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5218:5225-1 5-1 概述概述5-2 5-2 地下铁路交通的规划与设计地下铁路交通的规划与设计5-3 5-3 城市地下铁路网规划城市地下铁路网规划5-4 5-4 地下铁路车站的规划地下铁路车站的规划5-5 5-5 地下铁路车站的设计地下铁路车站的设计5-6 5-6 地下公路地下公路5-7 5-7 地下停车设施地下停车设施8:5235-1 5-1 概述概述1 1 城市交通城市交通概念概念q人口、物资和信息在城市中的流动。人口、物资和信息在城市中的流动。q人流的活动(客运交通)和物资的运输(货运交通)。人流的活动(客运交通)和物资的运输(货运交通)。q交通源交通源( (人的出行和物的
2、流动人的出行和物的流动) ),载体,载体( (道路网、铁路线等道路网、铁路线等) ),交,交通工具,交通设施,和交通管理等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通工具,交通设施,和交通管理等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q演变演变地市公共交通是随着公共马车的出现而开始的。地市公共交通是随着公共马车的出现而开始的。18281828年,伦敦开始有了公共马车年,伦敦开始有了公共马车19131913年,开始成批生产汽车年,开始成批生产汽车北京市在北京市在19351935年开始有公共汽车年开始有公共汽车18631863年,伦敦修建地下铁道年,伦敦修建地下铁道8:5245-1 5-1 概述概述1 1 城市交通城市交通分类(内部交
3、通)分类(内部交通)城市交通系统城市交通系统运行运行系统系统管理管理系统系统设施设施系统系统静态交静态交通系统通系统动态交动态交通系统通系统车辆停放车辆停放车船停站车船停站路边停放路边停放路外停放路外停放车车 站站码码 头头露天露天车库车库客运交通客运交通货运交通货运交通公共交通公共交通个人交通个人交通道路、铁路、水路、航空道路、铁路、水路、航空步行步行乘车乘车街内街内街外街外8:5255-1 5-1 概述概述2 2 城市地下交通城市地下交通分类分类城市地下交通系统城市地下交通系统地下动态交通系统地下动态交通系统地下静态交通系统地下静态交通系统地下铁路地下铁路地下人行道地下人行道地下车行立交地
4、下车行立交其他领域其他领域地下公路地下公路机动车库机动车库非机动车库非机动车库社会停车场社会停车场自备停车场自备停车场自备停车场自备停车场社会停车场社会停车场8:5265-1 5-1 概述概述3 3 影响城市交通的主要因素影响城市交通的主要因素 q交通源状况交通源状况人口和车辆的数量、人口构成和数量、人口车型规律人口和车辆的数量、人口构成和数量、人口车型规律q城市经济发展程度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经济的增长引起客运量和货运量的增长经济的增长引起客运量和货运量的增长q城市道路状况城市道路状况道路面积、路网的布局合理程度道路面积、路网的布局合理程度q城市交通结构城市交通结构交通方式和比例、布局上的合理程
5、度交通方式和比例、布局上的合理程度q交通设施和管理水平交通设施和管理水平道路质量、车站设置、交叉路口的管理道路质量、车站设置、交叉路口的管理8:5275-1 5-1 概述概述4 4 城市地下交通的优点城市地下交通的优点 q避开地面交通和地形的干扰避开地面交通和地形的干扰提高车速、地形起伏、与高架路的比较提高车速、地形起伏、与高架路的比较q不受城市布局的影响不受城市布局的影响选择最短距离、提高运输效率选择最短距离、提高运输效率q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q节省交通用地节省交通用地q便于与其它交通设施的连接便于与其它交通设施的连接q发挥防灾作用发挥防灾作用
6、缺点:造价高、工期长,内部发生事故时危险性大缺点:造价高、工期长,内部发生事故时危险性大8:5285-1 5-1 概述概述5 5 城市地下交通的综合效益城市地下交通的综合效益 q经济效益经济效益q社会效益社会效益q环境效益环境效益8:5295-1 5-1 概述概述6 6 城市下铁路建设的条件城市下铁路建设的条件q1 1、地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应在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应在100100亿元以上,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亿元以上,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01000亿元亿元以上。以上。q 2 2、城区、城区人口在人口在300300万人以上,规划线路的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万人以上,规划线路的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小时
7、小时3 3万人以上。万人以上。q新通知(非强制执行)新通知(非强制执行)q拟拟建地铁初期负荷强度不低于建地铁初期负荷强度不低于每日每公里每日每公里0.70.7万人次万人次,项目资本金项目资本金比例不低于比例不低于40%40%,政府资本金占当年城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例一政府资本金占当年城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例一般不超过般不超过5%5%。8:52105-2 5-2 地下铁路交通的规划与设计地下铁路交通的规划与设计1 1 城市地下铁路交通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城市地下铁路交通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 q确定城市中的功能定位确定城市中的功能定位城市经济地理特征、城市交通结构、规划总体目标城市经济地理特征
