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的诊断_第1页
植物病害的诊断_第2页
植物病害的诊断_第3页
植物病害的诊断_第4页
植物病害的诊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植物病害的诊断、预测和防治植物病害的诊断、预测和防治第十章第十章第一节第一节 植物病害的诊断植物病害的诊断 植物病害的诊断是根据得病植物的特征、植物病害的诊断是根据得病植物的特征、所处的场所和环境条件,经过调查和分析所处的场所和环境条件,经过调查和分析对植物病害的发生原因、流行条件和为害对植物病害的发生原因、流行条件和为害性等作出准确判断。性等作出准确判断。诊断目的就是了解病害发生的原因,确诊断目的就是了解病害发生的原因,确定定“是否是否”是某种病害,是以不同病原的是某种病害,是以不同病原的病害特点为依据。准确的诊断是控制病害病害特点为依据。准确的诊断是控制病害的前提,是防治病害的依据。的前提

2、,是防治病害的依据。v诊断和鉴定是相互联系的,鉴定是将病原诊断和鉴定是相互联系的,鉴定是将病原物种类和病害种类同已知的种类相比较,物种类和病害种类同已知的种类相比较,确定其科学名称或分类上的地位,确定其确定其科学名称或分类上的地位,确定其“是什么是什么”,是以不同病原物的分类性状,是以不同病原物的分类性状为依据。为依据。v在诊断时,首先要求熟悉病害,了解各类在诊断时,首先要求熟悉病害,了解各类病害的特点;其次要求全面检查,仔细分病害的特点;其次要求全面检查,仔细分析;最后注意下结论要慎重,要留有余地。析;最后注意下结论要慎重,要留有余地。一、诊断的程序和方法一、诊断的程序和方法v诊断的诊断的基

3、本步骤和方法基本步骤和方法:病情调查、显微镜检、试验验证、:病情调查、显微镜检、试验验证、病原鉴定、专项检测。病原鉴定、专项检测。v首先首先应从症状入手确定病原类型,即确定是属于侵染性病应从症状入手确定病原类型,即确定是属于侵染性病害还是非侵染性病害。害还是非侵染性病害。v然后然后再确定侵染性病害中是真菌、病毒、细菌还是线虫或再确定侵染性病害中是真菌、病毒、细菌还是线虫或其他病原物侵染引起,非侵染性病害中是营养失衡还是环其他病原物侵染引起,非侵染性病害中是营养失衡还是环境不适等其他原因引起。境不适等其他原因引起。v最后最后再鉴定病原,确定它是哪个种、变种、生理小种或者再鉴定病原,确定它是哪个种

4、、变种、生理小种或者其他具体原因。其他具体原因。(一)病情调查一)病情调查 观察和了解植物病害田间的群体和个体表现观察和了解植物病害田间的群体和个体表现及相关情况。观察和了解时应注意以下方面:及相关情况。观察和了解时应注意以下方面:v群体表现:包括病害在整个田间如何分布,其时群体表现:包括病害在整个田间如何分布,其时间动态和空间动态如何变化,是个别零星发生还间动态和空间动态如何变化,是个别零星发生还是大面积成片发生,是由点到面发展还是短时间是大面积成片发生,是由点到面发展还是短时间同时发生,发病部位是随即的还是一致的,开始同时发生,发病部位是随即的还是一致的,开始发病时间、株龄和生长发育阶段等

5、。发病时间、株龄和生长发育阶段等。v个体表现:包括症状的局部和整株、地上和地下、个体表现:包括症状的局部和整株、地上和地下、内部和外部、病症和病状表现及症状的变化、气内部和外部、病症和病状表现及症状的变化、气味等。味等。v田外表现:相邻田块和整个当地的发生情况,不田外表现:相邻田块和整个当地的发生情况,不同类型作物发生情况,不同品种的田块发生情况同类型作物发生情况,不同品种的田块发生情况等。等。 相关情况:询问病史与查阅有关档案,即询问病相关情况:询问病史与查阅有关档案,即询问病史看以前是否发生过,查阅资料看是否有相关报史看以前是否发生过,查阅资料看是否有相关报道。了解品种及栽培管理情况,包括

6、品种来源、道。了解品种及栽培管理情况,包括品种来源、名称、播期、施肥、灌溉和农药使用情况等。调名称、播期、施肥、灌溉和农药使用情况等。调查生长环境及气象条件,包括土壤环境、周围生查生长环境及气象条件,包括土壤环境、周围生态(地势、工厂、生物、水源等)及近期或更早态(地势、工厂、生物、水源等)及近期或更早时间的温度、湿度、降雨等变化情况。时间的温度、湿度、降雨等变化情况。 这是诊断的第一步,通过以上调查,结合各种这是诊断的第一步,通过以上调查,结合各种病害特点,可以初步确定病害类型、缩小进一步病害特点,可以初步确定病害类型、缩小进一步诊断的范围,对其作出大致的估计。对于病症不诊断的范围,对其作出

7、大致的估计。对于病症不明显或者明显但我们又不能断定是否由病原生物明显或者明显但我们又不能断定是否由病原生物引起的病害,我们就要进行第二步显微镜观察。引起的病害,我们就要进行第二步显微镜观察。(二)显微镜检(二)显微镜检v主要观察和了解是否有病原物及其形态。主要观察和了解是否有病原物及其形态。v观察方法因病原而异,真菌、线虫及部分病毒内含观察方法因病原而异,真菌、线虫及部分病毒内含体可直接通过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菌用油镜观体可直接通过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菌用油镜观察,菌原体、病毒粒体及部分病毒内含体用电镜观察,菌原体、病毒粒体及部分病毒内含体用电镜观察。察。v观察时应注意:观察时应注意:采样

