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工程技术与项目管理1_第1页
市政公用工程技术与项目管理1_第2页
市政公用工程技术与项目管理1_第3页
市政公用工程技术与项目管理1_第4页
市政公用工程技术与项目管理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市政公用工程技术与项目管理(上、下册)二级注册建造师继续教育培训教材市政公用工程技术与项目管理(上册)第一部分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技术第一章 市政公用工程未来趋势第一节 低碳生态城市一、 低碳生态城市类型 1. 技术创新型生态城市 2. 适用宜居型生态城市 3. 逐步演进型生态城市 4. 灾后重建改造型生态城市二、 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与规划 1. 碳生态城市发展思路 2.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要求三、 低碳生态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 1. 低冲击开发 2.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与 “零换乘” 相结合的绿色交通 3. 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水再生利用及城市水生态修复 4. 以分布式能源系统

2、及太阳能屋顶计划为代表的新能源利用 5. 封闭式垃圾自动收集系统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循环利用 6. 以综合管沟等地下建 (构) 筑物为代表的城市地下空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第二节 低冲击开发技术一、 低冲击开发的提出及应用意义 1. 低冲击开发技术的提出 2. 推广低冲击开发技术应用的现实意义二、 低冲击开发主要技术 1. 雨水滞留塘 2. 雨水湿地 3. 雨水入渗设施 4. 雨水过滤设施 5. 植被草沟 6. 植生滞留槽 7. 透水路面 8. 雨水收集装置 9. LID树池三、低冲击开发技术特性 1. LID技术特点 (1)以生态系统为根基,让城市与大自然共生。 (2)从暴雨径流源头开始管理

3、。 (3)强调尊重和利用本地自然特性。 2. LID污染物去除效果 3. LID技术总体评价第三节 绿色交通技术一、绿色交通概念的提出和现实意义 1. 绿色交通概念 概念:绿色交通广义上是指采用低污染、适合城市环境的运输工具,来完成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交通概念。狭义上是指为节省建设维护费用而建立起来的低污染、有利于城市环境多元化的协和交通运输系统。 2. 推广绿色交通应用的现实意义二、绿色交通体系及技术特点 1. 绿色交通体系 (1)绿道系统。 (2)步行交通系统。 特点:安全、节能环保 、健身 、便利 、生态 (3)自行车交通系统。 特点:方便 、费用低廉 、节能环保 、健身 (4)常规公交系

4、统。 特点:运量大 、节能 、费用省 、节省道路资源 (5)快速公共交通系统。 特点:乘客节省时间 、节约运营成本 、舒适、方便、安全 (6)轨道交通系统。 特点:用地省,运量大 、速度快 、准点 、节能环保 、噪声小 2. 绿色交通技术的特点 (1)绿色性。 减轻交通拥挤,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社会公平,合理利用资源。 (2)可持续性。 本质是建立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交通体系,以满足人们的交通需求,以最少的社会成本实现最大的交通效率。 (3)以人为本。 强调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考虑人的出行需求,主要目的是使人们能快速、安全、节能地到达目的地。 (4)颠覆性。 它是道路运输系统的革命。以往的道路运

5、输体系是以机动车辆为优先,绿色交通技术是以步行为优先,接着是自行车,再次为公共交通,这样就限制了机动车数量的高速增长。 (5)和谐性。 增强了人们出行的意愿,增加了公共空间的使用范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三、绿色交通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1. 可持续发展城市的主要特征 (1)资源方面。 (2)环境方面。 (3)经济方面。 (4)社会方面。 2. 城市绿色交通的理论基础 (1)可持续发展战略。 (2)生态经济学理论。 3. 绿色交通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1)资源方面。 (2)环境方面。 (3)经济方面。 (4)社会方面。 四、绿色交通规划建设理念与原则 1.

6、规划建设理念 (1)以人为本。 (2)系统协和。 2. 规划建设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2)协和原则。 (3)公众参与原则。 五、绿色交通规划主要内容 1. 道路路网规划 2. 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3.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4. 静态交通规划 5. 交通管理规划第四节 分质供水技术一、分质供水技术的提出及应用意义 1.分质供水技术的提出 (1)传统供水模式带来的水资源浪费问题。 (2)分质供水模式概念的提出 。 2.推广分质供水技术应用的现实意义 (1)实现水资源的优质优用和低水低用。 (2)建立多层次的水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系统。 (3)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区域生态承载力。 (4)提升城市

7、高品质形象,增强城市吸引力。二、分质供水内涵 1. 供水专业术语 (1)城市给水:是指由城市给水系统对城市生产、生活、消防和市政管理等所需用水进行供给的给水方式。 (2)城市给水系统:是指城市给水的取水、水质处理、输水和配水等工程设施以一定方式组成的总体。 (3)城市供水:是指向城市居民提供的生活饮用水和城市其他用途的水。 (4)自来水:是指通过自来水处理厂净化、消毒后生产出来的符合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供人们生活、生产使用的水。 (5)生活饮用水:是指供人们生活的饮水和生活用水,符合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6)再生水:是指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

8、益使用的水。再生水是一种污水处理工艺的出水,可根据需要用于某种用途的回用或排放。 (7)回用水:是指污水经适当处理后应用于具有收益的用途,需要管路或其他输送设施送到用户。当再生水在污水处理后进入新的应用系统,称为回用水。 (8)城市杂用水:是指用于冲厕、道路清扫、消防、城市绿化、车辆冲洗、建筑施工的非饮用水。 (9)中水:是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杂用水,其水质介于上水与下水之间。中水属于回用水使用用途分类系列中的一种。 (10)循环水:通常是指只包括一种用途或一个用户,用户的出水被收集、处理、输送回到其初始用途或用户,并实现水在同一系统的

