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产地环境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监测实施方案_第1页
农产品产地环境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监测实施方案_第2页
农产品产地环境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监测实施方案_第3页
农产品产地环境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监测实施方案_第4页
农产品产地环境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监测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产品产地环境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监测实施方 案 根据广东省农业厅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方案的部署,为全面了解我省主要农产 品及产地环境的重金属污染状况,我厅将组织在全省11个市开展农产品产地环 境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含量监测。为确保监测工作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样点布设(一)基本情况调查1环境概况自然环境包括各地自然地理、气候、水文、土壤类型分布、生态环境总体状况等。社会环境包括经济概况、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情况、乡镇企业情况等。2农产品产地基本情况包括各地耕地面积,不同耕地类型的分布情况、农产区作物种植面积、有机肥、化肥和农 药使用情况、灌溉、农产品的种类、产量、销售途径等。3重金

2、属污染源情况本方案主要开展农产品及产地环境铅、镉和汞三种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污染源情况调查 的内容主要包括:污染物的来源、途径、数量、分布、主要污染物种类和含量等。(二) 布点方案 本次广东省农产品及产地环境监测以监测土壤和农作物情况为主,为弄 清土壤污染对农产品安全质量的影响,在土壤监测地块同步采集农产品。农产品采集主要以水 稻和蔬菜为主,布点优先考虑当地水稻和蔬菜名优品种的产地。1布点原则全面性原则调查点位要全面覆盖不同类型的土壤及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壤,能代表调查区域内土壤环境 质量状况。可行性原则点位布设应兼顾采样现场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交通、安全等方面可实施采样的环境保 障。经济性原则保

3、证样品代表性最大化前提下,最大限度节约采样成本、人力资源和实验室资源。相对一致性原则同一采样区域(网格)内的土壤差异性应尽可能小,在性质上具有相对一致性。而不同采 样区域(网格)内土壤差异性尽可能大。名优品种产地优先原则水稻和蔬菜产地是本项目的主要布点区位。但各县(市、区)主要名 优水稻和蔬菜品种有差异,因此布点宜优先考虑当地的大宗名优品种产地。2参考依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395-2000 )。3布点数量拟在11个地市布设2200个样点,平均每个地市布设监测点200个,共采集土壤和植 株样本各2200个。各地区样点计划分配

4、情况见表1和表2。4野外布点基本要求进入采样现场,首先考察现场是否属于拟定的采样区域,确定经纬度,对 现场进行初步踏勘。土壤采样点应选择在有利于该土壤类型特征发育的环境,如地形平坦、各种影响因素相对稳定、自然植被良好,具有代表性的、面积在30亩以上的地块上;不在多种土类交错分 布的、面积较小的边缘地区布设采样点。不能在住宅周围、路旁、沟渠、粪坑及坟堆附近等人为干扰明显而缺乏代表性的地点设置采样 占。采样点远离铁路、公路至少300米以上。不在水土流失严重或表土破坏处布设采样点;在坡 脚、洼地等具有从属景观特征的地点,不宜作采样点。5布点方法本方案样点布设以2008年广东农村统计年鉴统计的农作物播

5、种面积为主要依据,对各地市及下属县(市、区)按农作物种植面积数量的多少进行分配布点。首先 根据农作物复种指数计算各地市下属县(市、区)稻谷和蔬菜的种植面积(蔬菜包括瓜类),稻 谷和蔬菜地的种植面积为其播种面积与复种指数之比,根据广东省的种植制度,水稻平均复种指 数取2,蔬菜平均复种指数取4,再参照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制定 的2004年第一期全国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培训教材中有关稻田和蔬菜地的布点方 法,蔬菜与稻谷样点布设密度比在之间,本次蔬菜与稻谷样点布设密度比确定为3: 1 o各地区 下属县(市、区)布点分配数量按下列公式计算得出:s13s143 4 1 N 总

6、S蔬菜 S稻谷42s稻谷n稻谷=S蔬菜S稻谷公式中:N总:所有监测地市样点布设总数;n:县(市、区)稻谷或蔬菜样点布设分配数量;S:所有监测地市稻谷或蔬菜的播种总面积;s,:县(市、区)稻谷或蔬菜的播种面积;“ 3 ”为蔬菜与稻谷密度比,“ 2 ”为水稻复种指数,“ 4 ”为蔬菜 平均复种指数三)样点布设准备1软硬件设备全球定位系统(GPS)、数码照相机等。2基本图件资料调查区域内土地利用现状图、种植业布局图、行政区划图等资料。3其它资料自然环境概况,工业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情况,农业生产与土地利用状况等。(四)布点具体实施方法(1 )拟监测区域的农作物种植面积根据2008年广东农村统计年鉴(1