8、要典型,症状必须表现明显,采样要典型,症状必须表现明显,症状不明显的可以在症状不明显的可以在25252828下保湿培养下保湿培养1 12d2d;时间要适宜,太早观察不到,太迟腐生菌干扰或时间要适宜,太早观察不到,太迟腐生菌干扰或病原孢子飞散或释放;病原孢子飞散或释放;部位要完整,发病主要部部位要完整,发病主要部位,其他部位甚至整株;位,其他部位甚至整株;制片要正确,病部正背制片要正确,病部正背面、内外部、刮切兼顾,要多取几个部位,多做几面、内外部、刮切兼顾,要多取几个部位,多做几个切片观察;个切片观察;观察要仔细,注意光线的调节,注观察要仔细,注意光线的调节,注意病原物与杂质、植物组织等的区别

9、,注意观察病意病原物与杂质、植物组织等的区别,注意观察病原物不同部分,不能仅仅根据观察到的孢子或其他原物不同部分,不能仅仅根据观察到的孢子或其他某个部位就下结论。某个部位就下结论。(三)试验验证(三)试验验证 就是通过一系列试验过程来确定病原。在试验就是通过一系列试验过程来确定病原。在试验过程中遵循的一个重要法则就是柯赫氏法则过程中遵循的一个重要法则就是柯赫氏法则(Kochs rule )(Kochs rule ),该法则是通过对致病性的测定,该法则是通过对致病性的测定来确定某种生物是否是病原物,具体内容有四步:来确定某种生物是否是病原物,具体内容有四步:v在病植物上常伴随有一种病原生物存在;

10、在病植物上常伴随有一种病原生物存在;v该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和纯培养;该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和纯培养;v将纯培养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株上,表现出与原将纯培养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株上,表现出与原来相同的症状;来相同的症状;v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到该生物的纯培养,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到该生物的纯培养,性状与原来记录的相同。性状与原来记录的相同。 经过以上四步,简单地说就是经过经过以上四步,简单地说就是经过两次症状观两次症状观察和两次分离培养察和两次分离培养,若前后结果相同,我们就可确,若前后结果相同,我们就可确定所观察到的生物就是病原物。定所观察到的生物就是病原物。 柯

11、赫氏法则在病理学上非常有用,但也存在一些柯赫氏法则在病理学上非常有用,但也存在一些片面性,表现在:片面性,表现在:针对生物病原而言,如病原针对生物病原而言,如病原是非生物因素或是由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结合是非生物因素或是由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结合而引起的病害,该法则将不能证实;而引起的病害,该法则将不能证实;针对单一针对单一病原而言,忽略病原物之间的协同作用;病原而言,忽略病原物之间的协同作用;针对针对体内病原而言,而在寄主体外致病的生物不能完体内病原而言,而在寄主体外致病的生物不能完全运用该法则来验证;全运用该法则来验证;针对非专性寄生物而言,针对非专性寄生物而言,而一些专性寄生物至今人工尚

12、不能培养,难以完而一些专性寄生物至今人工尚不能培养,难以完全依赖该法则进行确定。全依赖该法则进行确定。 虽然柯赫氏法则存在一些片面性,但其基本原理虽然柯赫氏法则存在一些片面性,但其基本原理对任何病原都是适用的,只不过具体试验操作过对任何病原都是适用的,只不过具体试验操作过程因病原不同而已。程因病原不同而已。(四)病原鉴定(四)病原鉴定 病原鉴定是确定病名和病原物的分类地病原鉴定是确定病名和病原物的分类地位,确定是什么病,病原学名是何。位,确定是什么病,病原学名是何。v以不同病原物分类鉴定指标为依据,先了以不同病原物分类鉴定指标为依据,先了解所要鉴定病原物的有关性状,再通过查阅解所要鉴定病原物的

13、有关性状,再通过查阅资料进行对照比较,如和资料中某个种相符资料进行对照比较,如和资料中某个种相符就可确定,若资料中没有则可能是新种或新就可确定,若资料中没有则可能是新种或新病害,确定一个种需要有完备的资料。病害,确定一个种需要有完备的资料。v各种病原物鉴定依据不同,真菌、线虫主各种病原物鉴定依据不同,真菌、线虫主要依据形态特征,细菌、病毒主要依据其综要依据形态特征,细菌、病毒主要依据其综合生物学性状及生理、生化等特点。合生物学性状及生理、生化等特点。 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n病害和症状的复杂性,虫害和病害的区别,柯赫氏病害和症状的复杂性,虫害和病害的区别,柯赫氏法则在病害诊断和

14、鉴定中的作用和应用。法则在病害诊断和鉴定中的作用和应用。n一种植物发生一种病害的同时,另一种病害伴随发一种植物发生一种病害的同时,另一种病害伴随发生,这种伴随发生的病害为生,这种伴随发生的病害为并发病并发病,如小麦粒线虫病,如小麦粒线虫病常伴随着小麦蜜穗病的发生。常伴随着小麦蜜穗病的发生。n一种病害的发生以另外一种的病害发生为条件,后一种病害的发生以另外一种的病害发生为条件,后发生的一种病害为发生的一种病害为继发病继发病,如红薯只有到受到冻后,如红薯只有到受到冻后,才会发生软腐病。才会发生软腐病。n人们为了及早、准确、快速诊断病害,将生物、物人们为了及早、准确、快速诊断病害,将生物、物理和化学

15、的方法应用于病害诊断,形成针对不同病害理和化学的方法应用于病害诊断,形成针对不同病害或病原物特点的专项检测技术。或病原物特点的专项检测技术。(五)专项检测(五)专项检测 包括理化方法、噬菌体方法、包括理化方法、噬菌体方法、血清学技术、核酸杂交及血清学技术、核酸杂交及PCRPCR诊断诊断技术等。技术等。1 1理化方法理化方法 非侵染性病害根据假设通过化学非侵染性病害根据假设通过化学分析、人工诱发、化学治疗等方法分析、人工诱发、化学治疗等方法进行诊断,感染马铃薯环腐病的病进行诊断,感染马铃薯环腐病的病薯切片,通过紫外光照射可以看到薯切片,通过紫外光照射可以看到荧光产生。荧光产生。2 2噬菌体方法噬