8、、城市交通结构、规划总体目标q交通网规划交通网规划线网规模、构架方案、方案评估线网规模、构架方案、方案评估q交通系统客流预测交通系统客流预测确定建设规模、能力水平确定建设规模、能力水平q可实施规划可实施规划车站、车辆段、换乘点选址,线网建设顺序,与地面交通的衔接车站、车辆段、换乘点选址,线网建设顺序,与地面交通的衔接8:52115-2 5-2 地下铁路交通的规划与设计地下铁路交通的规划与设计1 1 城市地下铁路交通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城市地下铁路交通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 q线路和车站设计线路和车站设计线路走向、平纵断面设计、车站数量和分布、车站站型线路走向、平纵断面设计、车站数量和分布、车站站
9、型q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枢纽客流分析、换乘设计、用地分析枢纽客流分析、换乘设计、用地分析q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地面交通、城市间交通地面交通、城市间交通q安全防护设计安全防护设计地震防护、火灾防护、水灾防护,运营安全和应急措施地震防护、火灾防护、水灾防护,运营安全和应急措施q交通运营规划交通运营规划8:52125-2 5-2 地下铁路交通的规划与设计地下铁路交通的规划与设计2 2 城市地下铁路系统规划的意义城市地下铁路系统规划的意义 q科学制定城市经济发展计划的需要科学制定城市经济发展计划的需要工程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合理安排财政支出工程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合
10、理安排财政支出q制定城市各项设施建设计划的需要制定城市各项设施建设计划的需要城市基础设计建设的基础城市基础设计建设的基础q控制城市交通用地、降低工程造价的需要控制城市交通用地、降低工程造价的需要减少拆迁、楼房的基础托换减少拆迁、楼房的基础托换q城市地铁交通工程立项建设的需要城市地铁交通工程立项建设的需要分期建设的顺序,合理性和必要性分期建设的顺序,合理性和必要性8:52135-2 5-2 地下铁路交通的规划与设计地下铁路交通的规划与设计3 3 城市地下铁路系统规划的目标城市地下铁路系统规划的目标 q协调好交通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关系协调好交通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关系土地的利用,出行的需求,选择合理的规
11、模土地的利用,出行的需求,选择合理的规模q实现城市土地规划的发展目标实现城市土地规划的发展目标交通功能是城市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交通功能是城市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城市土地发展方向和结构形态城市土地发展方向和结构形态城市功能的改进城市功能的改进旧城的改造、新区发展旧城的改造、新区发展q实现交通战略目标实现交通战略目标改变城市交通系统的格局和结构改变城市交通系统的格局和结构8:52145-2 5-2 地下铁路交通的规划与设计地下铁路交通的规划与设计4 4 城市地下铁路系统规划的存在的问题城市地下铁路系统规划的存在的问题 q与城市总体规划联系不够紧密与城市总体规划联系不够紧密引导新区发展、促进旧城改
12、造、保持市中心繁荣引导新区发展、促进旧城改造、保持市中心繁荣q对客流预测中的不确定性考虑不够对客流预测中的不确定性考虑不够项目批准的条件,地铁对土地开始的影响项目批准的条件,地铁对土地开始的影响q对用地控制重视不够对用地控制重视不够站点的规模、车辆基地的处理站点的规模、车辆基地的处理q规划缺乏层次,难以体现发展重点规划缺乏层次,难以体现发展重点轨道交通的多元化轨道交通的多元化q车站交通功能定位模糊,对交通枢纽重视不够车站交通功能定位模糊,对交通枢纽重视不够节点型交通枢纽节点型交通枢纽8:52155-2 5-2 地下铁路交通的规划与设计地下铁路交通的规划与设计 4 4 城市地下铁路系统规划中存在
13、的问题城市地下铁路系统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q规划和管理上对地下空间资源认识不足规划和管理上对地下空间资源认识不足q地下空间开发中交通作用不明显地下空间开发中交通作用不明显q已有开发规模小,深度浅,未形成系统已有开发规模小,深度浅,未形成系统q各类地下空间连通性差,未相互配合、形成有机整体各类地下空间连通性差,未相互配合、形成有机整体q体制问题导致各类地下交通设施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统筹管理体制问题导致各类地下交通设施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统筹管理8:52165-2 5-2 地下铁路交通的规划与设计地下铁路交通的规划与设计5 5 城市地下铁路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原则城市地下铁路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原则(1 1)交通
14、系统规划与设计的要求)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的要求 q满足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满足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考虑线路经过的地段的现状条件考虑线路经过的地段的现状条件q路网布设要均匀,线路密度要适量,乘客换乘要方便路网布设要均匀,线路密度要适量,乘客换乘要方便考虑近期建设和远期建设的关系考虑近期建设和远期建设的关系q应结合城市特点,考虑交通多元化趋势,确定建设标准和形式应结合城市特点,考虑交通多元化趋势,确定建设标准和形式建设投资、城市规模、运行指标建设投资、城市规模、运行指标8:52175-2 5-2 地下铁路交通的规划与设计地下铁路交通的规划与设计5 5 城市地下铁路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原则城市地下铁路系统规
