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黄岙二期围涂工程原位观测方案_第1页
温州黄岙二期围涂工程原位观测方案_第2页
温州黄岙二期围涂工程原位观测方案_第3页
温州黄岙二期围涂工程原位观测方案_第4页
温州黄岙二期围涂工程原位观测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温州洞头县黄岙二期围涂工程促淤堤工程原位观测方案中国水电十三局温州洞头县黄岙二期围涂工程促淤堤工程项目部二七年七月目 录1 工程概述 11.1工程概况11.2 工程地质条件11.3 遵循的规程、规范及技术要求52 观测目的及内容52.1 观测目的52.2 观测内容及数量53 观测仪器的埋设与观测63.1施工准备阶段63.2 拟投入本项目的主要观测及设备63.3监测仪器设备和材料的采购、检验和率定63.4监测仪器的埋设与观测73.5原位观测控制指标144施工总进度计划145观测仪器的保护要点146质量保证措施147 文明施工、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57.1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57.2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

2、61 工程概述1.1工程概况温州洞头县黄岙二期围涂工程位于洞头县大门岛南部黄岙海涂面上,即北纬27°5733-27°5918,东经121°0300-121°0510之间,系已围垦开发的黄岙一期工程的外围部分。围涂南侧临海,与灵霓海堤工程和霓屿岛相望,北侧靠大门岛陆域,东濒东海,西隔温州湾与乐清市相距9.5km。本工程包括下乌仙促淤堤(堤长3187m)和青菱屿促淤堤(堤长702m)的施工。其中:1)堤顶结构:堤顶高程-1.70m,堤顶宽6.081.6m,护面为300kg的大块石护面。2)堤身结构自高程-1.70m高程-4.20m为坡度1:4,设镇压平台,镇

3、压平台与涂面之间,堤身较高段设有二级、三级平台,二级、三级平台及镇压平台之间为1:4的斜坡。表面采用300kg的大块石护面,堤内均为抛石。3)基础处理促淤堤地基处理采用PVC塑料排水板法,即石坝区先在涂面上铺设一层 30kN/m土工布,再在其上抛设1.00m碎石垫层,然后进行塑料排水板插设,最后在碎石垫层顶面上铺设一层120kN/m土工布,起加筋作用。塑料排水板插设间距为1.2m,正方形排列。1.2 工程地质条件围区所在地属台州湾沙埕港低山丘陵河口堆积平原区所属乐清湾低山丘陵海湾岛屿亚区。在地质构造上属华夏褶皱带,受北北东向构造及其配套的北西向和北东东向构造控制比较显著,在地貌上反映比较明显,

4、如台州湾外至洞头诸岛,总体皆呈北北西方向展布。而单个岛屿则大多数作北东东方向延伸。地貌多呈丘陵地形,少数低山峰林等地形则多为熔结凝灰岩、流纹(斑)岩、石英正长岩等坚硬岩石构成。区内的低山丘陵多由晚株罗世火山一一沉积岩及燕山期侵入岩构成,第四纪沉积地层皆为全新统滨海组海相淤积土层。第四纪早期本区属上升阶段,中更新世后期转为下沉,全新世中期以后又回升,直至近期上升仍较显著。第四纪地层多为全新统滨海组冲海相沉积土层,其上部为灰黄色粉土,局部为粉质粘土层,下部为灰黄-灰色的粉土、粉砂及细砂层。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基木烈度为度),

5、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65s(按1区软弱场地划定)。堤基工程地质条件:根据钻探揭露,围堤左右堤肩岩石皆为燕山晚期第三次侵入的中细粒钾长花岗岩,第四纪地层按土的工程地质特性可分为六个工程地质层及十六个亚层。(1)1-1层淤泥(mQ4)滨海相沉积土,灰黄色,仅在ZS20孔中揭露,顶板出露涂面,厚1.3m,土质呈饱和、流塑状态。其主要的物理力学指标:W=55.9%; =1.70g/cm3;d=1.09g/cm3;Es=1.548MPa;固快C=4.6kPa;=10°;fk=58kPa;(2)1-2层淤泥质粉质粘土(mQ4)滨海相沉积土,灰黄色,仅在ZS24孔中揭露,顶板出露涂面,厚2.