16、菌体方法 噬菌体即侵染细菌的病毒,它侵染细菌,引噬菌体即侵染细菌的病毒,它侵染细菌,引起细菌细胞破裂,使细菌培养液由浊变清或使含起细菌细胞破裂,使细菌培养液由浊变清或使含菌的固体培养基上出现透明的噬菌斑。噬菌体和菌的固体培养基上出现透明的噬菌斑。噬菌体和寄主细胞间大多存在专化性相互关系。寄主范围寄主细胞间大多存在专化性相互关系。寄主范围广的,可侵染一个属的不同种的细菌,称多价噬广的,可侵染一个属的不同种的细菌,称多价噬菌体;范围窄的,只能侵染同一种细菌的个别菌菌体;范围窄的,只能侵染同一种细菌的个别菌株,称为单价噬菌体。从病组织或病田土壤中能株,称为单价噬菌体。从病组织或病田土壤中能分离到专化

17、性程度高的噬菌体,利用专化噬菌体分离到专化性程度高的噬菌体,利用专化噬菌体可以检测从病组织上分离到的细菌的种类和数量,可以检测从病组织上分离到的细菌的种类和数量,101020h20h就可看到反应结果,故是一种快速的诊就可看到反应结果,故是一种快速的诊断方法。断方法。3 3血清学技术血清学技术 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反应技术,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反应技术,可以快速地鉴定病原、鉴别生物类群间的可以快速地鉴定病原、鉴别生物类群间的亲缘关系。抗原都是些蛋白质、糖蛋白、亲缘关系。抗原都是些蛋白质、糖蛋白、脂蛋白和多糖等大分子物质,植物病毒、脂蛋白和多糖等大分子物质,植物病毒、细菌细胞及真菌细胞都可作为

18、抗原。常用细菌细胞及真菌细胞都可作为抗原。常用的方法有沉淀反应、凝集反应、琼脂双扩的方法有沉淀反应、凝集反应、琼脂双扩散法、免疫电镜技术、放射免疫测定和酶散法、免疫电镜技术、放射免疫测定和酶联免疫吸附反应等。联免疫吸附反应等。 4 4电镜技术电镜技术 免疫电镜是将免疫学与电子显微技免疫电镜是将免疫学与电子显微技术相结合的病毒诊断技术,具有快速、术相结合的病毒诊断技术,具有快速、灵敏、直观之特点。该技术将免疫学中灵敏、直观之特点。该技术将免疫学中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与电镜的高分辨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与电镜的高分辨能力和放大本领结合在一起,可以区别能力和放大本领结合在一起,可以区别出形态相似的不同

19、病毒;在超微结构和出形态相似的不同病毒;在超微结构和分子水平上研究病毒等病原物的形态、分子水平上研究病毒等病原物的形态、结构和性质;还可进行细胞内抗原的定结构和性质;还可进行细胞内抗原的定位研究,从而将细胞亚显微结构与其机位研究,从而将细胞亚显微结构与其机能代谢、形态等各方面研究紧密结合起能代谢、形态等各方面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来。5 5核酸杂交核酸杂交 也叫核酸探针技术,已知的核酸片段和未知核也叫核酸探针技术,已知的核酸片段和未知核酸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碱基配对形成异质双链的过酸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碱基配对形成异质双链的过程称为杂交,其中预先分离纯化或合成的已知核酸程称为杂交,其中预先分离纯化或合

20、成的已知核酸序列片段叫做核酸探针(序列片段叫做核酸探针(ProbeProbe)。核酸杂交主要)。核酸杂交主要在在DNADNA和和RNARNA之间进行,由于大多数植物病毒的核酸之间进行,由于大多数植物病毒的核酸是是RNARNA,其探针为互补,其探针为互补DNADNA(cDNAcDNA),称为),称为cDNAcDNA探针。探针。核酸探针技术是目前最特异、敏感、简便、快速的核酸探针技术是目前最特异、敏感、简便、快速的检测方法,特别适用于直接检出致病性微生物而不检测方法,特别适用于直接检出致病性微生物而不受非致病性微生物的干扰,不仅可以检测到目标病受非致病性微生物的干扰,不仅可以检测到目标病毒的核酸,

21、而且还可以检测出相近病毒(或核酸)毒的核酸,而且还可以检测出相近病毒(或核酸)间的同源程度。间的同源程度。 5 5聚合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PCRPCR) 是一种体外扩增特异性是一种体外扩增特异性DNADNA的技术,用于扩增的技术,用于扩增位于两段已知序列之间的位于两段已知序列之间的DNADNA区段。首先从已知序区段。首先从已知序列合成两段寡聚核苷酸作为反应的引物,然后经列合成两段寡聚核苷酸作为反应的引物,然后经过过DNADNA加热变性、引物退火和引物延伸三个过程重加热变性、引物退火和引物延伸三个过程重复循环,在正常反应条件下,经复循环,在正常反应条件下,经3030个循环可扩增个循环可扩

22、增至百万倍。应用至百万倍。应用PCRPCR扩增技术可将很少的病原微生扩增技术可将很少的病原微生物核酸扩增放大,用于病害的早期诊断;也可产物核酸扩增放大,用于病害的早期诊断;也可产生大量的核酸探针,用于病害的诊断。生大量的核酸探针,用于病害的诊断。 二、非侵染性病害诊断二、非侵染性病害诊断 对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通常从以下几对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个方面着手:v一是进行病害现场的观察和调查,并了解一是进行病害现场的观察和调查,并了解有关环境条件的变化;有关环境条件的变化;v二是依据侵染性病害的特点和侵染性试验二是依据侵染性病害的特点和侵染性试验的结果,尽量排除侵染性病害的可能;

23、的结果,尽量排除侵染性病害的可能;v三是病原鉴定。三是病原鉴定。(一)病情调查(一)病情调查v观察病害特点。非侵染性病害特点:观察病害特点。非侵染性病害特点:病害发生病害发生一般表现为较大面积同时发生,发病时间短,如由一般表现为较大面积同时发生,发病时间短,如由于大气、水、土壤的污染或气候因素引起的冻害、于大气、水、土壤的污染或气候因素引起的冻害、干热风、日灼等病害。干热风、日灼等病害。病害田间分布较均匀,发病害田间分布较均匀,发病程度可由轻到重,但没有由点到面的过程即没有病程度可由轻到重,但没有由点到面的过程即没有发病中心。发病中心。发病部位在植株上分布比较一致,有发病部位在植株上分布比较一