9、不断循环,主要用于工业用水系统。 2. 分质供水内涵 分质供水是城市供水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根据用户对用水水质的不同需求,建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供水系统分别供应符合不同水质标准用水,每个系统又包括多个环节的工程措施。 三、分质供水模式分类和技术特点 1. 分质供水模式分类 城市供水模式:单质供水和分质供水 分质供水:城市型分质供水、工业型分质供水和分散型分质供水 2. 分质供水技术特点 (1)多类型的供水水源。 (2)多套的供水管网。 (3)不同的供水水质。 (4)多种处理工艺。 (5)不同供水的运营主体。四、分质供水的适用性分析 1.制约分质供水发展的因素 (1)对水资源现状认识不够彻底。 (

10、2)对分质供水接受程度不高。 (3)深度水处理成本有待进一步降低。 (4)不合理的水价制约分质供水的发展。 2.实施分质供水的基本条件 (1)水资源缺乏,包括水量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 (2)经济基础良好。 (3)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内在要求。 3.实施分质供水的社会总成本分析 分质供水广义社会总成本主要包含资源成本、工程成本和环境成本。 资源成本是指城市实施分质供水后,每年直接减少原水取水量,每年免交水资源费的数量;工程成本是指水资源从其自然水体、再生水、海水、雨水状态经工程措施加工后的加工成本,也可理解为供水系统的供水成本加上适当的利润和税收;环境成本是指城市实施分质供水后,每年直接减少污水处

11、理厂尾水排放量,每年直接减少各项环境指标的数量。因此,规划首先应对单质供水或分质供水模式进行社会总成本核算。第五节 新能源利用技术一、新能源的提出及应用意义 1.新能源概念的提出 2.推广新能源应用的现实意义 (1)发展新能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改善能源结构、减少污染和增强能源安全。 (3)解决边远地区生活用电和保障特殊领域用电。二、新能源利用的主要种类与特点 1. 太阳能及特点 太阳能是太阳以电磁辐射形式向宇宙空间发射的能量。 特点如下: (1)可再生。它是人类可利用的最丰富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普遍。无论地球的任何地方都有太阳能,可就地开发利用,不需运输,对交通

12、不发达的农村、海岛和偏远地区更具有利用价值。 (3)清洁。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不会产生废渣、废水、废气,也没有噪声,更不会影响生态平衡。 (4)简便。太阳能利用设备具有布置简便以及维护方便的特点。 (5)分散。虽然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总量很大,但是能流密度很低。 (6)不稳定。由于受到昼夜、季节、地理纬度和海拔高度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各种天气因素的影响,到达某一地面的太阳辐射照度既间断又不稳定。 2. 风能及特点 风能是近地层风产生的动能。它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风能转化为动能,通过一系列传动装置,带动发电机转子转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发电机就会输出感应电动势,经闭合负载回路就能产生电流

13、。 风能 风能利用技术主要是将大气运动时所具有的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发 电、帆船应用等。 风能的特点: (1)储量巨大。估计地球所吸收的太阳能有1%3%转化为风能,总量相当于地球上所有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50100倍; (2)来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风是太阳使空气变热流动形成的,是周而复始的自然现象,在地球上分布广泛; (3)没有污染,清洁无害,综合社会效益高,是清洁的能源; (4)无副产物。风能不像生物质能,利用后有大量废弃物; (5)技术开发最成熟、成本相对其他新能源,价格低廉; (6)不稳定。季节风力变化大,许多地区的风力有间歇性,在电力需求较高的夏季及

14、白天,却是风力较少的时间; (7)密度低。需要大量土地兴建风力发电场,才可以生产比较多的能源; (8)噪声大。风力发电机会发出庞大的噪声,在生态上可能干扰鸟类,所以在选址上应避免对生态及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9)地区差异大。由于地形的影响,风力地区差异非常大。一个邻近的区域,有利地形下的风力,可能是不利地形下的几倍甚至几十倍。风能作为一种无污染和可再生的新能源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对沿海岛屿,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地广人稀的草原牧场,以及远离电网和近期内电网还难以达到的农村、边疆,作为解决生产和生活能源的一种可靠途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 生物质能及特点 (1)生物质能概念。 (2)生

15、物质能利用技术。 (3)生物质能的特点。 三、新能源利用技术的适用性分析 1. 太阳能 太阳能技术的应用必须考虑太阳能资源分布的地域性、气象条件、热源温度、价格等多种因素,并经综合计算分析确定。 2. 风能 3. 生物质能 第二章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技术 第一节 路基工程 一、路基工程概述 1. 路基的作用 2. 路基的基本要求 (1)具有足够的强度。 (2)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 (3)具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 3. 路基工程的特点 特点:路线长、通过的地带类型多、技术条件复杂、受环境因素影响很大(气候、地形、水文地质条件等) 二、路基施工程序 1. 施工测量 2. 修建小型构筑物与埋设地下管线

