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生长发育及评价(第二讲)_第1页
小儿生长发育及评价(第二讲)_第2页
小儿生长发育及评价(第二讲)_第3页
小儿生长发育及评价(第二讲)_第4页
小儿生长发育及评价(第二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40u骨骼发育u头颅骨 头围、前囟、后囟、颅逢。u头围2/40前囟 1)概念 顶骨和额骨之间的菱形间隙。 2)测量方法 前囟对边中点连线长度的乘积。写作aa cm 。 3/403)正常值 出生时1.52.01.52.0cm,前半年随颅骨发育增大,6个月后随颅骨发育钙化缩小。11.5岁闭合。正常时平软,可见搏动。4/40临床意义u前囟过大及闭合延迟 佝偻病、呆小症、脑积水等。u前囟过小或早闭 头小畸形或正常。u前囟隆起 颅压高:CNS感染,急性全身感染性疾病,颅内出血、缺血缺氧性脑病,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低钠血症、水中毒,良性颅高压:急性Vit-A、Vit-D中毒,婴儿期应用四环素等。u前囟凹

2、陷 脱水:腹泻、高热;极度消瘦。5/40后囟 为顶骨和枕骨边缘形成的三角形间隙,于生后68周闭合。颅逢 生后颅逢重叠,呈叠瓦状,继之分离,于生后34月闭合。颅压高时可致颅逢明显分离。6/40年龄年龄动作动作肌肉群肌肉群脊柱弯曲脊柱弯曲3月月抬头抬头颈后肌颈后肌颈曲颈曲(颈部脊柱前凸)(颈部脊柱前凸)6月月坐坐腰肌腰肌胸曲胸曲(胸部脊柱后凸)(胸部脊柱后凸) 12月月走走下肢肌下肢肌腰曲腰曲(腰部脊柱前凸)(腰部脊柱前凸)7/408/40眼离书本一尺远,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书桌一拳远,胸离书桌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手离笔尖一寸远。9/40长骨发育长骨发育软骨骨化、骨膜下成骨软骨骨化、骨膜下成骨

3、10/40骨骨 龄龄 即骨发育的年龄。从人群中调查得到每个即骨发育的年龄。从人群中调查得到每个骨化中心出现的时间、大小、形态、密度等绘骨化中心出现的时间、大小、形态、密度等绘制标准图谱。将儿童骨化中心与各年龄标准图制标准图谱。将儿童骨化中心与各年龄标准图谱比较,若其骨骼成熟度相当于某一年龄的标谱比较,若其骨骼成熟度相当于某一年龄的标准图谱时,该年龄即为其骨龄。准图谱时,该年龄即为其骨龄。11/40新生儿至成年骨化中心发育的过程新生儿至成年骨化中心发育的过程(左手无名指)(左手无名指)12/4013/4014/40标准体位的CHN骨龄片 15/40两例不符合标准要求的骨龄片 16/4017/40

4、u牙齿的发育 牙齿的发育有三个时期:生长期、钙化期、萌出期。萌出前已经钙化。人一生有2副牙齿,乳牙和恒牙。u乳牙 (1)出牙时间 410个月开始萌出,最迟不超过12个月,22.5岁出齐。2岁内出牙数目约为:月龄(46)。 18/40u出牙顺序112134516781 1 1 191019/40u临床意义 出牙延迟或顺序倒错常见于严重营养不良、佝偻病、呆小症、先天愚型等。出牙时个别小儿可出现流涎、低热、烦躁等症状,属生理现象。u恒牙 共32枚。6岁左右于全排乳牙之后出第一磨牙,以后按乳牙萌出顺序乳牙逐渐脱落,代之以恒牙。此期应特别注意口腔卫生。20/40淋巴组织u胸腺 出生至10岁前由10g渐增