6、5m,土质呈饱和、流-软塑状态。其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W=36.6%;=1.85g/cm3;d=1.35g/cm3;Es=3.266Pa;快剪C=12kPa; =5°;fk=90kPa;(3)1-3层含泥细砂(mQ4)灰-灰黄色,除ZS20与ZS24孔外,分布于全区,顶板出露涂面,厚0.05.2m,一般厚2.03.2m,土质不均匀但稍好,含泥量变化较大,固结排水条件较好,土质呈饱和、湿、稍松状态。其主要物理力学指标:W=39.9%;p=1.80g/cm3;pd=1.27g/cm3;Es=5.318Mpa;快剪C=6kPa;=20°;fk=120kPa;(4)1-4层淤泥夹砂

7、(mQ4)海相淤积土,灰-灰黄色,分布于全区,顶板高程出露涂面,厚1.06.2m,含砂量不均匀,粉细砂多呈薄饼状分布,局部呈砂团状,固结排水条件稍好,呈饱和、流塑状态。其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w=51.7%; p=1.71g/cm3;pd=1.13g/cm3;Es=2.317Mpa;快剪C=3.5kPa; =12.3°;fk=75kPa;(5)2-1层淤泥(mQ4)海相淤积土,灰-青灰色,呈厚层状分布于全区,顶板高程-6.0m-14.5m, 厚5.916.5m,土质稍均匀但较差,呈饱和、流塑状态。其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w=68.5%; p=1.6g/cm3;pd=0.95g/cm3;E

8、s=1.24Mpa;快剪C=6.5kPa;=1.6°; 固快C=7.5kPa;=10.5°;fk=50kPa;(6)2-2层淤泥(mQ4)海相淤积土,与2-1基本为同一土层,仅埋深较之为深,土质相对较2-1层为好。灰色,呈厚层状分布于全区,顶板高程-16.0-28.0m,厚3.022.2m, 土质稍差,呈饱和、流-软塑状态。其主要物理力学指标:w=61.7%;p=1.63g/cm3;pd=1.01g/cm3;Es=1.804Mpa;快剪C=12.4kPa; =2.8°;固快C=13.7kPa;=10.3°;fk=65kPa;(7)2-3层淤泥质粘土(mQ

9、4)海相淤积土,灰色,局部缺失,顶板高程-24.4-30.9m,厚08.0m,一般厚1.53.0m,土质较2-1、2-2为好,呈饱和、软塑状态。其主要物理力学指标:w=51.4%; p=1.7g/cm3;pd=1.13g/cm3;Es=1.707Mpa;快剪C=14.1kPa; =4.1°; 固快C=16.7kPa;=10.9°;fk=70kPa;(8)2-4层淤泥质粉质粘土(mQ4)灰色,呈透镜体分布,顶板高程-29.6-34.8m,厚04.0m,一般厚2.53.0m,土质稍好,呈饱和、软塑状态。其主要物理力学指标:W=40.6%;=1.78g/cm3;d=1.27g/c

10、m3;Es=3.160Mpa;快剪C=15.5kPa;=8.6°;固快C=15.0kPa;=13.3°;fk=90kPa;(9)2-5层淤泥质粘土(mQ4)灰色,呈透镜体分布,顶板高程-28.7-34.0m,厚 08.5m,一般厚大于2.0m,土质稍好于2-3层,呈饱和、软塑状态。其主要物理力学指标:w=49.2%;p=1.71g/cm3;pd=1.15g/cm3; Es=2.606Mpa;快剪C=15.7kPa;=5.4°;固快C=16.5kPa;=11.6°;fk=8OkPa;(10)3层粘土(mQ4)灰色,在堤线青菱屿一一乌仙头中段出现,向两侧尖灭

11、,顶板高程-27.2-37.8m,厚06.0m,一般厚3.5m左右,土质稍好,呈饱和、软塑状态。其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W=49.5%;p=1.70g/cm3;pd=1.14g/cm3;Es=2.756Mpa;快剪C=15.4kPa;=5.8°;固快C=18.lkPa; =12.2°;fk=85kPa;(11)4层淤泥质粘土(mQ4):灰色,在堤线青菱屿一一乌仙头中段出现,向两侧尖灭,顶板高程-32.5-44.0m,未钻穿,揭露最大厚度 5.5m,土质呈饱和、流塑状态。其主要物理力学指标w=54.8%;p=l.66g/cm3;pd=l.07g/cm3;Es=2.4102Mpa