16、 3. 路基(土、石方)工程 4. 质量检查与验收 三、路堤填筑 1. 基本要求 2. 基底的处理 (1)密实稳定的土质基底。 (2)覆盖层不厚的倾斜岩石基底。 (3)耕地或松土基底。 3. 填料选择 4. 填料压实 5. 填筑方法 (1)分层填筑法。 (2)挖台阶填筑法 。 6. 不同土质混合填筑规则 7. 桥头及涵洞填土 8. 地下排水等管道填土 四、路基开挖 1. 横挖法 横挖法是从路堑的一端或两端按照整个设计横断面的全宽延路中线逐步向前开挖,此种开挖方法适用于短而深的路堑。 横挖法示意 (a)单层横挖法示意;(b)多层横挖法示意 2. 纵挖法 纵挖法可以分为分层纵挖法、通道纵挖法和分段

17、纵挖法。 纵挖法 (a)分层纵挖;(b)通道纵挖 3. 混合式开挖法 混合式开挖法是指将横挖法、通道纵挖法混合使用,即先顺路堑挖通道,然后沿横向坡面挖掘,以增加开挖坡面。每一开挖坡面要容纳一个施工组或一台机械。在较大的挖土地段,还可沿横向再挖沟,以装置传动设备或布置运土车辆。 混合式开挖法 (a)横断面和平面图;(b)平面纵横坡道示意五、路基排水 1. 路基排水目的和要求 2. 一般规定 3. 地表排水设备 (1)边沟。 (2)截水沟。 (3)排水沟。 (4)跌水与急流槽。 4. 地下排水设备 (1)暗沟。 (2)渗沟。 六、路基压实 1. 路基压实的意义 2. 影响压实的因素 (1)含水量对

18、压实的影响。 密实度与含水量关系曲线 (2)土质对压实的影响。 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3)压实功能对压实的影响。 (4)压实机具、施工方法对压实度的影响。 3. 含水量与强度、水稳定性的关系 4. 土基压实施工 (1)土基压实标准。 (2)压实机具选择。 (3)压实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路面基层一、砂石基层 1. 砂石基层原材料的要求 2. 施工前准备 3. 摊铺 4. 洒水碾压 二、级配碎石基层 1. 准备工作 (1)准备下承层。 (2)施工放样。 (3)计算材料用量。 2. 拌合 3. 运输 4. 摊铺 5. 碾压 6. 接缝处理 (1)横向接缝。 (2)纵向接缝。 7. 养护三、石灰

19、石类基层 1. 石灰土基层原材料的要求 2. 石灰稳定土施工要求 3. 石灰稳定土基层施工流程 4. 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基层(也可称二灰混合料)第三节 路面面层 一、水泥混凝土路面 1. 施工准备 (1)混凝土材料准备。 (2)工具准备。 (3)土基与基层的检查与整修。 (4)测量放样。 2. 模板的制作与安装 3. 各类接缝的制作与安装 (1)胀缝的制作。 (2)缩缝的制作。 (3)纵缝的制作。 4. 钢筋安装 5. 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 6. 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 7. 真空脱水 8. 抹面和拉毛 9. 混凝土的养护 10. 拆模 11. 切缝与填缝 12. 开放交通 13. 混凝土路

20、面其他施工工艺简介 二、沥青混凝土路面 1. 施工准备 2. 沥青混合料的拌合 3.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4. 洒布透层沥青与粘层沥青 5.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6.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 7. 接缝处理 8. 开放交通第四节 道路附属工程一、侧平石 1. 施工放样 2. 挖槽 3. 排砌侧石 4. 排砌平石 5. 侧平石灌缝 6. 养护 二、人行道 1. 预制块人行道施工 2. 现浇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人行道施工 三、挡土墙 1. 重力式挡土墙 2. 混凝土挡土墙 (1)基础施工。 (2)墙体钢筋及混凝土施工。 3. 加筋土挡土墙施工 (1)基础施工。 (2)控制放线。 (3)施工程序。四、隔离墩

21、、护栏 1. 隔离墩 2. 隔离栅 3. 护栏第五节 道路季节性、雨季施工要求一、道路冬期施工要求 1. 冬期施工准备 2. 路基 3. 基层 4. 面层 二、道路夏期施工要求三、道路雨期施工要求 1. 雨期施工准备 2. 路基 3. 基层 4. 面层 第三章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技术 第一节 桥梁基础施工一、明挖扩大基础施工 1. 基坑围堰 2. 基坑排水 3. 基坑开挖 4. 基底检验与处理 5. 基础砌筑 6. 基坑回填 二、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 1. 钻孔准备工作 2. 钻孔工艺 3. 清孔 4. 安放钢筋笼 5. 水下混凝土灌注三、人工挖孔灌注桩 1. 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程序 2. 适用条

22、件与特点 3. 施工准备 4. 挖掘成孔要求 5. 支撑护壁第二节 桥梁墩台一、混凝土墩台、石砌墩台施工 1. 就地浇筑混凝土墩台施工 (1)墩台模板。 (2)混凝土浇筑施工要求。 2. 石砌墩台施工 (1)石料、砂浆与脚手架。 (2)墩台砌筑施工要点。 (3)墩台顶帽施工。二、桥台附属工程施工 1. 锥坡施工 2. 台后填土要求 3. 台后泄水盲沟施工 4. 桥头搭板施工 第三节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一、先张法简支梁的制造工艺 1. 台座 2. 预应力筋的制备 3. 预应力筋的张拉 4. 混凝土工作 5. 预应力筋张拉力的放松 二、后张法预应力简支桥梁 1. 预应力筋的制备 2. 预应力筋的

