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方向盘总成技术条件_第1页
汽车方向盘总成技术条件_第2页
汽车方向盘总成技术条件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XY 丫-JT -07汽车转向盘总成技术条件编制: 校对: 审核: 审定: 7标准: 批准: 浙江XXX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二00七年十二月XXX汽车转向盘总成技术条件XXX YY-JT -07为了提高汽车转向盘总成的质量,根据QC/T 563-1999试验方法,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对汽车转向盘技术条件进行了规定,制定了本标准。本标准代替了 XXXYY-JT241-06乘用车转向盘技术条件。本标准由浙江xxx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本标准由浙江xxx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综合技术部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钟洲、刘洋。本标准于2007年12月30日发布并实施。XXX汽车转向盘总成技术条件XX

2、X YY-JT -07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转向盘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汽车转向盘。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 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 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4094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GB 8410汽车内饰件材料燃烧的特性GB 11557防止汽车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的规定GB/T 13384-1992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 16422.2-1999塑料实验室光源曝露试验

3、方法第2部分:氙弧灯QC/T 563-1999 汽车转向盘试验方法ECE R12关于就碰撞中防止转向机构伤害驾驶员方面批准车辆的统一规定XXX 100003-2007 汽车零部件永久性标识规定3技术要求3.3 外观3.3.1 转向盘本体、上护盖、下护盖的颜色要求一致,其表面光泽、装饰纹应均匀。不允许有裂纹、气 孔、冷隔、欠料、飞边及擦伤等缺陷。轮缘要求手感舒适。3.3.2 转向盘导电板(如果有该零部件)底面应平整,不允许有凸起、凹陷,装配后底面应涂上汽车润 滑脂。3.3.3 转向盘总成的金属件不允许有锈蚀、毛刺、变形等缺陷。能够满足材料的使用性能或功能,并在其制备、使用及报废处理过程中,对生态

4、环境污染小,对人的 健康无危害或危害较小,而且能与环境协调共存的材料。3.4 环境性能3.4.1 耐热性能按4.4.1规定进行试验后,转向盘不应产生气泡、软化、沾手、变色等异常现象。3.4.2 耐寒性能按4.4.2规定进行试验后,转向盘不应产生裂纹、变形、变色等异常现象。3.4.3 耐温度冲击按4.4.3规定进行试验后,转向盘应无变形、裂纹、变色等异常现象。3.4.4 耐手汗性能按444规定进行试验后,转向盘表面应无暗淡、起泡、变色或发粘等异常现象。345耐光照性按445规定进行试验后,包覆层色度样卡色牢度等级不低于4级。并且其他塑料件色度样卡色牢度等级不低于4级。光照时间400个小时,无黑暗

5、周期。3.4.6 耐溶剂性转向盘轮缘应有良好的耐溶剂性,按446规定进行试验后,无溶涨、脱层或变色等异常现象。3.4.7 气味性按447规定进行试验后,应无干扰性气味。3.4.8阻燃性按448规定进行试验,火焰在 60s内自行熄灭,且燃烧距离不大于50mm材料停止燃烧。4试验方法4.1 一般试验条件4.1.1 各试验中的试验标准件数量,若无特别指出不少于3件。4.1.2 除非特别声明,测试温度为(23 _2)C,相对湿度为(50 _5)%,如试验无法在以上环境进行,必须经双方同意,且在测试报告中注明温度及湿度。4.1.3 各种试验,如无特别规定,均按转向盘的最终状态进行。4.1.4 除非特别声

6、明,测试须用完整组立的转向盘,包括喇叭、上盖或安全气囊模块。四辐条4.1.5 转向盘各部位的名称如下两辐条三辐条图14.1.6 转向轴套与转向轴端装配试验试验设备:扭力扳手、百分表、夹具。样件型式:转向盘总成:3件。试验方法:紧固力矩10N- m时,百分表置零;紧固力矩 (45 ± 5)N m时,测定转向盘轴套位移量,结果应符合3.2.6的要求。4.2 尺寸及偏差4.2.1 用卡尺、高度尺及专用量具检查。4.2.2用专用量具检查。4.2.3用探针检查或锯开轮辐和轮缘直接测量。4.2.4用卡尺测量。4.3外观检查4.3.1用手感和视检的方法检查。4.3.2用视检的方法检查。4.3.3用

7、视检的方法检查。4.4环境性能试验4.4.1耐热试验(适用于转向盘总成)共16页第5页XXX汽车转向盘总成技术条件XXX YY-JT -07按照QC/T 563-1999中2.2.1的规定进行。442耐寒试验(适用于转向盘总成)按照QC/T 563-1999中2.2.2的规定进行。4.4.3 耐温度冲击试验(适用于转向盘总成)按照QC/T 563-1999中2.2.3的规定进行。4.4.4 耐手汗试验(适用于转向盘总成)4.4.4.1 耐手汗试验按表1规定的方法进行。4.4.4.2 完成步骤1后接着进行步骤2,步骤2完成后试验结果需满足3.4.4的要求。表1耐手汗试验项目步骤步骤1步骤2温度3

