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管理)北京市高校校园超市连锁经营及发展探讨_第1页
(店铺管理)北京市高校校园超市连锁经营及发展探讨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店铺管理) 北京市高校校 园超市连锁经营及发展探 讨中国传媒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分别或者是共同与各校后勤集团的领导、商贸中心主任进行了座谈,并参观了部分学校的超市和门店。(一)调查函汇总基本情况:在市教委后勤处的协助下,共计向北京71所院校发了调查函和 调查表,收回42份调查表,占调查院校的59.15%.回函汇总情况如 下:各校商贸超市门店数和营业额统计序号单位门店数(个)年销售额(万元)备注1清华大学551002北京大学1495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423004中国人民大学29315北京理工大学23606中央民族大学110007北京化工大学632008中国传媒大学210009中国政法大学115

2、10北京体育大学122711中国农业大学120012首都医科大学113北京语言大学114014首都师范大学121015北京舞蹈学院210016北京青年政治学院15317北京建筑工程学院16018北京印刷学院110019华北电力学院140020北京石油大学118021北京农业职业学院122北京科技职业学院7113023北京城市学院318024北京现代职业技术学院310025中国石油大学118026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15027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11828北京外国语学院352229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30北京财贸职业学院14031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124032北京服装学院33北京中医药大学1

3、16034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35北京艺术设计学院36中国防卫科技学院37中国政法职业学院38北京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39北京人民警察学院40中华女子学院41中央美术学院4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计6318691各高校超市营业面积、客单价统计序号单位经营面积(平方米)平均米效(元/平方米/日)平均客单价(元/人)1清华大学380078.914.932北京大学20067.52.7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30033124中国人民大学34041.1710.45北京理工大学33033106中央民族大学100075.66.47北京化工大学100012088中国传媒大学9中国政法大学5041010北京体育大学50

4、02011中国农业大学6009.13512首都医科大学15013北京语言大学200208.514首都师范大学36016.282015北京舞蹈学院70571016北京青年政治学院1601217北京建筑工程学院10020518北京印刷学院9033319华北电力学院180320北京石油大学180521北京农业职业学院13022北京科技职业学院267017623北京城市学院126624北京现代职业技术学院200201025中国石油大学18026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10027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8028北京外国语学院33365.898.529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35030北京财贸职业学院7031北京科技

5、经营管理学院300232北京服装学院33北京中医药大学10034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35北京艺术设计学院36中国防卫科技学院37中国政法职业学院38北京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39北京人民警察学院40中华女子学院41中央美术学院4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计从调查统计回函的情况来看,调查的42所院校商贸企业或准企业共计63个门店,全年营业收入约1.86亿元。在调查的高校超市或商店 中,企业性质属于国有性质的为20个,占调查门店数的31.75%;属 于集体或股份制性质的13个,占调查门店数的20.63%;属于个人承 包或私营性质的有30个,占调查门店数的47.62%。根据不完全统计,在对高校所属门店调查的

6、商贸企业从业人数达到880人,其中国家正式在编人数274人,非在编人数606人。以上调查的单位和数字,并没有涵盖各咼校院内的所有商业网点,只是隶属于各高校后勤管理的门店数。(二)实地考察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从实地调查了解部分院校的情况来看,除个别院校,将商店或门 店出租或托管或承包给单位及个人经营外,大部分学校的后勤都有自 己经营的商店和超市,或是自己经营的门店与承租出去的门店并存, 门店大小不同,经营面积一般都在30-40平米到1000多平米不等,一般后勤都有至少1个店或5、6个店,经营的商品500-600种到7000多个单品。平均客单价5-6元 -13-15元左右。有的学校校园 内的各种商店

7、或门店多达几十个。基本都是单店经营,尚未连锁。 二、北京市高校校园商贸(超市)现状的基本分析 根据以上资料的调查统计,目前北京高校大多数学校都有校园商 业网点, 由于归属不同, 经营业态不同, 因此, 经营管理水平参杂不 一,差距较大。1、从隶属关系上分类(1)、历史延续的超市 这类校园超市一般都是在计划经济时代成立的,集中在学校规模 比较大的学校, 如过去的八大学院, 早期叫学联社, 归属海淀二商局 管理,随着时代的变革,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目前有的隶属超市发 有限公司管理,有的被学校收回后通过招标又租赁或委托物美连锁经 营公司或其他公司经营管理。 ,有的经过改组以承包形式单店经营。(2)、