23、张拉工艺三、装配式简支梁桥的运输和安装 1. 预制梁的运输 2. 预制粱的安装第四节 悬臂与连续体系梁桥 一、平衡悬臂法施工 1. 悬臂施工关键 2. 悬臂施工分类 (1)悬臂浇筑法。 (2)合龙段施工。 (3)悬臂拼装法。二、顶推法施工 1. 施工临时设施 2. 顶推施工作业 3. 主要顶推设备三、移动模架法施工 1. 悬吊模架法 2. 活动支架法第五节 混凝土拱桥 一、拱架法施工 1. 拱架的形式和构造 2. 拱架的设计要点 3. 拱架的制作与安装 4. 拱架的卸落 5. 拱圈与拱上建筑的施工 二、缆索吊装法施工 1. 缆索吊装设备 2. 拱段吊装方法 3. 施工加载程序设计三、其他施工方

24、法 1. 少支架施工法 2. 悬臂施工法 3. 劲性骨架施工法 4. 转体施工法 5. 拱式组合桥施工方法 第六节 斜拉桥一、塔柱施工方法 1. 满布工作平台及模板法 2. 爬升或滑升式模板及工作平台 3. 大型模板构件法二、塔柱施工注意事项三、主粱施工 1. 悬臂施工方法 2. 其他施工方法四、斜拉索施工 1. 挂索 2. 张拉第七节 悬索桥一、塔柱及锚碇施工 1. 塔柱施工 2. 锚碇施工 二、缆索系统的架设 1. 准备工程 2. 架设导索 3. 架设牵引索及猫道索 4. 架设猫道面板及横向天桥 5. 架设抗风索以完成猫道 6. 主缆架设 7. 将猫道转载于主缆后拆除抗风索,并架设竖吊索三

25、、加劲梁的制造与架设第八节 涵洞一、涵洞分类 1. 按建筑材料分类 2. 按构造形式分类 3. 按洞顶填土情况分类 4. 按水力性能分类 二、洞身、洞口构造 1. 洞身及组成 2. 洞身分段及接头处理 3. 山坡涵洞洞身构造 4. 洞口建筑 5. 出水口河床加固处理方法 三、施工准备与放样 1. 准备工作 2. 施工放样 四、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管涵 1. 管涵施工程序 2. 管节安装 五、钢筋混凝土拱涵、盖板涵和箱涵 1. 预制构件结构的要求 2. 预制构件常用模板 3. 施工和安装六、涵洞附属工程 1. 防水层 2. 沉降缝 3. 涵洞进出口 4. 涵洞缺口填土 第四章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

26、第一节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结构一、地铁车站分类与构造 1. 地铁车站形式分类 2. 构造组成 二、地下车站工程明挖结构 1. 明挖法施工结构形式 2. 明挖法施工构件选型 3. 盖挖法车站结构 三、地下车站暗挖结构(矿山法)四、地下车站暗挖结构(盾构法)五、地铁区间隧道工程结构 1. 区间隧道的断面形式 2. 明挖法施工隧道 3. 喷锚暗挖(矿山)法施工隧道 4. 盾构法施工隧道第二节 明(盖)挖法一、明挖法 1. 敞口放坡基坑开挖 2. 深基坑支护结构与边坡防护 3. 边坡防护 4. 边坡保护 二、盖挖法 1. 盖挖顺作法 2. 盖挖逆作法 3. 盖挖半逆作法三、基槽土方开挖及基坑变形控制四、

27、地基加固处理方法第三节 浅埋暗挖法一、浅埋暗挖概述二、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 1. 施工的基本原则 2. 地层预加固和预支护 3. 区间隧道开挖 4. 车站隧道开挖 (1)中洞法 (2)侧洞法 (3)双眼镜工法第四节 盾构法 一、盾构机选型与分类 1. 盾构选型目的 2. 盾构选型依据 3. 盾构选型的主要原则 4. 盾构类型 5. 各种盾构对地质条件的适用性 6. 盾构选型的基本程序二、盾构施工条件与现场布置 1. 盾构与盾构法施工 2. 盾构法施工适用条件 3. 城镇施工注意事项 4. 施工现场布置基本要求 5.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与施工设施设置三、盾构施工阶段划分及施工 1. 盾构施工阶段划分

28、 2. 洞口土体加固技术 3. 盾构始发施工技术 4. 盾构接收施工技术要点四、盾构掘进技术五、盾构机的出发与到达 1. 竖井 2. 盾构拼装 3. 洞口地层加固 六、盾构法衬砌拼装与防水第五节 沉管法一、沉管法概述 1.特点 2.断面形状和结构形式 二、沉管施工方法 沉设方法如下: (1)分吊法。 (2)杠吊法。 (3)骑吊法。三、沉管隧道基础处理 1. 整平方式 2. 喷射方式 3. 压注砂浆方式 4. 临时承台 5. 桩基第六节 冻结法一、人工冻结 1. 基本原理 2. 施工方法 二、常规盐水冻结 1. 常规冻结的施工工序 2. 冻土壁结构设计 3. 水平冻结技术的实质和特点三、液氮冻结

29、 1. 液氮冻结原理 2. 温度分布与冻结速度 3. 安全防范措施第五章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第一节 给水系统的组成和布置一、给水系统的组成 二、给水系统的布置及影响因素 1. 给水系统的布置 2. 影响给水系统布置的主要因素 (1)城市规划的影响。 (2)水源条件的影响。 (3)地形的影响。 第二节 排水体制与选择一、排水体制 1. 合流制排水系统 2. 分流制排水系统二、排水体制的选择三、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第三节 排水管道开槽施工一、排水 1. 明沟排水 2.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二、沟槽开挖 1. 沟槽断面形式 2. 沟槽土方开挖与运输 三、沟槽支撑 1. 支撑的目的和要求 2. 支撑方法及

