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3.3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练习-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原卷版)_第1页
【新教材】3.3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练习-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原卷版)_第2页
【新教材】3.3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练习-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原卷版)_第3页
【新教材】3.3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练习-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原卷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3节 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1 .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需要解开DNA的双螺旋结构B .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作为模板C. 4种游离的核糖核甘酸作为原料D . A与U互相配对、G与C互相配对2.如图表示某DNA分子片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ISNCAATTC,TI i*CTTAA Gi居可A.把该DNA分子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 3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占总DNA分子的7/8B.两条链的 胃架”均由磷酸基团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而成C.不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在两条单链中相同D .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一般相同3.将以1

2、4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培养若干代后的大肠杆菌(记为第一代)转移到15NH4C1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培养(分裂一次的子细胞为第二代,以此类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大肠杆菌DNA复制过程中所需的喋吟数等于嘴咤数B.第一代大肠杆菌的核糖体上能检测到14NC.第二代时,大肠杆菌含 14N的DNA和含15N的DNA之比为1: 1D.若对第三代大肠杆菌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将出现一条中带和一条重带4.下列关于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和“DNA复制特点”具体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某双链DNA分子中,G占碱基总数的 38%,其中一条链中的 T占该DNA分子全部碱基总数的 5%,那么另一条链中 T

3、占该DNA分子全部碱基总数的比例为7%B. 一个有2000个碱基的 DNA分子,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有41000种C.已知一段信使 RNA有30个碱基,其中A+U有12个,那么转录成信使 RNA的一段DNA分子中C+G就有30个D.将精原细胞的l对同源染色体的 2个DNA都用15N标记,只提供含14N的原料,该细胞进行1次有丝分 裂后再减数分裂,产生的 8个精子中(无交叉互换现象)含 15N, 14N标记的DNA的精子所占比例依次是50%、100%5.1958年,科学家设计了 DNA复制的同位素示踪实验,实验的培养条件与方法是:(1)在含15N的培养基中培养若干代,使 DNA均被15N标记,离

4、心结果如下图的甲:(2)转至14N的培养基培养,每20分钟繁殖一代;(3)取出每代大肠杆菌的 DNA样本,离心。下图的乙、丙、丁是某学生画的结果示意图。下 列有关推论,正确的是甲乙内丁A.出现丁的结果需要 60分钟B .乙是转入14N培养基中繁殖一代的结果C.转入培养基中繁殖三代后含有14N的DNA占3/4D.丙图的结果出现后,将此时的DNA热变性后离心分析可得出半保留复制的结论6.1958年Meselson和Stahl用15N和14N标记大肠杆菌,并提取其DNA 。利用 DNA分子对紫外光有光吸收的特点确定 DNA在密度梯度离心后在离心管中所处的位置。实验结果如下图,图中深色的区域)B. 1

5、.93.0代的条带深度变化说明位置b处的DNA的含量比例下降了C.该实验是先用14N标记大肠杆菌多代后,再转移到15n环境中培养的D.若分别用14C、12C取代15N、14N,每代色带的相对位置仍基本相同7.噬菌体X中的DNA为环状单链,有 n个碱基,其中腺喋吟约占20%。该病毒感染宿主细 胞时,形段时间后检测成复制型的双链 DNA分子。用32P标记的噬菌体 X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侵染到悬浮液中32P约占初始标记噬菌体的30%,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约100%。后测得生成 996个噬菌体X。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噬菌体 X中(T+G)/(A+C)的比值为1B.生成996个噬菌体 X需要消耗腺喋吟

6、约199n个C.悬浮液中32P含量名勺为30%,并不是因为保温时间过长14N-DNA的某细菌转移D .噬菌体X的增殖过程中氢键的形成需要DNA聚合酶参与 8.DNA的复制方式可能有图甲所示的三种方式。某小组为确定是半保留方式,将含到含15NH4C1的培养液中,培养 24h后提取子代细菌的 DNA ,先将DNA热变性处理,即解开双螺旋,变成单链,然后再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结果如图乙所示,离心管中出现的两种条带分别对应下图中的两个峰。卜列叙述正确的是(年条滞Illi Illi II率保田亚制图甲DNA单株的相对含电图乙A .所进行操作用到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技术和同位素示踪实验B.由图乙实验结果可推知该

7、细菌的细胞周期大约为6hC.根据条带的数目和位置可以确定DNA的复制方式D.若DNA复制方式是弥散复制,则图乙有一个峰9.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B. 32P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子代噬菌体均含32 PC. 35S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子代噬菌体均不含35SD.噬菌体增殖所需的能量和原料由细菌提供10.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 32P来标记DNA分子。用3和 表示ATP或dATP(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a-P伊P 或dA-P“-P3 P )。回答下列向题:(1) DNA复制需要酶的参与,若用带有32P标记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 DNA分子上,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