15、划与设计的原则(2 2)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一般原则)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一般原则 q要体现稳定性、灵活性、持续性的统一要体现稳定性、灵活性、持续性的统一中心区稳定,郊区留有余地,适应城市的发展中心区稳定,郊区留有余地,适应城市的发展q有超前意识,做好线网规划用地控制有超前意识,做好线网规划用地控制建设的时间长,有步骤、有计划建设的时间长,有步骤、有计划q支持城市建设和发展,提高项目生命力支持城市建设和发展,提高项目生命力聚集作用,提升土地的价值聚集作用,提升土地的价值q兼顾城市发展与运输的综合规划能力兼顾城市发展与运输的综合规划能力满足目前的需求,适应未来的发展,考虑土地和运输的价格满足目前
16、的需求,适应未来的发展,考虑土地和运输的价格8:52185-2 5-2 地下铁路交通的规划与设计地下铁路交通的规划与设计5 5 城市地下铁路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原则城市地下铁路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原则(2 2)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一般原则)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一般原则 q加强与其他公共交通的规划和结合加强与其他公共交通的规划和结合土地使用和财政能力,方便换乘和合理费率土地使用和财政能力,方便换乘和合理费率q以以“绿色交通绿色交通”为指导原则为指导原则绿色交通技术,以人为本,公众参与绿色交通技术,以人为本,公众参与q网络布局与城市用地布局相结合,与城市发展形态相一致网络布局与城市用地布局相结合,与城市发
17、展形态相一致q考虑交通与土地利用的相互影响,处理好满足需求和引导关系考虑交通与土地利用的相互影响,处理好满足需求和引导关系q组建大型换乘中心,成为城市副中心或新区的先导和依托点组建大型换乘中心,成为城市副中心或新区的先导和依托点q依据城市形态地理态势,考虑城市的地质、地貌和地形依据城市形态地理态势,考虑城市的地质、地貌和地形q考虑运营上的配合考虑运营上的配合8:52195-2 5-2 地下铁路交通的规划与设计地下铁路交通的规划与设计5 5 城市地下铁路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原则城市地下铁路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原则(3 3)车站设备配置原则)车站设备配置原则 q实用性实用性服务的短暂性和高频率,无障碍通行
18、系统服务的短暂性和高频率,无障碍通行系统q功能匹配功能匹配服务能力和容量的匹配,设备之间的能力匹配服务能力和容量的匹配,设备之间的能力匹配q先进性先进性复杂的运营系统,高技术和高智能化复杂的运营系统,高技术和高智能化q经济性经济性提高设备利用率,设备的等级、规模、先进程度提高设备利用率,设备的等级、规模、先进程度q安全性安全性设备的安全可靠,必要的应急设备设备的安全可靠,必要的应急设备8:52205-3 5-3 城市地下铁路网规划城市地下铁路网规划1 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p地铁泛指地下的快速轨道交通,包括城市地铁、轻轨、区域快地铁泛指地下的快速轨道交通,包括城市地铁、轻轨、区域快铁和一般铁
19、路。地铁运输系统可以划分为地铁车站和地铁运输标铁和一般铁路。地铁运输系统可以划分为地铁车站和地铁运输标准段(区间隧道)两大部分。准段(区间隧道)两大部分。p地铁车站是联络地上和地下空间的节点,是人流的出入口和换地铁车站是联络地上和地下空间的节点,是人流的出入口和换乘点;地铁标准段承担轨道交通运输任务,由地下列车通过标准乘点;地铁标准段承担轨道交通运输任务,由地下列车通过标准段运送客流,联络各地铁车站。段运送客流,联络各地铁车站。8:52211 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p城市地下铁路的技术系统城市地下铁路的技术系统专业:土建、机械、电气、电子信息、环境控制、运输组织等专业:土建、机械、电气、电子
20、信息、环境控制、运输组织等设施:车站、线路、车辆、通信信号、环控系统、排水系统等设施:车站、线路、车辆、通信信号、环控系统、排水系统等土建:车站、区间隧道土建:车站、区间隧道地铁路网规划是城市全局性的工作,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地铁地铁路网规划是城市全局性的工作,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地铁路网规划优劣的本质在于是否能充分发挥地铁交通的高效性。主要表路网规划优劣的本质在于是否能充分发挥地铁交通的高效性。主要表现在是否能既最恰到好处地解决城市交通矛盾,又能充分发挥地铁的现在是否能既最恰到好处地解决城市交通矛盾,又能充分发挥地铁的高速、大容量运送的功能特点。高速、大容量运送的功能特点。5-3 5
21、-3 城市地下铁路网规划城市地下铁路网规划8:52225-3 5-3 城市地下铁路网规划城市地下铁路网规划p线网基本结构形式线网基本结构形式线网选定时,首先应考虑客流主方向,并为乘客创造便利线网选定时,首先应考虑客流主方向,并为乘客创造便利条件,以便更多地吸引乘客。大致可归纳为放射形、放射条件,以便更多地吸引乘客。大致可归纳为放射形、放射加环线形、棋盘形、棋盘加环线形、棋盘环线加对角线形加环线形、棋盘形、棋盘加环线形、棋盘环线加对角线形以及混合型等。以及混合型等。8:5223(1 1)放射形)放射形 这是由若干条直径线经市中心向外放射,这种形式对乘客非常方这是由若干条直径线经市中心向外放射,这