24、致,有些表现在上部或下部叶片,有些表现在叶缘,有些些表现在上部或下部叶片,有些表现在叶缘,有些表现在花、嫩枝、生长点等器官,有些表现在向阳表现在花、嫩枝、生长点等器官,有些表现在向阳或迎风的部位等。或迎风的部位等。症状表现没有病征,病斑不规症状表现没有病征,病斑不规则。则。在适当的条件下,有的病状可以恢复。在适当的条件下,有的病状可以恢复。v了解环境条件。一般包括地形、地势、土壤、栽了解环境条件。一般包括地形、地势、土壤、栽培、管理、气象、生态等。培、管理、气象、生态等。(二)病害确定(二)病害确定 在以上观察和调查基础上,若还不能确定是在以上观察和调查基础上,若还不能确定是否是非侵染性病害,

25、根据情况可进一步诊断。否是非侵染性病害,根据情况可进一步诊断。v对于不能确定是否有病症时,可以通过病组织保对于不能确定是否有病症时,可以通过病组织保湿培养和普通显微镜观察,看有无病症和病原物,湿培养和普通显微镜观察,看有无病症和病原物,以和细菌、真菌、线虫病害初步区分。以和细菌、真菌、线虫病害初步区分。v当和病毒、菌原体等病害难以区分时,可按病毒当和病毒、菌原体等病害难以区分时,可按病毒病害的诊断方法如组织解剖、传染试验、免疫检病害的诊断方法如组织解剖、传染试验、免疫检测或电镜观察等进一步诊断。也可按非侵染性病测或电镜观察等进一步诊断。也可按非侵染性病害诊断方法如治疗诊断,进一步诊断。害诊断方

26、法如治疗诊断,进一步诊断。v对于病组织可能存在的非致病性腐生生物,结合对于病组织可能存在的非致病性腐生生物,结合非侵染病害症状特点和病部生物种类综合分析,非侵染病害症状特点和病部生物种类综合分析,必要时可通过柯赫氏法则进行验证。必要时可通过柯赫氏法则进行验证。(三)病原鉴定(三)病原鉴定 经过以上步骤和分析,确认为非侵染性病害后,再通经过以上步骤和分析,确认为非侵染性病害后,再通过以下方法进一步确定和鉴定具体病因。过以下方法进一步确定和鉴定具体病因。v化学分析法就是对病株组织或病田土壤进行化学分析,测化学分析法就是对病株组织或病田土壤进行化学分析,测定其成份和含量并与正常值进行比较,从而查明哪

27、种成份定其成份和含量并与正常值进行比较,从而查明哪种成份过多或过少,确定病原。过多或过少,确定病原。v人工诱发法就是根据初步分析的可疑病因,人为提供类似人工诱发法就是根据初步分析的可疑病因,人为提供类似条件如低温、缺素或药害等,对植物进行处理,观察其是条件如低温、缺素或药害等,对植物进行处理,观察其是否发病。否发病。v化学治疗法就是初步分析可疑病因,采取治疗措施如怀疑化学治疗法就是初步分析可疑病因,采取治疗措施如怀疑缺某种元素,可以对植株进行喷洒、注射或浇灌营养液等缺某种元素,可以对植株进行喷洒、注射或浇灌营养液等方法,观察症状能否减轻或恢复健康。方法,观察症状能否减轻或恢复健康。v指示植物法

28、就是根据可疑病因,选择对该病因敏感、症状指示植物法就是根据可疑病因,选择对该病因敏感、症状表现明显且稳定的植物作为指示植物,种植在发病环境中,表现明显且稳定的植物作为指示植物,种植在发病环境中,观察症状反应,一般用于果树植物缺素症鉴别。观察症状反应,一般用于果树植物缺素症鉴别。三、侵染性病害诊断三、侵染性病害诊断 田间观察时,应了解侵染性病害的一些特点:田间观察时,应了解侵染性病害的一些特点:病害发生一般不表现大面积同时发生,不同地病害发生一般不表现大面积同时发生,不同地区、田块发生时间不一致。区、田块发生时间不一致。病害田间分布较分病害田间分布较分散、不均匀,有由点到面、由少到多、由轻到重散

29、、不均匀,有由点到面、由少到多、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的发展过程。发病部位(病斑)在植株上分布发病部位(病斑)在植株上分布比较随机。比较随机。症状表现多数有明显病征,如真菌、症状表现多数有明显病征,如真菌、细菌、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等病害。病毒、菌细菌、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等病害。病毒、菌原体等病害虽无病症,但多表现全株性病状,且原体等病害虽无病症,但多表现全株性病状,且这些病状多数从顶端开始,然后在其他部位陆续这些病状多数从顶端开始,然后在其他部位陆续出现。多数病害的病斑有一定的形状、大小。出现。多数病害的病斑有一定的形状、大小。一旦发病后多数症状难以恢复。在此基础上,再一旦发病后多数症状难以

30、恢复。在此基础上,再按不同病原物的病害特点和鉴定要求,进行诊断按不同病原物的病害特点和鉴定要求,进行诊断和鉴定。和鉴定。(一)真菌病害(一)真菌病害v症状鉴别症状鉴别:真菌病害症状多为坏死、腐烂和萎蔫,:真菌病害症状多为坏死、腐烂和萎蔫,大多数在病部有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锈状物大多数在病部有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锈状物等病症。对一些真菌性的维管束病害,茎干的维管等病症。对一些真菌性的维管束病害,茎干的维管束变褐,保湿培养后从茎部切面长出菌丝。对于常束变褐,保湿培养后从茎部切面长出菌丝。对于常见病害,通过这一步就可确定病害种类。见病害,通过这一步就可确定病害种类。v镜检验证镜检验证:对于不