8、后勤集团创办的超市起步创办时间较晚, 早期的一般都在2000年后或社会化改革进程 中发展起来的;有的是因学校机构改革,职能转换,撤并的单位组合 起来的,虽然隶属在后勤集团,但分布在物业、餐饮、公寓等部门, 其规模都很小;但有的商贸中心相对具有规模和实力。这一部分商贸 企业,虽然是经营单位, 但不以盈利为最大目的, 兼有后勤服务职能, 不对外开展业务,只面向校内师生员工,一部分还兼有为学校教学、 科研提供技术物资保障服务的功能。(3)、校内引进的超市 部分学校因多种因素,引进的较为规范的校园超市,如物美、超 市发、京客隆等社会实力较强的公司, 也有部分高校的商贸服务中心,如化工大学后勤集团教育超

9、市在7所院校建立的连锁店等,也有社会 上私人承包的小店铺。(4)校内其它部门创办的超市 有社区家委会、工会等部门创办的超市或合作社,大部分属于个 人承包或其它经济组织承包经营。从调查了解的情况来开,除历史延续的超市发公司、后引进的物 美超市以外,基本上各学校的门店都是独立经营,各自为战,单打独 斗,与社会企业相比各方面均处于弱势。2、从管理水平上分类(1)具有现代技术管理要求,经营业态清晰,有一定规模的超市 初步具有商品管理、营运管理、员工管理、财务管理的超市, 一般都集中在学校规模较大,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北 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工大学、传媒大学、民族大学等学校。不管是引 进的、历

10、史延续的、还是后勤创办的, 这些超市都有一定的进货渠道, 具有相对规范的POS管理系统,初步建立了管理信息、绩效考核分 析系统。从管理上来看,除几个学校校园内的超市或门店,是由后勤集团 组建的商贸服务中心管理经营,相对具有一定规模,管理较为规范。但大部分院校的商店归属于食堂或者是物业管理部门经营,有的承包 出去了,或者是出租出去了。基本上都有一定的市场和固定的客源。 校园里也有竞争对手并存,有的校园内有工会的消费合作社、有超市 发或物美的连锁店,也有学校其他单位利用自己的空闲房屋出租给个 人或单位经营开设的小商店。从整个校园环境的角度来看,有的学校 校园内,建店随意性很大,与校园建设和校园环境

11、极不协调也显得不 太和谐。(2)单纯以盈利为目标的超市 目的性很明确,就是以盈利为主要目标,例如承包经营和部分租 赁、个体经营的超市,没有隶属关系,管理松散,随心所欲,一般都 不很规范,以假冒伪劣的商品、质次价高的商品,欺骗消费者,时有 发生。(3)从社会效益的角度上来看,属于后勤自己经营的超市或门店, 可信度强,服务好。从各学校所做的满意度调查情况来看,普遍高于 校内其他门店。而且不同程度上,自己经营,自负盈亏,每年都能向 学校或学生会组织提供公益服务和赞助,额度占收益比例的相当一部 分。(3)从经济效益上来看,不仅能保证经营者一定的利益,而且 都向学校上交一定比例的利润,具有一定的经济增长

12、点和发展空间。 不管各门店以何种形式经营,还是有何种人来管理,起码都是部门领 导或是决策者认可的经济创收来源之一。因此,从既得利益的角度来 看,这都是小部门难舍难割得一块阵地。所以,随着改革的深入,对 商贸的整合或是联合,将是实现校园超市连锁经营、统一管理的一大障碍,也将是一大难点。3、从营业收入上分类具有一定管理水平和营业面积的校园超市,都具有较高的营业收 入,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门店,所占比例不大于20%,但 占整个北京高校超市营业收入的80%以上。这也符合“二.八”定律。4、高校校园(商贸)超市劣势与优势分析:劣势:1、规模小校园超市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营业面积与社会企业相比,

13、相差 甚远,单店经营营业收入最好的不过3000多万,属于小企业的范畴, 更不用说营业收入几十万、几百万的校园超市。长期以来依靠自身的 独特经营,如同小马过河, 踩着石头,跟着感觉走。进货渠道不通畅, 商品结构不合理,管理不规范。2、专业管理水平不高 后勤所创办的校园超市,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其专业管理水平与 社会企业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专业 人员凤毛麟角,信息化程度低,缺乏统一的标准化管理。与国内优质 企业相比,处于起步阶段,相当于十年前的水平。小规模的校园超市 更无从谈起。从行业角度上来看,后勤自己经营的商贸门店的管理人 员基本都是半路出家,后改行担任经理或是店长,