30、其适用条件 3. 支撑的材料 4. 支撑的支设与倒撑 5. 支撑的拆除 6. 深基坑工程专项方案 7. 验槽及槽底处理四、排水管道的铺设 1. 平基法铺设 2. 垫块法铺设 3. “四合一”法铺设 “四合一”施工法是将混凝土平基、稳管、管座、抹带四道工序合在一起施工的方法。 五、排水管道接口的施工 1. 钢筋混凝土管接口的施工 2. 硬聚氯乙烯管施工 3. 聚乙烯管( HDPE)施工 4. 玻璃钢管施工六、检查井和雨水口的施工 1. 检查井的施工要点 2. 雨水口的施工要点七、排水管道的严密性检查 1. 试验规定 2. 试验方法 八、土方回填 1. 还土 2. 摊平 3. 夯实 4. 检查 九

31、、管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第四节 排水管道不开槽施工 一、概述二、人工取土掘进顶管法 1. 顶管施工的准备工作 2. 顶进施工 三、机械取土掘进顶管法 1. 切削掘进 2. 纵向切削挖掘 3. 水力掘进 四、长距离顶管技术简介 1. 中继间顶进 2. 泥浆套顶进 3. 覆蜡顶进 五、管道牵引不开槽铺设 1.普通牵引法 2.牵引顶进法六、盾构法 1.盾构法施工的主要优点是: (1)盾构施工时所需要顶进的是盾构本身,故在同一土层中所需顶力为一常数,因此盾构法施工不受顶进长度限制。 (2)盾构断面形状可以任意选择,而且可以成曲线走向顶进。 (3)操作安全,可在盾构结构的支撑下挖土和衬砌。

32、(4)可严格控制正面开挖,加强衬砌背面空隙的填充,可控制地表的沉降。 2.盾构构造 3.盾构法施工 (1)盾构工作坑。 (2)盾构顶进。 (3)衬砌和灌浆。 (4)二次衬砌。 第六章 城市给水与污水处理技术 第一节 污水物理方法处理技术一、筛滤截留二、重心分离法三、沉淀池的类型第二节 好氧生物处理技术一、活性污泥法基本原理 1. 活性污泥法运行基本条件 2. 活性污泥法的净化反应过程 3. 活性污泥絮凝、沉淀性能评价指标 4. 良好生物絮凝体的形成二、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三、复合生物膜技术 1. 活性污泥生物膜技术 2. 附着生物稳定塘四、自然法生物处理技术之稳定塘处理系统五、膜生物反应器(MB

33、R)的原理和分类 1. 分置式MBR反应器 2. 一体式MBR反应器 3. 复合式MBR反应器第三节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一、厌氧生物处理基本原理二、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的优缺点 1. 厌氧工艺优点 2. 厌氧工艺缺点三、两相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1. 两相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提出 2. 相分离的方法 3. 两相厌氧消化的特点 4. 两相厌氧生物处理系统的适用范围 5. 两相厌氧工艺的主要流程和运行参数的选择 四、水解酸化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1. 水解酸化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城市污水 2. 水解酸化-好氧生物处理中等浓度有机污水五、生物固定化技术在污水厌氧生物处理中的应用 1. 生物固定化技术的分类 2. 生物

34、固定化技术在污水厌氧生物处理中的应用 3. 废水处理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的发展趋势第七章 城市垃圾处理技术 第一节 预处理 一、预处理技术的应用 1. 生活垃圾堆肥化处理前的预处理 2.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前的预处理 3.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前的预处理 4. 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 5. 垃圾衍生燃料生产工艺二、生活垃圾的破碎 1. 剪断破碎 2. 冲击破碎 3. 低温破碎第二节 焚烧处理一、焚烧原理及基本条件 1.垃圾燃烧过程 2.影响垃圾焚烧的主要因素 3.焚烧处理的基本条件二、焚烧工艺三、焚烧排放物控制 1.废气 2.二噁英 3.污水 4.灰渣 5.噪声 6.恶臭四、焚烧技术的发展第三节 生物处理

35、一、生物处理的意义与依据二、生物处理的分类三、堆肥处理 1. 堆肥处理原理 2. 堆肥处理工艺四、厌氧发酵 1. 厌氧发酵原理 2. 厌氧发酵工艺五、其他生物转化过程 1. 生物修复处理技术 2. 微生物脱臭六、制取单细胞蛋白第四节 填埋处置一、填埋处置的作用 1. 储存功能 2. 净化功能 3. 隔水功能 4. 处理、处置功能二、填埋场选址原则与步骤 1. 选址原则 2. 选址步骤三、环境影响评价四、垃圾填埋工程 1. 工程概况 2. 填埋工艺 3. 覆盖材料 4. 防渗工程 5. 渗滤液收集及处理工程 6. 埋填气体导排处理 7. 垃圾坝 8. 现场施工条件第五节 有害城市垃圾的处理一、有

36、害城市垃圾的来源 有害垃圾通常指除了放射性废物以外的那些具有化学反应性、毒性、易爆性、腐蚀性或其他特性能引起或可能引起对人类健康或环境危害(即时的或潜在的)的垃圾。二、有害城市垃圾分流处理的作用 有害城市垃圾分流的处理是指有害城市垃圾与一般城市垃圾的分流和有害城市垃圾根据各成分的危害程度的分流。有害废物的有害特性不尽相同,且成分也很复杂,对有害垃圾任意混合、随意收集与运输,不仅会在收集运输过程中发生燃烧、爆炸、有害物的泄漏等危险,而且也会增加在处理、处置场的事故发生率,增加后续处理的复杂性和难度,因此有害城市垃圾分流处理是十分必要的。第八章 园林绿化工程技术第一节 园林概述 一、园林植物分类和