12、;快剪C=13.4kPa; =5.1°;固快C=15.6kPa;=10.7°;fk=75kPa;(12)5-1层粉质粘土(mQ4)灰色,仅在ZS2孔中揭露,顶板高程-42.0m,未钻穿,揭露最大厚度6.5m,土质稍好,呈饱和、软塑状态。其主要物理力学指标:w=38.5%;p=1.78g/cm3;pd=1.30g/cm3;Es=2.978Mpa;快剪C=16.OkPa; =4.4°;固快C=13.6kPa; =20.3°;fk=90kPa;(13)5-2层粘土(mQ4)滨海相沉积土,灰色,在堤线青菱屿一一乌仙头中段出现,向两侧尖灭,顶板高程-38.7-50

13、.2m未钻穿,揭露最大厚度4.0m,土质均匀,稍好,呈饱和,软-可塑状态。其主要物理力学指标:w=38.5%;p=1.71g/cm3;pd=1.17g/cm3; Es=4.066Mpa;快剪C=22.OkPa; =5.0°;固快C=19.3kPa;=15.7°;fk=100kPa;(14)6-1层淤泥质粘土夹砾砂(al-mQ3)冲一海相淤积土,灰-灰褐色,分布于堤线两侧,顶板高程-32.2-33.8m,厚1.93.4m,土质不均但稍好,呈饱和、软塑、稍松状态。其主要物理力学指标:w=31.4%;p=1.91g/cm3;pd=1.45g/cm3;Es=3.152Mpa;快剪C

14、=9.8kPa;=20.8°;fk=95kPa;(15)6-2层粘质粉土(al-mQ3)灰-灰褐色,仅在ZS19孔中揭露,顶板高程-35.8m,未钻穿,揭露最大厚度3.5m,土质稍好,呈饱和、湿、稍密状态。其主要物理力学指标:w=33.3%;p=1.98g/cm3;pd=1.42g/cm3;快剪C=19.4kPa;=23.1°;fk=125kPa;(16)6-3层砾砂夹贝壳(al-mQ3)灰-灰褐色,仅在D-D剖面中揭露,顶板高程-28.1m37.2,未钻穿,揭露最大厚度2.3m,富含贝壳,砂中石英颗粒较多,结构稍松。其主要物理力学指标:w=22.7%;p=1.98g/cm

15、3;pd=1.61g/cm3; Es=7.801Mpa; fk=135kPa;海堤分两堤段,中间以青菱屿小岛相连,下乌仙海堤堤段第1层土分布均匀,第2层土质较差的淤泥厚度小于青菱屿海堤堤段,下乌仙海堤堤段工程地质条件好于青菱屿海堤段。1.3 遵循的规程、规范及技术要求1、相关设计文件;2、浙江省水利厅浙江省海塘工程技术规定(1999年9月);3、浙江省围垦局浙江省围涂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999年5月);4、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 260-1998);5、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试行)(SL 239-1999);6、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1997);7、工程测量规程(GB

16、50026-1993)。2 观测目的及内容2.1 观测目的地基土的排水固结、强度增长情况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原位观测是软土地基上工程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同时为工程反馈设计、为施工单位进行信息化施工提供依据。水平位移观测:测定地基土内部在上部荷载作用下不同深度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以判断地基稳定性。基底沉降观测:通过观测可以测得地基表面在各级荷载下的沉降量,起到控制施工加荷速率的目的。2.2 观测内容及数量促淤堤堤身间距每隔300m埋设一组沉降板,一组3个,共39个。促淤堤设2个水平位移观测,分别埋设于下堤2+650和青堤0+150处,拟定测斜管埋深40m。3 观测仪器的埋设与观测3.1

17、施工准备阶段1、监测技术人员、工人到位。2、材料准备,各测试项目均应备足满足工程进度需要的各种物资。3、仪器设备准备,各种仪器、设备均须到位,且能正常使用,以满足工程进度需要。3.2 拟投入本项目的主要观测及设备拟配备仪器设备表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制造厂商水准仪NAL1322台苏光RTKGPSHD60001台中海达全站仪SET2101台索佳测斜仪CX-3C1台武汉基深勘察仪器研究所测斜管CX-702孔/每孔深约40m江苏沉降板/39套/拟投入本项目的主要施工设备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制造厂商备注油压式回转钻机SGZ-1001台杭州施工船舶约200t1艘/电钻/1只/塑料焊枪/2只/组合工具/1套