7、88193页)统 计各市及下属县(市、区)稻谷和蔬菜(包括瓜类)的播种面积,除以平均复种指数获得(水稻 平均复种指数取2,蔬菜平均复种指数取4)。(2)县(市、区)分配布点数量按照布点方法里的2个公式计算得出,此方法可逐级应用 到各行政镇(街道)、行政村。(3)原则上各县(市、区)至少布一个点位,若耕地面积较少、且小于平均布点代表面 积,分布又零散的县(市、区)可不予考虑布点。(4)以文件形式通知各市所属的县(市、区)农业相关部门配合本项目工作,各市及所属 县(市、区)组织确定相应的负责人和联系人,各监测单位通过与相关负责人或联系人协商讨 论,在拟布点数量的基础上,结合各县(市、区)的实际情况

8、,逐一确定讨论每个样点的位置和 类型。(5)县(市、区)下辖的各镇(街道)布点方法,根据能提供的资料分两种。由县 (市、区)提供资料,统计下辖的各镇(街道)的播种面积及主要农作物,根据布点方法里的计 算公式分配各镇的布点个数;根据县(市、区)提供一定比例尺的土地利用类型现状图、行政 区划图等图件,由熟悉当地种植业布局的相关部门确定样点的布设位置。(6)布点区位以稻谷和蔬菜产地为主。(7)分配布点个数小于行政镇(街道)个数或行政村个数,以耕地面积大、分布集中的行 政镇(街道)或行政村布点,各行政镇(街道)或行政村布点条件类似的,用随机抽取的方法决 定布点位置,布点地理位置尽量均匀。(8)布点位置

9、具体(至少落实到行政村)落实后,由相关部门配合找到合适的布点位置。(9)根据野外布点要求,现场勘查后通过GPS准确定位初始调查点位,记录经纬度,土壤种植类型等信息(格式见附表2)。(10)县(市、区)政府相关部门具体配合事项有:通知下属部门配合采样单位进行工 作;协助安排采样单位工作人员的食宿;通知下属部门提供当地名优水稻和蔬菜品种产地的 信息;负责安排熟悉路况的人员配合寻找布点的具体地理位置;当地的农业部门协助提供冷 藏设备及制样场所等。表1各市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监测布点分配表地市名称水稻布点数(个)蔬菜布点数(个)深圳市 珠海市 汕头市 佛山市 梅州市 汕尾市 阳江市 清远市 潮州市 揭阳

10、市 云浮市 总计8026274110165210511211401186301499125144881402012810541样点平均代表面积:4824 (亩)10141608 (亩)注:稻谷与蔬菜样点数根据采样点实地情况可做适当调整,但总样点数不变表2各市下属县(市、区)播种面积及布点详表地市名称县(市、区)稻谷播种面积 (公顷)蔬菜播种面积(公 顷)水稻布点数(个)蔬菜布点数 (个)深圳市罗湖区02400福田区0900南山区036001宝安区05987014龙岗区06370015盐田区0100小计012751030珠海市香洲区3730101斗门区5024357388金湾区94198605小

11、计51555860814汕头市龙湖区2022 5185312金平区136093622濠江区1105150724潮阳区1941289733021潮南区1685377742618澄海区10608175471641南澳县16137701小计51521422998099佛山市禅城区044301南海区330826058561顺德区05815014三水区457413610732高明区896674991417小计168485342526125梅州市梅江区1830270136梅县25340130543930大浦县1618871532517丰顺县1758870852717五华县4793988177521平远县1

12、385446052211蕉岭县968445241511兴宁市43904136396832小计17632761578274144汕尾市汕尾城区3009186554海丰县30833155664836陆河县90092516146陆丰市27204170104240红海湾开发区89691012小计709513786711088阳江市江城区1573967132416阳西县20205167753139阳东县23927128713730阳春市44100225686953海陵区2074117533小计10604560102165140清远市清城区1722747972711佛冈县118942513186阳山县12