37、特性 1. 植物的基本类群 2. 植物的生态特性 3. 植物的美学特性二、园林的功能作用 1. 生态功能 2. 环境功能 (1)吸收有毒气体 (2)吸收放射性物质 (3)吸滞粉尘和烟尘 (4)保持水土 (5)防噪作用 (6)杀菌驱虫 (7)净化水体与土壤 (8)安全防护第二节 园林基础工程 一、栽植前土壤处理二、土壤改良的一般措施 1. 筛土、换土 2. 保持土壤疏松,增加土壤透气性 3. 增加土壤有机质,熟化土层 4. 改进排水设施 5. 防止城市生态环境的污染三、设施顶面栽植基层工程第三节 绿化工程 一、草坪种植 1. 草坪铺植 2. 草坪建植 3. 草坪灌溉二、花坛种植 1.种植床的整理

38、 2.花坛图案放样 3.花木的栽植 4.花坛的养护管理三、花镜种植 1.花镜施工 2.花境养护管理四、水生植物种植 1. 栽植要领 2. 栽植技术 3. 养护管理五、树木栽植 1. 树木栽植季节选择 2. 挖种植穴、槽 3. 定值 4. 栽苗注意事项与要求 六、大树移植 1. 大树移植的特点 2. 大树移植的原则 3. 挖掘包扎 4. 大树的栽植 5. 移植后养护管理第四节 园林附属工程一、园路 1. 园路的作用 2. 园路结构 3. 园路施工二、园桥 1. 园桥的作用 2. 园桥基础施工 三、广场 1. 铺装原则 2. 施工准备 3. 广场施工四、假山 1. 假山类型 2. 假山材料的种类与

39、性能 3. 假山施工五、置石 1. 基本原则 2. 施工流程六、塑石、塑山 1. 塑石、塑山的种类 2. 塑石、塑山的特点 3. GRC塑山施工 4. GRC塑山养护第九章 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第一节 海绵城市概述 一、海绵城市定义二、海绵城市建设基本原则 1. 规划引领 2. 生态优先 3. 安全为重 4. 因地制宜 5. 统筹建设 三、海绵城市的建设途径第二节 海绵城市的直接作用一、雨洪是资源 1.雨洪以及雨洪资源化利用 2.雨洪资源化对城市的意义二、减少地表径流和雨水就地下渗三、减少地裹径流和减少面源污染四、降低洪峰和减小洪流量五、生态廊道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1.生态廊道与生物多样性

40、的关系 2.景观破碎与生境廊道第三节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 一、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概念二、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途径 三、低影响开发对水的尊重四、低影响开发对表土的尊重 1. 表土在海绵城市中的作用 2. 土壤渗透率五、低影响开发对地形地势的尊重第四节 海绵城市规划设计 一、海绵城市设计原则 1.城市规划基本原则 2. 海绵城市应遵循的生态学原则二、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1.城市水系规划 2.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 3.城市道路交通专项规划三、排水规划与流域治理 1.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 2.流域治理针对的问题四、建筑与小区设计 1. 场地设计 2. 建筑设计 3. 小区道路设计 4. 小区绿化设计五

41、、城市道路设计 城市道路径流雨水应通过有组织的汇流与转输,经截污等预处理后引入道路红线内、外绿地内,并通过设置在绿地内的以雨水渗透、储存、调节等为主要功能的低影响开发设施进行处理。 六、绿地与广场设计 城市绿地、广场及周边区域径流雨水应通过有组织的汇流与转输,经截污等预处理后引入城市绿地内的以雨水渗透、储存、调节等为主要功能的低影响开发设施,消纳自身及周边区域径流雨水,并衔接区域内的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提高区域内涝防治能力。 第五节 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与管理 一、海绵城市的生态效益 1.控制面源污染 2.建立绿色排水系统,保护原水文下垫面 3.提升生态景观效果 4.提升生态系统

42、服务价值二、海绵城市的社会效益三、海绵城市的经济效益 1.新常态经济 2.新型城镇化 3.海绵城市建设的市场分析四、海绵城市的艺术价值五、海绵城市的管理机制 1.设计阶段预层设计、统一规划 2.建设阶段统筹建设、建立明确的标准规范指导建设实施 3.维护阶段目标控制、全民参与第六节 绿色设计技术一、绿色建筑雨水利用 1.绿色建筑与海绵城市 2.绿色建筑雨水利用效益 (1)资源效益。 (2)社会效益。 (3)经济效益。 (4)生态效益。 3.绿色屋顶雨水利用技术二、下沉式绿地设计 1.下沉式绿地的设计流程 2.建设下沉式绿地的注意事项 3.下沉式绿地在公路上的运用 4.下沉式绿地的设计优化三、低影

43、响开发与檀物配置 1.植物配置分析 2.檀物选择原则 3.土壤条件 生物滞留池土壤需满足四大需求: (1)高渗透率。 (2)在满足高下渗的条件下拦截污染物。 (3)满足植物生长条件。 (4)适当选择肥料。 4.植物的后期维护 四、城市绿地与城市公园的空间格局设计 1.城市绿地网络构建 2.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绿地系统规划第二部分 市政公用工程相关法规与标准 第一章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相关法规第一节 城市道路管理有关规定 一、道路工程施工企业资质类别、等级的划分 1. 公路工程施工企业资质类别划分 2. 公路工程施工企业资质等级的划分 二、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条件三、道路工程承包人安全责任四、道路