22、种形式对乘客非常方便,郊区乘客可直达市中心,并且由一条线路到任何一条线路只要便,郊区乘客可直达市中心,并且由一条线路到任何一条线路只要换乘一次就可到达目的地,是换乘次数最少的一种形式。换乘一次就可到达目的地,是换乘次数最少的一种形式。(2 2)放射加环形)放射加环形 通过环线将各条放射线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它即具备放射形线网通过环线将各条放射线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它即具备放射形线网的优点,又克服了其不足之处,方便环线上的直达乘客和相邻区域的优点,又克服了其不足之处,方便环线上的直达乘客和相邻区域间需要换乘的乘客,并能起到疏解市中心客流的作用。间需要换乘的乘客,并能起到疏解市中心客流的作用。5-3
23、5-3 城市地下铁路网规划城市地下铁路网规划8:5224(3 3)棋盘形)棋盘形 若干条纵横线路在市区相互平行布置而成,这种线网的最大缺点若干条纵横线路在市区相互平行布置而成,这种线网的最大缺点是两次换成多,如结合城市干道网必须要采用这种结构形式时,应是两次换成多,如结合城市干道网必须要采用这种结构形式时,应尽量将交叉点布置在大的客流集散点上,以减少换乘次数,方便乘尽量将交叉点布置在大的客流集散点上,以减少换乘次数,方便乘客。客。(4 4)棋盘加环形)棋盘加环形 最大特点是提高环线上乘客的直达性,减少其换乘次数;改善环最大特点是提高环线上乘客的直达性,减少其换乘次数;改善环外平行线间乘客的换乘
24、条件,缩短了其出行时间并减轻了市中心区外平行线间乘客的换乘条件,缩短了其出行时间并减轻了市中心区的线路负荷,起到疏解客流的作用。的线路负荷,起到疏解客流的作用。5-3 5-3 城市地下铁路网规划城市地下铁路网规划8:5225(5 5)棋盘环线加对角线形)棋盘环线加对角线形 在棋盘加环形的基础上增加了对角线。这种形式可弥补棋盘形非在棋盘加环形的基础上增加了对角线。这种形式可弥补棋盘形非直线系数大的缺点,对角线上的街区之间,或郊区至市中心的居民直线系数大的缺点,对角线上的街区之间,或郊区至市中心的居民出行,增加了可达性,并且减少了其出行时间。出行,增加了可达性,并且减少了其出行时间。(6 6)混合
25、形)混合形 混合形线网结构形式是结合城市的具体情况,将各种几何图形的混合形线网结构形式是结合城市的具体情况,将各种几何图形的两种或多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称为一个完整的线网结构形式。它两种或多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称为一个完整的线网结构形式。它能充分适应城市的特点,并尽力吸收各种几何图形的优点,因地制能充分适应城市的特点,并尽力吸收各种几何图形的优点,因地制宜地布置成与城市特征相协调的线网形式,比较机动灵活,并能达宜地布置成与城市特征相协调的线网形式,比较机动灵活,并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到较好的效果。5-3 5-3 城市地下铁路网规划城市地下铁路网规划8:52262 2、地铁线路规划的一般要求、地铁
26、线路规划的一般要求地下铁路的线路在城市中心地区宜设在地下,在其他地区,条件许可时地下铁路的线路在城市中心地区宜设在地下,在其他地区,条件许可时可设在高架桥或地面上;可设在高架桥或地面上;地铁地下线路的水平位置和埋设深度,应根据地面建筑物、地下管线和地铁地下线路的水平位置和埋设深度,应根据地面建筑物、地下管线和其他地下构筑物的现状与规划、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采用的结构其他地下构筑物的现状与规划、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采用的结构类型与施工方法以及运营要求等因素,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后确定;类型与施工方法以及运营要求等因素,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后确定;地铁的每条线路应按独立运行进行设计。线路之
27、间以及与其他交通线路地铁的每条线路应按独立运行进行设计。线路之间以及与其他交通线路之间的相交处,应为立体交叉。地铁线路之间应根据需要设置联络线;之间的相交处,应为立体交叉。地铁线路之间应根据需要设置联络线;地铁车站应设置在客流量大的集散点和地铁线路交会处。车站间的距离地铁车站应设置在客流量大的集散点和地铁线路交会处。车站间的距离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在市区为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在市区为1.0km1.0km左右,郊区不宜大于左右,郊区不宜大于2.0km2.0km。5-3 5-3 城市地下铁路网规划城市地下铁路网规划8:52273 3 地铁路网规划的步骤、方法和原则地铁路网规划的步骤、方法和原则(1
28、 1)输送量预测)输送量预测输送量预测是制定城市地铁路网的依据。以下是日本常用的输送输送量预测是制定城市地铁路网的依据。以下是日本常用的输送量预测方法。量预测方法。l首先划出城市总体交通圈,即将其分成若干小区。首先划出城市总体交通圈,即将其分成若干小区。l再将各小区的人口及与人口有关的各种活动(包括外来人口,如再将各小区的人口及与人口有关的各种活动(包括外来人口,如商业活动、业务活动、教学活动等)量及其配置进行预测,算出商业活动、业务活动、教学活动等)量及其配置进行预测,算出年度内的总需求。方法如下:年度内的总需求。方法如下:设定对象范围,将调查目的划分为小区,设定夜间和昼间人设定对象范围,将
