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语文学习方式的选择_第1页
新课程语文学习方式的选择_第2页
新课程语文学习方式的选择_第3页
新课程语文学习方式的选择_第4页
新课程语文学习方式的选择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课程语文学习方式的选择新课程改革以来,学习方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全 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在基本理念部分明 确提由了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近年 来,语文教育界对此非常关注。本文对这种学习方式暂不评 论,这里我们想要讨论的是:在学校教育情境下,真正适合 语文学科并能直指语文学科学习特性的学习方式到底是什 么?学习方式反映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方法,而不同类型的知 识有着各自不同的性质特征,其认知方式显然存在差异,这 便规定了其获取方式的差异性。从这里我们可以看生,学习 方式的选择从根本上讲是由所学知识的性质特征决定的。因 此,从考察语文学科的知识类型及其各自

2、的性质特征入手, 是科学地探讨语文学科的学习方式的一条极为有效的路径。关于语文学科的知识类型,近年来学界探讨得颇为热 烈,有人主张语文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 性知识及两种特殊类型:心理表象、整块知识;有人认为 它是与语感相对的“言述性的知识”即“符号化的知识”有人认为它应由“实质性知识”“方法论知识”以及“价值性知识”构成总之,人们往往以哲学、心理学、语 言学为立足点来考察,因而划分生的知识类型与其他学科共 性太多,从而缺乏语文学科自身的个性,缺乏“语文味”事实上,对学科知识类型的探讨应该是教育学(特别是学科 教育学)所重点研究的对象,一味地借助哲学、心理学等方 式方法,不利于学

3、科教育研究的纵深发展,而且从学科间的 横向角度来考察,如此划分也很难显示由各学科知识的特殊 性。确实,“长期以来,教育学似乎很少对知识进行独特分 类,仅仅参照其他学科特别是哲学的分类方式对知识进行类 型划分,由此影响了教育学对知识研究应有的深度和力度。关于语文学科知识类型的划分,能不能从教育学的角度去 寻找一种思路呢?从教育学的从属学科课程论的角度来看,课程的核心乃 知识,一门学科的知识体系构成了一门学科课程内容的基 础,而一门学科的课程性质也正是通过这门学科的知识体系 得以表现的,即学科的知识体系是学科课程性质的外显载 体,因此毋庸置疑,一门学科的知识体系将会十分明显地映 射由该学科的课程性

4、质。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那么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必能反映这一属性,换句话说,语文学科知识体系中必将存在着两类性质的知识,一类是反映工具性的,一类是反映人文性的,我们分别用“工具类知识”和“人文类知识”来指称。倘若按照传统的“文” “道”理念去观照这两类知识,工具类知识指向“文” ,即表现在语言形式方面;人文类知识则指向“道”,即表现在语言所承载的思想情感方面。正如李山林先生在语文课程的人文知识基础及其教学一文中说的: “新课标将语文课程的性质明确规定为‘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 。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双重性质决定了语文学科既是 &

5、amp;lsquo; 形式(工具)学科’ ,又是 ‘ 内容(人文)学科’ 。与之相应,作为语文课程基础的知识内容也应该有工具性知识和人文性知识”。那么这两类知识的性质到底如何呢?工具类知识的性质就在于它的工具性,即其价值指向为语言工具的实践与掌握:人文类知识的性质则在于它的人文性,即其价值指向为人文情思的熏陶与感染。再看它们的特征,剖析工具类知识,我们会发现,它是具体的、实在的,具有一种较为稳定的类客观性,它作为一种为人们共同使用的一般性工具而具体存在着。因此,从总体上看,工具类知识的基本特征是偏客观的、较确定的、“共性”的(即它不因

6、学习个体的不同而发 生变异,具有普适性)。剖析人文类知识,我们会发现,不 论是思想观点方面的知识还是情感态度方面的知识,都是潜 藏于文本之中的,需要读者去挖掘,而不同读者由于认知结 构、生活经历、社会背景等不同,其意义建构与情感体验必 将存在差别,因而这类知识往往是偏主观的、不易确定的、“个性”的。当我们深入语文学科内部剖析语文知识类型及其各自 的性质特征以后,我们会发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际上显得太过宽泛,它似乎是“走”在所有学科之 间的一种学习方式,对于语文学习而言,并非在所有时候都 能奏效,很难说具有普适性,更无法揭示由语文学科自身学 习方式的特性。这里我们提由学校教育情境

7、下语文学科学习方式的两 种基本模式:“学得一操练”式与“对话一体悟”式。“学得一操练”式建基于语文工具类知识及其性质特 征。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指由,人们掌握莫一种语言的方式 主要有两种,即学得与习得。学得是指学习者有意识地研究 且以理智的方式来掌握莫种语言的过程,习得是指学习者通 过与外界的交流,无意识地吸收到该种语言,并在无意识的 情况下掌握该语言的过程。概言之,学得是一种理性的学习 方式,习得是一种感性的学习方式。语文工具类知识的性质 在于工具性,其价值指向为语言工具的实践与掌握,即旨在 一种“工具能力”的养成。学校教育情境下的语文教育目标 绝不是仅靠无意识的、经验式的语言实践去慢慢养成一

8、些零 碎的语言能力,而是要系统地培养学生包括读、写、听、说 在内的综合语言能力,而且还须体现学校教育的特殊性所在 效率性,即力争于最短的时间内教给学生知识并使之最 大程度地转化为能力。以上这一切的实现,仅靠习得式学习 显然是不行的,必须得靠有意识的、理智的学得式学习方能 奏效。另一方面,这些学得的工具类知识如何转化为能力? 心理学研究早已证实,实用性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想要越过“操练”是绝对行不通的。“对话一体悟”式建基于人文类知识及其性质特征。如 前所述,人文类知识的性质在于人文性,其价值指向为人文 情思的熏陶与感染,即旨在一种“精神家园”的培育,而这种“精神家园”的培育与“工具能力”的养成是大

9、不一样的, 单方说教加单方操练己显得苍白无力,它必须以一方言语主 体与另一方言语主体视界的融合和心神的际遇为前提,而要 达成这一前提,首先需要的是一种“对话”“以灵魂的相互转向、精神的相互回应为基本特征,不拘时空、不拘 形式”。在语文教育中,对话是多维存在的,它包括学生 与文本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而最终要 走向的便是学生与自我的对话,即“体悟”。学生借助种种“对话”,在别人的言语世界与自己的内心世界之间游历着、反思着、体验着,通过不断地“同化”“顺应”或“重组”,建构起新的思想、情感,这便是“对话一体悟”式学习的全 过程。当我们从人文类知识的特征去反观这一学习方式时,我们会发现,人文类知识的那种偏主观的、 不易确定的、“个 性”的特征正切合了这一学习方式。总之,语文学科知识类型及其性质特征从根本上规定了 语文学习方式的选择,语文学科两类主体知识即工具类知识 与人文类知识的构成体系,为语文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