5、至30g,前2月增长迅速达20g,10岁后逐渐萎缩。u淋巴结 新生儿期不易触及,正常婴幼儿的颈部、颌下、腋下和腹股沟可触及黄豆大小单个淋巴结,无压痛,属正常增生。u(3)扁桃体 2岁以后增大较快,以后渐缩小,6岁后第二次生理性增大。故小儿时期常见扁桃体增大,属生理现象。21/40体格生长的评价u发育水平 developmental level u生长速度 growth speed u匀称程度 equable degree22/40将特定时间,某一个体的各单项体将特定时间,某一个体的各单项体格生长指标与同性别、同年龄人群相应格生长指标与同性别、同年龄人群相应参数进行横向比较来评价个体的体格生参数

6、进行横向比较来评价个体的体格生长状况。长状况。23/40早产儿体格生长有一允许早产儿体格生长有一允许“落后落后”年龄范围,进行生长水平评价时应矫正年龄范围,进行生长水平评价时应矫正胎龄至胎龄至40周(足月)后再评价周(足月)后再评价(1)身长矫正至)身长矫正至40月龄月龄 (2)体重矫正至)体重矫正至24月龄月龄 (3)头围矫正至)头围矫正至18月龄月龄24/40对某一个体的各单项体格生长指标对某一个体的各单项体格生长指标定期连续测量定期连续测量, ,纵向观察各指标的增长值纵向观察各指标的增长值, ,并与人群生长参数增长值对照并与人群生长参数增长值对照, ,可及时早可及时早期发现和干预个体的生

7、长偏离。期发现和干预个体的生长偏离。25/40 评价个体各体格生长指标之间关系评价个体各体格生长指标之间关系体型匀称体型匀称 Weight to stature身材匀称身材匀称 Trunk-leg ratio26/401.均值离差法 u SD的方法表示,应用于符合正态分布的样本。u 1SD包括68%对象, u 2SD包括95%, u 3SD包括99.7%。u 通常以 2SD为正常范围: 2SD为营养不足, 2SD为营养过剩。x x x x x xx xxxxxxxx27/40 x x x x x x x x x 2SD2SD1 12SD2SD1SD1SD1SD1SD1 12SD2SD2SD2S

8、D六级六级下下中下中下中低中低中高中高中上中上上上1SD1SD五级五级下下中下中下中中中上中上上上2SD2SD三级三级下下正常正常上上均值离差法评价表28/40u如:正常参考值: 1岁男童体重 9.97,SD1.04;身高 76.5,SD2.8 u则:体重正常值为9.9721.04() 即7.8912.59u身高正常值为76.522.8(cm) 即70.982.1(cm)u如1岁男童实测体重为12.5,身高为71.2cm,是否正常?xx29/402.百分位数法 适用于非正态分布的样本。P3P97之间包括样本的94%,所以常以P3百分位为营养不良,P97百分位为营养过剩。u如:正常参考值:1岁男

9、童体重P3=8.08,P97=11.94,身高P3=71.8cm,P97=82.0cm。 (例 W=12.5kg H=71.2cm )30/403.均差比值法((SDS)由于儿童生长发育存在着性别、年龄、地区间的差异,上两种方法必须应用同性别、同年龄、同地区的参照值来恒量,SDS可以应用于不同性别、年龄、地区间儿童比较。uSDS=(X )/SDx31/40u即用受检儿童某项指标的实测值与参照值之间的差值和相应的标准差相比,其本身没有单位,只代表该儿童体格发育水平和所处的位置。u结果判断:SDS为2时为正常范围。为0时相当于均值,23时可疑,应近一步检查,3时营养不良,3时营养过剩。u (例 W=12.5kg H=71.2cm ) SDS=(12.59.97)/1.04=2.4332/404.指数法 常用Kaup指数u Kaup= u即每单位面积的体重值,用于判断匀称度,亦称体块指数(BMI)。正常男孩数值为12.7117.84 ,女孩为2.6717.31。u例 W=12.5kg H=71.2cm u Kaup= 24.6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