29、调查目的划分为小区,设定夜间和昼间人口,预测通勤、通学的口,预测通勤、通学的ODOD交通量,预测利用地铁的通勤、通学交通量,预测利用地铁的通勤、通学的的ODOD交通量,并将其交通量分到地铁网络上,预测高峰时的需交通量,并将其交通量分到地铁网络上,预测高峰时的需要,最后设定作为对象的地铁网络。要,最后设定作为对象的地铁网络。5-3 5-3 城市地下铁路网规划城市地下铁路网规划8:52283 3 地铁路网规划的步骤、方法和原则地铁路网规划的步骤、方法和原则(2 2)推算各个地铁车站的乘车人数)推算各个地铁车站的乘车人数主要需考虑一下几点:主要需考虑一下几点:l车站圈域内的人口及其乘车率,从相接近的
30、交通工具转移的人车站圈域内的人口及其乘车率,从相接近的交通工具转移的人数,新设路线对沿线的开发效果,人口的自然和机械增长。数,新设路线对沿线的开发效果,人口的自然和机械增长。l其后,从各站乘车人数计算出各站相互出发,到达(其后,从各站乘车人数计算出各站相互出发,到达(OD)的人)的人数,并按流向分别整理,计算出一天内各站间的通过人数。在数,并按流向分别整理,计算出一天内各站间的通过人数。在此基础上,可以对输送能力进行规划。此基础上,可以对输送能力进行规划。5-3 5-3 城市地下铁路网规划城市地下铁路网规划8:52293 3 地铁路网规划的步骤、方法和原则地铁路网规划的步骤、方法和原则(3 3
31、)地铁路网规划原则地铁路网规划原则 贯穿城市中心区,分散和力求多设换乘点并提高列车的运行贯穿城市中心区,分散和力求多设换乘点并提高列车的运行效率;效率; 尽量沿交通主干道设置;尽量沿交通主干道设置; 加强城市周围主要地区与城市中心区、城市业务地区、对外加强城市周围主要地区与城市中心区、城市业务地区、对外交通终端、城市副中心的联系;交通终端、城市副中心的联系; 避免与地面路网规划过分重合;避免与地面路网规划过分重合; 与城市未来发展相适应。与城市未来发展相适应。5-3 5-3 城市地下铁路网规划城市地下铁路网规划8:52303 3 地铁路网规划的步骤、方法和原则地铁路网规划的步骤、方法和原则(4
32、 4)地铁选线考虑的因素)地铁选线考虑的因素在制定地铁隧道平面选线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在制定地铁隧道平面选线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地铁选线时,应避开不良地质现象或已存在的各类地下埋设物、建地铁选线时,应避开不良地质现象或已存在的各类地下埋设物、建筑基础等,并使地铁隧道施工对周围的影响控制到最小范围。筑基础等,并使地铁隧道施工对周围的影响控制到最小范围。 地铁线路的曲线段应综合考虑运输速度、平稳维修以及建设土地费地铁线路的曲线段应综合考虑运输速度、平稳维修以及建设土地费用等对隧道曲线半径的要求与影响,制定最优路线。用等对隧道曲线半径的要求与影响,制定最优路线。5-3 5-3 城市地下铁路网规
33、划城市地下铁路网规划8:52313 3 地铁路网规划的步骤、方法和原则地铁路网规划的步骤、方法和原则(4 4)地铁选线考虑的因素)地铁选线考虑的因素在制定地铁隧道纵向埋深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在制定地铁隧道纵向埋深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埋深对造价的影响。明挖法施工,造价与埋深成正比;暗挖法埋深对造价的影响。明挖法施工,造价与埋深成正比;暗挖法施工,隧道段埋深与造价关系不大,车站段埋深越大,造价越施工,隧道段埋深与造价关系不大,车站段埋深越大,造价越高。高。 地下各类障碍物的影响。地下各类障碍物的影响。 两条地铁线交叉或紧挨时,两者之间的位置矛盾或相互影响。两条地铁线交叉或紧挨时,两者之间的位
34、置矛盾或相互影响。 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的优劣。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的优劣。5-3 5-3 城市地下铁路网规划城市地下铁路网规划8:52323 3 地铁路网规划的步骤、方法和原则地铁路网规划的步骤、方法和原则(4 4)地铁选线考虑的因素)地铁选线考虑的因素客流分布与客流方向客流分布与客流方向最大程度地吸引客流。最大程度地吸引客流。城市道路网分布情况城市道路网分布情况地下铁道线路一般应选择城市主路敷设,吸引范围内客流多,换乘方地下铁道线路一般应选择城市主路敷设,吸引范围内客流多,换乘方便,能更好地为市民服务,运营效益高。便,能更好地为市民服务,运营效益高。城市经济实力城市经济实力有计划地与旧城改造结
35、合之外,并尽量避免造成大量的拆建工程。有计划地与旧城改造结合之外,并尽量避免造成大量的拆建工程。5-3 5-3 城市地下铁路网规划城市地下铁路网规划8:52333 3 地铁路网规划的步骤、方法和原则地铁路网规划的步骤、方法和原则(5 5)地铁规划与城市规划相结合重点考虑的问题)地铁规划与城市规划相结合重点考虑的问题地铁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地铁规划必须与城市总体规划地铁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地铁规划必须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才能符合城市实际,重点考虑以下问题:相结合,才能符合城市实际,重点考虑以下问题: 地下空间规划中,要为轨道新线路预留空间;地下空间规划中,要为轨道新线路预留
36、空间; 城市干道下,要为可能引入的新轨道设施预留出相应的空间;城市干道下,要为可能引入的新轨道设施预留出相应的空间; 城市轨道建设要为其他地下设施建设相结合,进行综合开发;城市轨道建设要为其他地下设施建设相结合,进行综合开发; 对需要进行深度开发的地铁建设,应为其在浅层空间预留出入口对需要进行深度开发的地铁建设,应为其在浅层空间预留出入口。5-3 5-3 城市地下铁路网规划城市地下铁路网规划8:5234 概述概述地铁站与周围地下空间连通,提高了地下空间的可达性和使用价值,地铁站与周围地下空间连通,提高了地下空间的可达性和使用价值,促使周围土地开发多层地下空间。促使周围土地开发多层地下空间。典型