13、348215651950连山县72073600118连南县5062314387清新县27757106074325英德市36587169475740连州市17010231572654小计13509286329210201潮州市湘桥区76474612潮安县140413923229饶平县1770371722817小计32508118415128揭阳市榕城区91652911揭东县21125142113333揭西县1867065862915惠来县16521119142628普宁县20826116773227小计7805844917121105云浮市云城区76881110123新兴县20362898532

14、21郁南县186192583296云安县96172138155罗定市339702963537小计902561777914041总计76276143474811861014、调查与样品采集(1) 统一编号为了便于监测工作的汇总,各项目承担单位对每个监测样点实行统一的编号规则。分别用 市、县(区)、乡(镇)和样品种类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缩写及采样顺序号组成。如广州市白 云区人和镇采的第5个土壤和农作物样点的编号分别为GZ-BY-RH-T-5和GZ-BY-RH-N-5。(2) 野外编号 野外编号的目的是为了便于记忆,标注于各类样品的标签上,并与野外调查 表格相对应。编制时主要考虑在本地区的唯一性即可

15、。(三)调查内容在采样的同时填写采样点基本情况记录表和生产情况调查表(见附表2),其主要内容包 括:采样地点(填写至某村某土名),经纬坐标,地形地貌,排灌条件,土地利用类型(水田、 旱地、菜地),施肥情况,用药情况(主要农药类型),附近有无污染源及位置等。(四)样品采集1采样时间考虑到土壤与植株样同时采集,主要作物水稻一般在7月中上旬收获,因此采样时间定在该 时段为宜,并且兼顾当地名优蔬菜作物的采样。2采样地点首先与市(县)农业局协商,确定采样地点和线路,由当地农业部门协助,到事先拟定的采 样点采集土壤和植株样品。3采集方法土壤样品综合考虑作物布局、种植制度等因素后,选定采样地块,确定采样面积

16、和采样厚度。一般稻 田采样地块面积23亩,蔬菜地1亩左右,耕作层采样厚度为。20cm (水稻田以实际耕作层 为准)。用“ X ”法、“S”法或棋盘法,使用木铲、竹铲、塑料铲、不锈钢土钻等工具,随机 采集至少5-7个耕层土样点,充分混合后,四分法留取1公斤。用塑料袋装土,并填写野外编号 等。植株样品植株采集水稻稻谷和蔬菜可食部分,蔬菜采集品种主要为:普通白菜、菜心、蕤菜、 芹菜、甘蓝、番茄、辣椒、茄子、黄瓜、苦瓜、菜豆和虹豆12个品种。如果采样区域没有这12 个品种,则采集该区域种植面积较大的蔬菜品种。在土样采集地块同时进行植株样品采集,塑料袋包装,内外具标签。蔬菜样品因含水量大、 易腐烂,故样

17、品在采样当天清洗干净,晾至无水滴后打浆低温保存。3.2.1 谷物类采样方法对于水稻,取稻谷。样本采集至少12点,不少于2千克。代表种类有:水稻。3.2.2 蔬菜采样方法3.2.2.1 叶菜类蔬菜去掉明显腐烂和萎鹫部分的茎叶。采集样本量至少为4个12个个体,不少于3千克。菜 花和花椰菜分析花序和茎。代表种类有:白菜、菜心、雍菜、甘蓝等。3.2.2.2 豆类蔬菜取豆荚或籽粒,采集样本量鲜豆(荚)不少于2千克,干样不少于1千克。代表种类有: 菜豆、缸豆等。3.2.2.3 瓜果类除去果梗后的整个果实。采集样本量为6个12个个体,不少于3千克。代表种类有:番 茄、辣椒、茄子、黄瓜、苦瓜等,其中辣椒、苦瓜

18、需要挖除籽。3.2.2.4 根茎类蔬菜去掉明显腐烂和萎瞽部分的可食茎、嫩芽。采集样本量至少为12个个体,且不少于2千 克。代表种类有:芹菜等。4采集样品的保存植株样品和环境的土壤样品,采集的样品分成三份,一份留做复检样,一份留 作备份样,一份用于检测,均由检测单位保存。对于土壤样品,如果采样点为名牌产品产地,样 品保存同植株样品,否则,仅采集保留一份样品即可。抽样后,样品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受检单位的协同下,由抽样单位带到制样地点进行制样 封存,并由受检单位或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受检单位或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和抽 样单位均应在封条上签字并签章。三、样品测试与质量控制(一)样品制备和管