14、虽然一部分管理人 员接受过短期培训,但从经营理念或是管理方法都停留在传统的经营 管理模式上,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匮乏。但这些管理人员凭着高度的责任心和对学校的忠诚度,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突出体现了高校后勤工作者无私奉献,勤勤恳恳的优良品质,这也就是有别于社会 上的超市和商店的教育“特色” 。虽然各校都有自己建立起来的一套 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但从店面布置、商品结构、营业员、理货员素 质,服务标准等等,与现代管理和发展需求相比相差太远,与学校实 现跨越式发展不匹配。3、校园市场发展不平衡 学校规模大的校园超市发展较好,小学校的校园超市经营都是以 个人承包或承租组织形式,名义上是单位,实际上是个

15、人承包的占大 多数。与高校环境不相符的校园超市,在环境卫生、商品质量、服务 质量上、价格上,学生的利益和健康根本得不到保障。总体来讲,校园超市(除引进的优势企业外)普遍规模偏小,专 业管理水平不高,与社会企业相比,无论是战略上还是战术上都不具 备竞争力。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尚若不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快采取 措施,加速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后勤的校园市场将消失,那么,失败 将只是时间问题。优势:1、非常好的市场环境(1)高校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市场,有特定的消费群体(老师和 学生),从统计资料来看,目前北京有70多所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已 达70余万人,这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消费市场,也是各商家众目睽睽, 急于

16、抢占的市场。而目前属于后勤自己经营的门店所创造产生的营业 销售额所占北京校园市场份额的比例还不足1/3。因此,北京高校校 园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并且具有校园的特殊性,有许多可研究探讨的 问题和后勤创新发展的新课题供我们去开发。(2)这个群体特定的商圈(学校范围) ,相对于社会而言是一个 健康的、基本素质高的群体。这为校园超市的服务标准的定位、商品 品种的定位、价格的定位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通过规范化、标准化运 作,培养师生的忠诚度,保证营业的稳定,是非常有利的。这也是校 园超市虽然存在着诸多劣势,但仍然能获得效益的根本原因。2、阵地还在 与社会上拼杀正酣的激烈战场相比,经过几年的实践还有一支后 勤

17、商贸队伍,在坚守着这块校园阵地。以化工大学后勤集团教育超市 为龙头的连锁超市,已在北京7所高校建立了9个门店。中央民族大 学后勤集团的承坤商贸中心,也开始在北京音乐学院建立了连锁超 市,同时也在寻求新的合作方式,和部分高校的商贸结成联盟。这些 商贸工作者已初步掌握了作战的经验和作战的基本技能,了解商业的 内在规律和商情。尤其是针对校园超市的运营规律比社会企业更清 楚、更熟悉。而且在学校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中发挥了作用,并已经 得到师生员工的认可和欢迎。而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现在的商贸队伍 培养成组织严密、有战斗力的正规军。总体上来看,目前各高校对校园商贸(超市或商店)缺乏整体规 划和考虑,归属不明

18、确,因此没有统一管理,造成各行其是,资源浪 费,无章无序经营。三、 实现北京高校校园超市连锁经营的可行性及必要性(一)实现校园连锁经营的可行性通过校园超市的调查和统计,在与部分院校后勤集团的领导和商 贸中心主任座谈中,大家就校园超市等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 交流和探讨,为今后高校商贸的发展,搭建平台、规模经营、规范管 理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并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各校的领导已经意 识到,商贸服务也是学校后勤保障体系中不可忽视和不可缺少的一部 分,也在研究和探讨如何在校内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或是如何提高和 改进这方面的工作,成为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和后勤管理创新的一个新课题。我们归纳了以下几点:1、

19、 校园超市购物已成为学生吃和住之后的第三大生活需求;2、 校园超市(便利店)也是服务育人的窗口;3、校园超市(便利店)是后勤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4、商贸服务是后勤保障服务体系中可持续发展的新亮点;5、校园超市(便利店)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和发展迫在眉睫;6、校园超市的发展, 实现规模经营是发展的出路之一, 规模经 营才有效益,而实现规模经营的当务之急需要连锁经营和建 立联合采购中心;7、高校商贸实现连锁经营和集中采购的时机趋于成熟;8、坚持姓“教”服务,是高校商贸的特色;9、创新服务是高校商贸保持教育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10、 提高素质,培训人才,建立团队和企业文化是目前高校商贸 的迫切