31、能确定的病害,通过刮、切、压、:对于不能确定的病害,通过刮、切、压、挑等方法制片,观察孢子、子实体或营养体的形态、挑等方法制片,观察孢子、子实体或营养体的形态、类型、颜色及着生情况等。镜检时,病症不明显的,类型、颜色及着生情况等。镜检时,病症不明显的,进行保湿培养;保湿培养后仍没有病征的,可选用进行保湿培养;保湿培养后仍没有病征的,可选用合适的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另外镜检或分离时,合适的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另外镜检或分离时,要注意区分次生或腐生的真菌或细菌,较为可靠的要注意区分次生或腐生的真菌或细菌,较为可靠的方法是从新鲜材料或病部边缘制片镜检或取样分离,方法是从新鲜材料或病部边缘制片镜检或取

32、样分离,必要时还要通过柯赫氏法则进行验证。必要时还要通过柯赫氏法则进行验证。 v种类鉴定种类鉴定:一般情况通过病菌形态观察我:一般情况通过病菌形态观察我们可鉴定到属,对常见的病害根据病原类们可鉴定到属,对常见的病害根据病原类型,结合症状和寄主可确定病原真菌的种型,结合症状和寄主可确定病原真菌的种及病名;对于少见或新发现的真菌病害,及病名;对于少见或新发现的真菌病害,必须经过病原菌致病性测定后,根据其有必须经过病原菌致病性测定后,根据其有性、无性孢子和繁殖器官的形态特征经查性、无性孢子和繁殖器官的形态特征经查阅有关资料核对后才能确定病原的种;有阅有关资料核对后才能确定病原的种;有些病原真菌需要测

33、定其寄主范围才能确定些病原真菌需要测定其寄主范围才能确定其种、变种或专化型;对寄生专化性强的其种、变种或专化型;对寄生专化性强的真菌,需要测定其对不同寄主品种或鉴别真菌,需要测定其对不同寄主品种或鉴别寄主的反应,才能确定其生理小种。寄主的反应,才能确定其生理小种。(二)细菌病害(二)细菌病害v症状鉴别症状鉴别:多数植物细菌病害症状特点表:多数植物细菌病害症状特点表现为坏死、萎蔫、腐烂和畸形(根肿、毛现为坏死、萎蔫、腐烂和畸形(根肿、毛根)等,病症病部有菌脓、菌膜、菌痂。根)等,病症病部有菌脓、菌膜、菌痂。坏死病斑多受叶脉限制,为角斑或条斑,坏死病斑多受叶脉限制,为角斑或条斑,初期有水渍状或油渍

34、状边缘,半透明,常初期有水渍状或油渍状边缘,半透明,常有黄色晕圈。萎蔫性病害,病株茎基部横有黄色晕圈。萎蔫性病害,病株茎基部横切面用手挤后可见菌脓,且维管组织变褐。切面用手挤后可见菌脓,且维管组织变褐。腐烂组织的常伴有臭味,无菌丝。少数维腐烂组织的常伴有臭味,无菌丝。少数维管束难养细菌病害,其症状为系统性,类管束难养细菌病害,其症状为系统性,类似菌原体或病毒病害,无菌脓。似菌原体或病毒病害,无菌脓。v镜检验证镜检验证:一般细菌病害简便而可靠的诊:一般细菌病害简便而可靠的诊断技术是镜检病组织中有无喷菌现象断技术是镜检病组织中有无喷菌现象(bacteria exudation(bacteria e

35、xudation,BE)BE)。检查时,选。检查时,选择典型、新鲜、早期的病组织用流水冲洗择典型、新鲜、早期的病组织用流水冲洗干净,吸干水分,在病健处用剪刀剪下干净,吸干水分,在病健处用剪刀剪下0.51cm0.51cm组织,放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组织,放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无菌水,用解剖针将组织撕破,加上盖玻无菌水,用解剖针将组织撕破,加上盖玻片,静置片,静置10min10min进行镜检,观察到病组织周进行镜检,观察到病组织周围有大量的细菌云雾逸出,可确定为真菌围有大量的细菌云雾逸出,可确定为真菌病害。少数瘤肿病组织中菌体较少,观察病害。少数瘤肿病组织中菌体较少,观察不到喷菌现象,可涂片观

36、察。维管束难养不到喷菌现象,可涂片观察。维管束难养细菌用超薄切片技术电镜观察。细菌用超薄切片技术电镜观察。v种类鉴定种类鉴定:一般常见病经过田间观察、:一般常见病经过田间观察、症状鉴别和镜检为细菌时,就可确定症状鉴别和镜检为细菌时,就可确定病名和病菌种名。少见或新的细菌病病名和病菌种名。少见或新的细菌病害,通过镜检和柯赫氏法则验证后,害,通过镜检和柯赫氏法则验证后,在确定病原细菌的属、种时,还要观在确定病原细菌的属、种时,还要观察记载和测定细菌形态、染色反应、察记载和测定细菌形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生理生化、血清学反应、培养性状、生理生化、血清学反应、DNADNA中中G GC C的克分子百分

37、比等,有的的克分子百分比等,有的还需进行噬菌体测定。还需进行噬菌体测定。(三)菌原体病害(三)菌原体病害v症状鉴别症状鉴别:菌原体包括植原体和螺原体,病害的:菌原体包括植原体和螺原体,病害的特点是植株矮缩、丛枝、小叶、黄化,少数出现特点是植株矮缩、丛枝、小叶、黄化,少数出现花变叶或花变绿,系统性侵染,无病症。花变叶或花变绿,系统性侵染,无病症。v镜检验证镜检验证:采用电镜对病株韧皮组织或带菌媒介:采用电镜对病株韧皮组织或带菌媒介昆虫的唾腺组织作超薄切片检查,并与相应的健昆虫的唾腺组织作超薄切片检查,并与相应的健株组织作对照。植原体可结合治疗试验判断,病株组织作对照。植原体可结合治疗试验判断,病