8、5 C35 C试验时间30min30min溶液种类及浓度醋酸溶液0.75%氨水0.036%与氯化钠0.5%的混合溶液4.4.5 耐光照性试验(适用于转向盘总成)耐光照性试验方法按GB/T16422.2-1999进行(黑色标准温度为 (100± 3厂C;相对湿度为(65 ± 5) %。4.4.6 耐溶剂性试验(适用于转向盘总成)耐溶性试验按 QC/T 563-1999中2.5规定的方法进行。4.4.7 气味性(适用于材料试片)a )在原始状况进行测试;b)把转向盘放进恒温箱中,温度调节到80 C,持续4小时后进行测试。4.4.8 阻燃性试验(适用于材料试片)按GB 8410规

9、定进行。4.5 静态机械性能试验共16页第6页XXX汽车转向盘总成技术条件XXX YY-JT -074.5.1 硬度测量(适用于转向盘总成)按QC/T 563-1999中的2.4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测量位置在轮缘上。4.5.2 焊接强度(适用于转向盘骨架)a)如图切断铁蕊熔接部品(圆框骨,支架等),如图2、图3、图4;b)分别对这些试片执行引张强度试验,如图5;负荷方向:拉伸方向;负 荷:由0加至断裂;负荷速度:(520) mm/mir。图4轮缘和轮缘3图54.5.3 静态扭转强度(适用于转向盘总成和骨架)静态扭转强度试验见图 61 )转向盘固定在转向柱上,轮圈通过相对的两直径点固定;2)加载

10、方向:转向盘轮圈固定,通过转向柱给转向盘施加一力矩;3)载荷:消除转向盘轮毂和转向柱之间的间隙后,加载一力矩到土N25m共16页第7页XXX汽车转向盘总成技术条件XXX YY-JT -074)加载速度:(30 ± 5)mm/min;5 )载荷保持时间:30秒。图64.5.4 静态轴向强度试验(适用于转向盘带气囊总成)轴向强度试验见图 7。加载位置:转向盘轮缘最薄弱的地方(通常是12时位置);载 荷:土 800N;加载速度:(30 ± 5)mm/min。4.5.5花键顶出强度试验(适用于骨架)如图8所示,沿转向盘轴心方向对花键施以40kN的压缩负载持续10s后,检查破坏情况,

11、继续施加载荷直至到破坏,并记录最大破坏力。共16页第8页XXX汽车转向盘总成技术条件XXX YY-JT -07图84.5.6 30°倾斜载荷弯曲强度(适用于转向盘带气囊总成或转向盘带饰盖总成)a)如图9示固定转向盘,施加一向下的负荷,直至变形量为80mm,速度(30 ± 5) mm/min ;载荷位置:6时;c)记录载荷与位移曲线。4.5.7包覆力矩试验(适用于转向盘发泡本体)将转向盘轮缘固定在夹具上,用夹块(宽30mm夹紧一段轮缘,用扭力扳手加转矩。4.5.8 花键沉入量特性a)使用刚性转向管柱,实车用螺栓或螺母(可以使用骨架进行试验);b)加载方法:用扭力扳手施加一力矩

12、到螺栓或螺母上;c) 载荷:0 49 N rni 49 N 72 N m;72 N m再对花d) 在49N.m时对花键的沉入量进行判定,然后在不拆除骨架的情况下继续施加力矩到共16页第9页XXX汽车转向盘总成技术条件XXX YY-JT -07键沉入量判定。拧紧力矩图104.6 动态机械性能试验(安全试验)4.6.1人体上身模型冲击性能试验(适用于转向盘总成)4.6.1.1按ECE R12规定进行。4.6.1.250%分位假人上身以约24.1km/h的速度冲击安装有转向盘的转向管柱整体。4.6.1.3冲击位置:四辐条转向盘:12H,3H,3 6H之间的辐条处,6H;三辐条转向盘:12H,二辐条转

13、向盘:人体模型基准线3H,12H,3 6H 之间,6H;图114.6.2 头部模型冲击性能试验(适用于转向盘总成)4.6.2.1 按ECE R12规定进行。462.3冲击位置共16页第10页XXX汽车转向盘总成技术条件XXX YY-JT -07a)四辐条转向盘:12H, 3H, 36H之间的辐条处,6H, DAB中心;b) 三辐条转向盘:12H, 3H, 36H之间,6H, DAB中心;c)二辐条转向盘:12H, 3H, 6H,DAB中心。124.7 疲劳试验(适用于转向盘带气囊总成)4.7.1 耐弯曲疲劳试验耐弯曲疲劳试验见图13夹員载荷:土 221N;温 度:(1030) Co加载方向:与