20、需求;11、 高校商贸要建立自己的品牌;12、 统一采购配送,不仅可以降低采购成本,保证商品质量,还 可以防范经营管理者商业贿赂等不正之风的蔓延,以解领导 者的后顾之忧;13、 部分高校的商贸具有了一定的优势,也形成了规模,形成了 蓄以待发的态势。综上所述,高校商业网点的建立和连锁经营已经提到议事日 程上来了, 也逐渐引起学校领导和后勤管理部门领导的重视。 一部 分将超市租赁和承包出去的学校也在考虑, 在合同期期满的时候收 回,重建后勤自己的超市或门店。(二) 实现校园超市连锁经营的必要性1、从商业发展趋势来看,校园超市连锁是必由之路我们从20062007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了解到,从中国商 业

21、热点发展趋势来看,根据专家和2006年发展预测,中国零售市场 已进入调整、重组、发展的新时期,今后这种特点将更加突出:外资 以独立形式进入中国市场的方式加快;内资大型连锁分和充满更大变 数;外资企业积极地向二、三线城市扩张,大型内资连琐也在紧锣密 鼓地向中小城市发展;未来中国市场仍在调整、组合中发展,并购、 合作、重组、退出、倒闭都属正常的现象,开放是必然的,重组是必 要的,倒闭是正常的。未来消费品市场整体走势应该是:以完善小康型社会商品结构为 中心,兼顾温饱型的商品需求,转变观念,积极开拓新的消费领域, 有条件的城市适度开拓奢侈品市场, 形成高中低档商品并存的, 以中 档商品为基础的市场格局

22、。由此可见,高校校园超市是市场经济的一部分,介于社区商业市 场经济范畴,虽然具有特殊性,但也具有着市场的共同规律和属性。 高校校园超市要做大做强,必然也要根据发展趋势,走调整、合并、 组合得道路。但调整、合并、组合必须遵守基本原则,要以市场需求 为导向,以企业自愿为原则,以政府必要的支持为条件,实现优势资 源的组合,达到做强的目的。2、建设一流的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的需要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 符合高等教 育特点与需要的新型的高等学校后勤保障体系。高校实施跨越式发 展,需要一种良好的、和谐的、高效的后勤服务体制和机制作支撑。因此,高校商贸的建立和发展,是继餐饮

23、和公寓建设发展之后,学校 后勤建设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高校后勤部门熟悉高校后勤状况, 了解师生员工生活的特点, 并且始终坚 持后勤服务姓“教” ,坚持“三服务二育人”的宗旨。高校校园的商 业网点的设置和管理,应由高校后勤部门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 布局、统一选择经营项目, 对净化校园, 建设和谐校园是非常有利的。在高校引进商业网点的问题上,部分高校的领导和一部分人的偏 面认识和观念是需要更正的。不是引进几个或更多的商店,就会给学校的师生员工由于各门店之间的价格竞争带来更多的实惠。恰恰相 反,由于无序的竞争,将会给消费者带来的是权益的损害。大家都知 道,市场竞争是有规律的,也是有规则的,任何引进

24、的经营者都不会 去做赔本的买卖。现代商业的竞争,拼的是服务、是品牌,是人才, 是先进的商业理念。恶性竞争的结果,将是以假充真,伪劣产品,质 次价廉的商品比比皆是,深受其害的首先是校内的师生员工。 改革和 开放在不断改变消费观念和市场环境, 并加速市场化进程,以摊位制 为主的经营形式的城乡交易市场,面临着改造、调整创新、提高的重大任务,引进现代化流通方式, 普及IT技术,实现对每一个经营者的 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推进现代物流配送体系的建立,以连锁 加盟形式,有重点地改造和提升摊位制管理经营水平,是未来中国城 乡交易市场面临的重大任务。所以,所谓的引进,可以进行竞争,可 以给师生员工带来实惠

25、的想法是不对的。由此可见,目前北京高校校园的商贸网点和门店建设与管理,与现在 高校实施跨越式发展是亟不相配的。应该引起教育部门和高校领导的 重视。笔者曾有幸走访了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 台湾大学、 台湾中山大 学、台湾慈济大学等,观光了校园环境,虽然这些学校并不属于一流 名牌大学,环境各不相同, 但在校内商业网点的布局上基本是相同的, 各校只有一个标准的7-11连锁店(Sever-Elever),为学校师生提供 服务。统一的标识、统一的店面布置,形成一个优雅的购物环境,良 好的经营秩序。 与我们目前校园的商业网点布局,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整个校园环境的角度来看,北京大部分学校校园内