37、地铁站的埋深一般可分为浅埋(轨道标高为地下典型地铁站的埋深一般可分为浅埋(轨道标高为地下715m715m)、中埋)、中埋(地下(地下1525m1525m)、深埋(地下)、深埋(地下2530m2530m)三类,因此知道可引起周围地)三类,因此知道可引起周围地区地下区地下1212层空间的开发。层空间的开发。由于商业对可达性的要求较高,地铁周围地区设有地下商业层的建筑由于商业对可达性的要求较高,地铁周围地区设有地下商业层的建筑明显多于其他地区。同时,由于地铁站在城市交通中的骨干地位,将明显多于其他地区。同时,由于地铁站在城市交通中的骨干地位,将促使周围的其他换乘设施地下化,地铁站周围的数量通常多于其
38、他地促使周围的其他换乘设施地下化,地铁站周围的数量通常多于其他地区。区。地铁站周围空间的地下化,使城市土地的利用率大大提高。地铁站周围空间的地下化,使城市土地的利用率大大提高。5-4 5-4 地下铁路车站的规划地下铁路车站的规划8:52351 1、地铁车站规划的一般要求、地铁车站规划的一般要求 地铁车站设计,应保证乘客使用方便,并具有良好的内部和外地铁车站设计,应保证乘客使用方便,并具有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条件;部环境条件; 设置在地铁线路交会处的车站,应按换乘车站设计,换乘设施设置在地铁线路交会处的车站,应按换乘车站设计,换乘设施的通过能力应满足预测的远期换乘客流量的需要;的通过能力应满足预
39、测的远期换乘客流量的需要; 地铁车站的总体设计,应妥善处理与城市规划、城市交通、地地铁车站的总体设计,应妥善处理与城市规划、城市交通、地面建筑、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之间的关系;面建筑、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之间的关系; 地铁车站应设置在易识别的位置;地铁车站应设置在易识别的位置; 地铁车站应充分利用地下、地上空间,实行综合开发。地铁车站应充分利用地下、地上空间,实行综合开发。5-4 5-4 地下铁路车站的规划地下铁路车站的规划8:52362 2、地铁车站的类型、地铁车站的类型地铁车站按其地理位置、布置方式和土层介质作不同的划分。地铁车站按其地理位置、布置方式和土层介质作不同的划分。按地铁车站的地
40、理位置可分为终点站和中间站。中间站又可根据其是按地铁车站的地理位置可分为终点站和中间站。中间站又可根据其是否可以直接换乘其他线路,分为一般中间站和换乘站。否可以直接换乘其他线路,分为一般中间站和换乘站。终点站的一般处在城市的郊区,因需满足列车折返需要,故一般规模终点站的一般处在城市的郊区,因需满足列车折返需要,故一般规模较大。车站的布置形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小半径环线折返站,另一较大。车站的布置形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小半径环线折返站,另一种是尽端式折返站,尽端式折返站较为常用。种是尽端式折返站,尽端式折返站较为常用。5-4 5-4 地下铁路车站的规划地下铁路车站的规划8:52372 2、地铁车
41、站的类型、地铁车站的类型中间站(一般中间站、换乘站)中间站(一般中间站、换乘站)终点站(小半径环线折返、尽端折返式)终点站(小半径环线折返、尽端折返式)5-4 5-4 地下铁路车站的规划地下铁路车站的规划终始站小半径环线正线折返线列车长度+检修长度8:52382 2、地铁车站的类型、地铁车站的类型q类型(空间介质)类型(空间介质)土层车站土层车站岩层车站岩层车站5-4 5-4 地下铁路车站的规划地下铁路车站的规划8:52392 2、地铁车站的类型、地铁车站的类型q类型(按地理位置)类型(按地理位置)中间换乘站(轨道交叉)中间换乘站(轨道交叉)5-4 5-4 地下铁路车站的规划地下铁路车站的规划
42、8:52402 2、地铁车站的类型、地铁车站的类型 中间换乘站(轨道不相交,有高差)中间换乘站(轨道不相交,有高差)5-4 5-4 地下铁路车站的规划地下铁路车站的规划8:52412 2、地铁车站的类型、地铁车站的类型 类型(按地理位置)类型(按地理位置)中间换乘站(轨道平行相交)中间换乘站(轨道平行相交)5-4 5-4 地下铁路车站的规划地下铁路车站的规划8:52423 3、不同地铁车站规划、不同地铁车站规划1)线路端点站)线路端点站 以交通功能为主进行开发:以交通功能为主进行开发: 安排大规模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缓解交通压力;安排大规模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缓解交通压力; 提供一
43、定规模的出租车停靠站,以满足部分居民对这种出行方提供一定规模的出租车停靠站,以满足部分居民对这种出行方 式的需求;式的需求; 与地面公交首末站结合;与地面公交首末站结合; 可以适当修建大型的超级市场或者综合商场。可以适当修建大型的超级市场或者综合商场。5-4 5-4 地下铁路车站的规划地下铁路车站的规划8:52433 3、不同地铁车站规划、不同地铁车站规划2)换乘站点开发)换乘站点开发 开发为集人流集散、商业、停车、娱乐和餐饮为一体的功能强大的开发为集人流集散、商业、停车、娱乐和餐饮为一体的功能强大的综合体,可以加强地区经济活力,促进地区发展。综合体,可以加强地区经济活力,促进地区发展。3)一
44、般站点开发)一般站点开发 主要集中在中心区范围内,开发以交通功能为主,结合地面土地利主要集中在中心区范围内,开发以交通功能为主,结合地面土地利用性质进行开发规划重点是步行交通、自行车交通与轨道交通之间用性质进行开发规划重点是步行交通、自行车交通与轨道交通之间的换乘。的换乘。5-4 5-4 地下铁路车站的规划地下铁路车站的规划8:52444 4、确定车站分布的因素、确定车站分布的因素q1 1)大型客流集散点)大型客流集散点 大型客流集散点往往是城市的政治、经济活动中心,是城市的窗大型客流集散点往往是城市的政治、经济活动中心,是城市的窗口地段。该地段不但客流量大,而且集中,地面交通压力很大。地口地