19、理1 土壤样品制备将土壤摊成薄层,放在干净、通风处自然风干,期间定期压碎、翻拌、拣出碎石、 砂砾及植物残体等杂质。样品风干后,用木槿再次压碎,捡出杂质并用四分法取部分压碎样品,全部过1mm尼龙 筛。过筛后的样品充分混合至均匀,再用四分法分成两份,一份样品用于测定pH;另一份样品 再用四分法分取部分过100目尼龙筛,用于土壤全量元素(铅、镉和汞)分析。2农产品样品制备水稻样品采回的籽粒植株样品经手工脱粒后,装入尼龙网袋中,悬挂晾干,脱壳,用不锈钢植物粉碎机 粉碎。蔬菜样品将样品用清水洗净,晾至无水滴后用不锈钢刀具切(剪)碎成小段,混匀后,取部分样品用组织 捣碎机粉碎样品,待测。(二)分析方法1

20、土壤分析本次土壤环境监测项目分析方法参照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 395- 2000)、土壤监测规程(NY/T1119-2006 )、土壤检测(NY/T1121-2006)和土壤环 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中规定的方法执行,具体见表3。表3土壤环境监测项目和分析方法序号监测项目监测方法检出限 mg/kg方法来源1PH玻璃电极法土壤检测第2部分:土壤pH的测定NY/2全铅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41-19973全镉4总汞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土壤检测第1。部分:土壤总汞 的测定NY/2农产品检测本次农产品监测

21、项目分析方法参照执行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中的规定方 法,具体见表4。表4农产品监测项目和分析方法序号监测项目监测方法检出限?g/kg方法来源1全铅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5食品中铅的测定GB/2全镉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食品中镉的测定GB/3总汞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三)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为了严格控制检测质量,检测过程中要求: 1 -严格执行检测标准和规程;2-坚持重复试验,控制精密度;在检测过程中,随机误差是无法 避免的,通过增加测定次数可减少随机误差,提高平均值的精密度。在批量样品测定中,每个项 目分析时均须做20%重复试验;3

22、坚持带标准样或参比样,判断检验结果是否存在系统误差。在重复测定的精密度(用极 差、平均偏差、标准偏差、方差、变异系数表示)合格的前提下,标准样的测定值落在(X±2o)(涵盖了全部测定值的% )范围之内,则表示分析正常,接受;若在 X±2q0XsX±3q之间,表示分析结果虽可接受,但有失控倾向,应予以注意;若在X±3o (涵盖 了全部测定值的)之外,则表示分析失控,本批样品须重新测定。还须按“查出异因,采取措 施,加以消除,不再出现,纳入标准”的20字方针,找出原因,采取适当措施,等“回控”后 再重复测定,并控制不再出现;4标准加入法。当选测的项目无标准物

23、质或参比样时,可用加 标回收试验来检查测定准确度。NY/T395-2000规定,加标量视被测组分的含量而定,含量高 的加入被测组分含量的倍,含量低的加23倍,但加标后被测组分的总量不得超出方法的测 定上限。按照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 395-2000)标准规定,本次监测 的样品 检测平行双样测定值的精密度和精确度允许误差见表5。表5样品检测平行双样测定值的精密度和精确度允许误差监样品含量范精密度精确度%适用的测项围室内相对室间相对加标回收室内相室间相对分析方法目(mg/kg )偏差偏差率对误差误差铅<203035801103035原子吸收光谱法20 40253085110

24、2530>40202590 1052025<3540751103540镉3035851103035原子吸收光谱法9025301052530<3540751103540冷原子吸收法汞3035851103035原子荧光法>25309010525305-注重空白试验。空白值过高时,需采取其他措施(如提纯试剂、更换试剂、更换容器等)加 以消除。6做好校准曲线。为消除温度或其它因素影响,每次上机测定的样品均需做校准曲线,与样 品同条件操作。标准系列应设置6个以上浓度点,根据浓度和吸光值绘制校准曲线或求出一元线 性回归方程,计算其相关系数,相关系数应r> (根据测定成分浓度、