26、,建店随意性很 大,犹如雨后春笋,只要不进行清理整顿,各种形式开办的商店和摊 位,层出不尽,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店面不整齐,五花八门, 管 理无序、 无章, 与校园建设和校园环境极不协调也显得不太和谐。3、实现高校校园超市专业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和规模经营的需要 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改善增长方式,重视节支增盈,成为流通 产业发展的根本途径。零售之间的竞争,首先表现为核心竞争力。零 售业未来发展取决于科技、信息、和服务,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才的竞 争。未来的竞争是以人才为核心、以服务为内容、以企业的形象为条 件的全方位、系列化的竞争。零售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一是整合利 润,有效的经营和整合元素,充分

27、利用人、财、物,促进产、供、销 有效的运行, 产生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 二是节约利润, 勤俭办企业, 节支减耗,达到增盈目的;三是机会利润,如何有效利用市场寻找消 费点,开拓潜在市场以抢占市场先机, 在买方市场条件寻找卖方生意, 在过剩中开拓紧缺市场。高校校园超市要发展, 也必然顺应市场经济的变化, 需要走联合、 整合的 道路,不然就要淘汰出局。下面我们从商品进货价格调查比较几个简 单的例子,来分析高校校园超市建立连锁经营和统一采购的必要性。商品调查分析报告为了了解高校各后勤商贸企业(准企业)及商贸服务中心经营状 况,商品结构,商品需求量,商品进货渠道, 以及商品的价格体系等, 商专会对部分院

28、校的超市和商店进行了问卷调查。为了保证数据的客 观性、准确性和有效性,采取随机抽样的办法,共选择了209个商品 单品(即同一厂家、同一类商品、同一商品条码、相同包装量、同一 时间段的进货资料为依据) ,其中,食品类、饮料类商品141个,非 食、日化、百货类商品68个。对单品价格进行分析对比,提供给各 高校后勤商贸的采购部门参考。商专会在调查前曾承诺各高校商贸和各供应商,价格涉及到各企 业的商业秘密和价格策略,并为之保密,因此在报告中只做分析,不 公布各调查单位的基本数据。此分析数据可以作为各单位控制采购成 本,疏通渠道,筛选供应商等方面作为参考。由于进货渠道的不同,采购方式不一样,商品进货的批

29、次数量不 同,进货价格相对也会不一样,因此形成价格差异是正常的。所以此 分析数据只是帮助各单位分析采购环节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为控 制采购成本提供些帮助。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最低价格依据是以各调 查单位对比同一商品的价格为准,进价最低的为标准,以此为参照。 下面我们提取了经营规模较大的3所院校数据样本进行分析对比:这 三所院校的特点,都处于北京市海淀区,学校规模(在校学生人数) 相比较代表了大、中、小院校的规模,同品牌的商品进货渠道大致都 是同一分销商供货,超市规模也基本相同。(一)、商品的进货价格对比分析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后勤集团商贸服务公司调查情况: 随机抽样商品209个,其中不可比商品

30、14个(即同次调查取样 中没有可比较价格商品) ,在抽样的195个商品中进行对比分析。其 中商品进价单价价格相同的商品16个,占调查商品中的8.21%;商 品进价单价高于最低进价商品75个,占调查商品中的38.46%;商品 进价单价低于其他学校进价的商品104个,占调查商品中的53.33%。 在商品进价高于最低进价的74个商品中,进价高于最低进价差额幅 度在5%以下的商品37个,占抽样调查商品总数的18.97%;进价高 幅差额在20%以下的商品23个,占抽样调查商品总数的11.79%; 进价高幅差额在20%以上的商品15个,占抽样调查商品总数的7.69%。二、 中央民族大学后勤集团承坤商贸服务

31、中心调查情况: 随机抽样商品209个,其中不可比商品56个(即同次调查取样 中没有可比较价格商品) ,在抽样的153个商品中进行对比分析。其 中商品进价单价价格相同的商品17个,占调查商品中的11.11%;商 品进价单价高于最低进价商品81个,占调查商品中的52.94%;商品 进价单价低于其他学校进价的商品55个,占调查商品中的35.95%。 在商品进价高于最低进价的81个商品中,进价高于最低进价差额幅 度在5%以下的商品23个,占抽样调查商品总数的15.03%;进价高 幅差额在20%以下的商品36个,占抽样调查商品总数的23.53%; 进价高幅差额在20%以上的商品12个,占抽样调查商品总数

