,从而控制害虫)四、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传递比较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项目瓯联系耒源谢仝特点范围能量 流动太阳能食物谑 或食物网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食物鞋各营养 级生物之间共同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一个统一整体; 调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能量流动是生态系 统的动力5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5信息传递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 状态。底环 物循生态系统 自给自足反复出现、 循环流动群落与无机环 境之间信息 传递无机环境 或生物多种途径双向的生物与生物之 间或生物与环 境之间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L概念: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
26、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结构稳定:三大功能类群一一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齐全,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Ia. b、c分别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功能稳定:能量输入、输出相对稳定,物质输入、输出相对平衡。2.原因: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L实例:(1)河流的轻微污染"污染消除生物叶类和数量几乎不交/物理沉降 河懑Z化学分解 轻微污染、微生物分解(2)森林中害虫与食虫鸟的变化害虫数勤I害农数量I1鸟吃害鸟吃害鸟因饥鸟食多次增加史,少饿死亡繁殖快1鸟数量鸟数曼,自我调节能力主要取决于生态系统自身净化能力(抗污染)和完善的营养结构(抗干扰)。净化作用:包括物理沉降
27、、化学分解、微生物的分解三个方面,是河流生态系统抵抗环境污染的有效 途径。完善的营养结构:使生态系统具有反馈调汽机制,进而抵抗外界干扰,维持自身稳定。2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负反馈调节3 .特点: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三、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1L抵抗力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抵抗干扰,保持原状”(2)实例:森林生态系统中受到害虫干扰,其数量不会大量增长(有虫不成灾)气候干旱时,森林中的植物扩展根系分布,以便获得更多的水分,生长不受明显影响,从而使得各种生 物种类和数量变化不大。池塘生态系统受到轻度污染后(如洗衣服的泡沫),自身很
28、快就能够消除污染。(3)特点:生物种类越多(物种丰富度越大)一营养结构越复杂一自动调1f能力越强一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注意:某地引进新的物种不一定就提高了抵抗力稳定性。(生态入侵的物种会使得抵抗力稳定性反而 降低)2 .恢复力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受到破坏,恢复原状”(2)实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河流受到严重污染,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生态系统遭到破 坏。当停止污染物排放后,河流中水生物又恢复到接近原来的状态。(3)特点:生物种类越少(物种丰富度越小)一营养结构越简单一自动调节能力越弱一恢复力稳定性越高3 .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
29、的关系(1)一个生态系统既有抵抗力稳定性又有恢复力稳定性。(2)通常情况下,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成相反关系。(冻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都低)&,、-抵抗力稳定性| /一一发力定性 营界结构的复杂程I附:常见的几个生态系统比较生态系统特点热带雨林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非常复杂草原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营养结构较森林简单农田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单一、营养结构简单,人的作用非常关键北极冻(苔)原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稀少,营养结构简单,生产者主要是地衣4 .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原理总结:结构稳定生态系统决定 的稳定性,功能稳定(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一t分解者;生产者7%费者9-J二二一二一-二L -无机球凭一生物群落一生物物理化学能量流动.物质循环.降解沉降分解 食物链(网)、浮化作用 构成f抵抗力稳定性自动调节能力I恢复力稔定性 孥四、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1 .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高新技术企业承包商担保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户外用品促销员活动策划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酒店前台正规雇佣合同范本(含劳动合同变更及续签规则)3篇
- 二零二五版港口安全评价与安全管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环保工程保险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外资企业往来借款税务筹划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财务顾问企业财务管理咨询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智能家居产品销售安装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钢筋行业购销合同规范范本5篇
- 二零二五版护士护理科研合作聘用合同规范3篇
- 国网山东电力生产技术改造原则
- 铁路运输安全现场管理
- 2023年某保险公司春节经营教材
- 刘都才-南方水稻田杂草发生动态及防控技术
- 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操作规程
- 北仑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监督告知书
- 深蓝的故事(全3册)
- GB/T 42461-2023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服务成本度量指南
- 职校开学第一课班会PPT
- 央国企信创白皮书 -基于信创体系的数字化转型
- GB/T 36964-2018软件工程软件开发成本度量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