25、使用的方法等确定);当待 测液的浓度超标时不能任意外推,应适当稀释后测定,应控制在直线性范围内。7用标准物质校核实验室的标准液、标准滴定溶液。标准物质的作用是校准。对测量过程中用 作制备标准溶液的基准试剂、优级纯试剂进行校验,合格者准用。四、资料汇总一)调查记录与测试结果整理1调查记录汇总各地区根据各样点的基本情况记录表进行采样点基本信息统计,按照统一设计的格式汇总(式 样见附表2):采样期内各采样点场景照片的收集和整理。2土壤与植株检测结果汇总分析结果数据处理2.1.1 几个基本统计量2.1.1.1 算术平均值按式(1)计算:nX.X 11(1 ) n2.1.1.2 中位值按式(2)、式(3

26、)计算:第n2个数的值+第1个数的值四222n为偶数时)(2)n+1中位值第n+1个数的值(n为奇数时)(3)2.1.1.3范围偏差(R)也称极差,按式(4)计算:R=最大数值-最小数值4)2.1.1.4平均偏差d按式(5 )计算:式中:1nX. inn5)Xi 某一次测量值;X一多次测量值的均值。2.1.1.5相对平均偏差按式(6)计算:相对平均偏差()d 100(6 )2.1.1.6标准偏差(s)按式(7)计算:n (XiX ) 2s 1 (7 ) n12.1.1.7相对标准偏差RSD按式(8)计算:2.1.1.8RSD (%) 100 (8 )X 误差按式(9)计算:误差=测定值真值2.

27、1.1.9相对误差按式(10)计算:9)相对误差(%)测定值真值真值10010)2.1.1.10方差(s2)按式(11)计算:i1(XiX)11)2.1.2可疑数据的取舍由采样、运输、储存、分析失误造成的离群数据和可疑数据,无需检验就 应剔除。在确认没有失误的情况下,应用Dixon法、Grubbs法检验剔除。测试结果表示2.2.1 土壤与植株样品平行样的测试结果用平均数表示。2.2.2 低于分析方法检出限的测定结果以“未检出”报出,参加统计时按二分之一最低检出限计 算。2.2.3 统一采用法定计量单位mg/ kg。2.2.4 土壤与植株样品的测定值保留3位有效数字,但表示分析结果的有效数字的位

28、数不可超过 方法检出限的最低位数,应根据计量器具的精度及分析仪器的示值确定,不得随意增添或删除。2.2.5 测试结果以电子版本式的输出物(打印件)及存有其信息的磁盘、光盘等。土壤和农作物质量监测结果一览表(式样见附表4)。土壤和农作物监测结果汇总表(式样见附表5)。(二)分析名吉果的上才艮1 上报前分析结果需经同组检测人员复核,复核无误后报质控人 员审查质控指标是否合格,当其结果合格并达到规定后,方能交技术负责人签字投出。2审查上报的原始分析数据,必须有分析者、复核者和技术负责人签字,以示负责。(三)资 料汇总与保管1资料汇总各承担单位都必须对其负责的所有采样点建立严格的档案制度,本规程中所要

29、求填写的调查记录均为原始档案材料,应严格按照规定如实记载。原始资料包括采样期内各采样点场景照片、采样点基本情况记录表、田间作业情况调查表、实 验室各种原始记录表及土壤、植株样品监测结果报表及评价结果。各承担单位需将所有检测结果 录入“广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信息管理系统” “广东省例行监测判定标准(定量测 定)”。结果判定、比较分析等所需的“标准值”由广东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负责收集并提 供更新。各承担单位项目主持人负责收集、整理、填写、审定后与调查监测工作总结,并于9 月1日前纸质和电子文档各一份分别提交给广东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及省农业厅市场与经 济信息处。广东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

30、所负责审核汇总全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资料,分析全省土壤重金属 Pb、Cd、Hg污染现状及发展趋势,撰写全省土壤污染调查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并在10月1 日前上报省农业厅市场与经济信息处。2资料保管各承担单位应确定专人负责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就该项目具体事宜 的沟通与联系。各承担单位应积极创造条件,对调查资料和采样点数据分析结果实行微机管理,以加快数据资 料的传输和处理。各承担单位和人员都有对调查资料与数据加强管理和实行保密的责任和义务。调查资料与监测 数据未经省农业厅同意,不得直接引用和对外发布。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对各承担单位上报的所有调查资料与数据有实行保密的责任 和义

31、务。调查资料与汇总数据未经省农业厅同意,不得直接引用和对外发布。五、环境质量评价与农产品安全评价(一)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评价标准本次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二级标准作为评价标准,等同于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10-2002)具体评判标准如下:表6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限值(mg/kg )级别PHPb Cd Hg评价方法单项污染指数评价PH< <2502级,良 pH土壤单项污染指数按式(1 )计算:土壤单项污染指数土壤污染物实测值污染物质量标准(1)土壤污染超标倍数按式(2)计算:土壤污染超标倍数(2)土壤某污染物实测值-某污染物质量标准某污染物质