38、株注射四环素以后,初期病害的症状可以隐退消株注射四环素以后,初期病害的症状可以隐退消失或减轻。螺原体可结合培养性状判断,在含甾失或减轻。螺原体可结合培养性状判断,在含甾醇的固体培养基上可形成煎蛋状小菌落。菌原体醇的固体培养基上可形成煎蛋状小菌落。菌原体可通过嫁接、叶蝉作为传播途径,观察其有无侵可通过嫁接、叶蝉作为传播途径,观察其有无侵染性。染性。v种类鉴定种类鉴定:鉴定比较简单,通过以上诊断确定属:鉴定比较简单,通过以上诊断确定属后,结合寄主,查阅资料进一步作种的鉴定。后,结合寄主,查阅资料进一步作种的鉴定。(四)病毒病害(四)病毒病害v症状鉴别症状鉴别:症状主要表现为以变色(花叶、斑驳、:症

39、状主要表现为以变色(花叶、斑驳、环斑、黄化等)、畸形(矮缩、蕨叶等)、坏死,环斑、黄化等)、畸形(矮缩、蕨叶等)、坏死,无病症,多为系统性侵染,症状多从顶端开始表无病症,多为系统性侵染,症状多从顶端开始表现,然后在其他部位陆续出现。现,然后在其他部位陆续出现。v镜检验证镜检验证:撕取表皮用光学显微镜镜检是否可见:撕取表皮用光学显微镜镜检是否可见内含体;或进一步取病组织制作超薄切片,电镜内含体;或进一步取病组织制作超薄切片,电镜下能否观察到病毒粒体和内含体;也可从病组织下能否观察到病毒粒体和内含体;也可从病组织中挤出汁液,经负染后于电镜下能否观察到病毒中挤出汁液,经负染后于电镜下能否观察到病毒的

40、形态和大小。的形态和大小。v经过镜检,必要时,再结合汁液摩擦、嫁接或蚜经过镜检,必要时,再结合汁液摩擦、嫁接或蚜虫接种等方法进行传染性试验,就可以初步确定虫接种等方法进行传染性试验,就可以初步确定为病毒病。为病毒病。v植物病毒常混合侵染,鉴定时,首先要进植物病毒常混合侵染,鉴定时,首先要进行病毒的分离和纯化,一般方法有:利用行病毒的分离和纯化,一般方法有:利用寄主植物分离,利用不同传播途径分离,寄主植物分离,利用不同传播途径分离,利用病毒的理化性状分离,少数还可采用利用病毒的理化性状分离,少数还可采用电泳和色层分析等方法进行分离。分离后电泳和色层分析等方法进行分离。分离后应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

41、镜检或血清学方应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镜检或血清学方法测试。法测试。v种类鉴定种类鉴定:植物病毒一般通过生物学实验、血清学:植物病毒一般通过生物学实验、血清学检测、电子显微镜观察和物理化学分析等方面的综检测、电子显微镜观察和物理化学分析等方面的综合结果进行鉴定。合结果进行鉴定。v生物学实验的目的是确定病原的侵染性,用实验方生物学实验的目的是确定病原的侵染性,用实验方法证明病毒与病害的直接相关性,内容包括症状表法证明病毒与病害的直接相关性,内容包括症状表现、寄主范围、鉴别寄主、传染方式、交互保护作现、寄主范围、鉴别寄主、传染方式、交互保护作用等。用等。v电于显微镜观察的主要内容有病毒和内含体的形态

42、、电于显微镜观察的主要内容有病毒和内含体的形态、大小及细胞病理解剖结构。大小及细胞病理解剖结构。v物理化学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分子量、沉降系数、致物理化学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分子量、沉降系数、致死温度、稀释终点、体外保毒期、包膜有无、蛋白死温度、稀释终点、体外保毒期、包膜有无、蛋白外壳结构、氨基酸组成、核酸类型和数量等。外壳结构、氨基酸组成、核酸类型和数量等。v根据以上几方面的测定结果,与有关文献报道的病根据以上几方面的测定结果,与有关文献报道的病毒比较分析,最后确定其种类。毒比较分析,最后确定其种类。v植物类病毒植物类病毒主要引起畸形和矮化的症状,主要引起畸形和矮化的症状,由于不显性侵染比较普遍,症

43、状表现受环由于不显性侵染比较普遍,症状表现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而且几种鉴别植物对境温度的影响较大,而且几种鉴别植物对不同类病毒的反应症状相似,故难于应用不同类病毒的反应症状相似,故难于应用生物方法测定。由于类病毒不能产生任何生物方法测定。由于类病毒不能产生任何蛋白质,所以也不能使用血清学方法检测。蛋白质,所以也不能使用血清学方法检测。核酸杂交和核酸杂交和PCRPCR扩增等检测核酸的方法可扩增等检测核酸的方法可用于类病毒的检测。用于类病毒的检测。 (五)线虫病害(五)线虫病害v症状鉴别症状鉴别:线虫病的病状有矮化、黄化、萎蔫、:线虫病的病状有矮化、黄化、萎蔫、坏死、腐烂、畸形(根结、叶扭曲)等

44、,病症有坏死、腐烂、畸形(根结、叶扭曲)等,病症有的在植物根表、根内、根际土壤、茎或籽粒的在植物根表、根内、根际土壤、茎或籽粒( (虫瘿虫瘿) )中可见到线虫。中可见到线虫。v镜检验证镜检验证:对于病部产生肿瘤或虫瘿的线虫病,:对于病部产生肿瘤或虫瘿的线虫病,可以作切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为了观察更清楚,可以作切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为了观察更清楚,也可用碘液对切片进行染色,线虫可染成深褐色,也可用碘液对切片进行染色,线虫可染成深褐色,植物组织呈淡黄色。植物组织呈淡黄色。v对于不产生肿瘤或虫瘿,在病部难以看到虫体的对于不产生肿瘤或虫瘿,在病部难以看到虫体的病害,可采用漏斗分离法,收集到线虫后进一步

45、病害,可采用漏斗分离法,收集到线虫后进一步观察鉴定;也可通过叶片染色法,观察线虫是否观察鉴定;也可通过叶片染色法,观察线虫是否存在。存在。v观察时要注意线虫是否有口针,以和腐生线虫观察时要注意线虫是否有口针,以和腐生线虫区别;同时还要考虑线虫数量的的大小,因为区别;同时还要考虑线虫数量的的大小,因为某些线虫必须有足够的群体数量才能引起明显某些线虫必须有足够的群体数量才能引起明显症状;另外有些线虫可引起二次侵染,要注意症状;另外有些线虫可引起二次侵染,要注意区分,必要时进行试验验证。区分,必要时进行试验验证。v种类鉴定种类鉴定:根据观察到的线虫形态特征(体形、:根据观察到的线虫形态特征(体形、大

