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生物第五单元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复习新人教版_第1页
2017年中考生物第五单元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复习新人教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野生动物对自然界的重要作用主要是 ( ) A. 皮革的来源 B .药材的来源 C.美食的来源 D .维持生态平衡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B. 蜜蜂等动物能帮助植物传播花粉 C. 动物越多,对植物的帮助越大 D. 松鼠等动物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3.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报道: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现已开发出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接 近人脑的微处理器“脑芯片”,科学家称之为“电子版神经元”。这种开发“脑芯 片”的技术属于 ( ) A. 克隆技术 B .杂交技术 C.转基因技术 D 仿生技术 4. 老鼠不仅咬坏庄稼而且传播疾病,

2、人类对它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 ) A. 赶尽杀绝 B. 顺其自然,不要干预 C. 大力保护 D. 控制数量,减少危害 5. 有一种叫“鬼针草”的植物,当人在草丛中行走时,裤角上常沾上一些鬼针草带刺 的“针”,人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 A. 人对鬼针草不会产生作用 B. 有利于鬼针草生长 C. 人能够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D. 有利于植物的变异 2 6. 害虫感染白僵菌后很快会僵化而死,利用白僵菌制剂喷洒作物以灭虫的方法属于 ( ) A.组织培养 B .化学防治 C.生物防治 D .仿生3 7 关于动物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有

3、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B. 进入动物体内的食物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 C. 动物的遗体或粪便经过分解者分解,产生的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 D. 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组成自身物质 8. (易错题)观察图 534,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生态系统达到了生态平衡 B. 草、鼠、蛇都参与了维持生态平衡 C. 蛇和鼠是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D. 杠杆不平衡,因此该生态系统不能维持生态平衡 9. 人们在非洲附近发现了一个大岛,岛上有森林,森林中生活着鹿、狼等动物,过去 人们没有生态意识,认为杀死狼,鹿就能长得更好。为了发展野生鹿群, 190

4、5 年 人们开始大量捕杀以鹿为食的狼,结果鹿的数量变化如图 535 所示。据图回答: 日万-/ 0 1 1 1 1 1905 1910 1920 1DSQ 时间(年) 图 535 (1) 题中所描述的食物链是 _ ,在这条食物链中, _ 数量最多, _ 数量 最少。 (2) 在 1905 年前,这个岛上的森林是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森林中,各种生物的 _ 和所占的 _ 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从 1905 年大肆捕杀狼之后,鹿的数量因狼 A AIT 鹿群殽址-只D 4 的数量大量减少而 _ ,然后因为 _ 和鹿患病而减少。 (3) 通过以上事例可以看出:自然环境中的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是

5、因为生 态系统有一定的 _ 能力。人们要尊重生态规律,不能人为地随意增加或杀灭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 中起重要作用。 5 参考答案及点拨 1. D 2. C 点拨: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危害植物,如蝗灾等。 3. D 点拨:本题采用定义法 解答。仿生是 指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 仪器设备。接近人脑的微处理器“脑芯片”,是模仿人脑而发明创造的仪器设备,因此属 于仿生技术。 4. D 点拨:对人类有害的动物,我们应控制其数量,将危害尽量减少。不能将它们 赶尽杀绝,否则会破坏生态平衡。 5. C 6.C 7. A & D 点拨:解答本题 时,很多同学 只看到表面现象,杠杆处于不平衡状态,因此误 认为生态系统也不平衡。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图中杠杆显示鼠的数量比蛇的数量 多,这样才能保证蛇有足够的食物,使生态系统达到平衡。如果鼠和蛇的数量一样多,则 蛇的食物就会不足,反而达不到生态平衡。所以选项 D 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9. (1)草T鹿T狼;草;狼 (2)数量;比例;增加;食物缺乏 (3)自动调节;生态平衡 点拨:在食物链中,草的数量多于草食性动物的数量,草食性动物的数量多于肉食性 动物的数量。1905 年,狼被捕杀后,通过分析图中曲线可知:随着年份的增加,鹿群的数 量先逐渐增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