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大石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用3篇)_第1页
《奇怪的大石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用3篇)_第2页
《奇怪的大石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用3篇)_第3页
《奇怪的大石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用3篇)_第4页
《奇怪的大石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用3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奇怪的大石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用3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奇怪的大石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用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1一、学习目标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二、重、难点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课前准备1发动学习收集李四光的生平资

2、料、图片、童年故事。2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知识查字典找资料。3生字、新词卡片。五、教学方针讨论,探究学习。第一课时一投放多媒体,谈话导入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情况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李四光。2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3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闪、陨(yn)石、大坑(kng)。卧进、突兀(wù)、旅行、考察、秦(qí

3、;n)岭、流域(yù)、遗(yí)迹。研究、震(zhèn)惊。三解决一些术语词1、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2、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3、突兀:高耸。4、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5、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

4、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6、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线。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四默读课文,勾出不理解的地方。五指导写字,完成作业。1认读要写的字。2争做写字小老师:那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藏”字17画,第六笔为“”。“卧”字,左“臣”,右“卜”,注意“臣”的笔顺,第三笔为“”。“旅”字,注意左下部分的笔顺。3各自抄写。第二课时一四人小组讨论解决上节课提出的问题,把仍不能弄懂的记录下来。二全班反馈,归纳整理提出的问题。三老师引导解决读懂文章必须弄懂的问题。(一)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

5、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1、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2、教师板画石头(或实物投影仪显示课文插图,或电脑多媒体课件显示巨石),讨论:a)这是块怎样的石头?(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b)李四光和伙伴们是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如果使用电脑多媒体课件的话,继续演示李四光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遮住了李四光,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导学生根据内容描述。3、小伙伴们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咦,这是为什么?(石头大,便于躲藏这也是原因之一。)(二)分角色读38自然段。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

6、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李四光扮演者:“听了老师的回答,你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三)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自然段。读后讨论。a、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引导学生认识以下要点:a)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二十多年;b)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c)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

7、这里来的。b、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四交流读后感想1完整地朗读课文。2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3小结鼓励: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大价值。愿我们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五作业设计:小练笔:我的小发现板书:7奇怪的大石头解之谜李四光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2【学习目标】、认识“考、秦”等个生字。会写“著、藏”等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个词语。、正确流利朗读课

8、文。、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预习,搜集有关李四光其人的资料。、准备生字卡片。、准备冰山推动巨石的科普录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汇报预习效果:奇怪的石头讲的是谁的故事?(李四光)请同学们展示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并介绍李四光其人。、切入本课主题:刚才同学们的介绍非常精彩。李四光是怎么成为著名的地质学家,大家想不想知道?现在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咱们也去取取经。二、初读课文、循序渐进读课文:第一遍: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争取把字音读准确。第二遍:再读课

9、文,进行自我测试,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借助课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还可以再看看生字表。、互帮互助学生字:出示生字,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按序逐段来反馈:指名逐段朗读课文,争取对课文的脉络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呼应导语解疑惑:现在你认为李四光之所以成为著名的大家的原因了吗?请学生依照自己的理解说说。三、指导写字、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第二课时一、朗读感悟、复习切入,精读课文:上节课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发现了我们

10、李四光先生成才的小秘密,那就是勤于思考,好学不倦。、请同学们画出李四光幼年时围绕这块奇怪的大石头提出的问题:出示所有问题,指导朗读,你认为该用什么语气来读?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来的呢?”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大石头)说说你从哪看出来的?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相机理解“孤零零”“严严实实”。分角色朗读(第一到第八自然段)、观看录像,明白原理:有关巨石如何毫无痕迹来到故乡的这个疑惑一直困扰着李四光,二十年后他终于揭开了其中的奥妙,你想知道吗?观看科普录象,演示冰川推动巨石的情景。情景再现:假如你是李四光,你来我们学校做有关“冰川移石”的科普讲座,你准备怎么把这个知识讲清楚,

11、现在请你整理好你的演讲稿。、齐读课文。二、交流感想读了这个故事后,你受到了哪些启发?用“李四光爷爷,我想对你说_”的句式说一说。三、分组交流四、课外拓展、有多少在工作上做出一番成就的人,他们从小就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探索,最后为他们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回去找找这方面的材料。、我的奋斗计划:拟订一份奋斗计划,看自己需要怎么做,才能向这些伟大的人靠近。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3【学习目标】、认识“坑、考”等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等20个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第二段并能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了解童年李四光为什么对大石头产生疑问,并设置悬念,引发下几段内容的求

12、知欲。【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题、谈话激趣:小朋友你们有没有玩过捉迷藏?谁来说说,你都喜欢藏在什么样地方呢?为什么喜欢藏在那儿?、介绍李四光:你们都是聪明活泼的好孩子,跟李四光一样。(板书:李四光)李四光是谁?你们知道吗?、导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李四光和奇怪的大石头之间的故事。(板书:奇怪的大石头)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教师:同学们赶紧读读课文,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不懂的词句问问同桌!(学生读课文)大家都是认真的好孩子,把课文都预习好几遍了。卢老师特意找了一些难读的字词来考考大家。转来转去、考察、秦岭、遗迹、研究。严严实实、躲闪、突兀、流域、砸。孤零零、成果、震惊、大坑、陨石(个别读,开小火车检查)三、学习第二段、给合课文上的图片来认识“孤零零”“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在文中所有的效果。、再认读第二段,找一找其中精彩的字词,并说明原因。、看着图画把第一段中,捉迷藏的内容复述下来。四、观察图片,设置悬念为下一课时做准备。、哪一位是李四光,并说明原因。、他在想什么?此时此刻的李四光脸上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