44、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工程范围五、道路工程竣(交)工验收依据 1. 竣(交)工验收范围 2. 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的依据 3. 竣工验收程序六、道路与其他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1. 应遵循的原则 2. 占用或挖掘城市道路的管理规定第二节 城市绿化管理有关规定 一、保护城市绿地的规定 (1)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改变城市绿化规划用地性质或者破坏绿化规划用地的地形、地貌、水体和植被。 (2)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占用城市绿化用地;占用的城市绿化用地,应当限期归还。因建设或者其他特殊需要临时占用城市绿化用地,须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临时用地手续。二、保护城市的树木花草

45、和绿化设施的规定 (1)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损坏城市树木花草和绿化设施。砍伐城市树木,必须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补植树木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2)为保证管线的安全使用需要修剪树木时,必须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按照兼顾管线安全使用的树木正常生长的原则进行修剪。承担修剪费用的办法,由城市人民政府规定。 (3)严禁砍伐或者迁移古树名木。因特殊需要迁移古树名木,必须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报同级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章 市政公用工程技术相关标准第一节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的有关规定一、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过程技术管

46、理的规定二、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开放交通的规定第二节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的有关规定一、城市桥梁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规定二、悬索桥的索鞍、索夹与吊索施工技术要点第三节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的有关规定一、喷锚暗挖法隧道施工的规定二、盾构法隧道掘进速度控制的规定第四节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的有关规定 一、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所用材料、产品的规定 二、水池气密性试验的要求第五节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的有关规定 一、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规定 二、给水排水管道沟槽回填的要求 第六节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的有关规定 一、栽植穴、槽的挖掘 二、植物材料外观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 三

47、、主要水湿生植物最适栽培水深四、绿化栽植土壤有效土层厚度第三章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制度第一节 施工现场噪声污染防治的规定 一、施工现场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 1.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规定 2. 使用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须申报的规定 3. 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施工作业的规定 4. 政府监管部门现场检查的规定二、建设项目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三、交通运输噪声污染的防治四、对产生环境噪声污染企业事业单位的规定第二节 施工现场废气、废水污染防治的规定 一、大气污染的防治 1.建设项目大气污染的防治 2.施工现场大气污染的防治 3.对向大气排放污染物单位的监管二、水污染的防治

48、1.建设项目水污染的防治 2.施工现场水污染的防治 3.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的规定第三节 施工现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规定 一、建设项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二、施工现场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第四节 违法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一、施工现场噪声污染防治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二、施工现场大气污染防治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三、施工现场水污染防治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四、施工现场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第四章 市政施工节约能源制度第一节 施工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的规定一、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的一般规定 1.节能的产业政策 2.用能单位的法定义务 3.循环经济的法律要求二、建筑

49、节能的规定 1.采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 2.新建建筑节能的规定三、施工节能的规定 1.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2.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3.节能与能源利用 4.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第二节 施工节能技术进步和激励措施的规定 一、节能技术进步 1.政府政策引导 2.政府资金扶持二、节能激励措施 1.财政安排节能专项资金 2.税收优惠 3.信贷支持 4.价格政策 5.表彰奖励 第三节 违法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一、违反建筑节能标准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二、使用黏土砖及其他施工节能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三、用能单位其他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第五章 市政施工文物保护制度 第一节 受国家保护的文物范围

50、一、国家保护文物的范围二、水下文物的保护范围三、属于国家所有的文物范围 1. 属于国家所有的不可移动文物范围 2. 属于国家所有的可移动文物范围 3. 属于国家所有的水下文物范围四、属于集体所有和私人所有的文物保护范围五、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的分级第二节 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施工的规定 一、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二、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三、历史文化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四、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施工的规定 1. 承担文物保护单位的维缮、迁移、重建工程的单位应当具有相应的资质证书 2. 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从事建设活动的相关规定 3. 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

51、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从事建筑活动的相关规定 4. 文物修缮保护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第三节 施工发现文物报告和保护的规定一、配合建设工程进行考古发掘工作的规定二、施工发现文物的报告和保护三、水下文物的报告和保护第四节 违法行为应承担的主要法律责任一、哄抢、私分国有文物等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二、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三、未取得相应资质证书擅自承担文物保护单位修缮、迁移、重建工程违法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违法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五、水下文物保护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市政公用工程技术与项目管理(下册)第三部分建造师职业

52、道德与执业行为管理第一章 市政工程职业道德和诚信制度 第一节 注册建造师的职业道德一、职业道德的含义、必要性和意义 1. 职业道德的含义 2. 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二、国际有关专业人士的职业道德标准 1. 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的专业道德信念和行为规范 2. 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的职业道德准则 3. 美国项目管理学会的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行为守则三、国内有关专业人士的职业道德标准 1. 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发布的造价工程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 2. 中国工程咨询协会发布的中国工程咨询业职业道德行为准则 3. 中国建设监理协会第四届代表大会通过的建设工程监理行业自律公约四、我国注册建造师应遵循