32、量标准土壤综合污染评价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内梅罗污染指数)按式(3)计算:(3)土壤污染样本超标率按式(4)计算:土壤污染样本超标率3=土壤鬻馋鬻1004)监恻样本总数农田土壤环境质量分级划定采用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内梅罗污染指数)进行土壤环境质量综合 评价。综合污 染指数全面反映了各污染物对土壤的不同作用,同时又突出高浓度污染物对土壤 环境质量的影响,因此按综合污染指数最终评定,划定质量等级。土壤污染分级标准见表7 表7土壤污染分级标准等级综合污染等级综合污染指数污染程度污染水平1 P综0安全清洁2 v P综S警戒限尚清洁3 综与轻污染污染物轻微超过标准值,视为轻度污 4Vp综0中污染污染明显5

33、P综 >重污染污染严重二)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价和健康安全评价<<<<<<<<<1评价标准本次评价标准参照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GB 2762-2005)(见表8)表8食品 中污染物限值(mg/kg )食品类别Pb Cd Hg 谷类豆类杂粮(玉米、小米、高粱)薯类叶菜类球茎蔬菜根茎类蔬菜芹菜其他蔬菜(叶菜、球茎、根茎、芹菜除外)2评价方法在评价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时,不仅要正确评价重金属超标样品发生的 可能性,还要评价多种重金属对农产品品质的安全程度。污染指数、超标率(倍数)等评价农产品单项污染指数二农产品污染物实测值农产品

34、污染物质量标准(5)农产品单项污染指数按式(5)计算:农产品综合污染指数(内梅罗污染指数)按式(9)计算:农产品综合污染指数二平均单项污染物指数2最大单项污染物指数2 ( 9)农产品污染超标倍数按式(1 0)计算:农产品污染物超标倍数二(10)农产品某污染物实测值某污染物质量标准某污染物质量标准农产品污染样本超标率按式(11)计算:农产品污染物超标率农产品污染物超标样本数监测总样本数(11)计算各污染指标后按区域、种类等汇总统计进行评价农产品健康风险安全评价本次健康风险评价采用暴露评估法,主要根据各种食品中化学物质暴露水平调查的数据进 行的。通过计算,可以得到人体对于该种化学物质的暴露量。进行

35、暴露评估需要有有关食品的消 费量和这些食品中相关重金属浓度两方面的资料查阅相关资料调查广东及其各地区人均蔬菜消费量,基于FAO/WHO于1993年建议每 人每周允许各污染元素摄入量进行风险评价。计算人体污染元素的每日允许摄入量(ADI )。以此 为依据,可以对各区域农产品进行人群污染元素暴露健康风险指数评价。式中:Q为个人通过相应农产品对重金属的摄人量,mg/d ;i为农产品种类;D为每日相应农产品的食用量,根据我国平均食物消费结构,人均每年消费的相应农产品量,相当于人均日消费相应农产品量;C为蔬菜中重金属的浓度,以鲜基计;RI为健康风险指数(Risk Index),若Rl<1,则处于安

36、全水平,Rl>1则存在健康 风险,且数值越大,健康风险也越大。六、报告编写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监测报告由广东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在汇总各承担单位提交资料的基础上编写。编写提纲如下:一)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概况包括任务来源、调查对象、参加的调查单位和调查人员、调查时间、调查方法等。二)农田环境质量监测1 .布点原则和方法及采样方法2 .分析项目及分析方法3 .监测结果及评价(三)产地环境质量现状包括土壤污染状况和农产品污染状况、污染风险评估与安全性划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总 体结论等。(四)产地环境管理和农产品风险管理意见和建议农作物重金属含量是人们密切关注的食品安全

37、和人体健康的环境问题。与以往珠 三角的重 金属污染调查数据相比,本项目涉及整个珠三角、紧密关注土壤-农作物系统 重金属的传输和 迁移,因而样本数更多、数据量更丰富和更有代表性。通过对广东省主要农产品产地环境和农作物重金属含量进行监测和评价,得出广东省主要 农产品污染指数以及土壤污染指数,客观、综合的分析农产品产区污染现状;找出土壤及农产 品中重金属含量相关性,并进一步寻找中影响农产品重金属富集的土壤环境因子;明确产地环 境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全量的区域性差异,全面比较不同耕 作制度对农作物重金属含量的影 响,基于监测基础数据,可以形成土壤重金属全量与 农作物重金属含量的信息图件。通过实现以上一系