46、小、口针、食道、肠、生殖器官、腺体、体大小、口针、食道、肠、生殖器官、腺体、体段比例等),结合寄主、致病性的特点,与相段比例等),结合寄主、致病性的特点,与相关资料进行对照、比较和分析,然后确定其种关资料进行对照、比较和分析,然后确定其种类。类。v寄生性植物寄生性植物引起的病害在病植物体上或根际肉引起的病害在病植物体上或根际肉眼可以看到寄生物,如寄生藻、菟丝子、独脚眼可以看到寄生物,如寄生藻、菟丝子、独脚金等。金等。v植物病害的预测植物病害的预测(prediction,prognosis)(prediction,prognosis)是依据是依据流行学原理和方法估计病害发生时期和严重程度,流行学

47、原理和方法估计病害发生时期和严重程度,指导病害防治或病害管理。指导病害防治或病害管理。v由权威机构发布预测结果,称为预报由权威机构发布预测结果,称为预报(forecasting)(forecasting)。有时对两者并不作严格的区分,。有时对两者并不作严格的区分,通称病害预测预报,简称病害测报。通称病害预测预报,简称病害测报。v代表一定时限后病害流行状况的指标称为预报代表一定时限后病害流行状况的指标称为预报( (测测) )量,如病害发生期、发病数量和流行程度的级别量,如病害发生期、发病数量和流行程度的级别等。等。v而据以估计预报量的流行因素称为预报而据以估计预报量的流行因素称为预报( (测测)

48、 )因子。因子。v当前病害预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防治决策参考和当前病害预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防治决策参考和确定药剂防治的时机、次数和范围。确定药剂防治的时机、次数和范围。第二节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预测植物病害的预测一、预测的种类一、预测的种类(一)按预测内容和预报量不同划分(一)按预测内容和预报量不同划分 可分为流行程度预测、发生期预测、损失预可分为流行程度预测、发生期预测、损失预测,有时还要进行一些防治效果预测、发生范围测,有时还要进行一些防治效果预测、发生范围预测、发生频率预测、种类演替预测、小种消长预测、发生频率预测、种类演替预测、小种消长动态预测等。动态预测等。1 1流行程度预测流行程度预测

49、 主要预测病害在一定时期内是否流行及流行主要预测病害在一定时期内是否流行及流行强度,是最常见的预测种类。预测结果可用发病强度,是最常见的预测种类。预测结果可用发病率、严重度、病情指数等发病数量作定量表达,率、严重度、病情指数等发病数量作定量表达,也可用流行级别作定性的表达。流行级别可分为也可用流行级别作定性的表达。流行级别可分为大流行、中度偏重流行、中度流行、中度偏轻流大流行、中度偏重流行、中度流行、中度偏轻流行、轻度流行和不流行等,具体分级标准根据发行、轻度流行和不流行等,具体分级标准根据发病数量或损失率确定,因病害而异。病数量或损失率确定,因病害而异。2 2发生期预测发生期预测 就是估计病

50、害可能发生的时期,包括始发期、就是估计病害可能发生的时期,包括始发期、盛发期及不同高峰期和侵染期等,以确定防治适盛发期及不同高峰期和侵染期等,以确定防治适期,这种预测亦称为侵染预测。德国一种马铃薯期,这种预测亦称为侵染预测。德国一种马铃薯晚疫病预测办法是在流行始期到达之前,预测无晚疫病预测办法是在流行始期到达之前,预测无侵染发生,发出安全预报,这称为负预测侵染发生,发出安全预报,这称为负预测(negative prognosis)(negative prognosis)。 3 3损失预测损失预测 损失预测也称损失估计损失预测也称损失估计(disease loss (disease loss a

51、ssessment)assessment),主要根据病害流行程度与产量损,主要根据病害流行程度与产量损失之间的关系预测其所造成的损失。为防治决策失之间的关系预测其所造成的损失。为防治决策提供依据。提供依据。(二)按预测时限不同划分(二)按预测时限不同划分 可分为短期预测、中期预测、长期预测和超长可分为短期预测、中期预测、长期预测和超长期预测。期预测。1.1.短期预报短期预报 时限在时限在一周之内一周之内,有的只有几天,主要根据天,有的只有几天,主要根据天气要素和菌源情况作出,预测结果用以确定防治适气要素和菌源情况作出,预测结果用以确定防治适期。侵染预测就是一种短期预测。期。侵染预测就是一种短期

52、预测。2.2.中期预测中期预测 时限一般为时限一般为一个月至一个季度一个月至一个季度,多根据当时的,多根据当时的发病数量或者菌量数据,作物生育期的变化以及实发病数量或者菌量数据,作物生育期的变化以及实测的或预测的天气要素作出预测,准确性比长期预测的或预测的天气要素作出预测,准确性比长期预测高,预测结果主要用于作出防治决策和作好防治测高,预测结果主要用于作出防治决策和作好防治准备。准备。3.3.长期预测长期预测 亦称病害趋势预测,指亦称病害趋势预测,指一个季度以上一个季度以上,有的是一年或多年,多根据病害流行的周期有的是一年或多年,多根据病害流行的周期性和长期天气预报等资料作出。预测结果指性和长

53、期天气预报等资料作出。预测结果指出病害发生的大致趋势,需要以后用中、短出病害发生的大致趋势,需要以后用中、短期预测加以订正。期预测加以订正。4.4.超长期预测超长期预测 时限长达几年乃至更长,指导制订更宏时限长达几年乃至更长,指导制订更宏观、更长远的病害管理计划。观、更长远的病害管理计划。二、预测的依据二、预测的依据v病害流行预测的依据或因子是病害的流行病害流行预测的依据或因子是病害的流行规律,也就是寄主、病原物和环境因素对规律,也就是寄主、病原物和环境因素对病害的影响及其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主导病害的影响及其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主导因素。因素。v诸因素中,一般说来,菌量、气象条件、诸因素中,一般