45、段。该地段不但客流量大,而且集中,地面交通压力很大。地铁通过车站吸引这些客流,充分发挥自身的效能,并且对解决城市铁通过车站吸引这些客流,充分发挥自身的效能,并且对解决城市交通起到积极作用,所以地铁在大型集散点上必须设车站。交通起到积极作用,所以地铁在大型集散点上必须设车站。q2 2)城市规模大小)城市规模大小 城市面积越大,人口越多,线路上客流量大,乘距长时,地铁应城市面积越大,人口越多,线路上客流量大,乘距长时,地铁应以长距离乘客为主要服务对象,车站分布宜稀一些,以提高地铁乘以长距离乘客为主要服务对象,车站分布宜稀一些,以提高地铁乘客的交通速度。客的交通速度。5-4 5-4 地下铁路车站的规
46、划地下铁路车站的规划8:52454 4、确定车站分布的因素、确定车站分布的因素q3 3)城区人口密度)城区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大,同样吸引范围内,发生的交通客流量大,因此车站人口密度大,同样吸引范围内,发生的交通客流量大,因此车站分布宜密一些。分布宜密一些。q4 4)线路长度)线路长度 不同的线路长度,车站的疏密宜有所不同,短线路宜多设站,长不同的线路长度,车站的疏密宜有所不同,短线路宜多设站,长线路宜少设站。线路宜少设站。q5 5)城市地貌及建筑物布局)城市地貌及建筑物布局 城市中的江、河、湖、山和铁路站场、仓库区等,人口密度低,城市中的江、河、湖、山和铁路站场、仓库区等,人口密度低,甚至无人
47、,地铁在穿越这些地区时可以不设站,但若有开发公园条甚至无人,地铁在穿越这些地区时可以不设站,但若有开发公园条件,则应在主入口处考虑设站。件,则应在主入口处考虑设站。5-4 5-4 地下铁路车站的规划地下铁路车站的规划8:52464 4、确定车站分布的因素、确定车站分布的因素q6 6)地铁线网及城市道路网状况)地铁线网及城市道路网状况 两条地铁线路交叉时,在其交叉点应设乘客换乘站;在于城市主两条地铁线路交叉时,在其交叉点应设乘客换乘站;在于城市主干道交叉时,为了让乘坐城市其他交通工具的乘客方便乘地铁,也干道交叉时,为了让乘坐城市其他交通工具的乘客方便乘地铁,也宜设车站。宜设车站。q7 7)人们对
48、站间距离的要求)人们对站间距离的要求 在车站分布数量上,除大型客流集散点及换乘站外,其他车站的在车站分布数量上,除大型客流集散点及换乘站外,其他车站的设置,主要受人们对站间距离要求所支配。设置,主要受人们对站间距离要求所支配。5-4 5-4 地下铁路车站的规划地下铁路车站的规划8:52471 1地铁站台设计地铁站台设计 1 1)站台形式站台形式q类型(布置形式)类型(布置形式)岛式站台岛式站台侧式站台侧式站台岛侧混合式站台岛侧混合式站台5-5 5-5 地下铁路车站的设计地下铁路车站的设计8:52485-5 5-5 地下铁路车站的设计地下铁路车站的设计8:5249 1 1地铁站台设计地铁站台设计
49、 2 2)站台尺寸)站台尺寸 站台长度站台长度 我国一般采用远期列车编组的长度加我国一般采用远期列车编组的长度加1 12m2m。站台长度为远期列车编组长度加站台长度为远期列车编组长度加1-2m1-2m5-5 5-5 地下铁路车站的设计地下铁路车站的设计nsL)。(取连接器及停车误差总和客车节数(节););型为电动车每节长度();站台长度(m21nm42.192smBJL8:5250 站台宽度站台宽度5-5 5-5 地下铁路车站的设计地下铁路车站的设计经验公式经验公式侧式站台宽度侧式站台宽度式中式中 b- b-侧式站台宽度(侧式站台宽度(m m) m- m-高峰小时每间隔列车单方向上下车人数(人
50、)高峰小时每间隔列车单方向上下车人数(人) L- L-站台计算长度(站台计算长度(m m) w- w-站台上人流密度(站台上人流密度(/ /人),上海取人),上海取0.40.4 0.45- 0.45-安全带宽度(安全带宽度(m m)岛式站台总宽度岛式站台总宽度B=2b+nB=2b+n柱宽柱宽+ +(楼梯(楼梯+ +)宽)宽式中式中 n- n-站台横断面的柱子站台横断面的柱子 B- B-总宽度,不小于总宽度,不小于8m8m 45. 0Lwmb8:5253 站台宽度站台宽度5-5 5-5 地下铁路车站的设计地下铁路车站的设计8:5254 站台宽度站台宽度5-5 5-5 地下铁路车站的设计地下铁路车
51、站的设计L L计计-站台计算长度(站台计算长度(m m););b b0 0-乘客沿站台纵向流动宽度,取乘客沿站台纵向流动宽度,取23m23m。岛式站台总宽度要求不小于下表数值。岛式站台总宽度要求不小于下表数值。站台形式站台形式结构结构站台最小宽度站台最小宽度岛式站台岛式站台 8.08.0侧式站台侧式站台无柱无柱3.53.5有柱有柱柱内柱内3.03.0柱外柱外2.02.0混合式站台混合式站台岛式岛式8.08.0侧式侧式3.53.5多跨岛式站台车站的侧站台多跨岛式站台车站的侧站台2.02.08:5255q不论采用哪种计算方法,其结果选用值都不得小于式计算的站台最小不论采用哪种计算方法,其结果选用值
52、都不得小于式计算的站台最小宽度值。宽度值。 站台宽度站台宽度a.单拱岛式站台总宽度B=2b+ b0b.三跨岛式站台总宽度B=2b+b0+2柱宽+(楼梯+自动扶梯)宽5-5 5-5 地下铁路车站的设计地下铁路车站的设计8:5256 站厅布置站厅布置q站厅是地铁车站用于售票、检票、布置一部分设备用房的场所,其布站厅是地铁车站用于售票、检票、布置一部分设备用房的场所,其布置方式与售票检票方式有关,应是付费区与非付费区有明显的交界处,置方式与售票检票方式有关,应是付费区与非付费区有明显的交界处,形成不同的功能分区。展厅布置形式一般可以分为分离式、贯通式、形成不同的功能分区。展厅布置形式一般可以分为分离
53、式、贯通式、及分区式站厅。及分区式站厅。q售、检票处位置应设在便于乘客进、出站的地方,避免人流交叉、干售、检票处位置应设在便于乘客进、出站的地方,避免人流交叉、干扰,以尽量缩短乘客在站内停留的时间。扰,以尽量缩短乘客在站内停留的时间。5-5 5-5 地下铁路车站的设计地下铁路车站的设计8:52572 2、地铁出入口设计、地铁出入口设计出入口出入口联系地面室外空间联系地面室外空间升降口升降口联系站台和上部大厅、出入口联系站台和上部大厅、出入口5-5 5-5 地下铁路车站的设计地下铁路车站的设计8:5258 2 2、地铁出入口设计、地铁出入口设计1 1)出入口数量)出入口数量 数量视客运需求与疏散