38、列目标使政府在治理过程中有的放矢,有规律可循,为广东省农产品种 植提供有效指导方针,减少农作物中重金属富集量,全面提高农产品品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 解农产品重金属污染压力。七、进度安排讨论确定实施方案;采样准备工作;野外调查和样品采集;分析测试和区域资料汇总;数据录入和撰写项目总结报告2009年6月10日之前:2009年6月中下旬:2009年7月1日7月31日:2009年9月16日2009年10月31日2009年8月1日2009年9月15日:附表:1.广东省名优产品(附表1 )2. 采样点基本情况记录表(附表2)3. 采样点基本信息统计表(附表3)4. xx市农产品产地环境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

39、监测结果一览表()5. xx市农产品产地环境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监测情况汇总表()6. xx市各县(区)农产品产地环境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监测情况汇总表()7. xx市各县(区)农产品产地环境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含量不合格样品汇总()8. 农产品产地环境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监测承担单位一览表附表2广东省大米和蔬菜名牌产品名单市区产品名称生产企业注册商标产地深圳市高山娃娃菜深圳市绿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深绿田深圳白菜深圳市果菜贸易有限公司田地深圳芥蓝深圳市绿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深绿田深圳珠海市有机米珠海农丰进出口有限公司乡意浓珠海梅州市晚釉米梅州市稻丰实业有限公司金良稻丰梅州市有机大米梅州丰华有机农业发展有限

40、公司真田五华县清远市优质大米佛冈金鲜美粮油食品有限公司金鲜美佛冈县汕头市配方米潮阳市粮丰集团有限公司粮丰潮阳区附表2采样点基本情况记录表土壤样品统一编号农产品样品统一编号野外编号经度度分秒纬度度分秒采样地点县(市、区)乡(镇)村组地块名(土名)土壤采样采样深度cm土壤类型是否名优产品产地是口台口是否名优产品是口令口蔬菜品种采样部位名称种植面积种植制度土地利用类型水田口旱地口菜地口水浇地望天田口其它土壤质地砂土口壤土口粘土口成土母质花岗岩口砂页岩口坡积物口冲积物口其它地形地貌平原口丘陵口其它灌水水源水库口河流口池塘口山塘口泉水口地下水口其他灌水方式漫(畦)灌口 沟灌口淹灌口喷灌口滴灌口微灌口施肥

41、情况化肥名称有机肥名称农约施用情 况杀虫剂 名称杀菌剂名 称除草剂 名称废气、废水、废渣污 染情况受检人签字:受检单位负责人签字:受检单位(公章)农用固体废弁物污染情况备注记录人:采样人:采样单位(公章):时间:注1:样本编号一一要求能够准确地确定野外采样的空间位置及其样本的特征属性,同时要 求编号系统直 观、实用,易于操作。注2 :种植制度一一填写一年一熟、一年两熟或二年三熟,注明作物名称。注3 :污染情况一一主要指采样点周围5km内、主导风向20km以内工矿企业(包括乡镇村办企业)污染源分布情况(包 括企业名称、产品、生产规模、方位、距离),废水、废气及其主要污染物向土地和水体的排污状况,

42、污染事故发生情况, 场地的外来填充物,土壤污染事故发生区主要污染物的毒性、稳定性以及如何消除等。注4:本表将作为抽样单位与受检单位样品确认的重要依据,抽样人员应认真填写本表,由受检人和受检单位须在工作单上签字、盖章。如受检单位因故无法签字、盖章,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签字、盖章予以确认。注5:本工作单一式三联,第一联留承检单位,第二联留受检单位,第三联交受检单位所在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注6:需要做选择的项目,在选中项目的“”中打。附表3采样点基本信息统计表市产地环境样点(共土植株)序号统一编号县(区)乡(镇)村地块名(土 名)北纬东经作物品种土壤利用类型备注附表4 xx市农产品产地环境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监测结果一览表附表XX市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结果一览表样品统一编号采样地点PH全Pb(mg/kg)至Cd(mg/kg )Hg (mg/kg )污染等 级填报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