54、说来,菌量、气象条件、栽培条件和寄主植物生育状况等是最重要栽培条件和寄主植物生育状况等是最重要的预测依据。的预测依据。v不同病害因发生规律,其预测依据也不尽不同病害因发生规律,其预测依据也不尽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根据菌量预测(一)根据菌量预测v多数多数单循环病害单循环病害的侵染概率较为稳定,受环境条的侵染概率较为稳定,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小,可以根据越冬菌量预测发病数量。件影响较小,可以根据越冬菌量预测发病数量。如如小麦腥黑穗病、小麦散黑穗、谷子黑穗病小麦腥黑穗病、小麦散黑穗、谷子黑穗病等种等种传病害,可以通过检查种子带菌情况,用以预测传病害,可以通过检查种子

55、带菌情况,用以预测次年田间发病率;次年田间发病率;棉花枯、黄萎病棉花枯、黄萎病可根据当年土可根据当年土壤中微菌核数量和上一年发病情况预测其严重程壤中微菌核数量和上一年发病情况预测其严重程度;度;麦类赤霉病麦类赤霉病可通过检查稻桩或田间玉米残秆可通过检查稻桩或田间玉米残秆上子囊壳数量和子囊孢成熟度,或者用孢子捕捉上子囊壳数量和子囊孢成熟度,或者用孢子捕捉器捕捉空中孢子进行预测。器捕捉空中孢子进行预测。v有些有些多循环病害多循环病害菌量也可作为预测因子。如水稻菌量也可作为预测因子。如水稻白叶枯病病原细菌大量繁殖后,其噬菌体数量激白叶枯病病原细菌大量繁殖后,其噬菌体数量激增,稻田病害严重程度与水中噬

56、菌体数量高度正增,稻田病害严重程度与水中噬菌体数量高度正相关,可以利用噬菌体数量预测白叶枯病发病程相关,可以利用噬菌体数量预测白叶枯病发病程度。度。(二)根据气象条件预测(二)根据气象条件预测 多数多循环病害的流行受气象条件影响很大,而多数多循环病害的流行受气象条件影响很大,而初侵染菌源对当年发病的影响较小,通常可根据初侵染菌源对当年发病的影响较小,通常可根据气象因素预测。如气象因素预测。如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可利用可利用“标蒙法标蒙法”预测侵染时期,具体为若相对湿度连续预测侵染时期,具体为若相对湿度连续48h48h高于高于75%75%,气温不低,气温不低1616,则,则141421d21

57、d后田间将出现中后田间将出现中心病株;心病株;葡萄霜霉葡萄霜霉病若气温为病若气温为11112020,并有,并有6h6h以上叶面结露就可能引起侵染。以上叶面结露就可能引起侵染。 有些单循环病害也可根据初侵染期间的气象条件有些单循环病害也可根据初侵染期间的气象条件进行预测。如苹果、梨的锈病每年只有一次侵染,进行预测。如苹果、梨的锈病每年只有一次侵染,在果园附近桧柏上有越冬菌源情况下,在北京地在果园附近桧柏上有越冬菌源情况下,在北京地区,每年区,每年4 4月下旬至月下旬至5 5月中旬若出现大于月中旬若出现大于15mm15mm的降的降雨,且其后连续雨,且其后连续2d2d相对湿度大于相对湿度大于40%4

58、0%,则,则6 6月份将月份将大量发病。大量发病。(三)根据菌量和气象条件进行预测(三)根据菌量和气象条件进行预测 许多病害在其他条件确定条件下,菌量许多病害在其他条件确定条件下,菌量和气象因素对流行影响较大,可作为预测依和气象因素对流行影响较大,可作为预测依据。如:据。如:v我国北方小麦条锈病的春季流行通常依据秋我国北方小麦条锈病的春季流行通常依据秋苗发病程度、病菌越冬率和春季降水情况预苗发病程度、病菌越冬率和春季降水情况预测;测;v我国南方小麦赤霉病流行程度主要根据越冬我国南方小麦赤霉病流行程度主要根据越冬菌量和小麦扬花灌浆期气温、雨量和降雨天菌量和小麦扬花灌浆期气温、雨量和降雨天数预测,

59、在某些地区菌量的作用不重要,只数预测,在某些地区菌量的作用不重要,只根据气象条件预测。根据气象条件预测。(四)根据菌量、气象条件、栽培条件和寄主植物生(四)根据菌量、气象条件、栽培条件和寄主植物生育状况预测育状况预测 有些病害流行条件比较复杂,因此预测时除考有些病害流行条件比较复杂,因此预测时除考虑菌量和气象因素外,还要考虑栽培条件和寄主植虑菌量和气象因素外,还要考虑栽培条件和寄主植物的生育期和生育状况。如物的生育期和生育状况。如稻瘟病稻瘟病在短期预测中,在短期预测中,需注意氮肥施用期、施用量及其与有利气象条件的需注意氮肥施用期、施用量及其与有利气象条件的配合情况,水稻叶片肥厚披垂,叶色墨绿,

60、则预示配合情况,水稻叶片肥厚披垂,叶色墨绿,则预示着稻瘟病可能流行;着稻瘟病可能流行;水稻纹枯病水稻纹枯病流行程度主要取决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栽植密度、氮肥用量和气象条件;于栽植密度、氮肥用量和气象条件;油莱菌核病油莱菌核病流流行多以花期降雨量、油菜生长势、油菜始花期迟早行多以花期降雨量、油菜生长势、油菜始花期迟早以及花朵带病率作为预测因子。以及花朵带病率作为预测因子。 此外,对此外,对虫传病害虫传病害,介体昆虫的数量、生态、,介体昆虫的数量、生态、带毒率等是重要的预测依据。带毒率等是重要的预测依据。三、预测方法三、预测方法v病害预测的原理相当于信息的加工过病害预测的原理相当于信息的加工过程,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