53、的职业道德第二节 注册建造师的诚信制度 一、诚信的含义、必要性和意义 1. 诚信的含义 2. 诚信与信用的关系 3. 诚信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二、国内建设领域的有关诚信制度三、我国注册建造师的诚信要求第二章 注册建造师执业行为管理 第一节 注册建造师执业管理体系 一、注册建造师工作特点二、注册建造师的执业要求 1. 基本要求 2. 执业范围要求 3. 继续教育要求 4. 注册建造师的权利和义务三、注册建造师的执业行为标准认定依据第二节 注册建造师不良行为及处罚一、不良行为:资质二、不良行为:执业三、不良行为:其他第三节 注册建造师不良行为案例分析一、注册建造师不良行为案例二、执业过程中如何避免不

54、良行为 第四部分 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 第一章 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 第一节 市政公用施工项目管理基础一、施工项目管理的概念 二、施工项目管理的特点 1. 施工项目的管理者是施工企业 2. 施工项目管理的对象是施工项目 3. 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是按阶段变化的 4. 施工项目管理要求强化组织协调工作三、施工项目管理的目标四、施工项目管理的任务 第二节 施工项目管理程序 一、投标与签订合同阶段 二、施工准备阶段三、施工阶段四、验收、交工与结算阶段五、使用后服务阶段第三节 施工质量控制的任务和基本方法一、施工质量控制的任务 二、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 市政公用工程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 第一节

55、市政工程项目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概述一、招标投标活动 1. 概念 2. 当事人二、招标投标制的发展 1. 招标投标制的产生与发展 2. 我国招标投标制的产生和发展 3. 招标投标制的适用条件三、国际上运用招标投标方式进行采购的主要部门 1. 国际组织或机构 2. 国际金融机构 3. 各国政府及公用事业部门四、招标投标的规则 1.国际组织的招标投标规则 2.我国法律中关于招标投标的规定 3.招标文件示范(标准)文本五、合同 1.合同及其法律性质 2.合同的成立要件 3.要约与承诺六、合同管理 1.合同管理的概念 2.合同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地位 3.合同管理的特点第二节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招标文件编制

56、一、招标文件编制原则二、招标 1. 招标文件主要内容 2. 招标方式 3. 招标公告第三节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投标文件编制 一、投标 1.投标文件组成 2.投标文件应包括主要内容 3.招标公告 4.资格预审二、编制投标文件的步骤 三、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大纲四、编制工程投标报价 1. 投标单价分析 2. 投标报价的审核第五节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投标条件与程序 一、投标条件及投标前准备工作 1.投标人基本条件 2.投标前准备工作二、组建投标团队 1.选择咨询单位 2.雇佣代理人 3.自行组建投标团队三、投标策略分析四、标书编制程序 1.准备工作 2.技术标书编制 3.计算报价 4.投标报价策略五、标书制

57、作与递交 1.标书制作 2.标书递交 3.报送投标文件前应注意的问题第六节 施工阶段合同履约与管理要求一、施工项目合同管理 1. 合同文件组成 2. 发包人的义务 3. 承包人的义务 4. 合同管理主要内容二、施工项目合同的履约三、合同变更与评价 1. 合同变更 2. 合同评价第七节 工程索赔的应用一、工程索赔的应用原则 二、承包方索赔的程序 1. 提出索赔意向通知 2. 提交索赔申请报告及有关资料 3. 审核索赔申请 4. 持续性索赔事件三、索赔项目概述及起止日期计算方法 1. 延期发出图纸产生的索赔 2. 恶劣的气候条件导致的索赔 3. 工程变更导致的索赔 4. 以承包方能力不可预见引起的

58、索赔 5. 由外部环境而引起的索赔 6. 监理工程师指令导致的索赔 7. 其他原因导致的承包方的索赔四、同期记录五、最终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六、索赔的管理第八节 施工合同风险防范措施一、合同风险管理目的与内容 1.合同风险管理的目的 2.合同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二、常见风险种类与识别 1.工程常见的风险种类 2.合同风险因素的识别三、合同风险的管理与防范第三章 市政公用工程成本管理 第一节 施工成本管理的概述一、施工成本管理目的与主要内容 1. 施工成本管理主要内容 2. 施工成本管理目的二、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特点 1.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综合性 2.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超前性 3. 施工项目成本

59、管理的动态性 4.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全员性三、影响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因素 1. 可控因素 2. 不可控因素四、施工成本管理组织与原则 1.施工成本管理组织 2.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则 3.施工成本管理方法的选用原则五、施工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 1.施工成本管理流程 2.施工成本管理措施 3.施工成本管理基本原则 (1)成本最低化原则 (2)全面成本管理原则 (3)成本责任制原则 (4)成本管理有效化原则 (5)成本管理科学化原则 第二节 施工成本分解一、项目部责任成本 二、项目部上级机构成本第三节 施工成本目标控制的措施一、施工成本控制目标与原则 1.施工成本目标控制目的 2.施工成本目标

60、控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施工成本目标控制主要依据 1.工程承包合同 2.施工成本计划 3.进度报告 4.工程变更三、施工成本目标控制方法 1.理论上的方法 2.采用施工图预算控制成本四、施工成本控制具体措施第四节 施工成本核算的应用一、项目施工成本核算 1.项目施工成本核算的对象 2.施工成本核算的内容 3.项目施工成本核算的方法二、项目施工成本分析第四章 市政公用工程进度管理 第一节 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方法的应用一、施工项目进度管理的概念 1.施工项目进度管理定义 2.施工项目进度管理过程 二、施工进度计划的分类 三、合理施工程序和顺序安排的原则 四、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原则五、施工进度计划编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