54、要求而定,最低不得少于两个,并且在街数量视客运需求与疏散要求而定,最低不得少于两个,并且在街道两侧均应设有出入口。若车站位于街道的十字交叉口处,且客流道两侧均应设有出入口。若车站位于街道的十字交叉口处,且客流量较大时,出入口数量以量较大时,出入口数量以4 4个为宜,布置在交叉口的四角。处于地个为宜,布置在交叉口的四角。处于地面多条街道相交路口的大型地铁车站,根据需要也可以设置多个出面多条街道相交路口的大型地铁车站,根据需要也可以设置多个出入口。入口。2 2)出入口的布置)出入口的布置 出入口的布置应与主要客流量的方向相一致,建筑形式应考虑当出入口的布置应与主要客流量的方向相一致,建筑形式应考虑
55、当地的气候条件,车站出入口和通道宜与城市底下人行过道、地下街、地的气候条件,车站出入口和通道宜与城市底下人行过道、地下街、公共建筑(如地下商场)的地下层相结合或连通,统一规划,同步公共建筑(如地下商场)的地下层相结合或连通,统一规划,同步或分散实施建设。或分散实施建设。5-5 5-5 地下铁路车站的设计地下铁路车站的设计8:52595-5 5-5 地下铁路车站的设计地下铁路车站的设计8:52602 2、地铁出入口设计、地铁出入口设计3 3)出入口形式)出入口形式 地铁车站的出入口分为地铁车站的出入口分为独立式出入口独立式出入口、连通式出入口连通式出入口以及以及下沉广下沉广场式出入口场式出入口。
56、独立出入口的地面标高比室外人行道标高高出。独立出入口的地面标高比室外人行道标高高出0.45m0.45m,出入口宽度按计算确定,但最小宽度应不小于出入口宽度按计算确定,但最小宽度应不小于2.5m2.5m。出入口还需设。出入口还需设置置防洪闸板防洪闸板以方特大洪水的侵袭,出入口立面造型能与周围的店面以方特大洪水的侵袭,出入口立面造型能与周围的店面环境相协调,但要有明显的环境相协调,但要有明显的地铁车站标志地铁车站标志。下沉广场式出入口虽然。下沉广场式出入口虽然能极大地改变车站内部的室内环境,提高车站周围的城市环境质量,能极大地改变车站内部的室内环境,提高车站周围的城市环境质量,但因其造价相对较高,
57、所以主要用于在一些特殊的车站。但因其造价相对较高,所以主要用于在一些特殊的车站。5-5 5-5 地下铁路车站的设计地下铁路车站的设计8:52613 3、区间隧道、区间隧道地铁列车运行的空间地铁列车运行的空间轨道、通讯及信号电缆、排水沟、照明、通风设施轨道、通讯及信号电缆、排水沟、照明、通风设施关键:限界,断面几何形状、几何尺寸关键:限界,断面几何形状、几何尺寸5-5 5-5 地下铁路车站的设计地下铁路车站的设计8:52624 4、地铁车站通风、地铁车站通风q自然通风自然通风q半机械通风半机械通风车站机械,区间自然车站机械,区间自然车站自然,区间机械车站自然,区间机械q机械通风机械通风车站给风,
58、区间排风车站给风,区间排风车站给风、排风车站给风、排风车站和区间给风、排风车站和区间给风、排风5-5 5-5 地下铁路车站的设计地下铁路车站的设计8:52635-6 5-6 地下公路地下公路1 1 城市地下公路的分类城市地下公路的分类 (1)(1)越江和越海公路隧道越江和越海公路隧道q城市中有较大的江、河穿过城市中有较大的江、河穿过q单向客运能力仅为单向客运能力仅为21002100人次小时,两条线人次小时,两条线48004800人次人次/ /小时,还小时,还需要连续通风。需要连续通风。q地铁双向铺轨,单向有地铁双向铺轨,单向有4 46 6万人次万人次/ /小时的运载能力。小时的运载能力。上中路
59、大直径盾构出洞简介8:52658:52665-6 5-6 地下公路地下公路1 1 城市地下公路的分类城市地下公路的分类 (2)(2)地下立交公路地下立交公路q重要道路交叉重要道路交叉行车速度快、道路短行车速度快、道路短q铁路和公路的交叉铁路和公路的交叉距离更短距离更短8:52675-6 5-6 地下公路地下公路1 1 城市地下公路的分类城市地下公路的分类 (3)(3)地下快速公路地下快速公路q通过城市中心通过城市中心无法实现立交和高架无法实现立交和高架缩短距离、减少埋深缩短距离、减少埋深q城市地形起伏大城市地形起伏大缩短道路长度缩短道路长度8:52685-6 5-6 地下公路地下公路1 1 城
60、市地下公路的分类城市地下公路的分类 (4)(4) 半地下公路半地下公路q优点优点减少噪音,利于排放废气减少噪音,利于排放废气充足的日照和开敞空间充足的日照和开敞空间与周围环境和谐与周围环境和谐q缺点缺点运行舒适度差运行舒适度差排水和除雪困难排水和除雪困难8:52695-6 5-6 地下公路地下公路2 2 城市地下公路交通规划步骤城市地下公路交通规划步骤 (1)(1) 分析城市交通网络和城市现状分析城市交通网络和城市现状 获取适宜或是只能利用地下空间部分获取适宜或是只能利用地下空间部分(2 2)研究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工程的可行性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制约条件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制约条件(3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考语文让作文语言靓丽起来
- 空调器智能传感与物联网技术融合考核试卷
- 煤制合成气的环境友好型生产考核试卷
- 硅藻土纤维原料制备技术研究考核试卷
- 电池界面工程考核试卷
- 旅行的初一下册语文作文
- 泡沫塑料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电视量子点显示技术解析考核试卷
- 畜牧业智能化养殖技术考核试卷
- 上海高三语文作文
- 大模型关键技术与应用
- DZ∕T 0227-2010 地质岩心钻探规程(正式版)
- 药物化学(全套课件)
- 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 五金产品通用外观检验标准
- JJG 915-2008 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检定规程-(高清现行)
- 电子营业执照下载确认书
- 5T桥式起重机小车运行机构设计毕业设计
- 结构试验动载试验
- 质量管理的五大工具和七大方法
- 鱼鳔是怎样控制鱼沉浮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