18、/3.3监测仪器设备和材料的采购、检验和率定3.3.1监测仪器设备采购1、仪器供应商的选择。优良的监测仪器是保证完成监测工作的基础。我们将充分考察仪器供应商的资质及质量保证体系,优先选择具有通过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国家计量认证的单位;2、保证所采购的所有仪器设备及其附属设施均具有制造厂提供的标准校准度,检验证书及产品制造厂家的长期售后服务保证承诺等。3.3.2主要监测仪器类型及性能指标在本工程中选用的传感器性能指标及可靠性均能满足本工程要求。主要仪器设备的种类、型式及主要技术指标如下:1、钻孔测斜仪及读数仪钻孔测斜仪及读数仪选用武汉基深勘察仪器研究所生产的CX-3C型测斜仪探头与读数仪

19、,该仪器性能稳定,质量可靠。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标准量程: ±30° 测量精度: ±0.02mm/500mm) 系统总精度: ±4mm/15m 温度范围: -10+60 长度×直径: 780×28mm 轮距: 500mm2、测斜管测斜管采用CX-70型PVC管,该管能与所有测斜仪配套使且重量轻、坚固和耐腐蚀,管体有90°间隔的轮槽以便测斜仪定向,保证测斜仪不发生旋转。安装时测斜管与接头插接到一起,接合处用麻丝或胶带密封以防水。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最大外径(壳体): 70mm 最大外径(接头): 75mm 壁厚: 3mm

20、长度(壳体): 3m 长度(接头): 305mm3.3.3仪器设备的检验率定所投入使用的仪器须通过年检。3.4监测仪器的埋设与观测1、沉降板制作:沉降板结构图根据设计施工图,采用100cm×100cm×10mm的钢板制作,钢板中心位置接1.5吋镀锌钢管作为测管,测管的垂直度为90°,测管底部须与钢板牢固焊接。安装:在完成插板施工后埋设,以避免插板施工船的碰撞。根据设计图纸位置,将沉降板埋设于铺在碎石垫层的120KN/m土工布上。沉降板埋设板底应保持水平,保证沉降观测测杆在铅直方向,在施工观测期间,应加强保护措施,以保证观测杆的铅直方向。沉降板的埋设步骤为定位放样放

21、置沉降板连接沉降测杆及护管四周回填石料测初始高程。埋设完成后填写沉降板埋设考证表。每节沉降杆及护管的长度均为1m,随着回填层的加高而不断接高沉降测杆。保护:测管外应加4吋保护铁管,保护管内径略大于测管,以保证测管在保护管内的自由度,施工期间应加强对测管的保护,避免其受损坏。沉降板放置到位后,以立即以测点为中心,采用人工抛置碎石袋来保护。第一次抛置高度不小于3米,顶部直径不小于3米,向下以45度角扩散;保护区外采用船抛;加第二级荷载前先在测点周围2米范围内采用抛置砂石袋的方法,再在保护区外采用船抛。抛石船离测点要保持一定距离,以免碰撞测点。详见保护设计图。观测要求:一般在加荷期间每日至少观测1次

22、,加载停歇期的第一周内,每天观测1次,以后视沉降速率的大小,每隔3天观测1次,在坝体下级加荷前连续3天每日观测1次。当相邻二次观测日沉降量递增较快或观测值接近(或超过)控制标准时,增加观测频次,每日观测次数增加2-3次。沉降观测的时间宜在低潮位。每天控制在30毫米/日以内,每周累计控制在100mm/周以内。由于全部测点均位于海上,均须海上作业,因此需采用动态GPS测量。资料分析及提供:测试后及时计算分析,统计日沉降量及累计沉降量,绘制沉降与时间过程曲线。2、水平位移安装:在完成插板施工后埋设,以避免插板施工船的碰撞。根据设计图纸位置和要求的时间采用钻孔埋设法,用测斜仪进行测量。测斜管外采用4吋

23、铁管进行保护,保护管应穿过碎石层,至少进入原滩涂面1米以上。测斜管的埋设步骤为定位放样钻机成孔埋放测斜管安置保护管中粗砂封孔测初始值。埋设完成后及时填写测斜管埋设考证表。每节测斜管及护管的长度均为1m,随着回填层的加高而不断接高沉降测杆。保护:测管外应加4吋保护铁管,保护管内径略大于测管,以保证测管在保护管内的自由度,施工期间应加强对测管的保护,避免其受损坏。测斜孔安置完成后,以立即以测点为中心,采用人工抛置碎石袋来保护,避免海浪的破坏。第一次抛置高度不小于3米,顶部直径不小于3米,向下以45度角扩散;保护区外采用船抛;加第二级荷载前先在测点周围2米范围内采用抛置砂石袋的方法,再在保护区外采用