14、转向盘轴线平行;加载位置:转向盘轮缘最薄弱的部位;频 率:(13.3 ) HZ4.7.2 耐扭转疲劳试验(适用于转向盘带气囊总成或转向盘带饰盖总成)耐扭转疲劳试验见图14夹具固定图14加载点载荷共16页第11页XXX汽车转向盘总成技术条件XXX YY-JT -074.7.3.14.7.3.2转向盘固定振动试验台上,0为实车安装角度,如图振动加速度:土 26 m/ s 2。15示。4.7.3.3振动方向:垂直。4.7.3.4振动频率:加载位置:转向盘轮缘最薄弱的部位施加扭力;载荷:土 221N;频率:(1 3.3)HZ ;温度:(10 30) C。4.7.3耐振特性(适用于转向盘带气囊总成或转向

15、盘带饰盖总成)a)若在0-33HZ能够测得共振频率,则振动频率选用该共振频率;b)若在a)情况下未测得共振频率,则振动频率选用33Hz。共振频率测量方法:使用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共振频率,测定位置为辐条和轮圈结合处,方向任意;在10-50HZ振动频率范围内扫频,找出相应振幅最大的频率点即为共振频率。扳动方向4.7.4耐摩擦试验(适用于转向盘总成)图15耐摩擦试验按 QC/T 563-1999中的2.6规定的方法进行。4.8 喇叭性能试验(适用于转向盘带气囊总成或转向盘带饰盖总成)共16页第12页XXX汽车转向盘总成技术条件XXX YY-JT -074.8.1 喇叭按动力试验将转向盘总成放置在下列环

16、境中2h,以30mm/s的速度向下触压护盖,喇叭应能正常鸣叫。a)室温下,操作力(830)N ;b )在-30 C条件下,操作力(84.8.2 喇叭触点电压降试验按以下方法进行试验电 压:13V;加载负荷:(35 ± 10)N ;作用点:上护盖中央;接触、脱离速度:(46)cm/s。50)N。电 流:6A;负荷方向:垂直于上护盖;断续时间:通1s,断(34)s ;4.8.3 上护盖拔出力(适用于转向盘带饰盖总成)分别在下列条件下,在上护盖边沿任一处测量上护盖从转向盘总成中拔出的力。a)室温下;b)在(85 ±5) C的恒温中放置 4h,取出后3min内在室温下测量。4.8.

17、4 杂音试验(适用于转向盘带饰盖总成)a)共振周波数范围(33 ±0)Hz,周波数间隔为 0.5Hz ; b)加振加速度0.98m/s 2上下方向以土 19.6m/s 2加振。4.9 其他性能试验4.9.1 转动惯量试验(适用于转向盘带气囊总成或转向盘带饰盖总成)将转向盘如图16所示,回转1015°,静止后松开,计测50次周期,并以下列公式计算_ m°gRr4 二 0式中:I 转动惯量;R吊线至旋转中心距离;H吊线长度;T周期。共16页第13页XXX汽车转向盘总成技术条件XXX YY-JT -07图164.9.2 固有频率试验(适用于转向盘带气囊总成或转向盘带饰盖

18、总成)将转向盘如图17装置,转向盘必须用专用夹具固定,分别在试件的12时及9时方向位置装置测频器,在最靠近测频计附近点用敲击槌敲击,读取所测得之数据,每点需测8次,取平均值判定之。图174.9.3气囊静态展开性能对转向盘的影响(适用于转向盘带气囊总成)4.9.3.1 试验仅在装有安全气囊的转向盘上进行。4.9.3.2 将转向盘分别放置于以下三种条件中进行气囊静态展开试验:a)转向盘在-35C温度下放置4小时;b)转向盘在常温下放置 4小时;c)转向盘在85C温度下放置4小时。5检验规则5.1 转向盘必须经生产厂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后方能出厂。5.2 出厂检验的必检项目、技术要求

19、和试验方法按表2的规定。共16页第14页XXX汽车转向盘总成技术条件XXX YY-JT -07表2出厂检验项目号项目要 求试验方法1尺寸及偏差总体要求3.2.14.2.1转向盘轴套与转向轴配合尺寸3.2.24.2.2轮缘骨架装配尺寸3.2.34.2.3转向盘本体总成与上护盖总成装配间隙3.2.44.2.4转向盘轴套锥孔与锥度量规不齐度3.2.54.2.5转向盘轴套进入转向轴端的位移量3.2.64.2.62外观包覆层和其他塑料件色差和表面质量要求3.3.14.3.1转向盘导电板底面质量要求3.3.24.3.2金属件表面质量要求3.3.34.3.33环境性能耐热性能3.4.14.4.1耐寒性能3.4.24.4.2耐温度冲击3.4.34.4.3耐手汗性能3.4.44.4.4耐光照性3.4.54.4.5耐溶剂性3.4.64.4.6气味性3.4.74.4.7阻燃性3.4.84.4.84静态机械性能转向盘轮缘表面硬度3.5.14.5.1焊接强度3.5.24.5.2静态扭转强度3.5.34.5.3静态轴向强度3.5.44.5.4花键顶岀强度(仅适用于花键嵌入式骨架)3.5.54.5.530°倾斜载荷弯曲强度3.5.64.5.6包覆力矩3.5.74.5.7花键沉入量特性3.5.84.5.85动态机械性能人体上身模型冲击性能3.6.14.6.1头部模型冲击性能3.6.24.6.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