32、的7.84%。三、清华大学物业公司紫荆超市调查情况:随机抽样商品209个,其中不可比商品57个(即同次调查取样 中没有可比较价格商品) ,在抽样的152个商品中进行对比分析。其 中商品进价单价价格相同的商品17个,占调查商品中的11.18%;商 品进价单价高于最低进价商品81个,占调查商品中的53.28%;商品 进价单价低于其他学校进价的商品54个,占调查商品中的35.52%。 在商品进价高于最低进价的81个商品中,进价高于最低进价差额幅 度在5%以下的商品34个,占抽样调查商品总数的22.36%;进价高 幅差额在20%以下的商品36个,占抽样调查商品总数的23.68%; 进价高幅差额在20%

33、以上的商品11个,占抽样调查商品总数的7.23%。四、清华大学正大公司澜园超市调查情况:随机抽样商品209个,其中不可比商品87个(即同次调查取样 中没有可比较价格商品) ,在抽样的122个商品中进行对比分析。其 中商品进价单价价格相同的商品12个,占调查商品中的9.84%;商 品进价单价高于最低进价商品99个,占调查商品中的81.14%;商品 进价单价低于其他学校进价的商品11个,占调查商品中的9.02%。 在商品进价高于最低进价的99个商品中,进价高于最低进价差额幅 度在5%以下的商品52个,占抽样调查商品总数的42.62%;进价高 幅差额在20%以下的商品30个,占抽样调查商品总数的24

34、.59%; 进价高幅差额在20%以上的商品17个,占抽样调查商品总数的13.93%。从以上调查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各门店进货单品的价格相同 的商品仅占全部调查商品中的10%左右,也就是说, 供应商在供给各高校门店的商品进价,差异较大。而且从调查的情况来开,几所高校 门店的供应商都是同一个供应商供货,商品的价格也不一样。相对来 讲,各校门店的进货价格都受到供货商的控制,当然各门店情况不一 样,供应商在保证其自身利益方面采取的价格策略和供货方式上都做 了不少文章。这是我们下一步,高校走联合的道路,降低采购成本, 与供应商进行价格之争必须要认真对待的课题。(二)商品的年进货量情况我们从随机抽样调查

35、的商品中,看饮料类和方便面类几大品牌的进货需求量:品类品项中央民族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计(标准箱)饮料类康师傅4个单品2989648174283780907统一5个单品984135986374549572可口可乐4单品1215323488331538956百事可乐5单品1675344720341464887娃哈哈5单品628495012396817雀巢2单品102245300776563996泉阳泉2单品2119178863778566862农夫山泉5单品4099113516011937188088燕京5单品2333754462251880317方康师傅5单品381619481338

36、23635统一3单品132268461338301便面类五谷道场4单品44271750027822205白家2单品12442948894281光友2单品10454378835506今麦郎3单品16801474423916663南街村2单品15161384492949以上统计数字仅仅是调查3个院校7个门店汇总来的数字,不包括其学校内其他经营单位或餐饮部门消费的数量,若要加上的话,估 计要翻番。可想而之,如果高校的超市形成连锁或建立采购配送中心, 北京70多所院校的需求量将是多么大的一个数字,北京任何一家的 超市销售量也比不上高校的需求量。用这么大的需求量,由采购配送 中心统一与厂商谈判,将是巨大

37、的一个砝码,在价格上会比单店采购 要优惠的多的多。在渠道上也减少了中间环节。这也是经营者求之不 得的。如果形成连锁,可想而知,将会产生聚集效益,仅调查的几个 单品就明显的有了优势,更何况所调查的院校门店的商店,单品都在1000种左右,通过组合后,即可形成规模,产生规模效益。(三)调查院校所属门店经营状况从42所院校63个店的调查情况来看,尽管经营业态、规模不同, 但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被调查的北京高校所属超市和便利店的年营业 额已达1.86亿元。其中商专会常委院校(8所)经营管理的超市或便 利店(23个店)全年营业额占所调查院校的76.9%,达到1.4亿元。 具备了初步的规模。四、实现北京高校校园超市连锁经营的必要条件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的建立,商贸服务已日益成为高校后勤保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真正 实现北京高校校园超市的连锁经营,确实是任重而道远。但这是高校 商贸发展的趋势。为建立高校后勤保障服务体系,为一流学校提供一 流的后勤保障服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