24、船抛。抛石船离测点要保持一定距离,以免碰撞测点。详见保护设计图。测试要求:要求在施工加载期每天至少观测1次,施工间歇期在荷载停歇3天内,每天观测1次,3天后视观测结果,根据位移速率的减缓程度,每35天观测1次。资料分析及提供:每次测量完成后,计算日位移量、累计位移量并绘制水平位移与高程关系曲线。测斜管埋设考证表项目名称编 号埋设日期水平位移管规格(外径×壁厚)测管长度(m)设计位置(坐标)实际位置(坐标)测管底高程(m)测管顶高程(m)埋设说明: 管口地层地层 管底 埋设说明中应画出埋设示意图,图中注明管底高程及地层剖面示意图。埋设人填表人监理工程师测斜管埋设及保护示意图沉降板埋设考

25、证表项目名称编 号埋设日期沉降板规格(长×宽)(m)沉降杆规格(mm)设计位置实际位置沉降板底高程(m)初始高程(m)埋设说明:埋设人填表人监理工程师沉降测点埋设及保护示意图3.5原位观测控制指标堤身沉降每天控制在30毫米/日以内,每周累计控制在100mm/周以内;水平位移每昼夜小于10mm。4施工总进度计划根据施工总进度安排,及时跟进仪器的埋设与观测。沉降板、测斜管均在该部位120KN/m土工布完成后立即进行埋设。5观测仪器的保护要点1、由于本工程目前为促淤堤施工阶段,全部为水下抛填,受潮汐及海浪的影响较大,尤其在台汛期,受台风和潮水的影响更严重。所有测点均位于海浪中,本方案采用了

26、铁管保护,外加人工抛置一定范围碎石袋的方式能有效的一般风浪的冲击。2、抛置的碎石袋范围要保证足够的尺寸。3、区域施工前,该范围内的测点均应先抛置碎石袋,保证一定的高度及范围,然后才能在测点外施工。施工船与测点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4、测量船一般要求20-30吨,到达测点附近后再放下1吨以下小艇进行测量,杜绝任何船舶的碰撞。6质量保证措施1、主要成员质量职责(1)观测工程师的岗位职责l 熟悉、掌握招、投标文件、施工承包合同的各项有关规定,熟悉有关技术规范条款;l 负责现场施工放样测量,仪器埋设后的原位观测仪器的观测;l 负责原始观测资料的保管和整编,并记录观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环境条件的变化等;l

27、 对观测资料定期进行整理和分析,并按时上报观测资料;(2)仪器埋设安装工的岗位职责l 熟悉有关技术规范条款;l 上报仪器采购和仪器埋设安装计划。对采购的仪器进行验收和质量检验等有关试验工作;l 负责辅助构件的加工、仪器率定、检验、埋设、安装、调试和初期观测等;l 负责收集保管有关仪器、设备的技术文件(包括出厂标签、使用说明、初始仪器率定资料、埋设情况说明等);l 负责与仪器埋设相关的工程施工工作,包括钻孔、回填、测点保护等的工作;l 按时上报施工情况汇报资料,并统计施工工作量;2、质量技术保证措施1)仪器设备安装埋设控制各种监测仪器设备埋设前应检查是否合格,埋设过程必须按规定方法操作,埋入后应

28、再次检查是否符合要求,不合格者须重新埋设,验收时须填写验收单,验收合格后应在埋设器件上设置永久标识牌。埋设前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埋设时监理工程师进行监督。2)监测数据质量控制a 监测、测量人员必须熟悉仪器使用方法和性能,监测、测量操作按规定的程序进行。b监测人员应对数据的准确性负责,测试完毕后应签字备查。c监测数据应及时校核,如有异常应查找原因,及时采取措施。4)成果质量控制a按合同要求及时向监理人提供中间监测资料分析报告,中间监测资料分析报告由项目技术人员编写,项目总工审核,项目经理批准。b最终监测分析报告由项目技术人员编写,项目总工校核,项目经理批准。5)记录质量控制a质量记录的标识应能识别记录的性质、内容、时间和记录人等,应分类编号;b 所有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